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體病致病機理和臨床表現(xiàn)的研究進展_第1頁
立克次體病致病機理和臨床表現(xiàn)的研究進展_第2頁
立克次體病致病機理和臨床表現(xiàn)的研究進展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立克次體病致病機理和臨床表現(xiàn)的研究進展馮時(通訊作者)(昆明醫(yī)科大學(xué)病原牛物學(xué)與免疫學(xué)系 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立克次體是一類胞內(nèi)專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立克次體病是 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均包括在內(nèi)。木文對立克次體病的 臨床特征和發(fā)病機理進行介紹?!娟P(guān)鍵詞】立克次體;立克次體??;臨床表現(xiàn);機制【中圖分類號】r3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231 (2015) 18-0003-02立克次體是游離寄居于宿主細胞的胞漿中。洛杉磯斑點熱、地方性斑疹傷寒 和恙蟲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立克次體病仍是全世界范圍關(guān)注的健康問題。 氣候變暖和全球化助長了立克次體

2、通過節(jié)肢動物傳播,來自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qū) 的旅行者的立克次體感染較傷寒和登革熱更常見,立克次體感染在從東南亞回程 的旅行者的全身發(fā)熱性疾病的病因中位居第四1。立克次體病主要的臨床特征 為發(fā)熱、頭痛、皮疹和肝脾腫大。立克次體在小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增殖,引起血管 周圍滲出。但近來在中國云南省爆發(fā)地方性斑疹傷寒,患者無人出疹,這與早先 發(fā)牛在緬甸、泰國等地的地方性斑疹傷寒相似。日木九州出現(xiàn)不伴出疹癥狀 的恙蟲病病例,以體表的焦痂為診斷線索,焦痂的嚴重性和發(fā)牛率可用來鑒別不 同立克次體感染,非洲卿咬熱以大量焦痂伴隨少量斑丘疹和水泡為特征,落基山 斑點熱的特征性皮疹為手掌和腳底的廣泛瘀斑樣皮損3。落基山斑點

3、熱患者腦 部血管炎具有特征性的病理表現(xiàn),在血管周圍有白細胞滲透,稱為傷寒小結(jié)4。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常使病死率增高,mri可見病變彌散受限,呈現(xiàn)“星空征”5。 約22.7%的恙蟲病患者有消化癥狀,10.3%有上消化道出血,3.4%需內(nèi)窺鏡治療6。 立克次體各成員基因組的不同可能與傳播媒介和生活方式有關(guān)。普氏立克次體基 因組為1.1mb,僅有834個開放閱讀框架,而康氏立克次體基因組為1.3mb,有1374個開放閱讀框架。非洲立克次體與普氏立克次體一樣具有大量基因缺失, 這種基因缺失可能與致病性有關(guān);質(zhì)粒一般包含編碼宿主侵襲基因,但立克次體 的質(zhì)粒與致病性無關(guān)7。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僅表達sca2蛋白

4、,胞內(nèi)運動較弱; 普氏立克次體不表達這種蛋白,在感染細胞中不移動。因此,運動性并不是獨立 的毒力因子。而scao和sca5與粘附和侵襲有關(guān),其中scao是斑點熱群的主要抗 原,在斑疹傷寒群不表達。東方體通過誘導(dǎo)吞噬作用而進入自噬體,并逃逸 至細胞質(zhì)中,細胞自噬并不影響東方體的胞內(nèi)生長。隨著更多的分子生物學(xué)方法用于立克次體病的研究,立克次體與宿主免疫的相互 作用有待更進一步的深入?!緟⒖嘉墨I】1 aung ak, spelman dw, murray rj,et al. reviews article: rickettsial infectionin southeast asia: implic

5、ations for local populace and febrile returned travelersj. am j trop med hyg.2014,91 :451-460.2 yang wh, et al.murine typhus in drug detoxification facility yunnan provinee, china, 2010j.emerg infect dis. 2012, 18(8): 1388-1390.3 yoshimoto tak, yoshimoto tai.lmages in clinical tropical medicine: scr

6、ub typhus without eruptionj.am j trop med hyg. 2012, 86(4):559.4 parola p, et al.update on tick-borne rickettsioses around the world, a geographical approachj.ciin microbiol rev. 2013, 26(4):657-702.5 akgoz a, mukundan s, lee tc. imaging of rickettsial, spirochetab and parasitic infectionsj. neuroim

7、aging clin n am. 2012, 22:633-657.6 lee ch, lee jh, yoon kj, et al.case report: peritonitis in patients with scrubtyphusj. am j trop med hyg. 2012,86(6):1046-1048.7 georiades k, merhej v, raoult d.the in flue nee of rickettsiologists on post-modern microbiologyj.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11, 1:8.8 uchiyama t.tropism and pathogenicity of rickettsiaej. front cell infectmicrobiol. 2012,3:8230.9 ko y, cho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