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_第1頁
3-5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_第2頁
3-5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_第3頁
3-5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_第4頁
3-5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5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一、選擇題1.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加的關系,往 往用二者的關系圖象表示出來,該關系圖象應選()aam圖象bma圖象c仏一+圖象d ma圖象答案c解析在作用力相同的情況下,質量越大,速度的變化越慢, 加速度越小,兩者可能成反比,則用a圖象更容易判斷。2. 如果a-圖象是通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則說明()a. 物體的加速度a與質量加成正比b. 物體的加速度a與質量加成反比c. 物體的質量加與加速度a成正比d. 物體的質量加與加速度a成反比答案b解析a£圖象是通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則a與占成正比,則 加速度伉與質量加成反比,a項錯誤,b項

2、正確。物體的質量為定值, 故c、d選項錯誤。3. 在利用打點計時器和小車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的實驗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祛碼盤及盤內祛碼通過定滑輪拴在小車b. 連接祛碼盤和小車的細繩應與長木板保持平行c. 平衡摩擦力后,長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動d. 小車釋放前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且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答案bcd解析本實驗先平衡摩擦力而后再把懸掛小盤的細繩系在小車上,所以a選項錯誤。4. 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在研究加速度a與小車的質量m的關系時,由于沒有注意始終滿足mm的條件,結果得到的圖象應是圖中的()答案d解析在本實驗中,小車的加速度。=音=則繩

3、子的張力f=mn9在研究加速度跟小車質量m的關系時,保持加不變, 若橫軸為1 /(a/+/w),則a1/(m+/m)圖象應是過原點的直線,當滿足m/w時,加可以忽略不計,m'a-1/m圖象還可以滿足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當小車的質量較小,不滿足m加時,斜率將變小, 圖象便發(fā)生彎曲。故選d。二、非選擇題5. (2012-寶雞質檢)某實驗探究小組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所 受合外力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該實驗小組成 員用鉤碼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的合力,用傳感器測小車的加速度,通 過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可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合力f的關系圖象,他們在軌道水平和傾斜的

4、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實 驗,得到了兩條a-f圖象,如圖b所示。傳蹄發(fā)射器)/傳歸接收器) 匸鳥小車 i視追白鉤碼(1) 圖b中的圖象是在軌道右側抬高的情況下得到的(填“”或“”)。當鉤碼的數(sh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圖b中的圖象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2) 小車和傳感器接收器的總質量m=kg,小車和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10m/s2)o答案(1)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2)0.5 0.2解析由圖象可知,圖象中沒有拉力的時候已經有加速度了,因此是在軌道右側抬高的情況下得到的;鉤碼的數(shù)量增大到一定 程度時,圖象明顯偏離直線,是因為所掛碼的總質量太大,鉤碼的重 力不能看做小車所受的合力了。(

5、2)由題圖b可知圖象斜率為1/加;由 圖中數(shù)據(jù)可求得w=0.5kg, “=02。6. (2012-南京模擬)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個)所示為實驗裝置簡圖。(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a)(b)(1) 圖(b)所示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m/s2o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2) 保持沙和沙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加,分別得到小車加速答案32 (2)圖象見解析解析由逐差法得2m度a與質量加及對應的令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12345678小車加速度a/m21.901.721.491.251.000.750.500.30小車質量w/k

6、g0.250.290.330.400.500.711.001.67丄 /kg-m &4.003.453.032.502.001.411.000.60請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中畫出a-圖象,并由圖象求出小車加 速度«與質量倒數(shù)衆(zhòng)間的關系式是。兀3+兀4一仗1+兀2)_ 772+721 (670+619)4f=4 x 0.0422m/s23.2m/s2o如圖所示由圖知斜率zr=05,即保持拉力f=05n,所以"聘=±。7. (2013-山東濰坊)某同學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然后把繩 的一端固定在傳感器的控鉤上,用來測量繩對小車的拉力,探究在小 車及傳感器總質量不

7、變時加速度跟它們所受拉力的關系,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作出了如圖所示的a-f圖象。傳譬紙貪接逆裝細沙的桶圖象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2)本實驗中是否仍需要細沙和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和傳感器(3) 由圖象求出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量為kg o答案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否(3)1 解析圖象不過坐標原點,即當fho時,a=0,說明摩擦力平衡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o(2)本實驗中能從傳感器上直接準確讀出拉力的大小,不需要細沙 和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量。(3)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即/=£-£圖象的斜率為+=0 6經1砲=1血,所以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量為lkg。

8、8. (2012-南通一模)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提供的器材有帶定滑輪的長木板,打點計時 器,交流電源,木塊,紙帶,米尺,8個質量均為20g的鉤碼,細線 等。實驗操作過程如下:a. 長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帶定滑輪的一端伸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并與電源連接,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與木塊 相連,細線一端與木塊相連,另一端跨過定滑輪掛上鉤碼,其余鉤碼 都疊放在木塊上;b. 使木塊靠近打點計時器,接通電源,釋放木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記下懸掛鉤碼的個數(shù)皿c. 將木塊上的鉤碼逐個移到懸掛鉤碼端,更換紙帶,重復實驗操作b;d.測出每條紙帶對應木

9、塊運動的加速度仇,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乙所(1)實驗開始時,必須調節(jié)滑輪高度,保證(2)根據(jù)圖乙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作出a-n圖象;由圖象得到“=(=9.8m/s2),還可求的物理量是(只需填寫物理量名稱)??诳趎45678a/m-s2)0.501.302.203.003.90圖甲圖乙答案(1)細線與木板表面平行(2)圖象如圖0.31(0.290.33 均對)木塊的質量解析(1)為了保證壓力大小等于木塊與木塊上鉤碼的總重力, 必須使細線與木板表面平行,細線拉力無豎直方向上的分力。(2)用描 點法作出圖象如圖,設木塊質量為加,鉤碼質量為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nfngmg+ (8n)mg =,則 a加 og

10、(l+“) 8/w0+加內均正確。hg,由圖象易知“g=30, “=031,考慮誤差,“的值在0290339. (2012-山東臨沂高三質檢)在用圖示裝置做驗證牛頓第二定 律的實驗中:(1)甲同學在外力f 定的條件下,探究am關系時,所得到的 實驗結果如下表:外力f=0.1n次數(shù)12345質量mg)100140180200240加速度a(m/s2)1.000.670.530.480.4質量的倒數(shù)l/m(kgt)107.145.564.17請你計算完善表中數(shù)據(jù),并在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a-1/m的圖象;由圖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2)乙同學在探究加速度與外力關系的實驗中得到的a-f圖象如下圖,則該圖象中圖象不過原點的原因是:a/(ms_2)次數(shù)12345質量m仗)100140180200240加速度«(m/s2)1.000.670.530.480.4質量的倒數(shù)l/m(kgt)107.145.565.004.17a/(m*s-2)1.00.80.60.40.20在外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