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藝工復習題-2013_第1頁
農(nóng)藝工復習題-2013_第2頁
農(nóng)藝工復習題-2013_第3頁
農(nóng)藝工復習題-2013_第4頁
農(nóng)藝工復習題-20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nóng)藝工復習題一、選擇題。1南瓜的莖屬于(D )。A、匍匐莖 B、肉質(zhì)莖 C、莖刺 D、莖卷須2秋播小麥拔節(jié)至抽穗主要在每日小于12小時的短日條件下完成的類型屬于(A )。A、短日反應型 B、中日反應型 C、長日反應型 D、超長日反應型3氣旋內(nèi)存在明顯氣團界面的氣旋,稱為(A )。A、氣團 B、鋒面氣旋 C、氣旋 D、反氣旋4如果土壤表層中所含的可溶性鹽是以堿性鹽為主,土壤呈強堿性反應,pH8.5,而且其交換性鈉離子占交換性陽離子總量的百分數(shù)(即堿化度或鈉化率)超過5%時,稱為(C )。A、鹽化土 B、鹽土 C、堿化土 D、堿土5如果雙親品種在正常播種期播種情況下花期不遇,則需要用(A)的方法使

2、親本間花期相遇。A、調(diào)節(jié)花期 B、控制授粉 C、授粉后的管理 6影響種子萌發(fā)的外在因素有()。 A、胚未發(fā)育成熟 B、種皮厚,透性差 C、水分不足 D、抑制物質(zhì)存在7下列不具有氣生根的植物是()。 A、玉米 B、紅樹水松 C、黃瓜 D、常春藤8.榕樹的根屬于(D )。A、肉質(zhì)直根 B、塊根 C、支柱根 D、氣根9(A )是有細胞核的活細胞,它與篩管之間有胞間連絲相互貫通。A、伴胞 B、篩板 C、篩孔 D、篩管10棉花需水量最大的時期是(A)。 A、花鈴期 B、吐絲期 C、蕾期 D、苗期11小麥白粉病防治注意事項不包括(D)。 A、準確診斷 B、科學預測 C、做好藥劑輪換 D、做好毒力實驗12水

3、稻胡麻斑病葉鞘染病癥狀特點不包括(D)。 A、病斑初為橢圓型 B、暗褐色 C、水漬狀 D、邊緣黑色13稻葉蟬防治關鍵期是(A)。 A、23齡若蟲低峰期 B、23齡若蟲高峰期 C、34齡若蟲高峰期 D、12齡若蟲高峰期14玉米瘤黑粉病為害部位是(A)。 A、幼嫩組織 B、雌穗 C、雄穗 D、成熟組織15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建設依據(jù)的原理中,根據(jù)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與轉化的食物鏈原理,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體系中的營養(yǎng)關系及轉化途徑。屬于(C )。A、整體效應原理 B、生態(tài)位原理C、食物鏈原理 D、物質(zhì)循環(huán)與再生16苗全是指保苗數(shù)達計劃苗數(shù)的(C )以上。A、90% B、99% C、95% D、85%17小麥苗期(B

4、 )是磷素累積的中心。A、莖桿 B、葉片和葉鞘 C、穗 D、根18( C)是指凡經(jīng)試驗鑒定,審定合格,確有推廣價值的新育成品種的原始種子。A、良種 B、原種 C、原原種 D、一代原種1961下列不屬于耕整地的目的是(B)。 A、松碎土壤 B、破壞耕層 C、混拌土壤 D、壓緊土壤20鹽堿稻區(qū)灌溉宜采用(C)。 A、間歇灌溉法 B、淺、濕灌溉法 C、前期旱長,中后期保水的灌溉法 D、濕潤灌溉法21玉米生育后期,土壤水分呈(C)狀態(tài),有益于防止植株早衰。 A、淺水 B、干燥 C、濕潤 D、深水22若冬小麥只允許澆一次水,應在(D)。 A、孕穗期 B、起身期 C、苗期 D、拔節(jié)期23大豆最忌(A)。

5、A、重茬和迎茬 B、輪作 C、重茬 D、迎茬24大豆灌溉方法中,以(C)為最好。 A、溝灌 B、畦灌 C、噴灌 D、漫灌25(B )雜交以獲得水稻雜交種子的生產(chǎn)過程,稱為雜交水稻制種。A、恢復系與保持系 B、不育系與恢復系 C、不育系與保持系 D、不育系與自交系26降雨頻繁的季節(jié),追肥最好用( C)。A、硝態(tài)氮肥 B、長效氮肥 C、銨態(tài)氮肥 D、酰胺態(tài)氮肥2756往復式收割器主要由(D)等組成。 A、動刀片 B、刀桿、定刀片 C、護刃器、壓刃器和摩擦片 D、以上都是28脫粒機進行脫粒時,其機身應(A)布置。 A、順風 B、逆風 C、兩者均可以 D、無風29下列可以做種子包膜劑的是(D)。 A、

6、殺菌劑 B、微肥 C、成膜劑 D、以上都是30水稻大壯苗(D)葉期移栽。 A、2.5以內(nèi) B、2.53.5 C、3.54.5 D、4.56.531只松不翻,不亂土層是(C)的最大特點。 A、分層翻耕 B、翻耕 C、深松耕 D、旋耕32(B )是指植物的光合強度和呼吸強度達到相等時的光照度值。A、光飽和點 B、光補償點 C、CO2飽和點 D、CO2補償點33檢查播種深度時,按地塊對角線方向選出不少于(B)個點測定。A、9 B、10 C、11 D、1234當土壤表層含氯化物超過( D)或含硫酸鹽超過2%時,對作物危害極大,只有極少數(shù)耐鹽野生植物能夠生長,嚴重時甚至寸草不生,這種土壤稱為鹽土。A、2

7、% B、0.2% C、6% D、0.6%3553按播種方法,可將播種機分為(C)。A、機械式播種機、氣力式播種機B、壟播機、畦播機、育苗移栽機C、撒播機、條播機、點播機D、人力播種機、畜力播種機、機力播種機36下列不屬于機械插秧機動力行走部分的是(B)。 A、發(fā)動機 B、提升機構 C、驅(qū)動輪 D、操向裝置37中耕機組的工作路線,必須嚴格遵照(A)的行走路線。 A、播種機組 B、拖拉機 C、起壟機械 D、整地機組38(B )屬于“兩圃”。A、良種圃 B、株行圃 C、株系圃 D、原原種圃39施藥人員每天噴藥時間一般不得超過(B)。A、5小時 B、6小時 C、7小時 D、8小時40每個生長季節(jié)有多次

8、浸染,再侵染頻繁。屬于(D )。A、越年侵染型 B、單次侵染型 C、低頻侵染型 D、高頻侵染型4148一般地說根瘤菌共生所固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D)。 A、1/31/5 B、20%左右 C、80%左右 D、1/21/342大豆秕粒發(fā)生的原因是(A)。 A、受精后結合子未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 B、卵子未受精 C、卵子或精子發(fā)育不良 D、自花不育43大豆收獲適期在(D)。 A、籽粒形成期 B、乳熟期 C、灌漿期 D、黃熟末期至完熟初期44下列作物中最不宜與大豆輪作的是(D)。 A、水稻 B、小麥 C、玉米 D、豌豆45大豆種植密度根據(jù)播種方法而定,早播宜(B),晚播宜()。 A、密,稀 B、稀,密

9、C、稀,稀 D、密,密46.每消耗1g葡萄糖可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的克數(shù),稱為(A )。A、呼吸效率 B、光合效率 C、代謝效率 D、葡萄糖利用率47孟德爾在1865年首先發(fā)現(xiàn)的是(A )。A、分離規(guī)律 B、自然選擇 C、適者生存 D、進化學說4844油菜的子葉有(A)對。 A、1 B、2 C、3 D、449下列不屬于油菜角果著生類型的是(D)。 A、直生型 B、斜生型 C、平生型 D、到生型50油菜吸磷高峰期是(B)。 A、開花期 B、薹花期 C、苗期 D、成熟期51(D)是油菜粒重的決定期。 A、開花到成熟 B、現(xiàn)蕾到開花 C、抽薹到開花 D、開花到成熟52螞蟻屬于(C )。A、脈翅目 B、

10、鱗翅目 C、膜翅目 D、蜱螨目53每一個生長季節(jié)一次侵染。病原物在一個生長季節(jié)對寄主植物只有一次侵染。屬于(B )。A、越年侵染型 B、單次侵染型 C、低頻侵染型 D、高頻侵染型54下面不是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作用的是(D)。 A、增產(chǎn) B、增濕 C、增收 D、晚熟55棉花軋去纖維后棉子表面覆蓋著短絨的種子稱(B)。 A、光子 B、毛子 C、合子 D、其它56棉花棉鈴增加的關鍵時期(B)。 A、苗期 B、蕾期 C、吐絮期 D、花鈴期57棉鈴的脫落主要發(fā)生在開花后的(B)天。 A、25 B、35 C、38 D、1258東北三省油彩生產(chǎn)中,多為早熟白菜型和(C)品種。 A、紫菜型 B、白菜型 C

11、、甘藍型 D、芥菜型59我國(D)油菜面積比較集中。 A、安徽 B、四川 C、湖北 D、長江、黃淮流域60.每天日照長度短于某小時才能開花結果的作物,稱為(B)。A、長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中性作物 D、其他作物61棉花立枯病分級標準(B)。 A、0、1、2、3、4、5 B、0、1、2、3、4 C、0、1、2、3 D、0、1、2、3、4、5、6、7、8、962豆天蛾的蛹為(C)色。 A、黃白 B、黑 C、紅褐 D、灰63.生態(tài)條件缺陷較大,產(chǎn)量不穩(wěn),人工措施雖然可以彌補上述缺陷,這樣的地區(qū)屬于(C )。A、生態(tài)最適區(qū) B、生態(tài)適宜區(qū) C、次適宜區(qū) D、不適宜區(qū)64粳稻發(fā)芽的最適溫度(D

12、)。 A、1620 B、2024 C、2428 D、283265(A)是建立水稻高校群體的基礎,高效群體是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都達到理想狀態(tài)的必然結果。 A、培育理想株型 B、縮短生育期 C、高分蘗 D、葉型細長66(A)脂肪中富含亞油酸(50%以上),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同時對糖尿病有積極的防治作用。 A、玉米 B、小麥 C、高粱 D、大豆67玉米大喇叭口的特征是:(D)開始甩出而未展開,心葉叢生,上平中空,狀如喇叭;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最上部展開葉與未展開葉之間,在葉鞘部位能摸出發(fā)軟而有彈性的雄穗。 A、頂葉 B、胚葉 C、莖葉 D、棒三葉68下面不是玉米雜種優(yōu)勢表現(xiàn)的是(D)。 A

13、、生長勢強 B、抗逆性強 C、產(chǎn)量高 D、生育期長69.水平氣壓場上為低氣壓區(qū),而氣流在北半球呈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為順時針施轉的大型的空氣渦旋,稱為(C )。A、氣團 B、鋒 C、氣旋 D、反氣旋70下面不是小麥倒伏的主要原因是(D)。 A、遇 風雨侵襲 B、響氮肥施用過多 C、群體過大 D、動物踐踏71溫度偏低,光照不足的麥苗,充足的(D)可延長營養(yǎng)生長時間,對生殖生長不利,可適當控制()用量,相對增施()。 A、氮肥,鉀肥,氮肥 B、鉀肥,氮肥,氮肥 C、鉀肥,氮肥,鉀肥 D、氮肥,氮肥,鉀肥72小麥田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品種遺傳生產(chǎn)力高,氣候適宜,光合效率高,則水分利用率(A),蒸

14、騰系數(shù)()。反之則()。 A、高,小,大 B、高,小,小 C、低,小,大 D、低,大,小73.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建設依據(jù)的原理中,整體功能大于個體功能之和的原理,屬于(A )。A、整體效應原理 B、生態(tài)位原理C、食物鏈原理 D、物質(zhì)循環(huán)與再生74下面說法錯誤的是(D)。A、適期播種,避免早播,減輕秋苗發(fā)病,減少秋季菌源B、中指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銹病最經(jīng)濟有效的措施C、藥劑防治見效快D、華北、西北麥區(qū)以抗稈銹為主75防治應該根據(jù)病情決定施藥次數(shù),一般(B)次。 A、12 B、23 C、34 D、4576.(A )是指植物體溫下降至0結冰,當氣溫回升后仍不能恢復而造成傷害或死亡的現(xiàn)象。A、霜凍 B、冰雹 C

15、、低溫冷害 D、寒潮77(D )是指在同一農(nóng)田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物多層次利用時間和空間的土地利用方式。A、多熟種植 B、休閑 C、撂荒 D、立體種植78檢查穴距、每穴下種粒數(shù)和漏播率時,每個測點長度不應少于規(guī)定穴距的(C )。A、1倍 B、2倍 C、3倍 D、4倍79( C)是指各試驗因素不同水平的組合。A、試驗因素 B、試驗水平 C、試驗處理 D、對照80根據(jù)田間稻瘟病葉瘟嚴重度分級,7級的危害葉面面積達到(C)。 A、3%10% B、11%25% C、26%50% D、50%以上81水稻潛葉蠅農(nóng)業(yè)防治主要有(D)。 A、清楚田邊雜草 B、淺水勤灌 C、培育壯苗 D、A.B.C皆是82根據(jù)

16、化蛹的情況,不可以推斷(D)。 A、成蟲發(fā)生始期 B、估計產(chǎn)卵始期 C、估計孵化盛期 D、估計發(fā)生數(shù)量83水稻(D)之后,即可收獲。 A、乳熟 B、完熟 C、成熟 D、黃熟84玉米子粒乳線消失一般為(D)。 A、蠟熟初期 B、蠟熟中期 C、完熟初期 D、蠟熟末期85.水稻是世界上播種面積和總產(chǎn)量僅次于(A )的重要作物。A、小麥 B、玉米 C、馬鈴薯 D、大豆86在小麥栽培中 注意調(diào)節(jié)(B)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使它保持良好狀態(tài),對小麥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A、分蘗 B、分蘗節(jié) C、分蘗穗 D、蘗鞘87(B)小麥植株50%以上主莖第一節(jié)離開地面1.52.0cm,用手指可摸到地面上第一莖節(jié)的日期。

17、 A、起身期 B、拔節(jié)期 C、挑旗期 D、分蘗期88(A)的種子必須經(jīng)過春化作用才能結果,()的種子不經(jīng)過春化作用也能結果。 A、冬小麥,春小麥 B、春小麥,冬小麥 C、春性麥,冬性麥 D、冬性麥,半冬性麥89.篩管的功能是運輸(A )。A、有機物質(zhì) B、無機鹽 C、水 D、氧氣90我國土壤酸堿度可分為(B )級。A、4 B、5 C、6 D、791下列不屬于土壤水分的類型的是(D )。A、吸濕水 B、膜狀水 C、毛管水 D、無效水92(B)齡以上的幼蟲有群集遷移的習性。 A、2 B、3 C、4 D、593誘殺是利用昆蟲的(A)性。 A、趨光性 B、趨化性 C、趨熱性 D、趨濕性94小麥種子萌發(fā)

18、包括吸水膨脹的(B)過程、營養(yǎng)物質(zhì)轉化的()過程和種胚萌芽的()過程三個階段。 A、物理,生物,化學 B、物理,化學,生物 C、生物,化學,物理 D、化學,物理,生物95小麥分蘗是(B)重要標志。有分蘗的小麥個體,其他器官發(fā)育相對也好。 A、次生根 B、壯苗 C、春化 D、產(chǎn)量96.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是( A)。A、25% B、35% C、45% D、55%97喜溫作物生長適宜溫度在( A)。A、20-30 B、30-35 C、35-40 D、40-4598除草劑選擇原理不包括(D)。 A、生理選擇 B、生化選擇 C、時差位差選擇 D、品牌選擇99農(nóng)藥噴霧法不包括(C)。 A、壓力霧化法 B、迷

19、霧法 C、指點法 D、旋轉離心霧化法100在樹干上涂膠、刷白,目的是(A)。 A、防治樹下害蟲下樹越冬或上樹危害 B、提高樹木越冬御寒 C、市容整潔 D、殺滅害蟲101昆蟲農(nóng)業(yè)防治不包括(D)。 A、清潔田園 B、輪作 C、深耕曬土 D、用天敵102二化螟(D)強。 A、趨化性 B、趨黃性 C、趨溫性 D、趨光性103.作物的根在土壤中哪個土層分布最多(A )。A、0-40cm B、0-50cm C、0-80cm D、0-100cm104大豆種子發(fā)芽的最適溫度是(A )。A、20-22 B、22-24 C、25-28 D、283510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緯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區(qū)之間引種易

20、成功B、春性小麥品種對光照長短反應遲鈍C、日照的長短和溫度的高低主要受緯度和海拔高度的影響 D、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品種,對光照、溫度的要求和反應是不一樣的106各類作物的品質(zhì)質(zhì)標主要根據(jù)(D)確定。 A、營養(yǎng)品質(zhì)、加工品質(zhì)和商標品質(zhì) B、營養(yǎng)品質(zhì)和加工品質(zhì) C、營養(yǎng)品質(zhì)、加工品質(zhì)和衛(wèi)生品質(zhì) D、市場以及人民生活需求107按傳播方式分,不包括(A)。 A、遺傳病害 B、種傳病害 C、土傳病害 D、氣傳病害108植物病害預報測量哪項不是(C)。 A、病害發(fā)生期 B、發(fā)病數(shù)量 C、流行因子 D、流行程度109.中熟種水稻的生育期是(C )。A、100120天 B、110130天 C、130150天

21、D、150170天110長日照作物由我國南方引種到北方表現(xiàn)為( B)。A、晚熟 B、早熟 C、良好 D、其他111下列不屬于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是(D)。 A、土壤密度 B、土壤容重 C、土壤孔隙度 D、離子交換112下列不屬于土壤膠體性質(zhì)的是(D)。 A、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B、帶電荷 C、凝聚性和分散性 D、穩(wěn)定性113水稻土中能直接被水稻直接利用的氮素是(A)。 A、銨態(tài)氮 B、硝態(tài)氮 C、水溶性氮 D、全氮114.(C )是指每個生長季節(jié)只有幾次侵染,病原物在一個生長季節(jié)除初侵染外,還有幾次再侵染,但再侵染不頻繁。A、越年侵染型 B、單次侵染型 C、低頻侵染型 D、高頻侵染型115生物個體

22、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切性狀,包括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性,稱為(A )。A、表現(xiàn)型 B、基因型 C、同質(zhì)結合 D、異質(zhì)結合116下列不屬于典型的高等植物細胞壁的是(D )。A、胞間層 B、初生壁C、次生壁 D、液泡117不活動中心位于根尖的(B)。 A、根冠 B、分生區(qū) C、三生根 D、根118菌根中,細菌和宿主之間的關系是(C)。 A、腐生 B、寄生 C、共生 D、固氮119在正常情況下,植物氣孔一般(B)。 A、半開半閉 B、周期性開閉 C、保持關閉狀態(tài) D、隨時開閉120(D)是指植物光合產(chǎn)物中貯存的能量占光能投入量的百分比。 A、光合產(chǎn)量 B、光合強度 C、凈同化率 D、光能利用率121灑精發(fā)酵屬

23、于(D)。 A、有氧呼吸 B、既不屬于有氧呼吸又不屬于無氧呼吸122.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器是(A )。A、線粒體 B、葉綠體 C、高爾基體 D、核糖體123下列屬于植物生殖器官的是( D)。A、根 B、莖 C、葉 D、花124種子休眠的原因有(C)。 A、抑制物質(zhì)存在 B、胚未成熟 C、A、B和D D、種皮限制125要的主要生理功能不包括(A)。 A、光合作用 B、貯藏作用 C、輔導作用 D、吸收作用126下列屬于單子葉植物的是(C )。A、蓖麻 B大豆 C、小麥 D、花生127連續(xù)進行兩次細胞分裂,但是,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的分裂方式是(B)。A、有絲分裂 B、減數(shù)分裂C、無絲分裂 D、細胞

24、分裂128影響種子萌發(fā)的外在因素有(C)。 A、胚未發(fā)育成熟 B、種皮厚,透性差 C、水分不足 D、抑制物質(zhì)存在129下列不具有氣生根的植物是(C)。 A、玉米 B、紅樹水松 C、黃瓜 D、常春藤130慈姑、芋等它們的地下莖屬于(C)。13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B )。A、線粒體 B、葉綠體 C、高爾基體 D、核糖體132下列不屬于莖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D )。A、輸導作用 B、支持作用C、貯藏和繁殖作用 D、吸收作用133有利于根冠比增加的因素是(B ) A、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土壤水分 C、增加光照 D、氮肥過多134(D )有促進黃瓜等植物雌花發(fā)育的作用 A、細胞分裂素 B、

25、赤霉素 C、脫落酸 D、乙烯 135哪種過程不表現(xiàn)為“大生長周期”( ) A、葉片含水量動態(tài) B、植株高度的增長 C、果實重量的增加 D、種子干物質(zhì)含量 136促進植物插枝生根的激素是( ) A、生長素 B、乙烯 C、赤霉素 D、細胞分裂素 137赤霉素對植物細胞的生理作用是( A ) A、促進細胞伸長 B、促進細胞分裂 C、促進細胞分化 D、促進細胞伸長,分裂和分化 138能促進雌花發(fā)育、被稱為“性別激素”的激素 是( B ) A、生長素 B、乙烯 C、赤霉素 D、細胞分裂素 139防止葉片和果實脫落的激素有( ) A、脫落酸 B、細胞分裂素 C、生長素 D、乙烯 140影響作物播種期的主要

26、因素( ) A、水分 B、栽培制度 C、溫度 D、病蟲危害 141下列四組物質(zhì)中,哪一組是光合碳循環(huán)所必需的( ) A、葉綠素,類胡蘿素,CO2 B、CO2,NADPH,ATP C、CO2,H2O,ATP D、ATP,CO2,葉綠素 142有利于根冠比增加的因素是( )143 A、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土壤水分 C、增加光照 D、氮肥過多 144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最低光照強度應為( ) A、等于光補償點 B、大于光補償點 C、小于光補償點 D、以上都不對 145由于植物根部對同一鹽類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吸收有差別,因此施入土壤硝酸銨時,會使土壤PH( ) A、酸化 B、不變 C、堿化 146光

27、合作用中C4途徑最初的CO2受體是( ) A、RUBP B、PEP C、PGA D、DNAP36、植物光合作用最適CO2濃度為( ) A、1000PPm B、400PPm C、1800PPm D、800PPm 147植物有性生殖形成性細胞過程中,細胞分裂的獨特方式是( ) A、有絲分裂 B、減數(shù)分裂 C、出芽 D、橫縊 148雙核期花粉粒中含有( ) A、一個營養(yǎng)核和一個生殖核 B、二個精子 C、一個營養(yǎng)核和一個精子 D、二個生殖核 149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轉移途徑是( ) A、光ATP葡萄糖 B、光葉綠素ATP C、光葡萄糖ATP D、光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150產(chǎn)卵器為螯刺的是( C )

28、A、蝗蟲 B、虎甲 C、蜜蜂 D、蠅 二、判斷題。(正確填A,錯誤填B)( ) 151不同職業(yè)的人員在其職業(yè)活動中形成特殊的職業(yè)關系。( × ) 152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事業(yè)就一定成功。(×)153進行間混套作選配作物時,經(jīng)濟效益要等于單作。( ) 154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吸收并保持土壤養(yǎng)分的能力。(×)155在一定的光照強度范圍內(nèi),并在植物生長發(fā)育適宜的外界條件下,光合強度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而減弱。()156遺傳、變異和選擇是生物進化和新品種選育的三大因素。( × ) 157加速堆肥的腐熟,首先是滿足細菌活動所需要條件。(×)158厚角組織

29、是死細胞。()159每個處理種植一個小區(qū)稱一個重復,種植兩個小區(qū)稱二個重復。(×)160由不同的基因組成的基因型叫做純結合。()161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細胞內(nèi)的有機物,在一系列酶的參與下,逐步氧化分解成簡單物質(zhì),并釋放能量的過程。(×)162自花傳粉是一朵花中的成熟的花粉粒從花藥中散出后落一另一朵花的柱頭上的過程。()163土壤孔隙的容積占整個土體容積的百分數(shù)稱為土壤孔度,又稱總孔度。()164滿足人類對農(nóng)產(chǎn)品的需求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動力與目的。 ( × ) 165一般配合力是指親本與其他親本結合時產(chǎn)生優(yōu)良后代的能力。(×)166玉米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所以施肥越多越好。(×)167大豆是需肥較少的作物。( ) 168一般在開花,柱頭受精能力最強,可進行灌溉以提高田間空氣濕度,降低溫度,延長柱頭受精時間。(× ) 169種子檢驗通常情況采取田間檢驗和室內(nèi)檢驗相結合的辦法。()170壤有機質(zhì)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有利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從而促進植物的生長和養(yǎng)分的吸收。()171單位面積土地上種植材料的重量或株數(shù)為種植量。( ) 172癥狀是指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環(huán)境因素的侵擾后,內(nèi)部的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