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專題:力、運動及力、壓強、浮力O_第1頁
八年級物理專題:力、運動及力、壓強、浮力O_第2頁
八年級物理專題:力、運動及力、壓強、浮力O_第3頁
八年級物理專題:力、運動及力、壓強、浮力O_第4頁
八年級物理專題:力、運動及力、壓強、浮力O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復習:力、運動和力、壓強、浮力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6分)1公共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站在車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車對它的牽引力D不受力2如下圖所示,自行車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看,涉及到物理知識,認識錯誤的是()A坐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力B坐墊下有許多根彈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C在車外胎、把手塑料套、腳踏和剎車把套上都刻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D車的前軸、中軸及后軸均采用滾動軸承以減小摩擦 (第2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3下列事例中能夠增大壓強

2、的措施是()A鐵軌鋪在枕木上B書包背帶做得寬一些C載重汽車多用幾個輪子D木樁的下端削成尖形4如上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分別放入兩容器中,當兩球靜止時,液面相平,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小分別為p甲、p乙,則它們的關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確定5如上圖所示,在無風的天氣,船在水中勻速前行時,人在船尾豎直向上蹦跳起來,他落在()A船尾原處B船頭C在水中D無法確定6自07年5月1日起,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正式實施我們知道,慣性是造成許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各項交通規(guī)則中,不是為了防止因

3、慣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是()A轉彎時,機動車應減速慢行B車輛快速行駛時前后要保持適當車距C車輛要靠道路的右側行駛D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必須系上安全帶7一本物理書放在水平課桌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各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A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B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C課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8如下圖所示,一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工件放在水平桌面上,其重為79N,現(xiàn)用20N的豎直向上的力提此工件,則它對桌面的壓強為()A7.9×l03PaB9.9×l03PaC5.9×103PaD2O×103Pa

4、 (第8題圖) (第9題圖) (第10題圖)9一個質量為m半球體,沿豎直方向切成質量相等的O、T兩部分,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緊貼墻壁保持靜止狀態(tài),如上圖所示則其中物塊T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AFBOCmgDO5mg10系統(tǒng)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各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用系統(tǒng)觀點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稱為整體法請用整體法分析上圖所示的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系統(tǒng),其運動情況是()A向左運動,越來越快B向右運動,越來越快C運動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變化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11如下圖,在一輛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車上,靜止放置質量為m1、m2的兩個小球(m1m2)當車從靜止突然水平向右起動時,則兩個小球()A

5、一起向左運動,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B一起向右運動,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C一起向右運動,且m2的速度等于m1的速度D對地面仍保持靜止 (第11題圖) (第12題圖)12如上圖所示,將一薄銅條的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發(fā)生如圖所示的形變如果F1=F3=F4F2那么,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大小有關的圖是()Aa和bBa和cCa和dDc和d二、填空題(共7小題,滿分30分)13(4分)一個載重氣球在空中勻速豎直上升時,受到的浮力是2000N若在所載重物中再加入20Kg的物體,這時氣球就能勻速下降(設氣球上升和下降時所受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變,g取10N/Kg)則氣球重是_N,氣球

6、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是_N14(4分)一塊磚長、寬、高之比分別為5:2:1,將此磚分別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則三種放法對地面的壓力之比為_,壓強之比為_ _15(4分)生活中我們把刀口磨得鋒利是為了_ 當你在不太厚的冰面上站立時,若發(fā)現(xiàn)冰將要破裂,較為適當?shù)拇胧┦禽p輕躺下呼救,躺下的目的是為了 。16(4分)如圖所示是乳牛自動喂水器的裝置原理圖請你觀察,該裝置在設計中應用到的物理原理或規(guī)律有(寫出二個知識點):(1)_ ;(2)_ (第16題圖) (第19題圖)17(4分)鋼筆寫字時筆尖和紙面的摩擦是_ 摩擦,墨水是靠_ 作用進入筆管的18(6分)某小組同學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甲、乙兩種液體

7、內部的壓強規(guī)律,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在相同的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也越大液體甲液體乙實驗序號金屬盒深度(厘米)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厘米)實驗序號金屬盒深度(厘米)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厘米)1106410722011520133301563018(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是: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 19(4分)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_N,木塊A

8、所受的摩擦力為_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如圖乙所示),則推力F2=_N三、解答題(共7小題,滿分34分)20(4分)用力的示意圖分別畫出物體A對斜面的壓力,物體B所受到的力 21(5分)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提出的問題:小明在研究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是時,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這些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它的壓強會不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呢?針對這一問題,他經過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氣體在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大;氣體的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小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如圖所示,在燒瓶中封入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燒

9、瓶的一端連接在壓強計上將燒瓶放入水中,通過溫度計可以測得水的溫度,也就是瓶中氣體的溫度給水槽中的水加熱,通過不斷調整壓強計以保持瓶中的氣體體積積不變,并通過溫度計和壓強計每隔一段時間記錄瓶中氣體的溫度值及相應的壓強值經過一段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氣體的溫度/20304050氣體的壓強/Pa1.0×1051.03×1051.07×1051.1×105小明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了歸納分析,看到了在這種情況下,氣體的壓強與溫度的某種關系他再經過進一步思考,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并驗證了自己其中一種猜想的正確根據(jù)你剛才的閱讀,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10、?答:一定質量的氣體,在_保持不變時,_ (2)在夏天,小明將自行車車胎中的氣打得足足的,準備出去游玩路上遇到一位好朋友,于是他就將自行車停車放在烈日下,與好朋友聊天正聊在興頭上,猛聽的“砰”的一聲巨響,車胎爆裂!這是怎么回事?請你用剛才探究出的結論解釋一下答:_ (3)小明探究出的這個結論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請列舉一例答:_ (4)小明是按照怎樣的思維程序進行探究活動的?答:_ 22(4分)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物理學中把具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為流體當流體處于流動狀態(tài)時,其內部各處的壓強有什么規(guī)律呢?小明同學將如圖甲所示的玻璃管裝置按到水流穩(wěn)定的自來水管上,當水在玻璃管中流動時,可

11、看到兩個豎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從圖中可以看出在A、B兩處管的粗細不同,因而A處流速小,B處流速大,可見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接著,小明又自制了一個飛機機翼模型(如圖),將其固定在托盤測力計上,在機翼模型的正前方用電扇迎面吹風,來模擬飛機飛行時的氣流,比較機翼上下方氣流壓強的大小,進一步驗證了上面的關系(1)由圖甲所示的實驗,可以得出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有什么關系?答:_ (2)在圖乙所示的實驗中,電扇轉動后,托盤測力計的示數(shù)發(fā)牛了什么變化?答:_ (3)下列四種情形中,哪幾種情形能夠運上述的實驗規(guī)律進行解釋_A乒乓球運動員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轉而下沉B將氫氣球放手后,它會漂向空

12、中C直升飛機能夠停在空中一定高度處D船舶航行時應避免兩艘靠近的船并排前進23(4分)下面是小芳為了“測量小鐵塊密度鐵”所設計的實驗方案的部分內容: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分度值0.2N,量程05N)、小鐵塊(10cm3)、細線、燒杯、水,實驗步驟:測量前將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對準零刻度線,并將小鐵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將小鐵塊浸沒于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值F1;從水中移出小鐵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值F2;再做一次實驗,將兩次測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表中用鐵=算出小鐵塊的密度按照實驗方案,小芳進行了實驗請你回答:(1)小鐵塊受到的浮力的表達式:F浮=_ (2)實驗中測量小鐵塊重力的依據(jù)是:_ (3)對小芳的

13、實驗方案中的上述內容作出兩點評價:_ ,_ 24(4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汽車剎車之后現(xiàn)代社會汽車大量增加,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不能立即停止,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肌肉動作操作制動器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操作制動器剎車,到車停下來,汽車又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yǎng)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使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速度/kmh140506080100反應距離/m79111519制動距離/m813203454(1)汽車在正常行駛時,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是_

14、 摩擦;剎車后,由于_ ,汽車還會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2)利用上表數(shù)據(jù),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_ (3)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是_ (4)為提醒司機朋友在雨雪天氣里注意行車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設置了“雨雪路滑,減速慢行”的警示牌,請簡要說明這句話的物理道理25(5分)如圖所示,一個底面積為S的圓柱形容器直立漂浮于水中,這時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長度為h0當往圓柱形容器內注入適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這時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長度變?yōu)閔1將圓柱形容器內的水換成同體積的某種液體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這時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長度變?yōu)閔2已知水的密度為水,則(1)圓柱形容器的質量

15、m=_ ;(2)容器內液體的密度=_ 26(8分)海水里有著驚人的壓強,深度每增加10m,壓強就要增加1.03×105Pa,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馬利亞納海溝,聲吶探測的回聲時間是15.8s海洋考察證實,這里仍生存著深海魚等多種海洋生物請你根據(jù)以上的信息求:(1)海水的密度(2)海溝的深度(3)馬利亞納海溝溝底深海魚所承受的海水壓強(4)若能捕撈到這種深海魚,能否進行人工養(yǎng)殖?說明理由(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450m/s,g=10N/kg)專題復習:力、運動和力、壓強、浮力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6分)1 考點: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205219

16、0專題:應用題分析:站在車里的人,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是:相互接觸;已經發(fā)生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解答:解:人和車之間既無相對運動也無發(fā)生相對運動的趨勢,故而沒有摩擦力存在于車和人之間,故A、B選項是錯誤的汽車的牽引力受力物體是汽車,故而人并不會受到牽引力的作用,故C是錯誤的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摩擦力阻礙物體運動的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取決于物體是否發(fā)生了相對運動,或者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2 考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2052190分析: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識

17、,包括壓強、杠桿、輪軸、摩擦力等其中壓強的大小既與壓力大小有關,又受受力面積大小的影響;減小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減小壓力大小、使接觸面更光滑、使接觸面彼此分離、變滑動為滾動等解答:解:A、坐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所以該選項符合題意;B、坐墊下有許多根彈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該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在車外胎、把手塑料套、腳踏和剎車把套上都刻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該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車的前軸、中軸及后軸均采用滾動軸承以減小摩擦,該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是一道有關摩擦力、壓強及運動的綜合題,認真分析每一個選項,找到對

18、應的知識點是本題的解題關鍵3 考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2052190分析:(1)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大小、受力面積(2)增大壓強的方法: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解答:解:(1)鐵軌鋪在枕木上,書包帶做的寬,載重汽車多用幾個輪子,都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2)木樁的下端削成尖形,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選D點評:掌握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掌握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4 考點:壓強大小比較2052190分析: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小P=gh,液體高度相同,所以分析就可以解答:解: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放入兩容器中,當兩

19、球靜止時,甲圖小球漂在表面上,說明甲的密度大于小球,而乙圖的小球在水中懸浮,所以乙的密度等于小球,故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根據(jù)公式可知,甲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即;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液體壓強公式及物體的沉浮條件5 考點:慣性2052190專題:應用題分析:一起物體都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也就是靜止物體有保持靜止的性質,運動物體有保持運動的性質解答:解:船在水中勻速前行時,人也處于勻速運動狀態(tài),當人在船尾豎直向上蹦跳起來,由于慣性人還要保持原來的勻速運動狀態(tài),所以要落回船尾原處故選A點評:本題以典型的情景

20、考查了慣性的知識,這與人在地球上豎直向上跳起時的現(xiàn)象是一樣的6 考點:慣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2052190分析:慣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我們有害的,我們應想辦法防止它對我們造成的危害,如本題中的A、B、D選項;對我們有利的,我們可以加以利用解答:解:A、機動車轉彎時,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前進,導致機動車滑出路面,發(fā)生交通事故,所以應減速慢行,故A是為了防止因慣性而造成交通事故而采取的措施B、車輛快速行駛時如果前后不保持適當車距,當車突然停止時,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車還要繼續(xù)運動,這樣容易與前面的車輛相撞故B是為了防止因慣性而造成交通事故而采取的措施C、車輛要靠道路的右側行

21、駛,這是交通安全規(guī)則,與慣性知識無關D、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如果不系上安全帶,當突然剎車時,由于慣性,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前排乘客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容易與車內壁相碰,所以D是為了防止因慣性而造成交通事故而采取的措施故選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慣性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讓學生知道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而且要科學的利用慣性為人類服務,還要會避免慣性帶來的危害7 考點:平衡力的辨別2052190分析:平衡力的判斷,兩個力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缺一不可解答:解:A、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滿足平衡力的四個條件,是平衡力,符合題意B、書受到的

22、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這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題意C、課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這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題意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這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此類題考查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8 考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合成與應用2052190專題:計算題分析:工件放在水平桌面上,工件受到的重力等于桌面的支持力加上拉力,求出桌面對工件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求工件對桌面的壓力,再求出受力面積,利用壓強公式求工件對桌面的壓強解答:解:工件受到的重力等于桌面的支持

23、力加上拉力即:G=F拉+F支,F(xiàn)支=GF拉=79N20N=59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面受到的壓力:F=F支=59N,s=10cm×10cm=100cm2=0.01m2,工件對桌面的壓強:p=5.9×103Pa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壓強的計算、力的合成、力的相互性的掌握和利用,雖知識點多,但都屬于基礎9 考點: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2052190分析:物體受平衡力,摩擦力和重力是平衡力解答:解:T物體所受摩擦力來自0物體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0.5mg故應選:D點評:判斷摩擦力和誰是平衡力是解題關鍵10 考點: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學方法2052190專題:整體

24、思想分析:整體法是指對物理問題中的整個系統(tǒng)或整個過程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學中,就是把幾個物體視為一個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時,只分析這一整體對象之外的物體對整體的作用力(外力),不考慮整體內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內力)解答:解:由圖可知,小車和磁體作為一個整體時,并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表面光滑,所以沒有摩擦力;磁極間的力屬于內力,不屬于外力),也就是說沒有外力能改變它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這個整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變化故選 C點評:整體思維是一種綜合思維,也是多種思維的高度綜合,層次深、理論性強、運用價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與學習中善于運用整體研究分析、處理和解決問題,一方面表現(xiàn)為知識的綜合貫通

25、,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思維的有機結合靈活運用整體思維可以產生不同反響的效果,顯現(xiàn)“變”的魅力,把物理問題變繁為簡、變難為易11 考點:慣性2052190分析: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兩個小球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故相對地面靜止解答:解:小車與小球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小車運動時,小球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相對地面靜止故此題答案為:D點評:慣性題目的解答,一定要明確研究對象是哪一個物體,該物體的原來處于何種運動狀態(tài)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得到答案12 考點:力的三要素2052190專題:控制變量法分析: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作用點、方向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

26、:A、在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相同時,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符合題意B、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時,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不符合題意C、在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同時,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不符合題意D、在力的大小相同時,力的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不能研究力的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掌握力的三要素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二、填空題(共7小題,滿分30分)13考點:重力的計算;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2052190分析:勻速豎直上升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合力為0,符合二力平衡條件向上的浮力與向下的重力和空氣阻力之和相等勻速豎直下降也符合二力平衡條件,

27、空氣阻力不變,向上的浮力和空氣阻力之和等于向下的總重力解答:解:G物=mg=20kg×10N/kg=200N,勻速豎直上升時,G球=F浮F阻,即G球=2000NF阻勻速豎直下降時,F(xiàn)浮+F阻=G球+G物,即2000N=G球F阻+200N由得G球=1900N、F阻=100N故答案為 1900,100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重力的計算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條件的理解和靈活運用14考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2052190分析:對于方形密度均勻物體對水平地面壓強,可以利用、F=G=mg=vg和v=sh,推導出公式p=gh進行分析解答:解:(1)物體在水平地面上,雖然放置方法不同,但對地面壓力F=G,所以

28、三種放法對地面的壓力之比為1:1:1(2)對于方形磚:p平:p側:p立=h高g:h寬g:h長g=h高:h寬:h長=1:2:5故答案為:1:1:1,1:2:5點評:一、將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無論是平放、側放、立放,對地面壓力F=G;二、平放時h為高,側放時h為寬,立放時h為長15考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2052190專題:應用題分析:(1)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3)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29、解答:解:刀口常磨得鋒利是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冰將要破裂,較為適當?shù)拇胧┦禽p輕躺下,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答案:增大壓強、減小壓強點評:掌握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掌握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16考點:連通器原理;杠桿及其五要素2052190分析:A、B兩容器都與大氣直接接觸,且底部連通A容器內還有一個浮球,利用水位的高低來控制進水,利用了杠桿原理解答:解:連通器是指各部分底部連通,且都與大氣直接接觸所以AB這個整體構成了連通器A容器內的進水裝置受到浮球的控制,利用了杠桿原理,支點在杠桿靠近中間的部分故答案為:連通器;杠桿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生活中的物體與物理之間聯(lián)系的熟悉程度17

30、考點:摩擦力的種類;大氣壓的綜合應用2052190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從摩擦力的種類和大氣壓強兩個知識點去分析解答:解:鋼筆寫字時筆尖和紙面互相接觸,而且筆尖和紙面已經產生了相對運動,所以鋼筆寫字時筆尖和紙面的摩擦是滑動 摩擦;吸墨水時,現(xiàn)將皮囊內的空氣擠出去,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墨水壓入筆管故答案分別為:滑動;大氣壓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摩擦力的種類和大氣壓的綜合應用這幾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18考點: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2052190專題:實驗探究題;控制變量法分析:液體的壓強跟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液體的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在液體的密度相同時,液體越深,壓強越大解答

31、:解:(1)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數(shù)據(jù),是同種液體,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越深,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說明液體壓強越大,所以,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2)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1與4(或2與5或3與6)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液體的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不同,液體的壓強不同故答案為:(1)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2)1與4(或2與5或3與6);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不同,壓強不同點評:本題考查了液體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考查了學生從表格中搜尋有用信息,總結實驗結論19考點:摩擦力的大??;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2052190專題:整體思想;分割思想分析:

32、此題應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求出摩擦力,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與接觸面積無關解答:解: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因此,A、B都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B不受拉力,因此摩擦力為0;A受12N的拉力,因此摩擦力也為12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觸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也不變,因此摩擦力也不變,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因此推力為12N故答案:0;12;12點評:摩擦力不能直接測量,都是根據(jù)平衡力的知識間接得出三、解答題(共7小題,滿分34分)20考點:力的示意圖2052190專題:作圖題分析:物體A對面的壓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為垂直面

33、指向面;物體B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作用點在重心解答:解:如圖點評:本題考查了力的圖示的畫法力的圖示要把力的作用點和方向表示出來21考點:物理學方法;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2052190專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分析:(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瓶中的氣體體積不變,氣體的壓強隨溫度變化而變化;(2)烈日下,溫度高,車胎內的壓強大,超過車胎所能承受的壓強,輪胎會爆裂;(3)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利用壓強增大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可根據(jù)生活實際列舉例子;(4)從題目中小剛的實驗過程和探究實驗的七要素可回答此題解答:解:(1)分析表格內的氣體壓強隨溫度的變

34、化而變化的關系可知: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保持不變時,它的溫度越高,其壓強越大;(2)利用上述得出的結論,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好多現(xiàn)象如,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車胎容易爆裂,這是因為在烈日下,車胎內的氣溫升高,壓強增大當壓強增大到超過車胎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時,車胎就會爆裂(3)根據(jù)生活實際可以列舉例子如:乒乓球變形后用開水燙一下,就會恢復原形(4)從題目給出探究步驟并結合探究實驗的程序可以得出,小明是按照以下思維程序進行探究的:提出問題提出猜想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結論故答案為:(1)體積、它的溫度越高,其壓強越大;(2)因為在烈日下,車胎內的氣溫升高,壓強增大當壓強增大到超過車胎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時,車

35、胎就會爆裂;(3)乒乓球變形后用開水燙一下,就會恢復原形;(4)提出問題提出猜想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結論點評:閱讀理解類問題,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構思新穎,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捕捉信息、分析推理、觀察判斷、歸納概括和探究等多種能力22考點: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探究實驗2052190專題:壓軸題;信息給予題;實驗分析法分析: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壓強越大解答此題就要根據(jù)這個原理來回答分析流體的流速如何變化從而得出壓強的變化,或根據(jù)壓強的變化來分析流速的變化解答:解:(1)甲圖中,A管比較粗,B管較細在流量一定時,管子越細,水的流速就越大A處和B處得壓強大小關系呢?由圖可

36、知,A管上方液柱高說明壓強大,由此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2)電扇轉動后,氣流會流經飛機機翼模型,機翼模型上方凸空氣通過的路程長,流速大,向下的壓強小;機翼模型下方凹空氣通過的路程短,流速小,向上的壓強大,從而形成了一個向上的壓強差,是托盤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氫氣球的升空是由于受到空氣的浮力;直升飛機是利用螺旋槳的運動對空氣施加了一個向下的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對螺旋槳施加了一個向上的力,將飛機托住弧圈球是利用球的急速轉動帶動空氣的運動,是球的下方空氣流速變大,壓強減小,小與上方的氣體壓強,形成一個向下的壓強差,是球急劇下沉船舶航行時若兩艘靠的比較近且并排

37、前進,兩船之間的水流通道變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小于兩船外側的壓強,形成向內的壓強差,使船相撞故答案為:(1)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2)托盤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減小;(3)AD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在生活中的應用,容易出錯的是有些同學不能分析出流體流速的變化情況,這是因為對生活常識的了解太少所致23考點:固體的密度測量實驗2052190專題:實驗題分析:(1)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中和液體中之所以有差別,是因為物體在液體中受到了浮力作用(2)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二力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在同一物體上(3)要注意從水中拿出的小鐵塊

38、粘有水,而且鐵塊體積小,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的重力,所以受到的浮力較小,解答:解:(1)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中和液體中的差值等于受到的浮力大小,所以小鐵塊受到的浮力為F2F1故答案為:F2F1(2)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拉力與重力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二力滿足二力平衡故答案為:二力平衡(3)剛從水中取出的小鐵塊粘有水,此時測重力會偏大,小鐵塊體積較小,受到的浮力小,在水中測重力與在空氣中測重力,示數(shù)相差不大,實驗可行性差故答案為:重力的測量值偏大;小鐵塊的體積較小,彈簧測力計兩次示數(shù)差值較小,實驗可行性差點評:利用浮力知識測小鐵塊的密度,應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其重力G,再將小鐵塊浸沒水中

39、,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物體質量為m=,體積為V=,小石塊密度=水24考點:慣性現(xiàn)象;速度的計算;摩擦力的種類2052190分析:摩擦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兩種車輪滾動為滾動摩擦,剎車時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為滑動摩擦反應時間可以利用反應距離除以初速求得由表可知,行駛速度越大制動距離越長解答:解:(1)摩擦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兩種車輪在地面上滾動故種摩擦為滾動摩擦,剎車時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為滑動摩擦剎車后車仍前行是由于慣性(2)以第一組數(shù)據(jù)為例t=0.000175×3600s=0.63s,依次計算不同速度下司機的反應時間,可得出其大至的范圍為0.63s0.684s;(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速度由40km/h到100km/h,對應的制動距離由8m到54m,故知:行駛速度越大制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