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教案_第1頁
修辭手法教案_第2頁
修辭手法教案_第3頁
修辭手法教案_第4頁
修辭手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課修辭手法,理解掌握教學目標:1 1 辨析常見修辭手法2.2. 八大修辭手法表達效果領會與理解3.3. 了解答題思路規(guī)范答題教學重難點:常見修辭手法判斷,規(guī)范答題教法:舉例,提問,討論,閱讀感受,實戰(zhàn)教學用時:2 2 小時教學設計:一新課導入:(5 分鐘)同學們上午好!我姓張,是你們的語文老師。在今天的課開始的時候,我先出一個小謎語,這個對大家來說應該是小兒科了?!奥槲葑?,紅帳子,里面睡著白胖子”這是什么呢?大家猜猜看(花生)。大家都知道這是花生,那么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是什么 呢(花生殼、花生皮、花生米)?對的,在這個謎語中,花生的果殼、果皮、果肉全部通過什么樣的修辭手法全部變成了

2、大家生活中常見的屋子、帳子、胖子呢(比喻)?大家知道了修辭手法有多么神奇了吧,下面再來看一下下面的故事。有一條狗叫小白,它很乖, 深得小義爺爺奶奶的寵愛。奶奶夸獎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襖一樣貼心!“爺爺附和道:“小白這小子還真粘人! “同學們,仔細讀一下這兩句話,同樣是夸獎小狗,但所用 的修辭手法相同嗎(不同,一個是比喻,一個是擬人)?同學們真聰明,都析出來了,第一句用的是比喻,第二句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閱讀考查的一個重點,學會 區(qū)分各種修辭手法并掌握它們的表達效果,是我們必須具有的閱讀能力之一。下面我們先 對修辭手法進行一次復習,大家辨析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二八大常

3、見修辭手法復習:(30 分鐘)1我說你猜:聽老師讀句子,準確猜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1.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2.2.青的草,綠的葉, ,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擬人)3.3.(對偶)4.4.淇里的泉水便瀕臨絕境的人童新石寶?;畹南M麗坌氖且恍酗h蕩在??盏母柚{&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排比)4.4.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5.5.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借代)6.6.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學習嗎? (反問)7.7.他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嗎?是的,他是。(設問)2我講你憶:伴隨老師所講的每種

4、修辭手法的特征,調動以前學習的記憶,鞏固所學。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使用某一種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種事物或情境。包括本體(被比喻的 事物)、喻體(比喻的事物)、比喻詞(聯(lián)系本體和喻體的詞)。種類有(1 1)明喻。喻詞“像、似、若、猶、好像、仿佛、猶如”。例如: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喻詞“成”、“變成”、“成為”、“當做”、“化作”。例如:有時候愛是粉紅的羽 毛,誰捧著都有微笑的眼角。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不起誰來拆。(3 3)借喻。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例如: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 累垂垂的石乳一

5、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蓮花,像海棠葉,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 鶴,樂手吹簫 本體比喻詞喻體明喻V像、似、若、猶、好 像、仿佛、猶如V暗喻V成、變成、成為、當 做、化作V借喻V擬人: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當人來寫,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語言、有動作。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簜兒粑雇淼男迈r空氣,都想談談心里話??鋸垼哼\用豐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寫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縮小的寫法。八月桂花,香飄萬里。(夸大)這房間,連個巴掌大都沒有。(縮小)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內容意思密切相關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 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強語氣,說明道理,加深感情??耧L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

6、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死它。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骨氣、最有靈魂的花。設問: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行解決。即明知故問,自問自 答。他的成功考的是運氣嗎?不是,靠的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付出。反問:將明確的意思用文具的形式表達出來,只問不答,問中有答。勤能補拙,難道不是真理嗎?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等的兩個短語或句子組成一對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 的修辭方式。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對)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所要說的人或事物。 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7、。上面坐著兩個老爺,一個是馬褂,一個是西裝。3我提你想:聽老師提出易混淆的修辭手法,講出它們的區(qū)別,最好有實例支持。 比喻和擬人 區(qū)分比喻和擬人,要記住兩點:比喻是以甲喻乙,兩者有相似點,是相似關系;擬人 是以甲擬乙,兩者融為一體,是交融關系。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可以出現(xiàn)也 可以不出現(xiàn),而喻體必須出現(xiàn);擬人的本體和擬體成為一統(tǒng),本體必須出現(xiàn),擬體卻不一 定會出現(xiàn)。例 1 1 :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ū扔鳎├?2 2: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來,在監(jiān)視著白洋淀。(擬人)借喻和借代 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借喻可以改為明喻或暗喻,借代則不能。請同學看下面兩個例子。例 1 1

8、:要掃除一切害人蟲。這句話運用了借喻, “害人蟲”是喻體,這一句子可改為明喻:要掃除一切像害蟲一樣 的敵人。例 2 2:雷鋒說: “大嫂,你別問了,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這句話運用了借代,以“解放軍”代“解放軍中的一位戰(zhàn)士” ,這是借全體代部分。排比和對偶 排比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語言單位,而對偶是兩個語言單位,排比要求結構大體相 似,字數(shù)要求不甚嚴格,而對偶必須對稱。請看下面的兩個例子。例 1 1: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排比)例 2 2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對偶)三掌握八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5 分鐘)在初中階段需要辨析運用的

9、修辭格有:比喻、夸張、擬人、對偶、排比、借代、反 問、設問,剛剛我們已經一一復習過了。下面先請大家結合實例討論一下這八種修辭手法 的表達效果,大家踴躍發(fā)言。我們一起來總結。比喻: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 (狂風像發(fā)了瘋的怒漢,狂躁的卷起 一座座房屋,發(fā)泄著心中的怨氣)夸張:表達感情更強烈,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 擬人:人格化,表達情切,有情趣; 對偶:整齊,有節(jié)奏感,表意凝練; 排比:節(jié)奏鮮明,有氣勢,一氣呵成,突出強調; 借代:化繁為簡,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反問:加強語氣,加重語勢,表達鮮明,起強化作用; 設問:突出強調,引起思考,增強表達效果。休息15分鐘四:

10、追根溯源,閱讀傾聽,從題目中找考點(30 分鐘)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現(xiàn)在大家對常用的修辭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吧,學習以后就要用到 實處,下面我們先一起做一篇閱讀,來了解一下出題的思路。先請幾位同學將課文有感情 地朗讀一遍,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找一找這篇文章中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并思考這樣運 用的好處。【益思精析】冬日香山1要不是有公務,誰會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jié)來香山呢?可話又說回來,要不是恰在這 時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2開三天會,就住在公園內的別墅里。偌大個公園為我們獨享,也是一種滿足。早晨一 爬起來我便去逛山。這里,我春天時來過,是花的世界;夏天時來過,是濃陰的世界;秋 天時來過,是

11、紅葉的世界。而這三季都游客滿山,說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裝, 南腔北調的話音,隨處拋撒果皮、罐頭盒,手提錄音機里的迪斯科音樂,這一切將山路林 間都塞滿了。現(xiàn)在可好,無花,無葉,無紅,無綠,更沒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 一個清凈的世界。3過去來時,路邊是夾道的丁香,厚綠的圓形葉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現(xiàn)在只剩下灰 褐色的勁枝,頭挑著些已彈去種籽的空殼。過去來時,山坡上是些層層片片的灌木,撲閃 著自己霜紅的葉片,如一團團的火苗,在秋風中翻騰;現(xiàn)在遠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 和石和土幾乎溶在一起,很難覓到它的音容。過去來時,林間樹下是厚厚的綠齒,絨絨地 由山腳鋪到山頂;現(xiàn)在它們或枯萎在石縫間,

12、或被風掃卷著聚纏在樹根下。如果說秋是水 落石出,冬則是草木去而山石顯了。在山下一望山頂?shù)墓硪姵?,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路,歷歷在目。連路邊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來眼前,過去從未相見似的??梢韵胍姡?秋氣初收,冬雪欲降之時,這山感到三季的重負將去,便迎著寒風將闊肩一抖,抖掉那些 攀附在身的柔枝軟葉;又將山門一閉,推出那些沒完沒了的閑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 俯視大千,靜靜地享受安寧。我現(xiàn)在就正步入這個虛靜世界。蘇軾在夜深人靜時去游承天 寺,感覺到寺之明靜如處積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氣朗如在真空。4與春夏相比,這山上不變的是松柏。一出別墅的后門就有十幾株兩抱之粗的蒼松直通 天穹。樹干粗粗

13、壯壯,溜光挺直,直到樹梢盡頭才伸出幾根虬勁的枝,枝上持著束束松 針,該怎樣綠還是怎樣綠。樹皮在寒風中成紫紅色,像壯漢羞臉。這時太陽從東方冉冉升 起,走到松枝間卻寂然不動了。我徘徊于樹下又斜倚在石上,看著這紅日綠松,心中澄靜 安閑如在涅槃,覺得胸若虛谷,頭懸明鏡,人山一體。此時我只感到山的巍峨與松的偉 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這兩樣了。蒼松之外,還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綠的針葉, 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節(jié)。與松做伴的還有柏樹與翠竹。柏樹或矗立路旁?;蛏斐鲇谑?巖,森森然,與松呼應。翠竹則在房檐下山腳旁,挺著秀氣的枝,伸出綠綠的葉,遠遠地 作一些鋪墊。你看他們身下那些形容萎縮的衰草敗枝,你看他們頭上

14、的紅日藍天,你看那 被山風打掃得干干凈凈的石板路,你就會明白松樹的驕傲。他不因風寒而筒袖縮脖,不因 人少而自卑自慚。我奇怪人們的好奇心那么強,可怎么沒有想到在秋斂冬凝之后再來香山 看看松柏的形象。5當我登上山頂時回望遠處,煙靄茫茫,亭臺隱隱,腳下山石奔突,松柏連理,無花無 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圖。焦墨筆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飾只留本質。你 看這山,她借著季節(jié)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楓樹的火紅,還有游客的捧 場。只留下這長青的松柏來做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闃然無人。我邊走邊想,比較著幾 次來香山的收獲。春天來時我看她的嫵媚,夏天來時我看她的豐腴,秋天來時我看她的綽 約,冬天

15、來時卻有幸窺見她的骨氣。她在回顧與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過眼繁花,只 留下這錚錚硬骨與浩浩正氣。靠著這骨氣,她會爭得來年更好的花,更好的葉,和永遠的 香氣。6香山,這個神清氣朗的冬日。1 1 第段在寫作上采用 _ 的手法,在修辭上主要采用的方法,寫出了 補充:寫作手法屬于藝術表現(xiàn)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lián)想,想象,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 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征、 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 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

16、借景抒情等。 (熟悉即可) 。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記敘(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2 2、請指出以下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1 1 )樹皮在寒風中成紫紅色,像壯漢的臉。( 比喻)(2 2 )蘇軾在夜深人靜時去游承天寺,感覺到寺之明靜如處積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 神清氣朗如真空。( 對比)3 3、從文中找出一處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摘抄下來,并簡析其表達作用。句子:表達效果:出題思路總結怎么考1.1.指出運用怎么樣的修辭手法2.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的作用3.3.通過仿寫、擴寫、變換句式考察4.4.在詩歌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中考查5.5.通過作文考查閱讀點撥1 1 本題主要是對修辭手法的綜合考查

17、。文中有標志性詞語:“過去來時”、“現(xiàn)在”,由此可以得出這是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這段話中,抓住“這山將闊肩一抖又將出門一閉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視享受安寧”這些關鍵的詞語、句子,可以看出這是 把“山”比擬為人來寫的,借此突出冬日香山的特點。2 2、( 1 1)這是考查的是擬人和比喻的區(qū)別。細讀這句話,我們可以找到這句話有本題和喻 體。本題是樹皮,喻體是壯漢的臉,所以是比喻。(2 2)蘇軾夜游承天寺與我冬日游香山,兩者的感覺各不相同,形成對比。很顯然這里運用 的是對比的修辭手法。3 3、文章中帶修辭手法的句子有很多,首先要明確句子使用了那種修辭手法,接著要結合文 章的中心思想去分析使用該種修辭的功用

18、。五:實戰(zhàn)演練,看誰做得又快又好(1515 分鐘做題,2020 分鐘講題)【益思練場】(一)生命之芯李雪峰1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縱縱橫橫的葡萄藤。 A A 初春時節(jié),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們先是睜開一粒粒紫紅色看似惺松的葉芽,那些葉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開了。它們很快就把庭 院里的陽光剪得支離破碎斑斑駁駁,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搖曳的蒼翠,連一片金黃 陽光也漏不下來。B B 清風徐徐地一搖,幾片碎碎的陽光偶爾從葉縫間掉落下來,但那是稍 縱即逝的,像夢的碎片一樣。2我是十分喜愛這些張張揚揚的葡萄葉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綠葉田田,滿眼碧綠的飽 滿蒼翠,讓人感覺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3但妻子對這些葡萄葉子

19、卻頗有微詞,尤其是到了暮秋時分,滿藤的葉子都已枯黃了, 颯颯秋風一吹,便不停有三三兩兩的葉子從藤架上飄飄揚揚地凋落下來,落在庭院里、墻 角和臺階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飛的蝴蝶。這時,素愛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時時清掃那些 落葉。但那落葉總像掃不盡似的,往往清晨剛剛掃過,但中午或傍晚時就又落了厚厚一 層,有時一天掃了五遍,但還總是掃不凈,仿佛你一轉身它就又落下了。4妻子也想了許多的辦法,費盡了周折,院子里卻落葉依舊,這讓妻子又氣惱又無奈。 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時才能結束。5去年的中秋,滿架的葡萄又變紫了,不像往年,剪摘萄萄時,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 摘,把那些沒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著,隔三差五地摘一次,而

20、今年是一次全早早摘了,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沒有徹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說:“有些還沒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盡了?”6妻子說,葡萄摘盡了,葉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樣總是掃葉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掃落葉有什么關系呢?難道不摘葡萄那些葉子就永遠不會凋落嗎?7但不久我就有些驚訝了。果如妻子所說的那樣,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滿架的葉子一下子就黃了,然后開始洶涌地凋落,一個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那 些葉子顯得十分憔悴,有的葉脈還青著,只是葉緣黃卷了一些,但卻早早地凋落T T。8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葉子竟全落盡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揭色的新條在 庭院上空寂寂地繾綣著

21、。9難道作物也有它們自己的靈魂嗎?它們在泥土和風雨中生長,它們萌芽、抽葉、開 花,全都是為了自己的果實,果實是它們生命的燈芯,一旦果實天折了,它們的生命也就 夭折了; 一旦果實夭折了,它們的歲月也就黯淡了,無論這世界還有多么美好,無論歲月 還有多么漫長,但它們卻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10果實或許就是作物們的夢想,或許就是作物們生命的純粹使命,或許就是作物們的靈 魂,過早丟失了自己的果實,作物們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蒞臨了,作物們就再也找不到那條 讓它們真正抵達秋天的時光之路了。而我們的生命果實是什么呢?我們的靈魂是什么呢? 我們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嗎?什么才是

22、我們人 類生命的真正秋天呢?(11)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靜靜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搖曳的綠葉,我對一切都充滿 了敬意,無論是生命的,還是被我們視為非生命的,無論是一粒蟄伏在綠葉間的蟲子,還 是我們腳下的一粒泥土(12)切都是有著自己的夢想和靈魂的。1 1、 本文語言優(yōu)美,韻味悠長,請從第一段劃線句中的A A、B B 兩句中選一句賞析。A A :擬人,將入春的葡萄藤人格化,變成剛睡醒的人,并慢慢長出綠芽嫩葉,將它蘇 醒時憨態(tài)可掬的摸樣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更有情趣和韻味。B B :比喻,將很不容易漏下來的陽光比喻為夢的碎片,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葡萄的繁茂 姿態(tài),也體現(xiàn)出葡萄也葉的頑皮和生機。2 2、

23、文章第三段描寫落葉紛飛、時掃不盡的情景,其作用是什么?為下文做鋪墊。下文中妻子開始一次性采摘掉所有的葡萄,就是因為這樣葡萄葉會掉 得很快,就不會出現(xiàn)時掃不盡的麻煩,作者感悟生物的夢想和靈魂進行了準備。3 3、第、第自然段都用了較多篇幅描寫葡萄葉,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從結構、內容 兩方面解答)結構上形成了對比,內容上一自然段是描寫葡萄葉生機勃勃的情景,7 7 自然段則是描寫葉子枯萎敗落的場景,有一點相同就是很快,生長時很快爬滿架子,掉落時很快所剩無 幾,這樣寫更突出了葡萄生命力的旺盛和失去了果實(夢想和靈魂)后的迅速死亡,突出 了果實對于其重要性,說明了靈魂和夢想的重要性。4 4、從葡萄葉旺盛

24、生長到葡萄葉子過早落盡,作者的感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喜愛- 埋怨- 驚訝-崇敬4 4、如何理解“果實是它們生命的燈芯”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形象的體現(xiàn)了果實對于葡萄葉的重要性,燈芯是燈的靈魂,沒有 了燈芯燈就再也不能點燃就失去了生命,同樣失去了果實的葡萄葉就失去了夢想和靈魂, 就也會迅速失去活力。這樣生動的講出了果實的重要性,強調了靈魂和夢想的偉大和重 要。6 6、 文章末尾(劃雙橫線處)“我對一切都充滿了敬意”,結合上下文談談我充滿怎樣的敬 意?對綠葉的旺盛生命力充滿敬意,對葡萄失去了果實后的決然充滿敬意,對一切有靈魂 和夢想的生命和非生命充滿敬意,對一切的對夢想和靈魂的不懈追求充滿

25、敬意。7 7、 閱讀全文,你從葡萄葉子夭折的生命歷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人的夢想和靈魂是支撐生命的砥柱,只有夢想在靈魂在生命才有激情和活力,失去了 夢想和靈魂,則生命也會隨之枯萎。所有要堅持夢想,堅持靈魂的方向,才不會失去生活 的動力。六:課后作業(yè),鞏固提高(二)絕 唱1我每年都要到圓明園去。雖然圓明園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圓明園看荷花,卻既不 在三四月間去看它的綠葉,也不在五六月間去看它的紅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節(jié)去。2誠然,荷花綠葉的美是無可比擬的。它淺淺的深深的綠葉上凝聚著汪汪點點的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滾動的幾顆珍珠。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 “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名

26、句曾被人無數(shù)次地吟詠過。我曾經以為,這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 我現(xiàn)在卻覺得,也許一切并非如此。3誠然,荷花的紅、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遠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不管在明亮的陽光下或是在輕風細雨中,它亭亭 .于岸畔又隱隱于水底的 那些神秘莫測的艷影,都會使人心醉神迷。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 “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人們總是不絕于口。我也曾經認為,滿塘紅艷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xiàn) 在越來越不這么認為了。4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獨自一人到圓明園,想去尋找那里的殘秋??墒钱斘裔溽?于既找不到一片綠葉也找不到一朵紅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時,無意之間,卻被驀然呈現(xiàn)在 面前

27、的另一種景色震撼了:在映滿圓明園斷石殘柱的倒影中間,是一池殘荷一一有的枯梗 還高高地聳立著,有的則已折斷在水中;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 卻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綠色或者金黃色的蓮蓬,有的雖然已變成黑色,卻依然在 空中高舉,有的被風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卻依然守著它自己的根。看到這些景象,我頓時感到自己走進了一個荷花的神奇世界。5留得殘荷聽雨聲”嗎 ?不,我感到這滿池的荷花沒有枯、沒有死,那布滿池水的斷 梗殘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綠一池艷紅的最高的升華。你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種美,那種不是紅 紅綠綠的俗美,而是蘊藏于殘破枯敗之中的、充滿自信和孤傲的凄美。6它是滿池桔梗殘葉,它不

28、再以綠葉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紅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卻表達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它和圓明園留給人們的斷墻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 遠無法摧毀的象征,是一種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這滿塘殘荷才是圓明園荷池的絕美 之處,它是遠勝于色、遠勝于香的一池歷盡凄風苦雨的絕唱。何況,隆冬過后,它那散落 滿地的蓮子,又會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綠意,覆蓋著這片古老的荷池呢!7不要“留得殘荷聽雨聲”,還是“風雨聲中聽殘荷”吧!去聽它的精神,去聽它的力量1 1 聯(lián)系語境,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亭亭:本意是高聳的樣子,在文中用亭亭形容荷花,既體現(xiàn)了荷花高聳傲然獨立的姿 態(tài),也表達了對荷花的美和品質的一種喜愛和欣賞。2 2、 第段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寫了殘荷的蘊藏于殘破枯敗之中的、充滿自信和孤傲的凄美_ ,第段運用了抒情_的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