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報告班級:地理科學1班姓名:郭秋蓉目錄前言3第一章廬山概況3第二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土壤篇 4第三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植物篇 6第四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地質地貌篇12第五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氣候氣象篇17第六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實習感受及意見21前言 學習了很多的理論知識,但不知如何運用,為了鞏固課堂所學內容,聯(lián)系實際進行驗證,同時擴寬視野,增長見識,我們的實習團隊于7月1日登上了廬山開始我們的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 實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植被氣象氣候的概況。通過調查,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掌握地理野外實習
2、的基本方法,提高對地理事物的理性認識。 實習時間: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6日 實習地點:江西 廬山 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包括: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及其分布規(guī)律,氣候氣象。 實習路線:時間路線7月1日廬山氣象站月照松林7月2日月照松林沿西谷飛來石(西谷冰桌)如琴湖錦銹谷仙人洞大天池(天池寺)龍首崖花徑7月3日沿東谷漢口峽大校場谷地大月山水庫大月山頂五老峰7月4日蘆林冰磧泥礫剖面博物館蘆林水庫、蘆林大橋柳杉林黃龍?zhí)稙觚執(zhí)饵S龍寺7月5日女兒城植物園含鄱口7月6日沿北山公路王家坡U形谷大坳冰斗(眺望)蓮牯路好漢坡頂好漢坡底第一章 廬山概況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 東臨鄱陽湖,北瀕
3、長江。又稱匡山,或匡廬 。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約25公里,寬約15公里。東西兩側為大斷裂,山體多峭壁懸崖,相對高度1,2001,400公尺。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氣候上屬亞熱帶東南季風區(qū),地勢上屬我國第一階梯。地貌上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緩,江河密布,湖泊眾多,水資源豐富,植物蔥郁,土壤肥沃,為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
4、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廬山成為高懸于長江中下游“熱?!敝械摹皼鰨u”,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第二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土壤篇一、廬山土壤概況 廬山地區(qū)在氣候上,基帶屬于中亞熱帶的北緣,這決定了本區(qū)山地土壤垂直地帶譜的特征。本區(qū)受東亞季風環(huán)流的影響,具有鮮明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的特色,同時,山地隨著海拔高度增加,水熱狀況存
5、在著垂直差異,并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的特征。因此,就山地土壤垂直帶譜的類型而言,廬山屬于濕潤型。廬山地區(qū)主要土壤類型為:A.紅壤,廣泛分布于山麓地帶、山體外圍平原地區(qū);B.黃壤及山地黃壤,黃壤發(fā)育于山麓地形比較低平的部位,山地黃壤分布在600800米的地帶;C.山地黃棕壤,分布于海拔8001100米地帶的各種母質上,植被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或灌木、草本;D.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為落葉闊葉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壞,目前大都成為灌叢草類。二、廬山土壤垂直地帶性分布廬山土壤的垂直結構類型比較簡單,自山麓至山頂,依次分布著紅壤和黃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棕壤。(如圖所
6、示)圖1 廬山土壤垂直分布圖1)400米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崗丘地區(qū)屬中亞熱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馬尾松林及草類,廣泛分布著緯度地帶性的紅壤和黃壤;2)400-900(800)米,氣候濕潤暖熱,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馬尾松林及杉木等,發(fā)育著一種具有明顯富鋁化特征的山地黃壤;3)海拔900(800)1100(1200)米,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發(fā)育著具有山地黃壤性質,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黃棕壤;4)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區(qū),植被為落葉闊葉林和灌叢,分布著山地棕壤;主要土壤類型1)山地紅壤廣泛分布于山麓地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馬尾松林以及灌叢草本。成土母質主要為花崗巖和砂頁巖。2)山
7、地黃壤山地黃壤分布在900(800)米以下的地帶,局部地區(qū)可達1000米左右,母質大都為花崗巖、砂巖混合巖及第四紀沉積物。3)山地黃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帶的各種母質上,植被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或灌木、草本。4)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為落葉闊葉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壞,目前大都成為灌叢草類,母質主要為砂巖、板巖的殘積物,局部地區(qū)以風積物為主。(山地棕壤與平原棕壤的區(qū)別是:山地棕壤有石塊,而且處在坡腰處,由于山地降水,山地棕壤土層不厚且會有侵入體) 5)網紋紅土:又稱蠕蟲狀紅土。帶有白色如指狀、管狀、蟲狀或黃白色交織網紋的紅色粘土。網紋紅土的形成有兩
8、個觀點:觀點1由于干濕氣候的交替,紅色粘土層長期受氧化還原交替作用的影響。還原部分粘土層中的鐵質沿裂隙下移而使這部分粘土褪色成白色(白色為純水鋁石Al2O3·H2O),部分粘土層中的鐵質發(fā)生水化使這部分粘土變成黃色,因而見白色及黃色網紋夾雜于紅色粘土層中;觀點2植物根系分泌物。不過,觀點1更有可能。網紋紅土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qū)廣泛分布。(非地帶性土壤)3、 土壤剖面記錄(土壤調查記載表)(枯枝落葉層O,腐殖質層A,淀積層B1,B2母質C)時間:2012.7.6 地點:下好漢坡途中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層次深度/顏色質地濕度松緊度孔隙植物根動物穴過度特點O05黑色砂壤土干松較多且大多而密
9、無O-A明顯A1-B明顯B1-B2不明顯A522黑色砂壤土較潤較松較少且少較多無B12250黃棕色中壤土較潤較松少且小較少無B25080棕色壤土較潤較緊少且小少而疏無層次深度/顏色質地濕度松緊度孔隙植物根動物穴過度特點O07黑褐色砂壤土干松多且大多無O-A明顯A1-B明顯B1-B2不明顯A723黑褐色中壤土較潤較松少且小較多多B12352黃棕色壤土較潤較緊少且小無無B25290棕色壤土較潤較緊少且小無無、地理位置:115.98487°E 29.58573°N 海拔:890米、地理位置:115.98507°E 29.59001°N 海拔:847米四、成土因
10、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自然土壤是在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及人為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逐漸發(fā)育形成的。1)母質因素:土壤類型之所以不同(即巖性不同),是因為它們對應的母質不同,坡積物的性質決定于山坡上部的巖石,而殘積物取決于下部的巖石。2)地形因素:比較和剖面,可發(fā)現,的土層比薄,這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因為的海拔要比高且坡度陡。這樣處就會分配有較多的土壤母質,土層也就自然厚一些。3)生物因素:本次實習,我們主要見證的是植物對土形成的影響。在不同的林區(qū)所對應的土壤類型是不同的。4)其它:此外,我們也見識到了廬山土壤的垂直地帶性分布,這是在氣候和地形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還有時間因素,母質、氣候、生
11、物、地形等因素都是通過一定的時間過程作用于土壤形成過程的在本次實習中,我們觀察到了網紋紅土,這種土層只有在山下才能看到,這點說明廬山被抬升過,這是第四紀的產物。另外還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廬山,雖然人為因素的影響并不是很顯著,但是也是不容忽視的。人為作用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直接作用外,還有間接作用,即主要是通過影響和改變五大成土因素而對土壤發(fā)生作用來影響土壤的形成。例如,人工造林,在廬山有大面積的人工林地,這些林地對土壤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農作物的種植也會影響成土作用。第三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植物篇一、廬山植物概況1-1植被概況廬山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過渡類
12、型,植被垂直分布比較明顯。主要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林,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由于人類活動頻繁,破壞十分嚴重,目前僅在秀峰寺、白鹿洞、觀音橋、石門澗、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積殘存。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一1000m。落葉闊葉林,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海拔1300m以上,往往為次生灌叢和山地草甸所占據。1-2植物區(qū)系廬山地區(qū)處于我國亞熱帶氣候區(qū),地貌上屬于中山。盡管過去遭受人為干擾較大,但廬山地區(qū)植物區(qū)系仍然很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在鐘靈清秀的廬山,更有集廬山植物景觀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廬山植物園。植被類型復雜多樣,自然植物的水平地帶性分布和垂直
13、地帶性分布特征較好。據統(tǒng)計,廬山維管束植物計有210科,735屬,1720種。其中種子植物175科,661屬,1517種;蕨類植物35科,73屬,149種。二、 植被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植被的分布,是受熱量和雨量的影響廬山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氣候環(huán)境,在植被類型上是以亞熱帶植被類型為主,兼有溫帶植被類型,而在垂直分布上明顯地反映出亞熱帶低山植被的垂直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見圖1)圖2 廬山植被的垂直分布 1)常綠闊葉林帶:常綠闊葉林帶是廬山植被的基帶,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寬度和面積。常綠闊葉林是這一帶穩(wěn)定性較大、廣泛分布的植物群落。 2)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廬山海拔800米-1100
14、米之間,以常綠、落葉闊葉林為相對穩(wěn)定的垂直地帶性類型。在這一帶下部和溝谷中,常綠闊葉成分往往占優(yōu)勢,向上和山坡則逐漸為落葉闊葉成分占優(yōu)勢。這一帶是常綠闊葉林與落葉帶之間的過渡性地帶。 3)落葉闊葉林帶:主要分布在1100米以上,植被類型以落葉闊葉林為相對穩(wěn)定的垂直地帶性類型,局部地方亦有針葉林-山松出現,有些地區(qū)已營造了成片的針葉林,如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廬山植物園松柏茂盛) 我們在大月山上沿著山腳往上,基本可以看出植物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一般情況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頂的分布規(guī)律是: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
15、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 4)山地草甸: 草甸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組成群落的優(yōu)勢種或建群種例:野古草、多種苔草、芒、班茅。5)亞熱帶針葉林:廬山的針葉林多為人工培育林,其分布的規(guī)律見圖26)亞熱帶竹林:在廬山分布的亞熱帶竹林主要是毛竹林和玉山竹林箬竹、剛竹、方竹等在山林、谷地有零星分布 我們乘車上山的過程中就看到了大片的竹林,可以說竹子是一種生長速度極快的植物,而且竹子的適應性很強,因此分布范圍很廣。三、廬山植物園3-1廬山植物園簡介廬山植物園占地300公頃,有3400余種植物,飛翠溢綠,郁郁蔥蔥。廬山植物園擁有裸子植物260余種,裸子植物豐富,被稱為松、杉、檜、柏
16、的活標本園,為中國之冠;廬山植物園已建成擁有300余種杜鵑花的國際友誼杜鵑園,杜鵑花種類繁多,這個是廬山植物園的兩大特點。 廬山植物園辟有松柏園、國際友誼杜鵑園、溫室區(qū)、草花區(qū)、樹木區(qū)等。自1934年建立以來,從國內外相繼引種3千余種植物,現已與世界上60多個園家近300個單位建立了種籽交換等關系,使廬山植物增添了許多外來成分,總數達到3000余種。 目前廬山植物中,首次在廬山發(fā)現或以廬山(牯嶺)命名的主要植物便有30科40種之多,而國家重點保育的珍貴、稀有、瀕危植物44科57屬93種(包括引種部分)。其中,列為一級保護的5種,二級保護的36種,三級保護的52種。3-2在廬山植物園的部分植物及
17、其特征 :分科名稱特征用途產地龍腦香科娑羅樹娑羅樹為常綠喬木,娑羅樹生長比較緩慢,樹的高度可達3035米,葉子長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黃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剛毛。 藥用、食用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帶山茱萸科四照花落葉喬木,有2對黃白色花瓣狀大型苞片,光彩四照食用、藥用觀賞長江流域諸省及河南、陜西、甘肅等地槭樹科毛果槭樹皮灰褐色或深灰色,粗糙。小枝圓柱形,粗壯,當年生枝淡紫色,密被疏柔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紫褐色,近于無毛。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北部和湖北西部雞爪槭槭樹屬落葉小喬木或喬木,樹冠傘形,姿態(tài)雅麗。樹皮平滑。小枝紅棕色。葉對生,掌狀79裂,基部截形成心臟形。裂片先端尾狀,邊緣有不整
18、齊銳齒或重銳齒,嫩葉密生柔毛,老葉平滑無毛。秋日紅葉如錦,十分悅目。藥用、觀賞中國、朝鮮、日本紫葳科梓樹樹冠倒卵形或橢圓形,樹皮褐色或黃灰色。喜光,稍耐陰,耐寒,適生于溫帶地區(qū),在暖熱氣候下生長不良,深根性。喜深厚肥沃;濕潤上壤,不耐干旱和瘠薄,能耐輕鹽堿土??刮廴拘暂^強藥用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qū)銀杏銀杏銀杏樹又名白果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它的雄花花粉萌發(fā)時僅產生兩個有纖毛會游動的精子。藥用、食用、觀賞山東、江蘇、四川、河北、湖北、河南等地蘇木科皂莢落葉喬木或小喬木,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經濟價值(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
19、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長江流域豆科紫藤藥用、種子防腐遼寧、內蒙刺槐藥用、造林樹種美洲、東北鐵嶺以南至長江流域松科華南五針松常綠喬木,該樹種生態(tài)適應性較強,能適應多種土壤,在懸崖陡壁的嚴酷生境上較常見,可形成小片森林。為陽性樹種,在較密的木林中,天然更新困難造林樹種湖南、廣西廣東、貴州金錢松金錢松屬植物為著名的古老殘遺植物,樹干通直,高可達40米,胸徑1.5米。 樹皮深褐色,深裂成鱗狀塊片。枝條輪生而平展,小枝有長短之分。葉片條形,扁平柔軟。花期四五月,球果10月上旬成熟。種鱗會自動脫落,種子有翅,能隨風傳播。藥用經濟價值(榨油、工業(yè)原料等)中國(特產樹種)油杉優(yōu)質用材福建、廣東、廣西大別山
20、五針松造林樹種安徽、湖北杉科圓頭柳杉喬木,上部分成多干,直伸或斜展,側枝多,形成圓球形樹冠栽培、觀賞此栽培變種由我國廬山植物園選育而成三尖杉科三尖杉常綠喬木,樹皮紅褐色或褐色,片狀開裂。葉螺旋狀著生,能適應林下光照強度較差的環(huán)境條件,并能正常生長和更新,喜陽藥用是我國亞熱帶特有植物,貴州分布較為普遍紅豆杉科東北紅豆杉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1米;樹皮紅褐色,有淺裂紋;枝條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鱗,一年生枝綠色,秋后呈淡紅褐色,二、三年生枝呈紅褐色或黃褐色;冬芽淡黃褐色,芽鱗先端漸尖,背面有縱脊?;ㄆ?-6月,種子9-10月成熟藥用用材觀賞產于吉林老爺嶺、張廣才嶺及長白山區(qū)海拔5
21、00-1000米,氣候冷濕,酸性土地帶,常散生于林中。山東、江蘇、江西等省有栽培。日本、朝鮮、蘇聯(lián)也有分布山茶科長瓣短柱茶油料、觀賞福建、江、湖南、湖北紫莖用材、藥用贛、皖、鄂、川厚皮香栲膠、油料中、日、柬紅淡比觀賞江南各省柏科羅漢柏常綠喬木,高達35m,胸徑2m;樹冠廣圓錐形;大枝平展,不整齊狀,輪生,枝端常下垂,小枝扁平。葉鱗片狀,對生,在側方的葉略開展,卵狀披針形,略彎曲。 喜光樹,喜生長于冷涼濕潤土地栽培變種、觀賞原產日本的本州及九州云片柏樹冠窄塔形,小枝片先端圓鈍,片片如云 生鱗葉的小枝薄片狀,有規(guī)則地緊密排列,側生薄片小枝蓋住頂生片狀小枝,如層層云狀 , 不耐寒,喜涼爽濕潤氣候 栽
22、培變種、觀賞長江流域龍柏常綠小喬木,可達48米。喜充足的陽光,適宜種植于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樹皮呈深灰色,樹干表面有縱裂紋。樹冠圓柱狀。葉大部分為鱗狀葉(與檜的主要區(qū)別),少量為刺形葉,花單性,雌雄異株栽培變種、觀賞中國日本木蘭科鵝掌楸又名馬褂木,落葉喬木,一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葉兩側通常各具一缺口,葉前端平值,葉柄紅色,形如馬褂。觀賞、藥用樂東擬單性木蘭觀賞、優(yōu)質用材中國云南擬單性木蘭觀賞、優(yōu)質用材云南、廣西、貴州天目木蘭觀賞中國東部杜鵑花科云錦杜鵑是一種常綠大灌木,高約四、五米,樹冠渾圓平整,主干分明,旁枝逸出,葉片革質,形似枇杷葉,正面墨綠油亮,背有黃色茸毛。每年立夏過后,一樹千花,故
23、又稱“千花杜鵑”。 一般花期在7天左右,花色有大紅、粉紅、白色和紫色等藥用、觀賞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qū)大白花杜鵑觀賞滇、川、黔桃葉杜鵑觀賞貴州福建杜鵑觀賞閩、浙、湘井岡山杜鵑灌木,高24(-5)米;老枝灰褐色,粗壯,有牛圓形的葉痕葉革質,長倒披針 ,形至長圓形傘形花序,花期4月中旬到6月中旬觀賞江西南部4、 植物群落野外調查廬山月照松林黃山松群落的調查 黃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嶺,屬于落葉闊葉林的一個群落。黃山松,又名臺灣松,它屬于陰性樹種,耐低溫,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頂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再種的,它屬于
24、松科,裸子植物。黃山松與廣東的馬尾松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黃山松枝條平直生長,主莖與枝條成直角,而馬尾松成銳角。馬尾松的葉子兩伸為一出,較長、細。而黃山松的葉子也是兩伸為一出,但較短、粗。調查記錄:地點:月照松林 樣方大小:10×10米 山體坡度:25°地理位置:29.56807°N 115.97540°E 1150米高度:14.5米數量(密度):14株胸徑:19.77厘米林下幼苗數:17株林下其它物種:杜鵑,山胡椒,蛇莓等蓋度:0.625 由調查結果可知,該林是一片發(fā)展型林地,而且密度適中,因此在黃山松下面才會有其它物種。5、 植物標本的制作和保存植物標本
25、的制作主要過程是采集、整理、裝作、標簽和編號等過程。(1) 標本的采集1 盡可能選擇根、葉、莖、花、果。因為花和果實是鑒定植物的主要依據,同時還要盡量保持標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連根掘出,如標本較高,可分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別帶有根、葉、花(果),而后合為一標本2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環(huán)境下生長的健壯植物,不采變態(tài)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點的典型枝,不采徒長枝、萌芽枝、密集枝等。3保護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標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較柔軟,應墊上草紙,并壓在標本夾里。4要給所采集的標本掛上標簽,并注明所采集的地點、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記下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和形態(tài)
26、特征如陸地、水池、向陽、氣味、顏色、花的形態(tài)、乳汁等。(二)臘葉植物標本的制做臺紙式工具:標本夾、枝剪、小刀、記錄本、筆。材料:臺紙、標簽、草紙(或報紙) 把標本夾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鋪幾層吸水性好的草紙,把采集來的標本放在紙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葉、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較長的標本可折成兩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標簽,再蓋上幾層草紙,這樣,可使每件標本間隔著幾層草紙置放,最后將標本夾的另一面也壓上,并用繩縛緊,拿到陽光下晾曬,每隔一定時間(24小時)用干草紙換去標本夾里的濕紙,連續(xù)換5天左右,標本就會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經干燥的標本分別固定在臺紙上,并換上新標本,標本上要填寫植物的名稱、采集地點和日
27、期、采集人的姓名。這樣,一件臺紙式植物標本就制作完成。(三)植物標本的保存:1避光保存。陽光照射,標本易變色,失去原色。2低溫保存。最好使標本室的溫度不超過攝氏28度,不低于攝氏零度。溫度過高,可使標本變形、流汁,腐爛變質;溫度過低,可使標本色澤產生變化,皺縮。3保存時間不宜過長。4防止雜菌生長,要避免經常搬動。要做好標本柜,把標本分門別類上架保存。第四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地質地貌篇第1節(jié) 廬山的地質地貌概況 廬山是由北東南西走向斷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斷塊山,平面呈腎型,中部寬向東北是西南逐漸收窄。山體內的褶皺、斷層、個單斜構造地貌都很明顯,此外,還有尚在爭論中的第四紀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
28、前,地質學家李四光經過反復考察和研究,認定廬山第四紀時發(fā)生多次冰川,并命名為:鄱陽冰期、鄱陽大姑間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廬山間冰期、廬山冰期,為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廬山的形成:在綿長的地質歲月中,廬山地區(qū)經歷過三大不同的地質歷史發(fā)展階段:陸地殼形成的海洋發(fā)展階段(2500-800百萬年)地臺陸表發(fā)展階段(800-200百萬年) 盆嶺構造發(fā)展階段(200百萬年至今)圖3 廬山地質地貌剖面圖 第2節(jié)廬山的重力地貌所謂重力地貌是指地表風化松動的巖塊和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塊體運動過程而產生的各種地貌現象。在廬山上最常見的重力地貌有泥石流地貌和坡地地貌。(一)坡地地貌 坡地上的
29、巖石和風化碎屑物,在構造運動、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發(fā)生崩塌、滑坡和蠕動等,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稱為坡地地貌。1) 崩塌: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的巖體、土體、塊石和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突然發(fā)生急劇的崩落、滾落或翻轉,在坡腳形成倒石堆或巖屑堆。崩塌的速度很快,一般為5200米/秒,或更快,崩塌體積可由幾立方米到上億立方米。天橋現狀的形成,龍首崖的斷層陡崖地貌以及五老峰南翼斷裂都是典型的崩塌地貌。2) 滑坡:斜坡上的巖體、土體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稱為滑坡。它的形成條件主要包括:坡度陡、土層松、降水豐富、植被較稀疏等。滑坡體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可從幾十到幾億立方米不等。坡面上年齡最大的植物基本上是滑坡的
30、基本年齡。在龍首崖返回駐地時的石滑坡以及漢口峽口公路旁正在形成的滑坡。3)蠕動:斜坡上的土體、巖體在重力作用下,順坡向下發(fā)生緩慢的移動現象。巖屑或土層蠕動的地面標志是:樹根部向坡下彎曲,而樹桿和樹冠向坡上傾斜,電線桿、籬笆、柵欄或建筑物順坡傾斜,圍墻扭裂。在由蘆林大橋到三寶樹的路上,在大月山海拔1100處,發(fā)現有大面積的醉林,并有少量的刀形樹。這些都是土層蠕動的有利證據。 (二)泥石流地貌(與冰川地貌的區(qū)別)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qū)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qū),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fā)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
31、特點。發(fā)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zhèn)等,造成巨大損失。而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 前者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后者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圖4 泥石流地貌 圖5 冰川地貌 第3節(jié) 廬山的河流地貌(一)河谷地貌 發(fā)源于廬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軟弱巖層和在地質構造發(fā)育,其流向主要是北東南西,其次是橫切構造的而較新發(fā)育的河流。它們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態(tài)十分特殊,這就是上游寬谷,下游為峽谷,兩者之間出現裂點和瀑布。流水地貌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種是寬谷,它包括東谷、西谷、仰天平、七里沖、大校場谷等;一種是峽谷,其主要包括石門澗 、剪刀峽。兩者之間夾著裂點和瀑布。這里我們
32、主要介紹西谷和剪刀峽: 西谷:位于如琴湖湖口,海拔900-1100m發(fā)育在軟弱巖層之上,于地質構造相適應,且與巖層走向一致,谷寬而淺,谷地內覆蓋著第四紀堆積物,由地形中南向西北偏低。 剪刀峽:U形谷下套V形谷,認為冰后期U形谷受河流下切,山嘴交錯,河床曲折,認為也是冰川谷,山麓地帶有山丘,山丘外有水,認為是山體冰川終責堤。兩列終責堤之間為冰水湖。構造學派認為此峽與錦繡谷發(fā)育一樣,西北坡上切穿虎背嶺形成崖口,此處至谷底700m,對面望江亭,在蓮谷登山小道上有好漢坡。 寬谷和峽谷之間出現大裂點,表示第四紀廬山上升,河流重新下卻和溯源侵蝕所成,如三疊泉裂點、天橋裂點、蘆林橋裂點。其他小的裂點如烏龍?zhí)?/p>
33、等,它是受巖性和構造影響而成,與上升無關。(2) 河流襲奪河流襲奪是廬山水系發(fā)育的一大特點。廬山上升之前,山體內的河流已發(fā)育為成熟的老河谷階段,即河流循軟弱巖層發(fā)育和沿巖層走向(作北東向或南西向)流動。當山體上升后,新出現的東西向或南東向河流溯源侵蝕,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縱比降大,所以不論下切或溯源侵蝕的速度均大于老河流,因此襲奪了東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1) 錦繡谷襲奪河:西谷原來由虎背嶺南側向西流入石門澗,但在天橋附近被向西流的錦繡谷襲奪。2)東谷支流襲奪河:該小河穿過女兒城山嶺,襲奪了大校場河上游,使大校場河上游原來向西南流入蘆林湖盆地,改為向西北流入東谷,造成漢口峽。 第4節(jié) 廬山的構
34、造地貌構造地貌是由地球內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質體與地質構造控制的地貌。(一)褶皺構造地貌 由構造(褶皺和斷層)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漸降低,山脊之間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東南西走向。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構造控制,走向北東南西,主要由石英巖組成,高1453米;虎背嶺單面山:它是虎背嶺倒轉背斜背翼斷餡厚殘留的南翼,成為單斜層及單面山。五老峰單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斷層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米。圖6(2) 斷層構造地貌 地震是地球內部物質運動的結果。這種運動反映在地殼上,使得地殼產生破裂,促成了斷層的生成、發(fā)育和
35、活動。廬山上的斷層地貌很多,典型的有:1) 龍首崖:在天池寺附近,形似兩塊巨石,一塊直立,深不見底,一塊臥其上,直插天池山腰。是典型的斷層陡崖地貌。(滑脫斷層)2) 五老峰斷層崖:因廬山正斷層切過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會一帶崖高1000米,向東北向遞降。斷層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蝕,形成許多埡口,五老峰就是五大埡口之間的山峰。3) 虎背嶺斷層崖:因虎背嶺北側的蓮花洞大斷層把虎背嶺錯開,使其北翼斷落而成。 第4節(jié) 廬山的冰川地貌廬山的冰川地貌尚處于爭議之中,有學者也反對冰川說,認為廬山地貌主要是由泥石流運動形成的。這里我們暫且先列出冰川說的觀點。(1) 冰川地貌 廬山具有突出價值的地質、
36、地貌和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十億年前,廬山地區(qū)是淺海。中生代燕山運動,使廬山在2500萬年前形成了一座獨特的“地壘式斷塊山”。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蝕地貌和冰磧地貌,這里我們主要去的是冰磧地貌:飛來石;以及冰蝕地貌:三逸鄉(xiāng)冰窖,天橋冰溢口,錦繡谷冰川U形谷、含鄱嶺冰川刃脊。1)飛來石:為重疊石,屬于冰桌,冰桌又稱為冰臺,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帶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礫橫置于其它冰川漂礫之上的現象。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將其稱為冰桌,認為石第四紀冰川遺跡。但人們對此提出了很多疑問,其主要有三種觀點:飛來石是泥石流搬運而來的呢,還是大月山發(fā)生山體崩塌搬運來的,還是第四紀冰川作用下遺留下來的?2)三逸鄉(xiāng)
37、冰窖:冰窖是冰川的主要屯冰處,其北為月輪峰冰筧,南東為含鄱嶺刃脊。 3)天橋冰溢口:位于西谷U形谷錦繡谷冰川U形谷之間,西谷中的冰流從天橋冰溢口流入錦繡谷,冰后期溢口侵蝕成一個天生石橋。 4)錦繡谷冰川U形谷: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紀冰川作用,錦繡谷這塊面向西南的山間凹地,經過冰川的反復刻切,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5)含鄱嶺冰川刃脊:含鄱嶺冰川刃脊如刀刃狀,其延長方向近東西,既不與巖層走向一致,又不與任何一組裂隙面下行。(二)廬山第四紀冰川的爭論現在對于廬山是否存在第四紀冰川,有兩派觀點:一派是以李四光先生為代表的冰川學派,他們認為,廬山是存在第四紀冰川的。因為廬山發(fā)現有很多的冰
38、川遺跡,例如:大坳冰斗,王家坡U形谷,三逸鄉(xiāng)冰窖,含鄱嶺冰刃脊,飛來石,蘆林冰漂礫等。這些都證明:廬山在第四紀時,曾經有過冰川;而以施雅風為代表的反對派則認為,這些地形和沉積物與冰川遺跡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并非冰川作用所成,而是河流和泥石流的產物,也就是說廬山并不存在第四紀冰川。此次實習,我們也對許多的“疑是冰川地貌”進行了觀測,我認為冰川學說的觀點論據是不充分的,因為此次實習中,我們沒有找到任何力挺冰川說的巖石擦痕。所以,我是贊成第二種觀點的,但又不完全贊同。第五章廬山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氣象氣候篇1、 廬山氣象氣候概況廬山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由于地形獨特,垂直高度相差懸殊,又有明顯的山
39、地氣候特征,山上山下氣候差異很大。一年中,具有四季分明,熱量適中,季節(jié)偏晚,雨量充沛,日照豐富,風大雪多,夏短冬長等特點。廬山春季溫和,姍姍來遲,一般在四月下旬始春,所以才會有“人間四月芬芳盡,山上桃花始盛開”。夏季蔭涼,匆匆而過。廬山自古以來都是避暑勝地,夏天睡覺還要蓋棉被,但夏季時間短促,一般到八月下旬就宣告結束。秋天溫涼,天高雨稀。慢慢冬季,銀裝素裹。廬山上可以看到很多氣象景觀,比如云海,瀑布云,霧凇,雨凇,日出、日落,雪景,佛光,佛燈等。二、廬山地區(qū)氣象數據分析我們收集到了20062008年九江以及廬山的一些氣象數據,將其處理制成變化曲線圖后,具體的來對比一下廬山與山麓地帶的九江城的氣
40、象差異。 圖7 氣壓變化圖 (注:藍線為九江,紅線為廬山,以下同) 由圖可以看出,;廬山由于海拔較高,氣壓低于海平面較大,比山麓的九江普遍低了1000hpa。九江的氣壓在1000010500hpa之間呈季節(jié)變動,而廬山的氣壓則在85009000hpa之間季節(jié)浮動。(原因:一個地方的氣壓值經常有變化的,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其上空大氣住中空氣質量的增多或減少。大氣柱質量的增減又往往是大氣柱厚度和密度改變的反映。當氣柱增厚,密度增大時,則空氣質量增多,氣壓就升高。反之,氣壓則減小。所以,任何地方的氣壓值總是隨海拔高度升高而遞減。)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廬山的氣壓變化曲線要更平緩,也就是說九江的氣壓季節(jié)浮
41、動比廬山要大。 圖8 月平均氣溫變化圖 由圖分析可以得出:廬山的平均氣溫要比九江低5度左右。我們知道氣溫隨海拔每升高100米降低0.6,廬山的海拔在1100米左右,所以這個溫度的降幅是正常的。廬山夏季平均氣溫要比九江低510度,最熱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5,這也是廬山成為避暑勝地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的年份,廬山的冬季最冷月氣溫低于了0,這已經超出了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溫度范圍,這也就導致了廬山垂直氣候帶譜上出現了山地溫帶氣候的現象。 圖9 相對濕度變化圖從圖中看出,廬山(紅線)的濕度要明顯比九江大,這是由于海拔高的原因導致的,海拔高,氣溫低,導致水汽凝結增多,濕度就變大了。 還有它們夏季幾個月中相對濕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夏季我國主要是吹東南季風,受從海上吹來的暖濕氣流影響較大,而且廬山西南面便是鄱陽湖,我們在廬山實習時,在大月山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它西面的山水汽不斷順著山地爬升的現象,而且在五老峰我們都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從東南方向吹來的水汽,所以五老峰上的濕度達到96%,接近百分之百了。 圖10 月降水量變化圖 從圖上分析得出,冬季九江和廬山的降水量相當,而夏季廬山的降水量要明顯大于九江。這是因為冬季九江和廬山都是西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差異??;而夏季廬山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九江則由于廬山的阻擋位于背風坡,所以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行社委托代理合同
- 2024年機關辦公室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 2025年中國原油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紙膜內襯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0-2025年中國銅包鋁鎂線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塑料萬向伸縮軟管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中國錐藍離心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5年中國三亞市物業(yè)管理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高壓氣泵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口腔醫(yī)療行業(yè)分析研究報告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一)-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部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1-4單元檢測試卷(附答案)四套
- 第七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物流服務師項目樣題
- 醫(yī)院數據備份與恢復管理制度
- 信息檢索與利用課件 第8章 網絡信息檢索(下)
- DB43T 1606-2019 煙花爆竹涉藥機械設備安全論證規(guī)程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 《油藏物理》西安石油大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草橋中學校2022-2023學年七下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
- n3護士崗位競聘范文
- 《公共管理學》第五章-政府作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