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軋含油廢水處理工藝及膜技術介紹_第1頁
冷軋含油廢水處理工藝及膜技術介紹_第2頁
冷軋含油廢水處理工藝及膜技術介紹_第3頁
冷軋含油廢水處理工藝及膜技術介紹_第4頁
冷軋含油廢水處理工藝及膜技術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冷軋含油廢水主要工藝及膜處理簡介冷軋含油廢水概念:主要來自于鋼鐵行業(yè)冷軋廠五機架全連軋機組和平整機組,在軋鋼過程中, 采用乳化液或棕櫚油進行冷卻和潤滑產(chǎn)生的大量乳化液廢水和由于軋鋼設備的潤滑油、液壓油滲漏產(chǎn)生的含油廢水, 具有排放量大、水質變化幅度大、化學穩(wěn)定性好、處理難度大等特點,是公認的最難處理的廢水之一。 常規(guī)處理方法:1、氣浮法:氣浮法又稱浮選法,該法是將空氣以微小氣泡的形式注入含油廢水中, 使氣泡與水中細小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黏附, 由于其密度小, 隨氣泡一起上浮形成浮渣層從水相中分離出來,根據(jù)水中形成氣泡的平均直徑大小、溶入條件和氣泡形成方式, 氣浮法分為溶氣氣浮、布氣氣浮和電解氣浮

2、。氣浮法尤其對于重油(密度和水相近 的分離是非常有效的, 其脫油的效率依賴于形成氣泡的大小和數(shù)量, 尤其適用于氣泡直徑在20-150m 的油珠, 通過氣浮裝置可以把含油廢水中油的濃度降到40 mg/L以下。目前應用于含油廢水處理較多的溶氣氣浮是將化學破乳和溶氣浮選相結合的絮凝氣浮工藝。2、絮凝法:該方法主要根據(jù)絮凝劑類型的不同通過3種方式進行除油:一是無機鹽絮凝劑的水解聚合產(chǎn)物能中和油污表面電荷, 使其凝聚;二是高分子絮凝劑通過其分子鏈的架橋作用達到分散油污間的絮凝;三是絮凝過程產(chǎn)生的礬花對油污產(chǎn)生吸附共沉作用。工業(yè)上, 為克服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 和有機絮凝劑(如聚丙烯酰胺等 的缺

3、點, 往往將兩者復合投用, 大大提高含油廢水的除油效果。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比表面積很大的吸附劑對廢水中的溶解油和其他溶解性有機物通過物理性作用力吸附(如范德華力 、化學性吸附(如化學 鍵 和靜電吸附, 從而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泥炭、活化礬土、褐煤、高分子聚合物和吸附樹脂等。4、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各種微生物的代謝作用, 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為生物體內的有機成分或增殖成新的微生物或被微生物分解為穩(wěn)定的無機或有機物質。在好氧條件下, 污染物被分解為CO 2、H 2O; 在厭氧條件下, 污染物最終形成CH 4、CO 2、H 2S 、N 2和H 2O 等。生

4、物處理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轉盤、生物濾池 、氧化溝和厭氧消化等。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膜法, 同屬好氧生物處理方法, 是生活污水、城市污水以及有機性工業(yè)廢水處理最常用的工藝。5、膜分離法:膜分離法是利用液-液分散體系中的兩相與固體膜表面親和力的不同, 通過外界的作用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達到分離目的。目前, 應用在含油廢水處理中文獻報道較多的膜分離有微濾、超濾和納濾, 三者均靠膜兩側壓力差為推動力, 根據(jù)分離膜截留分子量截留廢水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膜分離之無機膜:油在水中的分散情況可分為游離態(tài)、乳化態(tài)和溶解態(tài), 無機膜可以用于處理游離態(tài)和乳化態(tài)含油廢水。無機膜處理含油廢水具有正常工況下沒有相的變化、操作穩(wěn)定、出水水質好、占地面積小、擴建方便、, 以及回收油質量比較好等優(yōu)點, 也正因如此, 無機膜在含油廢水處理中已日益顯示出極強的競爭力。目前用于處理含油廢水的無機膜主要有氧化錯膜、氧化鋁膜, 氧化鐵膜, 不銹鋼膜和復合陶瓷膜也有應用研究報道。寶鋼陶瓷膜應用案例1: 昆鋼陶瓷膜應用案例2:超濾裝置的作用是當含油廢水進人超濾裝置后, 水透過膜體濾眼, 而油和雜質被膜截留, 從而使油水分離。該系統(tǒng)處理含油廢水能力為6m,/h,膜管材質:無機陶瓷膜; 膜孔徑0.05m; 膜管通道孔徑:3.6mm,料液通量:100L/m2.h, 最大工作壓力1.OMpa 。 膜分離之有機超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