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_第1頁
食品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_第2頁
食品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_第3頁
食品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_第4頁
食品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品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中國海洋大學研 究 生 培 養(yǎng) 方 案(報表)一級學科名稱 食品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名稱 食品科學二級學科代碼 083201培養(yǎng)方案負責人 汪東風 聯(lián)系電話 82031575 電子郵件 wangdf 分管院長簽字: 院(系)蓋章填表日期: 年 月 日二級學科:_ _食品科學_英文名稱: Food science 代 碼:_083201_一、學科簡介本學科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碩士授予權,是水產(chǎn)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國家級重點學科,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本學科始建于1946年,1983年起具有水產(chǎn)品加工與貯藏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起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

2、年水產(chǎn)品加工與貯藏學科點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食品科學與工程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泰山學者1人,教授10人,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及相當人員12人。現(xiàn)承擔著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研究課題,獲得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及教學成果獎。本學科專業(yè)的特色是研究食品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和食品的安全性,開發(fā)現(xiàn)代食品加工與貯藏高新技術。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現(xiàn)代教學方式培養(yǎng)食品科學領域的高級研究、技術與管理人才。二、培養(yǎng)目標1. 博士生能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品德優(yōu)良,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具有較強的事

3、業(yè)心和獻身科學的精神;掌握食品科學的基礎理論、食品中各類成分性質和開發(fā)利用的基本原理,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并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較熟練地掌握12門外國語,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能夠在從事的研究方向上做出創(chuàng)造性成果,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2. 碩士生能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體、獻身食品科學與工程事業(yè)的精神。要求掌握從事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實踐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夠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發(fā)展趨勢及所選研究方向的研究前沿和重要研究成果,熟練掌握1門外國語,具有較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實

4、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三、學科研究方向及其導師序號研究方向名稱主要研究內容導師研究方向負責人推薦精選1食品化學與營養(yǎng)支持食品化學成分及其存在形式;食品活性成分及內源性有害成分的性質及其在加工及貯藏中變化規(guī)律、控制及除去方法和對食品營養(yǎng)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等。薛長湖、汪東風、許加超、王玉明、王靜鳳、高 昕等薛長湖2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食品中抗生素、重金屬等殘留及快速檢測技術;制定食品質量標準以及安全生產(chǎn)的管理監(jiān)控體系等。林 洪、張 瑾、馬洪明、韓玉謙、梁平方等林 洪3食品加工與功能食品研究食品保鮮機理和保鮮技術;食品功能性成分的分離、結構分析及其功能特性;功能性食品的研制與開發(fā)等。

5、李八方、曾名湧、張朝輝等李八方4生物工程食品酶學與食品品質的生化過程;生物工程技術與農(nóng)副產(chǎn)品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食源性有害微生物的控制與檢測技術;微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開發(fā)、功能評價及工程化技術。汪東風、江曉路、牟海津、劉天中、管 斌等汪東風四、修讀年限根據(jù)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條例(2005年9月修訂),我院研究生實行彈性學制,碩士生修讀年限一般為3年,對于表現(xiàn)突出、在研究方向上取得顯著成績(發(fā)表文章2篇,其中1篇為SCI或EI收錄)的研究生可適當縮短修讀年限至2年或2年半;博士生修讀年限為3至6年,提前攻博修讀年限為4至8年。五、培養(yǎng)體系(一)核心模塊碩士學位核心模塊課程設置核心模塊準予畢

6、業(yè)學位公共課學位基礎課學位專業(yè)課要求學分1978不低于4博士學位核心模塊課程設置核心模塊準予畢業(yè)學位公共課學位專業(yè)課要求學分853碩士學位公共課序號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12/361或2政治教研室2自然辯證法概論22/361或2政治教研室3碩士研究生外語44/721和2英語教研室碩士學位基礎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180M0001高級生物化學Advanced biochemistry33/481或2汪東風一級學科2180M0002現(xiàn)代食品測試技術Modern food detection te

7、chnology24/321或2徐瑋、徐杰一級學科3180M0003現(xiàn)代微生物應用技術Applied microbiology technology33/481江曉路一級學科推薦精選碩士學位專業(yè)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180M0005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體系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24/321張瑾2180M0009食品生物技術Food Biotechnology24/321管斌3180M0006食品物性學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24/322高昕4180M00

8、10食品添加劑研究進展Advanced Food Additive24/322曾名湧5180M0011食品風味化學Food Flavor Chemisrty24/322張朝輝博士學位公共課序號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23/541政治教研室2博士研究生外語36/1081英語教研室博士學位專業(yè)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180D0001食品化學研究進展Advanced food chemistry36/481汪東風一級學科2180D0003食品生物技術進展Advanced in Food Biotec

9、hnology36/481管 斌3180D0004食品科學研究前沿Advance o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36/481薛長湖雙語教學(二)拓展模塊拓展模塊包括公共選修課、專業(yè)選修課、學術活動、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實踐訓練等部分,碩士學位最低要求學分為14學分,博士學位最低要求學分為5學分。碩士學位拓展模塊課程設置拓展模塊準予畢業(yè)公共選修課專業(yè)選修課學術活動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實踐訓練要求學分1424不低于62113博士學位拓展模塊課程設置拓展模塊準予畢業(yè)公共專業(yè)學術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實踐推薦精選選修課選修課活動訓練要求學分52421碩士專業(yè)選修課序號課程編號中

10、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180M0013生物大分子分離技術S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Bio-macromolecules24/321或2馬洪明2180M0014食品安全學Food Safety and Evaluation24/322林洪3180M0015食品科學研究進展Advance on food science24/321或2薛長湖雙語教學4180M0021蛋白質化學Protein chemistry24/321或2管斌5180M0016功能成分與功能食品Functional compounds and functional

11、foods24/322王玉明6180M0017食品營養(yǎng)與生理學Food nutrition and physiology24/321或2王靜鳳7180M0019專業(yè)外語Special English12/162劉天中【備注】:選修“211”院校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課程可根據(jù)學時數(shù)計算學分,但不能超過4個學分。博士專業(yè)選修課序號課程編號中文課程名稱英文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180D0005食品安全性研究進展Status of food safety research24/321林 洪2180D0006活性成分與功能性食品進展The active composition and

12、progress of functional food24/322李八方前沿講座學術活動為本專業(yè)研究生必修內容,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前沿講座、學術報告等學術活動。具體要求:(1)研究生參加國外學術交流1次或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報告1次或參加國內學術報告46次;(2)就參加學術報告內容和心得提交4000字以上書面總結報告1份;(3)達到要求者由導師審核并簽署意見,可計2學分。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要求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180M0022碩士前沿講座參加國外學術交流1次或學術會議做報告1次或參加學術報告4次書面報告導師推薦精選2180D0007博士前沿講座參加國外學術交流1次或學術

13、會議做報告1次或參加學術報告6次書面報告導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是碩士研究生的必修內容,目的是為了是研究生通曉研究工作的運作規(guī)范,領會學術活動的嚴密性和公正性,提高學生自身的學術修養(yǎng)和學術道德,具體要求:(1)參加教授論壇不少于2次,統(tǒng)一組織知名教授就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修養(yǎng)進行講座;(2)參與具體學術實施環(huán)節(jié)24次,例如課題的申報和考核等,具體內容由導師確定;(3)做4000字以上總結報告,說明具體參加內容及學術規(guī)范心得。經(jīng)審核通過者可計1學分。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要求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180M0023碩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參加教授論壇2次;參與學術實施環(huán)節(jié)2次總結報告汪東風

14、(論文寫作)林 洪(學術規(guī)范)2180D0008博士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參加教授論壇2次;參與學術實施環(huán)節(jié)4次總結報告導師實踐訓練實踐訓練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學實踐、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3個部分,其中科研訓練部分是碩士研究生的必修部分。教學實踐:研究生參加教學工作(如指導本科生實驗、實習、批改作業(yè)、輔導答疑等),全部工作量應不低于32小時。研究生需要提交實踐報告1份,說明具體的教學實踐內容和工作量,經(jīng)教學負責教師審核通過后,可獲得1個學分??蒲杏柧殻ū匦蓿汗膭钛芯可e極參與科研項目,至少應參加1項導師的科研項目,提高自己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體考核方式和目標由導師自行確定,但無論

15、采用何種方式,研究生必修提交訓練總結報告1份,經(jīng)導師簽署意見,達到要求者,可計1學分。社會實踐:為加強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鼓勵研究生到社會上從事實踐活動。研究生應在導師認可情況下,到校外單位參與本學科領域相關的實踐活動,并就實踐內容、實踐目的和實踐體會做出4000字以上的實踐總結報告或社會發(fā)展報告,同時通過多媒體形式在院系范圍內集中進行公開交流。經(jīng)導師審核達到要求者,可計1學分。序號編號名稱具體要求考核方式考核負責人其它欄目1180M0024教學實踐工作量應不低于32小時實踐報告教學負責教師2180M0025科研訓練導師自行確定總結報告導師3180M0026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并公開交流實踐報告

16、導師碩士補修課序號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090302101213食品化學33/511汪東風本科生推薦精選2090303101245食品工藝學33/512董士遠本科生3090303101237食品保藏原理與技術33/511劉尊英本科生【備注】:補修課學分另計,不能代替該模塊中規(guī)定的各項學分。博士補修課序號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分周/總學時開課學期任課教師備注1180M0001高級生物化學33/481或2汪東風2180M0002現(xiàn)代食品測試技術24/321或2徐瑋、徐杰3180M0003現(xiàn)代微生物應用技術33/481江曉路【備注】:補修課學分另計,不能代替該模塊中規(guī)定的各

17、項學分。(三)保障模塊(各環(huán)節(jié)須注明學期、方式、標準及考核形式)1、碩士生資格考試1) 應完成核心模塊的考試,修滿規(guī)定的19學分。其中:學位公共課 須修 3門 7學分學位基礎課 須修 3門 8學分學位專業(yè)課 須修 23門 46學分同等學力學生和跨一級學科學生須補修覆蓋本學科所學專業(yè)的基礎理論課程,原則上不少于23門,學分另計,但不能頂替以上各項規(guī)定學分。2) 碩士研究生資格考試于第3學期中期以前進行,對入學以來的學習和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檢查其課程學習和學分是否滿足要求,學位課程考試成績達到70分、選修課程達到60分為合格。據(jù)此,以決定是否可進入學位論文階段。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時間由研究生指

18、導教師根據(jù)學校有關規(guī)定負責制定,學院不做統(tǒng)一安排。2、博士生資格考試1) 應完成核心模塊和拓展模塊全部課程的學習,總學分不低于13學分,其中核心模塊8學分,拓展模塊5學分。學位公共課 須修 2 門 5學分學位專業(yè)課 須修 12門 36學分學術活動 須參加 6 次 2學分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 須修 1學分專業(yè)選修課 須修 12門 24學分同等學力學生和跨一級學科學生須補修覆蓋本學科所學專業(yè)的基礎理論課程,原則上不少于23門,學分另計,但不能頂替以上各項規(guī)定學分。2) 博士研究生資格考試于第3學期進行。考試方式筆試與口試相結合,70分為合格。其中口試占30,筆試占70,英語水平達到能夠在SCI源期刊

19、發(fā)表文章。3、提前攻博生資格考試的要求1) 提前攻博生總學分不低于42學分,其中:核心模塊(不低于25學分):學位公共課 須修 5 門 12 學分學位基礎課 須修 3 門 8 學分學位專業(yè)課 須修 23 門 58 學分拓展模塊(不低于17學分):公共選修課 須修 12 門 2 學分學術活動 須參加 6 次 2 學分論文寫作與學術規(guī)范 須修 1 學分推薦精選科研訓練 須修 13 學分專業(yè)選修課 須修 56 門 912 學分2) 第3學期與碩士研究生同時進行中期篩選。第5學期初,由院考核小組進行學科綜合考試。凡業(yè)務知識和科研能力考試考核合格者,再根據(jù)其課程學習、政治思想、品德、紀律、學風等方面的表

20、現(xiàn),進行綜合考核,符合條件的,則進入博士論文階段。凡達不到要求的按碩士生中期篩選標準進行分流。作為博士生繼續(xù)培養(yǎng)的,參加博士生綜合考試合格后,轉入科學研究和撰寫博士論文階段;作為碩士生培養(yǎng)的,自第三學年開始轉入科學研究和撰寫碩士論文階段。4、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研究生開題報告采取和資格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在資格考試通過后隨即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中應具體說明以下內容:論文題目、選題依據(jù)、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論文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實施方案、預期成果及計劃進度等方面。博士學位論文選題應具有明顯的創(chuàng)新性,對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發(fā)展或國民經(jīng)濟建設有明確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開題報告由院統(tǒng)一組織進行。碩士生開題報

21、告由指導教師組織進行,須由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專家審定并簽署意見。5、論文研究進展報告博士論文研究過程中,應至少分3次以報告會的形式報告論文進展;碩士論文研究過程中,應至少組織1次報告會報告論文進展。論文研究進展報告的具體形式和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自行確定,并組織安排相關專家開展。六、總學分要求碩士學位要求總學分達到33學分,其中核心模塊不低于19學分,拓展模塊達到14學分。博士學位要求總學分達到13學分,其中核心模塊8學分,拓展模塊5學分。七、其它要求1、碩士生:從二年級開始每兩星期舉行1次講座;碩士期間作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學生為第二作者至少發(fā)表1篇論文;參加本專業(yè)本科生教學工作與實驗指導工作;參加部分與論文相關的科研活動。2、博士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