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1.gif)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2.gif)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3.gif)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4.gif)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3f0350b6-f583-47ed-92bf-6313594c37d6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雞西市鐵路小學 姜麗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29頁的例2加法結合律。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引入,采用了不完全歸納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途徑引導學生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異同了解,自主發(fā)現(xiàn)并驗證、歸納加法結合律,感受運算規(guī)律作用。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jīng)驗,經(jīng)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有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構知識。為此,本人在把握教材意圖的基礎上,用好教材,并合理的對部分學習活動過程作創(chuàng)新處理,努力使教學活動更具自主性、探究性、趣味性。 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在此
2、基礎上,來學習加法結合律難度不太大。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能推導出加法結合律。在應用運算定律時,學生容易把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混淆,這里要加以區(qū)分兩者的不同。 教學處理 依據(jù)對教材與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教學本課時應在學生對運算規(guī)律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借助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原型,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運算定律,構建個性化的知識意義,進而,憑借知識意義的理解,運用于所學運算定律。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并應用加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2、培養(yǎng)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加
3、法結合律的推導。 教學準備:A、B兩組題的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從李叔叔騎自行車旅行的情境引出例題,求李叔叔前三天的路程。教學時讓學生看著例2的插圖敘述圖意。理解了題意,并搞清了條件和問題之后,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列出算式計算。通常,會有學生按順序計算,也會有學生發(fā)現(xiàn)后兩個加數(shù)能湊成整百數(shù),所以先相加。引導學生比較兩種算法,得出先把兩個數(shù)相加,與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結果相同,都是這三天行的總路程,所以可以用等號把這兩個算式連起來。接著,讓學生觀察比較教材提供的另兩組算式,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出像例2這樣的例子,再觀察、比較。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規(guī)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統(tǒng)一用
4、字母來表示。這樣編排,一方面有利于符號的培養(yǎng),且方便記憶;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也為以后正式教學用字母表示數(shù)打下初步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復習。 提問:什么叫做加法交換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恰當?shù)臄?shù)。 2034()()36()64() a100()() 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230370300300() 608040604080() 48bb48 幼兒園大班有48人,小班有35人。幼兒園共有兒童多少人? 學生獨立解答。 做后說明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老師:上節(jié)課加法交換律,并運用它解決了一些問題,那么關于加法還有沒有其他規(guī)
5、律性知識?這些知識又有什么用途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加法結合律 二、學生自學 1、質疑。 看誰算得對又快。(分組比賽,要求按運算順序算) A組B組 (2435)7635(2776) 4728 47(28) 64(3627)(6436)27 12523775 12575237 訂正結果。 提問:為什么B組同學算得又對又快? 2、學習例2。 板書例題,提出問題。 理解題意。 指名讀題。 了解題中所給信息和所要解決的問題。 用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 嘗試解答。 這道題是已知什么信息,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通過看圖可以看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出第一天、第二天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三
6、天的路程。)誰是這樣算的,你是怎樣列式的? 板書:(88104)96288(千米) 還有不同算法嗎?(先算出第二天、第三天的路程和,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 板書:88(10496)288(千米) 為什么10496要加小括號?(表明要先算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路程和) 三、展示點撥 1.觀察上面兩個算式,想一想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計算結果相同。 不同點:運算順序不同。 這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相等)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這兩個算式的結果相同?(可以用等號把兩個加法算式連起來) 板書:(88104)9688(10496) 這個等式如果用文字敘述,可以這樣說:88與104的和加上96,等
7、于88加上104與96的和。 2.想一想:(88104)9688(10496)為什么可以這樣寫?(因為無論是先把88和104相加,再加96,還是先把104與96相加,再加88,它們的得數(shù)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和不變。) 3.比較發(fā)現(xiàn)。 教師板書:(69172)1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比較上面這兩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算一算:每組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相等)用什么符號連接?(等號)每組等式說明什么? 觀察:每組有幾個算式?(2個)每組算式有幾個數(shù)相加?(3個)每組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運算順序不同)這兩個等式有什么共同點?(每個等式中,每組算式有3個
8、加數(shù),每個等式中的加數(shù)都一樣。)每組兩個算式變了,什么沒有變?(和沒有變) 請同學說一說每組兩個算式的運算關系。 4.歸納概括。 教師投影出示填空內(nèi)容,學生思考后填完整。 三個九相加,先把()相加,再同()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同()相加,它們的()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填完后,學生齊讀,理解后記憶。 5.抽象概括。 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3個加數(shù),怎樣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呢? 老師板書:(ab)ca(bc) 等號左邊(ab)c表示先把前兩上數(shù)相加,再同第三個數(shù)相加。 等號右邊a(bc)表示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同第一個數(shù)相加。 想一想:a、b、c表示的數(shù)是什么范圍的數(shù)? 學生討論
9、,然后回答。 四、當堂鞏固 1、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面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78129118287(118) (3247)6532() 183(46a)(183) (7536)6475() 230(17082)(230) 2、在符合加法結合律的等式后面畫“”。 a(305)(a30)5() ()()() (1020)3040(1040)(2030)() abc)a(be)() 五、達標測試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999999999999999 6918233182 516564416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它對于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切實
10、掌握、運用好它。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 運算定律是運算體系中有普遍意義的規(guī)律,是運算的基本性質。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jīng)接觸到了反映加法運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別是對于加法的可交換性、可結合性,這些經(jīng)驗構成了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的認知基礎。 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運用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本節(jié)課,我依據(jù)“引導學生在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課題,設計并實施教學,縱觀本節(jié)課,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在復習引入中,鞏固學生的思維基礎。 由于四年級學生的認知和思維水平較低,抽象思維比較弱,對于他們來說,規(guī)律的理解,歷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伊始,通過提問“什
11、么是加法交換律?怎樣用字母表示”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學習新知打下良好的思維基礎。 2、 自主探究中,遵循認知規(guī)律,訓練學生思維發(fā)展。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自主去推論,對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應該盡量多一些。”基于我班同學思維基礎,教學時,我遵循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通過觀察算式8810496的兩種算法,引導學生初步發(fā)現(xiàn)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的特點。接著通過對幾組等式的觀察,進一步驗證這一定律。培養(yǎng)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通過觀察推理驗證總結這一思維訓練過程,使學生在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思維得到了有效訓練與發(fā)展。在學生發(fā)現(xiàn)理解了加法結合律后,又通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符號感。 3、 多層次的鞏固練習,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 習題設計則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練習題,由基本習題、根據(jù)運算定律填空使學生在運用運算定律的過程中,對定律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通過辨析題“判斷哪些等式用上了加法結合律”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明確了“加法結合律”的特點,最后通過思維訓練題,探索小高斯解題奧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省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章一次方程組7.3三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聽評課記錄1新版華東師大版
- 初三年級組工作計劃范文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7.1 《自然特征與農(nóng)業(yè)》 聽課評課記錄4
- 2025年度書店門店轉讓及圖書出版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福建省事業(yè)單位員工聘用合同(綠色生態(tài)保護)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4章4.5垂線(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1.6《利用三角函數(shù)測高》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級地理上冊4.2農(nóng)業(yè)聽課評課記錄2新版新人教版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三角形課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綜合運用聽評課記錄
- 數(shù)學七年級下學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聽評課記錄
- DB61∕T 1854-2024 生態(tài)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技術規(guī)范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DL∕T 5810-2020 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wǎng)設計規(guī)范
- 北京三甲中醫(yī)疼痛科合作方案
- QCT957-2023洗掃車技術規(guī)范
- 新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1單詞正序英漢互譯默寫本
- 自愿斷絕父子關系協(xié)議書電子版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學年美術一年級下冊
- 成都特色民俗課件
- 花城版音樂四下-第四課-認知音樂節(jié)奏(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