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下數(shù)學第九章平行四邊形--折疊、動點問題_第1頁
蘇教版八下數(shù)學第九章平行四邊形--折疊、動點問題_第2頁
蘇教版八下數(shù)學第九章平行四邊形--折疊、動點問題_第3頁
蘇教版八下數(shù)學第九章平行四邊形--折疊、動點問題_第4頁
蘇教版八下數(shù)學第九章平行四邊形--折疊、動點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折疊問題【矩形折疊問題】1、矩形折疊問題:如圖所示,把一張矩形紙片沿對角線折疊,重合部分是什么圖形,試說明理由.2、( 1)若 AB=4, BC=8,求 AF.3、(2)若對折使 C在AD上,AB=6, BC=10,求AE, DF的長.2、在矩形ABCD中,AB=4, BC=8,將圖形沿著AC對折,如圖所示:(1)請說明 ABB CEF(2)求 S cef3、在矩形ABCD中,AB=3, BC=5,將圖形沿著EF對折,使得B點與D點重合。(2)、求 SAdeg(3)求EF的長度。(1)說明 DE=DFG4、如圖,將邊長為 4cm的正方形紙片 ABCD沿EF折疊(點E、F分別在邊AB、CD上),

2、使點B落在AD 邊上的點 M處,點C落在點N處,MN與CD交于點P,連接EP.(1)如圖,若M為AD邊的中點,AEM的周長= cm ;求證:EP=AE+DP(2)隨著落點M在AD邊上取遍所有的位置(點M不與A、D重合), PDM的周長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能力訓練1、如圖所示,如果將矩形紙沿虛線對折后,沿虛線剪開,剪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展開后得到一個等腰2、如圖,已知矩形紙片 ABCD, 片折疊,使點B落在紙片上的點3、如圖所示,把一長方形紙片=。點E是AB的中點,點 G是BC上的一點,/ BEG>60° .現(xiàn)沿直線 EG將紙 H處,連接AH,則與/ BEG相等的角的個數(shù)為

3、。AM DCrMN折疊,點D、C分別落在 D' , C'的位置。若/AMD' =36° ,則/ NFD'4、如圖,矩形紙片 ABCD中,AB=4, AD=3,折疊紙片使 合的點為A',則 A' BG的面積與該矩形面積的比為Dr-|C|AD邊與對角線BD重合,折痕為 DG,記與點A重O鼠分,A'D15、如圖,四邊形 ABCD是邊長為9的正方形紙片,將其沿 MN折疊,使點B落在CD邊上的B'處,點A對應點為A',且B' C=3,則AM的長是(A. 1.5B. 2C. 2.25)D. 2.56、如圖,在矩形紙片

4、 ABCD中,AB=12, BC=6cm,點E、F分別在AB、CD上,將矩形 ABCD沿EF折疊,使點A、D分別落在矩形 ABCD外部的點A'、D'處,則整個陰影部分圖形的周長為(A. 18cmC. 40cmEB. 36cm CD. 72cmD£C7、如圖,將邊長為8cm的正方形ABCD折疊,使點D落在BC邊的中點E處,點A落在F處,折痕為MN ,則線段CN長是(A. 3cm8、小明嘗試著將矩形 折痕為AE (如圖))B. 4cmC. 5cmD. 6cmABCD (如圖,AD>CD)沿過A點的直線折疊,使得 B點落在AD邊上的點F處, 再沿過D點的直線折疊,使得

5、 C點落在DA邊上的點N處,E點落在AE邊上的點M處,折痕為 DG (如圖).如果第二次折疊后, M點正好在/ NDG的平分線上,那么矩形 ABCD長與寬的比值為9、如圖,矩形紙片 ABCR AB=5cm, BC=10cm, CD上有一點 E, ED=2cm, AD 上有一點 P, PD=3cm,過 P 作PFLAD交BC于,將紙片折疊,使 P點與E點重合,折痕與 PF交于Q點,則PQ的長是 cm. alZ> Pa10、如圖,將矩形紙片 ABCD沿對角線AC折疊,使點B落到點B'的位置,AB'與CD交于點E.(1)試找出一個與 AED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證明;(2)若AB

6、=8, DE=3, P為線段AC上的任意一點,PG, AE于G, PHLEC于H,試求PG+PH的值,并說明 理由。思維拓展:1、如圖,折疊矩形的一邊 AD,折痕為AE,點E在邊CD上,折疊后點D落在BC邊的點F處,已知AB=8cm,AD=10cm,求 AE 的長。DBF C2、如圖,四邊形 OABC是一張放在平面之間坐標系中的矩形紙片,點A在x軸上,將邊BC折疊,使點B落在邊OA的點D處.已知折痕CE 5d5,且tan EDA -. 4(1)判斷 OCD與4ADE是否相似?請說明理由;(2)求直線CE與x軸交點P的坐標.3、已知:在矩形 AOBC中,OB=4, OA=3。分別以OB, OA所

7、在直線x軸和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k坐標系.F是邊BC上的一個動點(不與 B, C重合),過F點的反比例函數(shù) y (k>0)的圖象與AC邊交 x于點E.(1)求證: AOE與 BOF的面積相等;(2)記S=5 OEF-齦ECF,求當k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最大值為多少?(3)請?zhí)剿鳎菏欠翊嬖谶@樣的點F,使得將 CEF沿EF對折后,C點恰好落在 OB上?若存在,求出點 F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4、如圖,在矩形 ABCD中,AB=3,3 , BC=9,點P是邊CD上的動點(點 P不與點C、點D重合),過點P作直線PQ/ AC,交AD邊于點Q,再把 DPQ沿著動直線PQ對折,點D

8、的對應點是點E,設DP的長度為 x, 4EPQ與矩形ABCD重疊部分的面積為 y.(1)求/ DQP的度數(shù);(2)當x取何值時,點 E落在矩形ABCD的邊BC上?(3)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5、如圖所示,在矩形 ABCD中,AB=6, AD=2 J3 ,點P是邊BC上的動點(點P不與點B, C重合),過點P作直線PQ/ BD,交CD邊于Q點,再把 PQC沿著動直線 PQ對折,點C的對應點是 R點.設CP=x, PQR 與矩形ABCD重疊部分的面積為 y.(1)求/ CPQ的度數(shù).(2)當x取何值時,點 R落在矩形ABCD的邊AB上?(3)當點R在矩形ABCD外部時,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

9、求此時函數(shù)值y的取值范圍.ARD運動.NM(1) t為何值時,四邊形(2)在某個時刻,四邊形(3) t為何值時,四邊形(4) t為何值時,四邊形QP、Q分別從A、t秒。動點問題1、如圖,在梯形 ABCD 中,AD / BC, AD 3, DC 5, AB 4&,/B 45 . A動點M從B點出發(fā)沿線段 BC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 C運動;動點N同時從C點出發(fā)沿線段CD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 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1)求BC的長.(2)當MN / AB時,求t的值.(3)試探究:t為何值時,4MNC為等腰三角形.2 .梯形 ABC邛,AD/ BC, / B=90°

10、; , AD=24cm AB=8cm BC=26cm動點P從點A開始,沿AD邊,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點 D運動;動點Q從點C開始,沿CB邊,以3厘米/秒的速度向B點運動。已知P、Q兩點分別從 A C同時出發(fā),當其中一點到達端點時,另一點也隨之停止運動。假設運動時間為t秒,問:PQCD1平行四邊形?PQCDT能是菱形嗎?為什么?PQCD1直角梯形?PQCD1等腰梯形?3 .如右圖,在矩形 ABCD中,AB=20cm, BC=4cm,點P從A開始沿折線 A- BC D以4cm/s的速度運動,點 Q從C 開始沿CD邊1cm/s的速度移動,如果點 P、Q分別從A、C同時 出發(fā),當其中一點到達點 D時,

11、另一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運動 時間為t(s), t為何值時,四邊形 APQD也為矩形?4 .如圖,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 / DC , AD BC 5cm,AB=12cm,CD=6cm,點P從A開始沿AB邊向B以每秒3cm的速度移動,點從C開始沿CD邊向D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動,如果點 同時出發(fā),當其中一點到達終點時運動停止。設運動時間為(1)求證:當t=3時,四邊形 APQD是平行四邊形;2(2) PQ是否可能平分對角線 BD?若能,求出當t為何值時PQ平分BD;若不能,請說明理由;(3)若 DPQ是以PQ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 t的值。動點專題三角形1、如圖,已知 ABC是邊長為6c

12、m的等邊三角形,動點 P、Q同時從A B兩點出發(fā),分別沿 AB BC勻速運 動,其中點P運動的速度是1cm/s,點Q運動的速度是2cm/s,當點Q到達點C時,P、Q兩點都停止運動, 設運動時間為t (s),解答下列問題:(1)當t=2時,判斷 BPQ勺形狀,并說明理由;(2)設 BPQ勺面積為S (cnf),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3)作QR/ BA交AC于點R,連結PR當t為何值時, APM PRQ3、直線y33x 6與坐標軸分別交于 A、B兩點,動點4P、Q同時從。點出發(fā),同時到達 A點,運動停止.點Q沿線段OA 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點P沿路線0- B - A運動.(1)直接寫出

13、A、B兩點的坐標;2、如圖,已知ZXABC中,AB AC 10厘米,BC 8厘米,點D為AB的中點.(1)如果點P在線段BC上以3cm/秒的速度由B點向C點運動,同時,點Q在線段CA上由C點向A點運動.若點Q的運動速度與點 P的運動速度相等,經(jīng)過 1秒后,4BPD與4CQP是否全等,請說明理由;若點Q的運動速度與點P的運動速度不相等,當點Q的運動速度為多少時能夠使 4BPD與4CQP全等?(2)若點Q以中的運動速度從點 C出發(fā),點P以原來的運動速度從點 B同時出發(fā),都逆時針沿 4ABC三邊運動,求經(jīng)過多長時間點 P與點Q第一次在ABC的哪條邊上相遇?(2)設點Q的運動時間為t秒,4OPQ的面積

14、為S ,的函數(shù)關系式;48 ,(3)當S 卅時,求出點P的坐標,并直接寫出以點 O、P、Q為頂點5求出S與t之間的平行四邊形的第四個頂點 M的坐標.4、如圖,在 RtABC中,已知 AB= BG= CA= 4cm, AD)±BC于D,點P、Q分別從 B C兩點同時出發(fā),其中 點P沿BC向終點C運動,速度為1cm/s;點P沿CA AB向終點B運動,速度為2cm/s,設它們運動的時 間為x(s)。求x為何值時,PQL AC設 PQDB勺面積為y(cm2),當0vxv2時,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0vxv2時,求證:AD平分 PQD勺面積;探索以PQ為直徑的圓與 AC的位置關系。請寫出相應

15、位置關系的x的取值范圍(不要求寫出過程)5、在RtABC中,/ C=90° , AC = 3 , AB = 5 .點P從點C出發(fā)沿 CA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 A勻速運動,到達點 A后立刻以原來的速度沿 AC返回;點Q從點A出發(fā)沿AB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 B勻速運動.伴隨著 R Q的運動,DE保持垂直平分 PQ且交PQ于點D,交折線 QBBCCP于點E.點P、Q同時出發(fā),當點 Q到達點B時停止運動,點 P也隨之停止.設點 P、Q運動 的時間是t秒(t >0).(1)當t = 2時,AP =,點Q到AC的距離是;(2)在點P從C向A運動的過程中,求 APQ勺面積S與t的

16、函數(shù)關 系式;(不必寫出t的取值范圍)(3)在點E從B向C運動的過程中,四邊形QBED否成為直角梯形? 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4)當DE經(jīng)過點C時,請直接寫出 6、如圖,在RtAABC中,D出發(fā)沿DE方向運動,過點 時,點P停止運動.設BQA 90°, P作PQAB 6, AC 8, D, E分別是邊 AB, AC的中點,點P從點BC于Q ,過點Q作QR / BA交AC于R ,當點Q與點C重合QR y. (1)求點D到BC的距離DH的長;(2)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要求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3)是否存在點 P,使4PQR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所有 滿足要求

17、的x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四邊形BC上一點(不與 B C重合),連結1、如圖,等腰梯形 ABCM ,AD/ BC,AD=3cm,BC=7cm, Z B=60O,P 為下底AP,過P點作PE交DC于E,使得/ APE=/ B.求證:AABF PCE;求等腰梯形的腰 AB的長;在底邊BC上是否存在一點 P,使得DE:EC=5:3,如果存在,求BP的長;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2、如圖,在矩形 ABCD43, AB= 12厘米,BC= 6厘米,點P沿AB邊從點A開始向點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動;點 Q沿DA邊從點D開始向點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動。如果 P、Q同時出發(fā),用t秒表示移動的時間(0

18、WtW6)。(1)當t為何值時, QA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四邊形QAPM面積,并提出一個與計算結果有關的結論;(3)當t為何值時,以點 。A、P為頂點的三角形與 ABCf似?3、如圖,在等腰梯形 ABCM, AD/ BC, AB=DC=5 AD=6 BC=12動點P從D點出發(fā)沿DC以每秒1個單位 的速度向終點 C運動,動點Q從C點出發(fā)沿CB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 B點運動.兩點同時出發(fā),當 P點 到達C點時,Q點隨之停止運動.(1)梯形ABCD勺面積等于 ;(2)當PQ/ AB時,P點離開D點的時間等于 秒;(3)當P, Q C三點構成直角三角形時,P點離開D點多少時間?5, AB 4&,/ B 45 .動點M從B點4、如圖,在梯形 ABCD 中,AD / BC, AD 3, DC出發(fā)沿線段BC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C運動;動點N同時從C點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