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1.gif)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2.gif)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3.gif)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4.gif)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12b112eb-a95a-43b1-825c-16409731f7e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藥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二五年三月一、概述藥物制劑要產生最佳療效,其藥物活性成分應當在預期時間段內釋放吸收并被轉運到作用部位達到預期的有效濃度。大多數(shù)藥物是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產生全身治療效果的,作用部位的藥物濃度和血液中藥物濃度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因此可以通過測定血液循環(huán)中的藥物濃度來獲得反映藥物體內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間接預測藥物制劑的臨床治療效果,以評價制劑的質量。允許這種預測的前提是制劑中活性成分進入體內的行為是一致并且可重現(xiàn)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ba(生物利用度)是反映藥物活性成分吸收進入體內的程度和速度的指標。過去出
2、現(xiàn)的一些由于制劑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導致的不良事件,使人們認識到確有必要對制劑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可重現(xiàn)性進行驗證,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產品要替代它的原創(chuàng)制劑進入臨床使用的時候。鑒于藥物濃度和治療效果相關,假設在同一受試者,相同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意味著在作用部位能達到相同的藥物濃度,并產生相同的療效,那么就可以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作為替代的終點指標來建立等效性,即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生物等效性)。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已經成為評價制劑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指導原則將重點闡述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的相關概念,應用
3、范圍和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的設計、操作和評價等。本指導原則主要是針對化學藥品口服制劑的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也適用于其他需要吸收起全身作用的化學藥品制劑。因為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有可能面臨多種情況,對于一些特殊問題,仍應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二、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基本概念及應用1. 生物利用度:是指藥物活性成分從制劑釋放吸收進入全身循環(huán)的程度和速度。一般分為絕對生物利用度和相對生物利用度。絕對生物利用度是以靜脈制劑(通常認為靜脈制劑生物利用度為100%)為參比制劑獲得的藥物活性成分吸收進入體內循環(huán)的相對量;相對生物利
4、用度則是以其他非靜脈途徑給藥的制劑(如片劑和口服溶液)為參比制劑獲得的藥物活性成分吸收進入體循環(huán)的相對量,2. 生物等效性:是指藥學等效制劑或可替換藥物在相同試驗條件下,服用相同劑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通常意義的be(生物等效性) 研究是指用ba(生物利用度) 研究方法,以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為終點指標,根據(jù)預先確定的等效標準和限度進行的比較研究。在藥代動力學方法確實不可行時, 也可以考慮以臨床綜合療效、藥效學指標或體外試驗指標等進行比較性研究,但需充分證實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了解以下幾個概念將有助于理解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原創(chuàng)藥(inno
5、vator product):是指已經過全面的藥學、藥理學和毒理學研究以及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證實其安全有效性并首次被批準上市的藥品。藥學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兩制劑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劑型,符合同樣的或可比較的質量標準,則可以認為他們是藥學等效的。藥學等效不一定意味著生物等效,因為輔料的不同或生產工藝差異等可能會導致藥物溶出或吸收行為的改變。治療等效性(therapeutic equivalence):如果兩制劑含有相同活性成分,并且臨床上顯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認為兩制劑具有治療等效性。如果兩制劑中所用輔料本身并不會導致有效性和安
6、全性問題,生物等效性研究是證實兩制劑治療等效性最合適的辦法。如果藥物吸收速度與臨床療效無關,吸收程度相同但吸收速度不同的藥物也可能達到治療等效。而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只是活性成分化學形式不同(如某一化合物的鹽、酯等)或劑型不同(如片劑和膠囊劑)的藥物制劑也可能治療等效。基本相似藥物(essentially similar product):如果兩個制劑具有等量且符合同一質量標準的藥物活性成分,具有相同劑型,并且經過證明具有生物等效性,則兩個制劑可以認為是基本相似藥物。從廣義上講,這一概念也應適用于含同一活性成分的不同的劑型,如片劑和膠囊劑。與原創(chuàng)藥基本相似藥物是可以替換原創(chuàng)藥使用的。ba(生物利
7、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均是評價制劑質量的重要指標,ba(生物利用度) 強調反映藥物活性成分到達體內循環(huán)的相對量和速度,是新藥研究過程中選擇合適給藥途徑和確定用藥方案(如給藥劑量和給藥間隔)的重要依據(jù)之一。be(生物等效性) 則重點在于以預先確定的等效標準和限度進行的比較,是保證含同一藥物活性成分的不同制劑體內行為一致性的依據(jù),是判斷后研發(fā)產品是否可替換已上市藥品使用的依據(jù)。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在藥品研發(fā)的不同階段有不同作用:在新藥研究階段,為了確定新藥處方、工藝合理性,通常需要比較改變上述因素后制劑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生物利用度;開發(fā)了新劑型,要對擬上市劑型進行生
8、物利用度研究以確定劑型的合理性,通過與原劑型比較的ba(生物利用度) 研究來確定新劑型的給藥劑量,也可通過be(生物等效性) 研究來證實新劑型與原劑型是否等效;在臨床試驗過程中,可通過be(生物等效性) 研究來驗證同一藥物的不同時期產品的前后一致性,如:早期和晚期的臨床試驗用藥品,臨床試驗用藥品(尤其是用于確定劑量的試驗藥)和擬上市藥品等。在仿制生產已有國家標準藥品時,可通過be(生物等效性) 研究來證明仿制產品與原創(chuàng)藥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是否可與原創(chuàng)藥替換使用。藥品批準上市后,如處方組成成分、比例以及工藝等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變更時,研究者需要根據(jù)產品變化的程度來確定是否進行be(生物等效性) 研
9、究,以考察變更后和變更前產品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以提高生物利用度為目的研發(fā)的新制劑,需要進行ba(生物利用度) 研究,了解變更前后生物利用度的變化。三、研究方法be(生物等效性) 研究是在試驗制劑和參比制劑生物利用度比較基礎上建立等效性,ba(生物利用度) 研究多數(shù)也是比較性研究,兩者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基本一致,只是研究目的不同,導致在某些設計和評價上有一些不同,故在這部分主要闡述be(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該方法同樣適合于ba(生物利用度) 研究,建議研究者根據(jù)產品研究目的來進行適當調整。目前推薦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包括體內和體外的方法。按方法的優(yōu)先考慮程度從高到低排列: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藥
10、效動力學研究方法、臨床比較試驗方法、體外研究方法。具體如下:藥代動力學研究即采用人體生物利用度比較研究的方法。通過測量不同時間點的生物樣本(如全血、血漿、血清或尿液)中藥物濃度,獲得藥物濃度-時間曲線(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來反映藥物從制劑中釋放吸收到體循環(huán)中的動態(tài)過程。并經過適當?shù)臄?shù)據(jù),得出與吸收程度和速度有關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如曲線下面積(auc)、達峰濃度(cmax)、達峰時間(tmax)等,通過統(tǒng)計學比較以上參數(shù),判斷兩制劑是否生物等效。藥效動力學研究在無可行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建立生物等效性研究時(如無靈敏的血藥濃度檢測方法、濃度和效應之間不存在線性
11、相關),可以考慮用明確的可分級定量的人體藥效學指標通過效應-時間曲線(effect-time curve)與參比制劑比較來確定生物等效性。臨床比較試驗當無適宜的藥物濃度檢測方法,也缺乏明確的藥效學指標時,也可以通過以參比制劑為對照的臨床比較試驗,以綜合的療效終點指標來驗證兩制劑的等效性。然而,作為生物等效研究方法,對照的臨床試驗可能因為樣本量不足或檢測指標不靈敏而缺乏足夠的把握度去檢驗差異,故建議盡量采用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通過增加樣本量或嚴格的臨床研究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以上局限。體外研究一般不提倡用體外的方法來確定生物等效性,因為體外并不能完全代替體內行為,但在某些情況下,如能提供充分
12、依據(jù),也可以采用體外的方法來證實生物等效性。根據(jù)生物藥劑學分類證明屬于高溶解度,高滲透性,快速溶出的口服制劑可以采用體外溶出度比較研究的方法驗證生物等效,因為該類藥物的溶出、吸收已經不是藥物進入體內的限速步驟。對于難溶性但高滲透性的藥物,如已建立良好的體內外相關關系,也可用體外溶出的研究來替代體內研究。四、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具體要求以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為終點指標的研究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一個完整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包括生物樣本分析、實驗設計、統(tǒng)計分析、結果評價四個方面內容。(一)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確證生物樣品一般來自全血、血清、血漿、尿液或其他組織
13、,具有取樣量少、藥物濃度低、干擾物質多以及個體的差異大等特點,因此必須根據(jù)待測物的結構、生物介質和預期的濃度范圍,建立適宜的生物樣品定量分析方法,并對方法進行確證。1. 常用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幾種分析方法有:(1)色譜法: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lcms、lc-ms-ms、gc-ms、gc-ms-ms)等,可用于大多數(shù)藥物的檢測;(2)免疫學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熒光免疫分析法等,多用于蛋白質多肽類物質檢測;(3)微生物學方法,可用于抗生素藥物的測定。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的選擇宜盡量選擇可行的靈敏度高的方法。2. 方法學確證(method v
14、alidation)建立可靠的和可重現(xiàn)的定量分析方法是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關鍵之一。為了保證分析方法可靠,必須進行充分的方法確證,一般應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考察:特異性(specificity)特異性是指樣品中存在干擾成分的情況下,分析方法能夠準確、專一地測定分析物的能力。必須提供證明所測定物質是受試藥品的原形藥物或特定活性代謝物,生物樣品所含內源性物質和相應代謝物、降解產物不得干擾對樣品的測定,如果有幾個分析物,應保證每一個分析物都不被干擾。應確定保證分析方法特異性的最佳檢測條件。對于色譜法至少要考察6個來自不同個體的空白生物樣品色譜圖、空白生物樣品外加對照物質色譜圖(注明濃度)及用藥后的生物樣
15、品色譜圖反映分析方法的特異性。對于以軟電離質譜為基礎的檢測法(lcms、lc-ms-ms)應注意考察分析過程中的介質效應,如離子抑制等。標準曲線和定量范圍(calibration curve)標準曲線反映了所測定物質濃度與儀器響應值之間的關系,一般用回歸分析方法(如用加權最小二乘法)所得的回歸方程來評價。應提供標準曲線的線性方程和相關系數(shù),說明其線性相關程度。標準曲線高低濃度范圍為定量范圍,在定量范圍內濃度測定結果應達到試驗要求的精密度和準確度。配制標準樣品應使用與待測樣品相同生物介質,不同生物樣品應制備各自的標準曲線,用于建立標準曲線的標準濃度個數(shù)取決于分析物可能的濃度范圍和分析物/響應值關
16、系的性質。必須至少用6個濃度建立標準曲線,對于非線性相關可能需要更多濃度點。定量范圍要能覆蓋全部待測的生物樣品濃度范圍,不得用定量范圍外推的方法求算未知樣品的濃度。建立標準曲線時應隨行空白生物樣品,但計算時不包括該點,僅用于評價干擾。標準曲線各濃度點的實測值與標示值之間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時,可判定標準曲線合格??山邮芊秶话阋?guī)定為最低濃度點的偏差在±20%以內,其余濃度點的偏差在±15%以內。只有合格的標準曲線才能對臨床待測樣品進行定量計算。當線性范圍較寬的時候,推薦采用加權的方法對標準曲線進行計算,以使低濃度點計算得比較準確。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17、quantitation,lloq)定量下限是標準曲線上的最低濃度點,表示測定樣品中符合準確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藥物濃度。lloq 應能滿足測定35 個消除半衰期時樣品中的藥物濃度或能檢測出cmax 的110120 時的藥物濃度。其準確度應在真實濃度的80%120%范圍內,相對標準差(rsd(相對標準差))應小于20%。應至少由5個標準樣品測試結果證明。精密度與準確度(prcision and accuracy) (偏差=【(實測值標示值)/標示值】x100%)精密度是指在確定的分析條件下,相同介質中相同濃度樣品的一系列測量值的分散程度。通常用質控樣品的批內和批間rsd(相對標準差)來考察方法
18、的精確度。一般rsd(相對標準差) 應小于15,在lloq 附近rsd(相對標準差) 應小于20。準確度是指在確定的分析條件下,測得的生物樣品濃度與真實濃度的接近程度(即質控樣品的實測濃度與真實濃度的偏差),重復測定已知濃度分析物樣品可獲得準確度。一般應在85115范圍內,在lloq附近應在80120范圍內。一般要求選擇高、中、低3個濃度的質控樣品同時進行方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考察。低濃度選擇在lloq 的3倍以內,高濃度接近于標準曲線的上限,中間選一個濃度。在測定批內精密度時,每一濃度至少制備并測定5個樣品。為獲得批間精密度應至少在不同天連續(xù)制備并測定3個合格的分析批(analytical r
19、un/analytical ba(生物利用度)tch),至少45 個樣品。樣品穩(wěn)定性(stability)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含藥生物樣品在室溫、冰凍或凍融條件下以及不同存放時間進行穩(wěn)定性考察,以確定生物樣品的存放條件和時間。還應注意考察儲備液的穩(wěn)定性以及樣品處理后的溶液中分析物的穩(wěn)定性,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重現(xiàn)性。提取回收率從生物樣本基質中回收得到分析物質的響應值除以純標準品產生的響應值即為分析物的提取回收率。也可以說是將供試生物樣品中分析物提取出來供分析的比例。應考察高、中、低3個濃度的提取回收率,其結果應當精密和可重現(xiàn)。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方法確證上述分析方法確證主要針對色譜法,很多參數(shù)和原
20、則也適用于微生物學或免疫學分析,但在方法確證中應考慮到它們的一些特殊之處。微生物學或免疫學分析的標準曲線本質上是非線性的,所以應盡可能采用比化學分析更多的濃度點來建立標準曲線。結果的準確度是關鍵的因素,如果重復測定能夠改善準確度,則應在方法確證和未知樣品測定中采用同樣的步驟。3. 方法學質控只有在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確證完成之后才能開始測定未知樣品。在測定生物樣品中的藥物濃度時應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所建立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可靠性。推薦由獨立的人員配制不同濃度的質控樣品對分析方法進行考核。每個未知樣品一般測定一次,必要時可進行復測。生物等效性試驗中,來自同一個體的生物樣品最好在同一批中測定。每個分
21、析批生物樣品測定時應建立新的標準曲線,并隨行測定高、中、低三個濃度的質控樣品。每個濃度至少雙樣本,并應均勻分布在未知樣品測試順序中。當一個分析批中未知樣品數(shù)目較多時,應增加各濃度質控樣品數(shù),使質控樣品數(shù)大于未知樣品總數(shù)的5%。質控樣品測定結果的偏差一般應小于15%,低濃度點偏差一般應小于20%,最多允許1/3 的質控樣品結果超過上述限度,但不能出現(xiàn)在同一濃度質控樣品中。如質控樣品測定結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則該分析批樣品測試結果作廢。濃度高于定量上限的樣品,應采用相應的空白介質稀釋后重新測定。對于濃度低于定量下限的樣品,在進行藥代動力學分析時,在達到cmax以前取樣的樣品應以零值計算,在達到cma
22、x 以后取樣的樣品應以無法定量(not detectable, nd)計算,以減小零值對auc 計算的影響。4 分析數(shù)據(jù)的記錄與保存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應通過實驗證明。在臨床報告中,應提供完成這些實驗工作的相關的詳細資料。建立一般性和特殊性標準操作規(guī)程、保存完整的實驗記錄是分析方法有效性的基本要素。生物分析方法建立中產生的數(shù)據(jù)和質控樣品測試結果應全部記錄并妥善保存,并提供足夠的可供評價的方法學建立和樣品分析的數(shù)據(jù)。至少應當提供的數(shù)據(jù)包括:4.1 方法建立的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的詳細描述;儀器設備、分析條件;該方法所用對照品(被測藥物、代謝物、內標物)的純度和來源;描述測定特異性、準確度、精密度、回收率、定
23、量限、標準曲線的實驗并給出獲得的主要數(shù)據(jù)列表;列出批內批間精密度和準確度的詳細結果;描述穩(wěn)定性考察及相關數(shù)據(jù);根據(jù)具體情況提供代表性的色譜圖或質譜圖并加以說明。4.2 樣品分析的數(shù)據(jù)樣品處理和保存的情況;分析樣品時標準曲線列表;用于計算結果的回歸方程;各分析批質控樣品測定結果綜合列表并計算批內和批間精密度、準確度;各分析批包括的未知樣品濃度計算結果。提供20%受試者樣品測試的色譜圖復印件,包括相應分析批的標準曲線和質控樣品的色譜圖復印件。注明缺失樣品的原因,重復測試的結果。對舍棄任何分析數(shù)據(jù)和選擇所報告的數(shù)據(jù)說明理由。4.3 其他相關信息項目編號、分析方法編號、分析方法類型、分析方法確證進行簡
24、化的理由、以及相應的項目計劃編號、標題等。(二)實驗設計與操作1. 交叉設計交叉設計是目前應用最多最廣的方法,因為多數(shù)藥物吸收和清除在個體之間均存在很大變異,個體間的變異系數(shù)遠遠大于個體內變異系數(shù),因此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要求按自身交叉對照的方法設計。把受試對象隨機分為幾組,按一定順序處理,一組受試者先服用受試制劑,后服用參比制劑;另一組受試者先服用參比制劑,后服用受試制劑。兩順序間應有足夠長的間隔時間,為清洗期(wash-out period)。這樣,對每位受試者都連續(xù)接受兩次或更多次的處理,相當于自身對照,可以將制劑因素對藥物吸收的影響與其他因素區(qū)分開來,減少了不同試驗周期和個體間差異對試驗
25、結果的影響。根據(jù)試驗制劑數(shù)量不同一般采用2×2 交叉、3×3 交叉等設計。如果是兩種制劑比較,雙處理、雙周期,兩序列的交叉設計是較好的選擇。如試驗包括3個制劑(受試制劑2個和參比制劑1個)時,宜采用3制劑3周期二重3×3 拉丁方試驗設計。各周期間也應有足夠的清洗期。設定清洗期是為了消除兩制劑的互相干擾,避免上個周期內的處理影響到隨后一周期的處理中。清洗期一般不應短于7 個消除半衰期。但有些藥物或其活性代謝物半衰期很長時則難以按此方法設計實施,在此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按平行組設計進行,但樣本量可能要增加。而對于某些高變異性藥物(highly variable drug
26、),根據(jù)具體情況,除采用增加例數(shù)的辦法外,可采用重復交叉設計,對同一受試者兩次接受同一制劑時可能存在的個體內差異進行測定。2. 受試者的選擇2.1 受試者入選條件:受試者的選擇應當盡量使個體間差異減到最小,以便能檢測出制劑間的差異。試驗方案中應明確入選和剔除條件。一般情況應選擇男性健康受試者。特殊作用的藥品,則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受試者。選擇健康女性受試者應避免懷孕的可能性。如待測藥物存在已知的不良反應,可能帶來安全性擔憂,也可考慮選擇患者作為受試者。年齡:一般1840 周歲,同一批受試者年齡不宜相差10 歲以上。體重:正常受試者的體重一般不應低于50kg。按體質指數(shù)(body massin
27、dex , bmi)體重(kg)身高2(m2)計算,一般應在標準體重范圍內。同一批受試者體重(kg)不宜懸殊過大,因為受試者服用的藥物劑量是相同的。受試者應經過全面體檢,身體健康,無心、肝、腎、消化道、神經系統(tǒng)、精神異常及代謝異常等病史;體格檢查示血壓、心率、心電圖、呼吸狀況、肝、腎功能和血象無異常,避免藥物體內過程受到疾病干擾。根據(jù)藥物類別和安全性情況,還應在試驗前、試驗期間、試驗后進行特殊項目檢查,如降糖藥應檢查血糖水平。為避免其他藥物干擾,試驗前兩周內及試驗期間禁服任何其他藥物。實驗期間禁煙、酒及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某些可能影響代謝的果汁等,以免干擾藥物體內代謝。受試者應無煙、酒嗜好。如有
28、吸煙史,在討論結果時應考慮可能的影響。如已知藥物存在遺傳多態(tài)性導致代謝差異,應考慮受試者由于慢代謝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性等問題。2.2 受試者例數(shù)受試者例數(shù)應當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對于目前的統(tǒng)計方法,18-24 例可滿足大多數(shù)藥物對樣本量的要求,但對某些變異性大的藥物可能需要適當增加例數(shù)。一個臨床試驗的例數(shù)多少是由三個基本因素決定的:(1)顯著性水平:即值的大小,通常取0.05 或5%;(2)把握度:即1-值的大小,一般定為不小于80%,其中是犯第類錯誤的概率,也就是把實際有效誤判為無效的概率;(3)變異性(cv%)和差別():兩藥等效性檢驗中檢測指標的變異性和差別越大所需例數(shù)越多。在試驗前并不知道和c
29、v%,只能根據(jù)已有的參比制劑的上述參數(shù)來估算或進行預試驗。另外,當一個生物利用度試驗完成后,可以根據(jù) 、cv%和把握度等參數(shù)來求n 值,并與試驗所選擇例數(shù)進行對比,檢驗試驗所采用例數(shù)是否合適。2.3 受試者分組必須采用隨機方法分組,各組間應具有可比性。3. 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test product and reference product ,t and r )參比制劑的質量直接影響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的可靠性,一般應選擇國內已經批準上市相同劑型藥物中的原創(chuàng)藥。在無法獲得原創(chuàng)藥時,可考慮選用上市主導產品作為參比制劑,但須提供相關質量證明(如含量、溶出度等檢查結果)及選擇理由。若為完成特定研究
30、目的,可選用相同藥物的其它藥劑學性質相近的上市劑型作為參比制劑,這類參比制劑亦應該是已上市的且質量合格的產品。參比制劑和受試制劑含量差別不能超過5%。對于受試制劑,應為符合臨床應用質量標準的中試/生產規(guī)模的產品。應提供該制劑的體外溶出度、穩(wěn)定性、含量或效價測定、批間一致性報告等,供試驗單位參考。個別藥物尚需提供多晶型及光學異構體的資料。參比制劑和受試制劑均應注明研制單位、批號、規(guī)格、保存條件、有效期。試驗結束后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應保留足夠長時間直到產品批準上市以備查。4. 給藥劑量進行藥物制劑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時,給藥劑量一般應與臨床單次用藥劑量一致,不得超過臨床推薦的單次最大劑量或已
31、經證明的安全劑量。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一般應服用相等劑量,需要使用不相等劑量時,應說明理由并提供所用劑量范圍內的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征依據(jù),結果可以劑量校正方式計算生物利用度。一般情況下普通制劑僅進行單劑量給藥研究即可,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進行多次給藥研究,如:(1)受試藥單次服用后原形藥或活性代謝物濃度很低,難以用相應分析方法精密測定血藥濃度時;(2)受試藥的生物利用度有較大個體差異;(3)藥物吸收程度相差不大,但吸收速度有較大差異;(4)緩控釋制劑。進行多次給藥研究應按臨床推薦的給藥方案給藥,至少連續(xù)3次測定谷濃度確定血藥濃度達穩(wěn)態(tài)后選擇一個給藥間隔取樣進行測定,并據(jù)此計算生物利用度。5.
32、 取樣取樣點的設計對保證試驗結果可靠性及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計算的合理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常應有預試驗或參考國內外的藥代文獻,為合理設計采樣點提供依據(jù)。應用血藥濃度測定法時,一般應兼顧到吸收相、平衡相(峰濃度)和消除相。在藥物濃度時間曲線各時相及預計達峰時間前后應有足夠采樣點,使?jié)舛葧r間曲線能全面反應藥物在體內處置的全過程。服藥前應先取空白血樣。一般在吸收相部分取2-3個點,峰濃度附近至少需要3個點,消除相取3-5個點。盡量避免第一個點即為cmax,預試驗將有助于避免這個問題。采樣持續(xù)到受試藥原形或其活性代謝物35個半衰期時,或至血藥濃度為cmax 的110120,auc0-t/auc0-通常
33、應當大于80%。對于長半衰期藥物,應盡可能取樣持續(xù)到足夠比較完整的吸收過程,因為末端消除項對該類制劑吸收過程的評價影響不大。多次給藥研究中,對于一些已知生物利用度受晝夜節(jié)律影響的藥物,則應該連續(xù)24小時取樣。當受試藥不能用血藥濃度測定方法進行生物利用度檢測時,若該藥原形或活性代謝物主要由尿排泄(大于給藥劑量的70%),可以考慮尿藥法測定,以尿樣中藥物的累積排泄量來反映藥物攝入量。試驗藥品和試驗方案應當符合生物利用度測定要求。尿樣的收集采用分段收集法,其采集頻度、間隔時間應滿足估算受試藥原形藥或活性代謝物經尿的排泄程度。但該方法不能反映藥物吸收速度,誤差因素較多,一般不提倡采用。某些藥物在體內迅
34、速代謝無法測定生物樣品中原形藥物,也可采用測定生物樣品中主要代謝物濃度的方法,進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試驗。6.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計算一般用非房室數(shù)學模型分析方法來估算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用房室模型方法估算藥代參數(shù)時,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軟件其值可能有較大差異。研究者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使用,但所用軟件必須經確證并應在研究報告中注明所用軟件。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其主要測量參數(shù)cmax 和tmax 均以實測值表示。auc0t 以梯形法計算,故受數(shù)據(jù)處理程序影響不大。7. 研究過程標準化整個研究過程應當標準化,以使得除制劑因素外,其他各種因素導致的體內藥物釋放吸收差異減少到最小,包括受試者的飲食、活動都應控
35、制。試驗工作應在i 期臨床試驗觀察室進行。受試者應得到醫(yī)護人員的監(jiān)護。受試期間發(fā)生的任何不良反應,均應及時處理和記錄,必要時停止試驗。(三)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分析1. 數(shù)據(jù)表達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必須提供所有受試者各個時間點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的藥物濃度測定數(shù)據(jù)、每一時間點的平均濃度(mean)及其標準差(sd)和相對標準差(rsd),提供每個受試者的濃度時間曲線(c-t 曲線)和平均c-t 曲線以及c-t 曲線各個時間點的標準差。不能隨意剔除任何數(shù)據(jù)。脫落者的數(shù)據(jù)一般不可用其他數(shù)據(jù)替代。2.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2.1 單次給藥的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
36、提供所有受試者服用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的auc0t,auc0、cmax、tmax、t1/2、cl、vd、 f 等參數(shù)及其平均值和標準差。cmax 和tmax 均以實測值表示。auc0t 以梯形法計算;auc0按公式計算:auc0auc0tct/ z(t 為最后一次可實測血藥濃度的采樣時間;ct 為末次可測定樣本藥物濃度; z 系對數(shù)濃度-時間曲線末端直線部份求得的末端消除速率常數(shù),可用對數(shù)濃度-時間曲線末端直線部分的斜率求得;t1/2 用公式t1/20.693 z 計算。以各個受試者受試制劑(t)和參比制劑(r)的auc0t 按下式分別計算其相對生物利用度(f)值:當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劑量相同時
37、:fauctaucr×100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劑量不同時,若受試藥物具備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可按下式以劑量予以校正:f【auct×draucr×dt】 ×100(auct、aucr分別為t 和r 的auc;dr、dt 分別為t 和r 的劑量).3.2.2 對于多次給藥的 ba(生物利用度) 和be(生物等效性) 研究,提供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的三次谷濃度數(shù)據(jù)(cmin),達穩(wěn)態(tài)后的aucss css-max、css-min 、t ss-max、t1/2 、f、df 等參數(shù)。當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劑量相等時,f 值按下式計算:faucss taucss r
38、215;100(式中aucss t 和aucss r 分別為t 和r 穩(wěn)態(tài)條件下的auc)3. 統(tǒng)計分析3.1 對數(shù)轉換評價be(生物等效性) 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auc0t 和cmax 在進行等效性檢驗前必須作對數(shù)轉換。當數(shù)據(jù)有偏倚時經對數(shù)轉換可校正其對稱性。此外,統(tǒng)計中數(shù)據(jù)對比宜用比值法而不用差值法,通過對數(shù)轉換,可實現(xiàn)將均值之比置信區(qū)間轉換為對數(shù)形式的均值之差的計算。3.2 等效判斷標準當前普遍采用主要藥代參數(shù)經對數(shù)轉換后以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顯著性檢驗,然后用雙單側t檢驗和計算90置信區(qū)間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來評價和判斷藥物間的生物等效性。方差檢驗是顯著性檢驗,設定的無效假設是兩藥無
39、差異,檢驗方式為是與否,在p<0.05 時認為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但不一定不等效;p>0.05時認為兩藥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但p>0.05 并不能認為兩者相等或相近。在生物利用度試驗中,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判斷藥物制劑間、個體間、周期間和服藥順序間的差異。在生物等效性實驗中,方差分析可提示誤差來源,為雙單側t 檢驗計算提供了誤差值(mse)。雙單側t 檢驗及(12 )%置信區(qū)間法是目前生物等效檢驗的唯一標準。雙向單側t檢驗是等效性檢驗,設定的無效假設是兩藥不等效,受試制劑在參比制劑一定范圍之外,在p<0.05 時說明受試制劑沒有超過規(guī)定的參比制劑
40、的高限和低限,拒絕無效假設,可認為兩藥等效。(12 )%置信區(qū)間是雙單側t檢驗另一種表達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在高、低2 個方向對受試制劑的參數(shù)均值與高低界值之間的差異分別作單側t 檢驗,若受試制劑均數(shù)在高方向沒有大于等于參比制劑均數(shù)的125(p0.05),且在低方向也沒有小于等于參比制劑均數(shù)的80(p0.05),即在兩個方向的單側t檢驗,都能以95的置信區(qū)間確認沒有超出規(guī)定范圍,則可認為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等效。等效判斷標準,一般規(guī)定,經對數(shù)轉換后的受試制劑的auc0t 在參比制劑的80-125范圍, 受試制劑的cmax 在參比制劑的70-143范圍 。根據(jù)雙單側檢驗的統(tǒng)計量,同時求得(12
41、)%置信區(qū)間,如在規(guī)定范圍內,即可有12 的概率判斷兩藥生物等效。如有必要時,應對tmax 經非參數(shù)法檢驗,如無差異,可以認定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等效。4. 群體生物等效性和個體生物等效性目前均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生物等效性)評價方法,藥物生物等效性的統(tǒng)計推斷是以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生物利用度參數(shù)平均值為考察指標的,從他們的樣本均數(shù)推斷總體均數(shù)是否等效。由于平均生物等效性只考慮參數(shù)平均值,未考慮變異及分布,不能保證個體間生物利用度相近,對低變異和高變異藥物設置的生物等效性標準一樣。因此也有提出群體等效(population bioequi
42、valence, pbe(生物等效性)和個體生物等效性(individualbioequivalence,ibe(生物等效性)的概念。pbe(生物等效性)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某仿制藥應用于人群的效果,不但要對被比較制劑均值的差別進行檢驗,還要比較被比較制劑的群體變異。ibe(生物等效性) 評價除了比較均值的差別,還要比較個體內變異、個體和制劑間的交互作用,從而判斷患者換用其它藥物后是否合適。因為目前對pbe(群體生物等效性) 和ibe(個體生物等效性) 評價方法經驗有限,而且目前大多數(shù)藥物運用abe(平均生物等效性) 評價方法可以滿足要求,因此暫不對此提出要求。建議結合申報品種考慮,參照相關
43、文獻選擇適宜的評價方法。(四)結果評價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種藥物的不同制劑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給予相同劑量,其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沒有明顯差異。故對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的生物等效性評價,應從藥物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兩方面進行,評價反映這兩方面的3 個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即auc0t、cmax 和tmax 是否符合前述等效標準。目前比較肯定auc 對藥物吸收程度的衡量作用,而cmax、tmax 依賴取樣時間的安排,用它們衡量吸收速率有時是不夠準確的,不適合用于具有多峰現(xiàn)象的制劑及個體變異大的實驗。故在評價時,若出現(xiàn)某些不等效特殊情況,需具體問題加以具體分析。對于auc,一般要求90可信區(qū)間在80125范圍內。對
44、于治療窗窄的藥物,這個范圍可能應適當縮小,而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如果經臨床證實合理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放寬范圍。對cmax 也是如此。而對于tmax,一般在釋放快慢與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密切相關時需要統(tǒng)計評價,其等效范圍可根據(jù)臨床要求來確定。對于出現(xiàn)受試制劑生物利用度高于參比制劑的情況,即所謂超生物利用度(suprabioavailability),可以考慮兩種情況:1)參比制劑是否本身生物利用度低的產品,因而受試制劑表現(xiàn)出生物利用度相對較高;2)參比制劑質量符合要求,受試制劑確實超生物利用度。結果的評價應結合研究目的出發(fā),進行生物等效性評價的目的提供兩制劑可替換使用的依據(jù);進行生物利用度研究,則主要
45、分析獲得的相對生物利用度數(shù)值進一步指導確定新劑型的臨床使用劑量。(五)臨床報告內容為了滿足評價的需求,一份生物等效性研究臨床報告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1)實驗目的;(2)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考察的數(shù)據(jù),提供必要的圖譜;(3)詳細的實驗設計和操作方法,包括全部受試者的資料、樣本例數(shù)、參比制劑、給藥劑量、服藥方法和采樣時間安排;(4)原始測定未知樣品濃度全部數(shù)據(jù),每個受試者藥代參數(shù)和藥時曲線;(5)采用的數(shù)據(jù)處理程序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以及詳細統(tǒng)計過程和結果;(6)服藥后的臨床不良反應觀察結果,受試者中途退出和脫落記錄及原因;(7)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結果分析以及討論;(8)參考文獻。正文前應有
46、簡短摘要;正文末,應注明實驗單位、研究負責人、參加實驗人員,并簽名蓋章,以示對研究結果負責。五、特殊制劑以上研究方法主要針對普通口服制劑,在某些特殊劑型要求可能不同:(一)口服緩(控)釋制劑緩(控)釋制劑因為采用了新技術改變了其體內釋放吸收過程,因此必須進行生物利用度比較研究以證實其緩(控)釋特征,但在實驗設計和評價時與普通制劑都有不同。一般要求應在單次給藥和多次給藥達穩(wěn)態(tài)兩種條件下進行。由于緩(控)釋制劑釋放時間長,可能受食物影響大,因此必要時還應考慮食物對吸收的影響。1. 單次給藥試驗旨在比較受試者于空腹狀態(tài)下服用緩(控)釋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的生物等效性,確認受試制劑的
47、緩(控)釋藥代動力學特征。實驗設計基本同普通制劑,給藥方式應與臨床推薦用法用量一致。1.1 參比制劑:若國內已有相同產品上市,應選用該緩(控)釋制劑相同的國內上市的原創(chuàng)藥或主導產品作為參比制劑;若系創(chuàng)新的緩(控)釋制劑,則以該藥物已上市同類普通制劑的原創(chuàng)藥或主導產品作為參比制劑。1.2 應提供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shù):同樣應提供(1)各受試者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的不同時間點生物樣品藥物濃度,以列表和曲線圖表示;(2)計算各受試者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并計算均值與標準差:auc0t、auc0、cmax、tmax、f 值,并盡可能提供其它參數(shù)如平均滯留時間(mrt)等體現(xiàn)緩(控)釋特征的指標。1.3 結果評價:
48、緩(控)釋受試制劑單次給藥的相對生物利用度估算同普通制劑。如緩(控)釋受試制劑與緩(控)釋參比制劑比較,如auc、cmax、tmax均符合生物等效性統(tǒng)計學要求,可認定兩制劑于單次給藥條件下生物等效;若緩(控)釋受試制劑與普通制劑比較,一般要求auc 不低于普通制劑80%,而cmax 明顯降低,tmax 明顯延遲,即顯示該制劑具緩釋或控釋動力學特征。2. 多次給藥試驗旨在比較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多次連續(xù)用藥達穩(wěn)態(tài)時,藥物的吸收程度、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和波動情況。2.1 給藥方法:按臨床推薦的給藥方案連續(xù)服藥的時間達7個消除半衰期后,通過連續(xù)測定至少3 次谷濃度(谷濃度采樣時間應安排在不同日的同一時間內)
49、,以證實受試者血藥濃度已達穩(wěn)態(tài)。達穩(wěn)態(tài)后參照單次給藥采樣時間點設計,測定末次給藥完整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以普通制劑為參比時,普通制劑與緩(控)釋制劑應分別按推薦臨床用藥方法給藥(例如普通制劑每日2 次,緩(控)釋制劑每日1 次),達到穩(wěn)態(tài)后,緩(控)釋制劑選末次給藥,參照單次給藥采樣時間點設計,然后計算各參數(shù),而普通制劑仍按臨床用法給藥,按2次給藥的藥時曲線確定采樣時間點,測得auc是實際2次給藥后的總和,穩(wěn)態(tài)峰濃度、達峰時間及谷濃度可用2次給藥的平均值。如用劑量調整公式計算auc(如以1次給藥auc的2倍計),將會使測得的auc值不能準確反映實際auc值。2.2 應提供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與數(shù)據(jù)
50、:(1)各受試者緩(控)釋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不同時間點的血藥濃度數(shù)據(jù)以及均數(shù)和標準差;(2)各受試者末次給藥前至少連續(xù)3次測定的谷濃度(cmin);(3)各受試者在血藥濃度達穩(wěn)態(tài)后末次給藥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穩(wěn)態(tài)峰濃度(css-max)、達峰時間(tmax)及谷濃度(c ss-min)的實測值。并計算末次劑量服藥前與達 時間點實測css-min 的平均值;(4)各受試者的穩(wěn)態(tài)藥時曲線下面積(aucss)、平均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cav)。cavaucss ,式中aucss 系穩(wěn)態(tài)條件下用藥間隔期0 時間的auc, 是用藥間隔時間;(5)各受試者血藥濃度波動度(dfss)。df(cmax-cmin)
51、/cav×1002.3 結果評價:一般同緩(控)釋制劑的單次給藥試驗的統(tǒng)計。當緩釋制劑與普通制劑比較時,對于波動系數(shù)的評價,應結合緩釋制劑本身的特點具體分析。另外,對于不同的緩(控)釋劑型,如結腸定位片、延遲釋放片等,還應當考慮劑型的特殊性來設計試驗,增加相應考察指標以體現(xiàn)劑型特點。(二)特殊活性成分制劑如活性成分為蛋白質多肽、激素、維生素、電解質等,因為存在內源性物質干擾問題以及體內降解問題,所以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的確定是其重點。同樣建議參照國內外相關文獻針對自身品種考慮。(三)復方制劑對復方化學藥品制劑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情況下某一成分的體內行為不能說明其它成分的體內行為,故原則上
52、應證實每一個有效成分的生物等效性。試驗設計時應盡量兼顧各個成分的特點。六、結語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只是作為一個驗證制劑質量的方法學手段。受試制劑能否達到預期的生物利用度,受試制劑是否能達到與原創(chuàng)制劑或其他已經過臨床試驗證明了安全與有效藥物的生物等效,都應該從最開始的處方篩選、生產工藝條件以及質量研究等方面著手,盡可能分析原創(chuàng)制劑或參比制劑的有關文獻,以實現(xiàn)研究目的。七、名詞解釋介質效應:由于樣品中存在干擾物質,對響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標準樣品(standard sample):在生物介質中加入已知量分析物配制的樣品,用于建立標準曲線,計算質控樣品和未知樣品中分析物濃度。質控樣品(quality control sample):質控樣品系將已知量的待測藥物加入到生物介質中配制的樣品,用于監(jiān)測生物分析方法的效能和評價每一分析批中未知樣品分析結果的完整性和正確性。一般配制高、中、低三個濃度的質控樣品。分析批(analytical run/batch):包括待測樣品、適當數(shù)目的標準樣品和質控樣品的完整系列。由于儀器性能的改善和自動進樣器的使用,一天內可以完成幾個分析批,一個分析批也可以持續(x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餐廳裝修合同范本
- 副總勞務合同范本
- 產品轉讓合同范本
- 商業(yè)使用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 修腳店入股合同范例
- 二手升降機銷售合同范例
- 工程服務類合同范本
- 教學儀器購銷合同范本
- 出境社旅游合同范本
- 農業(yè)種植項目合同范例
- 交通法規(guī)課件
- (優(yōu)化版)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2024年修訂版】
- 《Python程序設計》課件-1:Python簡介與應用領域
- 各類心理量表大全
- DB12T990-2020建筑類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設計方案規(guī)范
- 醫(yī)學教程 常見急腹癥的超聲診斷課件
- DB11T 1481-2024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規(guī)范
- 《氓》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網(wǎng)店運營與管理》第3版 課件全套 白東蕊 第1-11章 網(wǎng)上開店概述- 移動網(wǎng)店運營
- 2024年全國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電網(wǎng)計算機考試歷年考試題(附答案)
- 化學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