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六校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試題_第1頁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試題_第2頁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試題_第3頁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試題_第4頁
江西省南昌市六校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化學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 .運用相關化學知識進行判斷,下列結論錯誤的是A.某吸熱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因此該反應是嫡增反應8. NH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試劑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下形成的水合物晶體,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加快反應速率,則用濃硫酸與鐵反應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2 .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合的是萩擊E反應贏反應11行川浦標枳甲乙內(nèi)丁9 / 13A.圖甲表示燃料燃燒反應的能量變化B.圖乙表示酶催化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

2、應溫度的變化C.圖丙表示弱電解質(zhì)在水中建立電離平衡的過程D.圖丁表示強堿滴定強酸的滴定曲線3 .現(xiàn)有常溫下的四種溶液(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氨水氫氧化鈉醋酸鹽酸pH111133A.分別加水稀釋10倍,四種溶液的pH為:>>>B.溫度上升10C,四種溶液的 pH不變C.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氯化俊晶體后,的 pH減小,的pH不變D.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 (C1-) >c NH4+) >c (H+) >c (OH ) 4.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由化學反應中舊化學鍵斷裂時吸收的能量與新化學鍵形成時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圖為N2(g)和Q(g)

3、反應生成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498 kj/mol吸收的展A. 1 mol N 2(g)和1 mol O 2(g)反應放出的能量為 180 kJB. NO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液反應生成鹽和水C.在1 L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10 min內(nèi)N2減少了 1 mol ,因此10 min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v(NO)=0.1 mol/(L min)D. 1 mol N 2(g)和1 mol O 2(g)具有的總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總能量5.常溫下,用 0. 1000 mol/L NaOH 溶液分別滴定 20.00 mL 0.1000 mo

4、l/L 鹽酸和 20.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條滴定曲線,如下圖所示:以HA表示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滴定鹽酸的曲線是圖2B.達到B D狀態(tài)時,兩溶液中離子濃度均為c (Na+) =c (A)C.達到 B E狀態(tài)時,反應消耗的 n ( CH3COOH >n (HCl)D.當0mL< V (NaOH <20.00mL時,對應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均為c (A-) >c ( Na+) >c (H+) >c (OH)6.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H=-890.3 kJ/molA.甲烷的標準燃燒熱為8

5、90.3 kJ/mol ,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 (g) +2Q (g) =CO (g) +2代。(g)B. CO ( g )的燃燒熱是 283.0 kJ/mol ,則 CO ( g ) =2CO ( g) +Q ( g )的反應熱 H=+2X 283.0 kJ/molC. NaO書口 HCl反應的中和熱 H=-57.3kJ/mol ,則H2SO和Ca (OH 2反應的中和熱 H=2X(-57.3 ) kJ/molD. 500 C、30MPa下,將0.5mol N 2和1.5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 (g),放熱19.3kJ ,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 (g)

6、 +3H2 (g)催化劑2NH3 (g) H=-38.6kJ/molCO(g) + H2O(g)=t1>t2):反應時間/minn(CO)/moln(H2O)/ mol01.200.60CO (g) + H2(g)反應過程中不同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表中7. 700c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反應:t10.80t 20.20下列說不正確的是(A.反應在ti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 v(H2)= 0.40/t 1 mol L1 min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 0.40 mol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 轉化率增大,H

7、O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D.溫度升至800 C,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變?yōu)?.60 molCO 和 1.20 molH 2。,到達平衡時,n(CQ)=0.20 mol H 2O(g),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1.64 ,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8 .常溫下用 0. 02mmol/LNaOH溶液滴定0.01mol/L的HkSQ溶液中和后加水到 100mL若滴定時終點判斷有誤差:多加了一滴NaOH少加了一滴 NaOH(設1滴為0. 05mLi ,則和溶液中c (OH)比值是()A. 1 B . 10-4C .104 D . 4X1049 .在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c(H+)與c(OH)有如圖所示關系。下列條件關于

8、離子共存說法中正確的是()A. a點對應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sT、SCN、SC42B. b點對應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Fe3+、HCGT、IC. c點對應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CsT、C、CO2D. d點對應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SO2' Cl10 .下列溶液對水的電離平衡不產(chǎn)生影響的是A. NaHS麗液 B . KOH§液C . NaSO D . NHCl 溶液11 .向10.0 mL 0.10 mol/L 氨水中滴入0.10 mol/L0的鹽酸,溶液的pH與所加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假設無氣體逸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MH N 間一定

9、存在:c(Cl )>c(NH4+)>c(OH )>c(H+)B. M點對應的鹽酸體積為 10.0mLC. pH=7 的溶液中:c(NH4+)=c(Cl 尸c(H+尸c(OH )D. P點處的溶液中存在:2c(NH4+)+2c(NH3 H2O)=c(Cl )12 .表示下列變化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氨水顯堿性:NH?H2O=NHf+OHB.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NaHS(4=Na+H+SQ2-C. Na2S 溶液顯堿性:S2-+2H2Q?H2S+2QHD.醋酸溶液顯酸性:CHQQH=CCQOr13 .在兩份相同的 Ba(QH)2溶液中,分別滴入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的HSQ、NaHSQ

10、溶液,其導電能力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c點,兩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QHB. 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 QHC.代表滴加HkSQ溶液的變化曲線D . a、d兩點對應的溶液均顯中性14 .在蒸發(fā)皿中將下列鹽溶液蒸干并灼燒,能得到該物質(zhì)的固體的是A.氯化鋁 B .碳酸氫鈉C .硫酸鎂 D .亞硫酸鈉15 .在t° 時,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又知 t-C時AgCl的Ksp=4X 10-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L_,7X %(。廣沖口門1,L *A.圖中a點對應的是 AgBr的不飽和溶液13B.在 t C時,

11、AgBr 的 Ksp 為 4.9X1°C.在AgBr飽和溶液中加入 NaBr固體,可使溶液由 c點到b點D.在 t ° C時,AgCl (s) +Br- (aq) AgBr (s) +C1- (aq)的平衡常數(shù) K= 81616. 在一定條件下在固定容器中進行的可逆反應2M(g)+N(g) =4 Q(g) H>°,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升高溫度,則對于該混合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密度增大 B .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大C總分子數(shù)增大 D .平衡逆向移動第II卷(非選擇題)共 52分 二、填空題17. ( 6分)下列物質(zhì)中, NaCl;NaQHNH H2Q;CHC

12、QQH溶液; BaSQ;HQ;HCl;H2SOCO;酒精溶液(均填寫編號回答)(1)是弱電解質(zhì)的有 ,是非電解質(zhì)的有 。(2)有pH均為2的、三種物質(zhì)的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大到小的順序為 ,若分別用這三種酸中和含等物質(zhì)的量NaOH的溶液,所需酸溶液的體積分別為a、b、c,則a、b、c的大小關系是。(3)某溫度時,1 mol ?L-1的醋酸溶液電離平衡常數(shù)為1 . 0X 10 8,達平衡時,溶液中氫離子濃度18. ( 10分)工業(yè)上利用 CO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制取氫氣:CO (g) + H2O (g) =-CQ (g) +Hb(g) AHI= 41 kJ/mol某小組研究在相同溫度下該反

13、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他們分別在體積均為VL的兩個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應物,使其在相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達到平衡的時間/min達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kJCOH2OCQH21400t1放出熱量:32.8 kJ2800t 2放出熱量:Q(1)該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分子化學鍵斷裂時所吸收的總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學鍵形成時所釋放的總能量。(2)容器中反應達平衡時,CO勺轉化率為 。(3)計算容器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某時刻測得中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1.8mol,請問此刻V正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平衡時,兩容器中 H2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b.容器中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時,Q > 65.6 kJc.反應開始時,兩容器中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相等d.平衡時,兩容器中 CO的轉化率相同(5)已知:2H2(g)+Q(g) =2H2O(g)AH= 484kJ/mol ,請寫出CO完全燃燒生成CO的熱化學方程式:。19. (6 分)A、RC、DkE五種物質(zhì)分別是NaOHNH H2OCHCOOHHCl、NHHSO中的一種。常溫下進行下列實驗: 0.001 mol/L 的 A 溶?夜 pH= 3;B溶液和D溶液顯堿性,等濃度兩者 PH關系B< D;E是弱電解質(zhì)。回答下

15、列問題:(1) D是 溶液。1(2)用水稀釋0.1 mol - L B時,溶液中隨著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填寫序號)。 c(B)/c(OH ) c(OH ) / c(H +) c (4)和 c (OH)的乘積 OHI 的物質(zhì)的量(3)將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B和C的溶液混合,升高溫度(溶質(zhì)不會分解)溶液pH隨溫度變放出氫氣的質(zhì)量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寫序號)。反應所需要的時間 E>A開始反應時的速率 A>E參加反應的鋅的物質(zhì)的量A= E反應過程的平均速率 E>AA溶液里有鋅剩余E溶液里有鋅剩余20. ( 9分)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具有重要意義。請回答下列問

16、題:(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_ _-1CHOH(g) + 3/2O2(g尸CO2(g) +210(1)A HkJ - mol -1CO(g) + 1/2O2(g尸C02(g)A H2kJ - mol_-1H2(g) + 1/2O2(g尸H 20(1)A H3kJ mol則 CO(g) + 2H2(g) CHOH(g)AH =kJ - mol 1。(2) 一定壓強下,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1mol CO與2 mol H 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CO(g) + 2H2(g)CH30H(g) AH ,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力CO轉化率0 100 200 300

17、44)0 溫度代P2 P1 (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3)向NH4HSO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Ba (OH 2溶液的離子方程式 ,(4) 25 C,兩種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Ka2H2SO一一 -21.3 x 106.3 X10- 8H2CO一一 -74.2 X 10-115.6 X10HS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K=。0.10 mol - L - 1 N&SO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HSO溶液和NaHCO液混合,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三、簡答題21. (13分)碳酸鋼是一種重要的無機鹽產(chǎn)品,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陶瓷、光學玻璃、建筑等行業(yè)。碳化法生產(chǎn)碳酸鋼的工藝流

18、程示意圖如下:一一早1卡馬2 一力w I燒心史不笳卜布山hm .胸化11訃,-、I產(chǎn)mf_碗I-已知: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BaSO; Ba(HS”溶液呈弱堿性;2BaS+2HO=Ba(OH+Ba(HS)2。回答下列問題:(1)煨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一,該反應的氧化產(chǎn)物的電子式為 ;當溫度過高時,尾氣中有毒氣體的含量會升高,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任寫一種)。(3)碳化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脫硫過程是用 N%CO溶液將BaCO漿液中含有的 BaSO除去:CO"+BaSC3=BaCO+S2Q2,該反 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已知 G(

19、BaCQ)=2.5 X10 9, Ksp(BaS2c3)=1.6 X10 5。(5) Ba(HS)2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6) BaCO不能用于醫(yī)療用的“銀餐”,原因是 。22. (8分)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和難溶物的溶解平衡均屬于化學平衡。根據(jù)要 求回答問題。(1)生活中明磯常作凈水劑,其凈水的原理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2)常溫下,取 0.2 mol/L HCl 溶液與 0.2mol/L MOH 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后溶液的 pH=S 寫出 MOH勺電離方程式: 。(3) 0.1mol/L的NaHA液,測得溶液顯堿性。則該溶液中 c (H2A) c (A2-

20、)(填“ 一、" ,或"='') 作出上述判斷的依據(jù)是 (用文字解釋)。(4)含Cr2O72-的廢水毒性較大,某工廠廢水中含5.0X10-3 mol/L的Cr2。2-。為了使廢水的排放達標,進行如下處理:石灰水(n) *綠磯為FeSO? 7H2O。反應(I )中Cr2。2-與FeS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常溫下若處理后的廢水中c (Cr3+) =6.0X10-7mol/L ,則處理后的廢水的 pH= KspCr (OH 3=6.0 X10-31高二化學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答題紙選擇題題號12345678答案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二、填空題17. (6

21、 分)(1) , 。 , 。18. (10 分)(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K= 。V正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_ (填字母序號)。(5) 19. (6 分)(1) D是(2) (填寫序號)。n(3) r曲線(填寫序號)。(4) (填寫序號)。20. (9 分),、一1(1) A H =kJ mol 。P2 P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4) K= 。:三、簡答題21. (13 分)(1) (2) (任寫 種)。(4)(5)(6) :r。22. (8 分)(1)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3)c (HA) c (A2-)(填“ >''、" <''或"='') (用文字解 釋)。(4) 。PH= 一13 /13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化學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答案、選擇題題號12345678答案DAADBBAC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DCDBACCB二、填空題17. (6 分)(1)(1分),(1分);(2)下(1分),a<b=c (1分)。(3) 1X 10-4mol?L-1 (2 分)18. (10 分)(1)小于(1分)(2) 80%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