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治療指征_第1頁
乙型肝炎治療指征_第2頁
乙型肝炎治療指征_第3頁
乙型肝炎治療指征_第4頁
乙型肝炎治療指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肝炎治療指征129-s137第二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科 李成忠編譯隨著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認識的逐漸深入及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的增加,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療指征在不斷的擴大。問題已不再局限于“哪些病人應該治療?”而是“何時開始治療?”隨著病毒復制水平和(或)肝臟疾病活動程度的改變,CHB的自然病程也在動態(tài)變化,暫無治療指征的患者可能在動態(tài)監(jiān)測的過程中出現(xiàn)明確的指征而應開始治療。同時,決定是否開始或暫緩治療前,應對評估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活動程度,以估測慢性肝炎發(fā)展成為肝硬化以至肝細胞癌(HCC)的風險??赡芪<吧膰乐馗闻K疾?。毙愿喂δ芩ソ撸Т鷥斊诟斡不?/p>

2、癥肝炎暴發(fā))的患者、代償期肝硬化的患者、血清病毒載量較高的患者、病程較長、年紀較大的患者、ALT持續(xù)正常而僅有血清HBV-DNA載量較高的年輕患者等,治療指征均可能不同。其它因素,諸如婚育、職業(yè)需求、HCC家族史、經(jīng)濟水平、以及對療程和依從性的認識等亦可能影響治療的選擇。一、HBV相關的危及生命的肝臟疾病現(xiàn)有研究證實,對于HBV相關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肝臟疾?。ㄈ缂毙愿嗡ソ吆褪Т鷥斊诟斡不┗颊?,抗病毒治療是有益的??共《局委熒锌蓽p少肝移植患者HBV再感染的風險(見表1)。1、急性肝衰竭在一項17例以拉米夫定治療嚴重急性或暴發(fā)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治療組與歷史對照組相比肝性腦病的發(fā)生

3、率(18比69)、死亡率及需要行肝移植的比例(18比80)均明顯降低。通常急性乙型肝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療。在一項71例應用拉米夫定及安慰劑治療急性黃疸型(TB>5mg/dl)乙型肝炎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中,盡管拉米夫定治療組患者HBV-DNA下降較快,但生化學指標和臨床癥狀的改善程度和速度并沒有明顯差異。1年內(nèi),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清除率基本一致(94vs.97)。因此,美國肝臟病研究協(xié)會(AASLD)指南建議,對于急性肝衰竭以及病程遷延的、嚴重的急性乙肝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重度黃疸持續(xù)超過4周)應當進行抗病毒治療。2、失代償期肝硬化多項有關失代償期肝硬化的非對照研

4、究顯示,抗病毒治療不但可以改善生化學指標,而且可以使肝臟疾病得以穩(wěn)定。甚至在一些病例中,抗病毒治療明顯改善了肝硬化的并發(fā)癥,而使患者勿需肝移植治療。AASLD建議,對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只要HBV-DNA陽性,無論ALT是否升高均應盡快行抗病毒治療3、嚴重的肝炎復發(fā)在CHB的病程中,復發(fā)或肝炎的再加劇十分常見。輕度復發(fā)的患者應注意隨訪,以期可能發(fā)生的E抗原血清學轉(zhuǎn)換。而嚴重的肝炎復發(fā)(伴有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導致肝功能的失代償和肝衰竭,甚至死亡,故此類患者應予以抗病毒治療。盡管尚無前瞻性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但一些病例報道的資料表明,與歷史對照相比,抗病毒治療可促進生化學指標和

5、臨床癥狀的改善,并降低死亡率。因此,AASLD指南推薦,嚴重肝炎復發(fā)的患者應予以抗病毒治療。表1 危及生命的及進展期HBV相關肝病抗病毒治療建議HBV DNAALT建議急性肝衰竭可測及任何值急性肝衰竭、病程遷延或嚴重的急性乙型肝炎開始抗病毒治療失償期肝硬化可測及任何值盡早行抗病毒治療,并考慮肝移植治療嚴重的肝炎復發(fā)可測及快速的ALT升高,常常>10×ULN如有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立即抗病毒治療代償期肝硬化>2000IU/mL任何值開始抗病毒治療<2000IU/mL升高開始抗病毒治療二、代償期肝硬化代償期肝硬化的患者有進展至肝衰竭和HCC的風險。通過長期隨訪表明,以干擾

6、素治療CHB(合并或不合并肝硬化),可降低患者進展至肝衰竭、HCC、以及肝炎相關死亡的比率,尤其是治療后獲得持久應答的患者。但較低的應答率、缺乏隨機化等,使不同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和局限性。但在Liaw等以拉米夫定和安慰劑雙盲、隨機對照治療進展性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研究中證實,抗病毒治療有助于改善HBV-DNA高復制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結局。拉米夫定的治療顯著降低了患者達到臨床終點(包括Child-Pugh評分升高、發(fā)生HCC、腎功能不全、食降低更明顯。這一結論提示,對于HBV-DNA水平較高的進展期肝病患者,應接受抗病毒治療。采用何種藥物、治療成功和失敗的評判指標目前尚不十分確定。但是,對于HBV-DN

7、A水平較低的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有效性還需進一步研究明確。AASLD指南推薦:對于HBV-DNA大于2000IU/mL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應予以抗病毒治療,因高水平的HBV-DNA(10,000 copies/mL 或2000 IU/mL)是疾病進展的可靠預測指標。抗病毒治療是否能阻止不良臨床結局的出現(xiàn),尚待進一步證實。(見表1)。三、無肝硬化的代償期肝病1、基于ALT和組織學改變的治療指征通常CHB的治療是以ALT水平升高和/或肝活檢存在炎癥或纖維化的證據(jù)作為指征。之所以以ALT水平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ULN)兩倍作為治療指征,依據(jù)是ALT水平是評估肝組織壞死和炎癥的可靠指標之一。另一更重要的原

8、因是,ALT水平升高是抗病毒治療應答(HBeAg血清轉(zhuǎn)換)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一項以拉米夫定、干擾素、拉米夫定聯(lián)合干擾素、或安慰劑治療805位成人CHB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前ALT水平大于ULN 2倍的病例,三個治療組治療后HBeAg血清轉(zhuǎn)換率均高于安慰劑組;而ALT水平在1倍至2倍ULN之間及小于1倍的,HBeAg血清轉(zhuǎn)換率三個治療組和對照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在接受其它核苷類似物或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的病例中,治療前血清ALT水平和HBeAg血清轉(zhuǎn)換之間也存在同樣的關聯(lián)。目前,對處于活動期或免疫清除期的CHB患者,無論E抗原陽性或陰性均推薦予以抗病毒治療。E抗原陽性,處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暫不推

9、薦治療。因此類患者少有嚴重的肝臟損害,治療相關的E抗原血清轉(zhuǎn)換的比例也較低。一般E抗原陰性處于非活動狀態(tài)的患者預后良好,沒有證據(jù)表明,對低血清HBV DNA水平的進一步抑制可改善肝臟組織學或影響疾病的進展,因此一般不推薦抗病毒治療。2、是否應僅以HBV-DNA水平作為抗病毒治療指征最近,一些大樣本的研究提示,對CHB的治療指征只需根據(jù)HBV DNA水平,并不需要參考ALT水平或肝臟組織學改變。在這些研究報告中,即使ALT正常的患者,高水平的血清HBV DNA(和HBeAg)與肝硬化、HCC及肝臟疾病相關死亡率的風險也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在Yang 等一項以社區(qū)為基礎的前瞻性研究中,對2361名HB

10、sAg陽性的臺灣男性患者,年齡3065歲,平均隨訪約8.5年,結果E抗原陽性者,發(fā)展至HCC的相對危險度(RR)較E抗原陰性的患者高6.2倍。另一項對E抗原陰性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基線HBV-DNA在2.513 pg/mL的患者發(fā)展為HCC的發(fā)生比為2.3,而HBV-DNA大于13 pg/mL的患者為6.0。在眾所周知的REVEAL-HBV研究中,通過對3500例臺灣HBsAg攜帶者(85%E抗原陰性,年齡在30歲-65歲之間)的長期隨訪(平均11年),提示發(fā)生肝硬化的RR從基線患者HBV-DNA 水平10,000 copies/mL(RR =2.5;95%置信區(qū)間:1.63.8)開始升高,

11、HBV-DNA在1,000,000 copies/mL以上者,RR上升至6.5(95%置信區(qū)間:4.110.2)。在同一研究中,基線HBV-DNA水平大于10,000 copies/mL以上為發(fā)生HCC、死于HCC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預測指標,而與E抗原的狀態(tài)、ALT水平、是否存在肝硬化無關。但是,迄今為止,對HBsAg攜帶者臨床結局的預測研究多集中在基線HBV DNA水平上。同樣在REVEAL-HBV研究中,如果將基線和隨訪結束HBV-DNA水平配對,HCC風險顯著增加只在HBV-DNA水平由10,000copies/mL升至100,000 copies/mL的個體,而HBV-DNA維持在45

12、log10 copies/mL之間的個體并未增加。在另一項研究中顯示,臺灣280名平均年齡28歲的免疫耐受期患者,進展至肝硬化的機率在E抗原血清學轉(zhuǎn)換延遲的患者更高:E抗原血清學轉(zhuǎn)換發(fā)生在39歲后,3039歲,小于30歲肝硬化發(fā)生率分別為28%,4.1%,1.1%。這些研究提示,以HBV-DNA持續(xù)高水平和E抗原的持續(xù)存在對臨床不良結局的預測,相對于單次HBV-DNA水平或初始的E抗原狀態(tài)更有價值。大多數(shù)支持HBV DNA水平作為預測CHB患者臨床結束重要因素的研究是在亞洲國家開展的,這些地區(qū)大多數(shù)病人可能是在圍產(chǎn)期或幼年期感染的。這些研究入選病例的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所謂的基線高水平HBV

13、 DNA,可能在這些個體已經(jīng)高水平復制了超過40年,因此,這些研究結果是否可以推廣到成年后感染HBV的患者,或兒童期感染但年齡僅十幾二十歲的患者尚需證實。3、ALT正常的患者是否應該推薦治療血清ALT是肝細胞壞死和炎癥的標志,一般認為ALT正常的患者僅存在輕微的肝臟損傷,極少與肝病相關死亡有關。因此,ALT正常的患者不推薦抗病毒治療,除非有其它提示肝病活動或進展的臨床或組織學的證據(jù)。有報道,約一半以上的ALT正常的HBV攜帶者存在明顯的肝臟組織學改變。但是,這些研究大多數(shù)的樣本量較小,很多研究僅對患者ALT水平的測試了一次或幾次,研究入選患者的HBV-DNA水平也較高(45 log10 cop

14、ies/mL)。如果嚴格限制ALT和HBV DNA的標準,并考慮被研究者的年齡(如40歲前還是后),這一結論會存在很大的偏差。ALT正常的HBV攜帶者可以通過組織學檢查發(fā)現(xiàn)肝病活動,但是,如在ALT持續(xù)正常,特別是小于40歲或HBV-DNA小于10000copies/ml的患者,這種可能性就要小得多。4、無肝硬化CHB患者治療建議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持續(xù)的、高水平的HBV復制是不良臨床結局的重要預測因子。ALT正常(非持續(xù)性的)并不表示肝臟病變不存在。因此,在2007年AASLD指南中,以ALT水平作為CHB患者開始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指征之一,患者的年齡、E抗原狀態(tài)、HBV-DNA水平、肝臟組織

15、學改變以及HCC的家族史等均應考慮。E抗原狀態(tài)影響著治療方案的擬定,對于E抗原陽性的患者,一過性的ALT升高或處于免疫耐受期者可以暫不治療。對于E抗原陰性的患者,因疾病持續(xù)的自發(fā)緩解率較低,應積極治療,并且醫(yī)生和患者均應充分至認識到治療的長期性。AASLD指南對于E抗原陰性和陽性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經(jīng)36個月的觀察,E抗原持續(xù)陽性,ALT在ULN兩倍以上的患者應開始抗病毒治療。對于ALT持續(xù)在臨界值、或輕微升高(小于2倍ULN),特別是年齡在40歲以上者,可考慮肝活檢。如組織學檢查提示存在中到重度炎癥或纖維化的患者,也應開始治療。對E抗原陰性患者,HBV-DNA大于20,000 IU/m

16、L,ALT在ULN兩倍以上的患者開始抗病毒治療。HBV-DNA在200020,000 IU/mL之間,ALT水平正?;蛏杂猩撸∮趦杀禪LN的患者應行肝活檢,若組織學改變提示中度以上的炎癥或纖維化,應當開始治療。其它患者應定期隨訪,至上述指征出現(xiàn)即開始治療(見圖1、2)。圖1 HBeAg陰性CHB處理建議HBeAg(-)ALT>2×ULNHBVDNA>20,000IU/mLALT1-2×ULNHBVDNA 2,000-20,000IU/mLALT<1×ULNHBVDNA<2000IU/mL開始抗病毒治療,可行肝活檢監(jiān)測ALT、HBVDN

17、A 3個月1次每3個月測ALT 1次×3;如仍<1×ULN,每3-12個月1次如ALT、HBVDNA無變化,考慮肝活檢如有中、重度炎癥或纖維化,開始抗病毒治療圖2 HBeAg陽性CHB處理建議HBeAg(+)ALT<1×ULNALT1-2×ULNALT>1×ULNHBVDNA<2000IU/mL3-6個月測ALT、6-12個月測HBeAg 1次每3個月測ALT1次、6個月測HBeAg 1次每1-3個月測ALT、HBeAg 1次如ALT、HBVDNA無變化,或年齡>40歲,考慮肝活檢如有中、重度炎癥或纖維化,開始抗病

18、毒治療如ALT>2ULN,3-6個后HBeAg仍陽性,開始抗病毒,可行肝活檢如有黃疸和/或失代償,立即開始治療四、治療時應考慮的其它問題1、育齡婦女因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甚至終身進行,對于年輕患者開始抗病毒治療需謹慎,特別是對可能懷孕的育齡期婦女。有關已批準的抗HBV藥物對妊娠早期安全性的資料較少。雖然目前批準的兩個HBV用藥(替比夫定和替諾福韋)妊娠安全性為B類,并且有越來越多的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拉米夫定在妊娠期使用是安全的,但是藥物成分可在乳汁中存在,是否對嬰兒存在影響目前尚不清楚。因此,育齡婦女治療的擬定應當充分評估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或活動程度、達到治療終點的預期療程、以及在未來的幾年中由于妊娠的需要而導致不良事件的可能性。目前已存在危重的肝臟疾病、HBV-DNA水平較高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應當開始治療。E抗原陽性的CHB患者,預測其E抗原血清轉(zhuǎn)換可能性較大(如ALT>5×ULN)、在未來的23年內(nèi)無生育計劃者,可開始治療。而預測E抗原血清學轉(zhuǎn)換可能性較小和E抗原陰性的CHB患者,應推遲治療;此類患者可在生育后,或肝病有明顯活動,或后續(xù)研究證實抗HBV藥物對妊娠和嬰兒的安全性后,再開始治療。2、HCC家族史多項研究報道了HCC存在家族聚集現(xiàn)象。是否與遺傳因素、暴露于同樣的致癌環(huán)境或相似的HBV毒株感染有關,尚不清楚。很多HCC病例確診較晚,抗病毒治療往往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