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朱文公政訓(xùn)宋朱熹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5/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1.gif)
![180朱文公政訓(xùn)宋朱熹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5/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2.gif)
![180朱文公政訓(xùn)宋朱熹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5/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3.gif)
![180朱文公政訓(xùn)宋朱熹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5/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4.gif)
![180朱文公政訓(xùn)宋朱熹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5/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48f84a83-d490-4049-a70e-efb581d8ca18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朱文公政訓(xùn) 宋朱熹作者: 沉思曲 發(fā)表時間 : 2004/05/08 11:45 點擊:709 次 修改 精華 刪除 置頂 來源 轉(zhuǎn)移 收藏朱文公政訓(xùn)宋朱熹名著通覽朱熹( 1130 1200),字元晦, 一字仲晦, 號晦庵, 別稱紫陽, 徽州婺源 (今屬江西) 人, 僑寓建陽(今屬福建) 。朱熹曾登紹興進士第,歷事高、孝、光、寧四朝。凡所奏聞,皆正心、誠意、齊治、平 均之道。累官轉(zhuǎn)運副使、煥章閣待制、秘閣修撰,終寶文閣待制。慶 元年間致仕,不久卒。嘉泰初謚文,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朱熹的理學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地位。他本人也備受歷代統(tǒng)治者的尊崇,淳時從 祀孔廟,清康熙中升位為“
2、十哲”之一。朱文公政訓(xùn)是朱熹與門人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之一,雖署名為朱熹著,實則成于眾 弟子之手。朱熹曾經(jīng)做過南康等地的地方官, 有相當豐富的為政經(jīng)驗。 政訓(xùn) 中的言論都是朱熹從 自己的從政經(jīng)歷出發(fā),對當時治國安民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自 己的看法。它不僅部分地反映了朱熹的政治思想,而且,由于朱熹本人地位的緣故,所以對 當時及以后的官吏都產(chǎn)生過不小的影響。朱熹強調(diào)為官者要有仁愛之心,要心度大方,要以仁心感化庶民。當官者要注意民事。 “平易近民,為政之本”,要以民事為重,軍政次之。對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臨民以寬,待士以禮,馭吏以嚴。為政要令行禁止。號令要明,刑罰也不能弛。要以嚴為本,以
3、寬濟之。對官吏的素質(zhì)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大公無私,不能存有個人雜念。要勤于政務(wù),不能 偷懶,對于已了和未了之事,要做記錄,以便心中有數(shù),還要定期清 理,不拖沓延誤。官吏本身須是“曉事底人”,即明白事理,精明能干。要“自高一著”,比部屬更有膽略和能力,方不致為屬下所左右。還要多次親自動手處 理實際問題,“熟后自會”,從實際工作中摸索出方法,積累經(jīng)驗。對于部屬,要立下規(guī)章制度加以約束,如針對拖拉作風,要限定界限,逾期嚴究。全文論世事曰:須是心度大方,包裹得過,運動得行。今世士大夫,惟以茍且逐旋挨去為事,挨得時進且過,上下相咻以勿生事,不要十分理 會事,且憑鶻突;才理會得分明,便做官不得。有人少負能
4、聲,及少 經(jīng)挫抑,卻悔其太惺惺了了,一切刓方為圓,隨俗茍且,自道是年高見識長進。當官者,大 小上下以不見吏民、不治事為得策。曲直在前,只不理會,庶幾民自不來,以此為止訟之道。民有冤抑,無處伸訴,只得忍遏;便有訟者,半年周歲不見消息, 不得予決,民亦只得休和,居官者遂以為無訟之可聽。風俗如此,可 畏可畏!被幾個秀才在這里翻弄那吏文,翻得來難看。吏文只合直說,其事是如何,條貫是如何, 使人一看便見方是。今只管弄閑語,說到緊要處,又只恁地帶過去。因論郡縣政治之乖曰:民雖眾,畢竟只是一個心,甚易感也。吳英云:政治當明其號令,不必嚴刑以為威。曰號令既明,刑罰亦不可弛。茍不用刑罰, 則號令徒掛墻壁爾。與其
5、不遵以梗吾治,曷若懲其一以戒百?與其 覆實檢察于其終,曷若嚴其始而使之無犯?做大事,豈可以小不忍為心?吾輩今經(jīng)歷如此,異時若有尺寸之柄,而不能為斯民除害去惡,豈不誠可罪耶?某嘗謂 今之世姑息不得,直須與他理會,庶幾善弱可得存立。曲禮謂或問:為政者當以寬為本,而以嚴濟之?曰:某謂當以嚴為本,而以寬濟之。 “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表毷橇钚薪梗粼涣畈恍?、禁不止,而以是為寬,非也!今人說寬政多是事事不管,某謂壞了這“寬”字。為政,如無大利害,不必議更張,則所更一事未成,必哄然成紛擾,卒未已也。至于大 家,且假借之,故子產(chǎn)書引鄭曰:“安定國家,必大焉先?!眴枺簽檎鼜堉酰囗毶試酪哉R之否?
6、曰:此事難斷定說,在人如何處置,然亦何消要過于嚴?今所難者是難得曉事底人,若曉事底人歷練多,事才至面前,他都曉得依那事分寸而施以應(yīng)之, 人自然畏服。今人往往過嚴者,多半是自家不曉, 又慮人欺己,又怕人慢己,遂將大拍頭去拍他,要他畏。問治亂之機,曰:今看前古治亂,那里是一時做得?少是四、五十年,多是一、二百年 醞釀方得如此。遂俛首太息。蜀遠朝廷萬有余里,擇帥須用嚴毅,素有威名,足以畏壓人心,則喜亂之徒不敢作矣。今之法家,惑于罪福報應(yīng)之說,多喜出人罪以求福報。夫使無罪者不得直而有罪者得幸 免,是乃所以為惡爾,何福報之有?書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所謂欽恤者,欲其詳審曲直,令有罪者不得免,而
7、無罪者不得濫刑也。今之法官,惑 于欽恤之說,以為當寬人之罪而出其死,故凡罪之當殺者,必多為可出之涂以俟奏裁,則率多減等,當斬者配,當配者徒,當徒者杖,當杖者笞,是乃賣弄條 貫、舞法而受贓者耳,何欽恤之有?罪之疑者從輕,功之疑者從重。所謂疑者,非法令之所能決,則罪從輕而功從重,惟此一條為然耳,非謂凡罪皆可以從輕, 而凡功皆可以從重也。今之律令亦有此條,謂法所不能決者,則俟奏裁。今乃明知其罪之當死,亦莫不為可生之涂以上之,惟壽皇不然,其情理重者皆殺之。楊通老相見,論納米事。先生曰:今日有一件事最不好:州縣多取于民,監(jiān)司知之當禁 止,卻要分一分,此是何義理?又論廣西鹽曰:其法亦不密。如立定格,六斤不
8、得過百錢,不知去海遠處,搬擔所費重,此乃許子之道,但當任其所 之,隨其所向,則其價自平。天下之事,所以可權(quán)衡者,正謂輕重不同,乃今一定其價,安得不弊?又論汀寇止四十人,至調(diào)泉、建、福三州兵,臨境無寇,須 令汀守分析。先生曰:才做從官,不帶職出,便把這事做欠闕。見風吹草動便喜,做事不顧義理,只是簡利多害少者為之。今士大夫皆有此病。今賑饑之事,利七而害三,則當冒三分之害而全七分之利。然必欲求全,恐并與所謂利 者失之矣。直卿言辛幼安帥湖南,賑濟榜文只用八字,曰:“劫禾者斬,閉糴者配。先生曰:這便見得他有才,此八字若做兩榜便亂道。又曰:要之,只是粗法。因論保伍法,或曰此誠急務(wù),曰:固是。先王比閭保伍之
9、法,便是此法,都是從這里做 起,所謂分數(shù)是也。兵書云:御眾有多寡,分數(shù)是也。看是統(tǒng)馭幾人,只是分數(shù)明,所以不亂。王介甫銳意欲行保伍法,以去天下坐食之兵,不曾做得成。范仲達 為袁州萬載令,行得保伍極好。自來言保伍法無及之者。此人有心力,行得極整肅,雖有奸細,更無所容。每有疑似無行止人,保伍不敢著,互相傳送至縣;縣驗 其無他,方令傳送出境。訖任滿,無一寇盜。頃張定叟知袁州,托其詢問,則其法已亡,偶有一縣吏,略記大概。某保甲草中所說,縣郭四門外,置隅官四人,此最緊要,蓋所以防衛(wèi)縣郭以制變。 縣有官府獄訟倉庫之屬,須是四面有個防衛(wèi)始得,一個隅官須各管得 十來里方可。諸鄉(xiāng)則只置彈壓之類,而不復(fù)置隅官,默
10、寓個大小相維之意于其間。又后面子 弟一段,須是著意理會。這個子弟真?zhèn)€要他用,非其他泛泛之比,須 是別有個拔擢旌賞以激勸之乃可。此等事難處,須是理會,教他整密,無些罅縫方可。今日言事,欲論一事一人,皆先探上意如何,方進文字。為守令第一是民事為重,其次則便是軍政。今人都不理會。謂李思永曰:衡陽訟諜如何?思永曰:無根之訟甚多。先生曰:與他研窮道理,分別是 非曲直,自然訟少。若厭其多,不與分別,愈見事多。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采,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 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稍。人之仕宦不能盡心盡職者,是無那先其事而后其食底心。嘗嘆州縣官碌碌,民無所告訴,兼民情
11、難知,耳目難得,其人看來如何明察,亦多有不 知者。以此觀之,若是見得分明,決斷時豈可使有毫發(fā)不盡?又嘆云:民情難知如此,只是將什么人為耳目之寄!如看道理,辨是非,須是自高一著。今做官人幾時個個是阘冗人?多是要立作向上;那 個不說道先著馭吏?少間無有不拱手聽命于吏者。這只是自家不見得 道理,事來都區(qū)處不下,吏人弄得慣熟,卻見得高于他,只得委任之。胡致堂言吏人不可使他知我有恤他之意,此說極好。小處可恤,大處不可恤。又曰: 五十錢底可恤。若有人來理會,亦須治他。某與諸公說下稍去仕宦不可不知,須是有旁通歷,逐日公事開項逐一記。了即勾了,未了須理會教了,方不廢事。當官文書薄歷,須逐日結(jié)押,不可拖下。廖德
12、明赴潮倅告別,臨行,求一安樂法。曰:圣門無此法。人只任閑散不可,須是讀書。又謂閑散是虛樂,不是實樂。因說僧家有規(guī)矩嚴整,士人卻不循禮,曰:他卻是心有用處。今士人雖有好底。不肯為 非,亦是他資質(zhì)偶然如此,要之其心實無所用,每日閑慢時多。問:精神收斂便昏是如何?曰:也不妨。又曰:昏畢竟是慢。如臨君父淵崖,必不如此。 又曰:若倦,且磕睡些時無害。問:非是讀書過當,倦后如此,是 才收斂來稍久便困。曰:便是精神短后如此。今人掀然有飛揚之心,以為治國平天下如指諸掌,不知自家一個身心都安頓未有下落, 如何說功名事業(yè)?怎生治人?古時英雄豪杰不如此。張子房不問著他不說,諸葛孔明甚么樣端嚴?今學為英雄之學,務(wù)為跅
13、弛豪縱,全不檢點身心。某須是事事 從心上理會起,舉止動步,事事有個道理。一毫不然,便是欠闕了他。道理固是,天下事無不當理會,只是有先后緩急之序,須先立其本,方以次推及其余。郭德元告行,先生曰:人若于日間,閑言語省得一兩句,閑人客省見得一兩人也濟事。 若渾身都在鬧場中,如何得進?問氣弱膽小之病,曰:只去做工夫,到理明而氣自強,膽自大矣。舜弼游屏山歸,因說園甚佳,曰:園雖佳而人之志則荒矣。平易近民,為政之本。今之賦輕處更不可重,只重處減似那輕處可矣。朋友言某官失了稅簿,先生曰:此豈可失了?此是根本,無這個后如何稽考?所以周 官建官,便皆要那史。所謂史,便是掌管那簿底。問應(yīng)事心便去了,曰:心在此應(yīng)事
14、,不可謂之出在外。問事事當理則不必能容,能容則必不能事事當理,曰:容只是寬平不狹。如這個人當殺則殺之,理合當殺,非是自家不容他。天下萬事,都是合做底,而今也不能殺定合做甚底事;對賢教人,也不曾殺定教人如何 做。只自家日用間看甚事來,便做工夫。今日一樣事來,明日又一樣事來,預(yù)定不得。若指定是事親,而又有事長;指定是事長,而又有事君。只日用間看有甚 事來,便做工夫。某在漳州,有訟田者契數(shù)十本,自崇寧起來事甚難考,其人將正契藏了,更不可理會。 某但索四畔眾契比驗,四至昭然,及驗前后所斷,情偽更不能逃,理 亦如是如此。孟問:作事多始銳而終輟,莫是只為血氣使?曰:雖說要義理之氣。然血氣亦不可無。 子氣體
15、之充,但要以義理為主耳。德粹問:在四明守官要顧義理,才到利害重處則顧忌,只是一去如何?先生曰:無他,只是志不立,卻隨利害走了。人在官固當理會官事,然后做得官好。只是使人道是一好官人,須講學立大本,則有源 流。若只要人道是好官人,今日做得一件,明日又做一件,卻窮了。德粹云:初到明州,問為學于沈叔晦,叔晦曰:若要讀書,且于婺源山中坐。既在四明,且 理會官事。先生曰:縣尉既做了四年,滕德粹元不曾理事。堯卿問:事來斷制不下,當何以處之?曰:便斷制不得,也著斷制,不成掉了?又問: 莫須且隨力量做去?曰:也只得隨力量做去。又問:事有至理,理有 至當,十分處今已看得七、八分,待窮來窮去,熟后自解,至挪分數(shù)足
16、處?曰:雖未能從容, 只是熟后自會。只是熟,只是熟!胡叔器問:每常多有恐懼,何由可免?曰:須是自下工夫,看此事是當恐懼不當恐懼。 遺書云:治怒難,治懼亦難,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若于道理見得了,何懼之有?日謂魯可幾曰:事不要察取盡。因人之昏弱而箴之曰:人做事全靠這些子精神?;騿柸艘蛴率挛镂锢頃?,然精神有限,不解一一都理會得,曰:固有做不盡底,但立 一個綱程,不可先自放倒也。須靜著心,實著意,沉潛反復(fù),終久自 曉得去。鄭子上問:士君子多要回互以避嬌激之名,莫學顏子之渾厚否?曰:渾厚自是渾厚,今 人只學一般回互底心意,不是渾厚。渾厚是可做便做,不計利害之謂。今卻是計利害太甚,做成回互耳,其
17、弊至于可以得利者無不為。如陳仲弓送宦者葬,所謂有仲弓之志則可,無仲弓之志則不可。因說東漢事勢,士君子 欲全身遠害,則有不仕而已。雖出仕,遇宦官縱橫,如何畏禍,不與他理會得?若未免仕,只得辭尊居卑,辭富居貧。若既要為大官,又要避禍,無此理。宋莒公曰:應(yīng)從而違,堪供而闕,此六經(jīng)之亞文也,謂子不從父不義之命,及力所不能 養(yǎng)者,古人皆不以不孝坐之。義當從而不從,力可供而不供,然后坐 以不孝之罪。某作縣,臨行,請教于友人,友人曰:張直柔在彼,每事可詢訪之。某人到官,忽有旨 令諸縣造戰(zhàn)船,召匠計之,所費甚巨。因億臨行請教之語,亟訪策于 張,張曰:此事甚易??勺饕恍≌?,計其丈尺,又廣狹長短,即是推之,則大者
18、可見矣。遂 如其語為之,比成推算,比前所計之費減十之三四。其后諸縣皆重有科敷, 獨是邑不擾而辦。 后其人知紹興府,太后山陵被旨令應(yīng)副錢數(shù)萬, 結(jié)磚為墻。其大小厚薄,呼磚匠于后園,依樣造之,會其直比降之數(shù)減數(shù)倍,遂申朝廷,乞紹興自認磚墻。正中宦者欺弊,遂急沮其請,只令紹興府應(yīng)副錢, 不得干預(yù)磚墻事。李椿年行經(jīng)界,先從他家田上量起。今之輔弼,能有此心否?王詹事守泉。初到任,會七邑宰勸酒,歷告之以愛民之意,出一絕云:九重天子愛民深, 令尹宜懷惻怛心。今日黃堂一杯酒,使君端為庶民斟。七邑宰皆為之感動。故吏民無人不畏愛,去之日,父老兒童攀轅者不計其數(shù),公亦為之垂淚。至今泉人 猶懷之如父母。辛幼安為閩憲,
19、問政,答曰:臨民以寬,待士以禮,駛吏以嚴。恭甫再為潭帥,律己愈 謹,馭己愈嚴。某謂如此方是。吳公路作南劍天柱灘記曰:事如大小,為之必成;害無大小,除之必去。此是其志。龍泉簿范伯崇寄書來云:今日氣象,官無大小,皆難于有為,蓋通身是病,無下藥處耳, 安得大賢君子正其根本,使萬目具舉,吾民得樂其生耶?嚴陵之政,遠近能言之,蓋惻怛之心發(fā)于誠然,加之明敏,何事不立?主簿就職內(nèi)大有事,縣中許多薄書皆當管。某向為同安簿,許多賦稅出入之簿,逐日點 對僉押,以免吏人作弊。時某人為泉倅,薄書皆過其目,后歸鄉(xiāng)與說 及,亦懵不知。他是極仔細官人,是時亦只恁呈過。因說賑濟曰:平居須是修陂塘始得。到得旱了,賑濟委無良策,
20、然下手得早,亦得便宜。 在南康時,才見旱,便刬刷錢物,庫中得三萬來貫,準氦糴料,添支官兵,卻去上供錢內(nèi)借三萬貫糴米,賑糴早時糴,得卻糴錢還官中解發(fā),是以不闕事。舊 來截住客船糴三分米,至于客船不來。某見官中及上戶自有米,遂出榜放客船米自,便不糴客船米,又且米價不甚貴。又曰:悔一件事,南康煞有常平米,是庚 寅辛卯年大旱時糴,米價甚貴。在法不得減元價,遂不曾糶,當時只好糶了,上章待罪,且得為更新米一番,亦緣當時自有米,所以不動此米,久為南康官吏之 害。因論常平倉曰:某自典二州,知常平之弊,如此更不敢理會著。南康自有五、六萬碩, 漳州亦六、七萬碩,盡是浮??諝ぃ绾胃姨魟??這一件事不知做甚 合殺?某
21、在浙東常奏云:常平倉與省倉不可相連,須要東西置立,令兩倉相去遠方可。每常 官吏點檢省倉,則掛省倉某號牌子;檢點常平倉,則掛常平倉牌子。只是一個倉,互相遮瞞。今所在常平倉都教司法管,此最不是。少間太守要侵支,司法如何 敢拗?通判雖管常平,而其職實管于司法,又所在通判,太率避嫌,不敢與知州爭事,韓文公例以嫌不可否事者也。且如經(jīng)總制錢、牙契錢、倍契錢之類,被盡 知州瞞朝廷奪去,更不敢爭。與陳尉說治盜事。因曰:凡事須仔細體察,思量到人所思量不到處,防備到人所防備不 到處,方得無事。又曰:凡事須是小心寅畏,若恁地麄心駕去不得。又曰:某嘗作郡來,每見有賊發(fā),則惕然皇恐,便思自家是長民之官,所以致此是何由?
22、遂 百種為收捉,捉得便自歡喜,不捉得則終夜皇恐。因說鄭惠叔愛惜官錢,云:某見人將官錢胡使,為之痛心。兩為守皆承弊政之后,其所 用官錢,并無分明。凡所送遺,并無定例,但隨意所向為厚薄。問胥,皆云有時這般官員過往,或十千,或五千,后番或是這樣,又全不送,白休了。某遂云:如 此不得朝廷有個公庫在這里?若過往官員,當隨其高下多少與之,乃是公道,豈可把為自家私恩?于是立為定例,看甚么官員過此,便用甚么例送與之,卻得公 溥。后來至于凡入廣諸小官,如簿尉之屬,個個有五千之助,覺得意思盡好。問:今之神祠,無義理者極多,若當官處于極無義理之神祠,雖系勅額,凡祈禱之類, 不往可否?曰:某當官所至,須理會一番。如儀
23、案所具,合祈禱神示; 有無義理者,使人可也。馬子嚴見,言近有人作假書請托公事者,先生曰:收假書而不見下書之人, 非善處事者。舊見吳提刑公路當官,凡下書者須令當聽投下,卻將書于背處觀之,觀畢,方發(fā)付其人,令等回書。前輩處事詳密如此。又某當官時,有人將書來者,亦有法以待之。須是留其人吃湯,當面拆書,若無他,方令其去。而今救荒甚可笑。自古救荒只有兩說:第一是感召和氣以致豐穰,其次只有儲蓄之計。 若待他餓時理會,更有何策?東邊遣使去賑濟,西邊遣使去賑濟,只 討得逐州幾個紫綾冊子來,某處已如何處置、已如何經(jīng)畫,原無實惠及民。或問先生向來救 荒如何?曰:只是討得紫綾冊子,更有何策?賑濟無奇策,不如講水利,
24、到賑濟時成甚事?向在浙東,疑山陰、會稽二縣刷饑餓的人 少,通判鄭南再三云數(shù)實,及仔細刷起三倍。紹興時去得遲,已無擘畫,只依常行,先差一通判抄劄城下兩縣饑民。其人不留意,只抄得四萬來人,外縣卻抄得多,遂欲治之而不曾,卻托石天民重抄,得 八萬人,是時已遲,天民云:甚易!只關(guān)集大保長,盡在一寺,令供出人之貧者。大保長無有不知數(shù)目, 便辦卻分作數(shù)等賑濟賑糶。其初令畫地圖,量道里遠近,就僧寺或莊宇,置糶米所于門首,立木窗,關(guān)防再入之人。先生語次問浙東旱,可學云:浙東民戶歌先生之德,先生曰:向時到部,州縣有措置, 亦賴朝廷應(yīng)副得以效力,已自有名無實者多。因曰:向時浙東先措置 分戶高下出米,不知有米無米不同
25、,有徐木者獻策,須是逐鄉(xiāng)使相推排有米者,時以事逼不 曾行,今若行之,一縣甚易。大抵今時做事,在州郡已難,在監(jiān)司尤難,以地闊遠,動成文具。惟縣令于民親,行之為易。計米之有無,而委鄉(xiāng)之聰明、誠信者 處之。聰明者人不能欺,誠信者人不忍欺。若昏懦之人,為人所欺,譎詐之士,則務(wù)欲容私,此大不可。建陽簿權(quán)縣,有婦人,夫無以贍父母,欲取以歸,事到官,簿斷聽離。致道深以為不然,謂夫婦之義,豈可以貧而相棄,官司又豈可遂從其請?曰:這般事都 就一邊看不得。若是夫不才,不能育其妻,妻無以自給,又奈何?這似不可拘以大義。只怕妻之欲離其夫,別有曲折,不可不根究。直卿云其兄任某處, 有繼母與父不恤前妻之子,其子數(shù)人,貧窶
26、不能自活,哀鳴于有司, 有司以名分不便,只得安慰而遣之,竟無如之何。曰:不然。這般所在,當以官法治之也, 須追出后母,責治戒勵。若更離間前妻之子,不存活他,定須痛治。因云昔為浙東倉時,紹興有繼母與夫之表弟通,遂為接腳夫,擅用其家業(yè),恣意破蕩,其子 不甘,來訴。初以其名分不便,卻之,后趕至數(shù)十里外,其情甚切,遂與受理。委楊敬仲,敬仲深以為子訴母不便,某告之曰:曾與其父思量否?其父身死,其 妻輒棄背與人私通而敗其家業(yè),其罪至此,官司若不與根治,則其父得不銜冤于地下乎?今官司只得且把他兒子頓在一邊。渠當時亦以為然。某后去官,想成休 了初追之急,其接腳夫即赴井,其有罪蓋不可掩??ぶ谐龉?,延郡士黃知錄
27、等入學,而張教授與舊職事沮格,至是先生下學,變色厲詞 曰:教授分教一邦,合當自行規(guī)矩,而今卻容許多無行之人,爭訟職 事,都不成學校。士人先要識個禮義廉退之節(jié),若寡廉鮮恥,雖能文要何用?詣學學官以例講書,謂諸生曰:且須看他古人道理意思如何,今卻只做得一篇文字,讀 了望他古人道理意思處,都不曾見。問先生禁漳民禮佛朝岳,皆所以正人心也。曰:未說到如此,只是男女混淆,便當禁約 爾。侍坐諸公各言諸處浮巫瞽惑等事,先生蹙額嗟嘆而已。因舉江西有玉隆萬壽宮、太平興國宮,每歲兩處朝拜,不憚遠近奔趨,失其本心,一至 于此,曰:某嘗見其如此,深哀其愚。上升一事,斷無此理,豈有許多人一日同登天,自后又卻不見一個登天之
28、人?鄭湜問戢盜曰:只是嚴保伍之法。鄭之:保伍之中,其弊自難關(guān)防,如保頭等易得挾勢 為擾。曰:當今逐處鄉(xiāng)村,舉眾有推服底人為保頭,又不然,則行某 漳州教軍之法,以戢盜心,這是已試之效,因與說某在漳州,初到時,教習諸軍弓射等事, 皆無一人能之。后分許多軍作三番,每月輪番入教場。挽弓及等者有賞,其不及者留在只管挽射,及等則止,終不及則罷之。兩月之間,翕然 都會射,及上等者亦多。經(jīng)界科半年便都了。以半年之勞,而革數(shù)百年之弊,且未說到久,亦須四、五十年,未 便卒壞,若行,則令四縣特作四樓,以貯簿籍,州特作一樓以貯四縣 之圖帳,不與他文書混。闔郡皆曰不可者,只是一樣人田多稅少,便造說卩奉嚇以為必有害無 利
29、,一樣人有憚勞懶做事,卻被那說所誣,遂合辭以為不可,其下者 因翕然從之。今之為縣,真有愛民之心者十人,則十人以經(jīng)界為利;無意于民者十人,而十 人以經(jīng)界為害。今之民,只教貧者納稅,富者自在收田置田,不要納 稅,如此則人便道好,更無些事不順,他便稱頌為賢守。因論漳、泉行經(jīng)界事,假未得人勢亦著做。古人立事,亦硬當著做,以死繼之而已。韓 魏公作相,溫公在言路,凡事頗不以魏公為然,魏公甚被他激撓。后來溫公作魏公祠堂記,卻說得魏公事,分明見得魏公不可及處,溫公方心服他。記中所載魏 公之言曰:凡為人臣者,盡力以事君,死生以之,顧事之是非何如耳,至于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成,遂輒不為哉?公為此言時,乃仁宗之
30、末、英宗之初,蓋 朝廷多故之時也。客說社倉訟事,曰:如今官司鶻突,多無理會,不知莫辦。因說如今委送事,不知屬官 能否,胡亂送去,更無分曉了絕時節(jié)。某在潭州時,州中僚屬,朝夕相見,卻自知得分曉,只縣官無由得知。后來區(qū)處,每月版帳錢,令縣官逐人輪番押來,當 日留住,試以公事。又怕他鶻突寫來,卻與立了格式,云今蒙使府委送某事如何一;某人于某年月日,于某處理某事,某官如何斷一;又于某時,某再理,某官 如何斷一;某今看詳某事理如此,于條合如何結(jié)絕。如此,人之賢否,皆不得而穩(wěn)。今人獄事,只管理會要從厚,不知不問是非善惡,只務(wù)從厚,豈不長奸惠惡?大凡事付 之無心,因其所犯,考其實情,重輕厚薄,付之當然可也,
31、若從薄者固不是,只云我只要從厚,則此病所系亦不輕。某在長沙治一姓張人,初不知其惡如此,只 因所犯追來,久之乃出頭,適有大赦,遂且與編管。后來聞得此人兇惡不可言,人只是平白地打殺不問,門前有一木橋,商販者自橋上過, 若以柱杖拄其橋,必捉來吊縛,此等類甚多,若不痛治,何以懲戒?公等他日仕宦,不問官大小,每日詞狀須置一簿,穿字號,錄判語;到事亦作一簿,發(fā)放文 字亦作一簿,每日必勾了號,要一日內(nèi)許多事都了方得。若或做不辦,又作一簿記未了事,日日檢點了,如此方不被人瞞了事。今人只胡亂隨人 來理會,來與不來都不知,豈不誤事?先生愛說“恰好”二字,云;凡事自有恰好處。先生每與學者云:凡事無許多閑勞擾。有親戚
32、托人求舉,先生曰:親戚固是親戚,然薦人于人,亦須是薦賢始得,今鄉(xiāng)里平平 等人,無可稱之實,某部不與發(fā)書。擇之勞先生人事之繁,答曰:大凡事,只得耐煩做將去,才起厭心便不得。先生一日說及受贓者,怒形于言曰:某見此等人,只與大字面配去。徐又曰:今說公吏 不合取錢,為知縣者自要錢矣。節(jié)節(jié)言之,為之吁嘆。侍先生到唐石。唐石有社倉,往往支發(fā)不時,故被人來告,先生云:救弊之道,在今日 極是要嚴。不嚴,如何得實惠及此等細民?道夫言察院黃公鈸剛正,人素畏憚。其族有縱惡馬踏人者,公治之急,其人避之惟謹, 公則斬其馬足以謝所傷。先生曰:某南康臨罷,有躍馬于市者,踏一小兒將死,某時在學中,令送軍院,次日以屬知錄,晚過
33、廨舍,知錄云:早上所喻已栲治如 法。某既而不能無疑?;刂淋娫?,則其人冠屢儼然,初未嘗經(jīng)拷掠也,遂將吏人并犯者訊之,次日吏人杖脊勒罷。偶一相識云:此是人家子弟,何苦辱之?某曰: 人命所系,豈可寬弛?若云子弟得躍馬踏入,則后日將有甚于此者矣。況州郡乃朝廷行法之地,保佑善良,抑挫豪橫,乃其職也。縱而不問,其可得耶?后某罷, 諸公相餞于白鹿,某為極口說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一段。今之為秀才者便主張秀才,為武官者主張武官,為子弟者便主張子弟,其所陷溺,一至于此!因說慢令致期謂之賊,曰:昔在同安作簿時,每點追稅,必先期曉示。只以一幅紙截作三片,用小榜遍貼,云本廳取幾日點追甚鄉(xiāng)分稅,仰人鄉(xiāng)戶司知委。只
34、如此,到限日近時,納者紛紛然,此只是一個信而已。如或違限遭點,定斷不恕,所以人怕。大率文章盛則國家卻衰,如康貞觀、開元都無文章,及韓昌黎、柳河?xùn)|以文顯,而唐之 治已不如前矣。汪圣錫云:國初制詔,雖麄卻甚好。又如漢高八年詔 與文帝即位詔,只三數(shù)句。今人敷衍許多,無過只是此個柱子。楊通老問趙守斷人立后事錯了,人無所訴。曰:理卻是心之骨,這骨子不端正,少間萬 事一齊都差了。不知人心如何恁地這般都是要自用,不肯分委屬官,所以事叢雜,處置不暇,胡亂斷去。在法,屬官自合每日到官長處共理會事,如不至者自有 罪。今則屬官雖要來,長官自不要他來,他也只得休,這般法意是多少好?某嘗說或是作縣,看是狀牒如何煩多,都
35、自有個措置。每聽詞狀,集屬官都來,列位 于廳上,看有多少,均分之,各自判去。若是眼前易事,各自處斷;若有可疑等事,便留在,集眾較量斷去,無有不當,則獄訟 如何會壅?此非獨為長官者省事,而屬官亦各欲自效兼是,如簿尉等 初官,使之決獄聽訟得熟,是亦教誨之也。某在漳州,豐憲送下狀如雨,初亦為隨手斷幾件, 后覺多了,恐被他壓倒了,于是措置幾只櫥子,在廳上分了頭項, 送下訟來,即與上簿合索案底索自入一廚,人案已足底,自入一廚。一日集諸同官,各分幾 件去定奪,只于廳兩邊設(shè)蟆位,令逐項敘來歷,末后擬判。俟食時即 就郡廚辦數(shù)味,飲食同坐,食訖,即逐人以所定事較量。初間定得幾個來,自去做文章,都不說著事情。某不
36、免先為畫樣子,云某官今承受提刑 司判下狀系某事一;甲家于某年某月某日有甚干照計幾項,乙家于某 年某月某日有甚干照計幾項,逐項次第寫令狀明一;甲家如何因甚么事爭起到官,乙家如何 來解釋互論,甲家又如何供對,已前事分明了一;某年某月某日如何斷一;某年某月某日家于某官番訴,某官又如何斷,以后幾經(jīng)番訴并畫一。寫出后面,卻點 對以前所斷當否?;蛴形幢M情節(jié),擬斷在后,如此了卻,把來看中間有擬得是底,并依其所擬斷決,合追人便追人,若不消追人,便只依其所擬,回申提刑司去; 有擬得未是底,或大事可疑,卻合眾商量,如此事都了,并無壅滯。楊通老云:天下事體,固是說道當從原頭理會來,也須是從下面細處理會將上始得。曰:固 是。如做監(jiān)司只管怕訟多,措置不下,然要省狀也不得,若不受詞訟,何以知得守令政事之當否,全在這里見得,只如入建陽,受建陽民戶訟,這個知縣之善惡便 見得。如今做守令,其弊百端,豈能盡防?如胥吏沉滯公事,邀求于人,人知可惡,無術(shù)以防之,要好在嚴立程限他,限日到,自要苦苦邀索不得,若是做守令, 有可以白干沉滯底事,便是無頭腦,須逐事上簿,逐事要了始得。某為守,一日詞訴,一日著到,合是第九日亦詞訟,某卻罷了此詞訟,明日是休日,今日便 刷起,一旬之內(nèi)有未了事,一齊都要了。大抵做官,須是令自家常閑,吏胥常忙,方苦得。自家被文字來叢了,討頭不見,吏胥便來作弊。做官須是立綱紀,綱紀 既立,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
- 加入社團申請書格式
- 導(dǎo)游資格-導(dǎo)游資格證模擬考試
- 社交媒體賬戶權(quán)限管控方案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英語試題(解析版)
- 內(nèi)蒙古包頭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 現(xiàn)代辦公文化與社交媒體的結(jié)合提高投資回報率的路徑探索
- 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四冊UNIT5 Period6課件
- Module 4 Unit 8 I like English best綜合練習 教科版(含答案)
- 中職學生入團申請書
- 中國人口研究專題報告-中國2025-2100年人口預(yù)測與政策建議-西南財經(jīng)大學x清華大學-202501
- 建筑工程安全與管理
- 幼兒園開學教師安全知識培訓(xùn)
- 2024年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聯(lián)合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工廠廠區(qū)道路拆除實施方案
- 25版六年級寒假特色作業(yè)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5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
- 中學生勞動安全課件
- 旅游行業(yè)智慧旅游營銷策略與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