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胸腔包裹性積液附的效果研究_第1頁
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胸腔包裹性積液附的效果研究_第2頁
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胸腔包裹性積液附的效果研究_第3頁
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胸腔包裹性積液附的效果研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胸腔包裹性積液附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 總結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包裹性胸腔積液的特點,提高包裹性胸腔積液的診 斷及治療水平。方法 采用2D超聲觀察包裹性胸腔積液,并與 X線胸透、胸片、CT檢查等 進行對比分析,并在超聲引導下行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結果其中介入性超聲診斷包裹性 胸腔積液46例,正確率為100.0%。全部經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其中,治療 12次包裹 腔消失率為28.6%, 34次為34.7%, 4次以上為26.0%,總有效率為90.9%。結論介入性 超聲診斷包裹性胸腔積液確診率高,并且超聲引導下包裹性胸腔積液的治療簡便、準確、直 觀、經濟、病人痛苦小、療效好、無

2、放射性損傷,可以動態(tài)監(jiān)測治療的全過程。關鍵詞:包裹性胸腔積液;介入性超聲診斷;介入性超聲治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oracic encapsulated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capsulated pleural effusion, and to impr

3、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capsulated pleural effusion. Methods The encapsulated pleural effusion was observed by 2D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ared with X - ray, chest radiography and CT.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performed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Results The interventi

4、onal ultrasound was used to diagnose 46 cases of encapsulated pleural effusion, the correct rate was 100.0%.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under ultrasound. Among them, the rate of disappearance was 1/2 times of 28.6%, 34.7% was 3 to 4 times, 26.0% for 4 times and 90.9% for total

5、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encapsulated pleural effusion is simple, accurate, intuitive and economical. The treatment is simple, accurate, process.Key words: encapsulated pleural effusion;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diagnosis;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treatment 胸膜炎性滲出時,臟、壁層胸膜發(fā)生粘連,使積液局限胸腔

6、的某一部位,為包裹性胸腔積 液。此病一般病程長,在治療中以抽液或靠吸收,效果不甚滿意。而超聲不僅對包裹性胸腔 積液的診斷率高,還可觀察包裹腔及腔內容物的形態(tài)學改變,做出病因診斷,在超聲引導下 行介入治療,免除放射線損傷,定位準確;既能觀察治療時的全過程,判斷療效,引導治 療,又能大大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1.資料與方法1.1 對象對象為2015年-2016年我院住院病人,共4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齡19 64 o經X線診斷為胸腔包裹性積液40例,其余6例X線分別診斷為肺癌、肺良性月中瘤、肺 內結核球等。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0年。應用EUB415 SI400S、HP77020AQ

7、®聲診斷 儀,探頭頻率2.53.5 HZ。1.2 方法病人取坐位(雙臂舉起俯于椅背上)、半坐位;不能坐起者,可取半臥位、側臥位及臥位。 結合胸透、胸片、CT等資料、體檢情況及病史等,用超聲在可疑區(qū)域序貫掃查。發(fā)現(xiàn)局部 有積液者則行超聲引導穿刺診斷及治療。其穿刺的部位,常規(guī)皮膚消毒,范圍不應小于2.5cm;鋪孔巾,用2%魯卡因或利多卡因28 ml局部麻醉,消毒后的無菌控頭、穿刺架及 16號穿刺針,涂以消毒后的超聲藕合劑,觀察積液最多且離體表最近處為進針穿刺點可凝 月中瘤的同時進行胸膜超聲引導下細針活檢,用超聲實時觀察穿刺針走行的全過程。所有胸水 均送常規(guī)、細菌培養(yǎng)+藥敏、結核菌、脫落細

8、胞、生化、放免檢查,膿液還應行抗酸菌涂 片、霉菌培養(yǎng),其他特殊性狀的胸水還應行相應檢查。如:果醬樣胸水可查阿米巴原蟲及滋 養(yǎng)體,胸膜組織進行組織學檢查等等。1.3 統(tǒng)計學方法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 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在46例中有13例12次介入治療后包裹腔消失(結核6例,化膿菌5例,其他2例)。經 4次以上的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包裹腔消失的為 12例(結核8例、化膿菌1例、其他1例、月中瘤2例),其余21例轉入外科治療。以上均經 X線、CK胸片及超聲檢查所證實, 病人無自覺癥狀或癥

9、況明顯減輕。3.討論3.1 病理胸腔包裹性積液多為結核性,部分為細菌化膿性、月中瘤、外傷及其他系統(tǒng)疾病所致,一般病 程較長,為一慢性炎癥過程。此過程大量纖維素沉積在胸腹表面,隨著纖維細胞和血管內皮 細胞的侵入,纖維素日益增厚、機化及鈣化、厚達數(shù)厘米。臟層胸膜并緊裹于肺,嚴重影響 肺的呼吸運動。胸壁也因胸膜增厚、纖維瘢痕組織的收縮而內陷,肋骨胸腹并緊裹肋間隙縮 窄、脊柱側彎、縱隔牽向患側、膈固定,從而嚴重限制呼吸功能。病情遷延形成一種厚厚的 纖維包膜,靠自身吸收常較困難或很難吸收,影響治療。3.2 介入性超聲診斷胸腔包裹性積液介入性超聲在胸腔包裹性積液的診斷及治療上有著獨特的價值,與X線比較,其

10、準確程度更高。國外文獻報道,B超診斷胸腔積液的準確率可達 93.0%, X線為83.0%o而國內 有人報道,B超準確率可達100.0%, X線為88.7%,本組結果與此相符。對胸腔包裹性積 液,介入性超聲不但定位準確,還能動態(tài)觀察腔內液體的狀態(tài)、性狀、胸腹的形態(tài)學改變, 結合病史,能初步鑒別胸腔積液性質,估算積液量。在介入性超聲引導下可以進行局部的插 管引流,在胸腔包裹性積液粘稠及腔性積液時單純抽吸及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常因穿刺針較細 而引流不暢。在超聲引導下將引流管準確地插入包裹腔內,進行包裹腔的清洗及引流十分方 便,不但能將腔內容物沖洗的干凈徹底,而且能保留引流管并對包裹腔進行動態(tài)觀察,便于 治療。3.3 對治療的監(jiān)測在介入超聲的引導下治療時,可以動態(tài)觀察包裹腔內的變化及內容物的性狀、大小、注入藥 物的過程及注入藥物時包裹腔內的變化。判斷治療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