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課間練習(xí)蘇教版_第1頁
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課間練習(xí)蘇教版_第2頁
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課間練習(xí)蘇教版_第3頁
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課間練習(xí)蘇教版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六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課間練習(xí)蘇教版班級:_ 姓名:_1. 課內(nèi)閱讀。書戴嵩畫牛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問婢?!辈豢筛囊病?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好書畫:_ (2)一日曝書畫:_(3)拊掌大笑:_ (4)尾搐入兩股間:_2下列句子中,括號里補出的省略成分錯誤的兩項是(_)(_)。A (杜處士)所寶以百數(shù) B (戴嵩)尤所愛C (牧童)拊掌大笑 D (杜處士)不可改也3用

2、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1)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_(2)古語云:“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問婢。”不可改也。_4讀了這則小故事,你懂得了_的道理。5為什么牧童敢于指出畫中的錯誤?_2. 閱讀嗟來之食,完成習(xí)題。嗟來之食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闭远Y記·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時齊國一富翁。蒙袂輯屨:用衣袖蒙著臉,拖著疲憊不穩(wěn)的腳步。貿(mào)貿(mào)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樣子

3、。奉:捧。從而謝: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學(xué)生,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人。微與:小事情啊!微,細小。與,句末語氣助詞。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1)黔敖為食于路 (_)  (2)以待餓者而食之 (_)(3)嗟!來食 (_)  (4)予唯不食嗟來之食 (_)(4)以至于斯也 (_)  (6)可去 (_)(7)其謝也 (_)2翻譯下列句子。(1)嗟!來食!_(2)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_(3)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_3這個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為論據(jù)使用?用來證明什么?_4你對曾子的

4、話如何理解?_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xí)。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注釋)病心:心口痛。顰:皺眉頭。里:鄉(xiāng)里。挈(qiè):帶領(lǐng)。去:躲開,避開。顰美:皺著眉頭美。1下面加點字詞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漂亮) B.堅閉門而不出(牢牢地)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 D.彼知顰美(她,指丑人)2東施也捂著心口在村中走是因為_。3“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边@句話的意思是()A.(她)看到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明白西

5、施皺眉的樣子為什么美。B.你知道西施很美,卻不知道西施為什么美。C.你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明白西施皺眉的樣子為什么這么美。4東施效顰之丑從文中哪句可以看出來?請用“”標(biāo)出來。作者在這里運用了(A正面描寫B(tài)側(cè)面烘托)的描寫方法。5讀了這個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試著寫一寫。_4. 閱讀拓展。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币粌涸唬骸叭粘醭龃笕畿嚿w,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

6、多知乎?”1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盤盂(yúyù)   孰為汝多知乎(shúsh)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及:_(2)滄滄涼涼:_(3)探湯:_  (4)決:_(5)孰:_  (6)汝:_3“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_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教學(xué)相長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1給下列句中劃橫線的字在( )中注音,并解釋意思。弗食不知其

7、旨(_)_教學(xué)相長(_)_雖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強也(_)_2翻譯句子。 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   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 _3教學(xué)相長集中論述了(_)與(_) 的關(guān)系問題,說明了(_)的道理。6. 課內(nèi)閱讀。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辩娮悠谒溃榔魄俳^弦,終身不復(fù)鼓琴,_。1解釋下列加點字。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湯湯乎若流水_2伯牙鼓琴選自_,與此典故相關(guān)的成語是_,用來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8、。3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的原因是什么,請你在原文中的橫線上填寫。4當(dāng)讀到“巍巍乎”,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的詞語是( )A.站立 B.高聳入云 C.波濤洶涌 D.洶涌澎湃5這個故事贊揚了( )A.朋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鐘子期高超的音樂鑒賞力。C.伯牙和鐘子期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D.伯牙和鐘子期志趣高遠,情操高尚。7.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破甕救友光(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撰),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9、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1解釋下列劃橫線字在文中的意思。自是手不釋書      自(_)眾皆棄去        去(_)兒得活         得(_)群兒戲于庭       于(_)2下列各項中“之”的用法與例句“聞講左氏春秋,愛之”相同的是( )A.故時有物外之趣&#

10、160;B.其蟲舊曾有之C.至之市 D.錢帥登之3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biāo)一處)水迸兒得活。_4翻譯下列句子。(1)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_(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_5司馬光砸甕救友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精神?_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dāng)?shù)。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

11、,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苯呈瘹w,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jié)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

12、:“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明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_A.絜之百圍   絜:丈量   B.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到  輟:中止C.奈何哉其相物也  相:看待 D.不可以適河&

13、#160; 適:適合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_A.匠石之齊,至于曲轅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B.以至于此其大也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C.使予也而有用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D.幾死,乃今得之   

14、0;      而后乃今將圖南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_A.石匠人去齊國的曲轅看到了一棵被當(dāng)作神樹的櫟樹,樹冠高大,樹身粗壯,看的人如同趕集一樣多,而木匠師徒對此卻不屑一顧。B.木匠認(rèn)為櫟樹是百無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長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闡述了無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貼切自然,形象生動。C.許多樹木正因為對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間許多事物都是如此。櫟樹因為無用才活得長久,又因為長壽而被世人尊為神樹。D.文章善于運用對比說理。宋國荊氏生產(chǎn)楸樹、柏樹和桑樹,這些樹常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時許多

15、有缺陷的牛、豬和人卻得以保全。9.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xí)。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志在清風(fēng),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志在明月,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志在春雨,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志在_,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0. 課內(nèi)閱讀。兩小兒辯日(片段)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鬃硬荒軟Q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你能解釋下面加點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嗎?辯

16、斗_去人近_不能決_2“問其故”中“故”的意思是“原因”,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兩小兒辯斗的原因。_3聯(lián)系全文,讀讀畫線的句子,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寫一寫。_4你了解孔子嗎?寫句你積累的論語中的名言。_11.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xí)。畫龍點睛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晴者皆在。注釋:張僧繇(yóu):南朝梁吳(今蘇州市)人,中國古代著名的畫家。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每:常常,每每。以為:認(rèn)為。誕:虛妄,荒唐。因:因此,就。須臾:一會兒。破:擊。皆:都,全都。1結(jié)合注釋,解釋句子的意思。(1)人以為誕,因

17、點其一。_(2)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_2讀文,我們知道張僧繇不點睛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點睛后的結(jié)果是_(用原文回答)。從中看出張僧繇_。3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畫龍點睛”詞語本意是_,聯(lián)系實際,你認(rèn)為這個詞語多用來指_。4用“畫龍點睛”寫一句話:_12. 閱讀下面古文,回答問題。東床姣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遍T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世說新語(注釋)郗(x)太傅:郗鑒,以儒雅著稱,官至太尉。王丞相:王導(dǎo),東

18、晉瑯琊臨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東晉政權(quán)中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門生。矜持:莊重,拘謹(jǐn)不自然。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導(dǎo)的侄兒。1給下面的文字?jǐn)嗑?。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_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丞相語郗信:告訴 B.白郗曰:姓氏C.咸自矜持:都 D.因嫁女與焉:于是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_4從選文內(nèi)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個怎樣的人?_13. 閱讀訓(xùn)練。鯤鵬之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選自莊子內(nèi)篇逍遙游(注釋

19、)鰓(kn);傳說中的大魚。鵬:大鳥的名字。北冥(míng):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冥,通“溟”,指海。為:叫作,移為。為:變?yōu)?,成為。?奮起的樣子,這里指鼓起翅膀。若垂天之云:像掛在天邊的云彩。若,好像。垂,通“陲”,邊際。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鵬之背(bi bèi),不知其幾千里也。2下列語句中,朗讀停頓正確的項是( )A.北冥有魚,其名為鯤B.北冥有魚,其名為鯤C.北冥有魚,其名為鯤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_4選文中主要運用了_和_兩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塑造出鯤鵬奇特的形象。14. 閱讀學(xué)弈,完成下列各題。學(xué)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