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聚丙烯腈碳纖維性能表征規(guī)范聚丙烯腈碳纖維的性能主要有力學性能、熱物理性能和電學性能。對于碳纖維材料來說,拉伸力學性能,包括拉伸強度、拉伸模量以及斷裂伸長率是其主要 力學性能指標。由于纖維材料本身的特點,很難對其壓縮力學性能進行有效的表 征,因此基本不考慮纖維本身的壓縮性能。碳纖維的熱物理性能包括熱容、導熱 系數(shù)、線膨脹系數(shù)等,也是材料應用的重要指標。電性能主要為體積電阻率以及 電磁屏蔽方面的性能。對于碳纖維的拉伸力學性能測試,各國都已經(jīng)基本形成了 相應的測試標準系列,這些標準系列同時包括了在力學性能測試時需要的線密度、 體密度、上漿量等相關的測試。對于熱物理性能,相關的測試標準較少。5.5.1
2、碳纖維性能測試標準日本從1986年幵始發(fā)布了其碳纖維力學性能測試標準,有關標準見表,其中JIS R7601-1986碳纖維試驗方法涵蓋了碳纖維單絲、束絲的拉伸力學性能測 試方法外,還包括以及密度、上漿劑含量、線密度等測試方法及規(guī)范。JISR7601-2006碳纖維試驗方法(修正1)是在國際對石棉制品應用規(guī)定嚴格的條 件下,將JIS R7601-1986中拉伸性能測試中夾持用墊片的石棉材料進行了刪除。相比于JIS R7601-1986, JIS R7608-2007碳纖維-樹脂浸漬絲拉伸性能測試方法被廣泛地用于碳纖維力學性能的測試,其可操作性和規(guī)范性也更強。表日本碳纖維測試標準序號標準號標準名稱
3、1JIS R7601-1986碳纖維試驗方法2JIS R7602-1995碳纖維織物試驗方法3JIS R7603-1999碳纖維-密度的試驗方法4JIS R7604-1999碳纖維-上漿劑附著率的試驗方法5JIS R7605-1999碳纖維-線密度的試驗方法6JIS R7606-2000碳纖維單纖維拉伸性能試驗方法7JIS R7607-2000碳纖維單纖維直徑及斷面面積試驗方法8JIS R7608-2007碳纖維-樹脂浸漬絲拉伸性能測試方法9JIS R7609-2007碳纖維體積電阻率測試方法10JIS R7601-2006碳纖維試驗方法(修正1)日本東麗公司作為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生產(chǎn)能力和
4、水平最高的企業(yè),也有自己的碳纖維力學性能測試內(nèi)部規(guī)范,測試規(guī)范號和名稱為TY -030B-01碳纖維拉伸強度、拉伸彈性模量和斷裂延伸率測試方法。美國與碳纖維性能測試密切相關的標準為ASTMD4018-2011連續(xù)碳纖維和石墨纖維束性能的測試方法,其他線密度、密度等沿用紡織纖維、碳黑、塑料等 標準進行(表)。歐洲也針對碳纖維特點制定了相關性能測試方法的標準(表)。表美國碳纖維性能測試相關標準序號標準號中文標準名稱1ASTM連續(xù)碳纖維和石墨纖維束性能的測試方法D4018-20112ASTM米用密度梯度法測試塑料密度的測試方法D1505-20103ASTM紡織纖維線密度的測試方法D1577-2007
5、4ASTM炭黑碳含量的測試方法D7633-20135 ASTM D482-2007石油產(chǎn)品灰分的測試方法6ASTM紡織品中可萃取物的測試方法D2257-19987ASTMD4102-1982碳纖維的耐熱氧化性的試驗方法表碳纖維性能測試歐洲標準序號標準號中文標準名稱1ISO10618-2004碳纖維.樹脂浸漬紗線拉伸特性測定2ISO10548-2003碳纖維.尺寸的測定3ISO10119-1992碳纖維.密度測定4ISO10120-1991碳纖維.線性密度的測定5ISO10548-2003碳纖維.膠料含量的測定6ISO11567-1996碳纖維.長絲直經(jīng)和橫截面積的測定7ISO11566-199
6、6碳纖維.單絲樣品抗拉性能的測定8ISO碳纖維長絲紗.試驗方法和通用規(guī)范我國的碳纖維力學性能測試標準主要參考日本和美國的標準進行制定,在一 些細節(jié)和可操作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隨著我國碳纖維研究和生產(chǎn)水平的提高,我國碳纖維性能測試也逐漸形成了標準體系(表)。目前我國碳纖維性能測試標 準存在兩個體系,一個是以GB/T 3362為核心的碳纖維復絲拉伸性能試驗方法,基本滿足了我國常規(guī)碳纖維力學性能的測試,但存在標準在一些方面還需要進一 步改進,該標準同時規(guī)范了包括線密度、體密度、上漿劑含量的測試方法。另一 個是以GB/T26749為核心的碳纖維性能測試標準,在性能測試方面有了較完整的標準體系表我國碳
7、纖維性能相關測試標準序號標準號標準名稱1GB/T3362-1982碳纖維復絲拉伸性能試驗方法2GB/T3362-2005碳纖維復絲拉伸性能試驗方法3GB/T3364-2008碳纖維直徑和根數(shù)試驗方法4GB/T3366-1996碳纖維增強塑料纖維體積含量試驗方法5GB/T3855-2005碳纖維增強塑料樹脂含量試驗方法6GB/T26749-2011碳纖維浸膠紗拉伸性能的測定7GB/T30019-2013碳纖維密度的測定8GB/T29762-2013碳纖維纖維直徑和橫截面積的測定9GB/T29761-2013碳纖維浸潤劑含量的測定10GB/T23442-2009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結構和形態(tài)的測定
8、11GB/T26752-2011聚丙烯腈基碳纖維12QJ3074-1998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電阻率測試方法13GB18530-2001車間空氣中碳纖維粉塵職業(yè)接觸限值5.5.2碳纖維單絲力學性能測試單絲力學性能測試可以較為簡單快速的得到碳纖維拉伸力學性能,需要樣品量少,通常十厘米左右的纖維樣品就可以完成對碳纖維的力學性能表征,因此在早期應用較為普遍。由于單絲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存在人為影響較大、性能離散值較高等缺點,目前逐漸為束絲力學性能測試方法所取代。對于碳纖維單絲力學性能測試,JIS R7601-1986和ISO11566-1996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包括制樣、測試、試驗次數(shù)等。以JIS R76
9、01-1986為例,對于單纖維 的拉伸強度測試,需要將單根纖維從纖維束中抽出,并將其固定在試驗用底紙上, 用于固定單根纖維的底紙標準規(guī)定的形式如圖,以確保拉伸試驗時纖維標距為 25 ± 0.5mm測試是拉伸速度為-10mmmin,以斷裂時力值與單絲截面積計算拉伸強度, 在斷裂力值 20%-60%拉伸 - 形變曲線部分以斷裂力值的 20%-30%計算模量值。模量 計算采用如下公式:其中E:拉伸彈性模量,N/mm;A P為載荷增加量,N; A:試驗片的截面積 口吊;L:試驗片長度, mm A L:伸長量,mm K:裝置柔量校正系數(shù), mm/N>圖 單纖維固定用底紙裝置柔量校正系數(shù)需
10、通過不同標距測試,以斷裂伸長 / 斷裂力值對標距作圖, 延長到標距為零時的斷裂伸長 / 斷裂力值為裝置柔量校正系數(shù)。 在計算拉伸強度和 模量時,纖維截面積可以采用激光法、顯微鏡法、纖度和線密度計算法等。對于 試驗次數(shù),標準給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試驗次數(shù)的確定首先需進行 30 次試驗計算出 變異系數(shù),并根據(jù)試驗要求的概率和精確度的要求,通過圖或決定。利用預先進 行的試驗結果,算出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對應上述計算圖,將其連接為一條直線, 延長直線求出變動系數(shù),將此變動系數(shù)與所定的精度連接為一條直線,延長直線 與所定概率的刻度相交,求出試驗次數(shù)。如預先進行的試驗結果平均值為 35,標 準偏差,則變異系數(shù)為
11、 %,所需試驗精度為 %,則在 95%概率下試驗次數(shù)為 51 次, 99%概率下試驗次數(shù)為 86 次。圖試驗次數(shù)確定圖I圖試驗次數(shù)確定圖U5.5.3 碳纖維束絲力學性能測試碳纖維的束絲力學性能測試, 是將一束碳纖維作為整體進行拉伸測試, 從而獲 得碳纖維的拉伸強度、拉伸模量以及斷裂伸長率。碳纖維的束絲力學性能測試的 關鍵是在測試時絲束內(nèi)所有纖維同時受力并發(fā)生斷裂,因此需要對碳纖維進行上 膠制樣。碳纖維復絲力學性能測試必須首先用高分子樹脂對纖維束中的進行固定, 因此 需要采用浸漬樹脂對纖維進行浸漬處理。通常采用的浸漬樹脂為環(huán)氧樹脂的丙酮 溶液。為了確保浸漬均勻,必須保證樹脂或者樹脂溶液的粘度。對
12、固化后樹脂, 各標準都給出了相類似的要求,以日本標準為例,標準要求樹脂固化后的最大變 形,在碳纖維的拉伸形變的 2 倍以上,最好是 3 倍。通常碳纖維性能測試標準都 對測試環(huán)境的溫濕度有著較嚴格的規(guī)定,但對于浸漬過程環(huán)境的溫濕度并沒有作 相應規(guī)定,而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碳纖維進行樹脂浸漬過程中,環(huán)境的溫濕度,特別 是濕度對最終碳纖維性能測試結果有著重要影響, 環(huán)境濕度在大于 50%時,所制備 的樣條在進行測試是斷裂形式呈現(xiàn)多樣化非正常斷裂,使得測試結果偏低。關于制樣,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機器進行上膠、烘干制樣,所得到的樣品須平滑 無明顯的膠滴。樣條固化后樹脂含量通常為35-60%。日本標準推薦了自動制樣
13、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東麗公司 TY -030B-01碳纖維拉伸強度、拉伸彈性模量和斷 裂延伸率測試方法推薦的自動制樣裝置如圖,制樣溫度為25-30 C,制樣張力100-200g/束,制樣速度7m/min。所制的樣條樹脂含量需要在 30鵡上。圖 標準推薦的制樣裝置 圖 東麗內(nèi)部規(guī)范自動制樣裝置 為了在測試時能夠?qū)υ嚇舆M行很好的夾持,通常試樣兩端需要用加強片進行 加強。加強片可以采用各種材料,如 襯紙、金屬板、樹脂浸漬玻璃纖維布、鑄型熱硬化樹 脂、熱塑性樹脂等。圖為一種熱塑性樹脂加強片的形式,圖為金屬加強片。圖 熱塑性樹脂加強片圖金屬加強片在進行力學性能測試時,通常的標準規(guī)定的標距長度為150土
14、5mm或者200土 5mm沒有附有加強片的試驗片的場合,全長250± 5mn,或者300± 5mn,在采用引伸計測碳纖維模量時,纖維長度至少為引伸計長度的3倍。測試樣品數(shù)量方面,一般要求至少4個正常斷裂的試樣。測試過程的拉伸速度不同標準規(guī)定不盡相同,GB/T3362規(guī)定的拉伸速度為1-20 mm/min,ASTM D4018和JIS7608為不超過250 mm/min,而日本東麗公司內(nèi) 部測試規(guī)范為30-60 mm/min。對于拉伸速度的規(guī)定,GB/T 3362是所有標準中最小的。我國測試人員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對于通常碳纖維來說,拉伸速度對測試結果 影響不大,為提高測試效率,因
15、此可以適當放寬測試中的拉伸速度范圍。對于模量的測試,推薦使用引伸計,引伸計的量規(guī)長,最低50mm最好是100mm 引伸計線性允許誤差在以下??梢允褂脵C械式、光學式或者是激光式的變形測量 儀。對于纖維模量的計算,不同標準并不完全相同。JIS7608規(guī)定模量計算需根據(jù) 纖維類型確定,其模量計算的取值范圍如表。ASTM D4018艮據(jù)纖維本身特性對不同纖維的模量計算取值范圍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表)。日本東麗公司內(nèi)部測試規(guī)范規(guī)定對于T300級碳纖維,其模量取值范圍為應變的 %GB/T3362對模量取值范圍 并未做相關規(guī)定。有研究認為,對于T800級原絲,模量計算取值在 時,可以得到較好的結果。表JIS
16、7608 模量計算取值范圍絲破斷時的拉伸:()模量計算用拉伸間隔(%下限值上限值>三V三V備注: 典型產(chǎn)品的破斷時的拉伸(最大荷重時的拉伸百分率)由拉伸儀 決定,或者由測量出拉伸強度以及拉伸模量計算出。表 ASTM D4018對模量計算取值范圍5.5.4與碳纖維力學性能計算相關的物性測試碳纖維力學性能的計算涉及纖維截面積,而纖維截面積可以通過纖維的線密度(單位長度的質(zhì)量)和體密度進行計算。在纖維線密度和體密度測試過程中纖維 的上漿劑含量會對其產(chǎn)生影響,因此日本在其力學性能測試表準中同時對線密度、體密度和上漿含量的測試進行了規(guī)范。JIS R7605-1999對碳纖維線密度的試驗方法作出了規(guī)
17、定。對于有上漿劑附著 的碳纖維進行線密度試驗時,需要通過上漿劑含量進行計算補正。在進行線密度 測試之前,要將碳纖維保存在ISO 291所規(guī)定的標準試驗狀態(tài)之下,在試驗中也要將裝置以及試驗片維持在相同的條件下,一般為23C± 2C,50%R±5%RH此外也可以采用 JIS K 7100(塑料的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以及試驗場所的標準狀態(tài))中規(guī)定的23 C± 5C,50%RI+ 20/ 10%RH寸纖維進行與處理。每次截取碳纖維長度的要求 是每個試樣的質(zhì)量0.25g。表為碳纖維線密度與截取長度的關系。線密度結果為 至少3個試樣的平均值。碳纖維的截取時應對纖維施加一定的張力,日本標準
18、規(guī) 定為4mN/tex6mN/textexgf/tex)。截取的試樣需在 1.1.0.C土一5.C的溫度條件 下干燥1小時,并在干燥器中進行冷卻后進行稱量,采用下式計算無上漿劑碳纖 維的線密度:采用下式計算有上漿劑附著的紗線的線密度:其中,S:上漿劑附著率(%,m試驗片的質(zhì)量(g) L:試驗片的長度(m)0表.試驗片長度要求線密度tex試驗片的長度m未滿50質(zhì)量0.25g的長度大于等于50但未滿1255m大于等于125但未滿2502m大于等于2501m對除去上漿劑的碳纖維進行密度測定的包括液體置換法、浮沉法、密度梯度管法和比重瓶法。密度的測試時要考慮碳纖維上漿劑的影響。一般碳纖維的上漿 劑含量
19、在1%以下時,可以不考慮上漿劑的影響。密度梯度管法在測試多個碳纖維 樣品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密度梯度管制作方法示意圖如圖。圖密度梯度管制作示意圖上漿劑含量的測試可以采用溶劑萃取法、硫酸或者硫酸與過氧化氫的混合物氧化法和高溫熱熱解法去除碳纖維上的上漿劑,通過比較去除前后纖維質(zhì)量獲得上漿劑含量。ASTM D4018隹薦的方法為高溫裂解法。目前較為通用和方便的是溶劑萃取法,所使用的溶劑可以為 2- 丁酮(甲基乙基酮)、四氫咲喃、二氯甲烷(甲 叉二氯)、丙酮、二氯乙烷等有機溶劑溶劑。溶劑萃取法具體操作為:在進行試驗之前,要將試驗片保存在ISO 291所規(guī)定的標準試驗狀態(tài)之下,在試驗中也要將裝置以及試驗
20、片維持在相同的條件下。在測定質(zhì)量之前,需在 110C± 5C的溫度下對纖維干燥1小時。每次測試用的碳纖維質(zhì)量應為2g以上,上漿劑含量取2組測定值的平均值。測試前需將圓筒濾紙 放入干燥機中,在110C± 5C的溫度條件下干燥1小時,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 稱取圓筒濾紙的絕干質(zhì)量(m)。將碳纖維放入圓筒濾紙,稱取其絕干質(zhì)量(m)。將內(nèi)有試驗片的圓筒濾紙放入索式萃取器的虹吸室。往燒瓶中加入足量溶劑(約 200ml)來進行虹吸回流操作,回流時間不少于2小時。回流結束后取出圓筒濾紙及碳纖維,在室溫條件下放置10分鐘,使溶劑蒸發(fā)。將圓筒濾紙和碳纖維在110C ± 5C的溫度條
21、件下干燥1小時,在干燥器中進行冷卻后,稱取其絕干質(zhì)量(m)。如果所用溶劑的沸點100C時,干燥溫度應比溶劑的沸點高10Co采用以下公式計算出上漿劑含量(SC),結果用質(zhì)量百分比表示。其中,m萃取前圓筒濾紙的絕干質(zhì)量(g),m:萃取前試驗片和圓筒濾紙的絕干質(zhì) 量之和(g),m:萃取后試驗片和圓筒濾紙的絕干質(zhì)量之和(g)o參考文獻1 于法濤,王浩靜,李寶峰羥胺改性對聚丙烯腈預氧化纖維低溫碳化的影響J.合成纖維,2008 ( 10): 8-10,14.2 于法濤,王浩靜,侯亞琴,等.鹽酸羥胺對PAF基預氧化纖維裂解產(chǎn)物的影響J.化工新型材料,2009 ( 6): 63-64,77.3 肖建文 , 方
22、靜, 孫立.聚丙烯腈原絲碳化反應機理綜述 J .高科技纖維與應 用, 2005( 01): 24-27.4 王強.PAF預氧化纖維碳化焦油消除及控制的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6.5 王平華.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技術研究碳化過程及其表征 J .碳素,1987( 4): 26-34.童元建,王統(tǒng)帥,王小謙,等.PAF基碳纖維制備過程中的組成演變J.化工新型材料, 2011(4): 97-99,123.7 沙婷,羅發(fā),卿玉長,等.真空碳化處理對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介電性能的影響J.材料導報,2010 (18) : 47-49 .8 潘鼎,陳惠芳,李雨華,等.PAF預氧化纖維的分段碳化工藝研究J.中國
23、紡織大學學報, 1993( 6): 17-23.9 劉揚, 劉杰.碳化過程中改性聚丙烯腈預氧化纖維的高溫熱應力應變研究J .航空材料學報, 2005( 04): 30-34.10 劉煥章.碳纖維制備過程中元素含量變化與結構性能相關性研究 D .濟南: 山東大學, 2007.11 林樹波,齊志軍,王文勝 ,孫金峰 ,苑杰.預氧化牽伸對碳纖維強度的影響J .高科技纖維與應用, 2005(05): 10-12.12 季敏霞,王成國.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制備過程中微觀結構的演變 J .材料 導報, 2007( 5): 111-114.13 季敏霞.PAb原絲在預氧化和碳化過程中微觀結構的演變D.濟南:山東
24、大學, 2008.14 胡秀穎,王成國,王啟芬,等.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皮芯結構的形成與演變J .材料導報, 2010(17): 71-7.15 葛曷一,陳娟,柳華實,等.聚丙烯腈預氧化纖維碳化中的結構演變與碳纖維微觀結構 J .化工學報, 2009( 1 ): 238-243.16 高愛君,羅莎,王小謙,等.碳纖維制造過程中徑向差異表征及演變機理J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2( 1): 135-138,14.17 YUSOF N, ISMAIL A F. Post spinning and pyrolysis processes of polyacrylonitrile (Pan)-based
25、Carbon fiber an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 reviewJ.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2012, 93(0): 1-13.18 WEI Xie, CHENG Hai-feng, CHU Zeng-yong, et al. Effect of carbonization time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porous-hollow Carbon fibres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
26、009, 35(7): 2705-2710.19 ZHANG Wang-xi, LIU Jie, WU Gang. Evolution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an precursors during their conversion to Carbon fibersJ. Carbon, 2003, 41(14): 2805-2812.20 TSE-HAO K, TZY-CHIN D, JENG-AN P, 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AN-based Carbon fibers developed by two-st
27、age continuous carbonizationJ. Carbon, 1993, 31(5): 765-771.21 SUNG M G, SASSA K, TAGAWA T, et al. Application of a high magnetic field in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Carbon fibersJ. Carbon, 2002, 40(11): 2013-2020.22 RAHAMAN M A, ISMAIL A F, MUSTAFA A. A review of heat tre
28、atment on polyacrylonitrile fiber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7, 92(8): 1421-1432.23 MITTAL J, KONNO H, INAGAKI M, et al. Denitrogenation behavior and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 during carbonization of stabilized Pan fibersJ. Carbon, 1998, 36(9): 1327-1330.24 MITTAL J, BAHL O P, MATHUR R
29、B. Single step carbonization and graphitization of highly stabilized Pan fibersJ. Carbon, 1997, 35(8): 1196-1197.25 MATHUR R B, BAHL O P, MITTAL J.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Carbon fibres from Pan precursor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4, 51(2): 223-230.26 LEE J C, L
30、EE B H, KIM B G, et al. The effect of carbonization temperature of Pan fiber on the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Carb on ,1997, 35(10- 11): 1479-1484.27 LAFFONTL, MONTHIOUMX, SERINV, et al. An EELSstudy of the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Pan polymer to solid CarbonJ
31、. Carbon, 2004, 42(12 13): 2485-2494.28 JING, MIN. Chemic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during precarbonization of PAN-based stabilized fiber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50 - 600° C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9, 92(9): 1737-1742.29 GUIGON M, OBERLIN A. Heat-treatment of high
32、 tensile strengthPAN-based Carbon fibres: Microtextur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6, 27(1):1-23.30 FITZER E, FROHS W, HEINE M. Optimization of stabilization andcarbonization treatment of Pan fibres and 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ulting Carb
33、on fibresJ. Carbon, 1986, 24(4): 387-395.31 FITZER E, SIMITZIS J. The influence of copolymer content of the Pan precursor and of tensile load during oxidation and carboniz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Carbon fibresJ. Carbon, 1975, 13(6): 555.32 EDIE D D.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
34、pertiesof Carbon fibersJ. Carbon, 1998, 36(4): 345-362.33 DONNET J B, QIN R-y. Study of Carbon fiber surfaces by scanningtunnelling microscopy, part i. Carbon fibers from different precursors and after various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sJ. Carbon, 1992, 30(5): 787-796.34 DEURBERGUE A, OBERLIN A. Sta
35、bilization and carbonization of pan-based Carbon fibers as related to mechanical propertiesJ.Carbon, 1991,29(4- 5): 53 吳慶,陳惠芳,潘鼎.碳纖維表面處理與上漿綜述 J 材料導報, 2000(06):41-4254 劉建葉,陳娟,柳華實,等.轉相乳化法制備乙烯基酯樹脂碳纖維上漿劑J .材料工程, 2011(08): 82-86,92 .55 關蓉波,楊永崗,鄭經(jīng)堂,等.用 Weibull 統(tǒng)計方法來評價上漿對碳纖維強 度的影響 J .碳素, 2001(03):26-29.56
36、劉越.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性能影響因素的探討 J .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3, 28(2):29-33.57 林宏云,劉杰碳纖維表面改性及進展 J 碳素, 1985( 04): 26-33 58 曹芳維,李敏,王紹凱,等碳纖維與環(huán)氧樹脂潤濕和黏附作用 J 復合 材料學報, 2011( 04): 23-28 59 徐銀寶碳纖維上漿劑 J 產(chǎn)業(yè)用紡織品, 1992(4): 18-20 60 楊斌,王輝碳纖維上漿之探討 J 產(chǎn)業(yè)用紡織品, 1995(01): 21-25 61 楊禹,呂春祥,王心葵,等.納米 SiO_2改性乳液上漿劑對碳纖維抗拉強度 的影響 J 新型碳材料, 2006(03):263
37、-268 62 關蓉波,楊永崗,鄭經(jīng)堂,等.上漿劑對CF/EP界面粘結的影響J.纖維復合材料, 2002(01):23-24,26 .63 曹霞,溫月芳,張壽春,等.耐溫型碳纖維乳液上漿劑 J .新型碳材料, 2006(04):337-342.64 關蓉波,楊永崗,鄭經(jīng)堂,等.碳纖維乳液上漿劑 J .新型碳材料, 2002 (03): 49-51 ,55 .65 余奇平,滕翠青,余木火.國內(nèi)外碳纖維上漿劑研究現(xiàn)狀 J .纖維復合材 料, 1 997( 02): 50-54 .66 楊禹,呂春祥,王心葵,等.納米 SiO_2改性碳纖維乳液上漿劑的性能評價J .復合材料學報, 2007(02):
38、38-43 .67 王學蘭,曾黎明.碳纖維上漿劑的研究進展 J .碳素技術, 2011(02): 26-29.68 李超,郭臘梅.水性環(huán)氧樹脂碳纖維上漿劑的研制與性能分析 J .產(chǎn)業(yè)用 紡織品, 2011(06):40-42.69 蘇玉芹,湯冰潔,董安琪,等.聚乙二醇改性環(huán)氧乳液碳纖維上漿劑的研制J.復合材料學報,2011 ( 06): 1-4 .70 李陽,溫月芳,楊永崗,等.環(huán)氧樹脂上漿劑對PAF基碳纖維性能的影響J 合成纖維工業(yè), 2009(02): 1-371 封彤波,肇研,羅云烽,等不同上漿劑的國產(chǎn)碳纖維復合材料濕熱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9 (10) : 36-40 .72 丁東,肇研,羅云烽,等.上漿劑對碳纖維增強雙馬樹脂基復合材料力學 性能的影響 J 材料工程, 2009( S2): 200-203 73 張如良,黃玉東,劉麗,等上漿劑分子量對碳纖維表觀性能及其界面性能影響研究 J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1(03): 137-14374 張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區(qū)事業(yè)單位面向區(qū)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三支一扶”人員公開招考工作人員考試題及答案
- DB1402T40-2024 杏樹生產(chǎn)氣象服務規(guī)范
- 遂寧二手車輛買賣合同模板
- 器械招商合同模板
- 駁岸排水施工合同模板
- 公司合伙人合同模板
- 蘇州企業(yè)法律咨詢合同模板
- 電梯合同模板
- 水泥仿真樹合同模板
- 2024年黨紀黨規(guī)知識考試必考60個重點匯編
- 中考化學雙向細目表(共4頁)
- 2022年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 卒中中心預申報表1
- 六年級30道解方程應用題
- 淺談煉鋼轉爐檢修更換工藝
- 第二章算法與問題解決PPT課件
- 水滸傳人物解讀時遷課件
- 球罐聚氨酯噴涂保冷施工方案
- 物業(yè)項目經(jīng)理考試題(精華版)
-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學反思
- 游泳犯規(guī)及判罰修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