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王成_第1頁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王成_第2頁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王成_第3頁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王成_第4頁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王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09年6月June 2009巖 礦 測 試ROCK AND M I N ERA L ANALY SIS V o. l 28, N o . 3269273收稿日期:2009-02-10; 修訂日期:2009-03-16基金項目:國土資源地質(zhì)大調(diào)查項目資助(1212010633903; 中國成礦體系綜合研究項目資助(1212010634002 作者簡介:王成輝(1982, 男, 福建永安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研究工作。E -m ai:l wang chenghu i 131si na . co m 。文章編號:02545357(2009 03026905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

2、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王成輝1, 松權(quán)衡2, 王登紅1, 李立興1, 于 城2, 汪志剛2, 屈文俊3, 杜安道3, 應(yīng)立娟1(1. 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礦產(chǎn)資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2. 吉林省地質(zhì)調(diào)查院, 吉林長春 130061; 3. 國家地質(zhì)實驗測試中心, 北京 100037摘要:吉林大黑山鉬礦位于吉黑成礦省, 是20世紀50年代發(fā)現(xiàn)的一超大型斑巖型鉬礦床。文章首次對采自礦床不同類型礦石中的輝鉬礦進行了錸-鋨同位素定年, 獲得等時線年齡為(168. 2? 3. 2 M a , 其加權(quán)平均方差(MSWD 為0. 56, 表明大黑山鉬礦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結(jié)合該區(qū)域其他鉬礦

3、的成礦年齡, 燕山早期可能為吉林中部鉬礦的成礦集中期。根據(jù)輝鉬礦中的錸含量及礦床硫同位素特征表明, 礦床的成礦物質(zhì)來源為殼?;煸?。礦床的形成可能與谷太平洋板塊的俯沖有關(guān), 構(gòu)造作用與巖漿作用的耦合是成礦的關(guān)鍵因素。關(guān)鍵詞:大黑山鉬礦; 輝鉬礦; 錸-鋨同位素定年; 成礦過程中圖分類號:P579. 3; P578. 291文獻標識碼:ARe -Os Is otopic Dati ng ofM olybdenite fro m t he Daheishan M olybdenu m De posit of Jili n Province and Its Geol ogical Significan

4、ceWANG Cheng-hui 1, SONG Quan-heng 2, WA NG D eng-hong 1, LI L i -x ing 1,YU Che ng 2, WANG Zhi -gang 2, QU W en -jun 3, DU An -dao 3, YI N G L i -juan1(1. I n stitut e ofM i n er al Resour ces , Chi n ese Acade m y ofGeol o gi c al Sc i e nces , Beiji n g 100037, Chi n a ; 2. Geol o gi c al Survey

5、of Jili n Pr ovince , Changchun 130061, Chi n a ; 3. Nati o nal Resear ch Cent e r for Geoanal y s i s , Beiji n g 100037, Chi n a Abst ract :The Daheishan mo l y bde num deposit is a lar ge -scale por phyry mo l y bde num deposit discovered in 1950s i n Jili n Prov i n ce . Th i s study prov i d es

6、 a hi g h -precisi o n Re -Os iso t o pic dati n g for ten m olybdenite separated fro m the differe nt ore t y pes w ith an isoc hron age of (168. 2? 3. 2 M a (MSWD=0. 56. The results ind icate t h at the deposit w as for m ed i n the earl y o f Yanshan i a n period . The content of ele m e nt Re fr

7、o m t h e mo l y bdenite and S iso t o pe co mposition fr o m the pyrites sho w that the ore -for m i n g m aterials m ay co m e fro m m i x ed cr ustal and m antl e sources . K ey w ords :t h e Daheishan m o l y bdenu m deposi; t m o lybden ite ; R e -O s isotopic da ti n g ; m eta llogenic process

8、 吉林大黑山鉬礦位于吉黑成礦省, 是于20世紀50年代發(fā)現(xiàn)和勘探的大型鉬礦之一。礦床屬斑巖型鉬礦, 規(guī)模較大, 儲量達109萬噸, 是我國的第二大鉬礦床。迄今為止, 不同學(xué)者從不同方面對礦床進行了研究, 總體上礦床的研究程度較高; 但關(guān)于礦床年代學(xué)特別是精確測年的相關(guān)資料較少。本文對礦床不同類型的輝鉬礦進行了Re -O s 同位素測年, 得到了精確的成礦年齡。根據(jù)年齡測定的結(jié)果, 對礦床的成礦物質(zhì)來源和成礦動力學(xué)過程進行了初步的探討。1 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礦區(qū)位于吉中 延邊成礦帶, 大地構(gòu)造位置處于吉林華力西褶皺帶東南部(見圖1 。圖1 吉林大黑山鉬礦礦區(qū)地質(zhì)簡圖1F ig . 1 S i m pl

9、e g eo log ica lm ap of the D aheishan mo lybdenu m deposit in Jili n P rov i nce1 上三疊統(tǒng)南樓山組; 2 下古生界頭道溝組砂板巖段;3 下古生界頭道溝組變質(zhì)中基性火山段; 4 晚侏羅世(第三侵入期 花崗斑巖; 5 中侏羅世(第二侵入期 霏細狀花崗閃長斑巖; 6 早侏羅世(第一侵入期 花崗閃長斑巖; 7 晚三疊世(第三侵入期 第三次不等?;◢忛W長巖; 8 晚三疊世(第三侵入期 第二次花崗閃長巖; 9 晚三疊世(第三侵入期 第一次超基性巖; 10 花崗細晶巖; 11 花崗斑巖; 12 閃長巖; 13 似偉晶巖; 1

10、4 石英脈; 15 隱爆角礫巖; 16 張性斷層; 17 壓性斷層; 18 不整合地質(zhì)界線; 19 實測及推測地質(zhì)界線。區(qū)內(nèi)出露的地層主要有古生界頭道溝組變質(zhì)巖及中生界玉興屯組火山巖。頭道溝組(P 2t 為一套淺-中變質(zhì)的斜長角閃巖、陽起石巖、黑云母硅質(zhì)巖、透輝石角巖、黑色板巖及透鏡狀大理巖組成, 巖石受構(gòu)造破壞強烈, 普遍具有蝕變現(xiàn)象。玉興屯組(J 1y 由流紋質(zhì)含礫晶屑巖屑凝灰?guī)r、英安質(zhì)晶屑凝灰?guī)r夾薄層黑色凝灰質(zhì)板巖組成。區(qū)內(nèi)出露的巖漿巖主要為燕山期黑云母花崗巖與斜長花崗巖, 后者呈南北向分布出露面積約8km 2, 與鉬礦成礦有關(guān)的花崗巖為大黑山黑云母花崗閃長斑巖。此外, 尚有少量超基性巖

11、及脈巖, 產(chǎn)狀較陡, 分布較為廣泛。區(qū)內(nèi)構(gòu)造可分為3組:第一組為東西向構(gòu)造, 主要為壓性斷裂; 第二組構(gòu)造表現(xiàn)為一個倒轉(zhuǎn)向斜, 內(nèi)部揉皺及順層斷裂發(fā)育; 第三組構(gòu)造由北東向壓性斷裂和北西向扭性斷裂組成, 含礦斑巖體則產(chǎn)于構(gòu)造復(fù)合部位。2 礦床地質(zhì)特征大黑山含鉬花崗巖體是多次巖漿侵入形成的復(fù)式巖體, 巖體呈橢圓形北東東向展布, 長8km,寬4k m, 面積約32k m 2。按侵入先后順序劃分為長崗嶺黑云母花崗閃長巖、前撮落不等粒黑云母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斑巖及霏細狀花崗閃長斑巖體四期巖漿侵入活動1(見表1 。具有工業(yè)價值的礦體幾乎全部分布于大黑山黑云母花崗閃長斑巖體內(nèi)破碎帶中, 斑巖體南北長30

12、00m, 東西寬1700m, 鉬礦賦存于巖體中部, 礦體呈環(huán)狀分布, 分布穩(wěn)定。邊緣多有分支, 礦體產(chǎn)狀陡立, 向下收縮不明顯, 長約1700m, 面積2. 3km 2, 厚度一般500m 左右2。估算鉬礦儲量約109萬噸, 品位較貧且變化不大, 平均品位約為0. 066%, 最高可達1. 405%3, 鉬礦品位由礦體中心向邊緣降低, 并伴有銅、硫、鎵、錸、金等有用元素。礦石中部呈細脈浸染狀、網(wǎng)脈狀構(gòu)造, 邊緣則為浸染狀構(gòu)造。主要礦石礦物為輝鉬礦、黃鐵礦, 此外還有黃銅礦及少量方鉛礦、閃鋅礦和磁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絹云母、高嶺土、斜長石、黑云母、鉀長石及一些次生礦物。從表1大黑山含礦復(fù)

13、式巖體特征可以看出, 巖體隨侵入先后S i O 2、K 2O 有逐步增高趨勢, 而Ca O 則趨于減少, 中晚期兩種斑巖K 2O 含量明顯高于國內(nèi)同類巖石, 表明隨侵入活動時間推移、巖漿向酸堿方向演化。Fe O 含量則隨侵入時間推移逐漸降低, 氧化系數(shù)(OX 值變化在0. 50. 6, 均高于黎彤(0. 43 和戴里(0. 40 值, 說明巖漿侵位較淺,是弱氧化環(huán)境中固結(jié)成巖1。巖體微量元素變化不大, 普遍富集鉬、鎢、銀、錫、砷、鉛等, 強烈富集鉬、鎢、碲3種元素, 四期侵入巖體從早到晚鉬豐度遞增。各期巖體稀土總量低于同類巖石(83. 51135. 42L g /g, 均值為112L g /g

14、 1, 相當于國內(nèi)同類巖石的0. 45倍。稀土模式曲線平行, 按侵入巖體侵入時代推移其曲線依次下移, 均無銪異常, 明顯向重稀土一側(cè)傾斜, 屬輕稀土富集型。第3期巖 礦 測 試 htt p :M www. ykcs . ac . cn2009年表1 大黑山含礦復(fù)式巖體特征1T able 1 Chacte ristics o f the D ahe i shan double -entry rock特征大黑山含鉬花崗巖體長崗嶺黑云母花崗閃長巖前撮落不等粒黑云母花崗閃長巖前撮落花崗閃長斑巖前撮落霏細狀花崗閃長斑巖地表形態(tài)橢圓形橢圓形不規(guī)則狀新月形規(guī)模長8k m 寬3. 5km 面積28km2長2.

15、 25k m 寬1. 65k m 面積3. 7k m2長0. 9k m 寬0. 35km 面積0. 46km 2長0. 275k m 寬0. 14km 面積0. 038k m 2產(chǎn)狀長軸北東向南東側(cè)伏傾斜方向:北西傾斜角80b 長軸方向:北東傾斜方向:南傾斜角70b 80b長軸方向:東西傾斜方向:南傾斜角70b 80b 長軸方向:東西巖石特征斜長石(55%70% 、石英(20%25% 、鉀長石(10% 及少量黑云母。半自形粒狀、似斑狀、局部斑狀結(jié)構(gòu)、塊狀構(gòu)造斜長石(40%60% 、石英(20%30% 、鉀長石(5%20% 、黑云母(3% 。具半自形粒狀、不等粒似斑狀結(jié)構(gòu); 塊狀構(gòu)造、局部碎裂角

16、礫狀構(gòu)造斑晶組成:斜長石(60%70% 、石英(20%25% 、鉀長石(5%25% 、黑云母(5% 。斑狀結(jié)構(gòu)、碎斑結(jié)構(gòu), 基質(zhì)半自形粒狀顯微他形粒狀、霏細結(jié)構(gòu)。塊狀角礫斑雜狀構(gòu)造斑晶組成:主要成分是斜長石(60%70% , 其次是石英(20%25% 、鉀長石(5% 、黑云母(5% 。斑狀結(jié)構(gòu); 局部碎斑結(jié)構(gòu); 基質(zhì)霏細結(jié)構(gòu); 塊狀構(gòu)造副礦物組合榍石-磷灰石-鋯石-金紅石-磁鐵礦-黃鐵礦磷灰石-鋯石-金紅石-磁鐵礦-黃鐵礦組合磷灰石-鋯石-榍石-黃鐵礦-金紅石-磁鐵礦磷灰石-鋯石-金紅石-黃鐵礦大黑山鉬礦床蝕變分帶較為明顯, 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5條蝕變帶。(1 石英鉀長石化帶。由鉀長石化、石英

17、鉀長石化、黑云母石英鉀長石化組成, 蝕變巖主要分布于花崗閃斑巖體及外接觸帶不等粒花崗閃長巖中, 在平面呈以花崗閃長斑巖為中心近圓形分布, 垂向上向花崗閃長斑巖中心的深部逐漸收縮。(2 石英核-石英網(wǎng)脈帶。該帶以密集石英網(wǎng)脈和規(guī)模較大的石英-似偉晶巖脈為特征, 帶中數(shù)條長150300m 、寬2050m 的石英-似偉晶脈構(gòu)成的近東西展布的石英核。(3 石英絹云母化帶。該帶圍繞石英鉀長石化帶和石英核-石英網(wǎng)脈呈環(huán)狀分布。(4 黃鐵絹英巖化帶。該帶主要形成花崗斑巖體上部, 呈近東西向展布, 分布范圍與富鉬礦體出露范圍相近。(5 青盤巖化帶。該帶為礦床外側(cè)蝕變帶, 環(huán)繞花崗閃長斑巖分布。3 樣品采集和輝

18、鉬礦錸-鋨同位素測定在野外工作中作者發(fā)現(xiàn), 礦區(qū)的輝鉬礦產(chǎn)狀類型多樣, 但主要的產(chǎn)狀為浸染狀和細脈狀兩種。因此,本次工作采集了浸染狀和細脈狀兩組共10件礦石樣品。在室內(nèi), 將野外采集的礦石樣品用專業(yè)的選樣工具進行輝鉬礦單礦物的挑選(樣品D H S-1a 、D H S-1d 、D H S-1e 、DHS-1h 、DHS-1i 為浸染狀; DHS-3a 、D H S-2c 、D H S-2e 、D H S-3c 、D H S-3d 為細脈狀, 輝鉬礦樣品質(zhì)純、無氧化、無污染、純度可達99%。樣品Re-Os 同位素測試工作在國家地質(zhì)實驗測試中心Re-Os 同位素實驗室進行, 樣品的化學(xué)處理流程和質(zhì)譜

19、測定技術(shù)詳見文獻4-6。4 結(jié)果與討論4. 1 輝鉬礦的成礦年齡表2和圖2的Re-O s 同位素測定結(jié)果表明不同產(chǎn)狀的輝鉬礦Re-Os 年齡大致相同, 10件樣品的模式年齡變化范圍為(168. 1169. 1 M a , 10件樣品擬合所得的Re-Os 等時線年齡為(168. 2? 3. 2 M a , 表明礦床的成礦時代為侏羅紀中期, 屬燕山早期。4. 2 成礦時代與成礦集中期關(guān)于礦床的成礦時代, 前人對黑云母花崗巖中的黑云母進行了K -A r 同位素年齡測定, 結(jié)果為354M a 7。本次研究采用較為成熟的Re-Os 同位素測年技術(shù), 對礦石中不同產(chǎn)狀的輝鉬礦進行年齡測定, 10件樣品得到

20、的等時線年齡為(168. 2? 3. 2 M a , 其加權(quán)平均方差(MS WD 為0. 56, 表明礦床的成礦時代為燕山早期。葛文春等7對與成礦有關(guān)的花崗閃長斑巖S HRI M P 鋯石U -Pb 年齡為(170?3 M a , 而與成礦無關(guān)的花崗閃長巖SHRI M P 鋯石U -Pb 年齡為(178? 3 M a 。結(jié)合本研究的測定結(jié)果, 雖然存在一定的誤差, 但可以大致推測大黑山鉬礦大概晚于含礦花崗閃長斑巖約1. 8M a 形成, 其成第3期王成輝等: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第28卷礦時限較短。這與國內(nèi)一些典型的斑巖銅鉬礦(玉龍、驅(qū)龍 的成礦時限具有相似之處

21、, 即斑巖系統(tǒng)的演化較為復(fù)雜, 巖漿活動所經(jīng)歷的時間較長, 但成礦作用可能是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nèi)快速完成的。表2 大黑山鉬礦輝鉬礦R e-O s 同位素測定T able 2 R e -O s i so topic data o fm o l ybdenite fro m t he D ahe is han m o l ybdenu m depo sit樣品編號w B /(ng #g -1Re測定值不確定度普Os測定值不確定度187R e 測定值不確定度187O s 測定值不確定度模式年齡/M a測定值不確定度D H S-1a 241531790. 04640. 01191518011242. 5

22、740. 341168. 12. 3DH S-1d 278532600. 00640. 02171750616349. 5420. 393169. 62. 5D H S-1e 271523230. 00580. 01311706620348. 1250. 394169. 02. 8DH S-1h 395723623. 19220. 04252487222870. 0150. 652168. 72. 6DH S-1i 393613160. 00740. 02482473919968. 8850. 601166. 92. 4D H S-3a 435673250. 32730. 0221273832

23、0477. 0380. 627168. 62. 3D H S-2c 310322420. 00970. 06541950415254. 8420. 453168. 52. 4D H S-2e 428063750. 30050. 04172690523675. 9060. 670169. 12. 5D H S-3c 290222180. 00950. 03191824113751. 2740. 437168. 52. 3DH S-3d326832710. 00960. 03242054217057. 7520. 478168. 52. 4圖2 大黑山鉬礦輝鉬礦R e-O s 等時線年齡F ig

24、. 2 R e -O s isochron age o fm o l ybden ite from the D aheishan mo lybdenu m deposit吉林省中部是鉬礦較為集中的地區(qū)。近年來, 隨著礦物勘探相關(guān)技術(shù)手段的進步, 在吉林中部地區(qū)相繼發(fā)現(xiàn)了福安堡、季德屯、后倒木、一心屯和四方甸子等多個大、中、小型鉬礦。李立興等8對福安堡斑巖型鉬礦進行了輝鉬礦Re-Os 年齡測試, 得到的輝鉬礦年齡為(166. 9? 6. 7 M a (MS WD =0. 60, 表明成礦時代同屬燕山早期。大黑山、福安堡同處吉黑成礦省吉中 延邊(活動陸緣M o-Au-A s-Cu-Zn-Fe-N

25、i-W 成礦帶的吉中成礦亞帶9, 二者在成礦背景、礦床地質(zhì)特征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區(qū)域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據(jù)這兩個超大型、大型鉬礦的成礦時代, 可以推測燕山早期可能是吉中成礦亞帶中鉬礦的成礦集中期。因此, 在今后的勘查工作中, 應(yīng)及時總結(jié)該類型鉬礦的地質(zhì)特征和找礦標志, 加強研究燕山早期巖漿作用, 并重視區(qū)域上一些礦點、礦化點的礦化信息, 以期在該成礦亞帶中找到更多類似的斑巖型鉬礦。4. 3 成礦物質(zhì)的來源(1 Re 是一種中度不相容的親銅、親鐵元素, 主要富集于地幔中, 且R e 的地球化學(xué)行為與M o 相似, 在輝鉬礦中能達到最大的富集程度, 因此輝鉬礦中Re 元素的含量可以在一定

26、程度上反映相關(guān)礦床的物質(zhì)來源。國內(nèi)孟祥金等10對全國斑巖型輝鉬礦R e-Os 同位素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 并將其歸納為:成礦物質(zhì)來源是以地幔物質(zhì)為主的鉬礦, 其輝鉬礦Re 含量基本為1001000L g /g; 成礦物質(zhì)是具有殼?;旌显吹你f礦, 其輝鉬礦中R e 含量大多在十幾微克至幾十微克; 成礦物質(zhì)完全來自殼源的礦床, 其輝鉬礦Re 含量為1n L g /g或更低。從表2測年結(jié)果可以看出, 大黑山輝鉬礦單礦物中Re 的含量為24. 15343. 567L g /g, 平均含量33. 720L g /g, 說明其成礦物質(zhì)來源可能具有殼幔混合源的特點。(2 同位素方面, 張兆昆等11測得的

27、大黑山鉬礦D 34S 為+1. 0j +2. 5j , 平均+1. 33j , 變化范圍很窄, 與隕石硫接近, 說明在成巖過程沒有引起硫同位素分餾, 仍保持高溫均一化特征, 從而認為其硫源為深部的巖漿分離體。大黑山鉬礦位于我國東部太平洋成礦帶, 礦床的形成很可能與中生代太平洋板塊的俯沖作用有關(guān)12, 板塊俯沖不僅改造了本區(qū)的構(gòu)造格局, 形成第3期巖 礦 測 試 htt p :M www. ykcs . ac . cn2009年了一系列北東向的斷裂, 同時可能引發(fā)深部巖漿的上涌。礦床的Re 含量及S 同位素特征表明, 成礦物質(zhì)可能主要來源于幔源或下地殼, 同時在深部巖漿的上侵可能造成了老基底重融

28、, 從而導(dǎo)致部分地殼物質(zhì)的加入。4. 4 成礦背景及動力學(xué)過程大黑山鉬礦位處我國東部環(huán)太平洋鉬成礦帶的北部, 該成礦帶的成礦演化過程大致可以概括為:在中生代中后期受太平洋構(gòu)造運動的影響, 形成一系列北東或北東東向中生代深斷裂帶, 以及中酸性巖漿的侵位和噴發(fā)。同時, 這些深斷裂帶與燕山期以前古老的近東向構(gòu)造的交錯部位, 往往控制著中酸性花崗巖類侵位的場所, 形成了中生代構(gòu)造-巖漿巖帶和與之有關(guān)的鉬成礦帶13。在吉黑褶皺帶, 晚三疊世本區(qū)受濱太平洋構(gòu)造活動帶影響, 形成北東向敦化 密山超巖石圈斷裂和伊通 舒蘭深斷裂, 并控制區(qū)域火山-巖漿構(gòu)造帶展布, 吉林 柳河斷裂帶呈北東向貫穿礦區(qū), 控制吉林中

29、部火山斷陷盆地形成。進入中生代以來, 對基底斷裂也產(chǎn)生影響和改造, 如雙河鎮(zhèn) 前撮落(大黑山 大頂山斷裂帶, 此時已顯張性特征, 并構(gòu)成南北寬17km 、東西長近40km 隆斷帶, 對鉬礦田形成起到明顯控制作用14-16。晚三疊世后,隨著斷裂活動不斷加強, 在幾組斷裂控制斷塊兩側(cè), 引起深部巖漿上涌。在隆與斷銜接部位, 先是中酸性巖漿噴發(fā), 繼而是基性巖漿-超基性-中性-酸性巖巖漿侵入。多次巖漿侵入形成大黑山復(fù)式巖體, 按侵入先后順序劃分為長崗嶺黑云母花崗閃長巖(1783M a 左右 、前撮落不等粒黑云母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斑巖(170M a 左右 及霏細狀花崗閃長斑巖體四期巖漿侵入活動。礦體

30、主要賦存在花崗閃長斑巖體及其周圍的不等粒花崗閃長巖體中, 成礦作用主要發(fā)生在巖漿期后。5 結(jié)語(1 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鉬礦的Re-O s 同位素測年表明, 礦床的精確成礦年齡為(168. 2? 3. 2 M a , 為燕山早期。(2 Re 含量及S 同位素的資料表明, 大黑山鉬礦的成礦物質(zhì)來源可能為殼?;旌蟻碓?。(3 大黑山鉬礦的形成可能與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有關(guān), 構(gòu)造作用與巖漿作用的耦合是形成礦床的關(guān)鍵因素。6 參考文獻1 吉林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局. 中國主要成礦區(qū)(帶 研究(吉林省部分 Z .2001:27-40.2 羅銘玖, 張輔民, 董群英. 中國鉬礦床M.鄭州:河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1991:536-538.3 中國鉬礦EB /OL.(2005-06-06 2009-02-01h ttp :M www. ch i na m i n i ng . co m. cn .4 D u A, W u S , Sun D, W ang S , Q u W, M arkey R,Stai n H, M o rgan J , M a li novskiy D. P repara ti on and certifi cation of R e -O s dati ng re feren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