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操作規(guī)程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資料編碼:CYKJ-FW-187編號:_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審核:_時間:_單位:_工業(yè)管道安全操作規(guī)程用戶指南:該操作規(guī)程資料適用于指明操作步驟和程序,安全技術知識和注意事項,指導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生產設備和安全設施的維修保養(yǎng),預防事故的緊急措施,安全檢查的制度和要求等??赏ㄟ^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進行快速編輯。1、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企業(yè)中輸送介質為可能引起燃燒、爆炸或中毒等危險性較大的工業(yè)管道。2、工作標準2.1  -般規(guī)定2.1.1  工業(yè)管道的檢修必須經車間領導批準和得到運行班長的許可,并

2、應在檢修工作負責人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應熟悉管道系統(tǒng)的連接方式及各閥門和配件的用途和檢修方法。2.1.2  在許可開始檢修前,運行人員應做好一切必要的切換工作,并保證檢修的前一段管道可靠地與其他部分隔斷,放去內部的汽、水、油或天然氣。各有關閥門應關好,加盲板,電動閥門應切斷電源,并將這些操作通知值班室,記錄在值班日志中。2.1.3  檢修人員只有在接到運行值班人員關于許可工作通知后方可進行工作,開始工作前,檢修工作負責人必須會同值班人員共同檢查,需檢修一段管道確已可靠地與運行系統(tǒng)隔斷,沒有汽、水、油或天然氣流入的可能。2.1.4  在汽水管道上進行長時間的檢修工

3、作時,檢修管段應用帶尾巴的堵板和運行中管道隔斷,或將它們之間的兩個串聯(lián)嚴密不漏的閥門關嚴。兩個串聯(lián)之間的疏水閥應予以打開,關閉的閥門和打開的疏水門應上鎖或掛警示牌。2.1.5  管道檢修工作前,檢修管段的疏水閥門必須打開,以防閥門不嚴時漏泄的水或蒸汽積聚在檢修的管道內,擰松管道或閥門法蘭盤螺絲時,須先將法蘭盤離身體遠的一半螺絲松開,后略松近身體一半的螺絲,使存留的汽水從里面的縫隙排出,以防尚未放盡的汽水燙傷工作人員。附近如有電氣設備,應加以遮擋以防汽水噴到上面。如管道上沒有疏水閥,則應在檢修工作負責人的監(jiān)護下,由熟練技工進行擰螺絲正作。2.1.6  檢修工作完畢后,檢修工作

4、負責人應會同運行值班人員檢查工作確已完結,加裝的堵板已經拆除,管道已恢復常態(tài),工作現(xiàn)場已清理完畢,所有檢修人員已經離開后,才可取下警告牌和鉸鏈,排除堵板時必須將堵板另一側積存的汽水放盡。2.1.7  檢修后,檢修系統(tǒng)與運行連接時,聯(lián)絡閥門應緩慢開啟,一般先開2扣,至檢修系統(tǒng)水充滿后在全開閥門,以防止因閥門開的過快使系統(tǒng)壓力回零造成系統(tǒng)癱瘓。2.1.8  安裝法蘭和閥門的螺絲時,應用撬棒校正螺絲孔,不準用手指伸入螺絲孔內觸摸,以防軋傷手指。2.1.9  不準在有壓力的管道上進行任何檢修工作,對于運行中的管道可允許帶壓力緊閥門盤根和在管道上打卡子以消除輕微漏泄,但必須

5、經車間領導批準并取得值長同意,并由車間領導指定熟練人員在工作負責人的指導和監(jiān)護下進行。在工作中還要特別注意操作方法的正確性。(如螺絲不要緊的過度,緊度要均勻,注意操作位置,防止汽水燙傷等)。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在有壓力的管道上進行搶修工作時,應向主管領導請示,經主管領導同意并采取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執(zhí)行。2.2  地下管道的檢修2.2.1  在地下附件室內對設備進行操作、巡檢、維護或檢修工作不得少于二人。2.2.2  開閉地下維護室的人孔蓋,必須使用適當的工具,不準用手直接開閉。2.2.3  打開地下附件室人孔進行工作時,必須在打開人孔周圍設置遮攔,夜間還應

6、在遮攔上懸掛紅燈。2.2.4  在進入有水的地下附件室及溝道內進行操作或檢修,工作人員應穿橡膠鞋。2.2.5  在地下附件室及溝道內工作,禁止使用燃油燈照明,可用12-36V的行燈,在有害氣體的地下維護室內及溝道內工作,應使用攜帶式的防爆電燈或礦工用的蓄電池燈。2.2.6  地下附件室及溝道內應保持清潔,出入口不準堆積任何物品。2.2.7  在地下附件室及溝道內使用汽油機或柴油機時,應把汽油機或柴油機的排氣管接到外面,并有良好通風,否則不準使用。2.2.8  進入有害或油度高的地下附件室之前,應打開附件室的兩個人孔。并在每個人孔上面放置通風筒或

7、導風板,其中一個正對來風方向,另一個正對去風方向,以加強通風。2.2.9  在地下附件室內進行工作前,工作負責人必須用儀器檢查室內有無有害氣體,禁止用燃燒的火柴投進附件室內檢查,以防止發(fā)生爆炸。在有害氣體的附件室內不準吸煙。2.2.10  在有可能存在有害氣體的地下附件室或溝道內工作,工作人員必須戴防毒面具及安全帶,安全帶繩子的一端掌握在上面監(jiān)護人手中,如果監(jiān)護人必須進到附件室作救護,應先帶上防毒面具和系上安全帶,并應有其他人員在上面監(jiān)護。2.2.11  在有害氣體的地下附件室內工作,工作人員應輪班倒換工作,地下附件室和溝道內溫度大于50時不準進入工作。在40-5

8、0溫度內工作,應適當輪換工作和休息。2.3  天然氣管道2.3.1  一般規(guī)定2.3.1.1  天然氣管網的檢修和維護,應由專職人員進行。其人員必須接受專業(y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管網搶修和維護所用的器材和設備的防爆等級應為ia級或S級,作業(yè)工具采用防爆工具。2.3.1.2  燃氣管網檢修和維護的管理部門應配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對燃氣管網的重要設備、重要部位、應設有識別標志。3.3.1.3  在帶氣管網上作業(yè)或在溝槽、井室、地溝、夜間或暗處作業(yè)時,都不得少于三人輪換作業(yè),其中二人作業(yè),一人監(jiān)護。2.3.1.4  在夜間、暗

9、處或漏氣嚴重的場合帶氣檢修管道時,要求用防爆燈或手電筒,不準用明火照明,不得使用碘鎢燈之類的高溫強光燈具。2.3.1.5  在天然氣外網帶氣作業(yè)前,必須準確劃分安全與危險區(qū)域,區(qū)域劃分要根據風向、風速、漏氣量。上風距漏氣點lOm以外為安全區(qū),下風頭距漏點40m以外為安全區(qū)。如風向經常變動時,天然氣可能波及范圍應擴大成圓,其半徑不小于40m。在危險區(qū)域,禁止非作業(yè)人員逗留及設置明火。2.3.1.6  管網的檢修與維護應制訂方案并經批準后實施,緊急情況應做應急處理,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2.3.1.7  燃氣管道的動火作業(yè)應建立分級審批制度,由動火作業(yè)單位填寫動火作業(yè)報

10、告和動火作業(yè)方案,并向安全管理部門申報,經批準后方可作業(yè)。2.3.1.8  管網停氣、降壓、動火及通氣作業(yè),必須有專人負責現(xiàn)場的指揮工作,并應設有安全員。2.3.1.9  管網停氣、降壓、動火及通氣作業(yè)者必須配置相應的通訊設備、防護用品和消防器材。2.3.2  停氣與降壓2.3.2.1  停氣與降壓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停氣與降壓作業(yè)前應事先通知用戶。b)停氣與降壓作業(yè)時間宜避開用氣高峰和雷雨天氣。c)停氣與降壓作業(yè)中,當采用旁通管供氣時,應在作業(yè)前裝好,并按有關規(guī)定檢驗。d)當采用關閉閥門停氣時,應事先進行啟閉實驗。2.3.2.2 

11、停氣與降壓作業(yè)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停氣作業(yè)時應能可靠地切斷氣源,并將作業(yè)管段內的燃氣安全排放。b)降壓作業(yè)應有專人控制壓力,管內燃氣壓力不宜小于500Pa,嚴禁管內產生負壓。2.3.3動火2.3.3.1  運行中的燃氣管網需動火作業(yè)時,應有安全技術等部門配合與監(jiān)護。2.3.3.2  動火作業(yè),應劃出作業(yè)區(qū),設置護欄,作業(yè)區(qū)應保持空氣流通,無燃氣聚積。2.3.3.3  停氣動火作業(yè)前,應置換作業(yè)管段內的燃氣,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a)采用置換法時,應取樣檢測管內混合氣體中的可燃氣體含量,經連續(xù)做三次(每次間隔5min),測定無可燃氣體后,方可動火作業(yè)。b)燃氣管內有燃氣

12、雜質時應充入惰性氣體,進行隔離。c)停氣動火操作過程中,遇有漏氣或竄氣等異常情況時應停止作業(yè),待消除異常情況后方可繼續(xù)進行。d)作業(yè)中斷,或連續(xù)作業(yè)時間較長,均應重新測定管內燃氣含量,符合本條第一、二款時,方可繼續(xù)作業(yè)。2.3.3.4  帶氣動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當管道和設備處在室外空曠處,確認不會發(fā)生燃氣聚積時,方可帶氣動火作業(yè)。b)帶氣動火作業(yè)時,管內必須保持正壓,其壓力控制在500-800Pa。c)動火作業(yè)引燃的火焰,必須有可靠、有效的方法隨時將其撲滅。d)新舊鋼管連接動火作業(yè)時,應先采取措施使新舊管道電位平衡。2.3.4  通氣2.3.4.1  恢復供氣

13、應事先通知用戶,涉及到用戶的停氣、降壓工程不應夜間恢復供氣。2.3.4.2  管道和設備在停氣作業(yè)完成后,應檢查、置換合格,方可恢復供氣。2.3.4.3  管道和設備搶修或維修作業(yè)后,應全面檢查合格后,方可恢復供氣。通氣作業(yè)必須有嚴格的安全防范措施。2.3.4.4  置換作業(yè)時,設置臨時放散點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放散點數量與位置應根據現(xiàn)場條件確定,但管道末端必須設置放散點;b)放散點應避開居民住宅、明火,高壓架空線等場所,當無法避開居民住宅等場所時,應采取保護措施;c)放散管應高出地面2m以上。2.3.4.5  用燃氣直接置換空氣時,其置換時的燃氣壓力宜

14、小于5000Pa。2.3.4.6  置換前,應在起點段安裝壓力表,在末端放散管上安裝取樣管。2.3.4.7  置換放散時,應有專人負責監(jiān)控壓力及取樣檢測。2.3.4.8  管道通氣后,應對新通氣管線進行全線檢查。2.3.5  搶修2.3.5.1  搶修人員應佩帶職責標志,到達作業(yè)現(xiàn)場后應根據燃氣漏泄程度定警戒區(qū),在警戒區(qū)內嚴禁明火,應管制交通嚴禁無關人員入內。2.3.5.2  搶修人員到達現(xiàn)場后,對中毒和燒傷人員必須及時救護。2.3.5.3  作業(yè)現(xiàn)場經測分泄漏的燃氣與空氣混合氣體達到以下濃度時應劃分污染區(qū):a)燃氣在空氣中

15、的濃度達到或超過爆炸下限的20%。b)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濃度大于0.05%。2.3.5.4  在污染區(qū)作業(yè)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除搶修人員、消防人員、救護人員以外,其他人員未經許可嚴禁進入污染區(qū)。b)進入污染區(qū)的操作人員應按規(guī)定著裝,作業(yè)時應有人監(jiān)護,嚴禁單獨操作。c)污染區(qū)內嚴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機電設備及儀器儀表,如錄音機、對講機、電子照相機、碘鎢燈等。d)污染區(qū)作業(yè)時應進行強制通風,清除積聚燃氣,嚴禁產生火花現(xiàn)象。2.3.5.5  管道及設備修復后,應做全面檢查與清掃,防止燃氣竄入夾層、窖井、煙道和底下設施等不易察覺的場所。2.3.5.6  事故未查清,隱患未消

16、除的現(xiàn)場應采取安全措施并有專人監(jiān)護。2.3.6  泄漏搶修2.3.6.1  搶修人員進入泄漏現(xiàn)場后,應立即控制氣源,驅散積聚燃氣,嚴禁啟動電器開關,在室內應開啟門窗,加強通風,地下管泄漏時可挖成鉆孔,散發(fā)積聚在地下的燃氣,必要時可以采取強制通風。2.3.6.2  地下泄漏點開挖作業(yè)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搶修人員應查閱管道資料,確定開挖點,當漏出的燃氣已滲入周圍建筑物時應及時消除;b)開挖深度超過1.5m時,應根據地質設置支撐,并設專人監(jiān)護操作人員,深度超過2m時應設便于上下的梯子或坡道;c)開挖修漏作業(yè)時,應配置防護面罩,消防器材。2.3.6.3  燃

17、氣管道的泄漏宜在降低燃氣壓力或切斷氣源后進行。2.3.6.4  搶修中如無法有效消除漏氣現(xiàn)象或切斷氣源,應通知有關部門,并做好事故現(xiàn)場的安全防護工作。2.3.6.5  搶修恢復供氣后,應進行復查,確認不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搶修人員方可撤離事故現(xiàn)場。2.3.6.6  地下室和地下燃氣設備的泄漏檢修應符合本規(guī)程3.7有關規(guī)定。2.3.6.7  管道帶氣開孔時,檢修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管道帶氣開孔時宜用粘土或其它填料嵌填切割線縫,以減少燃氣泄出;b)拆裝盲板時,應在降壓或停氣后進行,操作人員應戴防護面具,系安全帶,并有專人監(jiān)護。2.3.6.8 

18、發(fā)生火災與爆炸處理a)發(fā)生火災、爆炸等事故,危及燃氣管道和設備的安全時,應會同消防部門共同搶救。b)燃氣火災的搶救工作,應采取切斷氣源或降低壓力等方法控制火勢,并防止管內產生負壓。c)火勢得到控制后,應迅速撲滅火焰,加強現(xiàn)場通風,并按3.5條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修。d)燃氣管道及設備發(fā)生爆炸后,搶修人員應迅速控制氣源,防止產生災害,保護事故現(xiàn)場。e)火災與爆炸災情緩解后,應對管道和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杜絕隱患。2.3.7  維護2.3.7.1  對天燃氣管網的維護,應制定管道和設備巡檢周期和維修制度。2.3.7.2  城鎮(zhèn)燃氣管網的巡查和維護周期,應根據管材工作壓力、防腐

19、等級、連接形式、使用年限和周圍環(huán)境(人口密度、地質、道路情況、季節(jié)變化)等因素綜合考慮。2.3.7.3  進入調壓室、閥井等燃氣設備場所作業(yè)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打開門窗通風或用機械通風,排除積存混合氣體;b)進入調壓室、閥井前應先檢查有無燃氣泄漏,在確認有毒氣體的濃度在允許范圍內方可進入;c)進入地下調壓室、閥井作業(yè)時,應系安全帶,并應有專人監(jiān)護,進入泄漏地下調壓室、閥井時必須戴防護面具,并應采取安全措施;d)作業(yè)人員應轉換操作;e)維修調壓室內電器設備時,應切斷電源。2.3.7.4  燃氣管道和設備維修時,應設置護欄和標志。2.3.8  管道附件和設備維修2

20、.3.8.1  調壓器及其附屬設備應定期進行清洗、校驗,對易損部件應按時進行更換保養(yǎng)。2.3.8.2  補償器接口定期嚴密性檢查、注油、更換填料、排放積水及補償量調整。2.3.8.3  應定期校驗安全閥,定期檢查水封式安全裝置。2.3.9  我廠天然氣有關技術參數2.3.9.1  天然氣熱值33480_40000kj/m? (8000_10000大卡)2.3.9.2  天然氣著火溫度540。2.3.9.3  天然氣爆炸極限:上限15,下限5。2.3.9.4  天然氣末站進出壓力O.1MPa。2.3.9.5 

21、; 天然氣調壓站送出壓力1OOOmm水柱。2.3.9.6  一號罐天然氣儲量3 5萬m?,儲罐送出壓力330mm水柱。2.3.9.7  二號罐天然氣儲量54萬m?,儲罐送出壓力288mm水柱。2.4氧氣管道2.4.1  氧氣管道的布置及敷設原則2.4.1.1  氧氣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設必要時也可采用不通行地溝敷設,和直接埋地敷設。2.4.1.2  輸送干燥氣體和不做水壓試驗的管道,可以無坡敷設,輸送含濕氣的氣體或需做水壓試驗的管道應大于或等于0.003的坡度,在管道最低處設排水裝置。2.4.1.3  氧氣管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但與設備、

22、閥門連接處可采用法蘭或螺紋連接,法蘭或螺紋連接處應采用一氧化鉛水玻璃或聚氯乙烯薄膜作為填料,嚴禁用涂鉛紅的麻或棉絲或其它含油脂的材料。2.4.1.4  氧氣管道應有導靜電接地裝置,廠區(qū)管網可在管道分支處,無分支管道每80-1OOm處以及進出車間建筑物處設一接地裝置,直接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接地一次,車間內部管道可與本車間的靜電干線連接,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O,當每對法蘭或螺紋接頭間電阻值超過0.03時應有跨接導線,對有陰極保護的管道不做接地。2.4.1.5  氧氣管道的彎頭、分岔頭不應安裝在閥門的下游,閥門的下游側宜有長度不小于5倍管外徑的直管段。2.4.2  氧氣架

23、空管道2.4.2.1  氧氣管道與其它各種管道架敷設時,氧氣管道宜布置在其它管道外側,并宜布置在油管道的上方。2.4.2.2  除氧氣管道專用導電線路外,其它導電線路不應與氧氣管道敷設在同一支架上。2.4.2.3  含濕氧氣管道在寒冷地區(qū)可能造成凍塞時,應采取防凍措施。2.4.3  廠區(qū)管道埋地敷設或采取不通行地溝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2.4.3.1  埋地深度一般情況管頂距地面不小于0.7m,含濕氣體應敷設在凍土層以下,并宜在最低點設排水裝置。2.4.3.2  埋地管道應采取適當防腐措施。2.4.3.3  氧氣管道采用不通行地

24、溝敷設時,溝上應有防止可燃物、火花及雨水侵入的非燃燒體蓋板,嚴禁各種導電線路與氧氣管道敷設在同一地溝內,當氧氣管道與其它不燃氣體同溝敷設時,氧氣管道應敷設在上方,地溝應能排積水。2.4.3.4  埋地或不通行地溝的氧氣管道上不宜裝設閥門或法蘭接頭。2.4.3.5  車間內管道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a)進入車間的氧氣主管,應在車間人口處便于操作,檢修的地方安裝切斷閥放散管,放散管應伸出墻外并高于操作面4m以上的空曠無明火的地方。b)通經氧氣壓縮機的氧氣管道以及裝有壓力表、流量調節(jié)線的氧氣管道上,應靠近設備入口處或壓力流量調節(jié)閥的上側裝設過濾器。c)主要大用戶車間的氧氣主管道,宜裝

25、流量記錄,累計儀表。d)通過高溫作業(yè)及火焰區(qū)域的氧氣管道應增設隔熱措施,保證管壁溫度不超過60。e)穿過墻壁、樓板的管道,應敷設在套管內,并用石棉或其它不燃材料將管兩端間隙填實。f)氧氣管道不應穿過生活間、辦公室,并不宜穿過不用氧氣的房間,當必須穿過時,則在該房間管段上不應有法蘭或螺紋連接口。g)氧氣管道及其附件閥門等在安裝前必須進行嚴格的脫油,脫油用的溶劑可采用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精鎦乙醇,脫油時必須遵守防毒、防火的有關安全技術規(guī)則和勞動保護條件。2.5  蒸汽管道2.5.1  蒸汽管道設計及施工2.5.1.1  蒸汽管道應能滿足工藝設計參數,無泄漏點。2.5.

26、l.2  蒸汽閥門編號及開關方向標志齊全、清晰。閥門編號規(guī)范,并和圖紙一致。2.5.1.3  蒸汽閥門的布置應便于操作和檢修。2.5.1.4  蒸汽管道的低點應安裝放水裝置。2.5.1.5  蒸汽管道材質、壁厚及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閥門、膨脹節(jié)等管道附件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管道安裝完成后,應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做探傷及打壓試驗。2.5.1.6  蒸汽管道保溫層應完好無損,且熱補償裝置應符合有關要求,防止在運行過程中發(fā)生燙傷事故。2.5.2  蒸汽管道檢修2.5.2.1  蒸汽管道的檢修工作,必須經車間領導批準和

27、得到運行班長的許可,并應在檢修工作負責人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應熟悉管道系統(tǒng)的連接方式及各閥門和配件的用途和檢修方法。2.5.2.2  在許可開始檢修前,運行值班人員必須作好一切必要的切換工作,保證檢修的一段管道可靠地與其他部分隔斷,放去內部的汽、水。各有關閥門應上鎖,并掛警告牌,對電動閥門還應切斷電源,并將這些操作以及發(fā)出許可工作的通知,詳細地記錄在值班日志中。2.5.2.3  檢修人員只有在接到運行值班人員關于許可工作的通知以后,始可進行工作。開始工作前,檢修工作負責人必須會同值班人員共同檢查,需檢修的一段管道確已可靠地與運行中的管道隔斷,沒有汽、水流入的可能。2.5.2.4  在蒸汽管道上進行長時間的檢修工作時,檢修管段應用帶尾巴的堵板和運行中的管段隔斷,或將它們之間的兩個串聯(lián)嚴密不漏的閥門關嚴,兩個串聯(lián)閥門之間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予打開。關閉的閥門和打開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上鎖并掛警告牌。2.5.2.5  管道檢修工作前,檢修管段的疏水門必須打開,以防止閥門不嚴密時漏泄蒸汽積聚在檢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