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語文組 程利娟一、教學目標1、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文章韻味。2、積累: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句的含義。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領悟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二、教學重點 誦讀、積累三、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領悟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四、教學方法誦讀法、品味法、競賽法,合作探討。五、教具準備CAI多媒體課件、錄音機六、教學過程(一)課間準備:放映子午書簡中家同十家中蘇軾部分。(二)導入新課:古有一人:讀書:閉門書史叢,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態(tài)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他頻遭貶滴,一生歷典八州,他身行萬里走,過無數
2、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他被無數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丑態(tài),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同學們,你知道他是誰嗎?(蘇軾)你能替我介紹一下蘇軾嗎?生1: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北宋豪放派詞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我們學習他被貶滴黃州時寫的一篇文章記承天寺夜游。(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放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節(jié)奏。提示:(1)念/無與無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生聽讀錄音要求:聽準讀音,聽出停頓和節(jié)奏,聽懂作者的感情。
3、3、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4、生結合注釋,譯讀全文要求: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名的含義,男女生分組競賽。(生譯讀,師巡回質疑)搶答題(一):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含義(1) 欣然起行:(高興的樣子)(2) 念無與為采者:(思考、想到)(3) 月色入戶:(門)(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 懷民亦未寢:(睡)(6) 積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 蓋竹柏影也:原來是(8)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罷了) 搶答題(2):翻譯下列重點句子(1)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2)庭下如積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積水一樣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枸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那
4、綠竹和翠柏的影子。(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沒有綠竹和翠柏?(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不過缺少有像我們這樣清閑逸致的人罷了。師:通過精彩的比賽,我們初步讀懂了課文,接下來給大家2分鐘準備,下一回我們舉行挑戰(zhàn)。老師:師生朗讀比賽(生準備)5、挑戰(zhàn)老師:師生朗讀比賽要求:讀得流暢自然,讀得聲情并茂。(男、女各一名,挑戰(zhàn)教師,其他學生據朗要求,作點評。)(四)精讀課文,與文本對話。1、生默讀課文,并思考搶答題(三):先思考,后分組討論,再搶答。(1) 作者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2) 作者所見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3) 夜游期間,作者的心情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5、?(提示:先找關鍵詞句,再體會作者心情)(4)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生成答案預設:(1)一是因為作者被貶滴,心情郁悶、孤獨,想出去走走;二是因為月色很美。寫作背景鏈接: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有關如對王安石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新法,并將他逮捕入獄,這就是“寫臺詩案”。長時間的審問、折磨,蘇軾差點丟了腦袋。后由于范鎮(zhèn)、張方平等的營救,案件驚動兩宮,十二月蘇軾獲救出獄,被貶到黃州,住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恥無權的閑客。(2)描寫夜景之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它給人的感受是空靈、皎潔、明凈
6、不錯,此句定景僅用18個字,卻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意境,我們不妨仔細玩味,看它妙在何處?品析語言方法指導:抓住關鍵詞語,仔細揣摩其含義,運用增減,調換法,通過比較來體味原文的精妙。原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1)添一添,品意境: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叢中蛙鳴不斷,空中流熒飛舞,村中狗吠雞鳴,幾處納涼處人笑語陣陣。)“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闭埻瑢W們注意“欣然”的意思是高興的樣子?!叭搿弊钟脭M人修辭,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無聊,悄悄地走進門來和他做伴,作者把無情感的月光人格化,寫得生動有趣,也襯托出作者喜悅的心情。 (2)刪一刪,品修辭A、庭下如積水空明,水
7、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B、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你認為刪去原文中的“如”蓋竹柏影也,可以嗎?為什么?預設參考答案: (1)添上語句后感覺不好,原文以如積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橫的竹柏影來描寫月色,不僅創(chuàng)設了一個明凈幽閑、清麗淡雅的意境,而且寫出了月色的皎潔與空靈。然而添加語則寫夏夜的嘈雜之聲,既不符合時間,也破壞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2)刪去后當然不好。因為原句(一)用比喻,將整座庭子注滿了水,水本來是天色之物,實有其物,看似卻無,月光不正是如此嗎?“空明”二字,更是絕妙,用“空”去修飾一種色調,不僅出奇制勝,而且更顯空靈。原句(二)把庭中當作水中來比喻,說藻荇交橫,給人如臨水池之
8、感,最后以“蓋竹柏影也”點透真情,這樣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個空靈、皎潔、恬靜的月夜之中。而刪去后,不但沒了新意生動形象,更改變了原意。(3)為降低教學難度,先出現關鍵詞句,再讓學生體味作者的心情。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無與為樂(有點遺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點激動)尋(有急切訪友之情) 亦未寢(與好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喜悅)相與步于中庭(一份閑適,一份從容)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有(4)月光雖非夜之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可覓,處處可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的樂趣。作者借“何夜”何處一句點明了“人有
9、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真諦。這也正是作者保持樂觀進取精神的原因。所以這里的“閑人”并非是閑極無聊,無所事事之人,你認為“閑人”是怎樣的一種人呢?具有閑情逸致,興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壯志難酬,一貶再貶,可見他的無奈與悲涼,他何嘗要做一個閑人呢?賞月只不過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罷了。(五)與作者對話面對此景此情,難道你不想對蘇軾說點什么嗎?師:解讀了文本,讀懂了作者,接下來我們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生齊讀)師小結:蘇軾雖遭“文字獄”,被貶到黃州,心情郁悶,但是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借游賞山水等自然美景來消解內心的孤獨,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表現了他坦蕩、曠達,笠
10、對人生的生活信條。學習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時,更要感受到他那從容應對苦難的人格魅力。我們在領悟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我們一起來背誦課文。(生背誦課文)(六)拓展、積累師:月在古詩里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柔多情的。要么是謙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著團圓;要么暗示著分離,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淡淡的柔弱的清涼的味道?而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興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學者們常借月抒抒懷。你能說出有關描寫月亮的詩句嗎?教師預設答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3、我寄愁心寸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5、春
11、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6、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7、舉杯望明月,對欽成三人。 李白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反思一:本節(jié)課為新課程教學展示課。對于文言文教學,我一直注重誦讀和積累,常用競賽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接到開課任務后,我就想對一年來的文言文教學作一個歸納總結,來體現我的文言文教學。于是在本節(jié)課我作了以下的設計:誦讀積累感悟拓展重點體現在誦讀上:整體感知時,我設計了自由放聲朗讀、聽讀,有感情朗讀、譯讀師生朗讀比賽;在精讀課文時,我設計了默讀,重點句品讀和聲情并茂朗讀;最后以學生背誦全文歸結。整節(jié)課以讀貫穿課堂,在讀中感知,在讀中讀懂讀透文本,最后在閱讀中與作
12、者對話,不僅讀懂作者,而且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課是成功的,因為在各種不同形式朗讀中,學生比較順利地走進了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但遺憾的是我準備不充分,在各部分銜接中比較生澀,課堂語言比較粗糙,當堂激勵和隨機深入引導不能達到水到渠成,更要命的是可能自己誦讀不夠熟練,竟然卡帶,雖無傷大雅,但可見準備不充分。 記承天寺夜游導學案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并背誦課文;2、欣賞文中的描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悠閑、超逸的心境;3、體會文中起伏的情感,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深入探究“閑人”的內蘊。一、課前準備: 1、掌握作者資料蘇軾是 朝人,字 ,號 ,是唐宋“ ”之一。與父親 ,弟弟
13、并稱“ ”。他的詞雄渾豪邁,是宋代“ ”詞派的代表。你還學過他的哪些詩詞?把題目寫在下面。 2、搜集本文的寫作背景,課上交流。二、自主學習:1、解釋加點的詞語 (1)欣然起行 ( )(2)遂至承天寺( )(3)蓋竹柏影也 (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5)相與步與中庭( )2、與“相與步于中庭”中的“于”的用法相同的是( )A 何有于我哉 B 達于漢陰 C 責任重于泰山 D 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3、文中寫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 用的修辭方法是 。點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4、翻譯句子(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三、感知課文:1
14、、文章描繪了蘇軾在承天寺夜里見到的 ,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 的苦悶心情。描寫承天寺優(yōu)美夜景的句子是 。2、“月色入戶”意思是 ,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3、文中表現興奮和喜悅的句子是 ,它與“ ”一句相照應,顯得一起一伏,一沉悶,一活躍。4、“尋張懷民”一句中的“尋”字用得好,你認為好在哪里? 5、文章“記”的要素是: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6、 作者用妙筆繪美景,你認為用筆的巧妙之處體現在哪里? 7、“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者人者耳?!边@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閑人”是指什么樣的人?作者為什么稱自己是“閑人”? 四、拓展延伸:讀完課文,應該想一想 :作者為什么要夜游?
15、為什么尋張懷民?感情有什么變化? 自我檢測:1記承天寺夜游選自_,作者_,字_,號_。北宋_家,_家。和父親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稱“_”。2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懷民亦未寢(睡覺) 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3選出句子閱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A.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C.但少閑如吾兩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4翻譯句子。(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填空:(1)
16、文章描繪了蘇軾在承天寺夜里見到的 ,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 的苦悶心情。(2)描寫承天寺優(yōu)美夜景的句子是 。(3) 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作者 的心境。6簡答:(1)文中描寫月光的句子是 ,描繪了一個空靈澄澈、宛似仙境的美妙境界。(2)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3)文章結尾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寫在作者貶職期間,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感情與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與“閑”字相關。C.蘇軾此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官,所以他自稱閑人。D.本文寫景較為簡潔,用素描的筆法,寫月色,寫景物,給人清靜雅
17、致的感覺。8對“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的賞月的“閑人”罷了。B.表現了作者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產生了異常欣喜的心情。C.表現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擠,心情苦悶,只好去大自然中尋找快樂和解脫。D.表現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9、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全承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行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_?_?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文中畫線處應填的句子是_和_?!叭绶e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18、蓋竹柏影也”此句描寫的對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運用了_的修辭手法。翻譯下列句子。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懷民亦未寢”中“寢”的讀音是_,意思是_,成語_中有這個字,就作這個意思講。文中最能表現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_參考答案:一、1、北宋 子瞻 東坡居士 散文八大家 蘇洵 蘇轍 三蘇 豪放 略 2、略二、1、高興的樣子 于是,就 原來是 只是 一起 2、D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比喻。“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4、略三、1、月下美景 壯志難酬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光照進門里 擬
19、人 3、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4、作者要尋的這個人,面對如此月夜,不會蒙頭大睡,肯定也在賞月,但在何處賞月呢?因此要“尋”,其次,“尋”字有一種急欲找到東西的失落感,寫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賞月的急切心情。 5、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張懷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 6、略 7、略 四、略自我檢測: 1、略 2、A 3、D 4、略 5、 月下美景、壯志難酬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曠達(答“豁達”也給2分;答 “懷才不遇”、“憤憤不平”、“樂觀”等給1分;答“閑適”、“熱愛自然”不給分)6、略一是“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倍恰昂我篃o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贝穑河?/p>
20、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等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7、A 8、9、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月光 竹柏影 比喻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一樣清閑而有雅趣的人。 qn 睡覺,廢寢忘食等。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二、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2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解釋加點詞的詞義。 曉霧將歇( ) 庭下如積水空明( )月色入戶( )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2、詞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實是欲界之仙都 問今是何世 C與:念無與為樂者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尋:尋張懷民 尋病終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夕日欲頹,沉鱗競躍。_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_4、簡答。從表達方式看,兩文都有緊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稱點睛之筆的 。從思想感情看,兩文都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但作者的心緒并不同。記承天寺夜游的蘇軾是受到貶謫的“ ”人,答謝中書書中的陶弘景則堪稱隱居的“ ”人(均填摘自
22、文中的一個字)。5、請寫出你所積累的關于月的詩句。(不少于三句) 2、 短文兩篇:1.消散(或“消歇”“散去”) 院子(或“庭院”) 門只是(或“只”)(2分,每對一處給0.5分) 2. B (2分) 3. 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表達與此相近即可)水中藻、荇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表達與此相近即可)(“蓋”是發(fā)語詞,可譯為“原來是”,也可以不譯出,直接翻譯出“也”字判斷句也可)(2分,每對一小題給1分) 4.描寫 議論(答“抒情”也可)(1分,每對一處給0.5分)閑 仙 (1分,每對一處給0.5分)以上共8分 四、湖心亭看雪(一)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1、作者寫作此文時,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2課時 隊列表演(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 全國電子工業(yè)版初中信息技術第四冊第3單元3.1活動3《人工智能拓展物聯網應用》教學設計
- Unit2 Tomorrow's World(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劍橋國際少兒英語Kid's Box6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選修2教學設計-2.1 多媒體作品中的圖形、圖像
- 8 燈光(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跨學科實踐活動5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魯教版下冊
- 第25課《劉姥姥進大觀園》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 籃球原地雙手胸前傳球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第二章 第1節(jié) 生物與非生物 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
- 全國青島版初中信息技術第三冊第二單元第10課《圖書小管家》教學設計
- 運動損傷以及預防
- 公司貨款管理制度
- 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
- 高二歷史【開學第一課】2022年高中秋季開學指南之愛上歷史課
- 人間生活(外國部分)
- 2023年TOFD檢測通用工藝規(guī)程參考版
- 物業(yè)保潔團隊建設與管理
- 高三數學試題(含答案)
- 施工班組考核評分表
- 《駱駝祥子》通讀指導手冊
- 股東會會議系列文件(通知、議程、簽到表、表決票、決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