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單元《組歌》教學設計1課時華山中學田匯杰主備_第1頁
八下第二單元《組歌》教學設計1課時華山中學田匯杰主備_第2頁
八下第二單元《組歌》教學設計1課時華山中學田匯杰主備_第3頁
八下第二單元《組歌》教學設計1課時華山中學田匯杰主備_第4頁
八下第二單元《組歌》教學設計1課時華山中學田匯杰主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第10課 課題:組歌主備:華山中學 田匯杰【課標分析】1能利用工具書識字詞;規(guī)范書寫。2能熟練使用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3培養(yǎng)學生達成閱讀理解的五個層次:了解課文涉及的文學常識;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匯、語法知識和修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味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結合課文的內容和主旨,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4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復述、轉述、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交流的水平。5寫作要抒發(fā)真情實感,表達觀察生活的認識和感受?!窘虒W重點、難點】 1.教材分析組歌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一單

2、元所選課文全部是散文詩。組歌 這篇課文的作者為紀伯倫。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常被稱作哲理詩人,但他的散文詩的內蘊常常多于一般的哲理詩。浪之歌和雨之歌就是他組歌中的兩首。組歌(浪之歌雨之歌)與一般哲理詩一樣,以得出某種哲理為目標,最終形成一個豐富感性的內容,難以被抽象為簡單道理的形象。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從中我們可看到詩人自己的形象世間種種美好的事物的守護者;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lián)結起來。2.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作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內涵3.教學難點1 / 10分析詩中語意遞進伸展的層次【學情分析】1學生

3、知道了什么:詩歌應該有一定的意向。2學生能夠自己解決什么:如何根據(jù)意向確定詩歌內涵。3學生需要教師指導解決什么:用更細致的引導性的逐段分析和讀解印發(fā)他們對文意中更細微的內涵的理解,激發(fā)自覺擴展閱讀的興趣 預測多數(shù)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對文意中更細微的內涵的理解 預測學困生遇到的困難:自覺學習批文析句能力,語言組織,回答問題能力不足?!窘虒W目標】 1 學生自覺運用工具書,積累掌握注釋及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字詞(執(zhí)拗、饋贈、憔悴、真諦、璀璨、鑲嵌、酷肖、海誓山盟、長吁短嘆、千山萬壑、盛氣凌人)的音、形、義。2.了解課文內容,領悟詩中擬人形象的情感內涵。3.品析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理解詩中多樣化的

4、擬人手法。 領會兩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習借物抒懷的藝術構思。 4. 感悟詩作閃爍著的理性光輝,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菊n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構建動場1、(多媒體顯示紀伯倫像) 同學們,哲理詩作為世界詩苑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一直散發(fā)著醉人世間芳香,為越來越多的讀者所喜愛。含蓄雋永的哲理性的警句,往往會使身處紛繁世界中迷惘和困惑的人憬悟、奮起。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常被稱作哲理詩人,但他的散文詩的內蘊常常多于一般的哲理詩。今天,我們學習的浪之歌和雨之歌就是他組歌中的兩首,讓我們靜心于靈氣而個性的浪和雨的絮語中,去感悟一個深邃、美妙的別樣洞天。(板書文題、作者) 2、紀伯倫簡介: 紀伯

5、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是阿拉伯現(xiàn)代小說和藝術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作為哲理詩人和杰出畫家,和泰戈爾一樣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上世紀20年代初,以紀伯倫為中堅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僑民文學”)曾聞名全球。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qū)的一個農(nóng)家,在短暫而輝煌的生命之旅中,飽經(jīng)顛沛流離、痛失親人、愛情波折、債務纏身和疾病煎熬之苦。盡管這樣,他一刻也不曾忘記自己的祖國,他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在生命的最后歲月,他寫下了傳遍阿拉伯世界的詩篇朦朧中的祖國,他謳歌畢生苦戀的祖國:“您在我們的靈魂中是

6、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動的心臟?!睈叟c美是紀伯倫作品的主旋律。他反對愚昧陳腐,他熱愛自由,崇尚正義,敢于向暴虐的權利、虛偽的圣徒宣戰(zhàn);他不怕被罵作“瘋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隨時代前進的“活尸”;他反對無病呻吟,夸夸其談;主張以“血”寫出人民的心聲。文學與繪畫是紀伯倫藝術生命的雙翼。紀伯倫的前期創(chuàng)作以小說為主,后期創(chuàng)作以散文詩為主。此外,還有詩歌、詩劇、文學評論、書信等。先知是紀伯倫步入世界文壇的頂峰之作,曾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二、 自主學習【活動一】默讀課文,理清思路1、學生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多媒體展示)執(zhí)拗(niù):固執(zhí)任性,不聽從

7、別人的意見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饋贈(kuì):贈送(禮品)真諦(dì):真實的意義或道理璀璨(cu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鑲嵌(qiàn):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酷肖(xiào):酷似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長吁(x)短嘆: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哎聲嘆氣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出文章的感情和節(jié)奏,感性體會紀伯倫散文詩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教師提示:紀伯倫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又有詠嘆調式的浪漫與抒情。課文節(jié)

8、選的兩首詩在翻譯時都著意安排了相當明顯的韻腳,同時,又有很多的換韻和交韻以使詩在聲音層面上不顯得單調,很好地體現(xiàn)了紀伯倫極有個性的語言藝術。   請同學們邊誦讀邊找出詩中的韻腳,體會兩首詩在辭色和聲音上的美感。   學生活動- 學生朗讀體會,教師以浪之歌為例點撥:浪之歌第一節(jié):“人”“近”(鄰韻)、“分”;換韻為“里”“體”;第二節(jié):換韻為“晨”“盟”“中”“吟”“吻”(與第一節(jié)同,大多為鄰韻);第三節(jié):換韻為“拗”“躁”;又換韻為“心”(與前兩節(jié)相同,鄰韻);第四節(jié):換韻為“他”“下”等。   

9、0; 學生自主找出雨之歌的韻腳。 4、細讀課文1、教師配樂感情范讀,學生體會文意,并用簡潔的語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學生積極發(fā)言,言之有理就行。2、 思考討論:問題一、浪之歌和雨之歌具有哪些相同點? 答:(1)它們都利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手法,將“浪”和“雨”賦予了人的行為和思想,將它們塑造成富有豐富的性感內容的形象。(2)善于在平易中發(fā)雋永,“浪”和“雨”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但經(jīng)過作者理性的思考加上詠嘆調試的浪漫與抒懷,使讀者獲得遠不止一般的審美和愉悅。(3)雖然將“浪”和“雨”擬人化了,但并不脫離“浪”和“雨”的自然和物理的特征。 問題二、在雨之歌這首散文詩

10、中,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詩中對擬人手法進行了靈活的多方面的運用,請研讀課文,仔細體會。 答:詩人對擬人手法的靈活的多方面運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是對雨的擬人化的處理,從第三節(jié)“我哭”開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關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應加以擬人化,一方面的形象也時時在變化,或擬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擬人很微妙地轉換為擬物,例如第六節(jié)“我從湖中升起,借著以太的翅膀翱翔?!彼坪跤殖闪艘恢圾B的形象,而且除了自然界的具體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擬人化,如第二節(jié)“清晨的女兒”中的清晨,以及第五節(jié)“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中的死亡,可以說擬人的手法運用于無形,出神入化。 問題三、揣摩

11、下面文字,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我同海岸是一對情人,愛情讓我們相親相近,空氣卻使我們相離相分”(“海岸”“愛情”“空氣”各代表著什么?) 答:作者想象緊貼著海浪的物理特性來寫:海浪經(jīng)過陽光的蒸發(fā)會變成水蒸氣,遠離“海岸”,在文章里,“海岸”代表著作者的祖國?!皭矍椤睂嶋H上是作者對祖國的眷念之情,而“空氣”則是使作者遠離祖國的各種因素。問題四、“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边@句話如何理解? 答:“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鐵蹄之下”這句話比較含混,可能與翻譯有關,但基本上不影響全篇的理解,不必拘泥于此句的出處,聯(lián)系上句“雷聲隆隆閃似劍,為我

12、鳴鑼開道:一道彩虹掛青天,宣告我行程終了”來理解此句,可視為作者對人生的感慨:人雖然出生時是轟轟烈烈,但終歸要寂寞地老去?!驹O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1和2三、自主學習,交流探究【活動二】研讀課文,感悟詩作閃爍著的理性光輝1、 合作研討: (1)這兩首詩中,作者的想象多數(shù)是緊貼著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征展開的,浪之歌中第二、四節(jié)寫到的潮汐現(xiàn)象,你了解嗎?詩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與海岸的熱戀形象的?    (2)浪之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分析詩中雨的形象遞進伸展的層次。學生精彩交流,

13、教師引導 。2、精彩文段賞析: 浪之歌第五節(jié)非常精彩,讓我們共同去賞析:第一,排比手法的運用,“曾有多少次”詠嘆調式的浪漫與抒情,使人讀來如娓娓低訴,淺唱低吟。第二,擬人化的手法運用十分恰當,我“長吁短嘆”“嘻嘻哈哈”將多愁善感而又頑皮任性的“海浪”十分形象地人性化地刻畫出來。“紋絲不動”“面無笑容”,則把“礁石”的冷漠無情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第三,流利、流暢的語言增強了文章在辭色和音律上的美感。3、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學生通讀全文,主動質疑,提出問題,師生合作交流。 浪之歌這首散文詩中海浪被作者賦予了什么形象?以下有兩種觀點可供參考。(1)“海浪”是忠于愛情的浪漫化身。 (2)“海

14、浪”代表的實際上就是作者,作者借“海浪”表達了對祖國無限的眷念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誠。 注意:回答這個問題除了要理解文章中海浪被作者賦予的形象,還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來理解。 (學生活動)以讀帶寫 品讀雨的隨想回答問題。    雨的隨想的作者汪國真是青少年學生喜愛的詩人,他的文章充滿活力,洋溢著詩意,常常帶有幾分哲理,請認真品味。 【設計意圖】活動二為達成教學目標4四、綜合建?!窘處熜〗Y】詩人敏感而多情地體察尋常生活,激蕩出心靈的鳴唱,展現(xiàn)了海浪和雨水的詩意形象。恰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當我們用心去觀察和體驗時,會發(fā)現(xiàn)尋常事物中有著太多的意蘊

15、,以我手寫我心,這就是作品,盡管稚嫩,卻是個性自我的心靈之聲,那時,生活也會因你的思考而更精彩,更充實?!景鍟O計】組歌(節(jié)選)                                        &

16、#160; 紀伯倫                      浪之歌                  擬      海浪:  &

17、#160;    海岸的情人                  人                   人間世界的守護者       

18、60;          杰                                       &#

19、160; 熾                  作                               

20、;          熱                      雨之歌                             深                          雨:       滋潤萬物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