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斷膈散_醫(yī)心方卷九引_效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91.1.組成: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91.2.功效:痰病。91.3.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9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92.相似度75%:瓜蒂散92.1.組成:瓜蒂75個,赤小豆75粒,人參半兩(去蘆),甘草半兩或2錢5分。92.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92.3.加:甘草92.4.功效:傷寒6-7日,因下后,腹?jié)M無汗而喘。92.5.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93.相似度67%:瓜蒂散93.1.組成:瓜蒂1兩,赤小豆1兩。93

2、.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93.3.減:人參93.4.功效:痰飲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塞,咽喉干而腹?jié)M,飲食則吐,氣上沖喉,不得息,脈弦遲或微浮者;熱病4日,咽喉干而腹?jié)M;少陰病,其人飲食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手足寒,脈弦遲,胸中實者;卒中痰迷,涎潮壅盛,癲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壅,及火氣上沖喉不得息,食填太陰,欲吐不出;傷寒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不得息者;亦治諸黃,急黃。93.5.來源:外臺卷一(注文)引范汪方。104.相似度67%:丁香散104.1.組成:丁香7粒,瓜蒂7枚,赤小豆7粒。104.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

3、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04.3.加:丁香104.4.減:人參104.5.功效:急黃。104.6.來源:圣惠卷五十五。105.相似度67%:瓜蒂三味散105.1.組成:瓜蒂7枚,丁香7枚,赤小豆7枚。105.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05.3.加:丁香105.4.減:人參105.5.功效:急黃,已進秦艽牛乳2味湯藥,服后不覺病退,漸加困篤,勢如天行最重者。105.6.來源:外臺卷四引許仁則方。106.相似度67%:瓜蒂散106.1.組成:瓜蒂2-7枚,赤小豆3-7枚,秫米2-7粒。116.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16.3.加:

4、秫米116.4.減:人參116.5.功效:熱毒內蘊致成黃疸;小兒臍風撮口;天行毒熱,通貫臟腑,沉豉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息須臾而絕;酒疸,脈浮腹?jié)M,欲嘔;臍風撮口;小兒忽發(fā)心滿堅硬,腳手心熱,變?yōu)辄S疸。116.6.來源:外臺卷四(注文)引范汪方。117.相似度67%:瓜蒂散117.1.組成:丁香10枚,瓜蒂10枚,赤小豆10枚。117.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17.3.加:丁香117.4.減:人參117.5.功效:諸黃,暗黃,眼暗及大角赤黑黃,先擲手足;內黃,患渴,疸黃,眼赤黃;腎黃,小便不通,氣急心悶;五色黃。117.6.來源

5、:外臺卷四引救急方。118.相似度67%:瓜蒂散118.1.組成:瓜蒂2小合,赤小豆2合。118.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18.3.減:人參128.4.功效:黃疸,心下堅硬,手不可近,渴欲飲水,氣息喘粗,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眼黃,但有一候相當者;天行病不即愈,經4-5日,渴引飲,心上急強,手不得近,又不得眠,慌亂,此則是黃;大實大滿,氣上沖,填塞悶亂;飲食過度,填塞胸脘,上部有脈,下部無脈。128.5.來源: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129.相似度67%:瓜蒂散129.1.組成:瓜蒂7枚,全蝎1枚(微炒),赤小豆2-7粒。129.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

6、豆2兩,人參2兩。129.3.加:全蝎129.4.減:人參129.5.功效:小兒口噤。129.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七。1210.相似度67%:瓜蒂散1210.1.組成:瓜蒂1分,赤小豆1分,雄黃2分(研)。1210.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210.3.加:雄黃1210.4.減:人參1210.5.功效:飛尸,卒中惡,心腹絞刺痛,氣急脹,奄奄欲絕。1210.6.來源:外臺卷十三引集驗方。1311.相似度67%:瓜蒂湯1311.1.組成:瓜蒂1兩,赤小豆49枚,丁香2-7枚。1311.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311.3.加:丁香13

7、11.4.減:人參1311.5.功效:諸黃,身面四肢浮腫,有蟲,鼻中息肉,陰黃、黃疸及暴急黃。1311.6.來源: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1312.相似度67%:加參瓜蒂散1312.1.組成:瓜蒂7個,人參2錢。1312.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312.3.減:赤小豆1312.4.功效:上焦痰氣甚盛,而下焦又虛者。1312.5.來源:石室秘錄卷三。1313.相似度67%:吐風散1313.1.組成:全蝎1個(炒),瓜蒂1個(炒),赤小豆30粒。1313.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313.3.加:全蝎1313.4.減:人參1413.5.功效

8、:小兒急慢驚風,發(fā)熱口噤,不省人事,手心伏熱,痰涎咳嗽,上壅喘急。1413.6.來源:普濟方卷三七引全嬰方。1414.相似度67%:雄黃散1414.1.組成:雄黃1錢,瓜蒂1錢,赤小豆1錢。1414.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414.3.加:雄黃1414.4.減:人參1414.5.功效:久瘧不能食,胸中兀兀,欲吐而不能吐者。1414.6.來源:保命集卷中。1415.相似度67%:瓜蒂散1415.1.組成:瓜蒂1分(熬黃),赤小豆1分。1415.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415.3.減:人參1415.4.功效:痰涎宿食,壅塞上脘,胸中痞

9、硬,煩懊不安,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膩,寸脈浮,按之緊者;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當吐之;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宿食在上脘;胸中多痰,頭痛不欲食;胸有寒痰;脈大,胸滿,多痰涎,病頭痛;寒痰結于膈上及濕熱頭重鼻塞。1415.5.來源:傷寒論。1516.相似度67%:吐痰散1516.1.組成:瓜蒂1分,丁香1分,赤小豆半合(炒熟)。1516.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516.3.加:丁香1516.4.減:人參1516.5.功效:傷寒四日,毒氣入胃,喉中閉悶。1516.6.

10、來源:圣惠卷九。1517.相似度67%:三味吐散1517.1.組成:瓜蒂2分,杜衡3分,人參1分。1517.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517.3.加:杜衡1517.4.減:赤小豆1517.5.功效:水飲積滯,滯在心胸,膈中不利,胸滿氣喘;瘕嗽,吐膿損肺。1517.6.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外臺卷十引宮泰方。1518.相似度67%:人參湯1518.1.組成:瓜蒂1兩,杜衡1兩,人參1兩。1518.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518.3.加:杜衡1618.4.減:赤小豆1618.5.功效:吐血服湯后,逆氣停留,血在胸上,轉加悶亂煩躁,紛

11、紛欲吐,顛倒不安,其脈沉伏。吐血后,體中但覺奄奄然,煩躁,心中悶亂,紛紛嘔吐,顛倒不安。醫(yī)工又與黃土湯、阿膠散,益加悶亂,卒至不濟。1618.6.來源:雞峰卷十。1619.相似度67%:祛風神妙散1619.1.組成:瓜蒂49個,赤小豆49粒,小黃米100粒。1619.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619.3.加:小黃米1619.4.減:人參1619.5.功效:偏正頭風。1619.6.來源:普濟方卷四十六。1620.相似度50%:安臍散1620.1.組成: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1620.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620.3.加:南星、白

12、蘞1620.4.減:人參1620.5.功效:小兒臍風。1620.6.來源:幼科類萃卷三。1721.相似度50%:四靈散1721.1.組成:瓜蒂1錢,人參蘆2錢,赤小豆1錢,甘草1錢。1721.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721.3.加:人參蘆、甘草1721.4.減:人參1721.5.功效: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癇心風。1721.6.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1722.相似度50%:撩膈散1722.1.組成:瓜丁28枚,赤小豆20枚,人參(去蘆頭)1分,甘草1分。1722.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722.3.

13、加:瓜丁、甘草1722.4.減:瓜蒂1722.5.功效:心上結痰,飲實寒冷,心悶;亦治諸黃。1722.6.來源:千金卷十八。1723.相似度50%:追風散1723.1.組成:全蝎1個,母丁香2個,瓜蒂7枚,赤小豆49粒。1723.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723.3.加:全蝎、母丁香1823.4.減:人參1823.5.功效:小兒因驚中風,角弓反張,及慢脾風。1823.6.來源:傳信適用方卷四。1824.相似度50%:瓜蒂吹鼻散1824.1.組成:瓜蒂2-7枚,赤小豆2-7粒,秫米2-7粒,丁香2-7粒。1824.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

14、。1824.3.加:秫米、丁香1824.4.減:人參1824.5.功效:黃疸。面目爪甲皆黃,心膈躁悶。1824.6.來源:圣惠卷五十五。1825.相似度50%:敷臍方1825.1.組成: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各等分。1825.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825.3.加:南星、白蘞1825.4.減:人參1825.5.功效:小兒臍風。1825.6.來源:直指小兒卷一。1826.相似度50%:龍腦散1926.1.組成:龍腦半錢(細研),瓜蒂14枚,赤小豆30粒,黃連2大莖(去須)。1926.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926.3.加:龍腦、黃

15、連1926.4.減:人參1926.5.功效:小兒鼻癰,不聞香臭。1926.6.來源:圣惠卷八十九。1927.相似度50%:吹鼻散1927.1.組成:瓜蒂20個,赤小豆20粒(炒熟),胡黃連半兩,倒鉤棘針20個。1927.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927.3.加:胡黃連、倒鉤棘針1927.4.減:人參1927.5.功效:小兒一切疳。1927.6.來源:圣惠卷八十七。1928.相似度50%:搐藥瓜蒂散1928.1.組成:瓜蒂2錢,母丁香1錢,黍米49個,赤小豆半錢。1928.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928.3.加:母丁香、黍米1928.

16、4.減:人參2028.5.功效:黃疸,遍身如金色。2028.6.來源:衛(wèi)生寶鑒(拔粹本)。2029.相似度50%:赤龍散2029.1.組成:龍腦半錢(研),瓜蒂14枚,黃連3大莖,赤小豆30粒。2029.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029.3.加:龍腦、黃連2029.4.減:人參2029.5.功效:鼻齆。2029.6.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九引經驗良方。2030.相似度50%:四神散2030.1.組成:干蝎半兩,瓜蒂半兩,赤小豆半兩,雄黃(通明者)半兩。2030.2.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030.3.加:干蝎、雄黃2030.4.減:人參2

17、030.5.功效:卒中風,痰壅盛,不記人事,并中惡等疾。2030.6.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20191. 原方1.1. 組成: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2. 功效:痰病。1.3.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2. 相似度75%:瓜蒂散2.1. 組成:瓜蒂75個,赤小豆75粒,人參半兩(去蘆),甘草半兩或2錢5分。2.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3. 加:甘草2.4. 功效:傷寒6-7日,因下后,腹?jié)M無汗而喘。2.5. 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3. 相似度67%:瓜蒂散3.1. 組成:瓜蒂1

18、兩,赤小豆1兩。3.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3.3. 減:人參3.4. 功效:痰飲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塞,咽喉干而腹?jié)M,飲食則吐,氣上沖喉,不得息,脈弦遲或微浮者;熱病4日,咽喉干而腹?jié)M;少陰病,其人飲食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手足寒,脈弦遲,胸中實者;卒中痰迷,涎潮壅盛,癲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壅,及火氣上沖喉不得息,食填太陰,欲吐不出;傷寒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不得息者;亦治諸黃,急黃。3.5. 來源:外臺卷一(注文)引范汪方。4. 相似度67%:丁香散4.1. 組成:丁香7粒,瓜蒂7枚,赤小豆7粒。4.2. 原方對照

19、: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4.3. 加:丁香4.4. 減:人參4.5. 功效:急黃。4.6. 來源:圣惠卷五十五。5. 相似度67%:瓜蒂三味散5.1. 組成:瓜蒂7枚,丁香7枚,赤小豆7枚。5.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5.3. 加:丁香5.4. 減:人參5.5. 功效:急黃,已進秦艽牛乳2味湯藥,服后不覺病退,漸加困篤,勢如天行最重者。5.6. 來源:外臺卷四引許仁則方。6. 相似度67%:瓜蒂散6.1. 組成:瓜蒂2-7枚,赤小豆3-7枚,秫米2-7粒。6.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6.3. 加:秫米6.4. 減

20、:人參6.5. 功效:熱毒內蘊致成黃疸;小兒臍風撮口;天行毒熱,通貫臟腑,沉豉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息須臾而絕;酒疸,脈浮腹?jié)M,欲嘔;臍風撮口;小兒忽發(fā)心滿堅硬,腳手心熱,變?yōu)辄S疸。6.6. 來源:外臺卷四(注文)引范汪方。7. 相似度67%:瓜蒂散7.1. 組成:丁香10枚,瓜蒂10枚,赤小豆10枚。7.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7.3. 加:丁香7.4. 減:人參7.5. 功效:諸黃,暗黃,眼暗及大角赤黑黃,先擲手足;內黃,患渴,疸黃,眼赤黃;腎黃,小便不通,氣急心悶;五色黃。7.6. 來源:外臺卷四引救急方。8. 相似度67

21、%:瓜蒂散8.1. 組成:瓜蒂2小合,赤小豆2合。8.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8.3. 減:人參8.4. 功效:黃疸,心下堅硬,手不可近,渴欲飲水,氣息喘粗,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眼黃,但有一候相當者;天行病不即愈,經4-5日,渴引飲,心上急強,手不得近,又不得眠,慌亂,此則是黃;大實大滿,氣上沖,填塞悶亂;飲食過度,填塞胸脘,上部有脈,下部無脈。8.5. 來源: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9. 相似度67%:瓜蒂散9.1. 組成:瓜蒂7枚,全蝎1枚(微炒),赤小豆2-7粒。9.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9.3. 加:全蝎9.4. 減:人參

22、9.5. 功效:小兒口噤。9.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七。10. 相似度67%:瓜蒂散10.1. 組成:瓜蒂1分,赤小豆1分,雄黃2分(研)。10.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0.3. 加:雄黃10.4. 減:人參10.5. 功效:飛尸,卒中惡,心腹絞刺痛,氣急脹,奄奄欲絕。10.6. 來源:外臺卷十三引集驗方。11. 相似度67%:瓜蒂湯11.1. 組成:瓜蒂1兩,赤小豆49枚,丁香2-7枚。11.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1.3. 加:丁香11.4. 減:人參11.5. 功效:諸黃,身面四肢浮腫,有蟲,鼻中息肉,陰黃、黃疸及暴

23、急黃。11.6. 來源: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12. 相似度67%:加參瓜蒂散12.1. 組成:瓜蒂7個,人參2錢。12.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2.3. 減:赤小豆12.4. 功效:上焦痰氣甚盛,而下焦又虛者。12.5. 來源:石室秘錄卷三。13. 相似度67%:吐風散13.1. 組成:全蝎1個(炒),瓜蒂1個(炒),赤小豆30粒。13.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3.3. 加:全蝎13.4. 減:人參13.5. 功效:小兒急慢驚風,發(fā)熱口噤,不省人事,手心伏熱,痰涎咳嗽,上壅喘急。13.6. 來源:普濟方卷三七引全嬰方。14.

24、相似度67%:雄黃散14.1. 組成:雄黃1錢,瓜蒂1錢,赤小豆1錢。14.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4.3. 加:雄黃14.4. 減:人參14.5. 功效:久瘧不能食,胸中兀兀,欲吐而不能吐者。14.6. 來源:保命集卷中。15. 相似度67%:瓜蒂散15.1. 組成:瓜蒂1分(熬黃),赤小豆1分。15.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5.3. 減:人參15.4. 功效:痰涎宿食,壅塞上脘,胸中痞硬,煩懊不安,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膩,寸脈浮,按之緊者;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

25、,當吐之;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宿食在上脘;胸中多痰,頭痛不欲食;胸有寒痰;脈大,胸滿,多痰涎,病頭痛;寒痰結于膈上及濕熱頭重鼻塞。15.5. 來源:傷寒論。16. 相似度67%:吐痰散16.1. 組成:瓜蒂1分,丁香1分,赤小豆半合(炒熟)。16.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6.3. 加:丁香16.4. 減:人參16.5. 功效:傷寒四日,毒氣入胃,喉中閉悶。16.6. 來源:圣惠卷九。17. 相似度67%:三味吐散17.1. 組成:瓜蒂2分,杜衡3分,人參1分。17.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

26、17.3. 加:杜衡17.4. 減:赤小豆17.5. 功效:水飲積滯,滯在心胸,膈中不利,胸滿氣喘;瘕嗽,吐膿損肺。17.6.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外臺卷十引宮泰方。18. 相似度67%:人參湯18.1. 組成:瓜蒂1兩,杜衡1兩,人參1兩。18.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8.3. 加:杜衡18.4. 減:赤小豆18.5. 功效:吐血服湯后,逆氣停留,血在胸上,轉加悶亂煩躁,紛紛欲吐,顛倒不安,其脈沉伏。吐血后,體中但覺奄奄然,煩躁,心中悶亂,紛紛嘔吐,顛倒不安。醫(yī)工又與黃土湯、阿膠散,益加悶亂,卒至不濟。18.6. 來源:雞峰卷十。19. 相似度67%:

27、祛風神妙散19.1. 組成:瓜蒂49個,赤小豆49粒,小黃米100粒。19.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19.3. 加:小黃米19.4. 減:人參19.5. 功效:偏正頭風。19.6. 來源:普濟方卷四十六。20. 相似度50%:安臍散20.1. 組成:瓜蒂、南星、白蘞、赤小豆。20.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0.3. 加:南星、白蘞20.4. 減:人參20.5. 功效:小兒臍風。20.6. 來源:幼科類萃卷三。21. 相似度50%:四靈散21.1. 組成:瓜蒂1錢,人參蘆2錢,赤小豆1錢,甘草1錢。21.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

28、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1.3. 加:人參蘆、甘草21.4. 減:人參21.5. 功效: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癇心風。21.6. 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22. 相似度50%:撩膈散22.1. 組成:瓜丁28枚,赤小豆20枚,人參(去蘆頭)1分,甘草1分。22.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2.3. 加:瓜丁、甘草22.4. 減:瓜蒂22.5. 功效:心上結痰,飲實寒冷,心悶;亦治諸黃。22.6. 來源:千金卷十八。23. 相似度50%:追風散23.1. 組成:全蝎1個,母丁香2個,瓜蒂7枚,赤小豆49粒。23.2. 原方對照:7月7日瓜蒂2枚,赤小豆2兩,人參2兩。23.3. 加:全蝎、母丁香23.4. 減:人參23.5. 功效:小兒因驚中風,角弓反張,及慢脾風。23.6.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四。24. 相似度50%:瓜蒂吹鼻散24.1. 組成:瓜蒂2-7枚,赤小豆2-7粒,秫米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