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復習要點下_第1頁
古代漢語復習要點下_第2頁
古代漢語復習要點下_第3頁
古代漢語復習要點下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古代漢語復習要點-(下 下)一、文選部分復習要點:1. 講過的篇目2. 復習辦法:A. 熟悉課文,每一句話都要會翻譯,每一個字都要會解釋;B. 注意特殊句型,如賓語前置、被動句等;C. 注意字詞的特殊用法,如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等;D. 注意關鍵詞語的古義、本義、特殊意義,尤其是不同于現代漢語的意義。二、常用詞部分復習要點:1. 復習辦法:A. 注意每個詞的本義、古義;B. 注意古今意義的不同;C. 注意同義、近義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三、通論部分復習要點:復習通論部分的基本原則是,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在記住知識的要點的同時,一定要掌握書上舉岀的例子

2、,回答問題的時候, 盡量結合例子。(十八)古書的注解:1. 了解古注的重要性和發(fā)展概況。了解詩經、史記三家注、漢書、三國志、老子、莊子、楚辭等名著在唐 代以前的名家注解。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周易本義、詩集傳、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楚辭集注等。2. 名詞解釋:疏、正義、傳、箋。(P676)傳注體、義疏體、章句體、集解體。3. 閱讀677頁上半十三經注疏的書影,了解其中的內容和體例。4. 古注的方式:注音,釋詞,通句、解事,評說。掌握相關的知識點。5. 名詞解釋:衍文、脫文。(P680)6. 古書注解的術語有哪些?分別是什么意思?答:(1 )曰,為,謂之使用這三個術語時,被解釋的詞語總是放在

3、“曰、為、謂之”的后面。它們不僅用來釋義,并且用來分別同義詞 和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這三個詞語大致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叫做”。(2) 謂 用“謂”的時候,被解釋的詞放在“謂”的前面?!爸^”的作用是用后面的話說明前面詞語所指的范圍或比、影射的事物。大 致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是指”、“是說”的意思。(3)貌,之貌 這兩個術語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后面,說明被釋的詞是表示事物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tài)的。(4) 猶,猶言“猶”的作用是表示注釋與被釋詞語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猶”的時候,往往是用近義詞作注,或者是 用引申義訓釋本義。略等于現代漢語的“等于說”。(5)之言,之為言,之猶言這三個術語的作

4、用是表示“聲訓”,注釋時必然是用聲音相同或近似的詞來作訓解。聲訓也是古人尋求同源 詞的一種方法。(6)讀為,讀曰,讀若,讀如這幾個術語都是用來注明音讀的,“讀為”和“讀曰”一般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白x若、讀如”主要 作用是注音。7. 如字,一種注音法。當一個字形因意義不同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法的時候,要按照習慣上最通常的讀音讀,按照最常用的意義解釋, 叫如字。例如“好”有上聲和去聲二音,當注為“好,如字”時,表示“好”在此處讀常用的上聲,意為“美好”)。常用來為一些多音 多義或有異讀異解的字注音,強調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釋的字要按它的本音來讀。8. 本節(jié)通論部分所舉的例子都要看懂。9. 要了解

5、十三經注疏的大體內容。(十九)古書的標點問題:1、古文不標點斷句的原因A與書面語產生之初的特點有關簡略 和口語一致B與早期古籍的成書與流傳方式有關口頭流傳成書口耳相授流傳C與文言語言的特點有關對稱性多虛詞節(jié)奏鮮明押韻D與故事的學術風氣有關。訓詁之風,崇古之風。學習好資料歡迎下載.2、句讀是古人讀書時候斷句用的符號。在一句話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邊加一個點或一個圓圈,這叫“句”,在一句話沒有完,但讀的時候需要有一個停頓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個點,這叫"讀(dcu)o ”合起來就叫"句讀”。3. 刻書有句讀是從宋朝開始的。4、掌握句讀和標點符號的異同。5、正確標點古書的方法:標點

6、古書的一般原則有哪些?識字辨義是前提,要熟悉文言的句法詞法,要掌握足夠的古代文化知識,充分利用文言虛詞,注意名詞和代 詞的位置,依據韻腳斷句。6. 衡量古文標點正確與否的標準有哪些?答:(1)字句必須能講通;(2)內容必須符合情理;(3)必須符合古代語法和音韻。7. 本節(jié)通論部分所舉的例子都要看懂。(二十)古漢語今譯問題:1、古文今譯的開始:1922年郭沫若卷耳集2、古文今譯的原則:直譯就是按照原文的語序和語法結構進行翻譯。意譯:就是按照原文所表達的意思去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古文3、古文今譯的方法:1、對(最基本的方法)、換、調、留、增、刪。4、關于古文翻譯,近代翻譯家嚴復曾提岀

7、“信”、“達”、“雅”三點要求。所謂“信”,是指譯文要忠實于原文;所謂“達”,是指譯文要通暢明白;所謂“雅”,是指譯文要典雅優(yōu)美。5、本節(jié)通論部分所舉的例子都要看懂。(二一)古代的文體:1. 曹丕是最早研究文體特點的一個人,他在典論論文里把文體分為奏議、書論、銘誄、詩賦四種。2. 前人對文體特點的分類不外乎三個標準:如詩詞歌賦是從語言形式來分的;史傳行狀是按內容來分的;書信贈序是從語言形式來分的。3. 中國古代的文體,按語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個大類:一、散文;二、韻文;三、駢文。4. 我們將古典散文分成史傳文、說理文、雜記文、應用文四類。5. 史傳文,也叫“歷史散文”,主要有三種體裁:編年

8、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6. 司馬遷寫的史記,開創(chuàng)了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的先例。7. 自傳體的產生和寫書有序言,都與司馬遷有關。8. 我國最早的說理文,流傳至今的有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的論語。9. 真正可以稱之為論說文,要從墨子算起。10. “論”是議論,它的說理方式以論證為主;“說”是說明,它的說理方式以解釋為主。注意一些名家名篇(本部分舉例)的文體類別。(二十四)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1. 掌握引用、譬喻、代稱、并提、互文、夸飾、倒置、委婉、省略等修辭格的含義,書中列岀了定義或概念的,要掌握其定義或概念。2. 對文中所舉的例子,尤其“代稱、并提、互文、倒置、委婉”等辭格中的例子要看懂、理

9、解、掌握。3. 本章的學習重點是學會分析文句的辭格,所以必須掌握例子。(二十五)古今語音語音的異同:1. 掌握音韻學的定義和分期。2. 了解古今語音變化的表征,建立語音的發(fā)展觀,掌握葉音說及其錯誤的原因。3. 什么是“葉音說”,我們應該怎么認識?答:后人在閱讀古代的詩歌等韻文時,原來押韻的詩文,由于語音的變化發(fā)展不押韻了,為了押韻,后人往往臨時改讀一個字的讀音以求 押韻,這種做法就叫“葉音”,也叫“協音”。“葉音說”是主觀主義的產物,“葉音”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4. 首先批評“葉音說”的是明代末年的陳第,他在毛詩古音考里說:“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掌握古音

10、的基本常識:字母,五音,七音,清濁,韻,韻部,韻目 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6掌握三十六字母。包括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7. 什么是音韻學上的“五音”?答:音韻學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發(fā)音部位的不同分為唇、舌、齒、牙、喉五類,叫做“五音”。8. 三十六字母中的唇音指哪些聲母?答:三十六字母中的唇音包括重唇音“幫、滂、并、明”和輕唇音“非、敷、奉、微”八個。9. 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指哪些聲母?答: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舌頭音“端、透、定、泥”和舌上音“知、徹、澄、娘”八個。10. 三十六字母中的齒音指哪些聲母?答: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齒頭音“精、清、從、心、邪”和正齒音“照、穿、床、審、禪”十個。11

11、. 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指哪些聲母?答: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包括“見、溪、群、疑”四個。12. 三十六字母中的喉音指哪些聲母?答:三十六字母中的喉音包括“影、喻、曉、匣”四個。13. 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指哪些聲母?答: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包括“見、溪、群、疑”四個。14. 三十六字母中的全濁聲母包括哪些聲母?答:全濁聲母有“并、奉、定、澄、從、邪、床、禪、群、匣”十個。15. 三十六字母中的次濁聲母包括哪些聲母?答:次濁聲母有“明、微、泥、娘、疑、喻、來、于八個。16. 三十六字母中的全清聲母包括哪些聲母?答:全清聲母有“幫、非、端、知、精、心、照、審、見、影、曉”十一個。17. 三十六字母中的次清

12、聲母包括哪些聲母?答:次清聲母有“滂、敷、透、徹、清、穿、溪”七個。18. 聲調方面,古代有“平、上、去、入”四聲;古代的入聲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消失了,古代的平聲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變成了“陰平、 陽平”兩類。(二十六)上古音簡說:1. 漢語語音發(fā)展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上古、中古、近古和現代四個時期。2. 上古音指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可以拿詩經音作為代表。3. 中古音指六朝到唐宋時代的語音,一般以切韻音系作為代表。4. 切韻是一部按韻編排的字典,隋朝陸法言所編。5. 近古音指元明時代的語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反映這個時期音系的代表作。8. 了解王力先生的古韻三十部有哪些?(答案從略,見課本

13、1054頁)9. 掌握研究上古韻部的方法和材料有哪些,了解其缺陷。10. 掌握研究上古聲母,了解其缺點。11. 關于上古的聲母研究,掌握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提岀了“古無輕唇”和“古無舌上”兩條重要結論。13. 了解錢大昕之后,章炳麟又提出“娘日二紐歸泥說”;曾運乾認為喻母也應一分為二,一部分歸匣母,一部分歸定母。(二十七)古書的讀音問題:古書讀音的總原則是以普通話來讀。1. 名詞解釋:“同音通假” (P1077)2. 掌握“讀破”或“破讀”的定義:(P1079)3. 破讀是詞義引申與詞性分化的結果,是漢語產生新詞的方法之一。破讀有一個基本的規(guī)律,即大多是讀去聲。4. 談談“假借”和“通假”的區(qū)別

14、與聯系?答:兩者區(qū)別的要點是:“假借”,也叫“本無其字的假借”,“六書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點是久借不還。如“其”,本義是指“簸箕”,假借為代詞 “其”,只好再造一個“箕”,表示“簸箕”義?!巴佟币步小氨居衅渥值募俳琛保巴敉佟?,或“用字假借”,其特點往往是偶爾一用。如“早晚”的“早”,本來有這個字,但 許多古書中往往不用,而用“蚤”,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通假”。5. 掌握1082、1083頁所列字的特殊讀音。掌握本節(jié)所舉例子的讀音。6. 在閱讀古代詩文時,我們不主張用所謂古音來讀古書,尤其是對古代的韻文作品,應該按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讀音去讀,即使不押韻了, 也不要臨時改讀一個字的讀音

15、以求押韻。(二十八)詩律:1. 掌握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定義2. 近體詩的特點是:(1)句數固定;(2)押韻嚴格;(3)講究平仄;(4)要求對仗。其中講究平仄是最本質的要求。3. 近體詩除有的首句入韻外,都是隔句押韻。4. 近體詩押韻的要求有三個:(1) 一般只用平聲韻。(2)近體詩不能“出韻”,即必須用同一韻部里的字。(3)一般要押平水韻5. 南北朝時期岀現了許多供詩人寫詩押韻的而編寫的韻書,隋代陸法言的切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193韻。宋代陳彭年編纂的廣韻,在切韻的基礎上又細分為206韻。到南宋江北平水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就把同用的韻合并起來,成107韻,與此同時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韻略

16、又歸并為106韻,這106韻,就是常說的“平水韻”。6. 平仄:近體詩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詩和韻文中構成一種高低長短相互交替的節(jié)奏,即所謂的“聲律”。陰平、陽平是平聲,上聲、去 聲、入聲為仄聲。7. 掌握平仄句式,五言四種、七言四種,共八種:(1 )五言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曝曝破狡剑?)七言句式(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7. 根據粘對規(guī)律寫岀五律和七律的平仄譜。掌握粘對的概念。8. 律詩的平仄并不是絕對嚴格,也允許有些變通,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就是變通的方法。9. 什么是“拗救”:如果違反了平仄格式就叫“拗”;在一句是岀現了“拗”之后,改變相應的字的平仄格式,使詩句重新獲得音律上的 和諧,就叫“救”。10 什么是“三平調”?(答案:丁型句中,即“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中,第五個字該用仄而用了平,就形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 連用三個平聲字,就是“三平調”,不能救,其實是不允許出現這類情況,“三平調”是近體試的大忌,古體詩中才允許使用。)11. 關于近體詩的“對仗",掌握對仗的要求,掌握“借對”和“流水對”的意義和例子(P1096-1097 )。12、了解近體詩的句法和例子。(二十九)詞律1、掌握詞的相關的名稱。2、掌握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