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原文注釋翻譯及作者介紹_第1頁
師說原文注釋翻譯及作者介紹_第2頁
師說原文注釋翻譯及作者介紹_第3頁
師說原文注釋翻譯及作者介紹_第4頁
師說原文注釋翻譯及作者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師說唐韓愈【作者簡介】選自誨學說。作者歐陽修(10071072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吉 永(今屬江西?。┤恕L焓ミM士。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主張文 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表示不滿,弁積極 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宋祁合修新 唐書,弁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 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無(11)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

2、之所存也 (12)。嗟乎!師道(13)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 (14) 也遠矣,猶且(15)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遠矣,而恥 學于(18)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20)也,則恥師(21)焉,惑矣(22)。彼童子之 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23)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 (2 4),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5),小學而大遺(26),吾未見其明也。(27) 樂師 (28) 百工 (29) 之人,不恥相師(30) 。士大夫之族(31) ,曰師曰

3、弟子云者(32) ,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 (33) 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34) 。”嗚呼!師道之不復 (35) ,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36) ,今其智乃(37)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38) !圣人無常師(39) ??鬃訋熪白?40) 、萇弘 (41) 、師襄 (42) 、老聃 (43) 。郯子之徒 (44) ,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45) 。 是故弟子不必(46) 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47) ,如是而已。李氏子蟠(48)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藝經傳(49) 皆通 (50) 習之, 不拘于時

4、(51) ,學于余。余嘉(52) 其能行古道(53) ,作師說以貽(54) 之。【字詞注釋】1) 學者:求學的人。2)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者,語氣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所以,用來的、的憑借,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3) 生而知之: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4) 其為惑也: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5)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當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6) 聞:知道,懂得的意思。7) 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就是“以之為師”。8) 吾師道也:我(是向他)

5、學習道理。師,動詞。9)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先生于吾)還是比我?。ê笊谖幔┠兀坑?,豈、哪。知,識別。年,這里指年齡。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10) 是故:因此,所以。11) 無:無論,不分。12)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13) 師道:從師的風尚。道,這里有風尚的意思。14) 出人:超出(一般)人。15) 猶且:尚且,還。16) 眾人:一般人。17) 下:低于。18) 于:向。19)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fā)。20) 于其身:對于他自己。身,自己。21) 恥

6、師:以從師為恥。22) 惑矣:(真)糊涂啊。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逗d d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書。句讀,一句話叫“句”,句子中間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叫“讀”。這里“句讀”泛指文章的字句。24) 句讀之不知:句讀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25) 或師焉,或不( f b u)焉: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意思是不知 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26) 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遺,丟棄。27) 巫醫(yī):古代巫醫(yī)不分。巫的職業(yè)為祝禱、占卜等迷信活動,也用藥物 等為人治病。28) 樂師:以演奏樂器為職業(yè)的人。29) 百工:各種手

7、工業(yè)工人。30) 相師:互相學習。31) 族:類。32) 曰師曰弟子云者稱“老師”稱“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如此” 的意味。33) 年相若:年齡差不多。相若,相似。34)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yU):(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諛,阿諛、奉承。35) 復:恢復。36) 不齒: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37) 乃:竟。38) 歟:表示感嘆的語氣助詞,相當于“啊”。39) 常師:固定的老師。40)炎B ( t & n)子:春秋時鄭國(現在山東省鄭城縣一帶)的國君,孔子 曾向他請教官職的名稱。41) ( ch a ng)弘:周敬王時的大夫,孔子向他請

8、教過音樂的事。42) 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向他學習彈琴。43)老聃(dan):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問禮。44) 之徒:這些人。45) 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煟喝齻€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6) 不必:不一定。47) 術業(yè)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 研究。48) 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49) 六藝經傳( zhu an):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 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樂久已失傳,這是沿用古代的說法。傳,解釋經書的著作。50) 通:普遍。51) 不拘于時:不受時俗的限制。時,時俗,

9、指當時士大夫中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52) 嘉:贊許。53) 古道:指古人從師之道。54) 貽( yi ):贈送。【詩文翻譯】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于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

10、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 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 般人,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就) 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 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里吧?。ㄈ藗儯鬯暮⒆樱ň停┻x擇老師 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 ?。∧切┖⒆觽兊睦蠋?,(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 師),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

11、大道理的) 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 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 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 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 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 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么譏笑),(他們)就說:“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 諂媚!”唉?。ü糯欠N)跟從老

12、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 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 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鄭子、蓑弘、師襄、老聃為師,鄭子 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鬃诱f:“三個人同行,(里面)一 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币虼?,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qū)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 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 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

13、那種恥于從師的)時俗的限制, 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 說送給他?!緢D示導讀】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批判上層士大夫之 族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第一段,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無惑。”接著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钡诙危鶕谝欢蔚睦碚?,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從對 反面現象的批判中闡發(fā)第一段里提出的論點。在這里,作者運用三個事實對比,一個比一個深刻地批判了 “今之眾人”(指上層“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第三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學者 孔子的例子,說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說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 還為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