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造影識圖_第1頁
冠狀動脈造影識圖_第2頁
冠狀動脈造影識圖_第3頁
冠狀動脈造影識圖_第4頁
冠狀動脈造影識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C C U冠狀動脈造影識圖冠狀動脈造影識圖冠狀動脈血管樹解剖示意圖冠狀動脈血管樹解剖示意圖冠狀動脈解剖左回旋支及右冠狀動脈都是在左右房室溝間走形。左前降支在前室間溝走形后降之在后室間溝走形左前降支的遠端:60%終止于后室間溝下1/330%終止于前室間溝心尖部10%終止于后室間溝中1/3非常巨大,一旦近端閉塞,導(dǎo)致后壁下壁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解剖Valsalva竇竇右冠開口右冠開口(94%)左冠開口左冠開口(92%)升主動脈升主動脈主動脈左瓣主動脈左瓣主動脈后瓣主動脈后瓣主動脈右瓣主動脈右瓣冠狀動脈解剖1主要分支左冠狀動脈(LCA, Left Coronary Artery) 左主干(LM, Le

2、ft Main Coronary Artery ) 左前降支(LAD, Left Anterior Decending Branch) 左回旋支(LCX, Left Circumflex Branch )右冠狀動脈(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 A reporting system 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975,51 (suppl): 5-40. 15段法段法冠狀動脈解剖美國心臟病學(xué)會美國心臟

3、病學(xué)會(AHA)分段標(biāo)準(zhǔn)分段標(biāo)準(zhǔn)CAG-RCA(均衡型)VCAG-LCA(均衡型)XIIIXIII冠狀動脈分段(國內(nèi))2冠狀動脈分段左左前降支動脈分段: 近段近段 ():左主干末端到第一間隔支或第一對角支發(fā)出處 中段中段():第一間隔支到左前降支轉(zhuǎn)角處 遠段遠段():左前降支轉(zhuǎn)角處以下部分回回旋支動脈分段: 近段近段 ():開口部到第一鈍緣支發(fā)出處 遠段遠段 (XIII): 第一鈍緣支發(fā)出處到回旋支動脈終末2冠狀動脈分段右右冠狀動脈分段: 近段近段():開口到右冠第一個較大的右室支動脈發(fā)出處或第一個彎曲部 中段中段 ():第一個較大的右室支動脈發(fā)出處到銳緣支動脈發(fā)出處 遠段遠段():銳緣支動脈

4、到后室間溝止冠狀動脈分段(國內(nèi))冠狀動脈解剖冠狀動脈分布優(yōu)勢類型冠狀動脈分布優(yōu)勢類型 表示由哪一側(cè)冠狀動脈供應(yīng)室間隔的膈面和左室的膈面部分定義1. 該冠脈到達后十字交叉并發(fā)出后降支PDA定義2. 該冠脈發(fā)出PDA并同時有大的左室后側(cè)支PLV 比例: 85%右優(yōu)勢, 8%左優(yōu)勢, 7%均衡型左、右冠狀動脈分布類型左、右冠狀動脈分布類型冠狀動脈造影投照體位以圖象增強器的位置而定,即從圖象增強器位置來觀察心臟,而不是根據(jù)球管的位置。投照體位以圖象增強器的位置而定,即從圖象增強器位置來觀察心臟,而不是根據(jù)球管的位置。冠狀動脈造影的常用投照體位冠狀動脈造影的常用投照體位正位正位:圖象增強器直接對著胸骨左

5、、右側(cè)位左、右側(cè)位:圖象增強器分別位于受檢者左側(cè)或右側(cè),其X線與正位垂直左、右前斜位左、右前斜位:圖象增強器分別位于受檢者左側(cè)或右側(cè)且斜向觀測心臟頭、足位頭、足位:圖象增強器分別位于受檢者的頭部或足部右前斜右前斜+ +頭位(右肩位)頭位(右肩位):從受檢者右肩觀測心臟左前斜左前斜+ +頭位(左肩位)頭位(左肩位):從受檢者左肩觀測心臟右前斜右前斜+ +足位(肝位)足位(肝位):從受檢者肝區(qū)觀測心臟左前斜左前斜+ +足位(脾位、蜘蛛位)足位(脾位、蜘蛛位):從受檢者脾區(qū)觀測心臟冠狀動脈造影左前斜(左前斜(LAOLAO) 45 45+ + 頭位(頭位(CraCra) 20 20觀察左主干開口、觀察

6、左主干開口、LAD中、遠段和對角支開口和全程中、遠段和對角支開口和全程左前斜(左前斜(LAOLAO) + + 頭位(頭位(CraCra) 左肩左肩冠狀動脈造影右前斜(右前斜(RAORAO)3030+ +頭位(頭位(CraCra)2020(右肩位)右肩位)觀察LAD中、遠段觀察觀察LAD中、遠段中、遠段右前斜(右前斜(RAORAO)+ +頭位(頭位(CraCra)()(右肩位)右肩位)后前位(后前位(APAP)+ + 足位(足位(CauCau) 觀察觀察LMLM、LADLAD、LCXLCX開口、近端,開口、近端,LCXLCX體部和體部和OMOM開口開口冠狀動脈造影右前斜(RAO)30+足位(Ca

7、u)30-45(肝位)觀察LAD、LCX起始部、LCX全程、鈍緣支(OM)全程右前斜(RAO)30+足位(Cau)30-45(肝位)冠狀動脈造影左前斜(LAO) 45+ 足位(Cau) 45(蜘蛛位)觀察LM、LAD、LCX開口,LCX體部、OM開口和體部觀察觀察LM、LAD、LCX開口病變(三分叉),開口病變(三分叉),LCX體部、鈍緣支(體部、鈍緣支(OM)開口和體部開口和體部左前斜(LAO) 45+ 足位(Cau) 45(蜘蛛位)冠狀動脈造影左前斜(左前斜(LAOLAO) 45 45右冠狀動脈呈右冠狀動脈呈“C”型,觀察型,觀察RCA開口、起始部開口、起始部至后降支;至后降支;左前斜(左

8、前斜(LAOLAO) 45 45右冠狀動脈呈右冠狀動脈呈“L”L”型,觀察型,觀察RCARCA遠端分遠端分支及其開口情況支及其開口情況后前位(后前位(APAP)+ + 頭位(頭位(CraCra) 2020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結(jié)果判定u正常影像的判斷在多個必要的或常用的投照角度上清楚地暴露了全部冠狀動脈主干,主要分支和分叉部位,顯示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沒有缺如,管徑從其開口至其末端逐漸變細,管壁光滑柔軟,無狹窄等,血流TIMI III級。正常的影像差異:左主干長短不一,個別無左主干;相同名稱的冠狀動脈其管徑相差很大,主要分支血管如對角支、鈍緣支和銳緣支的長短及管徑也有很大差異,上述的主要分支

9、血管數(shù)目也不相同;胖瘦會影響心臟的位置,相同投照角度下血管走行會有一定差異。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狹窄的判斷方法目測直徑法 通常使用,有經(jīng)驗的術(shù)者準(zhǔn)確性很高計算機密度測定法 相對耗時,治療前為獲得準(zhǔn)確的病變情況方使用。冠狀動脈內(nèi)超聲面積測定法 是判斷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最準(zhǔn)確的方法,但技術(shù)條件要求高,耗費資金大而不作常規(guī)。冠狀動脈造影Proudilit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級一級,正常,無冠狀動脈狹窄二級,輕度狹窄,狹窄小于30%三級,中度狹窄,狹窄介于30%50%間四級,重度狹窄,狹窄介于50%90%間五級,次全閉塞,狹窄程度大于90%六級,完全閉塞,管腔完全閉塞,無血流通過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狹窄的

10、形態(tài)特征局限性病變:病變長度20mm偏心性病變:病變斑塊偏向管腔一側(cè)同心性病變:斑塊以管腔中心均勻分布成角性病變:病變處血管成角45度狹窄性病變:病變血管管腔狹窄但未閉塞閉塞性病變:病變血管無造影劑顯影不規(guī)則性病變:輕度的管腔不光滑病變25%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其他異常所見冠狀動脈造影其他異常所見“瘤樣”擴張潰瘍鈣化夾層血栓氣栓痙攣心肌橋壓迫現(xiàn)象側(cè)枝循環(huán)冠狀動脈血流分級冠狀動脈血流分級TIMITIMI血流分級法血流分級法TIMI 0級:無灌注,即阻塞遠端無血流TIMI 1級:部分灌注,造影劑通過阻塞段,但不能使遠端冠狀動脈充分顯影TIMI 2級:經(jīng)過3-4個心動周期后,前向造影劑才使冠狀動

11、脈完全顯影TIMI 3級:完全灌注,前向造影劑在3個心動周期內(nèi)使冠狀動脈完全顯影冠 狀 動 脈 造 影 識 圖 小 竅 門 一般常識 o 左前斜位(LAO):脊柱位于圖像右側(cè),心尖指向左側(cè) o 右前斜位(RAO):脊柱位于圖像左側(cè),心尖指向右側(cè) o 肋骨與脊柱相連,向前下方走行,如果在圖像中看不到脊柱,可根據(jù)肋骨的走行方向判斷脊柱的位置 o 主動脈沿脊柱自下而上走行,導(dǎo)引導(dǎo)管走在其中(股動脈入路),故導(dǎo)引導(dǎo)管在圖像的部位總與脊柱一致 右冠狀動脈(RCA) o 左前斜位:形狀似“C” o 右前斜位:形狀似 “L” 冠狀動脈造影右冠狀動脈呈右冠狀動脈呈“C”型,觀察型,觀察RCA開口、起始部至后降支;開口、起始部至后降支;左前斜(左前斜(LAOLAO) 45 45后前位(后前位(APAP)+ + 頭位(頭位(CraCra) 2020右冠狀動脈呈右冠狀動脈呈“L”L”型,觀察型,觀察RCARCA遠端分支及其開口情況遠端分支及其開口情況冠 狀 動 脈 造 影 識 圖 小 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