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綜合經(jīng)典題附詳細答案_第1頁
2020-2021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綜合經(jīng)典題附詳細答案_第2頁
2020-2021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綜合經(jīng)典題附詳細答案_第3頁
2020-2021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綜合經(jīng)典題附詳細答案_第4頁
2020-2021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綜合經(jīng)典題附詳細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2021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綜合經(jīng)典題附詳細答案一、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考查1.鐵的許多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FeC3是重要的金屬蝕刻劑、水處理劑;影視作品拍攝中常用Fe(SCN)3溶液模擬血液;FeS可用于消除水中重金屬污染等。(1)已知: 3c2(g)+2Fe(s)=2FeC3(s)ZHi=akJ- mol-12FeC2(s)+C2(g)=2FeC3(s)刖2=bkJ - mol-1則 2FeC3(s)+Fe(s)=3FeC2(s)川3=。(2)將c(FeC3)=0.2mol L-1的溶液與c(KSCN= 0. 5mol L-1的溶液按等體積混合于某密 閉容器

2、發(fā)生反應:FeC3+3KSCN=i Fe( SCN) 3+3KC1,測得常溫下溶液中c( Fe3+)的濃度隨著時間的變化如圖1所示;測得不同溫度下t1時刻時溶液中cFe(SCN)3如圖2所示。研究表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向體系中加入適量KCl固體后,溶液顏色無變化,其原因是,根據(jù)圖1分析,在t1、t2時刻,生成Fe3+的速率較大的是 時刻。常溫下Fe3+3SCN=F&SCN)3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約為 ,其它條件不變時,若向容器 中加適量蒸儲水,則新平衡建立過程中v(正)v(逆)(填“V”或“=”)。根據(jù)圖2判斷,該反應的 AH0 (填或"V”),圖中五個點對應的狀態(tài)中,一 定處

3、于非平衡態(tài)的是(填對應字母)。(3)利用FeS可除去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用FeS將Pb2+轉化為PbS可消除Pb2+造成的污染,當轉化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廢水中c(Fe2+)=c(Pb2+)填具體數(shù)據(jù),已知Ksp(PbS)=8x 10-28, Ksp( Fe§=6x 10-18?!敬鸢浮?0.5a-1. 5b) kJ - mol-1反應的本質是Fe3+3SCN=hFe(SCN3, KCl的加入對可 逆反應狀態(tài)不造成影響t2 1000 < < a、b 7. 5x 109【解析】【分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1(-3),可得熱化學方程式;3+(2)判斷KCl固體對可逆反應Fe +3

4、SCN ? FeSCN3的影響,t2時生成物濃度比 3t1時大,逆反應速率較大,故生成Fe3+速率較大;3+-cFe(SCN)3Fe +3SCN ? Fe SCN 3平衡常數(shù)K=- 3+ 3-: -以此計算;溶彼稀釋后 Q>K 3c(Fe )c (SCN )平衡向左移動,v(正)<v(逆);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故a、b、c cFe(SCN)3增大,隨著溫度升高t1時已達到平衡點,溫度升高 c Fe( SCN) 3減小,則平衡逆移;一 2+、 2+、 2-、-一、/2+2+c(Fe ) c(Fe )c(S ) Ksp(FeS) 由FeS+Pb ? PbS+Fe知,K= 2+;

5、 = 12+1工-=”以此分c(Pb ) c(Pb )c(S ) Ksp(PbS)析?!驹斀狻?1)已知: 3C2( g)+ 2Fe( s)= 2FeC3( s)ZH1=akJ mol 12FeC2(s)+C2(g)= 2FeC3( s)ZH2=bkJ mol 11:根據(jù)蓋斯te律- 3)可彳導 2FeCb s +Fe s =3FeCb s 由3=(0. 5a-1.5b) kJ mol1,故答案為:(0.5a-1.5b) kJ mol-1;3+(2)由于反應的本質是 Fe +3SCN ? Fe SCN 3,因此KCl的加入對可逆反應狀態(tài) 3不造成影響;t2時生成物濃度比t1時大,逆反應速率較大

6、,故生成Fe3+速率較大,故答案為:反應的本質是 Fe3+3SCN=Fe(SCN)3, KCl的加入對可逆反應狀態(tài)不造成影響; t2;由圖I知,達到平衡時c(Fe3+)=0. 05 mol L-1,故反應中消耗 Fe3+的濃度為0. 1 mol - L1-0.05 mol - L-1=0. 05 mol - L1,平衡時 c Fe(SCN) 3=0. 05 mol - L-1, c(SCN)=0.25 mol . L1-0.15 mol - L-1=0. 1 mol L1,則平衡常數(shù)K=cFe(SCN)30.05c(Fe3+)c3(SCN-) 0.05 0.13=1000;溶液稀釋后Q=cFe

7、(SCN%c(Fe3+)c3(SCN-)>K平衡向左移動,v(正)vv(逆),故答案為:1000; V;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故a、b、c三點cFe(SCN3增大,隨著溫度升高 c時已達到平衡點,溫度升高 c Fe( SCN) 3減小,則平衡逆移,則反應 AHV 0,圖中五個點對應的狀態(tài)中,處于非平衡態(tài)的是a、b,故答案為:v;a、b;(3)由 FeS+Pb2+? PbS+Fe2+ 可知,7.5 109,故K= c(Fe2+) = c(Fe2+)c(S2-) = Ksp(FeS)6 10 18一 c(Pb2+) - c(Pb2+)c(S2-) - Ksp(PbS)8 10 28c

8、Fe2+ =7.5 109c Pb2+ ,故答案為:7.5X109。2.鋁及其合金可用作材料、鋁熱劑等,在環(huán)境修復等方面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1)鋁的冶煉、提純的方法很多。高溫碳熱歧化氯化法冶鋁包含的反應之一為:Al2O3(s)+AlC3(g)+3C(sL3CO(g)+3AlCl(g)其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K=。碳熱還原內2。3冶鋁的部分反應如下:I .2Al2O3(s)+9C(s)=A4C3(s)+6CO(g) H1=akJ/moln . 4Al2O3(s)+Al4C3(s)=3AgC(s) H2=bkJ/mol出.A1404c(s)+A4c3(s)=8Al(g)+4CO(g) AH3=ck

9、J/mol反應 Al2O3(s)+3C(s)=2Al(g)+3CO(g的廿1=kJ/mol用離子液體 AICb-BMIC(陽離子為EMIM+、陰離子為AlCQ、AbC/)作電解質,可實現(xiàn)電解精煉鋁。粗鋁與外電源的 極(填 芷"或 負")相連;工作時,陰極的電極反 應式為。(2)真空條件及1173K時,可用鋁熱還原 Li5A104制備金屬鋰(氣態(tài)),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用Al、Fe或Al-Fe合金還原脫除水體中的硝態(tài)氮 (N03-N),在45C,起始c(KN03-N)為 50mg L-1、維持溶液呈中性并通入 Ar等條件下進行脫除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co為起始濃 度

10、、c為剩余濃度):反應時間小純Al在03h時,NO3-幾乎沒有被脫除,其原因是 ;寫出3h 后 NO3-被還原為 N2的離子方程式: 。Al-Fe合金12h比純A134h的脫除速率快得多的可能原因是 。僑案】c3(CO) c3(AlCl) c(AlCl 3)4a+b+3c12正 4A2Cl7 +3e = 7AlC4 +Al 3L5AlO4 + 5Al10Al + 6NO3 + 12H2O +1173K真空15Li(g) + 4Al2O3鋁表面的氧化膜仍未被溶解45 c6H+ 10Al(OH)3 + 3N2 T Al-Fe形成原電池能加速電子轉移【解析】【分析】(1)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生成物濃度哥

11、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哥之積的比值;利用蓋斯定律去反應熱;電解精煉時,粗鋁作陽極,而陰極上生成Al;Al、Fe的活潑性不同,在溶液中可以構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驹斀狻?1)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生成物濃度哥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哥之積的比值,固體的濃度為定33 z值,不出現(xiàn)在表達式中,則平衡常數(shù)K= c (CO) c (C);c(AlCl 3)111 一一根據(jù)蓋斯7E律,反應IX- +反應n X+反應出X可得目標反應31241 .1.1Al2O3(s)+3C(s)=2Al(g)+3CO(g)貝U AH=AHiX- +AH2X一 + H3XkJ/mol31244a+b+3c=kJ/mol ;12電解精煉中,含

12、有雜質的金屬作陽極,失去電子,形成離子進入電解質中,在陰極得到電子得到單質,從而完成冶煉過程,因此粗鋁與外電源的正極相連;電解質溶液中Al以AlC4 > A12C7一的形式存在,在陰極得到電子,生成Al,電極方程式為4A12C17 +3e =7AlC4 +Al;(2)真空條件及1173K時,可用鋁熱還原 Li5AlO4制備金屬鋰,Al則轉化為Al2O3,化學方程式為 3Li5AlO4+5Al1173K真空15Li(g)+4Al2O3;純Al在03h, NO3一幾乎沒有被脫除,說明幾乎沒有反應,而在 3h后,反應才開始,可能是由于 Al的表面有一層氧化膜,阻止了反應的進行,因此純 Al在0

13、3h時,NO3-幾乎沒有被脫除,其原因是鋁表面的氧化膜仍未被溶解;Al和NO3反應,溶液是中性的,產(chǎn)物中Al以Al(OH)3的形式存在,Al的化合價從0升高到+ 3價,NO3一中N的化合價從+ 5 價降低到0價,根據(jù)化合價升降守恒,Al和NO3一的系數(shù)比為5: 3,再根據(jù)電荷守恒和原45 C子守恒,可得離子方程式為10Al+6NO3 +12H2O+6H+= 10Al(OH)3+3N2 f ;Al、Fe的活潑性不同,在溶液中可以構成原電池,加快電子轉移,加快了反應速率。3. H2O2的制取及其在污水處理方面的應用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l) ) “氧陰極還原法”制取 H2O2的原理如題圖所示:陰極

14、表面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有:I . 2H+O2+2e=H2O2n . H2O2+2H+ 2e-=2H2Om) 2H+ + 2e-=H2 T寫出陽極表面的電極反應式:。其他條件相同時,不同初始pH(均小于2)條件下,H2O2濃度隨電解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c( H+)過大或過小均不利于 H2O2制取,原因是 。pH05 pll-fll pH"ia(4I-D1(2)存堿性條件下,H2O2的一種催化分解機理如下:H2O2(aq)+Mn2+(aq尸- OH(aq)+Mn 3+( aq)+OH-( aq) ?H=akJ/molH2O2(aq)+ Mn3+( aq) + 2OH-(aq)= Mn2+(a

15、q) + - O2-(aq) + 2H2O(l)?H=bkJ/molOH(aq) + O2-(aq)= 02( g) + OH-(aq)?H=ckJ mol2H202( aq尸 2H20( l)+02( g) AH= 。該反應的催化劑為 。(3) H2O2、03在水中可形成具有超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0H),可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次磷酸根離子(H2P02 )。弱堿性條件下0H將H2PQ-氧化成P043-,理論上l.7g0H可處理含0. 001mol/LH2P02的模擬廢水的體積為。為比較不同投料方式下含H2PO2-模擬廢水的處理效果,向兩份等體積廢水樣品中加入等量H2O2和03,其中一份再加入 F

16、eSQ。反應相同時間,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口 截度 .S3重料破置認化號添加FeSQ后,次磷酸鹽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顯著提高,原因是 ?!敬鸢浮?H 2O-4e-=4H +02 c (H+)過小時,反應I的化學反應速率較慢, c (H+) 過大時,主要發(fā)生反應出 (a+b+c) kJ/mol Mn 2+ 25L f3+促進H2O2和03產(chǎn)生 0H, 氧化產(chǎn)生的Fe3+將PO43-轉化為FeP04沉淀【解析】【分析】(1)由電解裝置圖可知陽極表面消耗水,產(chǎn)生氧氣,以此寫出電極方程式;(2)由蓋斯定律可得,+可得所求熱化學方程式,中間產(chǎn)物Mn2+為催化劑;(3)弱堿性條件下?OH將H2PO2-氧化

17、成PO43-,反應為:3-4gOH+2OH +H 2Po2 =P043 +4H 20 ,以此計算廢水的體積;由圖可知添加 FeSQ后,次磷酸鹽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顯著提高,原因是Fe2+促進H2O2和03產(chǎn)生 0H,氧化產(chǎn)生的Fe3+將P043-轉化為FeP04沉淀。【詳解】(1)由電解裝置圖可知陽極表面消耗水,產(chǎn)生氧氣,則電極方程式為+2H 2O-4e=4H +O2,故答案為:2H 2O-4e-=4H+O2;(2)已知: H2O2( aq)+Mn2+(aq尸 OH( aq)+Mn3+( aq)+OH-( aq)?H=akJ molH2O2(aq)+ Mn3+(aq) +2OH-(aq尸 M

18、n2+(aq) + 。2-( aq) + 2出0(1)?H=bkJ/ mol。OH(aq) + O2-( aq)=。2( g) + OH-(aq)?H=ckJ/mol由蓋斯定律可得,+可得所求熱化學方程式2H2O2 aq = 2H2O l +O2 g ,則 H= (a+b+c) kJ/ mol, Mn2+為中間產(chǎn)物反應前后不發(fā)生改變?yōu)榇呋瘎蚀鸢笧椋?a+b+c) kJ/mol; Mn2+;(3)弱堿性條件下 OH將H2PO2氧化成PO43-,反應為:31.7g4gOH+2OH-+H 2PO2-=PO4 +4H2O, l.7g - OH 物質的量 n= =0.1mol ,則參與反應的H2PO

19、2物質的量為0.025mol ,則廢水的體積 V= n = 0.025mol =25L , c 0.001mol/L故答案為:25L;由圖可知添加FeSQ后,次磷酸鹽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顯著提高,原因是Fe2+促進H2O2和O3產(chǎn)生 OH,氧化產(chǎn)生的Fe3+將PO43-轉化為FePO4沉淀,故答案為:Fe2+促進H2O2和O3產(chǎn)生 OH,氧化產(chǎn)生的Fe3+將PQ3-轉化為FePO4沉淀。4.磷酸是重要的化學試劑和工業(yè)原料。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25c時,磷酸和氫氟酸的電離常數(shù)如下表所示。物質H3PO4HF電窗常數(shù)Ka1=7.1 X 也Ka2= 6.3 x 180Ka3= 4.2 x 1

20、10Ka= 6.6 x 140向NaF溶液中滴加少量H3P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已知:I .CaO(s)+H2SC4(l)CaSQ(s)+H2O(l) AH= -271kJmol-1n .5CaO(s)+3H3PC4(l)+HF(g) Cas(PC4)3F(s)+5H2O(l) AH= -937kJ mol-1則:工業(yè)上用 Ca5(PO4)3F和硫酸反應制備磷酸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只發(fā)生反應n ,達到平衡后縮小容器容積,HF的平衡轉化率(填揩大"減小“或不變”,下同);HF的平衡濃度。(3)工業(yè)上用磷尾礦制備 Cas(PO4)3F時生成的副產(chǎn)物

21、CO可用于制備H2,原理為CO(g)+H>O(g) CQ(g)+H2(g) AH。一定溫度下,向10L密閉容器中充入0.5mol CO和1mol H2O(g), 2min達到平衡時,測得02min內用CO2表示的反應速率 v(CO2)= 0.02mol L-1 min-1 °則CO的平衡轉化率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在壓強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設起始的n(CO),一,研=y, CO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該反應的AH0(填 多" "或=下同)。a 1,理由為【答案】H3PQ+F = HF+H2PQCas(PO4)3F(s

22、)+ 5H2SQ(l) 3H3PO4(l)+ HF(g)+ 5CaSQ(s)8AH=418 kJmol 1增大不變 80% 3 < < 相同溫度下,y越小,CO的轉化率越 大,其平衡體積分數(shù)越小【解析】【分析】【詳解】(1)根據(jù)電離平衡常數(shù)可知酸性有如下關系:H3PO >HF>H2PO4 > HPO42 ,所以向NaF溶液中滴加少量 H3PQ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為:H3PO4+F =HF+H2PO4 ;(2)已知:I.CaQs)+H2SQ(l) CaSQ(s)+H2O(l) AH=-271 kJ - mol1n . 5CaO(s)+3H3PO4(l)+HF(g

23、) Csb( PQ)3F(s) + 5H2O( l) AH=937 kJ - mol 1 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IX 5-n即得到Ca5( PO4) 3F和硫酸反應制備磷酸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a5(PO4)3F(s) + 5H2SQ(l)3H3PO4(l)+HF(g)+5CaSQ(s) AH= 418 kJ - mol 1; 反應n的正反應體積減小,所以達到平衡后縮小容器容積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HF的平衡轉化率增大。由于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即K= c(HF),因此HF的平衡濃度不變;(3)測得02 min內用CO2表示的反應速率v(CO2)=0.02 mol - L. 1 - min 1,所以

24、生 成CQ濃度是0. 04mol/L,則CO g + H2O g ? CO2 g + H2 g起始濃度(mol/L)0.050,100轉化濃度(mol/L)0.040.040.040.04平衡濃度(mol/L)0.010.060.040.04因此CO的平衡轉化率0=0" X 100%= 80%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 0.04 0.04 =-;0.050.01 0.06 3根據(jù)圖像可知升高溫度 CO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所以該反應 的AHV 0,由于相同溫度下,y越小,CO的轉化率越大,其平衡體積分數(shù)越小,所以 a<1。200 C開始分解為FeO5.碳酸亞鐵(

25、FeCQ)是菱鐵礦的主要成分,將其隔絕空氣加熱到和CC2,若將其在空氣中高溫煨燒則生成Fe2O3o(1)已知 25 C、101 kPa 時:C (s) +O2 (g) =CC2 (g)AH= 393 kJ mol 1鐵及其化合物反應的始變示意圖如圖:-NFk1 3 41jV 5d +K 鼠J +LlB0kJ-nwl-1L_L2FH1O 制 I請寫出FeCQ在空氣中煨燒生成 Fe2O3的熱化學方程式:。(2)據(jù)報道,一定條件下 F&O3可被甲烷還原為 納米級”的金屬鐵。其化學方程式為 Fe2O3 (s) + 3CH4 (g) 穩(wěn) ? 2Fe (s) + 3CO (g) + 6H2 (g)

26、 AH反應在3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2 min后達到平衡,測得 Fe2O3在反應中質量減少 4.8 g, 則該段時間內用 H2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將一定量的Fe2O3 (s)和CH4 (g)置于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能說 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CO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 : 2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C鐵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D v 正(CO) = 2v 逆(H2)在容積均為VL的I、n、出三個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納米級”的金屬鐵,然后分別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三個容器的反應溫度分別為、T2、T3且恒定不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驗

27、測得反應均進行到t min時,CO的體積分數(shù)如圖所示,此時I、n、出三個容器中一定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上述反應的 AH 0(填大于”或小于”)。*泡3/%°門 乃 心r/r(3) F&O3用CO還原焙燒的過程中,反應物、生成物和溫度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UnBu.ml二5三*I=J二3(>a度,七(圖中I、n、出、iv四條曲線是四個化學反應平衡時的氣相組成對溫度作圖得到的;A、B、C D四個區(qū)域分別是 Fe2O3、Fe3O4、FeO、Fe穩(wěn)定存在的區(qū)域)若在800 C,混合氣體中 CC2體積分數(shù)為40%的條件下,F(xiàn)e2O3用CO還原焙燒,寫出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

28、4) Fe2O3還可以用來制備 FeC3,通過控制條件 FeC3可生成聚合物,其離子方程式為xFe3 +yH2oW ? Fex (OH) J* * ' +yH 0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動的是 (填字母)。A加水稀釋B加入少量鐵粉C升溫D加入少量 Na2CO3【答案】4FeCQ (s) + O2 (g) =2F殳O3 (s) + 4CO(g) AH= 260 kJmol 1 0.03 mol L11800 c1 min 1 BC m 大于 FaO3+ CO2FeO+ CO2 B【解析】【分析】(1)圖1分析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結合 C (s) +O2 (g) =CQ (g) H=-393

29、kJ?mol-i和蓋斯定律計算得到FeCQ在空氣中煨燒生成 Fe2O3的熱化學方程式;(2)2min后達到平衡,測得 F及O3在反應中質量減少 4.8g,依據(jù)化學方程式反應前后質量變化計算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根據(jù)反應速率概念計算得到氫氣的反應速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據(jù)此分析;2Fe (s) +3CO (g) +6H2 (g) F殳O3 (s) +3CT (g),根據(jù)圖 2 中 I、n、出圖象,co百分含量,由小到大,n< I<m,結合化學平衡移動分析解答;根據(jù)溫度對平衡的影響來判斷,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O的轉化率減小,據(jù)此判斷Fe2O3

30、(s) +3CT (g)2Fe (s) +3CO (g) +6H2 (g) AH 大小;(3) 800c時,混合氣體中 CO2體積分數(shù)為40%時,圖象分析可知 F&O3用CO還原得到氧 化亞鐵和一氧化碳;(4) A.加水稀釋,則水解平衡正向移動;B.固體不能影響化學平衡;C.控制條件使平衡正向移動,水解為吸熱反應,所以升溫平衡正向移動;D.加入碳酸鈉,則消耗氫離子,平衡正向移動。【詳解】(1)由鐵及其化合物反應的始變示意圖可推知4Fe (s) + 3O2 (g) =2Fe203 AHi = -1648 kJ mol-12FeCQ (s) =2Fe (s) + 2C (s) + 302

31、(g) A位=+1480 kJ mol-1C (s) +O2 (g) =C02 (g)AH3=- 393 kJmol-1則在空氣中煨燒 FeCQ 生成 Fe2O3 的烙變 AH= 2 X A2+AH + 4 X A護 2X 1480 kchol;1+ (1648 kJmol-1) + 4X (-393 kJmol-1) = -260 kJmol-1,則熱化學方程式為 4FeCO (s) + O2(g) =2Fe2O3 (s) + 4CO2 (g) AH= -260 kJmol-1;故答案為:4FeCC3 ( s) + O2 ( g) =2Fe2O3 (s) + 4C02 (g) AH= -26

32、0 kJmol-1;4.8g(2)測得Fe2O3在反應中減少的質量為 4.8 g,則反應的n ( Fe2O3)= ; = 0.03160g/ molmol,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得 n (H2) =6n (FaQ) =6X0.03 mot 0.18 mol,則用H2表示的反 應速率為 V (H2)= 0.18mo1 =0.03 mol L-1 min-1;3L 2min故答案為:0.03 mol L_1 min-1;A.因為反應開始時,無 CO和H2,隨著反應的進行,CO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一直為1 : 2,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 A錯誤;B.該反應有固體參加,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有變化,又因為容

33、器恒容,所以當混合氣體的 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 B正確;C.鐵為反應物,當其質量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 C正確;D.當2v正(CO) =v逆(H2)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 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 BC;由題圖可知,中的狀態(tài)轉變?yōu)門2中的狀態(tài),CO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說明反應正向進行,所以狀態(tài)I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T2中的狀態(tài)轉變?yōu)門3中的狀態(tài),CO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說明反應逆向移動,說明H可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狀態(tài)出;T3時溫度最高,CO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所以 2Fe (s) + 3CO (g) + 6H2 (g) =Fe2O3 (s) + 3CH4 (g) 的正

34、反應為放熱反應,則逆反應的AH大于0,故答案為:出;大于;(3) 800c時,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為40%時,由圖可知,在 C區(qū),此時為氧化亞鐵的穩(wěn)定區(qū)域,所以產(chǎn)物為氧化亞鐵,F(xiàn)e2O3用CO還原焙燒得到氧化亞鐵和二氧化800 c800 c碳,反應的方程式為:Fe2O3+ CO-2FeO+ CC2,故答案為:F及O3+CO-2FeO+CC2;(4) A.水為反應物,加水稀釋平衡會正向移動,故 A正確;B.加入鐵粉,反應物 Fe3+的量減少,平衡會向逆向移動,故 B錯誤;C.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會正向移動,故 C正確;D.加入少量Na2CO3,碳酸鈉會消耗氫離子,使氫離子

35、的濃度減小,平衡正向移動,故 D正 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 B。6.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乙烷為原料制取,回答下列問題。 (1)傳統(tǒng)的熱裂解法和現(xiàn)代的氧化裂解法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2H6(g尸QH4(g)+H2(g) H1=+136kJ m ol-1 C2H6(g)+ 1 O2(g)=C2H4(g)+H2O(g) H2=-110kJ m ol-12已知反應相關的部分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化學鍵H-H(g)H-O(g)O=O鍵能(kJmol-1)436X496由此計算X=,通過比較加1和小2,說明和熱裂解法相比,氧化裂解法的優(yōu)點是(任寫一點)。(2)乙烷的氧化裂解反應產(chǎn)物中除了QH4外

36、,還存在CH、C。C。等副產(chǎn)物(副反應均為放熱反應),圖甲為溫度對乙烷氧化裂解反應性能的影響。乙烷的轉化率隨溫度的升高而 升高的原因是一,反應的最佳溫度為 (填序號)。700 c B. 750 c C. 850 c D. 900 c乙烯選擇性=乙烯收率=乙烷轉化率Z烯選擇性n(C2H4)n(C2H4)+n(CH 4)+n(CO)+n(CO 2)必的n(O2)值對乙烷氧化裂解反應性能的影響。判斷乙烷氧化裂解過程中n(C2H6)n(O2)的最佳值是(3)煌類氧化反應中,氧氣含量低會導致反應產(chǎn)生積炭堵塞反應管。圖乙為判斷的理由是。(4)工業(yè)上,保持體系總壓恒定為100kPa的條件下進行該反應,通常在

37、乙烷和氧氣的混合氣體中摻混惰性氣體(惰性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為 70%),摻混惰性氣體的目的是 。反應達 平衡時,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如下表:組分C2 H6O2C2H4H2O其他物質體積分數(shù)/%2.41.0121569.6計算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Kp=(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平衡分壓二總壓琳積分數(shù))?!敬鸢浮?65氧化裂解反應是放熱反應,節(jié)約能源(或氧化裂解反應熱力學趨勢上大)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轉化率升高C 2.0比值小于2.0時,乙烯的收率降低;比值大于2.0時,乙烯的收率并未增加且產(chǎn)生更多的積炭,堵塞反應管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增多的反應,恒壓充入惰性氣體相當于擴大容器體積,降低分壓,有利于平衡

38、正向移動 75(kPa)0.5 【解析】 【分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得出 H2(g)+°O2(g)=H2O(g)的反應熱,再根據(jù)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2成物的總鍵能,可求出 x的值;(2)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根據(jù)圖象,隨溫度升高,乙烷的轉換率越高;綜合乙烯 的轉化率和選擇性,圖中即可對應找出最佳的反應溫度;(3)含氧量高,會造成積炭,要根據(jù)圖象找出乙烯收率高而相對積炭少的點,即圖中n C2H6的比值為2時最佳;n O2(4)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物、生成物的關系,并且將濃度關系轉變?yōu)榉謮宏P系來解答。 【詳解】1(1)根據(jù)蓋斯定律,-得到:H2(g)+ - 02(g)H2O(g)

39、 AH=-246kJ/mol ,根據(jù)鍵能關系 A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436 + 496/2-2X =-246 , x= 465;由熱化學方程式可 以看出,熱裂解法是吸熱反應,需要消耗能源,氧裂解法是放熱反應,不需要從外界得到能量,故答案為:465;氧化裂解反應是放熱反應,節(jié)約能源(或氧化裂解反應熱力學趨勢上大);(2)由圖可知,隨溫度的升高,乙烷的轉化率在升高,考慮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溫度 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由圖,要乙烷的轉化率盡可能高,而副產(chǎn)物又相對較少,及乙烯的 選擇性較高,應找到乙烯收率較高時的溫度,對應下溫度在850左右,故答案為: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轉化率升

40、高;C;(3)由(2)分析可知,我們要選擇乙烯收率較高的點,在圖 2中,比值小于2時,乙烯收率隨 比值增大在上升,比值大于2時,乙烯的收率并未增加,并且氧含量值在降低,會造成積炭,故答案為:2.0;比值小于2.0時,乙烯的收率降低;比值大于2.0時,乙烯的收率并未增加且產(chǎn)生更多的積炭,堵塞反應管;1(4)C2H6(g)+ 02(g)=C2H4(g)+H2O(g)反應是體積在增大的反應,充入惰性氣體,總壓恒2定,分壓就降低了,壓強降低會促使反應向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即正向移動。根據(jù)平衡P C2H4 P H20常數(shù)的表達式 Kp=1=75(kPa)0.5,故答案為:75(kPa)0.5。P(C2H

41、6) P2。)【點睛】解答(1)關鍵在于考查斷鍵吸熱,成鍵放熱的知識;利用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來分析實踐生 活中最佳的反應條件,本題主要考慮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表達式要轉變成用分壓來7. CO2的回收與利用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課題??衫肅H4與CO2制備合成氣(C。H2),還可制備甲醇、二甲醛、低碳烯經(jīng)等燃料產(chǎn)品。I.科學家提出制備合成氣”反應歷程分兩步:反應:CH4(g)? C(ads) +2H2(g)(慢反應)反應:C(ads) + CO(g)? 2CO(g)快反應)上述反應中C(ads)為吸附性活性炭,反應歷程的能量變化如圖:(1)CH4與CO2制備合成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在高

42、溫下可自發(fā)正向進行的原因是 ,能量變化圖中:E5+E1E4+B(填“>”“或”式)II.利用 管成氣”合成申醇后,脫水制得二甲醍。反應為:2CH30H(g)?CH3OCHk (g) + H2O(g) H經(jīng)查閱資料,在一定范圍內,上述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與熱力學溫度存在如下關系:lnKc=-2.205+2708.6137其速率方程為:VMk 正?c2(CH30H), v 逆=卜逆?c(CH3OCH3)?c(H2O), k 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且影響外因只有溫度。(2)反應達到平衡后,僅升高溫度,k正增大的倍數(shù) k逆增大的倍數(shù)(填“>'“哪(3)某溫度下,Kc=200,在密閉容器中

43、加入一定量C偉OH。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如下:物質CH30HCH30chiH2O物質的量/mol0.40.40.4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簐正 v逆(填">'”哪“土)(4)500K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醇CH3OH,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時,體系中CH3OCH3(g)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埴標號)A.- B. - C.1D.無法確定333m.合成低碳烯經(jīng)(5)強堿性電催化還原 CO2制備乙烯研究取得突破進展,原理如圖所示。b極接的是太陽能電池的 極(已知PTFE浸泡了飽和KCl溶液)。請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 。L卬於U池C.II,才co# -1J I【答案】

44、CH4 (g) + CO (g)? 2C0(g) + 2H2 (g)量數(shù)增大(嫡增),高溫有利于正向自發(fā)進行+ 120H【解析】【分析】A H=3 + E1) kJ miol-1該反應正向吸熱,氣體計<<> C 正 2CQ + 12e- + 8H2O = C2H4im匕-ME/皋方果I. (1)始變 H =生成物的總內能-反應物的總內能,結合物質的凝聚狀態(tài)寫出熱化學方程 式;根據(jù)化學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條件判斷;反應越慢,反應的活化能越高,據(jù)此解答;2708.6137 II.由lnKc=-2.205+可知,溫度T越大,則Kc越小,即升高溫度,Kc減小,所以2CH30H(g)? CH

45、3OCH3(g)+H2O(g)A Hv0;(2)升高溫度,平衡逆向進行,即 v正<v逆,結合速率常數(shù)k的變化分析;(3)根據(jù)濃度嫡Qc與平衡常數(shù)K的關系分析:若 Qc>K,則反應逆向進行;(4)根據(jù) lnKc=-2.205+2708.6137和丁= 500k計算平衡常數(shù)Kc,結合反應三段式計算平衡時TCH3OCH3(g)的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分數(shù);n. (5)由電解裝置圖可知,a電極上CO2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生成 QH4,所以a電極為 陰極、b為陽極,陰極上 CO2得電子生成C2H4,結合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寫出電極反應 式?!驹斀狻縄. (1)CH4與CQ制備“合成氣”的化學方程式

46、為CH(g)+CQ(g)? 2H2(g) + 2CO(g),由圖可知故反應的始變 H=生成物的總內能-反應物的總內能=(E3-E 1)kJ/mol,反應的熱化學方 程式為 CH(g)+CO2(g)? 2CO(g)+2H2 (g) H=+(E3-E1)kJ/mol;該反應正向吸熱,氣體計量 數(shù)增大(嫡增),高溫有利于正向自發(fā)進行;兩步歷程中反應是慢反應,所以反應的活 化能大于反應白活化能,即E4-E1>E5-E2,所以E5+EivEi+E2;2708.6137-II.由lnKc=-2.205+t可知,溫度T越大,則Kc越小,即升高溫度,Kc減小,所以2CH30H(g)? CH3OCH3(g

47、)+H2O(g)WA H<0;v正vv逆,所以k正增大的倍數(shù)小于(2)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但平衡逆向進行, k逆增大的倍數(shù); (3)2CH30H(g)? CH30c的(g)+ H2O(g)是氣體體積不變化的反應,可用物質的量代替濃度代入表達式中計算,濃度嫡c CH3OCH3 gp H2OQc= 3,2_C (CH3OH)0.4mol 0.4molI2(0.4mol)2= 1<200=Kc,所以反應正向進行,VF>V逆;(4)T= 500K 時,lnKc=-2.205+2708.61372708.61372.205 +500= 3.2122274,Kc=e3.2122

48、274,所以 22<e3.2122274<34,即 4<Kc< 81,設 CH30H 的起始量為 2mol, CWOCW生成的物質的量為xmol,則反應的三段式為:2CH30H(g)起始量(mol)2變化量(mol)2x平衡量(mol)2-2xCH3OCH3(g) + HzO(g)平衡常數(shù)c CH3OCH3 卯 H2Oc2(CH3OH)xmol xmol1 x 2 x 22 = -X ()2,()2 (2-2x)mol41-x1-x4Kc, 16x 2.418xv () =46<;324,解倚一vxv ,體系中CH30CH3(g)的物質的n分數(shù)為 一X 100%,

49、1-x5192在40%47.4%之間;由電解裝置圖可知,a電極上CQ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生成QH4,所以a電極為陰極、b為陽極,陽極與電源正極相接、陰極與電源負極相接;陰極上 CQ得電子生成 C2H4,電極反應式為 2CO2+ 12e-+ 8H2O = QH4 + 12OH-?!军c睛】判斷正逆反應速率的相對大小就是判斷可逆反應的進行方向,運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解題是本題解答的關鍵,注意(4)估算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8.水煤氣變換CO(g)+H2O(g)=CQ(g)+H2(g)是重要的化工過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 氫以及合成氣加工等工業(yè)領域中?;卮鹣铝袉栴}:(1)我國學者結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結果

50、,研究了在金催化劑表面上水煤氣變換的反應歷 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宮±工至=戰(zhàn)二二 =+3='±呈已=1 +主7*,-=.二 過渡出2上=jH+HE:工二 H4*I+HC十區(qū)G 過渡感I生cs1+wc2 I O -二二一舞登運該歷程中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_ (方程式兩邊若有相同物料不用約簡)。水煤氣變換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2) tiC時,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水煤氣變換反應,容器中各物質濃度(單位:mol L-1)變化如下表所示:時間(min)COH2OCO2H200. 2000. 3000020. 1380

51、. 2380.0620. 0623ciC2C3C34ciC2C3C350. 1160. 2160.08460. 0960. 2660. 104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段為。56min時間段內,平衡移動方向為 _(填“向左移動”或“向右移動”),根據(jù)表中數(shù) 據(jù)判斷,平衡移動的原因是 _(填字母編號)。a.增加了 H2O(g)的量b.增加氫氣濃度C使用催化劑d.降低溫度12c時(t2>ti),在相同條件下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平衡時,CO濃度_ci(填“V或一)。(3)已知反應Fe(s)+CC2(g)u*FeO(s)+CO(g)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該反應是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52、。若Ti時水煤氣變換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0. 5,則Ti時FeO( s)+ H2(g)TFe( s)+ H2O( g)的平衡常數(shù)為_o(4)水煤氣可做燃料電池的燃料。一種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電極A上H2參與的電極反應為_。假設催化爐產(chǎn)生的 CO與H2物質的量之比為1 : 2。電極A處產(chǎn)生的CO2有部分參與循環(huán)利用,其利用率為【答案】COOH* +H * +H2O* =COOH* +2H +OH*CC( g)+ H2O( g) = CO2( g)+ H2( g)H=-0. 72NAeV/mol 3min 4min 向右移動a > 吸熱 1 H2+CO32 -2e =H2O+

53、CO275%【解析】【分析】【詳解】(1)起始狀態(tài)反應物的相對能量為 0,最終狀態(tài)生成物的相對能量為 -0. 72eV,反應物的能 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水煤氣變換反應為放熱反應,即 AH小于0。該歷程中兩次能壘分別為 1.59eV-(- 0.32eV)=1.91eV, 1.86eV-(- 0. 16eV)= 2. 02eV,最大能壘(活化能)E 正=2. 02eVo該步驟的反應物的相對能量為-0. 16eV的物質:COOH* +H,+叱0,生成物為相對能量為1.41eV的物質:COOH,+2H- +OH|,由此可得該步驟的化學方程式:COOH,+H +H2O* =COOH» +2H

54、+OH* ,水煤氣變換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 g)+ H2O( g) ;=CO2( g)+ H2( g)H=- 0. 72NAeV/ mol。(2)從表格中數(shù)據(jù)分析,第 34min時,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說明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5min6min時間段內,H2O的濃度增大,CO濃度減小,說明是增加了 H2O的量,平衡 正移,故答案為:向右移動;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O轉化率減小,則 CO濃度ci,故答案為:>(3)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Fe(s)+CQ(g). 、FeO(s)+CO(g)為吸熱反應,故答案為:吸熱;Ti 時反應 Fe(s)+CQ(g)=FeO(s)+CO(g)的平衡常數(shù) K=2,c CO2 c H2水煤氣變換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0. 5,即K=c CO c H2O即 c( CO)/ c(CO2)= 2,若 T1 時= 0.5,所以平衡時c H2Oc H2c H2O .=1,所以 T1 時 FeO( s)+H2( g)|u-Fe( s)+H2O( g)的平衡常數(shù) K=1;c H2(4)A為負極,負極上CO和H2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電極A上前去參與的反應為:H2+C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