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沿小學校本課程_第1頁
浦沿小學校本課程_第2頁
浦沿小學校本課程_第3頁
浦沿小學校本課程_第4頁
浦沿小學校本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浦沿小學校本課程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高段語文組 2008年5月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浦沿小學高段語文校本研究方案活動的目的和意義1、中國的古詩詞是中國文學寶庫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本學期,我校各年級繼續(xù)開展 “閱讀經(jīng)典詩文,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讀詩背詩活動,讓學生沉浸在賢哲們思想的波瀾中提升生命的境界。使學生能更新知識,發(fā)展智力,開闊視野,從而樹立和培養(yǎng)書香人生的人格品質(zhì),為終生學習與發(fā)展奠基。2、本學期的語文教學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入加強古詩詞教學研究,在學生中開展古詩詞朗誦、學習論語,積累滲透其他一些古文知識內(nèi)容。通過本次活動,使得本組語文

2、老師形成良好的學習古詩詞的教學氛圍,探討在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高古詩詞教學的實效性,增強教學過程的藝術性,努力追求古詩詞教學的最優(yōu)化。3、同時通過這次活動,讓各位老師參與聽課和磨課,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在互相學習和討論中受到一些啟發(fā)。展示時間:2008年4月11日下午12:403:00活動地點:階梯教室各階段活動安排:1、第一學期,2007年9至10月,高段五六年級學生在熟讀80首古詩的基礎上,閱讀賞析古詩文,初步接觸淺層次古文,如唐詩宋詞300首、弟子規(guī)、論語等。2、第二學期,2008年2月,開學后初步確定本次教學活動的上課內(nèi)容,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3、3月底,在初定教案的基礎上進行

3、試教和磨課修整。4、展示階段:4月9日下午,后改為4月1日下午。1)活動流程安排序號時間內(nèi) 容引導老師 地點112:401:20清平樂 . 村居韓桂芳階梯教室 21:302:15 宋朝詩二首 湯繼祥階梯教室 32: 203:00互動評課 蔡曉晴 階梯教室 2)會務安排:活動主持:蔡曉晴活動記錄整理:俞小春簽到資料發(fā)放:季華鋒活動資料:展示課教學設計簡案兩份 杭州市浦沿小學高段語文組 2008年4月人教版課文第十冊清平樂 村居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朝代】: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4、【背景】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qū)閑居農(nóng)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nóng)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并不能說是作者對現(xiàn)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yè)來看,他向往這樣農(nóng)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觀想象的產(chǎn)物,而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举p析】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里,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huán)境勾畫出來了

5、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huán)境和地點的使命。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fā)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fā)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xié)、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里并不僅僅是限于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nóng)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里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

6、知任意地調(diào)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tài),即可知曉。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臥”字正是如此。【詞解】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對白發(fā)老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制雞籠;最有趣的是三兒子調(diào)皮可愛,躺臥在草地上剝蓮蓬吃?!驹u

7、析】 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nóng)戶的環(huán)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nóng)家生活畫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nóng)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huán)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tài),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xiàn),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

8、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nóng)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yōu)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jié)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xié)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清平樂 村居(教學設計一稿) 韓桂芳教學目標:1、讀通讀懂整首詞,體會農(nóng)家樂,感受田園生活的淳樸。2、能體會這首詞的情趣,并能根據(jù)自己的感悟讀出情趣。3、激發(fā)

9、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教學過程:一、揭題,釋題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詞(板書:清平樂 村居)誰來讀讀題目(“樂”要讀成“yuè”)“清平樂”是詞牌名,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做詞牌,照這個詞牌寫出來的詞,每首個字,分為上闕和下闕,也叫上片也下片看到這個題目(村居),你們想到了怎樣的畫面?2、生:3、師:真好!看著“村居”這題目,我記起了清朝高鼎的那首村居(學生齊背)師:瞧瞧,辛棄疾的村居又是一番情景,那就讓我們走進這里吧。(出示整首詞)三、學習清平樂 村居(一)讀1、初讀師:作為高年級同學,老師相大家的自讀能力,課前讀過了嗎?我來檢查 一下。

10、要讀得字正腔圓,字正-字要讀得準;腔圓-聲音要圓潤與洪亮。生師:自評一下。生2、正音(1)師:你真的很不錯。讀得字正腔圓。這首詞中有好幾個字的讀音是很容易讀錯的,但你基本都讀正確了。(2)(出示:相媚好 翁媼 亡賴 剝蓮蓬)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容易讀錯的詞語吧。)重點提醒:T“亡賴”中 “亡”是古漢語中的讀法,相當于是我們現(xiàn)在的“無”。T多音字“剝”,有bo和bao兩種讀音,這里是讀bao,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生:(東西的外殼去掉,應該讀bao)T:多音字我們要感覺它的意思去判定它的讀音。所以這里讀,不讀。我們應該感謝他,沒有他的提醒,我們可能還發(fā)現(xiàn)不了。T:“蓮蓬”在詞中該怎么讀?這詞口語中可以

11、讀作輕聲,但在這首詞中為了做到平仄押韻,應該讀作第二聲。齊讀(3)停頓T:這里老師給大家一點小建議。大家看這是一首詞,分為上片和下片,我們在讀的時候,也要像我們讀課文段落停頓一樣,讀完上片停頓一會再讀下片。3、再讀(1)S自由讀指名讀(2)師:讀得真好聽!尤其是那幾個韻腳“小,草,好,媼”,我們一起再來讀讀上片,體會一下這個感覺。生讀上片。4、打節(jié)奏讀(1)師:其實古人讀詞,還可以手舞足蹈。我們也來試試。生打節(jié)奏讀(2)師:我們不僅可以手舞,還可以足蹈,古人也叫踏歌。我們也來踏歌而吟。大兒生踏歌吟詩(3)師:全體起立,讓我們一起手舞足蹈。茅檐(二)梳理詞意師:讀著讀著,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讀了多少遍

12、了,人們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同學們,你們讀了這么多遍,讀懂了哪些詩句呢?S:(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隨機點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1、 S(我讀懂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2、 T: “青青草”是怎樣的草?(S答,是長得很茂盛的草。草很可愛。)T這不是早春時“ 草色遙看近卻無 ”,而是夏季長得很茂盛的草,青如翡翠呀,可愛呀。3、T:從這一句詩,你體會到什么?(這個詩句寫的是村居的環(huán)境,雖然屋子很矮小,但周圍的景色非常的美麗。)請你帶著這份理解,讀讀這句,贊贊這里的美景。指名讀齊讀感悟。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1、S(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大概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xiāng)音聊

13、天說話。)2、T:“吳音”什么意思? “相媚好”什么意思?3、T:老兩口在用當?shù)氐姆窖粤奶臁⒒ハ喽喝つ?!這真是(讀)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1、生:(大兒子在溪東鋤地,二兒子正在認真地織雞籠。)2、T適當點撥:“鋤豆”應該理解為鋤草?!爸袃骸笔堑诙€兒子的意思。3、T:讀著這詩句,你感覺這是兩個怎樣的兒子呀?(勤勞,能干,懂事)4、T:是呀!瞧大兒,這勞動的樣子,不免讓我們想到了一句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但他卻還是這樣勤勤懇懇地干著。多么勤勞呀!5、T:再瞧瞧中兒,同學們看著中兒勞動的樣子,你想到了哪個詞語?(專心致志,聚精會神,)6、T:同學們把這些理解,送進詩句中。再讀讀這句詩。

14、(很好,你把兩個兒子的勤勞懂事送到了兩個動詞里“鋤,織”,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兩個懂事的孩子勞動。誰再來試試閉上眼睛想著再讀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S:(我讀懂了這句:最喜歡頑皮活潑的小兒子,他在溪頭臥著剝蓮蓬。)T:這又是怎樣的一個兒子呀?(活潑,頑皮,可愛,天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T:你從哪個字體會出了小兒的亡賴呢?(臥)什么意思?能換成“躺、趴”嗎? S:T:臥有躺,趴的意思,但一換韻味全無。臥有仰臥,側臥,俯臥,小兒現(xiàn)在就叫俯臥。不管怎樣肯定是他最舒服的姿勢。你們再看看他的小腳丫。送他一個詞!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樂 :無賴:你用了詩中的一個詞。 :小兒臥在哪兒,觀察他的表情

15、。他一動不動,他靜靜的,他是那么的 你能送他一個詞么? :專心致志目不轉睛心無旁騖 :他不僅要給自己吃,還要給兩個哥哥吃,還要給年邁的父母吃。這一動一靜,勾畫出了多美的圖,:怪不得詩人吟道齊讀 “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小結:同學們,你們的理解正應了那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個村居的動人畫面。(出示整圖,聲音)(三)小練筆,體會村居的美1、這是怎樣的村居呀?(美麗,安居樂業(yè),寧靜幸福)你最喜歡村居中的哪個畫面呢?2、T:如果讓你用用自己的話來寫寫,你會選擇哪幅畫面呢?那就趕快動筆寫寫吧!3、交流。4、T: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了?前辛棄疾村居中的一家五口安居樂

16、業(yè)的幸福生活。 這村居多么有靈性呀!讓我們在這潺潺的溪水、陣陣的鳥鳴聲中再來吟一吟。(四)體會“醉”小結:吟著吟著,就產(chǎn)生了感慨,能用一個字來說說你對村居的感受嗎?S:醉T:醉,剛才同學們說的美,靜,樂都可以匯聚成“醉”這個字,這“醉”是沉醉,陶醉呀!(板書:醉)T:先看看,這醉的是誰呀?(出示“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圖)讀好呀,我們都醉了,這村居里的一家人怎么會不醉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對翁媼,他們是因為什么而醉了呀?S(因周圍的美好景色而醉了;因和諧的家庭生活而醉了;因為兒子的勞作懂事而醉了;因小兒子的調(diào)皮活潑討人喜歡而醉了)T:是呀!因為這所有的一切,老兩口醉了。帶著這份醉,這對翁媼

17、在干啥呢?(用吳地的方言說話,互相逗趣。)T:同學們展開想象,這對翁媼此時在茅檐“醉里吳音相媚好”,互相用方言逗趣,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出示句式:翁說,媼說)S:(贊對方,贊兒子,贊家周圍的景色)T:醉啊!怪不得翁媼醉了!有懂事能干的大兒、中兒,還有那無賴小兒。這寧靜溫馨的村居生活呀!這安居樂業(yè)的一家人呀!也讓詩人辛棄疾醉了。下面請大家看一段資料。(出示:介紹辛棄疾辛棄疾出生于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漢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過上安寧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為抗金而不懈努力,42歲時遭受奸臣打擊,被貶到遠離戰(zhàn)火的江西農(nóng)村,一住就是18年,這首詞就是在他被貶之后寫的。)T:辛棄疾多么

18、希望所有的百姓都能過上這樣安寧的生活呀!看到這村居一家人雖然清貧,但其樂融融,安居樂業(yè)。于是,他寫下了這首詞,表達了他的這種渴望。了解了這些,現(xiàn)在你們再來讀這首詞,相信會有更深刻的感受的。 既然詞是可以唱的歌詞,那讓我們大家全體起立,高歌中再次體會。 4月2日教學設計二稿 清平樂 村居第二次教案 執(zhí)教者 韓桂芳教學目標1、通過課后注釋的幫助,讀通讀懂整首詞。抓詞抓句品讀課文,尤其是抓住“醉”、“臥”等詞體會農(nóng)家樂,感受田園生活的淳樸。2、熟讀課文并背誦,讀出這首詞的情趣,并能根據(jù)自己的感悟讀出情趣。3、閱讀相關作品,走近愛國詞人辛棄疾,感受辛棄疾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古詩詞,熱愛祖

19、國的語言文化。教學過程一、揭題釋題T: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燦爛的明珠。在宋代,詞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巔峰。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詞。(教師板書課題)T:誰愿意來讀讀課題?T:你讀得很對,這個樂讀yue,一起來。(生齊讀)T:讀著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么?S:T:古人寫詞都有一個詞牌名,詞牌是填詞用的曲調(diào)名。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S:(“念奴嬌、西江月、滿江紅、賀新郎、長相思、沁園春、憶江南) T:是的。像這首詞,前面的部分叫詞牌名,后面的部分叫(生齊:題目),中間用間隔號隔開。因此,我們朗讀的時候要注意中間稍微停頓一下。(學生齊讀。)二:讀課文,理順全文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20、正確、通順。T:看著這個題目村居,你想到的是怎樣的景象呢?那么辛棄疾的村居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走近辛棄疾的村居(課件呈現(xiàn)詞)。(學生讀詞,老師巡視,個別指導)2、區(qū)別詞與古詩T:(引導學生看詞)大家再仔細地看看這首詞,與我們平常學過的古詩有什么不同?S:3:分闕朗讀正音:亡賴、剝4:韻律讀(1)節(jié)奏、韻律指導T:同學們剛才讀正確了,其實讀詩讀詞這樣讀還不行,還要讀出節(jié)奏來,讀出韻味來。哪位同學再來讀讀上闕。S1:讀。T:介紹綿音,讀詩詞就要這樣讀得停而不斷。(打擊課件,出示有隔音符號的詞)(2)學生再練習。(3)指名讀,讀出這種停而不斷。(4)學生齊讀。三、讀詞理解詞義T:同學們,咱們這樣

21、讀著讀著,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你的耳邊你好像又聽到了什么?1、隨機理解。2、理順畫面,理解。同學們,你們從詞中看到的是這樣的畫面嗎?(出示畫面)誰能將這首詞描寫的畫面,按順序連起來說說呢?S:S (一間茅草屋,屋檐很低,屋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溪邊長著茂盛的綠綠的小草。茅檐下,一對老夫妻在開心地用吳地的方言談著話,互相逗趣。大兒子在溪東豆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認真地編織雞籠,最喜歡頑皮淘氣的小兒子,他正臥在溪邊開心地剝著蓮蓬。)3、理解讀詞T:同學們,你們都看到了,我們看到了,這首詩的意思就明白了。咱們把自己的感覺、體會放到詞當中去,再去讀一讀,讀出那種深深的感受來,并用心地背一背。(

22、學生配樂自由讀背)T:能背誦的舉手,讓我們和著這潺潺的溪流聲,陣陣的鳥鳴聲,一起背背,背不出的看屏幕讀。預備,起(學生齊背。)三、品詞,體會其樂融融的村居師:同學們,有人說,一首好詞就好像一壺好茶,越讀越品就越覺得香氣裊繞,韻味深長。我們讀詞就要讀到詞人的內(nèi)心深處去。接下去請你靜靜地讀讀這首詞,你覺得詞中哪句話,哪個詞,哪個字很值得琢磨,值得細細地品一品的,請用心讀讀,把自己的感受、體會用鉛筆寫在邊上。1、學生自學,做批注。2、師:好,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你覺得詞中哪處很值得品一品的?(1)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T:你品出了什么?從那個字體會出小兒的亡賴呢?(臥)什么意思?能換成“躺、趴

23、”嗎? S:T:臥有躺,趴的意思,但一換韻味全無。T:那個小孩兒臥在那兒剝著蓮蓬,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情景呀? S:T:請你把理解讀出來(生讀)。T小結:是呀,盡管淘氣,可是又是多么孝順的孩子,你能讀出來嗎? S:讀過渡T:還有值得體會的地方嗎?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生7:1)師:你品出了什么呢?他們都陶醉了,什么原因讓他們這么陶醉呢? 生1: 2)師:兒子是那么的勤勞,那么的聽話,那么的孝順,這老人家怎么不陶醉呢?他們陶醉在 生答師:是呀,那小兒子是那么淘氣,那么乖巧。怪不得詞人寫道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預設:插入圖。進入“亡賴”教學環(huán)節(jié)。)3)師:是啊,盡管住的條件是

24、簡陋的,但這一方環(huán)境是那么優(yōu)美。老人家陶醉在這一方環(huán)境中,陶醉在兒子的勤勞中,陶醉在孩子的乖巧中。這一切,他們怎能不陶醉呢?再讀。生6: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4)師:這一對老夫妻就這樣在那里說著,笑著,逗著趣兒。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可以相互說說。那老爺爺可能捋著胡子說“老伴那”,那老奶奶可能說“老頭子呀”5)(學生相互說說,指名學生說)6)師:想當初咱們認識的時候(眾大笑)往事歷歷在目,一晃就是(生:幾十年那)現(xiàn)在咱們老了,雖然老了,可是孩子們卻讓我們放心那,高興呀高興呀!他們就陶醉在這一方生活中,你能讀出這醉醉的感覺來嗎?生: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25、學生齊讀這一句。7)師:他陶醉在自家的環(huán)境里,陶醉在生活的苦中有樂中、他陶醉在兒子的乖巧、他陶醉在身體的健康里。他醉了,陶醉的還有誰呢?生:陶醉的還有詞人辛棄疾。師:詩人辛棄疾看到這一幕,深深地陶醉了。來,我們現(xiàn)在就是詞人辛棄疾,把心中那份醉醉的感覺讀出來。讀8)學生齊讀全詞。四、課堂延伸,讀辛棄疾這一方山水,這一片情景為什么讓詞人如此陶醉呢?為什么?為什么1、讓我們走進詞人的這一生。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件呈現(xiàn)辛棄疾生平,配以音樂2、師:你讀后,知道了什么?(空有報國志,他把自己的情感托付山水,農(nóng)村)師:他空有一腔熱情,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報國無門,所以將這一番情感寄托于山水,田園。(補充完整

26、板書:心醉田園)2、難道辛棄疾就這么醉著嗎?難道他就這么迷戀著嗎?他忘卻了憂愁與煩惱了嗎?他拋掉了憤慨與不安了嗎?果真是這樣的嗎?讓我們來看看他同時代寫的另一首詞。出示:破陣子·陳同甫賦壯詩語以寄 3、師:聽了這首破陣子,你們還認為辛棄疾心醉田園而忘卻祖國了嗎?誰知道它寫的是什么地方的生活嗎?(軍中生活,更確切地說是辛棄疾想象中的抗金軍隊中的生活。)4讀。師:盡管辛棄疾幽居鄉(xiāng)村,可是仍時刻不忘那破碎的祖國,讀(學生齊讀)。師:詞人心系祖國,他滿懷熱情,他渴望為國效力,然而在當時腐朽的社會中他卻報國無門,他只能(心醉田園);師:他愛祖國愛得深,希望所有百姓都過上安居樂業(yè)、其樂融融的生活

27、,于是他“醉”得也切。五、生配樂朗誦。下課! 4月11日第十二冊古詩兩首內(nèi)容: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教案設計:(湯繼強)一、教學目標:1、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詩歌中特殊句式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2、感受詩人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和因積郁、氣憤而噴薄而出的情感;3、熟讀成誦,并在一定的意境中能把兩首詩結合著運用。二、教學流程:1、出示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讀古詩,利用注釋理解詩句意思,還不懂的可以問老師。2討論交流:理解

28、詩句時遇到的難題。如“河、岳、仞、王師”等詞的含義;3、理解題目:將曉什么意思?用現(xiàn)在的話把題目講一下。有什么要問陸游的嗎?師導語:要明白陸游此時的心事還得從他生活的時代說起介紹靖康之恥,了解了這段歷史在讀讀詩句就能明白陸游難以入眠的原因。(1)、遺民淚盡胡塵里:遺民因什么流淚?(盼望、痛苦、受折磨),陸游在他的另一首詩歌關山月中也寫道: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你明白是什么使陸游難以入睡?(板書:牽掛遺民)(2)、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示改動的詩句:長長黃河東入海,高高華山上摩天。)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悟到陸游對祖國山河的夢牽縈繞,痛惜壯麗的山河被金兵占領,痛惜地讀。(3)、

29、南望王師又一年(我們曾學過陸游的另一首: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說明陸游是多么渴望王師能揮師北上,收復北方的失地。)4、小結:祖國北方壯麗的山河被占領,讓陸游痛惜萬分;在金兵的折磨,期盼中的遺民,讓陸游時刻牽掛,王師什么時候能夠北上收復失地,讓陸游耿耿于懷,望眼欲穿,這一切交織在一起,讓陸游真是: 板書:百感交集; 把沉痛、焦急,放到詩歌的字里行間讀出來。點名讀。5、遺民在等待,陸游在焦急地翹首等待,等來的卻是王師的按兵不動,等來的是遺民的淚空流啊,對于充滿期待的王師,陸游一定在心里責問什么?6、請讀題臨安邸也許你能找到一些答案。7、交流:醉在杭州的山清水秀 醉在亭臺樓閣 醉在聽歌賞

30、舞 醉在游山玩水 見了這一切,詩人心中怎樣的感受? 你覺得那些詩句最能表達林升滿腔怒火?辨別“西湖歌舞幾時休?”這一特殊問句在詩歌中的作用。8、請你想象這醉生夢死、游山玩水的游人中會有誰?你想對游人說些什么?我有個建議:能否用陸游的詩句勸勸這些游人,用“哎哪: ?!边@樣的句式說話。游人在哪兒呢?9、游人醒了嗎?還沒醒,那你替林升朝著游人吼他一嗓子;你替北方的遺民吼他一嗓子。10、當然,自古中華兒女多豪杰,不是所有王師里的人都是貪生怕死的,比如陸游就是一員抗金將領,再如岳飛 。 讀滿江紅,吼出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危急關頭的最強音。11、還有疑問嗎?附(課后老師評課的有關內(nèi)容): 一、詩歌教學要追求至

31、高境界 高段古詩詞教學教研活動思考 季華鋒本次教研活動,韓桂芳和湯繼強兩位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兩堂精彩的古詩詞教學展示課,讓我們對詩歌教學有了更多的啟發(fā)和理解。韓桂芳老師的清平樂.村居中結合辛棄疾的另一首詞破陣子一起學習,讓我感覺別有一番味道。村居是一首描寫恬淡舒適的鄉(xiāng)村生活的詞,而破陣子則是一則豪氣萬丈的立志抗敵的詞,表面看兩者之間似乎缺少相似之處,但仔細剖析村居的寫作背景,不難發(fā)現(xiàn)詞人內(nèi)心對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對祖國山河破碎,難有凈土的無奈,村居豈不是詞人內(nèi)心的一種美好的愿望?在教學上,如果單單讓學生感受詞中描寫的種種意象,這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讓他們把這樣的茅檐耕種生活想象成一種美好的生活,也許有

32、很大的困難。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村居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所以,破陣子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如此強烈報國、救國的一個志士,如今卻落得有國不能救,有家不能安,怎能不讓他百感交集。而面對如此恬淡和諧的鄉(xiāng)村生活,怎能不令作者神往之?韓老師就是緊緊抓住了學生情感理解的落腳點,把這堂課上得有深度,有力度,也為我們挖掘詩歌內(nèi)涵,剖析詩歌情愫,提供了有效的經(jīng)驗。湯繼強老師的古詩兩首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不得不為湯老師精彩的教學藝術喝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題臨安邸這兩首陸游的詩都是詩人憂國憂民、企盼收復失土的內(nèi)心寫照,湯老師將兩首詩有機地進行了結合,不僅刻畫出了詩人強烈希望國家統(tǒng)一,民族富強的愿望

33、,更是通過最后的一扣一問,把學生的情緒身不由己的帶進了一個充滿激憤、充滿企盼的愛國情懷之中。我們常常得意于將一幅畫面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湯老師則是把學生身心俱帶進到了詩中,這種境界,我想,非湯老師那樣用心潛思,用大智創(chuàng)造大巧而不能至。從兩位老師精彩的課堂中,我想,詩歌教學之難,不在于詩歌意思的理解,也不在于詩歌畫面的呈現(xiàn),而在于意象的體驗。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也可以說是作者的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形象。意象是詩詞的實體,是意境的單元;而一首詩詞的整體意境就是由一個或若干個意象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說是個意象系統(tǒng)。通常對詩詞的意象要從三個層面來揣摩:第一、“畫面”再

34、現(xiàn)。即把作品內(nèi)容(或局部或整體)以完整的形象描述出來。這是突破文字障礙后,由字面向畫面的轉化,展現(xiàn)得越真實越具體,就越好。 第二、“畫意”揣摩。即探尋畫面所蘊含的意義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是由畫面向畫意的轉化;越是客觀本然,越是符合作者本意就越好。第三、“畫源”追溯。一種情況是意象成因的分析。另一種情況是對作者心路歷程的追尋,即要知道作者是在怎樣的生活背景和心理情緒下寫出這一作品的。追溯作品意象之成因,有利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去觀察和體驗生活,培養(yǎng)這方面意識和習慣;追溯作者的心理歷程和寫作動機、目的,有利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寫作之本源:情動于衷而發(fā)于外。任何文章都是由感而發(fā)的。至此,仍不能算詩歌

35、的真正高境界。詩詞研究專家周振甫先生說:“對作品解釋是一回事,從作品中引起觸發(fā)是另一回事。由于作品通過形象來表現(xiàn),讀者讀作品時接觸到作品中的形象,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賦予形象以各種新的意義這可以說是讀者的再創(chuàng)造。”像湯繼強老師那樣,將學生的身心俱帶入詩中,那才是有學生獨特體驗的詩歌教學至高境界。 二、學無止境-淺談一點聽課感受 楊旭霞 高段語文組高手真多呀。從這兩個學期的觀摩活動來看,我由衷感嘆。每一堂都值得我們學習、思考。今天我主要談談湯繼強老師的古詩兩首。古詩教學歷來是閱讀教學的一大難點,其難有三:由于古詩內(nèi)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上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

36、;由于古詩的話語風格離學生的現(xiàn)有語感相去甚遠,多數(shù)古詩教學僅僅滿足于詩義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至于詩的文化底蘊往往無暇顧及;另外,古詩教學的模式還相對比較陳舊和保守。而湯繼強老師的古詩兩首的教學,勇于探索,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開闊的課程視野,高超的教學智慧,深深地把孩子們引入了古詩特定的情境之中。整個教學,目標定位明確,層層設置,步步晉升。湯老師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開闊的課程視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創(chuàng)新的專業(yè)人格,實現(xiàn)了古詩教學的三大突破:一、主題凝聚、資源整合,實現(xiàn)古詩教學模式的突破。縱觀全案教程,一去傳統(tǒng)的“逐環(huán)教學”(即解題開始、正音跟上、疏通為主、背誦斷后)模式,讓人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

37、一振。湯老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敏銳的審美嗅覺,洞悉了兩首古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同構本質(zhì)。于是,以詩人“憂國憂民”之情懷為主題,將三維目標、三首古詩有機地整合為一體。首次整合,同中求異,奠定了兩首古詩不同的情感基調(diào);二度整合,異中求同,索解出兩首古詩一致的精神本質(zhì)。分步解讀,則是在兩次整合之間的跨度上,架起一道絢麗的彩虹。悟遺民之“淚”,解權貴之“醉”,為二度整合鋪墊情感和意象的基礎。二、比照參讀、因果索解,實現(xiàn)古詩解讀模式的突破。兩首古詩,從內(nèi)容上比照,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因果關系,權貴尋歡實為遺民苦盼之因,反之,遺民苦盼必為權貴尋歡之果。用遺民之淚澆權貴之醉,何其讓人心酸;以權貴之醉襯遺民之淚,何其讓

38、人悲憤。這種形象、情景、氛圍的強烈反差,形成了一種震撼人心的情緒場。老師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領學生切己體察、感同身受,師生在情緒場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精神洗禮。陸游的古詩,則從時空的比照上,產(chǎn)生了另一種發(fā)人深省的藝術效果。一年又一年、苦盼再苦盼,一次次希望化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燃起一次次希望,然而一直到死,詩人盼來的依然是山河破碎、遺民淚盡。這種時間上的縱向對照和空間上的橫向比較,大大拓展了古詩解讀的文化背景、豐厚了古詩解讀的文化底蘊。三、舉象顯情、借象悟情,實現(xiàn)古詩感悟模式的突破。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如何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愛、那顆

39、心、那種味,老師獨辟蹊徑、別開生面,緊緊抓住“詩象”這一中介,成功實現(xiàn)了古詩感悟模式的突破?!昂鷫m”兩字化為這樣的畫面:戰(zhàn)馬嘶鳴、鐵蹄肆虐,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慘死在金兵的鐵蹄下,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馬隊過后被連根踢起,秋風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煙中化為灰燼試想,此景此境,怎不讓人頓生悲切凄涼之情?情來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難生成的?!扒椤币俊跋蟆比ワ@,當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悲詩人所悲、恨詩人所恨,于是,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就在“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涌而起、一瀉千里。綜觀整課,教師的理念是課

40、堂教學的靈魂與精髓,理念貫通在課堂教學的全部結構和全部過程中。理念正,則課堂正;理念新,則課堂新;理念亮,則課堂亮。湯老師的課最令人叫絕的事“大氣”,大處潑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觀天地,揮毫凌云煙”的氣派??磥碓搶W的東西還真是很多呀,學無止境。佩服,加油,學習。三、 由清貧樂 .村居想到的 陳玲婕一直都佩服上古詩詞的老師,因為這些老師無疑是要在課堂上引領孩子與歷史對話,與一個民族對話。韓桂芳老師自從明確自己的教研課時,無論從選擇上內(nèi)容上,還是上課的形式上,每一步都不敢懈怠。韓老師在解讀文本的時候,也深深的認識到,解讀她們,也就意味著解讀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這些語言文化的精髓傳遞給孩子

41、,也就意味著要在孩子的心靈田園里播下了一粒粒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讓孩子擁有了中國靈魂、擁有了民族品格、擁有了伴隨終生的民族精神護照。”因此韓老師上的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  村居一課,更是別有一番含義。聽了韓老師的課后,有以下幾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tǒng)的、模糊的。所以教師通過圖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xiàn)清平樂  村居的風景圖、勞作圖、相媚圖等畫意;通過語言,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

42、160;       (2)引導學生“披文入情”,使學生體驗古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體驗,得到心靈的陶冶。沒有感情就沒有詩。沒有詩人真摯濃烈的感情,就不可能產(chǎn)生動人心弦的詩歌。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繪的景物之中,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教學時,韓老師嘗試引導學生“從景入手”,從字詞的理解以及再現(xiàn)詩的畫面入手,再加上適當?shù)囊魳纷鳛楹嫱性~境的手段,為學生體會古詩的情感創(chuàng)造條件。(3)幫助學生“由讀引情”。古詩的情感常常蘊含在富有音樂美的語言之中。要通過反復朗讀、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韓老師在設計教案時

43、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起始階段齊聲讀,個別讀;深入學習階段邊理解邊朗讀;學完全詩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手舞足蹈地齊讀??傊?,要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聲情并茂,方肯罷休。所以整堂課在韓老師的有效引領下,讓孩子體會了詞中流露的其樂融融的和諧氣氛,又讓孩子從真正意義領略了詞人的愛國情懷,真正做到孩子與一個時代的對話。四、 讓古詩詞成為孩子心中永恒的美麗 俞錢江 今天,我們在階梯教室聽了湯繼強老師和韓桂芳老師的古詩詞教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fā).韓老師的課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展現(xiàn)了小橋流水人家的那種優(yōu)美的意境;而湯老師的課澎湃激昂,令人深思,顯露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心聲.

44、綜合這兩節(jié)課,我們發(fā)現(xiàn):1、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2、閱讀課文的層次:讀通;讀懂;讀出感情;學生有自己的體驗,比如表情等3、讓學生喜歡我們的課堂,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的語言要豐富多彩,生動幽默。4、通過語文課的學習,探討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片文章,以提高學生作文的立意能力。語文課應該是聽說讀寫思相結合,聽和讀是手段,思是過程,說和寫是落腳點。5、對于這兩節(jié)課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師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讀來理解感悟文章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朗讀老師要求比較嚴,而且注重對朗讀的指導。教師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但本身講得并不是很多,還有老師比較重視學生個人對于課文的感受,引導學生實現(xiàn)個人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又注意聯(lián)系實際。

45、再就是老師很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包括朗讀習慣,邊閱讀邊動手的習慣等 總之,收獲不少。 五、聽課反思 樓田鳳 古詩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從凝練簡潔的詩句中,馳騁想象,領會詩情,確實不容易。湯老師的教學設計巧妙地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聯(lián)系起來,以師生為主線,以學生的自瀆自悟為基點,相機引導、教學風格別具一格:通過解題、初讀,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意,初步進入詩的意境;通過品析文眼麗句,揣摩體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導”在師生交流湖動中,“導”在節(jié)情并茂的情境中,“導”在關鍵詞句的賞析中,“導”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故事教學的特點,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六、 聽課隨想

46、 俞小春 一 因為教學上有特殊的安排,原定于4日下午的教研活動有所推遲。在4月11日下午,我們高段語文街道級教研活動在學校階梯教室進行。我們教研組的大部分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其間聽了韓桂芳老師和湯繼強老師的兩堂風格迥異、非常優(yōu)秀的古詩詞研讀課,令在座的老師都是受益匪淺。 首先是韓桂芳老師上了辛棄疾的清平樂 村居,韓老師整個上課的過程都是引領學生扎扎實實進行語文基本功的訓練。上課一開始,在揭題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安排了數(shù)位學生大聲讀課題,尤其指出了“清平樂”的“樂”讀音樂的“樂”,并讓全體學生齊聲讀課題兩遍,加深印象。后面學詞的過程中,學生朗讀到最后一句“小兒臥剝蓮蓬”時,老師聽到有學生將“剝”讀成了

47、“bo”,馬上在黑板上板書這個詞和讀音,并多次強調(diào)用正確的讀音朗讀。課堂上,老師的嗓音細潤清楚,親切的話語,緩緩道來,真稱得上是詩意的語言。我認為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尤其是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的坡度掌握得很好。第一個層面是把詞讀通,然后是進一步朗讀,讀中理解文義。老師的導語是這樣的“同學們,咱們這樣讀著讀著,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什么樣的畫面,在你的耳邊又好像聽到了什么?”教師這樣的引領,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想像,可謂巧妙而不露痕跡, 學生很自然地說到了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在學生說的過程中,韓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專注地傾聽中不斷地適時給學生進行一些補充。就這樣,在師生的合作的講解中,學生們不僅聽到

48、了詞中蘊藏的意思,還在老師精心準備的畫面和音樂中提高了對詞義的理解,可謂詩情畫意盡在其中。老師并不是僅僅停留于此,還在引領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一番品味,著重還抓了“醉”“臥”這兩個詞在表達任務特點上的作用。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更能體現(xiàn)韓老師的獨具匠心。學詞后,走進作者辛棄疾,在了解作者生平后再一次讀詞,體會作者在身處亂世時空有一番報國熱誠的遺憾和無奈。所以作者寄情山水,會特別懷念這種平和的、無憂無慮的鄉(xiāng)村生活。教師適時板書:心醉田園。然后緊接著問:“那么,作者真的只是心醉田園嗎?”引出了辛棄疾的另一個作品破陣子。老師利用課件中的鏗鏘有力的配音,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也

49、讓學生在學了課內(nèi)文學作品后更清晰地走近了辛棄疾作為一個愛國者的心靈,不僅開拓了視野,而且進一步凈化了心靈。 二 聽湯老師上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就像是讀一本書,而且是讀一本語文教學方面的優(yōu)秀的綜合生動的書。我將他的課堂特色和教學設計做了簡單的概括。1、 彎腰貼近學生腦袋的親切教態(tài)。湯老師彎腰貼近學生座位貫穿整個課堂,對孩子積極的鼓勵不斷,經(jīng)常有針對學生發(fā)言的恰當?shù)脑u語,朗讀的訓練面特別廣,使學生的發(fā)言大膽自信,大部分學生都得到了語言的訓練。2、深度搜集作品時代的周詳備課。湯老師在課前對時代背景做了詳細的了解并收集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如課前從“靖康之恥”說起,還把南宋的時代背景和岳飛、文天祥等愛國

50、人士搬進了課堂,讓學生在時代背景的了解前提下深刻領會詩人的情感,深切把握古詩的情懷。3、科學巧妙、水到渠成的綜合設計。這兩首詩分別是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林升的題臨安邸。同為宋朝的詩,前一首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但對南宋的軍隊還是心存幻想,期待著南宋軍隊能早日出兵收復失地。后一首詩是抒發(fā)了詩人對南宋權貴在杭州花天酒地的強烈不滿和對南宋王朝把杭州當作昔日的“皇城”汴州的諷刺。湯老師先抓住了“陸游為什么深夜睡不著?”這個問題導入了古詩,塑造了整首詩的基調(diào)為:憂國憂民。然后通過辯析“南望王師又一年”這一句話和上學期的示兒相結合,在課堂中油然而生一個老詩人對宋朝淪陷區(qū)的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對南宋軍隊遲遲不來的殷切盼望。在這個關口,老師又甩出一個疑問“那么,你們認為王師會來嗎?為什么?”自然地過渡到了第二首詩。然后,湯老師圍繞著“醉”這個字大做文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刻理解了“王師不會來,和不會來的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