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變成Na2O高一化學易錯題集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與化學概念部分【易錯題】一、元素化合物知識1、 下列物質(zhì)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液反應的是()A、 Na2CO3B、 KHCO3C、 Al 2O3D、 NaHSO4解析:本題重點考查兩點:( 1) 弱酸的酸式鹽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例如 B選項:HCQ +H=HO+COT ; HCQ+OH =H2O +CG2-(2) Al2Q是兩性氧化物,既能和強酸又能和強堿反應。這是在初高中知識銜接講解物質(zhì)分類提到的。反應方程式到高二學,現(xiàn)在了解:Al 2O3 6H+=3H2O+2Al3+; Al 2O3 2OH =2AlO2 +H2
2、O。 以后既能和強酸又能和強堿反應的物質(zhì)將拓展為一個小專題,現(xiàn)在就要注意積累。答案: BC2、下列關于NaQ的敘述正確的是()A、NaO是淡黃色固體,久置于空氣中B NaQ與水的反應中,NaQ只作氧化劑G用NaQ漂白過的織物、麥桿等日久又漸漸變成黃色D NaQ放入飽和NaOH§液中,放出大 量的Q,并有白色固體析出解析:A選項應中NaQ久置于空氣中會變成NaCO; B選項NaO與水的反應中, NaQ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是氧化還原中 的歧化反應;C選項NaQ由于強氧化性而漂白物質(zhì),漂白之后不會再變色;D 選項飽和NaOHg液中放入NaQ,由于NaQ與水反應, 放出大量的Q,水少了,溶
3、質(zhì)NaOH曾多了, 會有白色固體NaOHff出。其中C選項可漂 白的物質(zhì)也應總結成小專題,現(xiàn)階段學過的有:活性炭,吸附褪色,物理變化;Na2O2、HC1O由于強氧化性褪色,化學變化。以后注意繼續(xù)補充。答案: D3、經(jīng)過下列試驗,溶液仍為澄清透明的是( )A飽和NaCO溶液中通入足量COB、NaHCOS液中力口入過量 NaOH§液CC Ca(HCO溶液中加入過量 KOH§液D 少量的CO通入CaCl2溶液中解析: A選項會發(fā)生化學反應 NaCO+ CO + HO=2NaHC川于生成的NaHCOi水中的 溶解度小于NaCO,而且通過反應溶劑水少 了,溶質(zhì)的質(zhì)量增加了,所以肯定有
4、NaHCO 固體析出。R C選項重點考查弱酸的酸式 鹽和堿白反應,B選項反應生成NaCO和水, 溶液仍澄清透明,C選項反應生成有CaCO 沉淀。D選項很多同學誤認為反應,其實不 發(fā)生反應,因為CO通入水中只能得到極少 極少碳酸根,難以與鈣離子生成沉淀,或者 認為如果反應,碳酸制備了鹽酸,弱酸制備 強酸,不合理,且生成的 CaCOS鹽酸中不 能存在。答案:BD4、用金屬鈉制取NaO通常采用下法: 2NaNO+6Na=4NaO+N T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1)不采用Na在氧氣中燃燒獲得NaO 的原因是(2)上述方法的優(yōu)點是解析:在評價一種制備方法優(yōu)缺點時,通常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反應原理可行,其
5、次在方案可行的情況下從反應物、 產(chǎn) 物、反應條件三角度分析,包括原料來源廣 泛、無污染、實驗條件容易達到等方面。答案:(1) Na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是NaO, 不生成NaO;(2)生成的氮氣將生成的氧化鈉與空 氣隔絕,防止了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生成的氧 化鈉不會變質(zhì)。5、下列各反應的反應式或離子方程式 中,能夠說明次氯酸是弱電解質(zhì)的是()北A次氯酸光口下分解:2HClO=2HC1+OTR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適量二氧化碳 氣體產(chǎn)生白色沉淀:Ca (CIO) 2+CO+HO=CaGQ +2HC1OG次氯酸與氫氧化鈉中和:HClO+NaOH=NaClOOHD次氯酸與H2SO作用:HClO+HSO=HSO+
6、HCl解析:A選項證明次氯酸不穩(wěn)定;B選項證明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是弱電解質(zhì); C選項證明次氯酸有酸性;D選項證明次氯 酸有氧化性。答案:B6、G、W X、Y、Z均為含氯的含氧化 合物,我們不了解它們的化學式,但知道它 們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如下的轉化關系(未配 平): G W+NaClW+2O-X+H2t Y+NaO HG+W+O Z+NaOHW+X+HO這五種化合物中的氯的化合價由低到 高的順序是()A、W G Z、Y、XB、GY、W Z、XG G Y、Z、W XD、Z、X、G Y、W解析:題目告知幾種物質(zhì)均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說明其中氯元素皆正價。 G W+NaQ氯的化合價有降低為-1價,則
7、必 有升高,即氯的化合價 W>GW+!O-X+HT,氫元素化合價降低,氯元素的化合 價就要升高,即 X>WDY+NaOHG+W+O, 結合氯氣與NaOH勺反應,可得出這是歧化 反應,Y中氯的化合價必處于 G W之間, 結合可得:W>Y>G與同理。本題 重點考查對氧化還原得失電子的靈活應用。答案:B二、基本概念1、下列物質(zhì),用酒精燈加熱時能分解 生成酸酊(即酸性氧化物)的是()A KClOB Cu(OH)C、CaCOD NH4HCO解析: 本題中四個選項加熱都可以分解, A選項分解生成KCl和氧氣;B選項代表不 溶性堿受熱皆可分解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 和水,此時得到的金屬氧
8、化物皆為堿性氧化 物;C選項代表不溶性碳酸鹽受熱皆可分解 成金屬氧化物和CO, CCO酸性氧化物,是 碳酸的酸酊,但此時加熱需要800攝氏度以 上,酒精燈溫度最高只能500度左右;D選 項代表錢鹽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即可分解, 生成NH、CO和H2Q本題容易錯在對反應 條件的選擇。 答案:D2、怎樣理解化學概念,是學好化學的 關鍵問題之一,試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若 不正確,請簡述理由。(1)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其中一 種是氧元素,則該物質(zhì)一定是氧化物。(2)鹽溶液里一定有金屬陽離子和酸 根離子。答案:1)不正確,如果此物質(zhì)是純凈物,D金屬陽離子被還原后不一定得到金則該物質(zhì)一定是氧化物,但是若該
9、物質(zhì)是混合物, 例如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則該物質(zhì)不是氧化物。( 2)不正確,例如銨鹽(如NH4NO3)溶液中就沒有金屬陽離子。3、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自由移動的Cl -的是()A KClO溶液 B、MgC2溶液C、液態(tài)HCl D 熔融NaCl解析: A 選項ClO3 原子團中的氯不會出氯離子,BCD都有1價的氯,但是BD是鹽, 離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會出自由移動的Cl-,而C選項HCl是共價化合物, 在液態(tài)時無離子存在,只有在溶液中水的作用下,才會電離出氯離子。答案: BD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一種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非金屬單質(zhì)不一定是氧化
10、劑C、某元素從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該元素一定被還原屬單質(zhì)解析:A選項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是同種元素 被氧化還原,例如氯氣與水的反應;B選項非金屬單質(zhì)也可以是還原劑,如 H; C選項也可以被氧化,如氯離子變氯氣;D 選項如Fe3+被還原可得到Fe2+。答案:B D5、有下列三個氧化還原反應 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4+16HCl=2KCl+2MnC+5c12 T+8H20若某溶液中有Fe2+,I - ,Cl -共存,要除去而不影響Fe2+和Cl-可加入的試劑是 ()A、 Cl2B、 KMnO4C、 FeCl3D、 HCl解析:本題考
11、查的是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 通過三個反應,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可得出氧化性強弱順序為:KMnO4> Cl2>FeCl3> I 2,還原性順序為:I >Fe2+>Cl 。除去 I - ,就是將I -氧化成碘單質(zhì),而不影響Fe2+和C1-即兩者不被氧化,可加入的試劑選擇相對只能氧化I -的弱氧化劑FeCl3。答案: C6、 下列粒子中,氧化性最強的是()A、 Na+B、 Al 3+C、 Cu2+D、 Fe2+解析: 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金屬單質(zhì)還原性越弱,即失電子越難,其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強,即得電子越容易。答案: C7、關于
12、離子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zhì)是離子之間的反應B、 因為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總數(shù)相等,所以溶液呈電中性C、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D能導電的物質(zhì)是電解質(zhì),不能導電的物質(zhì)是非電解質(zhì)解析:B 選項前半句應改為陰、陽離子所帶的負正電荷總量相等;C選項溶液的導電能力決定于離子濃度,強電解質(zhì)溶液很稀,導電能力照樣較差;D 選項在熔化或溶液中能導電的化合物才是電解質(zhì),兩種情況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zhì)。答案: A高一上學期化學錯題集錦及分析二化學計算部分一、基本概念計算1、溶液濃度例題 1:密度為 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 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為止,已知 沉淀物
13、的質(zhì)量與原硫酸溶液的質(zhì)量相等,則原硫酸溶液的濃度為()A、 29. 6%B、 %C、 LD、 L例題 1:HSO+BaCJBaSOj +2HC1WH2SO) = m(HSO)/m(H2SO 溶液)= m(HSO)/m(BaSQ) = 98/233 =C= 1000 P WM= g/mL 乂 1000 mLX 98 g/mol = mol/L答案:BD2、溶解度計算例題2:t 時,將某硝酸鉀溶液,第一次蒸發(fā)掉10g 水, 冷卻到原溫度無晶體析出; 第二次蒸發(fā)掉10g 水, 冷卻到原溫度析出晶體3g,第三次蒸發(fā)掉10g水,冷卻到原溫度時析出晶體質(zhì)量應為()A、等于3gB、大于或等于3gC、小于或等
14、于3gD無法確定例題4:將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5X嘯DX%勺硫酸等體積混合后,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A 大于3X%B、等于3X%C、小于3X%D 無法確定解析: 不飽和溶液(蒸發(fā)10g 水) =不飽和溶液或飽和溶液(蒸發(fā)10g 水 &析出3g 晶體)=飽和溶液(蒸發(fā)10g 水 &析出晶體)=飽和溶液+第二步溶液由不飽和(也可能飽和)蒸發(fā)10g 水變?yōu)轱柡蜁r析出3g 晶體,說明10g 水能溶解的溶質(zhì)大于或等于3g。答案:B3、溶液稀釋例題3:密度為cm3的氨水,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為25%(即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該氨水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A、 等于%B、 大于 %C、小
15、于D無法確定例題5: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濃氨水和濃氫氧化鈉溶液,各取等體積分別與等體積水混合,所得氨水質(zhì)量分數(shù)為a%所得氫氧化鈉溶 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b%問a與b關系。這三道題均為溶液稀釋問題中的等體積混合與等質(zhì)量混合所得溶液濃度比較問題。需要明確以下幾點:若溶液密度>1(水的密度),如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則濃度越大,密度越大;若溶液密度<1,如氨水,則濃度越大,密度越??;若溶液密度1,則(與水或與同種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濃度:等體積 等質(zhì)量;例題7:S+2KN3+3C=3C2+KS+N T 的反應中,若有32g S被還原,則被S氧化的C質(zhì)量是(答案:BM= 235g/8mol = g/m
16、ol若溶液密度1,則(與水或與同種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濃度:等體積 等質(zhì)量;對于同種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均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所 含溶質(zhì)的多少,所以物質(zhì)的量濃度越大,溶 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必然越大。答案:GA ba二、化學計算方法(一)守恒法例題6: 體積比是3:2:1、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Cl、MgC2、A1C13三種溶液,溶液中C濃度比是()A 3:2:1R 1:2:3G 1:1:1D 3:4:3三種溶液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則Cl-的濃度之比為1:2:3 ,與溶液體積無關A 36gB、24gG12gD 6g根據(jù)電子守恒,1 mol S被還原必有molC被S氧化,即32g S能氧化6g
17、C答案:D 注意:該反應中被 KNO氧化的C不能計算在內(nèi)。例題8: 在150c時,加熱高氯酸俊A發(fā)生分解反應:2NHClO4 = NT +Cl2T +2QT +4HOT其氣態(tài)生成物組成的混合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AB、GD無法計算M = m總/n總假設有2mol NHC1O4分解,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m總=2XM (NHCIO4)= 2X= 235gn 總=8 mol注意:本題分析時要從平均分子質(zhì)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據(jù)生成物均為氣態(tài)產(chǎn) 物,善用假設,再利用質(zhì)量守恒從而將題解 出。例題9:將NaCO 10HO和NaHCO&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100mL容 液,其中Na+的濃度為L,若將等質(zhì)
18、量的該 混合物加熱至包重,計算所得固體的質(zhì)量 為 0該混合物加熱至恒重后為NaCO,根據(jù) 原子守恒,Na原子物質(zhì)的量等于,所以 NaCO固體物質(zhì)的量必為即。答案:例題10:某混合溶液中含有mol Na+、molMd+、mol Cl ,另一種離子為SO2-,則SO 為()A、molB、molG molDX mol根據(jù)電荷守恒,n (正電荷總數(shù))=n(負 電荷總數(shù))X 1 + X 2= X 1 + 2xNSMg+Cl-SO2-x= 答案:D例題11:現(xiàn)有一定質(zhì)量露置于空氣中的 KOH 樣品,測得其含KOHJ 90% K2CO為8% HO 為2%現(xiàn)向里加10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勺鹽酸 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19、問把溶液蒸干可得晶體 多少g?本題看似復雜,計算量大,實際只要抓 住最終固體為NaCl,根據(jù)Cl元素守恒:n(NaCl) = n(HCl) =100 g x %/ g/mol=m(NaCl)= g/mol 義=答案:例題12:有某種濃度的鹽酸,將一定量的該鹽酸分成三等份 A B、C。往 A中加入適量蒸儲水稀釋,往 B中滴加少許 AgNO容液,過濾后保留原溶液,C保持原樣, 現(xiàn)以相同濃度的NaOH§液中和以上三種溶 液至中性,消耗NaOH§液的體積分別為V、 Vb、V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VA>VC>VBD> VA=VB=VCA VA=V>VBB
20、、VA<VB<VCG根據(jù)H守恒,消耗等濃度的NaO咻積必為 1:1:1 。 答案: D2、極限法例題13:向 10g 不純凈的碳酸鈣( 雜質(zhì)可能是SiO2 MgCO3 Na2CO3 KHCOH勺一種)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 分反應并將所產(chǎn)生的CO全部收集,體積為 ( 標準狀況) ,則這種雜質(zhì)可能是()A、B、 G或D或本題利用平均值的思想,采用假設法。假設10g均為CaCO與過量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CO 體積恰好為>;假設10g 均為雜質(zhì),與過量鹽酸反應生成的CO必小于,則滿足題意。答案: C例題14:常溫下,向20 升真空容器內(nèi)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 (a和
21、 b都是正整數(shù),且a<5, b05)。反應(2HS+SO=3S+HQ完全后,容器內(nèi)氣體可能達到的最大密度約是()A、 LB、 LC、8g/LD、 L由于容器體積固定,氣體密度最大即氣體質(zhì)量最大,即氣體物質(zhì)的量與式量的乘積最大。假設H2S 剩余:2H2S+SO2=3S+H2O2b bn (H2S)剩余=(a 2b) mol p = m/V=(a2b) x 34/20 g/La=5、b = 1時p達到最大值L假設SO剩余:2H2S + SO2 = 3S+H2O an (SO)剩余=(b -) mol p = m/V= (b-) X 64/20 g/La=1、b = 5時p達到最大值L答案:
22、B3、差量法例題15:二硫化碳 ( CS2, 液態(tài))能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和SO,若將 CS在448mLO (標準狀況)中充分燃燒后, 所得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A、 112mLB、 224mLC、 336mLD、 448mLCS2( l ) +3O2( g) =CO2( g) +2SO2( g)該反應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 根據(jù)阿伏加得羅定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所以最后混合氣體的體積仍為448mL。答案: D例題 16:將過量的鐵粉投入到H2SO和CuSO 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把溶液過濾,稱得濾渣的質(zhì)量跟投入鐵粉的質(zhì)量相等,求原混和液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3、與Ci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設與酸反應的Fe的物質(zhì)的量為a mol , 與CuSO§液反應的Fe為b mol。濾渣質(zhì)量與投入的鐵粉質(zhì)量相等,則析出的銅的質(zhì)量與消耗的鐵的質(zhì)量相等,即:m(Cu)= m(Fe)64b=56(a+b)a:b = 1:7根據(jù)題意:Fe 2HFe Cua 2ab bC (H+) : C(CuSO) = n(H+) : n(Cu2+)例題17:一定量的碳酸氫鈉和銅的混合物在空氣中加熱至質(zhì)量不再變化,發(fā)現(xiàn)前后質(zhì)量相等,求碳酸氫鈉質(zhì)量分數(shù)。設混合物中NaHCO?質(zhì)的量為a, Cu物質(zhì)的量為b。2NaHC3> HO- CO Am= m(CO2+H2O)Cu C
24、uOAm= m(O)根據(jù)題意:m(CO+HO)= m(O)31a=16bNaHCg = 84a/(84a+64b)=21/52X 100% = %例題18: 和K混合物投入水中,完全反應后將氣體還原氧化銅,反應后稱量固體質(zhì)量減輕24g,求鈉和鉀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CuO CuH22M1mol 1mol2mol m=16gxmol m=24g.,x = 3mol= 2a:b = 2:7混合金屬平均式量=3mol= mol設混合金屬中Na物質(zhì)的量為a mol, K物質(zhì)的量為bmol,23a+39b=(a+b) a:b=19:134、觀察法:例題19: 由C H、CO組成的 混合氣在同溫同壓下與氮氣的密
25、度相同,則該混合氣中C代、CO的體積比是()A、 29: 8: 13B、 21: 1:14C、 13: 8: 29D、 26:16: 17CO與N的式量相等,所以同溫同壓下混 合氣體中CO勺存在不影響混合氣體的密 度。則題目簡化為CO和H的二元混合氣。 根據(jù)阿伏加得羅定律推論,CO和噸的平均 式量為28,利用十字交叉或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得混合氣體中CO與H的體積比為 13:8, CO為任意比。答案:CD注意:三元混合物的題目必然存在內(nèi)在聯(lián)系,解題時要注意觀察化學式的組成、 式量、 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等信 息,找出聯(lián)系,簡化解題步驟。例題20:120時,將和的混合氣體與足量Q充分燃燒后,立即將
26、所得混合氣體通過足量NaQ粉末,固體質(zhì)量將增加()A、B、C、D無法確定根據(jù)關系式,代和CO在先被氧化再被NaQ吸收的過程中先得氧,再失去等量的 氧,所以固體增加的就是 H和CO勺質(zhì)量。答案: B高一化學易錯題集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與化學概念部分【易錯題】一、元素化合物知識1、 下列物質(zhì)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S液反應的是()A、 Na2CO3B、 KHCO3C、 Al2O3D、 NaHSO4本題重點考查兩點:解析:( 1) 弱酸的酸式鹽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例如 B選項:HCO3 + H+=H2O+CO2; HCO3+OH- =H2O+CO32-(2) A12O3是兩性氧化物,
27、既能和強酸又能和強堿反應。這是在初高中知識銜接講解物質(zhì)分類提到的。反應方程式到高二學,現(xiàn)在了解:Al2O3 6H+=3H2O+2Al3;+Al2O3 2OH =2AlO2 +H2O。 以后既能和強酸又能和強堿反應的物質(zhì)將拓展為一個小專題,現(xiàn)在就要注意積累。答案: BC2、下列關于Na2O2勺敘述正確的是 ()A、Na2O2g淡黃色固體,久置于空氣中變成Na2OB、 Na2O叫水的反應中,Na2O2R 作氧化劑C、用Na2O2g白過的織物、麥桿等 日久又漸漸變成黃色D Na2O繳入飽和NaOH§液中,放出大量的O2,并有白色固體析出解析:A選項應中Na2O2久置于空氣中會 變成Na2C
28、O3 B選項Na2O%水的反應中, Na202s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是氧化還原 中的歧化反應;C選項Na2O2由于強氧化性 而漂白物質(zhì),漂白之后不會再變色;D 選項飽和NaOH§液中放入Na2O2由于Na2O2 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02,水少了,溶質(zhì) NaOH曾多了,會有白色固體NaOHff出。其 中 C 選項可漂白的物質(zhì)也應總結成小專題, 現(xiàn)階段學過的有:活性炭,吸附褪色,物理變化;Na2O2 HClO由于強氧化性褪色,化 學變化。以后注意繼續(xù)補充。答案: D3、 經(jīng)過下列試驗,溶液仍為澄清透明的是( )A、飽和Na2C0蟒液中通入足量C02B、NaHCO溶液中加入過量 NaOHS
29、 液C、Ca(HCO粉液中加入過量 KOH 溶液D少量的CO2!入CaCl2溶液中解析:A 選項會發(fā)生化學反應Na2CO3CO3 H2O=2NaHCO動于生成的NaHCO施 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而且通過反應溶劑水少了,溶質(zhì)的質(zhì)量增加了,所以肯定有NaHCO固體析出。R C選項重點考查弱 酸的酸式鹽和堿的反應,B 選項反應生成Na2CO曾口水,溶液仍澄清透明,C選項反應 生成有CaCO機淀。D選項很多同學誤認為 反應,其實不發(fā)生反應,因為CO2!入水中 只能得到極少極少碳酸根,難以與鈣離子生成沉淀, 或者認為如果反應,碳酸制備了鹽酸, 弱酸制備強酸,不合理, 且生成的CaCO3在鹽酸中不
30、能存在。答案: BD4、用金屬鈉制取Na2O!常采用下 法:2NaNO2+6Na=4Na2O+N2據(jù)要求回答 問題:(1)不采用Na在氧氣中燃燒獲得 Na2O的原因 是。( 2)上述方法的優(yōu)點 是。解析:在評價一種制備方法優(yōu)缺點時,通常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反應原理可行, 其次在方案可行的情況下從反應物、產(chǎn)物、 反應條件三角度分析,包括原料來源廣泛、無污染、實驗條件容易達到等方面。答案:( 1) Na 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是Na2O2不生成Na2O( 2) 生成的氮氣將生成的氧化鈉與空氣隔絕,防止了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生成的氧化鈉不會變質(zhì)。5、 下列各反應的反應式或離子方程式中,能夠說明次氯酸是弱
31、電解質(zhì)的是()A、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1O2HC1+O 2B、 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適量二氧化碳氣體產(chǎn)生白色沉淀:Ca( ClO)2+CO2+H2O=CaCO+2HClOC、次氯酸與氫氧化鈉中和:HClO+NaOH=NaClO+H2OD 次氯酸與H2SO3乍用:HClO+H2SO3=H2SO4+HCl解析:A選項證明次氯酸不穩(wěn)定;B選項證 明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是弱電解質(zhì); C選 項證明次氯酸有酸性;D選項證明次氯酸有 氧化性。答案: B6、G、W X、Y、Z均為含氯的含 氧化合物,我們不了解它們的化學式,但知道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如下的轉化關系(未配平):加W+NaClW+H2OX+H2
32、Y+NaO HG+W+H2O Z+NaOH W+X+H2O這五種化合物中的氯的化合價由低 到高的順序是()A、 W、G、Z、Y、XB、 G、Y、W、Z、XC、 G、Y、Z、W、XD、 Z、X、G、Y、W解析:題目告知幾種物質(zhì)均為含氯的含氧化合物,說明其中氯元素皆正價。 G»W+NaGl氯的化合價有降低為1價,則必 有升高,即氯的化合價 W>GW+H2OX+H2 T ,氫元素化合價降低,氯元素的化合價就 要升高,即X>WY+NaOHG+W+H2網(wǎng)合 氯氣與NaOH勺反應,可得出這是歧化反應,Y中氯的化合價必處于 G W之間,結合 可得: W>Y>G 與同理。本題
33、重點考查對氧化還原得失電子的靈活應用。答案: B二、基本概念1、 下列物質(zhì),用酒精燈加熱時能分解生成酸酐(即酸性氧化物)的是()A、 KClO3B、 Cu(OH)2C、 CaCO3D、 NH4HCO3解析:本題中四個選項加熱都可以分解,A選項分解生成KCl和氧氣;B選項代表不溶 性堿受熱皆可分解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和水,此時得到的金屬氧化物皆為堿性氧化物;C選項代表不溶性碳酸鹽受熱皆可分解 成金屬氧化物和CO2 CO2g酸性氧化物,是碳酸的酸酐,但此時加熱需要800攝氏度以上,酒精燈溫度最高只能500 度左右; D選項代表銨鹽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即可分解,生成NH3 CO2ffi H2O本題容易錯
34、在對反應條件的選擇。答案: D2、 怎樣理解化學概念,是學好化學的關鍵問題之一,試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請簡述理由。( 1)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其中一種是氧元素,則該物質(zhì)一定是氧化物。( 2) 鹽溶液里一定有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答案:( 1) 不正確, 如果此物質(zhì)是純凈物,則該物質(zhì)一定是氧化物,但是若該物質(zhì)是混合物, 例如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則該物質(zhì)不是氧化物。B、MgCl2溶液C、液態(tài)HClD熔融NaCl解析:A選項C1O3原子團中的氯不會出 氯離子,BCM都有1價的氯,但是BDb是 鹽, 離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會出自由移動的Cl-,而C選項HCl是共價化合物,
35、在液態(tài)時無離子存在,只有在溶液中水的作用下,才會電離出氯離子。答案: BD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 一種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B、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非金屬單質(zhì)C、 某元素從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該( 2) 不正確, 例如銨鹽 (如NH4NO) 3 元素一定被還原溶液中就沒有金屬陽離子。D、 金屬陽離子被還原后不一定得到3、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金屬單質(zhì)Cl- 的是()解析:A KC1O3溶液不一定是氧化劑A選項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是同種元素被氧化還原,例如氯氣與水的反應;B選項非金屬單質(zhì)也可以是還原劑,如氫氣;C選項也可以被氧化,如氯離子變氯氣;D選項如Fe3+被還原可得到Fe
36、2+。答案: B D5、有下列三個氧化還原反應 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0若某溶液中有Fe2+,I-,Cl- 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響Fe2+和Cl-可加入的試劑是()A、 Cl2B、 KMnO4C、 FeCl3D、 HCl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 通過三個反應,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 可得出氧化性強弱順序為:KMnO4>Cl2>FeCl3> I2 ,還原性順序為:I >Fe2+>Cl。
37、除去I- ,就是將I- 氧化成碘單質(zhì),而不影響Fe2+和Cl-即兩者不被氧化,可加入的試劑選擇相對只能氧化I- 的弱氧化劑FeCl3。答案: C6、下列粒子中,氧化性最強的是()A、 Na+B、 Al3+C、 Cu2+D、 Fe2+解析: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金屬單質(zhì)還原性越弱,即失電子越難,其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強,即得電子越容易。答案: CE、 關于離子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zhì)是離子之間的反應B、 因為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總數(shù)相等,所以溶液呈電中性C、 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D、 能導電的物質(zhì)是電解質(zhì),不能導電的物質(zhì)是非電解質(zhì)解析:B 選項前半句應改為陰、
38、陽離子所帶的負正電荷總量相等;C選項溶液的導電能力決定于離子濃度,強電解質(zhì)溶液很稀,導電能力照樣較差;D選項在熔化或溶液中能導電的化合物才是電解質(zhì),兩種情況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zhì)。答案: A-高一上學期化學錯題集錦及分析二化學計算部分一、基本概念計算1、溶液濃度例題 1:密度為 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BaCl2 溶液, 直至沉淀完全為止,已知沉淀物的質(zhì)量與原硫酸溶液的質(zhì)量相等,則原硫酸溶液的濃度為()A、 29. 6%B、 %C、 LD、 L例題 1:H2SO4+BaCl 2 BaSO4 +2HC1w(H2SO4 戶 m(H2SO4)/m(H2SO溶液)=m(H2SO4)/m(
39、BaSO4) 98/233 =C= 1000 P w/昨 g/mL X 1000 mLX 98 g/mol = mol/L答案: BD2、溶解度計算例題2:t 時, 將某硝酸鉀溶液,第一次蒸發(fā)掉 10g 水, 冷卻到原溫度無晶體析出;第二次蒸發(fā)掉10g 水, 冷卻到原溫度析出晶體3g, 第三次蒸發(fā)掉10g 水, 冷卻到原溫度時析出晶體質(zhì)量應為()A、等于3gB、大于或等于3gC、小于或等于3gD無法確定解析:不飽和溶液(蒸發(fā) 10g 水)=不飽和溶液或飽和溶液(蒸發(fā)10g 水 &析出3g 晶體)=飽和溶液(蒸發(fā)10g 水 &析出晶體)=飽和溶液 +第二步溶液由不飽和(也可能飽和
40、)蒸發(fā)10g 水變?yōu)轱柡蜁r析出3g 晶體,說明10g 水能溶解的溶質(zhì)大于或等于3g。答案: B3、溶液稀釋例題3:密度為cm3的氨水,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為25%(即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該氨水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A等于B、大于C、小于D無法確定例題4:將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5X嘯DX%勺硫酸 等體積混合后,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A大于3X%B、等于3X%C、小于3X%D無法確定例題5: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濃氨水和濃氫氧化鈉溶液,各取等體積分別與等體積水混合,所得氨水質(zhì)量分數(shù)為a%所得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b%問a與b關系。這三道題均為溶液稀釋問題中的等體積 混合與等質(zhì)量混合所得溶液濃度比較
41、問題。需要明確以下幾點:若溶液密度>1(水的密度),如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則濃度越大, 密度越大;若溶液密度<1,如氨水,則濃度越大,密度越??;若溶液密度>1,則(與水或與同種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濃度:等體積>等質(zhì)量;若溶液密度<1,則(與水或與同種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濃度:等體積<等質(zhì)量;對于同種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均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質(zhì)的多少,所以物質(zhì)的量濃度越大,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必然越大。答案: C、 A、 b>a二、化學計算方法(一)守恒法例題6:體積比是3:2:1 、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 NaCl、 MgCl2、 AlCl3 三
42、種溶液,溶液中Cl- 濃度比是()E、 3:2:1F、 1:2:3G、 1:1:1D、 3:4:3三種溶液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則Cl- 的濃度之比為1:2:3 ,與溶液體積無關。例題7:在 S+2KNO3+3C=3CO2+K2s+N的反應中,若有32g S被還原,則被S氧化的C質(zhì)量是()A、 36gB、 24gC、 12gD、 6g根據(jù)電子守恒,1 mol S 被還原必有molC被S氧化,即32g S能氧化6gC答案: D注意:該反應中被KNO3R化的C不能計算在內(nèi)。例題8:在 150時,加熱高氯酸銨發(fā)生分解反應:2NH4c1O4N2T +C12 T +2O2T +4H2OT其氣態(tài)生成物組
43、成的混合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A、該混合物加熱至恒重后為Na2CO 3根據(jù)B、C、D無法計算M匕m總/n總假設有2mol NH4C1O的解,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m總=2X M(NH4ClO4)= 2X = 235gn 總=8 molM= 235g/8mol = g/mol答案: B注意:本題分析時要從平均分子質(zhì)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據(jù)生成物均為氣態(tài)產(chǎn)物,善用假設,再利用質(zhì)量守恒從而將題解出。例題 9:將 Na2CO310H2Offi NaHCO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Na+ 的濃度為L,若將等質(zhì)量的該混合物加熱至 恒重,計算所得固體的質(zhì)量為。原子守恒,Na原子物質(zhì)的量等于,所以
44、Na2CO39體物質(zhì)的量必為即。答案:例題10:某混合溶液中含有mol Na+ 、 molMg2+、 mol Cl ,另一種離子為SO42-,貝U SO42為()A、 molB、 molC、 molD、 mol根據(jù)電荷守恒,n (正電荷總數(shù))=n(負 電荷總數(shù) )X1 + X2=X 1 + 2xNa+ Mg2+Cl-SO42-x 二答案: D例題 11:現(xiàn)有一定質(zhì)量露置于空氣中的KOH樣品,測得其含KOHJ 90% K2CO效8% H2O為2%現(xiàn)向里加10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勺鹽 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問把溶液蒸干可得晶體多少 g本題看似復雜,計算量大,實際只要抓住最終固體為NaCl,根據(jù)Cl元素守
45、恒:n(NaCl) = n(HCl) =100 g x %/ g/mol=m(NaCl)= g/mol x =答案:例題12:有某種濃度的鹽酸,將一定量的該鹽酸分成三等份A、B、C往A中加入適量 蒸儲水稀釋,往B中滴加少許AgNO3s液, 過濾后保留原溶液,C保持原樣,現(xiàn)以相同 濃度的NaOH§液中和以上三種溶液至中 性,消耗NaOHS液的體積分別為 VA VR V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 VA=VC>VBB、 VA<VB<VCC、 VA>VC>VB根據(jù)H埒恒,消耗等濃度的NaOK積 必為 1:1:1 。答案: D2、極限法例題13:向 10
46、g 不純凈的碳酸鈣( 雜質(zhì)可能是 SiO2 MgCO3© Na2CO3® KHCO明的 一種 ) 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并將所產(chǎn)生的CO次部收集,體積為(標準狀況 ) ,則這種雜質(zhì)可能是()A、B、C、或D或本題利用平均值的思想,采用假設法。假設10g均為CaCO3與過量鹽酸反應產(chǎn)生 的CO2ft積恰好為 >假設10g均為雜質(zhì), 與過量鹽酸反應生成的CO2必小于,則 滿足題意。答案: CD、 VA=VB=VC例題14:常溫下, 向 20 升真空容器內(nèi)通入amol H2s和b mol SO2 (a和b都是正整數(shù),且 a<5, b< 5)。反應(2H2S+SO2=3S+H2O完全后, 容器內(nèi)氣體可能達到的最大密度約是( )D、 LE、 L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一次性使用體外血液循環(huán)管路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易碎紙不干膠標簽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教育用交互式LED顯示屏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養(yǎng)殖場家禽合作合同書
- 醫(yī)療器械銷售勞動合同書
- 石膏買賣合同書樣本年
- 企業(yè)之間借款合同范本
- 維修承包合同
- 2025股份制辦廠合同范本
- 泵車租賃合同范本
- 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案例
- 混凝土試件臺賬
- 中英文財務報表空白模板(金融非金融完整版)
- 人機料法環(huán)測檢查表
- 中國數(shù)字貨運發(fā)展報告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查房
- 《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教案
- 2021年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客服百問百答
- GA/T 766-2020人精液PSA檢測金標試劑條法
- 品管圈活動提高氧氣霧化吸入注意事項知曉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