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1頁
綠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2頁
綠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3頁
綠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4頁
綠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 綠色安全施工專項方案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綠色安全施工方案北京城建八建設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項目經理部目     錄1 編制依據 . 2 1.1 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 . 21.2 主要規(guī)范、規(guī)程 . 2 2 工程概況 . 3管理機構 . 3 4 綠色施工原則 . 3 5 綠

2、色施工目標及目標責任分解 . 4 5.1 綠色施工目標 . 4 5.2 綠色施工目標責任分解 . 4 6 綠色施工措施 . 5 6.1 節(jié)材措施 . 5 6.2 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 . 6 6.3 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 . 6 6.4 節(jié)地與施工用地保護 . 7 6.5 環(huán)境保護措施&#

3、160;. 7 6.6 職業(yè)健康與安全 . 10 7 技術質量保證措施 . 12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fā)展階段,作為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建筑業(yè),必須發(fā)展綠色建筑,改變當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擔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本工程施工中,貫徹“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以環(huán)保優(yōu)先為原則”的指導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環(huán)保,統籌兼顧,實現經濟、社會、環(huán)保(生態(tài))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綠色施工模式。為了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資源與減少對環(huán)境負面影響的施

4、工活動,實現四節(jié)一環(huán)保(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和環(huán)境保護)的目標,特制訂本方案。1 編制依據 1.1 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序號方案及圖紙時間1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各種施工圖按出圖時間2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各種施工圖的施工組織設計1.2主要規(guī)范、規(guī)程序號類別規(guī)范、規(guī)程名稱編號1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2國家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J01-621-20053國家建筑節(jié)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411-20074國家建筑施工現場環(huán)境與衛(wèi)生標準JGJ146-20045部委建筑施工導則建質2007223號6地方山東省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huán)

5、境保護標準7地方綠色施工管理規(guī)程8地方公建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9地方綠色建筑評估標準2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建設單位:膠州首創(chuàng)博瑞水務有限公司設計單位: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監(jiān)理單位:青島華鵬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概況: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項目為國家級試點項目,同時也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啟動的第一個國家級水環(huán)境治理項目。膠州市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南片區(qū))項目服務范圍主要包括膠州城區(qū)以南全部鄉(xiāng)鎮(zhèn)部分(包含膠西鎮(zhèn)、洋河鎮(zhèn)、鋪集鎮(zhèn)、里岔鎮(zhèn)四個鄉(xiāng)鎮(zhèn),約243個村莊)的污水收集系統、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與污水廠之間主管網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污水廠(站)總設計規(guī)模9.56萬噸/日,近期:3.81萬噸

6、/日,服務管網總長度約243公里,新建與擴建污水處理廠8座,設污水提升泵站約67座,污水處理模塊41個,其中袁家墳社區(qū)600m3/d污水處理模塊為其中的一個模塊工程。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執(zhí)行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準類水質標準3 管理機構 為了貫徹山東省及青島市綠色施工管理規(guī)程的政策,加強建筑綠色工程的施工管理。我項目經理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技術總工為副組長、項目管理人員為組員的建筑節(jié)能工程綠色施工領導小組,其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組  長:王旭東(項目經理) 副組長:王召夫(項目技術總工)

7、 組  員:趙朝軍(現場執(zhí)行經理兼綠色施工管理員)、王永明(安全主管兼綠色施工監(jiān)督員)、叢向東(土建施工員)、趙百萬(電氣施工員)、張雷(水暖施工員)、韓翠蘭(預算)、張文龍(土建質檢員)、張占勝(電氣質檢員)、潘世奎(水暖質檢員)、郭迎杰(資料員) 4 綠色施工原則 4.1 通過優(yōu)良的設計和管理,優(yōu)化生產工藝,采用適用技術、材料和產品 4.2 合理利用和優(yōu)化資源配置,改變消費方式,減少對資源的占有和消耗 4.3 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與資源4.4 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

8、的利用效率,積極促進資源的綜合循環(huán)利用 4.5 盡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潔的資源和能源  5 綠色施工目標及目標責任分解 5.1 綠色施工目標 5.1.1 環(huán)境保護:噪聲排放達標,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guī)定;污水排放達標,生產及生活污水經沉淀后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2006)標準規(guī)定;控制粉塵排放,施工現場道路硬化,達到現場目測無揚塵;達到ISO14001環(huán)保認證的要求;達到“零污染”要求的目標。 5.1.2 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進場計劃降低材料損耗率,

9、積極推廣應用“四新”計劃; 5.1.3 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生活用水節(jié)水器具配置比率達到60%,萬元產值用水量指標控制在7.8t; 5.1.4 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嚴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萬元產值耗電量指標控制75KWh;公共區(qū)域內照明,節(jié)能照明燈具的比率大于80%; 5.1.5 節(jié)地與施工用地保護:禁止使用粘土磚;平面布置盡量減少臨時用地面積,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 5.2 綠色施工目標責任分解 5.2.1項目經理(王旭東):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jiān)督人員

10、。 5.2.2項目技術總工(王召夫):負責各分包單位之間的統籌與協調,全面落實綠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項目責任制,確定目標和指標,負責資源提供。 5.2.3 項目執(zhí)行經理(趙朝軍):編制綠色施工方案,制定項目綠色施工技術措施,執(zhí)行綠色施工導則和標準。 5.2.4 項目副經理(張長志):組織相關人員按綠色施工責任要求進行實施,并進行自查講評、落實改進措施。熟悉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組織施工生產,落實工程進度計劃和綠色施工措施,負責向施工班組交底。 5.2.5預算(韓翠蘭):編制施工預算和指標測算,按月工作量報表統計,進行施工預算與實耗量對比分

11、析。 5.2.6 材料主管(李成章):對進場材料驗收和數量核對,建立原材料進場和耗用臺帳,逐月和分階段統計消耗數量,與合約部門預算對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況。 5.2.7 施工員(趙百萬、張雷、叢向東):執(zhí)行規(guī)程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動態(tài)跟蹤施工質量,負責質量故障成本統計。 5.2.8 安全員(王永明):確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實施工現場安全文明設施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的推廣,做好環(huán)境保護。 5.2.9 綠色施工資料管理員(郭迎潔):負責綠色施工具體管理和綠色施工檔案管理工作。 5.2.10 其他人員各自

12、負責與自己相關的綠色施工項目。6 綠色施工措施 6.1 節(jié)材措施 6.1.1 根據施工進度提前做好材料計劃,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材料堆放整齊,一次到位,減少二次搬運。 6.1.2 加強管理,模板涂刷脫模劑,拆模時,嚴禁硬撬,減少人為損壞,增加模板周轉次數。廢舊模板整修后用作臨邊洞口的蓋板、柱子與樓梯踏步的護角。 6.1.3 水電、消防管道等預留、預埋與結構施工同步。 6.1.4 施工前對管線進行綜合平衡設計,優(yōu)化管線路徑。  6.1.5&#

13、160;材料采購就地取材;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采用離工地距離較近的混凝土有限公司,施工距離約10km。 6.1.6 設計采用普通HRB400鋼筋,節(jié)約鋼材。 6.1.7 樓面石材、室外臺階石材、室內地面石材、隔墻、吊頂等施工前進行排版策劃,在保證質量和美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邊角廢料。 6.1.8 油漆、涂料等按計劃用量隨用隨開啟,不用及時封閉,避免有害物質的滯留。 6.1.9 現場辦公區(qū)用房采用活動彩板房,提高周轉利用率,現場四周圍檔利用原有圍墻繼續(xù)使用。 6.1.10

14、60;本工程外腳手架采用懸挑式外挑腳手架和附著式腳手架架。構造簡單,操作方便,減少鋼管的投入量、節(jié)約人工費。6.2 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 6.2.1 采用施工節(jié)水工藝、節(jié)水設備和設施;施工現場用水器具必須符合節(jié)水型生活用水器具(J164-2002)標準中的規(guī)定及節(jié)水型產品技術條件與管理通則(GB/T18870)的要求,如:衛(wèi)生間、洗臉池等采用節(jié)水型龍頭;低水量沖洗便器或緩閉沖洗閥。 6.2.2 加強節(jié)水管理,施工用水進行定額計量。施工現場裝設水表,施工區(qū)和生活區(qū)分別計量;建立用水節(jié)水施工臺帳,并進行分析對比,提高節(jié)水率,現場設置節(jié)水警示標牌;

15、60;6.2.3 頂板混凝土養(yǎng)護采用薄膜覆蓋,麻袋片保濕措施,墻體混凝土養(yǎng)護涂刷養(yǎng)護液,以節(jié)約用水。 6.2.4 施工現場充分利用雨水資源,保持水體循環(huán) 6.2.5 制定合理的地表雨水徑流管理計劃,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徑流,減少雨水徑流的流量和流速,通過采用可滲透的管材、路面材料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增加現場雨水徑流的滲透量使雨水能回滲入地層,保持水體循環(huán)。 6.2.6 采取地下水資源保護措施,本工程不需要進行降水,僅有少量土層間滯水,可以用來施工現場噴灑路面、綠化澆灌,混凝土養(yǎng)護。 6.3 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

16、0;6.3.1 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優(yōu)先使用節(jié)能、高效、環(huán)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杜絕使用不符合節(jié)能、環(huán)保要求的設備、機具、和產品,選擇的設備功率與負載相匹配;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藝,充分利用可再生情節(jié)能源。 6.3.2 加強施工機械管理,做好設備維修保養(yǎng)及計量工作;現場施工設電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qū)分別計量;用電電源處設置明顯的節(jié)約用電標示。 6.3.3 公共區(qū)域照明采用節(jié)能照明燈具。室外照明采用高強度氣體放電燈,辦公室等場所均采用節(jié)能燈,生活區(qū)采用緊湊型熒光燈,在滿足照度的前提下,辦公室節(jié)能型照明器具功率密度值不得大于8W/m2,宿舍不得大于6W/

17、m2,倉庫照明不得大于5W/m2。 6.3.4 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于20,空調運轉期間應關閉門窗。6.3.5 220V/380V單相用電設備接入220V/380V三相系統時,宜使用三相平衡。6.4 節(jié)地與施工用地保護 6.4.1 繪制現場施工平面圖,合理布局,臨時用地完全控制在紅線之內。現場物料堆放緊湊,施工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臨時道路相結合的原則布置。 6.4.2 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時覆蓋沙石或種植速生草種,施工結束后,恢復其原有地貌和植被。 6.4.3

18、0;場地待開挖空地100%覆蓋、工地路面100%硬化、暫時不開發(fā)的空地100%綠化。 6.4.4 禁止使用粘土磚,本工程墻體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保護耕地,同時減輕工程結構自重,增加使用面積,加快施工進度。6.5 環(huán)境保護措施 6.5.1 大氣污染防治 6.5.1.1 揚塵控制措施 本項目在開工初期確保臨時環(huán)狀道路全部硬化,采用混凝土鋪設;對于現場其他土壤裸露場地,進行綠化或覆蓋石子。對臨時道路設專人負責每日灑水和清掃,保持道路清潔濕潤。  土方開挖、回填土產生揚塵控制措施 土方鏟運卸等

19、環(huán)節(jié)設置專人淋水降塵,挖運土方車輛經過的場內路線和回填土作業(yè)時有專人清掃、噴灑防揚塵措施,在4級以上大風天氣嚴禁開挖。  現場裸露地表揚塵控制措施 盡量增大現場道路硬化、綠化面積、未硬化綠化的部分可覆蓋一層細石子、禁止浮土露天。  土方堆放產生揚塵控制措施 現場一般不堆放土方,如需要堆放時,應采取覆蓋、表面臨時固化及時淋水降塵控制措施。  車輛運輸產生揚塵控制措施 散料運輸:施工現場的垃圾、渣土嚴禁凌空拋灑并及時清運。運輸車輛駛出現場前要將車輪和槽幫沖洗干凈。松散型物料運輸與貯存,采用封閉措施;裝運松散物

20、料的車輛,應加以覆蓋(蓋上苫布),并確保裝車高度符合運輸不遺灑;在施工現場的出口處,設車輪沖洗池,確保車輛出場前清洗掉車輪上的泥土;設專人及時清掃車輛運輸過程中遺灑至現場的的物料;松散的易飛揚的物料(外加劑、白灰)均采取封閉式貯存措施(袋裝、進庫);   特殊工藝揚塵控制措施 地基處理、基礎墊層、回填土等需使用石灰時,其堆放地應封閉或有良好覆蓋。大風時禁止攪拌作業(yè),必須進行作業(yè)時采取有效的圍擋和降塵措施。 現場垃圾揚塵的控制措施 應將清潔生產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全過程,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對建筑垃圾應根據工程項目的類型,指定響應控制指標

21、。施工現場的垃圾站應定時清理,并有封閉措施,清理建筑物內垃圾時在裝卸等環(huán)節(jié)中,應盡量減少揚塵和遺灑。 作業(yè)面及外腳手架揚塵的控制措施 施工中應采取周邊封閉措施,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并及時對外腳手架進行清理。 6.5.1.2 廢氣排放控制措施  各種施工機具和車輛廢氣的控制措施 施工機械應加裝煙氣處理裝置,并對機械設備定期維護保養(yǎng),保持在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降低廢氣的排放量。  食堂廢氣排放的控制 食堂安裝除油煙裝置,做到定期清理排煙系統,確保除油煙設備正常使用。  有毒有害氣體揮

22、發(fā)的控制措施 在防水、裝修、防腐施工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時,如油漆、稀料、各種膠等,設置專門地點儲存,要有密封防泄露措施。盡量減少揮發(fā),嚴禁遺灑。 6.5.2 水污染防治 6.5.2.1 施工污水治理措施 砼泵等施工場所產生的污水,在污水出口處設立沉淀池,經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網,沉淀池內的沉淀物應及時清理,并妥善處理。沉淀處理后的污水應盡量循環(huán)使用。 對產生含油、含化學品的污水和廢液,采取單獨的污水罐或污水桶收集起來,定期委托有污水消納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6.5.2.2 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提

23、倡節(jié)約用水,杜絕跑冒滴漏,減少生活廢水的產生。食堂設隔油池,嚴禁將食品加工廢料、食物殘渣及剩飯等倒入下水道,影響隔油效果。隔油池清理周期是半個月,并做好清理記錄。食堂積極使用綠色洗滌用品。 設有浴池的施工工地,在浴池污水排出口處設置沉淀池,設有化糞池的要有完善的防滲漏措施,做到定期清理,并作好清理記錄。 6.5.2.3 雨水控制措施 對并入市政的雨水管網的雨水排放系統加強管理,杜絕非雨水類的其他水體排入雨水管網。 6.5.3 噪聲污染防治 6.5.3.1 施工準備控制 (1)工程部根據工程特點負責制定噪聲

24、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案。 (2)機械班要選用機器噪聲小的生產設備及部件。在設備安裝、調試、驗收和投入運行前要認真執(zhí)行設備的技術標準,嚴格控制機械噪聲。 6.5.3.2 施工過程噪聲控制 施工現場設圍墻,實行封閉式管理,避免施工人員對周邊的干擾。施工現場的木工棚、鋼筋棚等應封閉,加工材料時應輕拿輕放,以有效的降低噪聲。施工階段噪聲限制表(1)混凝土施工盡可能選用環(huán)保型振搗棒,振搗棒使用后及時清理干凈;對混凝土振搗人員進行交底,確保其操作時,不振鋼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減少空轉的時間; (2)修理腳手架鋼管時,禁止用大錘敲打,其修理工作應在封閉的工

25、棚內進行;電鋸操作間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進行封閉; (3)模板、腳手架支拆時,應做到輕拿輕放,嚴禁拋擲; (4)堅持對結構施工期間的噪聲檢測,發(fā)現超標時,對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5)裝修及機電工程施工:盡量做到先封閉后施工;設立石材加工間,并設降噪封閉措施;使用合格的電錘,并及時在各部位加注機油,增強潤滑;使用電錘開洞、鑿眼時,即使在鉆頭處注油或水;嚴禁用鐵錘敲打管道及金屬工件。 (6)調整施工噪聲分布時間。根據環(huán)保噪聲標準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協調安排施工分項的時間,將容易產生噪聲污染的分項如混凝土施工盡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

26、混凝土攪拌和振搗擾民。嚴格控制作業(yè)時間,晚上作業(yè)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yè)不早于6時。因施工需要場地噪聲超過標準限制或因工藝等技術原因需連續(xù)施工,必須報建設部門批準,并在環(huán)保部門備案。 (7)及時填寫施工現場噪聲測量記錄,凡超過標準的,及時采取整改措施 。 產生噪聲的機械設備在開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guī)范要求進行操作,防止操作不當而產生噪聲。 設備定期進行檢修潤滑,做到油路、氣路、水路暢通,油標醒目,油量充足,使機器正常運轉,降低噪聲。 在機械運轉過程中,機械管理人員定時檢查,發(fā)現機械運轉異常時,查明原因,立即報告并進行檢修。 對

27、無法避免的強噪聲源必要時與施工部門協商采取隔離降噪措施。木加工作業(yè)或其他易產生高噪聲的設備,其場地周圍應采取封閉的方法降低噪聲。 振搗砼應嚴格控制作業(yè)時間,盡量減少噪聲擾民。夜間作業(yè)時要符合當地政府關于夜間施工的管理規(guī)定,夜間禁止打樁和拆遷工作,保證居民有良好的居住、工作環(huán)境。 6.5.4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 6.5.4.1 建立合格消納方名冊 項目部將固體廢棄物分包給具有準運證的合法單位,且需有建筑垃圾消納的資質和經營許可證的單位。 6.5.4.2 廢棄物處置 對所有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按照公司統一規(guī)定

28、將廢棄物分為三類:可回收利用的無毒無害廢棄物、不可回收的無毒無害廢棄物、有毒有害廢棄物; 對廢棄物進行標識:對分類存放的各類廢棄物,進行明顯的標識,即標明廢棄物的種類; 對廢棄物的收集:項目設置統一的廢棄物臨時存放點,存放點配備收集桶(箱),以防止流失、滲漏、揚散;明確各單位(包括分包)負責廢棄物收集工作的責任人及具體職責和范圍;包括分別明確以下范圍為的責任人員,并明確職責:辦公區(qū)、生活區(qū)、食堂、施工區(qū)、垃圾貯存區(qū)。 廢棄物跟蹤管理:項目部在消納方來現場回收廢棄物時,應將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和處置方向記錄在廢棄物處理物統計表上,并應由消納方代表簽字認定。對廢棄物的外

29、運,必須由具備相應資格的單位進行外運前,由項目兼職環(huán)保管理員監(jiān)督,對廢棄物進行嚴密覆蓋,防止遺灑。 6.5.5 其他污染源的防治 電焊、金屬切割產生的弧光采用圍板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隔離,防止弧光漫天散射。對于產生電磁波的各種設備和設施,做好防護和屏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降低輻射強度。 塔吊及周圍地照明的大燈調整照射方向,照射光線只限于施工場內,不得直接照射到居民住宅區(qū),施工場地外圍的照明盡量采用柔光等。 夜間室外照明用的投光燈均設燈罩,透光方向均集中在施工范圍;在圍墻附近或距附近居住區(qū)較近地段施工時,設密目網屏障遮擋光線照射居民區(qū)。 盡

30、量不安排夜間電焊施工,必須進行電焊夜間作業(yè)時,焊接區(qū)域附近設密目網遮光屏障。 夜間室外照明負責人為項目安全員,夜間電焊作業(yè)防止光污染的責任人為作業(yè)對負責人。 6.5.6 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 對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勘探和發(fā)掘。要求建設施工單位配合有關部門提前安排考古工作,為考古勘探和發(fā)掘工作留出充分時間。在建設工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各種文物保護法令、法規(guī),并加大執(zhí)行的力度,確保地下文物不因時、因地、因人而廢。 6.6 職業(yè)健康與安全 6.6.1 場地布置及臨時設施建設 (1)現

31、場設置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開水房、文體活動室、吸煙室、密閉垃圾站等臨時設施。 (2)辦公區(qū)、宿舍區(qū)部分在塔吊回轉半徑之內,需要做好防護措施。 (3)現場設立農民工夜校培訓室,位于辦公區(qū)一層會議室。(4)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筑物應當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現場使用的裝配式活動房屋應當具有產品合格證書,工程竣工一月內,臨建設施全部拆除。 (5)嚴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6.6.2 作業(yè)條件及環(huán)境安全 (1)現場出入口設置標志牌,并注明工程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項目經理姓名、聯系電話、開工和竣工日期以及施工許可證批準文號等內容。 (2)現場設突發(fā)事件流程圖(應包括領導小組名單、聯系電話及常用急救電話等)平面布置圖、安全生產、消防保衛(wèi)、環(huán)境保護、文明施工制度板。 (3)土方開挖前,根據巖土工程報告、地下管線資料制定保護措施,審批后方可施工。 (4)各加工場需搭設防護棚,設置警示牌。 6.6.3 職業(yè)健康 (1)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規(guī)定統一著裝,佩戴相應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