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法蘭盤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_第1頁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法蘭盤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_第2頁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法蘭盤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_第3頁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法蘭盤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_第4頁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法蘭盤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說明書題目:法蘭盤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及工時定額計算院 系: 班 級: 姓 名: 學 號:指導教師: 日 期:目 錄序 言4第一章 零件分析51.1了解零件的作用51.2零件的工藝性分析51.3零件的生產類型6第二章 確定毛坯、繪制毛坯簡圖62.1選擇毛坯62.2確定毛坯的尺寸公差6公差等級6鑄件質量7鑄件形狀復雜系數(shù)72.3確定毛坯加工余量、繪制法蘭盤毛坯圖7第三章 擬定法蘭盤工藝路線83.1定位基準的選擇8精基準的選擇8粗基準的選擇83.2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確定83.3加工階段的劃分103.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103.5機械加工工序順序的安排103.6機床設備及工藝裝備

2、的選用11機床設備的選用11工藝裝備的選用113.7確定工藝路線11第四章 確定加工余量134.1工序1:粗銑右端面134.2工序2:粗銑左端面134.3工序3:加工mm孔144.4工序4:車外圓、割槽14粗加工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14半精加工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16精加工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174.5工序5:精銑左端面194.6工序6:銑削后平面204.7工序7:銑削前平面204.8工序8:鉆9mm孔214.9工序9:鉆6、4孔214.10工序10:磨削外圓面224.11工序11:磨削前平面234.12工序12:刻字234.13工序13:倒角、去毛刺234.14工序14:檢

3、驗23第五章 計算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245.1粗銑右端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245.2粗銑左端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255.3加工mm孔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265.4車外圓、割槽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275.5精銑左端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355.6銑削后平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355.7銑削前平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365.8鉆9mm孔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375.9鉆6、4孔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38設計心得40參考文獻40序 言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是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學習后,進行對該課程學習、掌握及提高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專業(y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過程。它要求我們全面地綜合

4、運用本課程及其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對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的全面掌握, 進一步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機械設計能力。通過本次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應該得到下述各方面的訓練: 1.能應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及有關課程(機械基礎、機械設計、公差與技術測量等)的知識,指導設計實踐,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能夠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工藝問題,初步具備設計一個中等復雜程度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的能力。 2.能熟練運用有關手冊、規(guī)范、圖表等技術資料。 3.進一步鞏固識圖、制圖、運算和編寫技術文件等基礎技能。 通過這次設計,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并

5、學會使用和查閱各種設計資料、手冊、和國家標準等。最重要的是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現(xiàn)代實際工藝設計問題,鞏固和加深所學到的相關專業(yè)課知識。第一章 零件分析1.1了解零件的作用該零件是CA6140臥式車床上的法蘭盤,為盤類零件,用于臥式車床上的絲桿末端。車床的變速箱固定在主軸箱上,靠法蘭盤定心。法蘭盤內孔與主軸的中間軸承外圓相配,外圓與變速箱體孔相配,以保證主軸三個軸承孔同心,使齒輪正確嚙合,主要作用是標明刻度,實現(xiàn)縱向進給。外圓上鉆有底部為  4mm上部為6mm的定位孔,實現(xiàn)精確定位。1.2零件的工藝性分析法蘭盤的各加工表面之間具有一定的位置及尺寸要求。如以45的右端面和以90的右

6、端面為基準的尺寸要求,以20的孔的中心軸線為基準的90的右端面和100的左端面的兩端面的跳動度公差要求。因此在制定加工方案時應把握好基準的選擇和加工順序的安排。經(jīng)過以上對零件的工藝分析,根據(jù)基準的選擇原則和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則,可先選定粗基準,加工出精基準所在的加工表面,再制定合理的工藝方案,借助專用夾具對其各個表面進行加工,從而保證它們的技術要求。1.3零件的生產類型依據(jù)設計題目可知:依據(jù)設計題目可知:該零件年產量為1000件,設其備品率為a%=3%,機械加工廢品率為b%=0.5%,則可知該零件的年生產綱領為:件/年。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1-5可知年產量為中批生產。第二章 確

7、定毛坯、繪制毛坯簡圖2.1選擇毛坯零件材料是HT200,零件重量為1.4kg,年生產批量為1000件。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1-4可知該零件為輕型零件,年產量為中批生產,而且零件的輪廓尺寸不大。形狀也不復雜,在考慮提高生產率和保證加工精度的要求,毛坯可采用鑄造成型。零件,因此毛坯形狀可以與零件的形狀盡量接近,零件圖中的20的內孔不需要鑄出。實際中的毛坯尺寸的大小可通過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后再進行適當?shù)拇_定。2.2確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第二章第二節(jié)確定鑄件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機械加工余量,根據(jù)表2-6至表2-9,首先確定如下各項因素。公差等級由法蘭盤的

8、作用和技術要求,可確定該零件的公差等級為普通級。鑄件質量已知該法蘭盤經(jīng)過機械加工后的質量為1.4kg,機械加工前鑄件的毛坯質量為2kg。鑄件形狀復雜系數(shù)對法蘭盤的零件圖進行分析計算,可大致確定鑄件輪廓的長度l=98mm,寬度和高度 (見下圖),從而可由公式計算出該法蘭盤的形狀復雜系數(shù)S值。 2.3確定毛坯加工余量、繪制法蘭盤毛坯圖第三章 擬定法蘭盤工藝路線3.1定位基準的選擇結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知識,由法蘭盤的零件的零件圖可知:定位基準有粗基準和精基準之分,通常先確定精基準,然后確定粗基準。精基準的選擇根據(jù)法蘭盤零件的技術要求和裝配要求,選擇法蘭盤的設計基準時,可根據(jù)精基準的選擇原則主要

9、考慮基準重合與統(tǒng)一基準原則,可選擇以20mm孔為精基準。粗基準的選擇選擇粗基準主要是選擇第一道機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以便為后續(xù)的工序提供精基準。選擇粗基準的出發(fā)點是:一要考慮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慮怎樣保證不加工面與加工面間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因為法蘭盤可歸為軸類的回轉體零件,當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時,應以這些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且零件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時則應與這些加工表面要求相對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所以對于本零件可以先以法蘭盤右端的45mm的外圓及100mm外圓端面左端作為粗基準,加工右端45mm外圓的右端面。3.2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確定根據(jù)法蘭盤零件圖上各個加工表面的

10、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1-8至表1-11,可確定各個表面的加工方案,如下表所示。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經(jīng)濟精度表面粗糙度Ra/um加工方案45mm右外圓IT70.8粗車半精車精車90mm外圓IT60.4粗車半精車磨削45mm左外圓IT60.4粗車半精車磨削100mm外圓IT70.8粗車半精車精車左端面IT81.6粗銑半精銑精銑100mm右端面IT60.4粗車半精車磨削90mm左端面IT60.4粗車半精車磨削90mm右端面IT81.6粗銑半精銑精銑割槽mm粗車右端面粗銑孔IT81.6鉆擴鉸后平面IT83.2粗銑半精銑前平面IT60.4粗銑精銑磨削鉆4

11、-9mm孔鉆孔鉆4、6孔IT103.2鉆孔3.3加工階段的劃分在選定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后,就需要進一步確定這些加工方法在工藝路線中的順序及位置。對于精度要求的表面,總是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對于該法蘭盤的加工質量要求較高,可將加工階段劃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個階段。在粗加工階段首先將精基準(法蘭盤右端的45mm的外圓及100mm外圓端面左端)準備好,使后續(xù)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準定位加工,保證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而且該法蘭盤的左右端面及各個外圓表面的加工也都放在粗加工階段進行;在后續(xù)的半精加工階段完成孔的加工最后在精加工階段,完成各個表面需要的磨削加工。3.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12、; 工序的集中于分散式確定工序內容多與少的依據(jù),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藝路線的工序數(shù)目及設備、工裝的選用等。由于該法蘭盤零件的生產類型為中批生產,確定選用工序集中的原則組織工序內容,一方面可以采用通用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加工,以提高生產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工件的裝夾次數(shù),有利于保證各個加工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并可以縮短輔助時間。除此以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生產成本盡量降低。3.5機械加工工序順序的安排1、遵循“先基準后其他”的原則,首先加工精基準:法蘭盤的左右端面及20mm的孔。2、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則,對各加工表面都是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3、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則,先加

13、工主要表面:法蘭盤兩端面及20mm的孔;后加工次要表面:各個外圓面及其余平面。4、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則,先加工法蘭盤兩端面,再加工20mm孔;先加工外圓端面及前后平面,后加工6mm及4mm的孔。3.6機床設備及工藝裝備的選用機床設備的選用在中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選用專用設備,在該法蘭盤的各個工序所選擇的機床設備可參見下表所示,具體工裝詳見各個工藝過程卡片。工藝裝備的選用工藝裝備主要包括刀具、夾具、量檢具、和輔助工具等。在該法蘭盤的各個工序所選擇的刀具及量檢具可見下表所示。其中夾具的選擇,可為了減少輔助時間,選用專用夾具,以提高效率。3.7確定工藝路線綜合歸納以上各點的考慮,可指定該法蘭盤的工

14、藝路線,詳見下表所示。法蘭盤工藝路線及設備、工裝的選用工序號工序名稱機床設備刀具量具1粗銑右端面立式銑床面銑刀50游標卡尺2粗銑左端面立式銑床套式立銑刀125游標卡尺3加工孔立式鉆床麻花鉆、擴孔鉆、鉸刀游標卡尺、塞尺4車外圓、割槽臥式車床外圓車刀、割刀、成型刀游標卡尺5精銑左端面立式銑床面銑刀125游標卡尺6銑削后平面立式銑床整體硬質合金立銑刀游標卡尺7銑削前平面立式銑床整體硬質合金立銑刀游標卡尺8鉆9mm孔臺式鉆床麻花鉆游標卡尺9鉆6、4孔臺式鉆床麻花鉆游標卡尺10磨削外圓面磨床砂輪千分表11磨削前平面磨床砂輪卡尺12刻字13去毛刺14檢驗千分表、卡尺第四章 確定加工余量在本章節(jié)中確定各個加

15、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是,可按照各個工序及工步的順序來查表確定。其后面的敘述中將按照表(法蘭盤工藝路線及設備、工裝的選用)的順序進行說明。4.1工序1:粗銑右端面由于該工序是粗銑右端面,可采用以右端45mm外圓及100mm外圓的左端面定位,按照“先粗后精”的原則先粗加工該端面。由于加工的該表面是平面,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粗銑,則可由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24的值,可取粗銑余量Z=1.3mm,保證尺寸94.2mm。由此可列下表。表1 工序1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粗銑右端面粗銑1.5944.2工序2:粗銑左端面該工序粗銑左端面,可采用以左端45mm

16、外圓及端面定位,先粗加工該端面。加工的表面是平面,采用的加工方法是粗銑,同上可由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24的值,可取粗銑余量Z=1.5mm,保證尺寸92mm,取半精銑余量為留有Z=0.7mm,保證尺寸91.3mm。留有0.3mm的余量用于該平面的精加工。由此可列下表。表2 工序2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粗銑左端面銑削1.5922半精銑左端面銑削0.791.34.3工序3:加工mm孔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該20mm的孔采用的加工方案是鉆孔擴孔鉸孔??刹捎玫亩ㄎ环桨甘牵阂杂叶?5mm外圓及100mm外圓的左端面定位,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

17、表2-20查的:先鉆孔至18mm,然后擴孔至19.8mm,最后再鉸孔至mm,即可達到技術要求。由此加工方案,可列下表。表3 工序3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鉆孔至18mm鉆孔1818mm2擴孔至19.8mm擴孔0.919.8mm3鉸孔至mm鉸孔0.1mm4.4工序4:車外圓、割槽本工序用于法蘭盤的各個外圓表面的粗加工及半精加工??刹捎玫亩ㄎ环桨甘牵翰捎?0mm的內孔兩端定位,進行各個外圓表面的加工。由于在該工序中需要加工的表面較多,在下列的敘述中可按照“由粗到精”的原則,以及合理的合理的工步進行論述,最后將各個加工的工步列表確定即可。粗加工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由

18、以上所確定的工藝路線以及各表面的加工方案,在該工序中對需要粗加工的表面,依次確定其加工余量。(1)對于右端45mm外圓的粗加工:對于此外圓表面先采用車削的方式進行粗車,且由于該加工部位是軸的外圓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查的:粗車余量Z=2mm,保證尺寸47.5mm,以留有一定的精加工的加工余量。(2)對于90mm外圓的右端面的粗加工:在進行對于右端45mm外圓的粗加工后,可直接走刀對90mm外圓的右端面的粗加工進行粗車端面的加工,根據(jù)加工的表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粗車余量Z=1.6mm。(3)對于90mm外圓面的粗加工:同理此外圓

19、表面先采用車削的方式進行粗車,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查的:確定粗車余量Z=2.6mm,保證尺寸91.9mm,以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4)對于90mm外圓的左端面的粗加工:由于在該表面的兩端由兩個R5的圓角,因此在對該表面的加工中,先選用刀尖圓弧半徑為R5圓角的成型刀具進行加工,以保證加工精度。在對90mm外圓的左端面的粗加工,根據(jù)加工的表面為外圓的端面,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粗車余量Z=1.6mm。(5)對左端45mm外圓的粗加工:對于此外圓表面同理應先采用車削的方式進行粗車,由于加工面是軸的外圓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20、指導教程表2-11查的:粗車余量Z=2.2mm,保證尺寸46.8mm。(6)對于100mm外圓的右端面的粗加工:同理在進行對于右端45mm外圓的粗加工后,可直接走刀對90mm外圓的右端面的粗加工進行粗車端面的加工,根據(jù)加工的表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粗車余量Z=1.6mm。(7)對于100mm外圓面的粗加工:同理對此外圓表面先采用粗車的方式加工,且由于該加工面是軸的外圓面,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可確定:粗車余量Z=2.5mm,保證尺寸102.5mm,以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8)對于右端45mm外圓面上槽的加工:保證尺寸47.5m

21、m該外圓表面的粗加工后,由于在該表面上有一退到槽,因此在進行該表面的精加工之前應先車槽,由于在該槽中只有尺寸的要求,而沒有其余的技術要求,因此在加工該槽的時候,只要保證尺寸的要求即可,可對其直接進行一次粗加工保證尺寸即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3-47的要求,選擇的切斷車刀的刀具型號為QA2022L-03,從而能夠槽寬為3mm,在車削中保證槽深2mm,即是保證槽部位的直接尺寸為41mm。表4.1 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右端45mm外圓粗車247.5mm290mm右端面粗車1.6390mm外圓面粗車2.691.9mm490mm左端面粗車

22、1.65左端45mm外圓粗車2.246.8mm6100mm右端面粗車1.67100mm外圓面粗車2.5102.5mm8割槽粗車半精加工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保證尺在對各個加工表面進行粗加工后,可進行半精加工,在留有一定的余量,進行精加工,以至于能夠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 (1)對于右端45mm外圓的半精加工:同理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查的:半精車余量Z=1.5mm,保證尺寸45.5mm,以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2)對于90mm外圓的右端面的半精加工:同理可直接走刀對90mm外圓的右端面進行半精車加工,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半精車余量Z

23、=0.8mm,保證尺寸45.6mm,以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3)對于90mm外圓面的半精加工:同理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查的:確定粗車余量Z=1.5mm,保證尺寸90.4mm,以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進行磨削加工。加工,換用成型車刀,根據(jù)加工的表面為外圓的端面,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粗車余量Z=0.8mm。(5)對左端45mm外圓的粗加工:對于此外圓表面同理應先采用車削的方式進行半精車,由于加工面是軸的外圓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查的:粗車余量Z=1.5mm,保證尺寸45.3mm。(6)對于100mm外圓的

24、右端面的半精加工:同理在進行對于右端45mm外圓的半精加工后,可直接走刀對90mm外圓的右端面進行半精車加工的加工,根據(jù)加工的表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粗車余量Z=0.8mm。(7)對于100mm外圓面的半精加工: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可確定:粗車余量Z=1.8mm,保證尺寸100.7mm,以留有一定的磨削余量。表4.2 工序4的半精加工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右端45mm外圓半精車1.545.5mm290mm右端面半精車0.8390mm外圓面半精車1.590.4mm491.9mm半精車0.85左端45

25、mm外圓半精車1.545.3mm6100mm右端面半精車0.8mm7100mm外圓面半精車1.8mm100.7mm精加工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在對各個加工表面進行半精加工后,可根據(jù)表: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來確定各個加工表面的精加工方法。由于在本加工工序中采用的是車削,因此只能對相應的表面進行精車加工,對于需要采用磨削加工的表面,將在后年的工序中確定。(1)對于右端45mm外圓的精加工:同理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查的:半精車余量Z=0.5mm,保證尺寸mm,以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 (2)對于90mm外圓的右端面的精加工:同理可直接走刀對90mm外圓的右端面進行精車

26、加工,在精加工中為了保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應采用較小的進給量、較高的轉速以達到需要的要求??蓞⒖紮C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5查的:半精車余量Z=0.6mm,保證尺寸8.05mm。(3)對于100mm外圓面的精加工: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1可確定:精車余量Z=0.7mm,保證尺寸mm。表4.3 工序4的半精加工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右端45mm外圓精車0.5mm290mm右端面細車0.68.05mm3100mm外圓面精車0.7mm綜上可得工序4的加工尺寸表表4 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

27、1右端45mm外圓粗車247.5mm290mm右端面粗車1.6390mm外圓面粗車2.691.9mm490mm左端面粗車1.65左端45mm外圓粗車2.246.8mm6100mm右端面粗車1.67100mm外圓面粗車2.5102.5mm8割槽粗車9右端45mm外圓半精車1.545.5mm1090mm右端面半精車0.81190mm外圓面半精車1.590.4mm1290mm左端面半精車0.813左端45mm外圓半精車1.545.3mm14100mm右端面半精車0.8mm15100mm外圓面半精車1.8mm100.7mm16右端45mm外圓精車0.5mm1790mm右端面細車0.68.05mm181

28、00mm外圓面精車0.7mmmm19倒角4.5工序5:精銑左端面在對左端面的粗加工后可對該表面進行精加工。其定位方案可參考工序2,可參考表: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應先進行半精加工,后進行精加工。同理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 表2-25的值,可取半精銑余量Z=1mm,保證尺寸91.5mm,留有0.5mm的余量用于該平面的精銑加工;可取精銑余量Z=0.5mm,保證尺寸91mm,以達到該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及尺寸要求,由此可列下表。表5 工序5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半精銑左端面半精銑191.52精銑左端面精銑0.5914.6工序6:銑削后平面在本工序中加工

29、后平面,由于法蘭盤的兩個端面都需要加工,但是前平面的技術要求要比后平面高,因此應先加工后平面,后加工前平面,以保證加工后的精度要求高的平面,不會因為后續(xù)的工序中有破壞。在本工序的加工方案的定位中,應采用20mm的孔和右平面以及法蘭盤的前平面定位,確定保證本工序的定位基準于工序基準重合,減少定位誤差的影響。本工序采用立式銑床銑削后平面,根據(jù)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確定加工方式為粗銑半精銑,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25查的粗銑余量Z=1.3mm,保證尺寸為34.7mm;半精銑余量Z=0.7mm,保證尺寸為34mm,以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表6 工序6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

30、保證的尺寸mm1粗銑后平面銑削2352半精銑后平面銑削1344.7工序7:銑削前平面由工序6的分析可知,前平面的加工應安排在后平面的加工之后進行。在本工序的定位中,應以采用20mm的孔和右平面以及法蘭盤的后平面定位,同樣可確定保證本工序的定位基準于工序基準重合,減少定位誤差的影響。同工序6可知:本工序采用立式銑床銑削后平面,根據(jù)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確定加工方式為粗銑精銑磨削,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25查的粗銑余量Z=1.5mm,保證尺寸為25mm;精銑余量Z=0.7mm,保證尺寸為24.3mm,留有一定的余量用于磨削加工。表7 工序7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

31、的尺寸mm1粗銑后平面銑削1.5252半精銑后平面銑削0.724.34.8工序8:鉆9mm孔在本工序的加工中,可采用在左視圖中的前面兩個孔一起加工,后兩個孔一起加工,以提高效率也可保證兩個孔的位置尺寸。在本工序的定位中,應采用以右端45mm的外圓及法蘭盤的左端面定位,分別進行鉆孔加工。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3-4查的選用莫氏錐柄9的刀具加工。表8 工序8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鉆右邊兩孔鉆孔992鉆左邊兩孔鉆孔994.9工序9:鉆6、4孔在本工序的定位中,應采用以左端45mm的外圓及法蘭盤的左端面定位和法蘭盤的后平面支撐,分別進行鉆6、4孔進行加工。由

32、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3-4查的選用莫氏錐柄6和4的刀具加工,其中在加工6的孔時,應保證孔深7mm。表8 工序8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鉆6孔鉆孔672鉆4孔鉆孔444.10工序10:磨削外圓面由工序4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敘述以及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的確定可知,在對各個加工表面進行半精加工后,應按照 “先粗后精”的原則按順序加工,其加工定位方案可參照工序4的方案定位夾緊,根據(jù)表面的精度要求,對精度要求較高表面的進行磨削加工,以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1)對于90mm外圓面的磨削加工: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2查的:確定磨削余量

33、Z=0.4mm,保證尺寸90mm,以保證零件的技術要求。(2)對于90mm外圓的左端面的磨削加工:同理由于在該表面的兩端由兩個R5的圓角,因此在對該表面的加工中,先選用成型砂輪半徑為R5圓角的砂輪加工,以保證加工精度。同理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7查的:磨削余量Z=0.4mm,保證尺寸8。(3)對左端45mm外圓的磨削加工:對于此外圓表面同理應先采用磨削的方式進行加工,由于加工面是軸的外圓面,同樣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2查的:磨削余量Z=0.3mm,保證尺寸mm,以達到精度要求。(4)對于100mm外圓的右端面的磨削加工:同理在進行對于右端45mm外

34、圓的磨削加工后,可直接走刀對90mm外圓的右端面進行磨削加工,同樣根據(jù)加工的表面,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17查的:磨削余量Z=0.4mm,保證尺寸41mm。表10 工序10的粗加工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磨削40mm外圓面磨削0.4902磨削90mm左端面磨削0.483磨削左端45mm 磨削0.34磨削100mm右端面磨削0.4414.11工序11:磨削前平面由表法蘭盤各表面的加工方案可知,在法蘭盤的前平面的加工中由工序7銑削前平面可知,在工序7加工了法蘭盤的前平面后將進行精加工,以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其定位方案可參考工序7的定位方法夾緊加工。

35、本工序采用平面磨床磨削加工前平面,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2-26查的磨削余量Z=0.3mm,保證尺寸為24mm,以達到零件的尺寸及技術要求。表11 工序11尺寸表工步號工步加工方法加工余量mm保證的尺寸mm1磨削前平面磨削0.3244.12工序12:刻字4.13工序13:倒角、去毛刺4.14工序14:檢驗第五章 計算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在本章節(jié)中確定計算各加工工序的各個工步的時間,其計算順序可按照第四章中各個工序及工步的順序來查表確定計算即可。5.1粗銑右端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5的值確定銑削加工的機床設備:為立式銑床X51;參考機械制

36、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3-31的值確定銑削加工的刀具為:鑲齒套式面銑刀D=125mm,銑刀齒數(shù);同樣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7的粗銑時候的進給量:取,由于在該工序中只有一個工步,則由表4.1可確定被吃刀量,查表5-12按照,的條件選取切削速度,按照公式,查表4-16按照該工序所選X51型號的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系列,可取,從而可求出該工序的實際銑削速度。工時: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7中面銑刀銑平面(對稱銑削、主偏角)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可求出該工步的基本時間。由于該工序只有一個工步,則;可?。?。將上述結果帶入公式,則該工序的基本時間。輔助時間。其他

37、時間。則可得單間時間。則可確定工序卡片1。5.2工序2:粗銑左端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1)同工序1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5的值確定銑削加工的機床設備:為立式銑床X51;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3-28的值確定銑削加工的刀具為:套式立銑刀D=50mm;同樣可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7的粗銑時候的進給量:取,由于在該工序中只有一個工步則由表4.2可確定被吃刀量,查表5-12按照,的條件選取切削速度,按照公式,查表4-16按照該工序所選X51型號的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系列,可取,從而可求出該工序的實際銑削速度。由此可確定工序卡片2。(2)參考機

38、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7的粗銑時候的進給量:取,由于在該工序中只有一個工步則由表4.2可確定被吃刀量,查表5-12按照,的條件選取切削速度,按照公式,查表4-16按照該工序所選X51型號的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系列,可取,從而可求出該工序的實際銑削速度。工時1: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7中面銑刀銑平面(對稱銑削、主偏角)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可求出該工步的基本時間。由于該工序有兩個工步,則;可取;。將上述結果帶入公式,則該工序的基本時間。輔助時間。其他時間。則可得單間時間。同理可確定工時2:,,可得單間時間。則可確定工序卡片2。5.3加工mm孔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在

39、該工序中有三個工步,可分別確定計算工時定額。在本工序中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8可選用立式鉆床的型號為Z525。(1)鉆孔至18mm:則被吃刀量;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22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應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22可取切削速度,由此可得該工步的鉆頭的轉速。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鉆床的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2)擴孔至19.8mm:可知被吃刀量;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25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應取。

40、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27可取切削速度,由此可得該工步的鉆頭的轉速。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鉆床的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3)鉸孔至mm:同上可知被吃刀量;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2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應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由此可得該工步的鉆頭的轉速。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鉆床的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工時1: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5鉆孔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求的。其中;可取;。將上述結果帶

41、入公式,則該工序的基本時間。輔助時間。其他時間。則可得單件時間。同理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5,可的擴孔的,單件時間??傻你q孔的,單件時間。由此可得工序卡片3。5.4車外圓、割槽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在該工序中由于加工的工步較多,而且分布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也可分別確定計算工時定額。其計算的順序可按照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進行計算確定。在本工序中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可選用臥式車床的型號為C6132。(1)粗車右端45mm外圓: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

42、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2)粗車90mm右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

43、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3)粗車90mm外圓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4)粗車90mm外圓左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

44、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5)粗車左端45mm外圓: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6)粗車100mm右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

45、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7)粗車100mm外圓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46、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8)割槽mm: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查的進給量,采用手動進給。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9)半精車右端45mm外圓: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

47、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0)半精車90mm右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1)半精車90mm外圓面:根據(jù)第四章工

48、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2)半精車90mm左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

49、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3)半精車左端45mm外圓: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4)半精車100mm右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

50、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5)半精車100mm外圓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

51、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6)精車右端45mm外圓: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7)細車90mm右端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

52、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18)細車100mm外圓面:根據(jù)第四章工序4(工序4的粗加工尺寸表)可知,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1查的進給量,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10可知可取。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30可取切削速度,則由此可得該工步所需要的主軸的理論轉速為。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4-9可取車床C6132轉速。由此可確定實際的切削速度。工時1: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

53、導教程表5-4車外圓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求的。其中;可?。弧⑸鲜鼋Y果帶入公式基本時間,輔助時間。其他時間。則可得單件時間。同理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5,可得工步2的工時:,單件時間??傻霉げ?:,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4的工時:,則可得單件時間。可得工步5:,則可得單件時間。可得工步6:,則可得單件時間??傻霉げ?:,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8:根據(jù)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5-3車槽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求的。其中,可得;帶入計算得 ,輔助時間。其他時間。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9:,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0:,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1:,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2:,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3:,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4:,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5:,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6:,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7:,則可得單件時間。工步18:,則可得單件時間。由此可得工序卡片4。5.5精銑左端面的切削用量及工時計算同工序2,知機床設備為立式銑床X51,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3-28的值確定銑削加工的刀具為套式立銑刀D=50mm;參考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