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窯工藝計算_第1頁
新型干法窯工藝計算_第2頁
新型干法窯工藝計算_第3頁
新型干法窯工藝計算_第4頁
新型干法窯工藝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型干法窯工藝計算一、NSP窯規(guī)格1.1NSP窯規(guī)格的確定1.1.1 NSP窯的直徑要求生產能力 2000t/d由經驗公式: G=53.5Di3.14其中G(t/d)窯產量,Di為窯筒體有效內徑(m) 取窯內耐火磚的厚度=300mm則窯內徑D= =3.2+20.3=3.8(m)1.1.2NSP窯的長度 將Di =3.2帶入經驗公式 : “鵬飛”回轉窯產品系列: 規(guī)格(單位:米)3.5m×54m3.8m×58m4.0m×60m4.3m×64m4.8m×74m5.0m×74m5.6m×87m初步確定窯的規(guī)格為3.8m×

2、58m 即D=3.8米 L=58米1.1NSP窯產量的標定根據經驗公式,將Di =3.2米,L=58米代入 =8.491×3.22.382×580.680=2014t/d由于經驗公式受數量、地域、工藝、時間限制,以及產量受窯規(guī)格、原燃料、操作等影響極大。根據山西靈丘豪洋公司用3.8m×58m窯的生產實際(大于2000t/d)確定窯的規(guī)格為3.8m×58m 二、 主要熱工參數的計算2.1 NSP窯系統(tǒng)物料平衡2.1 NSP窯系統(tǒng)熱平衡2.1 NSP窯系統(tǒng)主要熱工參數的計算原始資料窯型為4.0m×60m帶DD型預分解窯。生產品種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熟料

3、。物料化學成分見表1-1。燃料元素分析和工業(yè)分析及發(fā)熱量見表1及表2。 表1-1 物料化學成分 單位:%成分項目燒失量SiO2Al2O3Fe2O3CaOMgOSO3其他總和干生料熟料 煤粉35.880013.2722.4851.603.035.5431.792.093.794.1644.6866.833.620.290.590.680.160.052.200.600.725.59100.00100.00100.00 表1-2 燃料元素分析 單位:% CyHySyNyOyAyWy60.103.960.350.977.9125.711.00表1-3 工業(yè)分析及發(fā)熱量 單位:% AyVyFCyWyQ

4、yDW/ (kJ/kg)25712836449310023614溫度。 a.入預熱器生料溫度:50。b.入窯回灰溫度:50。c.入窯一次空氣溫度:30。d. 入窯二次空氣溫度:950。e.環(huán)境溫度:30。f.入窯、分解爐燃料溫度:60。g. .入分解爐二次空氣溫度:740。h.熟料出窯溫度:1360。i.廢氣預熱器溫度:340。j.飛灰出預熱器溫度:300。入窯風量比(%)。一次空氣(K1):二次空氣(K2):窯頭漏風(K3)=15:80:5。燃料比(%)。 回轉窯(Ky):分解爐(KF)=40:60。出預熱器飛灰量:0.1kg/kg熟料。出預熱器飛灰燒失量:35.20%。各處過??諝庀禂怠8G

5、尾:y=1.05;分解爐混合室出口:L=1.15;預熱器出口:f=1.40。其中,預熱器漏風量占理論空氣量的比例K4=0.16。分解爐及窯尾漏風(包括分解一次空氣量)占分解爐用燃料理論空氣量的比例K5=0.05。電收塵和增濕塔綜合收塵效率為99.6%。熟料的成熟:1736.9kJ/kg熟料。系統(tǒng)表面散熱損失: 460kJ/kg熟料。生料水分:0.2%。窯的產量2000t/日(或83.3t/h)。解 物料平衡與熱量平衡計算步驟如下。基準:1kg熟料,溫度:0;范圍:回轉窯+分解爐+預熱器系統(tǒng)。根據確定的基準和范圍,繪制物料平衡圖(圖1)、熱量平衡圖(圖2)。物料平衡計算如下(1) 收入項目燃料總

6、消量mr(kg/kg) 其中,窯頭燃料量myr=kymr,分解爐燃料量mFr=kFmr。生料消耗量、入預熱器物料量a. 干生料理論消耗量 mgsl=式中 a燃料灰分摻入量,100%。b. 出電收塵飛損量及回灰量 /0.10 kg/kgmyh=mfhmFh=0.100.0004=0.0996/c. 考慮飛損后干生料實際消耗量 /d. 考慮飛損后生料實際消耗量 /e. 入預熱器物料量 入預熱器物料量= /入窯系統(tǒng)空氣量a. 燃料燃燒理論空氣量 (標準狀態(tài)) /煤b. 入窯實際干空氣量 /kg(標準狀態(tài)) /其中,入窯一次空氣量、二次空氣量及漏風量分別為 c. 分解爐從冷卻機抽空氣量 出分解爐混合室

7、過??諝饬?/(標準狀態(tài)) 分解爐燃料燃燒空氣量 /(標準狀態(tài)) 窯尾過??諝饬?/(標準狀態(tài)) 分解爐及窯尾漏入空氣量 /(標準狀態(tài))分解爐從冷卻機抽空氣量 /(標準狀態(tài)) /d. 漏入空氣量 預熱器漏入空氣量為 /kg(標準狀態(tài))窯尾漏入空氣總量為 Vlok2=1.293×Vlok2=1.513mr全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為 /kg(標準狀態(tài)) mlok=1.293Vlok=1.293×1.299mr=1.680 / (2)支出項目 熟料:出預熱器廢氣量a. 生料中物理水含量 / /kg(標準狀態(tài))b. 生料中化學水含量 / /kg(標準狀態(tài))c. 生料分解放CO2出氣體量 /

8、 (標準狀態(tài))d. 燃料燃燒生成理論煙氣量 /kg(標準狀態(tài)) /kg(標準狀態(tài)) /kg(標準狀態(tài)) /kg(標準狀態(tài)) kg/kge. 煙氣中過剩空氣量 /kg(標準狀態(tài))其中,有 /kg(標準狀態(tài))/kg(標準狀態(tài))f. 總廢氣量 /kg(標準狀態(tài))出預熱器飛灰量 熱量平衡計算如下。() 收入項目 燃料燃燒生成熱kJ/kg 燃料帶入顯熱 060時熟料平均比熱容r1.154kJ/(kg·) 生料帶入量 050時,水的平均比熱容(kg·),干生料平均比熱容(kg·) 入窯回灰?guī)霟崃?050時,回灰平均比熱容(/kg·) 空氣帶入熱量a. 入窯一次空氣

9、帶入熱量 030時,空氣平均比熱容/kg·)b. 入窯二次空氣帶入熱量 0950時,空氣平均比熱容/kg·)c. 入分解爐二次空氣帶入熱量 kJ/kg 0740時,空氣平均比熱容/kg·)d. 系統(tǒng)漏風帶入熱量 kJ/kg 030時,空氣平均比熱容/(kg·)總收入熱量 =mr kJ/kg(2) 支出項目 熟料形成熱 kJ/kg 蒸發(fā)生料中水分耗熱量 (50時,水的汽化熱) 廢氣帶走熱量 =+ 0.517mr1.364+0.002mr0.962 kJ/kg0340時,各氣體平均比熱容(標準狀態(tài)): · · · ·

10、· 出窯熟料帶走熱量 01360時,熟料平均比熱容/kg·) 出預熱器飛灰?guī)ё邿崃?300時,飛灰平均比熱容/kg·) 系統(tǒng)表面散熱損失支出總熱量為=1736.9+(47.60-11.9mr)+193.38+4199.8mr)+1466.1+26.85+460 =3930.8+4187.9 mrkJ/kg (3) 列出收支熱量平衡方程式 73.291+3088mr=3930.8+4187.9mr求得 mr=0.1445kg/kg 即燒成1熟料需要消耗0.1445燃料。求得燃料消耗量后,即可列出物料平衡(見表1-4)和熱量平衡表(見表1-5)。 表1-4物料平衡表

11、單位:kg/kg熟料 收入項目數量%支出項目數量%燃料消耗量0.1454.45熟料量129.69入預熱器生料量1.60549.28出預熱器飛灰量0.1002.97入窯實際干空氣量0. 48314.83出預熱器廢氣量分解爐抽空氣量0.80524.72生料中物理水量0.0030.09窯尾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0.2196.72生料中化學水量0.0160.48生料分解CO2量0.53115.77燃料燃燒理論煙氣量1.25837.35煙氣中過??諝饬?.46013.65合計3.257100.00合計3.368100.00 表1-5熱量平衡表 單位:kJ/kg熟料收入項目數量%支出項目數量%燃料燃燒熱3412.

12、275.23熟料形成熱1736.938.29燃料顯熱10.00.22蒸發(fā)生料水分耗熱45.91.01生料帶入熱66.51.47廢氣帶出熱量800.317.65回灰?guī)霟?.20.09熟料帶出熱量1466.132.32入窯一次空氣帶入熱2.20.05回灰?guī)霟崃?6.90.59入窯二次空氣帶入熱398.48.78系統(tǒng)散熱損失460.010.14入分解爐空氣帶入熱634.614.00系統(tǒng)總漏風帶入熱7.30.16合計4535.4100.00合計4636.1100.00主要熱工參數計算:() 熟料單位燒成熱耗為 QrR=mrQnet,ar=236140.1445=3412.2kJ/kg () 熟料燒成熱效率為() 窯的發(fā)熱能力為Qyr=MyrQnet,ar=K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