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古文尚書與舊籍引語的比較研究 羅織古文尚書是“偽書”的證據(jù),一條最嚴重的罪名,說它是搜羅群書引文而編造出來的。元吳澄曰:“梅賾二十五篇之書出,則凡傳記所引書語,諸家指為逸書者,收拾無遺比張霸偽書遼絕矣!” 1 (卷首目錄)清李巨來稱古文二十五篇是“搜集群書征引尚書原文,特以己意聯(lián)屬其間” 2(古文尚書辨?zhèn)尉矶盼纳袝┰~后),偽造而成的?,F(xiàn)代也有學(xué)者說:古文尚書是“自一些古籍中搜集文句編造了二十五篇” 3,(P608,<尚書>及其整理研究情況)。經(jīng)筆者反復(fù)稽考查核,發(fā)現(xiàn)事實完全不是如此?,F(xiàn)提出以下六條證據(jù),予以澄清。
2、第一,古文尚書與舊籍引語比較,古文為正確、合理。 例1:孟子·滕文公下引太誓曰:“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則取于殘,殺伐用張,于湯有光?!?按古文泰誓中作:“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5孟子引文“則取于殘”,文理不通;“殺伐用張”,殺氣騰騰,不合武王救天下民的宗旨。古文“取彼兇殘”,顯示出武王的正氣,文理也通暢;“我伐用張”,顯示征伐的威武,而沒有殺氣騰騰的感覺。兩相比較,顯然是古文正確、合理;而孟子則記憶不清,錯引兩處。例2:墨子·非命上引太誓曰:“紂夷處,不肯事上帝鬼神,禍厥先神禔不祀,乃曰:吾民有命。無廖排漏。”6按此太誓文在天志中非命
3、中均有稱引,因大同小異,故這里從略。與上述墨子所引相對應(yīng),古文泰誓上作:“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祇,遺厥先宗廟弗祀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墨子引文“不肯事上帝鬼神,禍厥先神禔不祀”,兩個“神”字重復(fù),“禍”字用法不當(dāng);“吾民有命,無廖排漏”,文理不通,無法釋讀。古文“弗事上帝神祇,遺厥先宗廟弗祀”,文從字順,無重復(fù)“神”字;“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可見紂恃“有民有命”,還在胡作非為。兩相比較,顯然是古文正確、合理;而墨子因三派學(xué)生所記,難免錯漏白出,不能通讀。例3:墨子·非命下又引太誓曰:“天有顯德,其行甚章。為鑒不遠,在彼殷王。謂人有命,謂敬不可行;謂祭無益,謂暴
4、無傷。”按古文泰誓中作:“惟受罪浮于桀謂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厥監(jiān)惟不遠,在彼夏王?!蹦右摹盀殍b不遠,在彼殷王”,文理不通:武王伐紂時正是殷朝,何能說殷“不遠”?殷王沒有推翻,還在橫行作惡,怎能“為鑒”?古文“厥監(jiān)惟不遠,在彼夏王”,正指出殷紂的下場將與“彼夏王”桀一樣。又,“謂人有命”亦不若“謂己有天命”之詞意清楚。這里的比較,又是古文正確、合理;而墨子則記憶不清,甚至把“夏王”誤成“殷王”。例4:荀子·臣道篇引書曰:“從命而不拂,微諫而不倦,為上則明,為下則遜。”楊倞注:“書,伊訓(xùn)也。” 7按古文伊訓(xùn)作:“從諫弗咈,先民時若。居上克明,為下克忠?!?5此處
5、荀子既然是引伊訓(xùn)之文,而伊訓(xùn)是伊尹訓(xùn)王的話,他怎么會教王“從命而不拂,微諫而不倦”呢?這是完全不合情理的。而古文“從諫弗咈,先民時若(順)”,正符合伊尹訓(xùn)王的語氣和道理。兩者相較,顯然是古文正確、合理;而荀子則篡改書意,為其所用。例5:荀子·堯問記楚莊王引“中蘬(當(dāng)作仲虺)之言”曰:“諸侯自為得師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為謀而莫己若者亡。7呂氏春秋·驕態(tài)亦記楚莊王引“仲虺有言”曰:“諸侯之德,能自為取師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擇而莫如己者亡?!?按古文仲虺之誥作:“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6眾所周知,仲虺是商湯的大臣,他作“誥”的目的是要湯以德懷民,永保天命,不會
6、談到“諸侯之德”的問題,故引文所述“諸侯”和“諸侯之德”肯定是荀子、呂氏或楚莊王捏造出來的。再說“得師者王、得友者霸”的“王霸”之論,是春秋戰(zhàn)國間儒家的專利品,怎能按到商朝仲虺的頭上?可見三者相較,又是古文正確、合理;而荀子呂覽根據(jù)當(dāng)時的情勢篡改書意,昭然若揭。由上五條例證可見,舊籍所引書文往往錯漏,篡改之處甚多;而古文則顯得正確、合理。這表明古文尚書是真實的古文獻,決不是舊籍引文的湊合。第二,古文尚書與舊籍引語比較,古文為完整、全面。 例1: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引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按古文大禹謨記皋陶曰:“帝德罔愆,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宥
7、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左傳引文沒頭沒尾,無上下聯(lián)系,不知如何引起這句話;古文則論述帝德“好生”的宗旨,并及其它許多賞罰的原則。兩相比較,顯然古文為完整、全面,中心明確,內(nèi)容豐富;而左傳所引,突兀一句,難明其背景和用意。例2:墨子·非樂上引湯之官刑曰:“其恒舞于宮,是謂巫風(fēng)。其刑,君子出絲二衛(wèi),小人否乃言曰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順,降之百殃,其家必壞喪?!?按古文伊訓(xùn)作:“先王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fēng);敢有殉于貨色、恒于游畋,時謂淫風(fēng);敢有侮圣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fēng)。惟茲三風(fēng)十
8、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5比較上述二者,顯然是古文完整全面,論列“三風(fēng)十愆”,其刑也嚴厲、明確,當(dāng)是真古文獻;而墨子所引,僅列“巫風(fēng)”,其刑含糊,文句不通,可能記憶不清,又不核對,故成如此。例3:墨子·非命上引仲虺之告曰:“我聞于夏人矯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惡,龔喪厥師?!狈敲蟹敲滤酝?。按古文仲虺之誥作:“夏王有罪,矯誣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師?!敝档米⒁獾氖牵訛榱苏撟C其“非命”(沒有天命)的思想,竟然篡改書之原文,將仲虺之誥中“式商受命”一句略去(非命三篇皆然);而“商受命”是當(dāng)時一句流行語,在商朝的文告中
9、俯拾即是。篡改書意為其立論作證,本是先秦諸子的一貫手法。墨子這條引文,略去對其立論不利的一句,幸真古文仲虺之誥尚在,戳穿了墨子刪節(jié)原文的伎倆。兩相比較,顯然是古文完整、真實;而墨子為了避免對其立論的不利,竟在引文中做手腳,刪去“式商受命”一句,真是用心良苦! 例4:禮記·大學(xué)引太甲曰:“顧提天之明命?!?按古文太甲上作:“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5觀大學(xué)所引,沒有主語,也無目的,不知所云;古文則前有主語,后有目的,明確是伊尹開導(dǎo)太甲之語。兩者相較,顯然是古文完整,敘事清楚;而大學(xué)所引,不明上下之文,使人茫然。 例5:禮記
10、183;學(xué)記引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xué)?!?按古文說命下作:“念終始典于學(xué),厥德修罔覺?!?觀學(xué)記所引半句,只知道人要始終念學(xué),不知其好處和效果如何;讀古文全句,才知人始終念學(xué),其道德修養(yǎng)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增進成長,于是前后貫通,意思豁然開朗。這是傅說開導(dǎo)商王武丁的話。兩者相較,學(xué)記所引,簡單片面;而古文所述,意思完整,講理明白。 由以上五條例證可見,古文尚書敘事完整,說理全面,情意真切,含義深刻;而舊籍所引,有的刪節(jié),有的片面,有的錯漏,有的掐頭去尾。這分明是舊籍在摘引古文尚書,而非古文尚書“搜集文句編造”。第三,古文尚書與舊籍引語比較,古文連貫流暢,自然貼切。 例1:墨子·
11、兼愛下引禹誓曰:“濟濟有眾,咸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封諸群,以征有苗。”6按古文大禹謨作:“濟濟有眾,咸聽朕命。蠢茲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賢,反道敗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爾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勛?!?觀墨子所引,“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封諸群”云云,文理不通,用詞不當(dāng)。兩者相較,顯然是古文連貫流暢,自然貼切;而墨子引文,可能記憶不清,或弟子記錄有差,造成如此錯亂。例2:禮記·緇衣引太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厥度,則釋。”5按古文太甲上作:“無越厥命以自覆。慎乃儉德,惟懷永圖
12、。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5觀禮記所引,“自覆”和“則釋”兩句,前后不連貫;而古文中間有“慎乃儉德,惟懷永圖”一句,此伊尹告誡太甲如何修德思謀,然后再接“若虞機張”,便流暢自然。胸有成竹,“則釋”便中。兩者相較,禮記引文因中間脫句而不通;古文則有告誡,有比喻,情真意切,催人猛醒。例3:禮記·緇衣引兌命曰:“爵無及惡德,民立而正,事純而祭祀,是為不敬;事煩則亂,事神則難?!卑垂盼恼f命中作:“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黷于祭祀,時謂弗欽;禮煩則亂,事神則難?!边@是傅說進諫商王的話。觀禮記所引,很不通順:“事純而祭祀,是為不敬”,不可理解;“事煩則亂,事神則難”,兩個“事”
13、重復(fù),難明其意。而古文則陳述清楚,語意明白。顯然,“事純而祭祀”乃“黷于祭祀”之誤;祭祀是一種禮儀,“事煩則亂”乃“禮煩則亂”之誤。由此可見,禮記引文憑記憶寫來,不免錯亂脫漏;幸有古文尚書存在,乃得糾正。由以上三條例證可見,古文尚書大都通順流暢,情真意切;而舊籍引文,往往錯漏,詞語不當(dāng)。通順流暢的古文,不可能“搜集”自錯漏百出的引文,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第四,古文尚書與舊籍引語不同之處很多,說明它們各有來歷。 例1:史記·殷本紀引湯誥與古文湯誥完全不同,可能湯誥有許多篇,殷本紀引了甲篇,而古文保存了乙篇。 例2:史記·周本紀引太誓亦與古文泰誓大相徑庭。可
14、能因記者不同,太誓存在許多版本。周本紀所引與古文泰誓因版本不同,故有差異。例3:漢書·律歷志引伊訓(xùn)篇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王,誕資有牧方明?!?而古文伊訓(xùn)作:“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見厥祖”8同書引武成篇亦與古文武成有許多差異。這里可能有脫簡、引文錯漏、版本不同等多種原因,未可一概而論。例4:左傳·昭公六年引書曰:“圣作則?!卑创司湓谡可袝姓也坏?,惟古文說命上作:“知之曰明哲,明哲實作則?!边@是群臣對商王的諫言。左傳所引與古文之所以相異,也可能有版本不同、引文記錯、傳抄改動等原因。按理說,如果古文尚書是“搜集”引語“偽造”的話,總
15、要盡量保存原有文句,以使大家信以為真,避免人們“作偽”的懷疑;但現(xiàn)在古文尚書的情況正好相反:絕大部分與引語相異,甚至史記所引大篇古文也不去抄錄,而出現(xiàn)了一篇與之同名而內(nèi)容迥異的古文。這不能不使人得出結(jié)論:古文尚書必然別有來歷,而非“搜集”引語而編成。其實,今文尚書也有與舊籍引語大相徑庭甚至迥然不同的問題。國語·周語上引湯誓曰:“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查今文湯誓,根本沒有此語。韋昭注:“湯誓,商書伐桀之誓也。今湯誓無此言,則散亡矣?!钡珔问洗呵?#183;順民篇記:“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鼻逅蜗桫P過庭錄·尚書譜因言:此知周語之湯誓,“乃因旱禱天之誓,非伐桀之誓,韋昭說非?!?0實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3D生物打印植入物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4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題庫二
- 2025年度旅游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升級個人咨詢服務(wù)協(xié)議
- 2025版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3篇
- 2025版住宅小區(qū)物業(yè)委托維護管理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藝術(shù)場地租賃合同中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與展覽指導(dǎo)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阿拉爾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合作開發(fā)合同3篇
- 2024版影視器材租賃合同下載
- 2025版房地產(chǎn)銷售合同標準模板
- 2024糯玉米采購協(xié)議書
- 印度與阿拉伯的數(shù)學(xué)
- 會陰切開傷口裂開的護理查房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擇題100題(含答案)
- 實驗報告·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部編版小學(xué)語文五年級下冊集體備課教材分析主講
- 電氣設(shè)備建筑安裝施工圖集
- 《工程結(jié)構(gòu)抗震設(shè)計》課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設(shè)計
- 公司法務(wù)部工作細則(草案)
- 第18課《文言文二則 鐵杵成針》(學(xué)習(xí)任務(wù)單)- 四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
- 《功能材料概論》期末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2023年12月
- 機器設(shè)備抵押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