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教案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1.gif)
![文言句式教案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2.gif)
![文言句式教案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3.gif)
![文言句式教案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4.gif)
![文言句式教案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3/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e7f9b9ed-5070-4b20-af25-33a1cd57686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案3文言句式 8大類型和詞類活用 6大類型高考對文言句式和不同用法的考查,不進行單獨命制考題,往往隱含在實詞、虛詞和翻譯題目的考查中。這種隱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各種文言句式和不同用法,迅速準確解答題目。本課我們將細致講解各種句式和詞類活用的表現(xiàn)形式,各種句式和詞類活用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課文中熟悉的例句幫助考生理解和掌握,為解答翻譯題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文言句式 8大類型(一)判斷句分清類別,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判斷句的形式例句“者
2、也”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鴻門宴)“者”“者也”句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小石潭記)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也”字句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無標志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臣本布衣(出師表)今臣亡國賤俘(陳情表)“為”字句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判斷,用“非”表否定判斷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是”字句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應用體驗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斷句的一項是()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C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D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解析:選BA項,是“誠”
3、表判斷的判斷句;B項,“也”在句中表停頓,本句是狀語后置句,現(xiàn)代漢語語序為“乎吾前生,其聞道也乎吾先”;C項,是“為”表判斷的判斷句;D項,是“也”表判斷的判斷句。(二)被動句看清關鍵詞,翻譯成“被”的意思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被動句主要有以下形式:被動句的類型例句“于”字句:謂語于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師說)“見”字句:見謂語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受”字句:受謂語于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為”字句:為動詞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為所”“為所”句悲夫!有如此
4、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被”字句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無標志句感斯人言(琵琶行)而劉夙嬰疾病(陳情表)應用體驗 2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D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解析:選DA項,“于”表被動的被動句;B項,“見”表被動的被動句;C項,“為”表被動的被動句;D項,“被”不表被動,通“披”,意思為“穿”。(三)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補充成完整的句子文言文語句中根據習慣,省略某詞或某種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賓省、對話省以及
5、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種形式:省略句的類型例句省略主語沛公軍霸上,(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承前省略主語)(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蒙后省略主語)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鴻門宴)(對話省略主語)省略謂語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承前省略謂語)因跪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蒙后省略謂語)省略賓語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省略動詞賓語)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省略介詞賓語)省略介詞列坐(于)其次(蘭亭集序)省略兼語使(之)快彈數(shù)曲(琵琶行)應用體驗 3下列各句中,沒
6、有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 B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C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D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解析:選DA項,“伐齊”前省略主語“廉頗”;B項,“劍舞”后省略謂語“為樂”;C項,“晉軍”“秦軍”后省略介詞“于”;D項,沒有省略現(xiàn)象。(四)主謂倒裝句辨明語氣,調換主語謂語位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構成主謂倒裝句。翻譯時要根據語意、語氣表達的需要,適當調整主語、謂語的順序。主謂倒裝句主要有兩種形式:主謂倒裝句的形式例句表疑問語氣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表
7、感嘆語氣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應用體驗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畫線的句子。昔者文王侵孟、克莒、舉酆,三舉事而紂惡之。文王乃懼,請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國,方千里,以解炮烙之刑,天下皆說。仲尼聞之曰:“仁哉文王!輕千里之國而請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二)仁哉文王!輕千里之國而請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譯文:文王真仁慈啊!不看重方圓千里的土地而請求廢除炮烙之刑。文王真聰明啊!獻出方圓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參考譯文:從前周文王侵占孟地、攻克莒地、奪取酆地,辦過三件事后,引起了紂王的憎恨。文王于是很害怕,要求進獻給紂王
8、洛水西邊、赤壤地方方圓千里的土地,用來請求廢除炮烙這種酷刑。天下的人都很高興。孔子聽到這件事后說:“文王真仁慈?。〔豢粗胤綀A千里的土地而請求廢除炮烙之刑。文王真聰明啊!獻出方圓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五)賓語前置句判定形式,調整提前賓語到動詞后現(xiàn)代漢語中賓語一般處于謂語之后用來回答是“誰”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漢語中,卻往往出現(xiàn)賓語放置在謂語動詞之前的情況,這種現(xiàn)象就叫賓語前置。其常見的類型有三種:賓語前置句的類型例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大王來何操?(鴻門宴)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用“之”或“是”為標志,強調賓語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唯利是圖(成語
9、)應用體驗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畫線的句子??鬃右婟R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yǎng)??鬃愚o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绷畹茏尤ゑ{,辭而行??鬃硬家乱?,官在魯司寇。萬乘難與比行,三王之佐不顯焉,取舍不茍也夫!(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高義)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譯文:今天我游說景公,景公并沒有采納我的建議,卻賜給我廩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參考譯文:孔子謁見齊景公,景公送給他廩丘作為食邑??鬃又x絕了,不肯接受,出來以后對學生們說:“我聽說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祿,今天我游說景公,景公并沒有采納我的建議,卻賜給我廩丘邑
10、,他太不了解我了?!弊寣W生們趕快套好車,告辭以后就走了。孔子這時是平民,他在魯國只當過司寇的官,然而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君主難以跟他相提并論,三位帝王的輔佐之臣不比他顯赫,這是因為他取舍都不茍且啊!(六)定語后置句察看標志詞,譯成定語修飾中心詞定語后置句是指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把定語放到了中心詞之后的一種特殊的文言句式。定語后置句的形式主要有五種:定語后置句的形式例句定語放在中心語后,用“者”作結尾,組成“中心語后置定語者”的格式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賦)定語放在中心語后,中間用“之”作為標志詞,組成“中心語之后置定語”的格式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之
11、間加“之”,再用“者”字結尾,組成“中心語之后置定語者”的格式馬之千里者(馬說)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而”,再用“者”字結尾,組成“中心語而后置定語者”的格式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梁惠王下)數(shù)量詞用作定語,大多放在中心語的后面,格式為“中心語數(shù)(量)詞”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語后置句,只有強調和突出定語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語后置句應用體驗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畫線的句子。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鄂州崇陽,素號難治,乃徙公治之,至則決滯獄百余事。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
12、至死者,獄久不決。公自臨其獄,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于獄,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動惶顧,公曰:“殺人者汝也?!鼻舨恢匀?。公曰:“吾視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獨以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汝殺之明也?!鼻艏刺槠唬骸拔覛⒁?,不敢以累他人?!?節(jié)選自歐陽曄傳,有刪改)鄂州崇陽,素號難治,乃徙公治之,至則決滯獄百余事。譯文:鄂州的崇陽縣,素來號稱難以治理,于是就調任歐陽公去治理崇陽,到了那里就處理了一百多宗積壓的案件。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譯文:桂陽有爭奪船而互相毆打致死的人,這個案件很長時間沒能判決。參考譯文:歐陽公名曄,字日華。自從他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時起,不合乎那
13、道義的事,他就不接受他人的饋贈。鄂州的崇陽縣,素來號稱難以治理,于是就調任歐陽公去治理崇陽,到了那里就處理了一百多宗積壓的案件。桂陽有爭奪船而互相毆打致死的人,這個案件很長時間沒能判決。歐陽公親自到了那個監(jiān)獄,放出關押的犯人,自己就坐在庭院中,讓人解去那些犯人的枷鎖并且讓他們吃飯。犯人們吃完飯后,歐陽公全部安慰他們并讓他們返還到監(jiān)獄中去,只留下了一個人在庭院中。被留下來的人神色驚動惶恐四顧,歐陽公說:“殺人的就是你啊?!蹦莻€囚犯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歐陽公說:“我看吃飯的人都是用右手拿著勺子,而只有你用左手拿,死亡的人傷口在右肋,這就是你殺了人,很明白了啊。”囚犯就流著淚說:“是我殺了人,我不敢
14、再因此連累他人了。”(七)狀語后置句分析句子結構,調整狀語到動詞前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詞結構經常放在謂語或主語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狀語;而在文言文中,這種介詞卻經常放在謂語動詞后面作補語。翻譯時,習慣上把它當作狀語,所以這種語法現(xiàn)象稱為狀語后置或介詞結構后置。狀語后置的形式一般有三種:狀語后置句的形式例句用“于”字構成介詞結構月出于東山之上(赤壁賦)用“以”字構成介詞結構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用“乎”字構成介詞結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應用體驗 7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B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C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D申之以孝悌之義解析
15、:選BB項,“于”解釋為“到”。其余三項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應為“于星火急”;C項,應為“后之覽者,亦將于斯文有感”;D項,應為“以孝悌之義申之”。(八)固定句式看清固定結構詞,固定格式固定譯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結構或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約定俗成,經久不變。熟練地掌握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快速、正確地進行文言文翻譯非常有幫助?,F(xiàn)將常見的固定句式匯集如下:1何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是“所者為何”的移位和壓縮,可譯為“的(人、事、物)是什么”。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辭)譯文:問姑娘想的是什么,問姑
16、娘思念的是什么。2何如(1)代詞性固定結構。常用于詢問動作行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狀,譯為“怎么樣”。(2)表示比較的固定結構,可譯為“比怎么樣”。同義結構還有“何若”“奚如”“何如”“奚若”等。如: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譯文:樊噲說:“今天的情況怎么樣?”3然則連詞性固定結構?!叭弧背薪由衔?,“則”表示推斷,可譯為“既然這樣,那么”。如: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譯文:這就是說入朝為官要擔憂,退處江湖也要擔憂。既然這樣,那么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快樂呢?4是以(以是)表示結果的固定結構,可譯為“因此”。同義結構還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如:
17、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譯文:這些都是善良誠實、意志忠貞純正的人,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5有所、無所這是兩個意義相反的固定結構?!坝小薄盁o”是動詞,“所”是“所”字短語作“有”或“無”的賓語??煞謩e譯為“有的(人、事、物)”“沒有的(人、事、物)”。如: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譯文:死也是我厭惡的,(但是我)厭惡的還有比死更嚴重的,所以禍患(也)有(我)不躲避的。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譯文:財物沒有拿取的,婦女沒有被寵幸的。6有以、無以這是兩個意義相反的固定結構,用在謂語動詞前,相當于助動詞的作用??煞謩e譯為
18、“有用來的(人、事、物)”“沒有用來的(人、事、物)”。如: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荊軻刺秦王)譯文:我才能夠有用來報答太子的(機會)。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譯文: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用來到達千里的(辦法);不匯聚細流,就沒有用來成為江海的(辦法)。7“孰與(若)”表示比較和選擇取舍的固定結構。只表示比較時可譯為“與相比,誰(哪一樣)”。表示比較之后進行選擇取舍時可譯為“哪比得上”,這種情況還可以與選擇連詞“與其”配合使用,譯為“與其不如”。如:吾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漂亮?8“之謂也”(1)表示總結性判斷的固定結構。其中“
19、之”是標志賓語前置的結構助詞;“謂”是動詞,“說”的意思;“也”是表判斷的語氣助詞??勺g為“說的就是”。如: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狈蜃又^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詩經里面講過:“別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這話)說的就是您這樣的人。(2)如果“之謂”位于句中,賓語在“謂”的后邊,這是另一種固定結構??勺g為“叫作”“稱作”。如: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譯文: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恥之心。9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怎樣對待、處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結構。其中“如”“若”“奈”是動詞,含有“對付”“處置”“辦理”一類意思;“何”是補語,作“怎么”“怎樣”講;中間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
20、”的賓語??勺g為“把怎么樣”“對怎么辦”。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譯文:憑你的力量,尚且不能削平魁父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本紀)譯文:虞姬啊虞姬,對你怎么辦?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譯文:(沛公說)現(xiàn)在出來了,沒有告辭,對這怎么辦呢?10何為(wéi)、何以為(wéi)都是表示詢問或反問的固定結構。其中“何”是疑問代詞,可用“安”“奚”“曷”等詞來代替;“以”是動詞,“用”的意思;“為”是表示疑問的語氣詞。前者可譯為“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譯為“哪里用得著呢”“要干
21、什么呢”。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譯文:現(xiàn)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和肉,為什么要告辭呢?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譯文:哪里用得著飛到九萬里高處再往南去呢?11唯(惟)之(是)表示賓語前置的固定結構,含強調意義。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圍的副詞,可譯為“只”,“之(是)”是標志賓語前置的結構助詞,可譯為“只謂語動詞前置賓語”。如: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譯文:只看我的馬頭(行動)。(意譯:只聽從我的指揮。)12何之有表示賓語前置的固定結構,含反問語氣。其中“何”是賓語,“之”是標志賓語前置的結構助詞,“有”是謂語動詞??勺g為“有什么呢”。如:
22、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譯文: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13不亦乎表示反問的固定結構。其中“亦”沒有實在意義,只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問語氣詞替換??勺g為“不是嗎”。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譯文:學習而又按時去溫習它,不是很高興嗎?14得無乎表示反問的固定結構。它的語氣比較委婉。句末“乎”可用“與(歟)”“邪”“耶”等疑問語氣詞替換,可譯為“該不會吧”“莫非是吧”“能不嗎”。同義結構還有“得毋乎”“得非乎”等。如: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譯文:觀賞景物時所發(fā)出的感嘆,該不會沒有差異吧?15無乃乎表示疑問的固定結構。它表示的語
23、氣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與(歟)”“耶”等語氣詞替換??勺g為“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同義結構還有“無乃乎”“不乃乎”等。如: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孔子說:“冉有!恐怕應該責備你們吧。”16是故、是以譯為“因此,所以”。如: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譯文:因此,無論(身份)高貴還是低賤,無論年齡大還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17所以譯為“用來的”“的原因”“的方法”。如: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師說)譯文:圣人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18庸乎譯為“哪呢”。如: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24、吾乎?(師說)譯文:我是學習道理的,哪管他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19其乎(邪)譯為“難道嗎”。如: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譯文: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是他們真的不知道千里馬??!二、詞類活用 6大類型(一)名詞作狀語自主感悟 解釋下列各句中用作狀語的名詞,并翻譯句子。1常以身翼蔽沛公。(鴻門宴)(翼:像翅膀一樣)譯文:(項伯)常常用自己的身體像翅膀一樣遮掩住劉邦。2吾得兄事之。(鴻門宴)(兄:像對待兄長一樣)譯文:我將像對待兄長一樣地款待他。3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竹筐)譯文:用竹筐把土石運送到渤海的盡頭去。4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法:依據秦的法
25、律)譯文:估計已經誤了約定的期限。誤了期限,依據秦的法律都要殺頭(斬首)。5沛公已去,間至軍中。(鴻門宴)(間:從小路)譯文:劉邦已經走了,(估計)從小路已經回到軍中。6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陳情表)(日:一天比一天)譯文:臣想奉詔離家赴任,但是祖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7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勸學)(上、下:向上、向下)譯文: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規(guī)律小結 (1)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翻譯時需要在活用的名詞前加一“像”字。如上面第1句中的“翼”。(2)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工具與方式,翻譯時要在活用的名詞前加上介詞“用”。如上面第3句中的“箕畚”。(3)
26、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頻率,這一類句中活用的名詞均為時間名詞。在翻譯時比較靈活,可加介詞“每”,也可將名詞重疊后前邊加“一”,還可譯為“一比”等。如上面第6句中的“日”。(4)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位。這一類名詞的特點是均為方位名詞,翻譯時在活用的名詞前加上介詞“向”“到”或者“對”一類的介詞。如上面第7句中的“上、下”。(5)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這一類名詞的特點是均為處所名詞,翻譯時加上介詞“在”或者“從”。 如上面第5句中的“間”。(6)名詞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翻譯時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對待一樣”。 如上面第2句中的“兄”。(7)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情理。翻譯時
27、在活用的名詞前加上“按照”“依據”這一類介詞就可以了。如上面第4句中的“法”。(二)名詞作動詞自主感悟 解釋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并翻譯句子。1沛公軍霸上。(鴻門宴)(軍:駐扎、駐軍)譯文:劉邦駐扎在霸上。2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門宴)(目:使眼色)譯文: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3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名:命名)譯文:給它命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4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桃花源記)(志:做標記)譯文:太守立即派人跟隨漁人前往,尋找以前做的標記,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水:游水)譯文:借助
28、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赤壁賦)(東:向東進軍)譯文:當曹孟德攻破了荊州,攻下江陵,順水向東進軍。7吾師道也。(師說)(師:學習)譯文:我(是向他)學習道理。規(guī)律小結 (1)兩個名詞連用,句中又無作謂語的動詞,則其中可能有一個名詞活用作動詞?;钣眯问剑好~名詞。如上面第1句中的“軍”。(2)名詞帶賓語,則這個名詞用作動詞?;钣眯问剑好~名詞。如上面第7句中的“師”。(3)名詞帶狀語,則這個名詞用作動詞?;钣眯问剑焊痹~作狀語名詞。如上面第2句中的“目”。(4)能愿動詞帶名詞動用?;钣眯问剑耗茉竸釉~名詞。如上面第5句中的“水”。(5)“而”連接一
29、個動詞和一個名詞時,這個名詞一般用作動詞?;钣眯问剑簞釉~而名詞。如上面第6句中的“東”。(6)“所”字后邊的名詞用作動詞?;钣眯问剑核~。如上面第4句中的“志”。(7)代詞前邊的名詞用作動詞?;钣眯问剑好~代詞。如上面第3句中的“名”。(三)形容詞作動詞自主感悟 解釋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形容詞,并翻譯句子。1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善:與交好)譯文: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向來與留侯張良交好。2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蘭亭集序)(欣:喜愛)譯文:原先那些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已成為舊跡。3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禪山記)(明:照明)譯文
30、:我們的體力還足夠用來前進,火把還足夠用來照明。4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白:顯出白色)譯文: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露出魚肚白。規(guī)律小結 (1)形容詞在“所”字后面,活用為動詞?;钣眯问剑核稳菰~。如上面第2句中的“欣”。(2)形容詞放在“能”“足”“可”等能愿動詞后面,活用為動詞?;钣眯问剑耗茉竸釉~形容詞。如上面第3句中的“明”。(3)形容詞帶賓語時,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就是活用為動詞?;钣眯问剑盒稳菰~賓語。如上面第1句中的“善”。(4)形容詞后面不帶賓語時,也表示某種動態(tài),此時也活用為一般性動詞。如上面第4句中的“白”。(四)形容詞作名詞 自主感悟 解釋下列各句中用作名詞的形容詞,并翻
31、譯句子。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逍遙游)(正:本性,固有規(guī)律)譯文:至于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2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賢:賢能)譯文: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賢能(都)不如孔子。3擊空明兮溯流光。(赤壁賦)(空明:月光下的清波)譯文:(槳)劃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動的水面上逆流而上。4四美具,二難并。(滕王閣序)(“美”在文中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在文中指賢主、嘉賓)譯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全都具備,賢主、嘉賓齊集一堂。5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蘭亭集序)(賢:賢才;少:年輕的;長:年長的)譯文:眾多賢才都會聚在這里,年輕、年長的都聚集在一起。規(guī)律小結 (1)形容詞用在“其”“之”字后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業(yè)定制:外墻涂料施工合同模板
- 上海市車位使用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電影拍攝資金投資協(xié)議
- 2025年貸款中介協(xié)同協(xié)議文本
- 2025年城市交通管理合作協(xié)議標準制定范例
- 2025年畢業(yè)生實習單位就業(yè)協(xié)議樣本
- 中山市房地產買賣合同
- 個人農田種植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個人購房貸款合同書范本
- XX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與設計師勞動合同書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的對象(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中考記敘文閱讀
- 《計算機應用基礎》-Excel-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產科溝通模板
-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期末提升試題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力的測定改進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聯(lián)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針灸技術操作規(guī)范第13部分:芒針
- 2022年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急診科進修匯報課件
- 一年級家訪記錄表(常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