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十八:動物的運輸系統(tǒng)競賽要求血液: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循環(huán):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臟淋巴系統(tǒng):組織液、淋巴知識梳理一、水管系統(tǒng):海綿的水管系統(tǒng)是動物界最早出現的運輸系統(tǒng),海綿的水管系統(tǒng)主要靠領細胞制造水流。領細胞有一根鞭毛,鞭毛周圍的細胞質伸出一環(huán)密排指狀突起。腔腸動物也有發(fā)達的水管系統(tǒng),稱為胃水管系統(tǒng)。水螅體小,胃水管系統(tǒng)的運輸功能不明顯。較大的腔腸動物,如水母、藪枝螅等的胃水管系統(tǒng)功能顯著。 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完整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心臟、血管、血液、淋巴器官、淋巴管、淋巴等成分。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取代水管系統(tǒng),使運輸能力強,內環(huán)境獨立于外環(huán)境,保持內穩(wěn)態(tài)。 1. 無脊椎動物的血
2、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1)紐蟲:是最早也是最初級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有位于消化管兩側的2條血管;較復雜的,身體背部還有第三條血管。這些血管在身體的后端連通。紐蟲沒有心臟,血管能收縮,但收縮的方向不定,因此血液流動也沒有一定的方向,可向前流,也可向后流。紐蟲的血管是全封閉的。紐蟲的血漿大多無色,血細胞有核,其中一部分是變形細胞,能伸出偽足。 (2)環(huán)節(jié)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封閉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可稱為真正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蚯蚓的血管有三:背血管:位于消化管的背面正中,血流方向是從后向前的;腹血管:位于消化管腹面正中,血流是從前向后的;神經下血管;位于腹神經索下面,血流方向是從前向后的。這三條血管都分出許多小血
3、管,分布到消化管、皮膚和其它部位。在身體前面,連接背腹血客之間有4對或5對弓形的血管,總稱為心臟。蚯蚓的血細胞無色,呼吸色素是一種血紅蛋白,溶解于血漿中,而不存在于血細胞中,這是較低級的形式,是無脊椎動物血液的特點。 (3)軟體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開放式”的,血液從心臟流入血管,血管封閉,而開放到包圍內臟之外的血腔中,從而使內臟浴于血液之中。血液從血腔中經另外一套血管流回心臟。軟體動物的呼吸色素是含鐵的血紅蛋白或含銅血青蛋白。前者氧化成紅色,后者氧化成藍色。 (4)節(jié)肢動物:甲殼類的血漿中含血青蛋白,昆蟲血液大多無色,少數昆蟲旭搖蚊血漿中含血紅蛋白。昆蟲血液的功能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酶等物質,氣體的運
4、輸主要靠發(fā)達的氣管系統(tǒng)進行。(5)無脊椎動物血液特點 血細胞無色(不含氧的載體), 氧的載體位于血漿中(低等性),多為血青蛋白(銅色素Cu2+、藍色)如節(jié)肢、軟體動物;或葉綠蛋白(鐵色素)如沙蠶;少數為血紅蛋白(鐵色素、紅色)。(6)無脊椎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特點 閉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毛細血管,在封閉的管道系統(tǒng)內進行。 開放(開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毛細血管; 開放的管道系統(tǒng),從心臟到血管到血腔(或血竇),再到血管、鰓,回到心臟。內臟浸潤在血腔內的血液中 昆蟲:用氣管呼吸,血液不運輸氣體。2. 脊椎動物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1) 魚類的血液循環(huán) 心臟: 4室前后排列,靜脈竇、心房(耳)、心室、動脈錐; 單循環(huán):血
5、流路徑為單一通道。 靜脈竇 心房(心耳) 心室 動脈錐 靜脈 身體各處 鰓 動脈(2) 兩棲類成體的血液循環(huán) 心臟:1心室、2心房較魚類前進了一步。 不完全雙循環(huán)(混合血): 體循環(huán):大動脈、頸動脈動脈、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毛細胞血管靜脈靜脈竇右心房動物脈錐。肺循環(huán):動物脈錐肺皮動脈肺動脈肺肺靜脈左心房心室頸動脈,大動脈。 (3) 爬行類的心臟 特點:不完全雙循環(huán),但比兩棲類進步 心室:有縱隔,但不完全(仍有部分混合血),其中鱷類分隔較完全(潘氏孔),恐 龍分隔完全。 動脈錐:有縱隔,但不完全,分別通向大動脈、肺動脈。 靜脈竇:大大縮?。ㄍ嘶厔荩?。 (4) 鳥類、哺乳類的心臟和血液循環(huán) 特點:鳥
6、、哺乳類同處于最高水平。 心臟4室:完全分開(不同于魚類的4室),血液不再混合。 大動脈、肺動脈完全分開,前者和心室相連,后者和心房相連。它們的基部都相當于動脈錐。靜脈竇已不存在,只留有痕跡,即竇房節(jié)。完全的雙循環(huán),大動脈中為含O2 血, 高代謝率,體溫高, 恒溫,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減少對環(huán)境的依賴。生化反應速度快 (代謝率高) 、穩(wěn)定,進化快。適應劇烈運動,如跑、跳、飛、游泳等;適應寒冷季節(jié),可不冬眠;適應寒冷地帶生活,擴大生活范圍。三、人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一)、血管:1. 動脈:血液由心臟流出的血管為動脈,管壁彈性大,富含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也有平滑肌。管壁的弱性使血管能隨血液流動而調整管腔的大
7、小,不致因血壓而破裂。2. 靜脈:靜脈中的血流量比動脈中的略多,靜脈承受的壓力也較小。靜脈的內壁上具有阻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但長時間直立的人,血液下流而入腿、足,此時靜脈中血液過多,管腔漲大,瓣膜就不能封閉管腔。靜脈曲張可能就是由于靜脈長久漲大,壁變厚扭曲而成的。肛門區(qū)靜脈曲張就成痔瘡。 3. 毛細血管 :溝通小動脈、小靜脈的血管。 構造特點: 網狀分支,遍布全身;是身體最細(4 - 12 m)的血管; 壁薄,只有1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少量結締組織細胞,無肌肉。 功能特點:與結構特點密切相關:形成淋巴液、組織液;是物質交換場所,新陳代謝越旺盛的組織,毛細血管越多。毛細血管利于物質交換的原因: 與
8、組織細胞直接接觸(壁?。?;物質交換面積大、網狀分支,表面積大;物質交換時間充裕,因具有網狀分支,總橫截面積大,管壁摩擦力大,流速慢。(二)心臟 構造:心臟4 室,有2心房、2心室;心房和心室 完全分隔,有房室隔(AV瓣)、 房間隔;室間隔(胎兒卵圓孔)。 同步收縮:兩心房或兩心室(所有肌纖維)同步收縮。 2心臟肌 形態(tài)特點:多核、橫紋、分支,有染色很深的肌間盤(閏盤),即肌細胞各分支相連之處。離子很容易通過,興奮傳導阻力小,可同步收縮。線粒體多。 生理特點:收縮性、自主性(不隨意?。?、 節(jié)律性、傳導性。3 心搏和心臟傳導系統(tǒng) (1) 心搏:心臟有節(jié)律地收縮和舒張產生的心跳,又稱心搏。特點是自主
9、性和節(jié)律性。 (2) 啟博器:主要是竇房結和房室結,是心臟的啟博器,能定期發(fā)出動作電位,產生心博。竇房結是主要的啟博器, 由靜脈竇特化成竇房結,位于右心房大靜脈入口處,是一小塊特化的、心肌組織。含有傳導纖維,具有收縮性和傳導性,傳導速度快。 (3) 心臟傳導系統(tǒng) 心室、心房的肌肉之間無直接聯系,兩者間如何傳導興奮、實現同步收縮?這是因為心臟有傳導系統(tǒng)。 傳導纖維是特化的心肌組織,傳導速度比普通心肌纖維的10倍。 竇房結(啟博器) 動作電位 心房收縮 結間束 房室結(啟博器)(房間隔下方近心室處) 房室束(希斯束、希束) 前、后支; 左、右支 浦肯野氏纖維(網狀、心室內膜下) 心室收縮5. 心電
10、圖 定義:心肌電流的變化,用儀器記錄下來,由5個波組成,分別以PQRST代替。 異常:心臟病臨床診斷主要手段 6. 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血液高膽固醇的危害主要是引發(fā)心血管疾病。膽固醇引起的疾病 有腦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硬化等 。 膽固醇的運輸:脂溶性、高密度脂蛋白包裹;肝臟對血液膽固醇的調節(jié)作用:血液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包裹)與肝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進入肝細胞,并分解、排泄。 先天(遺傳)性冠心病,幼年發(fā)病,死于青年期, 是由于先天性缺乏調節(jié)膽固醇的能力,致使血液中缺乏能結合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故肝細胞表面缺乏膽固醇的受體。7. 心臟的內分泌功能:心臟能分泌心肌肽,作用是調節(jié)血壓、血流量等。(三)
11、血液循環(huán)1三個循環(huán) (1)體循環(huán);(2)肺循環(huán); (3)冠狀動脈循環(huán) 左心室大動脈(基部)冠狀動脈(2根)心臟壁冠狀靜脈右心房。冠狀動脈硬化、堵塞,將導致心肌死亡。(四)血液 特殊的結締組織:液態(tài)。 組成:細胞 血細胞(45%)和細胞間質 血漿(液態(tài),55% )。 血量:5.6 L/成人(體重70kg ) 。1. 血漿 黃色、粘稠、半透明液體 組成:水(9092%)、固、氣體物質(水溶性)(810%)。 PH: 7.4(微堿性) (1) 水溶性物質(810%) 無機鹽及其離子:占血漿總量0.9%,有 NaCl 、Na+、Cl- ;Ca2+、K+、Mg2+ ;HCO3-、HPO42-、SO42-
12、 蛋白質:占血漿總量79%,有 纖維蛋白原(有凝血功能);白蛋白; 球蛋白(-球蛋白 抗體、免疫); 作用是凝血、抗體、調節(jié)滲透壓和酸堿度。 其他:葡萄糖、氨基酸、脂類、激素、固醇、抗體、維生素、溶解性氣體(O2、CO2、N2等)。 (2) 血漿成分的穩(wěn)定 緩沖系統(tǒng):調節(jié)滲透壓、酸堿度,維持內穩(wěn)態(tài)。 血漿成分保持穩(wěn)定的調節(jié)機制:肝臟 調節(jié)血糖、脂類、氨基酸; 腎臟 調節(jié)水鹽平衡; 激素 調節(jié)水鹽平衡、血糖等2. 血細胞 來源: 成人來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分化形成; 血細胞三大類型: (1) 紅細胞 紅色:血紅蛋白(Haemoglobin,Hb);數量最多:男,450 500萬/mm3;女,
13、350 450萬;嬰兒、高山地區(qū)居民高。壽命短:一般120天,死亡率高300萬/秒,由肝、脾巨噬細胞吞噬。骨髓造血能力強。形態(tài)(哺乳類、人): 雙凹圓盤狀、無核、無其他細胞器;其他脊椎動物為圓球形、有核(低等)。 主要成分:血紅蛋白(Hb)是氧載體,早期紅細胞(有核和其他細胞器)由于血紅蛋白迅增,細胞器均被擠出細胞(核、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核糖體等) 血紅蛋白集中于紅細胞的意義: 紅細胞可容納大量的Hb, 利于大量運輸O2(及CO2);(血漿可容納的量則小得多,否則影響血漿的滲透壓、粘滯度);紅細胞表面積比血漿大得多,利于氣體交換;保持血漿滲透壓穩(wěn)定,利于保持內穩(wěn)態(tài);減小血漿粘滯度,利于
14、保持血液流動性,降低血壓。(2) 白細胞 無色(無Hb); 數量少:7000(5000-10000)/mm3 ; 形態(tài):較大、球形、有核; 變形運動:游走性,在毛細血管(血液)與組織(組織液)之間相互游走。從組織液到淋巴管(淋巴液)到心臟。 分布: 血液、組織液、淋巴系統(tǒng)、結締組織 白細胞類型 兩大類 A. 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 B. 無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殺傷細胞。A. 粒細胞 形態(tài):細胞質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細胞核不規(guī)則、分葉。 類型:依據顆粒的性質劃分 嗜酸性粒細胞:酸性染料 紅色; 嗜堿性粒細胞:堿性染料 深蘭色; 嗜中性粒細胞:最多 5070%、
15、最重要,同時被酸、堿性染料 紅色B. 無粒細胞 特點:細胞質無特殊染色顆粒;細胞核大、圓、不分葉。 類型:淋巴細胞:T、B細胞; 單核細胞:多、吞噬; 殺傷細胞(K細胞)白細胞功能:吞噬、免疫 保護 A.粒細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細胞):在有感染時, 聚集感染部位,吞噬細菌,與細菌同歸于盡。 放療時要同時使用抗生素,是因為放療時,白細胞停止新生,微生物旺盛,會產生潰瘍,而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生長。B.無粒細胞 淋巴細胞(B、T細胞):免疫作用; 單核細胞: 吞噬能力強大。單核細胞特化為巨噬細胞(結締組織細胞)后,吞噬能力更強,壽命長(數月至數年),是免疫系統(tǒng)重要成員。 殺傷細胞(K細胞):起免疫作用。
16、 各類白細胞數量、比例 :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比例失調時,身體狀況異常。 (3) 血小板(凝細胞) 形態(tài):小、碎片、無核;圓形、橢圓形、球形或盤狀, 來源:哺乳類來源于骨髓巨核細胞表面脫落碎片;其他脊椎動物來源于完整有核的血栓細胞。 作用:形成止血栓,使血液凝固(凝結)。3. 血凝: (1)血凝的作用:封閉傷口;止血;保護,阻止細菌等微生物入侵。 (2)血凝的機制:由 血漿(細胞間質)、血清(基質)、纖維蛋白原(無固態(tài)的纖維)參與完成。 A纖維蛋白原:在血漿中呈溶解狀態(tài),一旦離開血管:纖維蛋白原在 凝血酶的作用下,變成 纖維蛋白(固體狀纖維),析出、包裹血細胞,形成血塊。 B血清:除去纖維蛋白原的
17、血漿 C血塊形成:纖維蛋白包裹血細胞而成。紅細胞、白細胞被動包裹;血小板主動凝聚,作用很重要,引發(fā)原初反應(但規(guī)模很?。?; 凝結因子有多種(15 種),位于血管外壁,血液在創(chuàng)傷處與之相遇,發(fā)生級聯反應;級聯反應包括多級反應,逐級引發(fā),逐級擴增(速度、規(guī)模、產物),結果產生大量、固態(tài)纖維蛋白,使血液凝固。 血管中的血液為何不凝結,一方面是由于 血管內壁無凝結因子(只位于血管外壁);另一方面是因為血液中有抗凝因子(肝素、抗凝血酶等)。D血栓 形成:血管中的血液,凝結成血栓。原因不明,是一種病態(tài)。威脅腦、心、肺血管中,易栓賽致死。 (3) 抗血凝、溶血栓藥物(補充) 作用機理:激活溶纖酶原,使之成為
18、溶纖酶,從而具有抗血凝、溶血栓的作用。 幾種藥物:鏈激酶由鏈霉菌生產;尿激酶:由尿液提??; 蚓激酶:由蚯蚓; 沙蠶激酶。4血型和輸血 (1) 血液的凝集 輸血中的問題 凝集原、凝集素: 凝集原是紅細胞表面帶有的抗原物質;凝集素是位于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抗體)。血液凝集的機制:輸入的紅細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與接受輸血者體內發(fā)生免疫反應,產生大量的抗體(凝集素),使輸入的紅細胞大量凝集。結果輸入的紅細胞凝集成團,堵塞血管,導致死亡。 輸血的要求(補充):進行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盡可能輸同種血型的血;不得已時才選用其他血型的血(其它不引起凝集反應的血型的血);不同血型輸血,控制輸血量(200cc)
19、。 (2) 不同的血型系統(tǒng) 根據紅細胞表面抗原不同劃分 ABO系統(tǒng):人的血型,凝集原(抗原)有A、B;凝集素(抗體):有a (抗A)和b (抗B)。Rh系統(tǒng):凝集原:Rh因子( 8種),如恒河猴(Rhesus macaque); Rh陽性:紅細胞表面有Rh因子; Rh陰性:紅細胞表面無(極少有)Rh因子; 特點:Rh陰性的血漿中也無Rh抗體; Rh抗體在Rh抗原誘導下才產生。 Rh血型的臨床意義: 當Rh陽性血給Rh陰性的人輸血時, 第一次接受輸血時,不發(fā)生凝集(因受血者體內無Rh抗體),但輸入的Rh因子誘導產生Rh抗體;第二次接受輸血,就會發(fā)生凝集反應。胎兒Rh因子癥:孕婦為Rh陰性,而所懷
20、的胎兒為Rh陽性(父親陽性)時,就會發(fā)生胎兒Rh因子癥,見下圖。 胎兒血細胞(陽性 含Rh因子) 血滲(懷孕后期、分娩時偶有發(fā)生) 母體 母體產生Rh抗體 (抗體 通過胎盤) 下一胎胎兒(通常仍為Rh陽性) 胎兒紅細胞凝集 嚴重貧血、死亡 治療 徹底換血Rh因子癥致死情況罕見的原因: Rh陰性的人少,漢族99% 為Rh陽性;少數民族、白種人Rh陰性較高; 多種Rh因子中,僅1種為致病因子; 血滲不常發(fā)生; 獨生子女 (五)血液的運輸功能 運輸的物質:三大類 ,營養(yǎng)物質; 代謝廢物 腎臟、皮膚、肝臟、肺 排除 內穩(wěn)態(tài); 激素 靶器官 調節(jié)新陳代謝、生理、行為; 運輸的載體:三類, 水(血漿、血細
21、胞中):水溶性物質; 血漿蛋白質:結合的方式; 血紅蛋白:與氧、二氧化碳結合; 運輸方式:不同物質運輸方式不同 1O2的運輸:O2溶解度很小,以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方式運輸 (1)血紅蛋白(Haemoglobin,Hb)的功能 緩沖作用:與 H+ 結合或分離,調節(jié)血液酸堿度; 運輸氧:與氧結合能力很強; 運輸二氧化碳; 含量:100ml血液中Hb含量,男:12-15g, 可攜帶:O2 20ml;CO2 30-60ml; 女:11-14g。 (2)Hb的結構 與氧結合能力強的原因 球蛋白分子,每個球蛋白分子有4條肽鏈;每條肽鏈含有1個血紅素分子;每個血紅素分子有1個Fe原子;每個Fe原子可結合4個氧
22、分子。故每個Hb分子可結合16個氧分子。 (3)Hb與氧結合的特點 結合能力很強,能結合大量的氧;但結合很不穩(wěn)定:Hb + O2 HbO2; 意義:向組織細胞供氧。 (4) Hb與氧親和力的調節(jié)及其適應性 親和力指血紅蛋白質與氧的結合量和穩(wěn)定性。親和力受氧分壓和pH的雙重調節(jié): 親和力與氧分壓(濃度)的關系:Hb與氧的分離或結合取決于外界的氧分壓:見表。 氧分壓 (kPa)血液中氧 (mL/100mL血液)肺13.318組織5.312(僅釋放1/3)肌肉2.75(劇烈運動時) 親和力與pH的關系:H+下降( pH升高,酸性下降)時,親和力增大。肺部 血液中HCO3- + H+結合為CO2,運輸
23、至肺泡,血液H+濃度下降(pH升高),Hb親和力增強,促使Hb與氧結合;組織產生的CO2進入血液,使血液H+升高(pH降低),Hb親和力下降,促使Hb與氧分離,向組織供氧。(5)親和力與代謝率的關系 與動物個體大小、活躍性的關系:大型、不活躍動物:親和力高、不易分離;小型、活躍動物:親和力低、易分離;哺乳類低、鳥類更低。 胎兒比母體高。2. CO2的運輸 血液從組織中吸收的CO2,溶于血漿(水)只占510%;進入紅細胞約占90% - 95%,其中約30%與Hb結合;其余約60%溶于水,通過碳酸酐酶的作用,成為H2CO3,并解離:CO2+ H2O H2CO3 H+ + HCO3-,H2CO3不但
24、產生快,解離也快。 其中 HCO3-從紅細胞散入血漿,與Na+結合,形成NaHCO3 ,不但實現CO2的運輸,也是血液以及其它體液酸堿緩沖的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成員。 H+大部分用以還原Hb,小部分游離于血液中,使血漿pH降低,氧易釋出。 3. CO中毒 原因是CO 能與 Hb 上的 Fe 結合。結合特點為:親和強,遠大O2 ; CO與Hb結合量大,是氧的210倍;結合牢固,離解速度慢(是氧的1/3000)。 導致組織細胞缺氧、窒息死亡。(六)淋巴系統(tǒng) 1. 血液與組織液、淋巴液的關系 組織液、淋巴液的形成: 血液在毛細血管的動脈端向靜脈端流動時,其中的血漿成分滲出,進入 組織細胞間,稱為組織液,組
25、級液一部分可回滲進入血液,也可進入淋巴管,成為淋巴液。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基本與血液相似,無紅細胞、無大分子蛋白質。 2. 淋巴管特點 :一是薄、透明,二是淋巴毛細管末端為盲管,故淋巴液都是向心流動的。 3. 淋巴循環(huán)特點:不同于血循環(huán) 單向(向心)流動:淋巴毛細管 淋巴管 右淋巴管、胸導管 大靜脈 右心房 血循環(huán) 流速慢:是血流速度的1/10。 4. 淋巴器官 淋巴組織為網狀結締組織,含有大量淋巴細胞、吞噬細胞。 淋巴器官 :由淋巴組織構成的器官,包括胸腺、脾臟、扁桃體、淋巴結。 淋巴系統(tǒng):淋巴管 + 淋巴器官 + 淋巴液淋巴器官的功能: 產生淋巴細胞(胸腺)、過濾淋巴液、參與免疫、造血(胸
26、腺)(幼兒脾臟)。5. 淋巴系統(tǒng)的功能 最重要的功能是免疫功能,其次是回收組織液中的蛋白質,當淋巴管阻塞為何會導致水腫。此外,淋巴系統(tǒng)還能調節(jié)血漿、組織液的平衡。 典型例題例1淋巴液的成分類似于血漿的成分。選擇正確的描述( )A淋巴液中缺少蛋白質 B淋巴液中的蛋白質比血漿中的多C淋巴液中的蛋白質比血漿中的少 D差別在于鈉離子的質量解析: 因為淋巴液是由細胞之間的組織液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的,而組織液則是由于毛細血管中的血壓使血漿中的水和溶質滲出毛細血管流到組織間隙形成的,血漿中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不能通透過毛細血管壁,因此淋巴液中的蛋白質比血漿中的少。答案:C例2O型血的人在輸血時是( )A全能供
27、血者 B全能供血者和受血者C全能受血者 DO型人的血不能用于輸血解析:O型血人的紅細胞上沒有抗原A和抗原B,血液中沒有抗A抗體,也沒有抗B抗體,因此可輸血給A型、B型、AB型和O型的人,同樣原理也只能接受O型血的人輸血。答案:A。例3血液測試結果如下表:血漿凝集素抗體Rhab凝集反應病人的血型是( )AA;Rh BB;Rh CB;Rh DAB;Rh解析:血型的判斷是根據紅血球上的抗原成分。因此在ABO血型中,待測人的血與凝集素b發(fā)生反應,說明其紅血球上有凝集素原b,因此可決定其血型為B,排除答案A和D。再根據病人血與Rh抗體不發(fā)生反應,因此可判斷病人為Rh血型,因此答案C為唯一正確的選擇。答案
28、:C例4:在體力活動時遇到下列情況呼吸會更加急促( )A血氧濃度高 B血氧濃度低C血二氧化碳濃度高 D血二氧化碳濃度低解析:因為二氧化碳是呼吸中樞的強有力的刺激劑,血氧濃度低不如血二氧化碳濃度高能更有效地刺激呼吸中樞,加快呼吸活動。答案:C例5:若通過靜脈給人注射一種藥物,藥物通過心臟的途徑是什么(見右圖)?( )A, B,C, D,解析:見右圖為肺靜脈,為肺動脈,為體動脈,為前腔靜脈,為后腔靜脈。心臟的血流是從前或后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體動脈弓。四個答案中唯有C符合心臟血流順序,故C為正確答案。答案:C例6:有時候知道某人的血液是否含有羅猴抗體(Rh)是很重要的。要測
29、知某人P的血液是否含有羅猴抗體就要根據( )A某人P的血漿與不含Rh的紅血球混合后是否凝結B某人P的血漿與含有Rh的紅血球混合后是否凝結C某人P的紅血球與某一無Rh的人的血漿混合后是否凝結D某人P的紅血球與某一有Rh的人的血漿混合后是否凝結解析:發(fā)生凝結反應的原因是抗原與抗體發(fā)生反應的結果,因此檢查有無抗體應用抗原,Rh抗原在Rh血型人的紅血球的表面,因此答案B是正確的。答案:B例7研究人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幾處的血流量,下列各處中何處每分鐘的血流量最高?( )A主動脈剛分成左腿和右腿動脈處的左腿動脈B剛分成左肺和右肺動脈處的右肺動脈C剛從主動脈發(fā)出的左冠狀動脈D進入下腔靜脈前的肝靜脈解析:因為右肺動
30、脈每分鐘的血流量約為心輸出量的一半。A不對,因為主動脈在分發(fā)出至頭部、上肢和內臟的動脈后才分發(fā)出至左、右腿的動脈,因此左腿動脈的每分鐘血流量小于心輸出量的一半。C不對,因為左冠狀動脈是從主動脈發(fā)出的一支較小的動脈。D不對,因為肝靜脈只是集合了流經消化系統(tǒng)的血流,每分鐘血流量也小于心輸出量的一半。答案:B例8:請指出下列各組動物中代表了脊椎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復雜性增加順序的一組?( )A蟾蜍兔鱷鯊魚 B鯊魚青蛙鱷兔C鯊魚鱷兔青蛙 D鱷狗鯊魚蟾蜍解析:脊椎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由簡單向復雜的演化是與由水上陸的呼吸系統(tǒng)的演化(即由鰓呼吸肺呼吸)而變化,即由水生的軟、硬骨魚類水陸兩棲之兩棲類真正陸生的爬行類鳥類與哺
31、乳類。以心臟為例,魚類為一心房、一心室;兩棲類為二心房、一心室;爬行類為二心房與不完全分隔之兩心室;至鳥類與哺乳類的完整的二心房二心室。動、靜脈系統(tǒng)也有相應的演化。故上述四組中僅B組符合復雜性增加的順序。鯊魚為魚類成員,青蛙與蟾蜍屬兩棲類,鱷為爬行動物,兔與狗為哺乳類。答案:B例9:在下列的哪一處血液迅速丟失其中的氧?( )A肺泡 B小腸中的毛細血管 C肺靜脈 D肝門靜脈解析:氣體分子的彌散方向與速度取決于氣體所在部位的分壓差,一般是從分壓高的部位彌散到分壓低的部位。據測定,新鮮空氣、肺泡氣、動脈血和組織中的氧分壓依次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壓則依次升高。所以,肺泡中的氧彌散人血,血中氧彌散入組織(
32、液),而二氧化碳的彌散方向則正好相反。由此可知,在肺泡處,氧向肺泡四周毛細血管的血液中彌散,則為肺呼吸;含氧多的血由肺靜脈運回心臟,再由心臟輸出,經體動脈運向各處組織與肌肉等部位,包括運至小腸中的毛細血管,此處氧迅速彌散向腸壁組織,而腸壁組織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彌散向毛細血管,則為組織呼吸;由此,含氧少而二氧化碳多的血經肝門靜脈入肝,再由肝靜脈經大(或主)靜脈運回心臟。由此可見,動脈血(含氧多)與靜脈血(含二氧化碳多)交換處位于小腸中的毛細血管處,故正確答案為B。答案:B例10:人的紅細胞屬于A,B還是O血型,決定于其表面上的化學標記物,這些標記物是( )A脂類(脂質)分子 B寡糖 C多肽 D抗體
33、 E核酸解析:人的紅細胞的血型是由細胞表面糖蛋白上的寡糖鏈所決定的,因此只有B正確。答案:B 智能訓練1半月瓣分隔(A)A心室與動脈 B心室與右心房C右心室與心房 D腔靜脈與右心房2CO2由體細胞轉運至肺的4種可能方式為AD,其中哪一種是不存在的?(A)A結合在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亞鐵離子上B作為HCO3存在于血液的緩沖體系中C結合在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蛋白質上D溶于血漿中和紅細胞的細胞質中3請指出關于巨噬細胞說法中錯誤的那條(B)A巨噬細胞與變形蟲有些相似 B巨噬細胞產生抗體C巨噬細胞產生白細胞素 D巨噬細胞進行吞噬作用4請從下列器官()中選出造血器管:骨髓,胸腺,胰島,脾,淋巴結,腎上腺髓質。
34、(E)A,和 B,和 C,和 D,和 E無正確答案5血漿和血清的區(qū)別是( )A血漿里有血細胞,血清里沒有血細胞B血漿里有血漿蛋白,血清沒有血漿蛋白C血漿里有纖維蛋白原,血清沒有纖維蛋白原D血漿里沒有纖維蛋白原,血清里有纖維蛋白原6給嚴重貧血患者輸血,最有效最經濟的是輸入( )A全血 B濃縮的紅細胞是液 C濃縮的血小板懸液 D血漿7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微量的染色人血,顯示出( )A白細胞的結構 B紅細胞的細胞核C血小板的細胞核 D血漿中溶解的營養(yǎng)物質8用A型和B型血清對18人進行血型測定,得出與A型血清發(fā)生凝集反應的有9人,與B型血清發(fā)生凝集反應的有7人,與兩種血清都發(fā)生凝集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
35、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各為( )A4,2,7,5 B4,2,5,7 C2,4,5,7 D2,4,7,59現有未貼標簽的人、蛙血涂片各一塊,可根據下列哪項加以區(qū)別( )A白細胞有無細胞核 B紅細胞有無細胞核C血小板的細胞核 D紅細胞有無血紅蛋白10下列有關白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能作變形運動 B能吞噬外來的細菌C白細胞死亡后可由骨髓補充 D白細胞在外來異物刺激下能產生抗原11何種變化能使血紅蛋白在某組織釋放氧量增加( )A這個組織內的厭氧呼吸減少 B這個組織的厭氧呼吸增加C這個組織內氧壓增加 D由于發(fā)燒引起體溫上升12A型血的母親可以生出B型血的孩子并未發(fā)生凝集現象的原因為(
36、)A血型是由父母雙方決定的 B胎兒血液被母體血液稀釋C母體血液的紅細胞上沒有凝集原 D母體的血液與胎兒的血液不會混合13下圖為一個正常心臟的左側部分在一個心動周期不同階段的變化示意圖,據圖指出處于心室舒張初期的是( )14血小板來自于( )A粒細胞 B單核細胞 C巨核細胞 D淋巴細胞15滯留在肝、肺、牌等處的毛細血管的小部分血液,稱為( )A血液總量 B正常血量 C循環(huán)血量 D儲備血量16下列關于O2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哪項正確( )A組織細胞、靜脈血、動脈血、肺泡 B動脈血、組織細胞、靜脈血、肺泡C肺泡、組織細膩動脈血、靜脈血 D肺泡、動脈血、組織細胞、靜脈血17在下列血管的血液中含脂肪最多
37、的是( )A肝靜脈 B肝門靜脈 C上腔靜脈 D下腔靜脈18橈動脈的脈搏是由于( )A心臟的振動直接引起的 B心臟射出的血液沖到這里引起C主動脈的搏動沿著動脈管壁傳來的 D橈動脈的血壓造成的19某兒童因病體溫升高,測其脈搏為115次分鐘,而該兒童平時的脈搏為80次分鐘,由此可知他的發(fā)燒程度為( )A低熱 B中熱 C高熱 D超高熱20竇房結一般每分鐘可以自動地有節(jié)律地發(fā)生興奮100次以上,但心臟每分鐘博動60次80次。這是因為( )A迷走神經的抑制作用 B迷走神經的興奮作用C副交感神經的抑制作用 D交感神經的興奮作用21心臟舒張時動脈內血液仍繼續(xù)流動,主要原因是( )A血液流動的慣性 B心室前一次
38、收縮和下一次收縮的間隔短C動脈管壁的彈性回縮 D靜脈內流回心臟所產生的負壓22下列哪個部位沒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A心室與動脈之間 B靜脈血管C心房和靜脈之間 D心房和心室之間23某同學心率是每分鐘75次,那么他的心臟的房室瓣關閉到動脈瓣關閉的時間應是( )A0.1s B0.3s C0.5s D0.7s24冬天某人入浴室后不久,突然暈倒,其血液動力學的原因是( )A全身血液收縮 B血管容量增加C血流速度增加 D血量減少25下列哪項血管內的血液含尿素最高( )A主動脈 B肝門動脈 C肝靜脈 D上腔靜脈26甲狀腺有很強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靜脈后,在下列各項中首先測到放射性碘的是( )A
39、甲狀腺靜脈 B主動脈 C肺動脈 D肺靜脈27在血循環(huán)過程中,血液流經哪些器官后,可能出現含氧量降低,糖濃度升高的情況( )A小腸 B肺和肝臟 C肝臟和小腸 D肝臟28小腸吸收來的氨基酸被運至腦部利用,并將腦部產生的含氮廢物送至腎臟排出。在整個過程中,血液經過心臟和肺的次數是( )A各2次 B心臟2次,肺1次C各4次 D心臟4次,肺2次29人的胰靜脈血中不含下列哪種物質( )A氧氣 BK C胰蛋白酶 D胰島素30在測量臂一舌循環(huán)時,有人以糖精注入人體臂靜脈,9s16s后舌有甜覺。糖精由臂靜脈至舌所經過的循環(huán)路線是( )臂靜脈一上腔靜脈一右心房一右心室 接肺循環(huán) 接體循環(huán) 接左心室一主動脈一頸動脈
40、一舌動脈一舌毛細血管A一 B一一 C一D一下表為人體不同部位血液成分相對值:根據此表,為44題47題從下列血管中選取正確答案。A肺動脈 B肺靜脈 C肝靜脈 D出球小動脈 E肝門靜脈F入球小動脈 G腎小管外毛細血管31甲是 ( )32乙是 ( )33丙是 ( )34丁是 ( )35右圖是血液中血紅蛋白與氧結合情況和血液中CO2含量情況的曲線圖,則該圖所表示的是 S PA左心室 右心室B毛細血管 肺靜脈C肺動脈 肺靜脈D肺動脈 主動脈36在人體內:(1)兩端都連著動脈的毛細血管網組成的結構是 。(2)兩端都連著靜脈毛細血管網的器官是 。(3)兩端都連著毛細血管的動脈是 。37組織液與血液之間的互相滲透的結構基礎是 ,生理特點是 。38正常的一次心動周期中可聽到兩次心音,第一次心音出現在 ,第二次心音出現在 。39根據血流方向,右心房有三個入口,一個出口,這三個入口是 ,一個出口是 。40一般來說,黑人運動員比其他膚色的運動員的速度快,研究的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獼猴桃樹種子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面包磚市場推廣與銷售渠道建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設備技術改造與維護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乘風破浪或有事的動態(tài)環(huán)保技術開發(fā)合同4篇
- 2025年度面包磚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奶業(yè)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門禁管理系統(tǒng)集成服務合同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用品采購合同范本樣本3篇
- 2025年度軟件質量控制合同協(xié)議4篇
- 專屬2024版員工離職合同模板
- 2024年公證遺產繼承分配協(xié)議書模板
- 燃氣經營安全重大隱患判定標準課件
- JB-T 8532-2023 脈沖噴吹類袋式除塵器
- 深圳小學英語單詞表(中英文)
- 護理質量反饋內容
- 山東省濟寧市2023年中考數學試題(附真題答案)
- 抖音搜索用戶分析報告
- 鉆孔灌注樁技術規(guī)范
- 2023-2024學年北師大版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學設計
- 供貨進度計劃
-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