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門尼焦燒_第1頁
實驗三門尼焦燒_第2頁
實驗三門尼焦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三 門尼焦燒1深刻理解門尼焦燒的物理意義。2了解門尼粘度儀的結構及工作原理。3熟練掌握門尼粘度儀的操作及實驗結果分析。二實驗儀器焦燒是未硫化膠在工藝過程中產(chǎn)生早期硫化即由線型分子開始出現(xiàn)交聯(lián)的現(xiàn)象。衡量早期硫化速度的快慢,是用焦燒時間來度量的。由于橡膠具有熱累積效應,故實際焦燒時間包括操作焦燒時間和剩余焦燒時間兩部分。操作焦燒時間是指橡膠加工過程中由于熱累積效應所消耗掉的焦燒時間,它取決于加工條件(如橡膠混煉、熱煉及壓延、壓出等工藝條件)。剩余焦燒時間是指膠料在熱模型中保持流動性的那部分時間。本實驗所用設備是由優(yōu)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EK-2000M型門尼粘度儀。圖GT-2000M型門尼

2、粘度儀三實驗原理門尼粘度計測定門尼焦燒時間,即是在一定溫度下求其剩余的焦燒時間。根據(jù)國家標準GB/T 1233-92規(guī)定,門尼焦燒實驗一般采用大轉子,直徑為38.10±0.03 mm,當實驗高粘度膠料時,允許使用小轉子,其直徑為30.48±0.03mm,焦燒實驗溫度一般采用120±1,若有特殊需要,可以使用其它實驗溫度。其測試原理為:工作時,電機小齒輪大齒輪蝸桿蝸輪轉子,使轉子在充滿橡膠試樣的密閉室內(nèi)旋轉,密閉式由上、下模組成,左上、下模內(nèi)裝有電熱絲,其溫度可以自動控制。由于轉子的轉動,對橡膠試樣產(chǎn)生剪切力矩,在此同時,轉子也受到橡膠的反抗剪切力矩,此力矩由轉子傳

3、到蝸輪再傳到蝸桿,在蝸桿上產(chǎn)生軸向推力,方向與蝸輪轉動方向相反,這個推力由蝸桿一端的彈簧板相平衡,橡膠對轉子的反抗剪切力矩,由裝在蝸桿一端的百分表以彈簧板位移的形式批示出來。儀器上有自動記錄裝置,彈簧板受蝸桿軸向推力產(chǎn)生位移時,差動變壓器中的鐵芯也產(chǎn)生位移,此位移使電橋失去平衡,有交流信號輸出,信號經(jīng)放大,由記錄儀記錄。本實驗溫度采用120,其目的是模擬膠料在加工過程中所處的溫度,測出膠料在該加工溫度下的早期硫化特性,從而得出膠料的加工安全性高低,對膠料的加工工藝及配合給以指導。四試樣準備1膠料加工后在實驗室條件下停放2小時即可進行試驗,但不準超過10天。2從無氣泡的膠料上裁取兩塊直徑約45毫

4、米、厚度約3毫米的橡膠試樣,其中一個試樣的中心打上直徑約8毫米的圓孔。3試樣不應有雜質(zhì)、灰塵等。五操作步驟1將主機電源及馬達電源開啟,打開電腦,啟動測試程式。2設定測試條件。3將實驗膠料放入模腔內(nèi),壓下合模按鈕至保溫罩下降,開始實驗。4測試完畢,壓下開模按鈕,打開模腔取出試樣,打印實驗數(shù)據(jù)。5實驗完畢,結束程式,關掉電源,清潔現(xiàn)場。六實驗結果的表示法及曲線分析1從下圖的粘度時間關系曲線上可以得到如下實驗結果:門尼粘度值35最低粘度5 t5 t35 時間圖2 門尼粘度-時間曲線1)焦燒時間t5 t5用大轉子實驗時,從實驗開始到膠料粘度下降到最低點再轉入上升5個門尼粘度值所對應的時間。t35用小轉

5、子實驗時,從實驗開始到膠料粘度下降到最低點再轉入上升3個門尼粘度值所對應的時間。2)硫化指數(shù) (用大轉子時);(用小轉子時);硫化指數(shù)常作為膠料硫化速率的指示值。該值小表示硫化速度快;該值大表示硫化速度慢,并可用下列公式推算正硫化時間: 正硫化時間= t3+Kt30 (K為硫化速率常數(shù),一般取10)2代表每一種實驗品性能的試樣不少于兩個;以算術平均值表示實驗結果。3兩個試樣結果的差,焦燒時間在20分鐘以下者不得大于1分鐘;焦燒時間在20分鐘以上者不得大于2分鐘,超過允許偏差應重復試驗。4測定值精確到0.5分鐘,計算結果精確到整數(shù)位。七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1實驗樣品的詳細說明和標志,包括:1)來源;2)如為混煉膠,則報告混煉膠的詳細情況。2試樣制備的詳細情況。3所用儀器的詳細情況,包括:1)所用儀器型號及儀器的制造廠名;2)轉子規(guī)格(大轉子或小轉子)。4實驗條件的詳細說明,包括:1)實驗溫度;2)預熱時間(如果不是1min);3)運轉時間;4)模腔閉合力(如果不是11.5KN)。5最小門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