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合設計論文地域文化在龍亭公園VI設計中的體現(xiàn)系別:河南工程學院藝術設計系班級:裝潢0734姓名:張慧君學號:200720602413地域文化在龍亭公園VI設計中的體現(xiàn)【摘要】:VI設計元素的主要來源于對地域文化是視野下的表層元素和深層元素的挖掘。它包括歷史古跡、自然地理風貌、民俗風情和地方精神、價值觀等如北京的四合院、香港的舞龍火。正是這些文化元素為設計者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靈感,設計者應對其進行分析歸納和提煉,充分體現(xiàn)其視覺沖擊力和內涵,使其具有顯著的特征和內涵的VI 設計【關鍵詞】:地域文化 傳統(tǒng)元素 VI設計 龍亭公園 。一 :研究的時代背景1:簡述中國北宋的發(fā)展在漫長的中國封建時代,宋
2、代是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無論在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教育、文學、藝術、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以漢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建都開封(今屬河南),其創(chuàng)建者為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60年趙匡胤發(fā)動兵變,建立了宋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此后,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jù)局面,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那時的開封水運十分興隆,貫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條,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當時汴河一路,每年從江南運往京城的糧食就有五百萬石到七百萬石之多。宋神宗時,由于宋朝開始導洛入汴水利工程,從汴口往西開渠五十里,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
3、使汴河與伊洛河相互溝通,東西橫貫全河南省境內,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從開封向北,可通遼國的南京(今北京);從開封往西,經鄭州、西京、陜西的京兆府(西安);向西南,經許呂、鄧州、襄陽、江陵,直達湖南和兩廣;往東可達山東沿海各地。那時的開封是一個開放的都市,宗教文化門類多、規(guī)模大、知名度高。久負盛名的歷代皇家寺院大相國寺、建于北宋供奉佛舍利的開寶寺鐵塔、天清寺繁塔、三大道觀之一的延慶觀、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臺、興國寺塔、大云寺塔、東大寺、古觀音寺、天主教河南總修院以及建于民國初年的全省首家女子寺院寶珠寺等,宗教門類齊全。尤其是相國寺是開封歷史上一座有名的寺院,中國許多優(yōu)秀的古典小說,如水滸傳
4、、西游記等,都曾編寫過有關相國寺的故事,歷經千年,至今香火不斷。北宋開封的繁華盛景,除了文字記載外,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它像一部紀錄片,真實生動地展現(xiàn)了八百年前北宋東京的生活情景和社會風貌,成為后人研究北宋時各種社會風情和人文歷史的珍貴史料。在開封的歷史鏈條中,名人眾多,如蔡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鐘嗣成、王延相等在開封寫下了各自的一頁。“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的唱詞唱響了大江南北,一代清官包拯為民申冤的故事家喻戶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民族英雄岳飛、圖強變法的王安石、一代清官張泊星、虎門銷煙林則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至今。近代又哺育了范文瀾、馮友蘭、尹達、鄧拓、姚雪垠、穆青
5、等,令人敬仰。北宋在文學藝術方面,更是名人輩出。宋朝的科舉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其中,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馬光、蘇軾、歐陽修等人,而宋朝的詞作品也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它與唐詩并成為我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瑰寶。在繪畫、書法藝術上,當首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通過描繪汴京的風物,使近六百人躍然紙上,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不朽的佳作。北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方面中最強大的封建王朝之一河南省,即上古時代九州中的豫州,因豫州位居九州中央,故也稱“中州”。2:中原文化的發(fā)展中原大地,西高東低,太行、王屋雄峙西北; 大別、桐柏屏立南境;西有秦嶺東來,分出伏牛、熊耳諸脈,結為豫西
6、山地;中部嵩山聳立,雄視中州四野;東部為黃淮平原,沃野千里。黃河橫貫中原。在這片肥美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國的古代文明,誕生了燦爛的華夏文化。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中原長期為帝都所在,人杰地靈,文化繁榮,經濟昌盛;民風民俗,古樸淳厚??梢哉f,中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典型和化身,是中國文明的縮影。但由于中原地區(qū)長期處于封建統(tǒng)治的中心地區(qū),受儒家正統(tǒng)觀念的熏陶,專制制度、宗法制度及其思想影響根深蒂固,又形成了河南人正統(tǒng)保守的心態(tài)。中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中州大地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我們的先民們就在這里發(fā)明了原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創(chuàng)造了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并留下了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和人
7、文初祖軒轅黃帝的大量傳說。從龍山文化時代早期國家出現(xiàn)到夏朝建立,生息繁衍在河南地區(qū)的華夏族率先脫離了野蠻和蒙昧,邁向了文明社會的門檻。從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師,至清王朝覆滅的4000余年歷史中,河南處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域的時間占有相當比重,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曾幾度達到鼎盛,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橫貫其中的、被稱為“四瀆之宗”、百水之首的黃河,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和中華民族的搖籃之一。竹書紀年記載,黃帝東巡至洛處,受龍圖于河,受龜書于洛,從而開始了中原文明的進程。而作為中原文明源頭的太極八卦圖黑白魚合抱之圖形,傳說是伏羲觀察渾濁的黃河水與清白的洛河水二水相匯,
8、形成黑白分明的漩渦而得。這就是太極圖的真實原型。從禹至太康、少康至胤甲到桀,夏文化三次輾轉遷徙,其文化的擴散都是圍繞著黃河進行?!耙谅褰叨耐?,河竭而商亡”。因此,從裴李崗文化經過仰韶文化,從殷墟的甲骨文到洛陽的龍門石窟,從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到七朝古都開封,中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輝煌壯觀。河南文化資源豐富。河南省的古都、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人、古代文物比比皆是。國家七大古都,河南占其三,數(shù)量居全國之首。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02座,河南占8座。龍門石窟為世界文化遺產,洛陽白馬寺、登封少林寺、開封相國寺海外聞名。河南是兩大武術流派之一少林功夫的發(fā)源地。河南也是戲曲大省,有豫劇、曲劇、越調
9、三大劇種和20多個小劇種,具有濃郁的中原文化特色。特別是豫劇,至今影響深廣。河南還是民族民間文化大省,有全國民族藝術之鄉(xiāng)14個。開封朱仙鎮(zhèn)的木版年畫、開封大相國寺的佛教音樂,洛陽河洛大鼓、寶豐馬街書會等聞名遐爾。3:簡述開封的歷史開封是“宋文化”的發(fā)源地,從宋代勾欄瓦肆中流傳下來的各種民間藝術,對中原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作為“戲曲之鄉(xiāng)”,開封是豫劇“祥符調”的發(fā)源地。作為“書畫之鄉(xiāng)”,這里在宋代曾產生過“蘇、黃、米、蔡”四大書法派系,開封翰園碑林已成為集詩、書、畫、印于一體的藝術寶庫。作為“木版年畫藝術之鄉(xiāng)”,開封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國寶。開封位于
10、中國河南省中部偏東,地處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的黃河之濱,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北宋時的國都,簡稱汴,是我國七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國的歷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后建國都于開封,故稱“七朝故都”。開封與中國的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安陽并稱七大古都,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高等教育有河南大學、開封大學、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開封教育學院。開封地理位置優(yōu)越,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發(fā)達,科技進步,經濟繁榮,是中原地區(qū)的重要旅
11、游城市和對外開放城市。開封是中國最早有猶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時,一批猶太移民經天竺(印度)遷徙到當時繁華宋都東京,宋皇帝御旨:“歸我仲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古代開封猶太人同漢、回民族保持著和睦的關系,按照本民族習俗繁衍生息,安居樂業(yè),綿延700余年。由于歷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開封猶太人逐漸與當?shù)孛褡迦诤?,留下了一段獨特令人回味悠長的歷史。北宋東京城遺址是1988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開封市范圍最大、保存最完整、遺存最豐富的一處遺址。北宋東京城規(guī)模巨大,氣勢恢宏,有皇城、內城、外城三城相圍。北宋東京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上1000年世界的紐約。開封地面上至今還有
12、開寶寺塔(鐵塔)、天清寺塔(繁塔)和大相國寺等幾個外城和內城的坐標點;在地面下已鉆探或發(fā)掘出皇城城墻、內城城墻、外城城墻、大慶殿和宣德門、州橋、金明池等重要遺址。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和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分別以文字和圖畫的形式記錄了北宋東京城的繁華和壯麗。考古發(fā)掘證明,在北宋東京城遺址上下,還疊壓著五座城池,1000多年來,開封的城市中軸線一直沒有變化,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北宋東京城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都城規(guī)劃的高超水平。以后的金、元、明、清多為仿效和繼承,特別是北京和杭州,更是直接以北宋東京為藍圖。更珍貴的是,北宋東京城沖破了封閉的、棋盤狀的里坊制,變成了開放式的街道
13、,是近、現(xiàn)代城市的雛形,對以后的城市格局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我國乃至世界城市發(fā)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2年8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提請中南軍政委,正式將省會遷址事宜提交決策層。這份言簡意賅的報告闡明了遷址的緣由:“鑒于河南省會在開封市,位置偏于全省東部,指導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鄭州市則為中原交通樞紐,為全省經濟中心,將來發(fā)展前景尤大,如省會遷往該市,則對全省工作指導及上下聯(lián)系均甚便利,對該市發(fā)展也大有裨益為此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會議暨省協(xié)商委員會
14、常駐委員會第十次聯(lián)席會議一致通過,決定將省會遷往鄭州市,并成立省直建筑委員會,在省政府領導下,駐鄭州統(tǒng)一進行修建與籌備工作,爭取明年即行遷移”當年月日,中南軍政委發(fā)知照“同意河南省會決定于開封市遷鄭州市”。9月19日,省政府接到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河南省省會遷址”的復函。開封是我國七朝古都,文化名城。數(shù)年前在開封駐留的記憶也快被流水般的時間沖涮得干干凈凈。開封的歷史文化太過厚重,我多時找不到撬動開封的支點,不知從哪里寫起。我曾想過寫一寫汴菊、汴繡和官瓷。這幾樣由來已久的生活藝術,都是重造型,重細節(jié),重想象,重韻味,與文學創(chuàng)作頗多相通之處。開封的歷史,在典籍的記載中曾經輝煌一時,但在相當一
15、段時期,卻像未被得識的一位美人,埋沒在高山深谷,更像一位被時世冷落的垂垂老者,只在少數(shù)歷史學家和文人的凝視中沉默地徘徊蹀躞。遙知黃河源頭遠,獨教開封靈氣多。開封畢竟是開封,開封畢竟是天子腳下的城郭,和中原大地所有名城一樣,這個曾經名曰“啟封”的都城,越盡千年風霜漫漫踟躕地行來,終究還是中國特色的威風鑼鼓為她真正喝道“啟封”,總歸還是改革開放的順時東風催得她生機煥然。于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又曾經名曰“汴梁”、“東京”的古都,“嘩”地一下摔脫了陳舊的青衣小帽,掀開了遮顏的面紗,于是,就像娉娉婷婷風姿綽約的美人,開封儀態(tài)萬方地從黃河的波光濤影中玉然而出,只顯得更加出類拔萃,只
16、顯得更加容光煥發(fā);開封更像一位雍容大度的長者,早已不再心浮氣躁,他神定氣閑從容不迫地用手中那根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智慧手杖,巧借時代的春風,一一點化了它自身從古到今的文化光彩!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城市的靈魂,也是這個地方經濟能否持續(xù)發(fā)展最內在的要素。要識開封,就得先識她的文化,再識開封,更得細細品咂她的文化和敬識創(chuàng)造文化的人。回家所見第一眼物事,便是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的長卷清明上河圖。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是更曲折的“卷”,更鮮活的“圖”。為開封的文化再添厚重風采的,自然不只是這座“清明上河園”,那收藏了許多珍貴文物的延慶觀;那坐落于市中心的皇家佛剎相國寺;那無限滄桑的禹王臺和為紀念盲樂師師曠所建的吹臺
17、都為開封文化的“大氣”,作著無言的渲染和鋪墊。而為開封“靈氣”之都添彩的,還有年年一度花事爛漫的金盞銀臺(菊花)、云集無數(shù)巧婦被稱為神針異彩的汴繡,還有名噪一時的北宋官窯,以及它所派生的“奪得千峰碧色來”天下無雙的宋瓷真是舉不勝舉。開封文化之豐富多彩,絕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斯道源頭,則是它的古老和厚重。從物質文化的傳承方面來理解,這幾種文化式樣也是高雅的線索,循此可以觸摸到開封生生不息的文脈和氣脈,并可進一步探討開封人氣定神閑、自信超然的心理淵源。然而我想來想去,覺得切入點還是有些小了。無論寫哪種工藝品,品相無論怎樣巧奪天工,似乎都缺少統(tǒng)攝全局的力量,不及巍巍開封之萬一。二:研究時代背景的目的
18、和意義研究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是國際競爭形勢與名族發(fā)展的需求。只有這樣的設計才可以進入國際公共空間、有實質性內容的本土藝術。在藝術和設計領域,由于國外各種新思潮的涌入和滲透,動搖著我們固有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使我們的作品越來越遠離民族個性和喪失自身的話語權;同樣,對傳統(tǒng)不加揚棄的描摹也導致民族工藝發(fā)展的停滯。因此,如何認識傳統(tǒng)造型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的關系,使其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和深入,在"國際設計風格"潮流之后,開創(chuàng)多元化的設計潮流,是新一代設計師們所面臨的課題。 因此在研究地域文化對設計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如何以現(xiàn)代審美的全新視點去重新審視傳統(tǒng)文化,就象靳埭強先生所
19、說“我們不一定要畫上京劇臉譜,穿上龍袍,才能讓人認出是中國人。”要在充分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標志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廣泛影響力,促進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互動。因此研究時代背景能夠讓我們的設計更具特色和個性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傳統(tǒng)性,能夠讓我們的設計新穎獨特更具文化特色。三:地域文化與VI設計的關系(一)地域文化所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特定人群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的總和。不同地域內人們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的不同,便導致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其中,體現(xiàn)群體人格的深層次文化是判斷地域文化差異性的主要依據(jù)之一。其次,從研究
20、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發(fā),地域文化的學科分類和研究方法,地域文化研究應當屬于人文地理學范疇,它是一門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文化學,是一門涉及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邊緣學科。對地域文化的研究,既要涉及文化學的方法,又要借助地理學的手段。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圍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是以地域為基礎,以歷史為主線,以景物為載體,以現(xiàn)實為表象,在社會進程中發(fā)揮作用的人文精神活動的總稱。地域文化是設計的創(chuàng)意基礎,有特色有個性的vi設計會傳達一定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地域文化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wěn)
21、定性。從政治文化生活的角度來說,地域文化實質上是說文化具有地域性。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qū)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地域文化是指某個地區(qū)較其他地區(qū)具有本地區(qū)特色的文化。城市既是世界各地歷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過程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歷史上形成的城市,作為僅次于語言的人類的第二大創(chuàng)造,成為其燦爛文明的最好見證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體記憶。建設現(xiàn)代化城市是當今城市發(fā)展普遍追求的目標。城市是一種歷史文化現(xiàn)象,因此,城市現(xiàn)代化離不開文化。城市文化是現(xiàn)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氣質。每個時代都在城市中創(chuàng)造與留下自己的痕跡。保護歷史的連續(xù)性,保留城市的
22、記憶,保留可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的重大問題。 (二)vi的概念及意義 全稱Visual Identity, 即企業(yè)VI視覺設計,是VI的重要組成部分(VI,CIS,企業(yè)形象系統(tǒng))。隨著社會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自動化的發(fā)展,加速了優(yōu)化組合的進程,其規(guī)模不斷擴大,組織機構日趨繁雜,產品快速更新,市場競爭也變的更加激烈。另外,各種媒體的急速膨脹,傳播途徑不一而叢,受眾面對大量繁雜的信息,變的無所適從。企業(y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統(tǒng)一的、集中的VI設計傳播,個性和身份的識別因此顯得由為重要。企業(yè)進行VI系統(tǒng)設計導入的意義,企業(yè)可以通過VI設計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對
23、內征得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加強企業(yè)凝聚力,對外樹立企業(yè)的整體形象,資源整合,有控制的將企業(yè)的信息傳達給受眾,通過視覺符碼,不斷的強化受眾的意識,從而獲得認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國企業(yè)如美國通用、可口可樂、日本佳能、中國銀行等,無一例外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業(yè)形象識別系統(tǒng),他們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與科學有效的視覺傳播不無關系。近20年來,國內一些企業(yè)也逐漸引進了形象識別系統(tǒng),最早的太陽神、健力寶,到后來的康佳、創(chuàng)維、海爾,也都在實踐中取得了成功。在中國新興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yè)要想長遠發(fā)展,有效的形象識別系統(tǒng)必不可少,這也成為企業(yè)騰飛的助跑器。三)地域文化與VI的關系不同的地域文化則以自身
24、的個性風格與特殊內容,給藝術設計部斷提供豐富的能量與養(yǎng)料。VI設計元素的主要來源于對地域文化是視野下的表層元素和深層元素的挖掘。它包括歷史古跡、自然地理風貌、民俗風情和地方精神、價值觀等如北京的四合院、香港的舞龍火。正是這些文化元素為設計者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靈感,設計者應對其進行分析歸納和提煉,充分體現(xiàn)其視覺沖擊力和內涵,使其具有顯著的特征和內涵的VI 設計VI設計作為現(xiàn)代視覺傳達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將具體的事物、事件、場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使人們在看到企業(yè)形象的同時,自然而然產生聯(lián)想,從而產生對品牌的認同感。在整個企業(yè)形象的傳遞過程中,因其出現(xiàn)頻率高,應用廣泛,
25、易于被人們認知和記憶??v觀現(xiàn)代設計史,許多著名的有創(chuàng)意的標志設計無不在簡潔、明了的形式美中蘊含著一個企業(yè)、團體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的內質。對一個企業(yè)和團體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現(xiàn)代VI設計中,中國的藝術觀念承襲了中國傳統(tǒng)美術觀,體現(xiàn)其地域文化特色。它有別于西方強調形象性、生動性的審美趣味,多不重“寫實”重“傳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飄逸境界。它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繪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確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的審美效果。近年來,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地域文化特色融合于現(xiàn)代標志設計vi設計,備受設計師們青睞。 從新石器時代西
26、安半坡的人面彩陶魚紋盆到漢代栩栩如生的畫像石荊軻刺秦王,從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樣到造型簡約的秦漢瓦當,這些圖形,形態(tài)各異,古趣拙樸。是中華民族在各個不同時期社會生活的形象詮釋,同時也如實反映出了人們在不同時期的審美旨趣。許多為世界認同又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作品,都從傳統(tǒng)圖形中獲得了靈感。 香港鳳凰衛(wèi)視的臺標就成功地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的鳳凰紋樣,并采用中國特有的“喜相逢”的結構形式,一鳳一凰振翅高飛,鏗鏘和鳴,將媒體的特點,以及品牌立意高遠,領唱同儕的王者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至,用兩只飛翔盤旋的鳳凰形象代表中美兩種不同文化的互補和交融,體現(xiàn)了融匯東西、薈萃南北的文化觀念,具有明顯的華夏文
27、明的烙印。 申奧標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環(huán),象形的中國結,以及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太極拳結合,使得標識如行云流水般生動和諧。作品在體現(xiàn)現(xiàn)代設計觀念的同時,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審美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傳統(tǒng)地域文化理念與現(xiàn)代VI設計緊密結合的藝術魅力。 四:龍亭公園的歷史與現(xiàn)狀龍亭公園AAAA級旅游風景區(qū),位于開封城內南北交通中樞干線中山路北端。公元 780 年,唐德宗李適在開封(現(xiàn)在龍亭所在地)建永平軍節(jié)度使治所,即藩鎮(zhèn)衙署。隨著時間的推進,五代中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相繼將其改為皇宮。北宋開國皇帝在陳橋兵變后,也把這里作為皇宮。金后期同樣相中了這塊風
28、水寶地。明王朝統(tǒng)治者更是大興土木,修建了周藩王府。 1925 年改為龍亭公園。 1927 年,馮玉祥二次主豫時,更名中山公園。 1953 年正式命名為龍亭公園,身為六朝皇宮,占地面積 1038 畝,其中水域面積(包括楊、藩二湖) 710 畝的龍亭景區(qū)定然有它的內涵。公園三面環(huán)水,風景秀麗,既有北方宮殿渾厚之氣魄,又兼南國園林秀麗之嬌美 ,并以龍亭為主的龍亭湖風景區(qū)被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使龍亭聞名遐邇。風景秀麗的潘楊二湖、被譽為“我國第一座”的宋代蠟像館、素有“中州一絕”美譽的植物造型園、梅苑、探古苑等景點,如眾星捧月般散布在大
29、殿的四周。九帝迎賓、杯酒釋兵權、楊八姐游春、李 師師勸 君等具有濃郁宋代宮廷文化特色的節(jié)目,濃厚的宮廷文化氛圍常常使人夢回千年,浮想聯(lián)翩。龍亭又是一年一屆中國開封菊花花會的主會場,每當金秋十月,園內就形成了花海人潮的壯觀景象。氣勢磅礴、流光溢彩的燈會是龍亭一道亮麗的風景,成為了人們歡度佳節(jié)的最好去處。秀麗的景色、特色的內容,使游客徜徉其間頓生“暢游皇家園林,賞析宮廷往事,解讀王朝興衰”之感?!暗介_封,必游龍亭”,龍亭以是來汴游客的首選。 按清萬壽宮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體,自南向北由午門(景區(qū)南大門)、玉帶橋、嵩呼、朝門、東西朝房、照壁、龍亭大殿、宋代蠟像館、東西垂花門和東西跨院、北宋東京城和皇城
30、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門遺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門、東便門等組成。另有植物造型園、盆景園、梅園、園林景觀等等。龍亭景區(qū)三面環(huán)水,風景秀麗,加上每年一次的菊花盛會主會場設在這里,龍亭成了開封的象征。龍亭是開封最大的風景區(qū),其中水面過半。龍亭一帶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軍節(jié)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后梁時改建為皇宮,名建昌宮。后晉、后漢、后周定都開封時仍以此地為宮室,改名為大寧宮。北宋時在此建大內皇宮,使之進入了歷史極盛時期。金朝末年,這里再度成為皇宮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利在此建周王府,使其保持了不衰之勢。后因黃水泛濫,漸成廢墟的煤山上建了一座"萬壽宮",內設皇帝牌位,文武官
31、員龍亭大殿:系宋代皇宮后御苑舊址的一部分,殿下高臺乃明代周王府花園中的土山。龍亭大殿是公園內整個清代建筑群體中的主體,建于72級蹬道的平臺之上。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貫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龍盤繞的御道,云龍石雕上至今還留有趙匡胤當年的馬蹄印。御道東西兩側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龍亭大殿高26.7米,東西長19.10米,南北寬11.90米。殿內開花板上繪有青云彩紋團龍圖案,殿外飛檐高翹,檐角皆掛風鈴,風鈴隨風作響,美妙無比。龍亭大殿雄踞于高大的殿基之上,巍峨壯觀。特別登上龍亭大殿,潘楊二湖,龍亭公園的秀麗景色,繁華的宋都御道,幽雅的古都風貌盡收眼底,使人感慨萬千。植物造型園:被稱為“中州一絕”的植物
32、造型園位于龍亭大殿后面。占地面積7.8畝,是用刺柏、側柏等植物綁所成各種動物造型,飛機、火車、塔等模型、西游記、三潭印月等故事的富有特色的植物園。植物造型園內有“九龍壁”、“群虎撲羊、”“熊貓樂園”、“十二生肖”、北京的“百塔”,開封的“鐵塔”、杭州的“三潭印月”等,不僅造型奇特逼真,其細膻的手法,精湛的修剪技藝,栩栩如生的畫面更令人拍案叫絕。盆景園:盆景苑又叫芳林苑,位于植物造型園的西側。占地面積6.7畝,是公園內觀賞盆景的場所。園內有樹樁盆景,山水盆景數(shù)百盆。千姿百態(tài),造型奇特,清秀淡雅的盆景使人賞心悅目,園林小口山石、水池、花架等的巧妙點綴,更使人流連忘返。潘楊二湖:潘家湖和楊家湖分別位
33、于龍亭公園的主干道兩側,東面為潘家湖,西面為楊家湖。潘楊二湖水面自然寬闊,湖岸彎曲,湖岸桃紅柳綠,玉橋飛泓,波光漣涎,景色優(yōu)美。探古苑:位于潘家湖內的東湖島上,是根據(jù)發(fā)生在龍亭一代的歷史傳說和故事而建的。分為北室,東室,西室三處展廳,展示了5組有關龍亭的故事。東西房:東西房朝各有三開間、五開間一處,南北排列,東西相對稱。建筑采取蘇式彩繪手法,古樸 典雅。房朝內展覽的是以故事情節(jié)為內容,以宋代九位皇帝為故事背景的“九組蠟像?!闭毡冢赫毡谖挥诔T內正中,龍亭大殿和朝門之間。高7.36米,東西寬19米,壁正中開一賀頂式洞門,面對朝門,通過照壁直上龍亭大殿。嵩呼:在午門和朝門之間,有一座小巧玲瓏、造型
34、優(yōu)美、裝飾華麗的建筑,這便是“嵩呼”。嵩呼文稱山呼,系清代開封地方官員至“萬壽宮”給皇帝進行遙拜、三呼萬歲之外。中間三間為穿心殿式建筑,透過穿心殿,即展現(xiàn)出朝門和龍亭大殿。這一層層建筑頗似空中樓閣,耐人尋味。玉帶橋:萬千載滄桑沉浮,梁晉宋金皆往矣,迄今華夏盡舜堯?!笔菍糯鷦趧尤嗣衩髯兩茞褐液玫母桧灒彩菍ηО倌陙睚埻嫔>拮兊馁澝?。 過午門北行100米,便是“玉帶橋”。玉帶橋南北長40米,東西寬18米,是貫穿東西兩面潘楊二湖的一座石拱橋。因在波光漣涎的水面上彎曲似玉帶,故稱“玉帶橋”。 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達167年之久。當時的宋京極為繁盛,宮殿建筑很輝煌。可惜金人侵占開封時,宋皇宮建筑大部分被燒毀了。后來,又經過多次兵燹和黃河決堤,宏偉的宮室已蕩然無存。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建筑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臺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臺階。臺階中間是雕有云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臺,四周有石欄圍繞。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壯觀。游人登上平臺,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仁美的府第,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2025年社區(qū)下半年工作方案
- 2025年醫(yī)院512護士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
- 2025年農村幼兒園老師方案
- 2025年電動機綜合保護起動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生物酶制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特殊鉚釘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燃油灶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2024-2025學年高三第四次月考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
- 利辛縣2025年小升初總復習數(shù)學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微山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沖刺高考模擬生物試題(五)含解析
- 制程異常處理流程及方法
- 中國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4年)解讀
- 2025年華潤電力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幫工受傷和解協(xié)議(2024版)
- 湖北省武漢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元調英語模擬卷(含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化學抽考試卷A卷含答案
- 【MOOC】國際學術交流英語-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云南?。嬖嚕┕珓諉T考試試題與參考答案
- 水泥桿拆除更換鐵塔施工方案
- 市場營銷培訓課件
- 電動汽車三電系統(tǒng)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