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的初步探索與實踐_第1頁
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的初步探索與實踐_第2頁
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的初步探索與實踐_第3頁
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的初步探索與實踐_第4頁
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的初步探索與實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的初步探索與實踐摘 要:該工程采用的強化OHR微納米曝氣技術和碳纖維生態(tài)草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工藝,對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過程進行了實踐探索。君蘭河在經(jīng)過原位治理后水質得到了明顯提升,水中氨氮等的污染指標顯著下降,水體從地表劣V類水到達V類水質的標準。該技術的成功應用為河流水生態(tài)的治理與恢復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未來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關鍵詞:水生態(tài) 微納米曝氣 碳纖維 生態(tài)浮島中圖分類號:X019             

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a-0001-05PreliminaryPracticeandExplorationofRiverEcologyImprovementZHANGTong1,2 ZHAOHang1,2 MALin1,2 WANGXianglian CHENTong1,2 HUQing1,21.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Souther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enzhen,GuangdongP

3、rovince,518055China;2.EngineeringTechnologyInnovationCenterBeijingofSou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100083 ChinaAbstract:Inthisproject,aninnovativeprocessofstrengtheningOHRmicro-/nano-aerationtechnologyandcarbonfiberecologicalgrasswascarriedoutinordertoexploretheprocessofriverecol

4、ogyimprovement.ThewaterqualityofJunlanriverhasbeensignificantlyimprovedafteranin-situtreatmentprocess,andsomepollutionindexesinthewaterdecreasedsignificantly.ThecurrentwaterqualityofJunlanriverisbetterthanclassVofsurfacewaterqualitystandard.Thesuccessfulapplicationofthistechnologyprovidesagooddemons

5、trationforriverecologymanagement,whichisexpectedtobefurtherspreadandappliedinnearfuture.KeyWords:Waterecology;Micro-/nano-aeration;Carbonfiber; Ecologicalfloatingisland河流水環(huán)境的治理主要可以通過減少外源污染物輸入、控制內源污染物釋放、水質凈化、生態(tài)修復和補水活水幾種方式【1】。對于已被污染的河道,對水體進行水質凈化并提升水生態(tài)功能是經(jīng)常采用的治理方式。高級氧化由于其所產(chǎn)生的羥基自由基等超氧分子的氧化能力強,反應速度快

6、,產(chǎn)物無二次污染、可提高水體含氧量等優(yōu)點,可以應用于富營養(yǎng)化和黑臭水體治理中【2】。魯秀國等研究者采用臭氧高級氧化的方法處理黑臭水體,在pH=710、臭氧添加量為90150mg/L時,對COD的去除率為40%左右【3】??姾沅h【2】用實驗室自制研發(fā)的太陽能水處理系統(tǒng),以太湖某一水體為處理對象,研究臭氧在實際環(huán)境中對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治理效果,經(jīng)15天的處理,水質顏色明顯變清,藍藻消退,COD去除率為78.9%。氨氮降低了50.6%,水體溶解氧到達6.2mg/L。然而,臭氧的直接氧化能力弱于其所衍生的超氧分子,其在水中的傳質效率也很有限。因此,可采用微納米曝氣的方式,該種方式產(chǎn)生的氣泡直徑在數(shù)十納米

7、和幾微米之間,提高了氣泡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和氣體傳質效率等【4】。相較于傳統(tǒng)曝氣方式,微納米曝氣對氨氮的去除效率有明顯提高,在處理相同水量的情況下,其能耗也更低【5】。雖然高級氧化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降解水中包括氨氮、COD在內的污染物,然而恢復河道的生態(tài)功能,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是河道水環(huán)境長期得到保障的關鍵。另外,水中的總氮、總磷等污染物一般也無法通過高級氧化過程進行去除,而提高河道中生物的多樣性,可以進一步提升水質,使生態(tài)系統(tǒng)得到恢復。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吸收、吸附、生長代謝等過程,可以去除水體中氮、磷、有機物等【6】。例如:生態(tài)浮島的植物根系充分與水體接觸,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水體溶解氧含量

8、,而興旺根系的存在,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在綱和科水平改變細菌優(yōu)勢菌群的群落結構,提高微生物生物多樣性【7】,從而有效地降低水體營養(yǎng)化的污染程度,抑制了藻類的生長,提高了透明度8-10。福州市將城區(qū)白馬支河每天接納約5000t的污水,污水水質BOD5在80120mg/L之間,采用提高植物和微生物多樣性的方式進行治理后,BOD5可降低至11mg/L以下,惡臭現(xiàn)象也逐漸消失8。2021年9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白蓮涇世博園段構建了魚類、貝類和植物組合的人工浮島,以改善此段河道水質,經(jīng)過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適應、穩(wěn)定期后,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浮島內水體溶解氧含量由原來的5mg/L左右提高至8

9、mg/L以上,溶解性懸浮物降低75%以上,總氮和氨氮的含量相對于浮島外降低了2.0mg/L和3.0mg/L,總磷濃度由原來的0.15mg/L以上降低至0.006mg/L10。該研究側重于利用原位生態(tài)修復組合技術對于水體質量進行全面提升,并兼顧河道景觀的改善,構建低本錢可持續(xù)的水生態(tài)體系,提升河道的納污和自凈能力。1 河道根本情況1.1河道位置情況實驗河流君蘭河,位于北滘鎮(zhèn)君蘭社區(qū),東起上涌河,西至北滘沙河,屬于受潮汐和水利調度共同影響的雙向流河道,長約2500m,平均寬度15m,君蘭河河床底標高約為-1.0-1.5m,河道低水位為-0.5m,常水位為0.9m,平均水深2m。君蘭河與上

10、涌河交匯段為配合美的大道隧道的修建進行了改道,改道后河涌繞過隧道并順接上涌河河道。河涌改道采用了箱涵暗渠形式,君蘭河剩余自然河道的實際長度約為1900m。圖1為河道位置情況圖。1.2河道水質現(xiàn)狀君蘭河在實施“一河一策方案后,已實施清淤、岸線整理和局部截污工程,其岸線靠近美的大道一側已密布市政公用管線?,F(xiàn)場調查發(fā)現(xiàn),君蘭河局部河段水生植物密集,水體較為渾濁。根據(jù)2021年5月順德區(qū)環(huán)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北滘分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君蘭河及其連通的北滘沙河,以及與上涌河連通的細海河均為劣V類水,主要超標因子為氨氮。1.3河道水利情況君蘭河河道內水流受潮汐和水利調度的影響形成雙向流,當漲潮時河水從潭州水道回流

11、北滘沙河后進入君蘭河,使君蘭河自西向東流動;落潮或水利部門進行調度時,河水從順德水道依次經(jīng)細海河、林頭下涌、上涌河進入君蘭河,使君蘭河自東向西流動。水利調度規(guī)律性不強,主要根據(jù)河道行洪和景觀蓄水的要求進行調度,調度時河道流量最低約為5m/s,平時為9m/s流速約為0.3m/s。2 水生態(tài)提升技術設計2.1預期目標通過河道水生態(tài)修復治理技術的實施,確保君蘭河水質污染狀況總體減輕,各項水質指標達標,特別是氨氮指標穩(wěn)定到達類水體標準,其他水質指標在現(xiàn)有根底上得到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體感官性狀明顯改善,消除水體臭味,水體透明度明顯提升。2.2設計原那么1執(zhí)行國家相關法規(guī)、政策,服從城鎮(zhèn)總體規(guī)劃

12、,符合君蘭河水環(huán)境的功能定位。2根據(jù)工程河道的特點及建設目標,科學診斷河道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采取措施進行生態(tài)治理。3遵循流域規(guī)劃,在保證河道天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河流的生態(tài)功能、水質凈化功能和景觀功能。4采用水體原位生態(tài)治理技術,以就地處理、持續(xù)維護為主,不實施清淤等工程措施,減少二次污染,降低投資,技術措施要注重與河道沿線整體風貌相協(xié)調。5恢復河道自然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生境,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xiàn)狀河道的形態(tài)、地形、水文等條件,構建具有較強自我維持及穩(wěn)定能力的水生態(tài)系統(tǒng)。6實現(xiàn)河道可持續(xù)性的生態(tài)修復,統(tǒng)籌前期建設與后期管護,采用符合當?shù)貙嶋H條件且節(jié)能

13、高效的技術,盡可能降低前期建設投資和后期維護本錢。2.3設計方案2.3.1強化OHR的微納米曝氣技術與通常的微氣泡曝氣技術不同,該技術生成的氣泡直徑更小,羥基自由基的含量更高,具有超強的氧化能力和持續(xù)性能,其技術的主要特點是:1除臭效果極好,可在短時間內消除水體的臭味;2氧化有機物的能力強,在很短的接觸時間內就可以氧化分解大多數(shù)有機物;3除藻迅速,快速殺滅水體中藍綠藻,提升水體感觀;4效率高、能耗低,與常規(guī)的納米曝氣系統(tǒng)相比能耗降低35%50%;5處理過程清潔,不產(chǎn)生任何有害的或需要處理的二次產(chǎn)物;6既可用于應急處理,也可以作為長期水質維護裝置;7運行管理簡單;8適合于低水溫情況。OHR設備圖

14、片和技術原理圖分別見圖2和圖3。2.3.2碳纖維生態(tài)草ACF技術碳纖維Carbonfiber是含碳量高于90%98%的纖維狀碳素材料,經(jīng)過特殊的改性工藝制造,碳素材料化學性質十分穩(wěn)定。與粉末活性碳PAC和顆?;钚蕴糋AC相比,經(jīng)過外表活化改性的碳纖維比外表積更大、強度更高、吸附能力更強、生物親和性更好,而且其規(guī)整化載體形狀,更加有利于工程化應用。碳纖維草的吸附性能只是其特點之一,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起到生物載體作用,相比于其他有機或無機類型生物填料,碳纖維草的生物掛膜性能高10倍以上。ACF生態(tài)草非常利于硝化菌的附著,實踐證明,ACF體系對于氨氮的降解作用非常明顯。2.3.3OHR與ACF組合技術

15、OHR納米曝氣技術與ACF碳纖維生態(tài)草相結合,充分發(fā)揮羥基自由基對污染物快速氧化的優(yōu)勢,同時利用碳纖維草優(yōu)異的掛膜性能,使好氧微生物特別是硝化細菌逐步在碳纖維外表生長,形成生物粘膜和微生態(tài)系統(tǒng),通過生物作用,將OHR未完全降解的污染物進行充分的生物降解,對氨氮進行消除,水質提升效果尤為顯著。2.4設計方案2.4.1OHR與ACF生態(tài)藻場組合布置在河道內污染相對嚴重且景觀要求較低的區(qū)位組合布置OHR裝置及ACF生態(tài)藻場,共2套,向河道內水體供應充足的溶解氧和含有羥基自由基的水,到達快速凈化水體同時恢復生態(tài)平衡的效果。2.4.2加強增氧與ACF生態(tài)藻場組合布置在河道內水質相對較差且景觀要求較低的位

16、置結合強化增氧技術鋪設碳纖維ACF生態(tài)藻場,共3處。2.4.3局部強化曝氣及ACF生態(tài)浮島對景觀要求較的位置設置強化曝氣增氧設施并配以碳纖維ACF生態(tài)浮島,對河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進行生態(tài)處理。具體布置點位見圖4。3 監(jiān)測結果與分析圖5為現(xiàn)場設施圖,圖5ad分別為OHR發(fā)生器、ACF生態(tài)藻場、局部強化曝氣和生態(tài)浮島。對君蘭河進行了定期定點采樣,采樣布設點見圖6,并對水中的pH、氨氮、高錳酸鉀指數(shù)、化學需氧量、總磷進行了測定。君蘭河治理前后的水質檢測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由表1顯示,治理前君蘭河超標的污染因子主要是氨氮,屬于劣V類水質,其他污染因子均能到達地表水V類以上水質標準。從表2

17、可以看出,經(jīng)過一段時間治理,各污染物水平有了明顯降低。其中,氨氮僅在2021年11月的3#點位和2021年01月的2#點位出現(xiàn)超過了地表水V類標準的現(xiàn)象,其余時間和點位均滿足地表水V類標準。氨氮的下降可能主要歸因于OHR微納米曝氣技術的應用,OHR在水中產(chǎn)生了大量羥基自由基等超氧分子,并通過微納米氣泡與污染物質直接進行反應,將氨氮轉化為氮氣或硝態(tài)氮。另外,由于君蘭河未進行徹底的截污,雖經(jīng)長時間嚴格管理,污水直接入河現(xiàn)象有所改觀,但沿岸污水管道仍有污水不定期流入河道,造成水體中污染物瞬時超標嚴重,這也是局部時間和位點仍出現(xiàn)水質不達標情況的主要原因。COD和高錳酸鉀指數(shù)在治理后有一定程度下降,一方

18、面是OHR高級氧化所產(chǎn)生的作用,另一方面所使用的碳纖維生態(tài)草可以作為微生物的良好載體,通過好氧微生物作用的降低了水中有機物和氨氮的濃度。另外,總磷下降不明顯,可能是由于生態(tài)浮島布設數(shù)量有限,水生植物對水中磷的去除有限所導致。4 結語該工程采用強化OHR微納米曝氣與碳纖維生態(tài)草相組合的工藝,對君蘭河水體進行了原位治理,治理效果明顯,這為其他同類水體的水生態(tài)治理及可持續(xù)維護提供了參考,將極大地降低全鎮(zhèn)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的工程量、投資和運行本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然而,河道治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tǒng)工程,在對水質進行直接治理的同時,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截污以及增強水動力等工程措施,使河流水生態(tài)提升得到長效保障。參考文獻【1】胡洪營,孫艷,席勁瑛,等.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水質長效改善保持技術分析J.環(huán)境保護,2021,4313:24-26.【2】繆恒鋒.太湖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典型污染物的臭氧氧化研究D.江南大學,2021.【3】魯秀國,黃林長,張耀,等.臭氧氧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黑臭水J.水處理技術,2021,444:89-91.【4】郜銀梁,王瀾,李紅桔,等.微納米曝氣技術在水環(huán)境治理中的應用J.廣州化工,2021,4812:93-95.【5】呂宙.微納米氣泡曝氣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