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_第1頁
淺談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_第2頁
淺談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_第3頁
淺談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_第4頁
淺談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談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    陳漢民摘 要:校園心理劇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新形式。要注重從劇本創(chuàng)作、輔導目標、問題剖析、角色扮演、技術運用挖掘并發(fā)揮其教育功能與價值。重視從學習實踐、選擇題材、觀眾資源、后期輔導四個方面探索解決不足與弊端,實現(xiàn)校園心理劇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最大化。關鍵詞:校園心理?。恢行W;心理健康教育校園心理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其實質是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點,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藍本,采用角色扮演等心理技術的發(fā)展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態(tài)。隨著校園心理劇在我國校園的出現(xiàn)

2、和發(fā)展,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校園心理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漸成為大家關注的課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五個注重、四個重視”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索與實踐。一、五個注重1.劇本創(chuàng)作,注重激發(fā)廣大師生的智慧與熱情好劇本是好校園心理劇的基礎。參與心理劇本創(chuàng)作的師生要從活動主題出發(fā),以校園故事為載體,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將自己對學習與生活的思考與熱情傾注在劇本創(chuàng)編中。在主題提煉上:健康生動,積極向上,貼近生活,突出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體現(xiàn)學生排解煩惱困惑的智慧;在內容選擇上:以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交往中碰到的問題為主線,突出反映校園生活、人際關系、心理沖突、價值觀念等沖突與困惑;在劇本排練上,進一步加強

3、劇本的充實與完善,注重將心理學方法與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結合起來,努力思考如何深化主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組織校園心理劇評選活動中,可以考慮設置最佳編劇獎、最佳表演獎以及最佳原創(chuàng)獎等獎項。原創(chuàng)作品數(shù)量與質量不僅體現(xiàn)了專兼職心理教師的教育情懷與專業(yè)水準,而且也進一步推動了優(yōu)秀劇本的創(chuàng)作以及區(qū)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的深入開展。2.輔導目標,注重凸顯校園心理劇的功能與價值校園心理劇的功能與價值主要是以校園故事為載體,寓教于演,把自己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煩惱、困惑等,以小品、角色互換、情景對話等方式,通過表演向老師、家長與同伴展示,并通過自己參與的故事情節(jié)得到撫慰,以此表現(xiàn)和解決心理問題,同時也

4、讓觀眾在享受文化盛宴、品嘗心靈雞湯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和啟迪。校園心理劇均要有明確的輔導目標指向,而且要始終貫穿于節(jié)目全過程??梢酝ㄟ^演繹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折射出學生的學習壓力、困惑、沖突的心理現(xiàn)象,演繹學生一些叛逆、逃避的思想和行為,從中體會父母的關愛,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學會積極面對;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告訴學生壞情緒是無處不在的、是具有傳染性的,情緒是可以宣泄的,宣泄情緒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和自己都是被允許的;可以通過學生體驗愛、發(fā)現(xiàn)愛、感受愛、懂得愛,懷著感恩的心感悟生命,懷著感恩的心去生活,日后學有所成,讓遠方的父母放心,有機會好好孝順父母、回饋社會等等不一而足。這些

5、發(fā)展性、教育性心理輔導目標的達成,充分彰顯著校園心理劇獨特的教育功能與價值。3.問題剖析,注重打造學生心理成長的資源與參照學生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著豐富且復雜的內心世界。校園心理劇無疑為教師、學生提供覺知心理活動、心理問題絕佳的機會。心理劇節(jié)目大多選題都源于青少年的實際生活、學習和交往,素材直接來源于學生熟悉的真實、典型事件,表現(xiàn)親子溝通、人際阻礙、自我統(tǒng)一、學業(yè)負責、情緒困擾、愛的缺失等當下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心理劇有助于突出表現(xiàn)學生的人格特征、內心沖突與情緒體驗,對當事人的教育作用從表淺感覺層面深入到內在理性思考層面,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在心理劇中注重融入了心理學的知識原理

6、和技巧,讓學生表演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熟悉的,甚至是親身經歷的事,從中體驗心理的細微變化,領悟深刻的道理。演員們精彩的演繹不僅能讓人捧腹大笑或潸然淚下,而且有的橋段甚至觸動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令人回味,令人深思。學生會覺得:“有些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看了別人表演后收獲挺大,很好玩、很有趣、很有意義?!笨梢灾v校園心理劇對學生心理發(fā)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以成為學生心理成長的資源與參照。4.角色扮演,注重深化校園心理劇的本質與內涵校園心理劇作為新興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其實質是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藍本,采取角色扮演為主要技術的一種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校園心理劇中的人

7、物角色都應該由學生扮演,無論是父母、天命、惡魔、玩伴、路人、旁白等。學生借助臺詞、肢體語言、道具,創(chuàng)造性地將自己代入所負責的角色,進而追求聲情并茂、栩栩如生、神形兼具的藝術境界。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扮演他人的角色,以他人的觀點看待與理解問題,展現(xiàn)相應的行為和內心感受,體驗就能得以感悟,心理就能得以發(fā)展。注重角色扮演技術的運用,不僅有利于我們對校園心理劇本質與內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團體歸屬感的形成,澄清問題,培養(yǎng)同理心,也有利于學生觀念、態(tài)度的轉變以及新行為模式的建立。5.技術運用,注重演繹校園心理劇的舞臺精彩與魅力校園心理劇同時也是綜合的舞臺藝術。各劇目綜合運用服裝道具、舞美配樂、戲劇藝術等技術

8、技巧,演繹出校園心理劇美輪美奐、扣人心弦的舞臺效果與魅力。此外,心劇還頻繁涉及旁白、獨白、夸大、具體化、角色互換等心理技術。編排中應鼓勵各心理劇組提煉展示自己的風格和魅力,既不受限于具體形式,又大膽整合歌舞、敘事、寫實、穿越、卡通等形式的長處,充分支持學生在舞臺上展現(xiàn)多姿的風采、驚艷的舞技、嘹亮的歌聲、精湛的演技等。相信無論是參演或是觀看的學生都能深度體驗角色形神,合理宣泄情緒情感,靈活運用換位思考,理性表達個人述求,進而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能力、表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中小學校園心理劇日漸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載體與途徑,但也不可避免出現(xiàn)一些不足與弊端,削弱其教育作用。問

9、題表現(xiàn)有:(1)在反映學生的心理轉變歷程中,不少劇情過渡太快,跳躍性較強,夸大輔導的效果,不甚切合現(xiàn)實;(2)在運用心理學專業(yè)詞語時,有些時候顯得很生硬,不合情境,甚至出現(xiàn)概念性錯誤;(3)在創(chuàng)設心理咨詢與輔導場景時,真實性與專業(yè)性上存在疑義,甚至會存在違背自愿原則、保密原則的情況;(4)在舞臺藝術與心理技術整合運用中,文藝的成分偏多,過分在乎服裝、道具等外在形式,缺乏真實感,舞臺劇成分偏多,缺少“心理”的味道;(5)在學生心理劇演繹過程中,對白過長不夠精練,像在念臺詞,缺少一些肢體動作和表情,存在信息與情緒傳遞不清晰、不流暢等。筆者認為這些問題可以在實踐中從四個方面逐步探索解決,實現(xiàn)校園心理

10、劇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最大化。endprint二、四個重視1.重視學習與實踐校園心理劇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本身需要逐步充實完善。校園心理劇也是一種綜合性、系統(tǒng)性很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涉及劇本編撰、舞臺藝術、戲劇小品、服裝道具、心理原理、咨詢技術、配音配樂等諸方面。這就要求專兼職心理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團體動力學、角色理論、精神分析學、戲劇學等相關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博采眾長、學以致用,勤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因而倡導專兼職教師要重視學習與實踐,通過調查、訪談、座談手段掌握第一手資料,真正走進青少年學生的內心世界,共同創(chuàng)作出更具時代特點與教育意義的優(yōu)秀作品。2.重視觀眾這個心理劇的

11、基本要素觀眾并非以局外人的身份單純地欣賞心理劇。在心理劇中,觀眾具有很強的自發(fā)性,可能對扮演者產生認同作用。因此,演出過程可以邀請觀眾進行評論,參與互動交流,提供反饋與支持,以加強現(xiàn)場效果與氛圍,使心理劇更具趣味性,也能對更多的觀眾起到由點到面的教育和預防作用。3.重視選取一些積極、幽默的題材過分著力表現(xiàn)問題的消極方面,難免造成“生活都是灰暗的”負面印象,其實即使在逆境中仍然會有開心和回味。成長本身就是“痛并快樂的”。孩子們精彩的表演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可愛可貴,盡管有的時候孩子們真實生活并不是那么完美、陽光,但他們仍然展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教師平常要有意識地加強保護孩子的童真童趣,倡導積極心

12、理學的取向。我們的教育會因鮮活的生命而顯得真實和高尚。4.重視演出后的干預與疏導心理劇有時被稱為是一種傷痛的行動演出。在心理劇中,“主角”是勇敢的自我探索者,全場成員時而是“輔角”,扮演主角生命中的重要角色,時而是觀眾,默默凝視著舞臺,支持著劇場的進展,隨著主角的心靈腳步,多方位地探索、重新體認生命中的事件。盡管在劇情的選擇上,在演員調整上,可以進行第三人稱的處理,但不可避免會造成當事人對號入座,以致產生新心理沖突。因此,專兼職心理教師要特別注意加強對相關角色與觀眾的后期干預與輔導,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引導其領悟問題的原因,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參考文獻:1劉開強.校園心理劇發(fā)展的功能意義探析.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22).2郭小艷.校園心理劇的功能和作用.長春教育學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