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辭源書名條目疏誤舉例修訂本辭源作為為閱讀古籍的權(quán)威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在中國現(xiàn)代辭書編纂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然而因其卷帙浩繁,且成于眾手,疏漏齟齬之處在所難免,故修訂本一出,廣大學人和語言工作者見仁見智,從不同角度撰文對其指摘、商榷。不過時賢對辭源的關(guān)注多集中在一般古漢語詞匯釋文的考訂上,而對于一些古書名條目則很少涉及。據(jù)筆者初步統(tǒng)計,修訂本辭源所收古書名條目近2000條,基本囊括了經(jīng)史子集中的四部要籍,這些書名條目的釋文一般包括作者、卷次、內(nèi)容提要等方面,具有書目導讀的作用。然而有些書名條目,在作者、卷數(shù)以及內(nèi)容提要等方面的介紹上,往往有疏誤之處。今就翻檢所及,擇取數(shù)例
2、,依次指出其疏誤,以期為辭源的重新修訂提供些參考。七錄釋文有云:“全書分內(nèi)外篇,經(jīng)典錄、記傳錄、子兵錄、文集錄、技術(shù)錄,為內(nèi)篇;佛錄、道錄,為外篇?!卑矗骸凹夹g(shù)錄”倒乙,當作“術(shù)技錄”。阮孝緒命名“術(shù)技錄”,有其深意。七錄?序云:“王以數(shù)術(shù)之稱,有繁難之嫌,故改為陰陽;方技之言,事無典據(jù),又改為藝術(shù)。竊以陰陽偏有所系,不如數(shù)術(shù)之該通;術(shù)藝則濫六藝與數(shù)術(shù),不逮方技之顯要;故還依劉氏,各守本名。但房中、神仙既人仙道,醫(yī)經(jīng)、經(jīng)方不足別創(chuàng),故合術(shù)技之稱,以名一錄,為內(nèi)篇第五?!眲e錄釋文作:“漢?劉向撰。漢建始中,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jīng)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術(shù)數(shù),侍醫(yī)李柱國校方技。
3、每校完一書,由劉向加以編次,寫出題要,抄錄上報,稱別錄?!卑矗横屛目缮陶叨?。其一,“漢建始中”云云,年號誤稱。詔劉向等校書之事,并非在建始中,而是在河平年間,具體來說是在漢河平三年,漢書?成帝紀云:“河平三年,光祿大夫劉向校中秘書,謁者陳農(nóng)使使求遺書于天下。”漢書?楚元王傳亦稱歆在“河平中,受詔與父向領(lǐng)校秘書”,足證“建始”為“河平”之誤。其二,釋文對“別錄”定義概括欠當。劉向等校書時,每校完一書,由劉向加以編次,寫出提要,抄錄在書前,連同該書一起上奏,而這篇提要是附于本書的,故稱該書之“敘錄”,而非“別錄”。“別錄”是指匯集群書之敘錄為一書,屬于群書目錄。阮孝緒七錄?序云:“昔劉向校書,輒為
4、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隨竟奏上,皆載在本書。時又別集眾錄,謂之別錄,即今之別錄是也。”這與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的做法是一致的。后者也在每書之首撰有提要一篇,后又匯集群書提要,編集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梢娹o源混淆了群書目錄之“別錄”與一書之“敘錄”的概念。唐才子傳釋文有云:“元?辛文房撰,十卷。共收三百九十七人。”按:“三百九十七人”,誤。本書卷首辛文房唐才子傳?引謂:“傳成,凡二百七十八篇,因而附錄不泯者又一百二十家,厘為十卷”,“二百七十八篇”即指二百七十八人之傳略,再加上附錄的一百二十家,則共計三百九十八家,核之原書,正三百九十八家。寶刻叢編釋文有云:“宋?陳思撰。二十卷。原書久佚,四
5、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錄?!卑矗骸霸瓡秘膸祓^臣自永樂大典輯錄”云云,不確。寶刻叢編并非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錄,四庫總目明題作“河南巡撫采進本”,且該書并非久佚,只是在流傳過程中,篇章上有所散佚和錯簡而已。四庫總目有云:“抄本流傳第四卷京東北路,第九卷京兆府下,十一卷秦鳳路、河東路,十二卷淮南東路、西路,十六卷荊湖南路、北路,十七卷成都路,并已闕佚。十五卷江南東路饒州以下至江南西路亦佚其半。十八卷梓州、利川路,惟有渠、巴、文三州,而錯入東西路、京西北路、淮南路諸碑。其余亦多錯簡?!比障屡f聞釋文有云:“清?朱彝尊撰。四十二卷。乾隆三十九年復繼此書纂日下舊聞考百二十卷。”按:“日下舊聞考百二十卷”
6、云云,蓋沿襲四庫總目之誤。考四庫全書文淵閣本日下舊聞考,實為“一百六十卷”。該書今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據(jù)內(nèi)府刻本排印本,亦作“一百六十卷”。歷代紀事年表釋文有云:“清?康熙五十一年龔士炯、王之樞等奉敕撰。一百卷?!卑矗骸褒徥烤?、王之樞等奉敕撰”云云,不確。四庫總目云:“初,康熙四十六年圣駕南巡,布衣龔士炯獻歷代年表所載至隋而止。乃詔工部侍郎周清源重修,未蕆事而清源沒,復詔內(nèi)閣學士王之樞重修,而以清源子嘉貞佐之,乃相續(xù)成編?!笨梢婟徥烤贾皇谦I歷代年表一書而已,亦因其所獻之書,“所載至隋而止”,才有康熙下詔續(xù)修該書之舉,而奉敕者前后不過是周清源、王之樞二人罷了,龔土炯何曾奉敕?涇野子內(nèi)篇釋文
7、云:“明?呂楠撰,三十三卷?!卑矗骸叭怼保泶沃浻姓`,該書現(xiàn)存版本有明刻本一種(刊刻年代不詳)、清乾隆四年高陵縣重刻本、四庫全書本、嘉慶三年刊本、光緒七年高陵縣刻本,諸本均作“二十七卷”。四庫總目亦著錄為“二十七卷”。另,1992年中華書局出版趙瑞民先生點校本,亦作“二十七卷”。浮溪集釋文作:“宋?汪藻撰,三十六卷?!卑矗壕泶沃浻姓`?!叭怼痹圃?,蓋沿襲四庫總目之誤,該書有四庫全書本、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四部叢刊本、叢書集成初編本,諸本均作“三十二卷”,只有叢書集成初編本附拾遺三卷,計三十五卷。無作三十六卷者。凈德集釋文作:“宋?呂陶撰,三十卷。原書失傳,今本為永樂大典輯本?!?。
8、按:卷次著錄有誤,該書為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錄而成。四庫全書文淵閣本作“三十八卷”,四庫總目亦著錄為“三十八卷”。辭源作“三十卷”,蓋于“三十”后脫一“八”字。漢書藝文志釋文作:“漢書十志之一。班固據(jù)劉歆七略編成,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shù)數(shù)、方技六略,共收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每略有總序,每家之后有小序,對先秦學術(shù)思想的源流演變,作簡明的敘述,為我國最早的目錄學文獻。宋?王應(yīng)麟以唐?顏師古注僅略記姓名時,乃采集舊文撰成漢書藝文志考證十*力卷。按:釋文可商者四:其一,“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shù)數(shù)、方技六略”之“術(shù)數(shù)”倒乙,當作“數(shù)術(shù)”。
9、漢書?藝文志雖在七略基礎(chǔ)上編成,但與七略又有所不同。第一,漢書?藝文志將七略中的輯略拆散,分載在每類之后,成為類序。第二,就是漢書?藝文志改“術(shù)數(shù)略”為“數(shù)術(shù)略”。其二,“每家之后有小序”之“家”當系“種”字之誤,即指前文“共收書三十八種”之“種”。種為“小類”之意。但六略所轄三十八種,只有三十三種有小序。詩賦略所涵的“屈原賦之屬”、“陸賈賦之屬”、“荀卿賦之屬”、“雜賦”、“歌詩”五小類,均無小序。故亦當補釋“除詩賦略所涵五種外”,方為準確。其三,“為我國最早的目錄學文獻”云云,不確。漢書藝文志前尚有劉向別錄、劉歆七略,且釋文亦云漢書?藝文志據(jù)劉歆七略編成,則漢書?藝文志怎會為最早目錄學文獻
10、?惜別錄、七略二書已佚,現(xiàn)存最早的目錄學文獻只有漢書?藝文志了。故宜補加修飾語“現(xiàn)存”二字,乃確。其四,“顏師古注僅略記姓名時”后當脫一“代”字。四庫總目云:“然師古注班固全書,藝文志特其八志之一,故僅略疏姓名時代?!笨勺C奪“代”字。盤洲集釋文作:“宋?洪適撰,十八卷,附錄一卷,拾遺按:“十八卷”倒乙,當作“八十卷”。諸本如四庫全書文淵閣本、搞藻堂四庫全書會要本、四部叢刊本均作“八十卷”,且四庫總目亦著錄為“八十卷”。直齋書錄解題釋文作:“宋?陳振孫撰。原書已佚,清初于永樂大典輯出,訂為二十二卷。古代目錄書現(xiàn)存崇文總目、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尤袤遂初堂書目及此書四種。崇文書目有注已佚;遂初堂書目僅
11、列書名,其可考見諸書源流者,惟晁志及此書而已。”按:釋文可商者三:其一,“清初于永樂大典輯出”云云,不確。清朝自1644年建立至1911年滅亡,共267年歷史,而直齋書錄解題是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修四庫全書始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此時清朝已進入中期,而非清初,故宜將“清初”改作“乾隆年間”,乃確。其二,釋文謂“古代目錄書現(xiàn)存崇文總目、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尤袤遂初堂書目及此書四種”,不確。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及直齋書錄解題不過是現(xiàn)存宋代四種書目而已,至于現(xiàn)存的古代書目尚有漢代漢書?藝文志、唐代隋書?經(jīng)籍志、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及官修的宋
12、史?藝文志、明代文淵閣書目、清代四庫全書總目以及明清各種私家書目等??梢娨浴肮糯币辉~修飾,顯然失當,宜將“古代”改為“宋代”乃確,且對釋文末句“其可考見諸書源流者,惟晁志及此書而已”,起到范圍限制作用。眾所周知,能考見諸書源流者,主要在于書名下的提要,有提要的書目除晁志及直齋書錄解題外,尚有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清四庫全書總目以及明清各種私家題跋目錄等,又豈只是晁志和直齋書錄解題其三,行文用字有失統(tǒng)一。釋文中忽作崇文總目,忽作崇文書目,蓋手民誤植失于審校所致,應(yīng)以崇文總目為篆隸考異釋文有云:“清?周靖撰,二卷,分三百五十七部?!卑矗横屛牟淮_者二:其一,“二卷”云云,蓋沿襲四庫總目之誤。
13、考四庫全書文淵閣本作“四卷”,該書亦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其二,“分三百五十七部”云云,亦不確。據(jù)四庫全書文淵閣本統(tǒng)計,全書實分“一百五十七部”,四庫總目謂“二百五十七部”亦誤,當一并厘定。簡齋集釋文云:“宋?陳與義撰,六十卷?!卑矗壕泶沃洸淮_,“六十卷”當系倒乙而誤??妓膸烊珪臏Y閣本簡齋集,實為“十六卷”:第一卷為賦及雜文;第二至十五卷為古今體詩;第十六卷為詩余十八首。該書另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卷數(shù)皆作“十六卷”。菌譜釋文作:“宋?陳仁玉撰。一卷。仁玉字碧棲,臺州山居人?!卑矗鹤髡呒炛洸淮_?!芭_州山居人”之“山居”當系“仙居”之誤。宋代臺州只有仙居縣,而無“山居”地
14、名?!跋删印钡孛鋪碛凶裕骸皷|晉永和三年(347年)分始豐縣南鄉(xiāng)置樂安縣,縣治在今城關(guān)鎮(zhèn)西,屬臨???。隋開皇九年(589年)并入臨海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八年又省。上元二年(675年)再置,徙縣治于盂溪之側(cè),即今城關(guān)鎮(zhèn),屬臺州。五代吳越寶正五年(930年),因治盂溪水患,希望永保平安,錢繆改樂安縣為永安縣。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圍,傳為神仙之宅,又改永安縣為仙居縣,仍屬臺州。地處浙東盆地低山區(qū)?!彼嚵謪R考釋文作:“清?沈自南著。原書二十四卷,刊行僅五篇:棟宇,服飾,飲食,稱號,植物?!卑矗骸霸瓡木怼敝熬怼毕怠捌弊种`,當作“二十四篇”。據(jù)書前所載秀
15、水陳鑒題記云:“此書凡二十四篇,卷帙甚多,當時所刻僅此?!彼虄H此,即指棟宇、服飾、飲食、稱號、植物五篇,其中棟宇、服飾二篇各涵十卷,飲食篇七卷,稱號篇十二卷,植物篇一卷,共四十卷,至于原書總卷數(shù)已不可考。該書收入四庫全書,傳本甚少,1988年中華書局據(jù)四庫全書本影印。說文新附考義項一,釋文作:“書名。清-鈕樹玉撰。一卷。續(xù)考一卷。按:卷次著錄有誤,說文新附考實為六卷,而非一卷。該書有鶴壽堂叢書本、玲瓏山館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等,諸本均作六卷。且辭源在“鈕樹玉”條下,介紹其著作時,正作說文新附考六卷、續(xù)考一卷,相較之,尤證六卷、續(xù)考一卷,相較之,尤證本條之失。金石例釋文作:“書名。元?潘昴霄撰,十卷?!卑矗骸芭岁南觥敝瓣摹毕怠鞍骸弊种谓`,當作“潘昂霄”。嘉靖山東通志卷二九云:“潘昂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環(huán)保要求下的建渣運輸管理合同3篇
- 電子課程設(shè)計與工藝實習
- 財務(wù)部會計崗位職責介紹模版(3篇)
- 2025年學校辦公室工作總結(jié)標準范文(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yè)廠房出租合同附租賃雙方保密條款3篇
- 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銷售部下半年工作計劃范例(3篇)
- 2025年度現(xiàn)代合同履行與擔保法律咨詢合同3篇
- 2025年度水電站水利設(shè)施租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重組財產(chǎn)分配協(xié)議書3篇
- 中醫(yī)醫(yī)院運營方案
- 烏頭堿中毒急診科培訓課件-
- 貴州茅臺2023審計報告
- 高速鐵路沉降觀測與評估
- 家長要求學校換老師的申請書
- IT項目周報模板
- 鐵路工程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常用施工機械臺班能源用量、類運輸方式、能源碳排放因子、不同植栽方式綠化固碳量
- 綠建評分報告模板
- 地脈動測試原理及應(yīng)用
- 基坑排水計算
- 原料罐區(qū)設(shè)備操作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