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1頁
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2頁
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3頁
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4頁
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人參黃耆散_局方卷五_減法方劑樹11.原方31.1.組成:天門冬(去心)30兩,半夏(湯洗7次,姜汁制)15兩,知母15兩,桑白皮(銼,炒)15兩,赤芍藥15兩,黃耆15兩,紫菀15兩,甘草(熞)15兩,白茯苓(去皮)20兩,柴胡(去苗)20兩,秦艽(去土)20兩,生干地黃20兩,地骨皮20兩,人參10兩,桔梗10兩,鱉甲(去裙,醋炙)1兩。31.2.功效: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干,頰赤心忪,日晚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31.3.來源:局方卷五。32.地骨皮散32.1.減:天門冬、半夏、知母、桑白皮、赤芍藥

2、、紫菀、秦艽、生干地黃、桔梗、鱉甲32.2.組成:地骨皮(揀擇令凈,干,用粗葛皮包洗過后,干稱)1兩,黃耆(銼,焙)1兩,柴胡(去蘆頭,洗,銼,焙)1兩,人參(銼,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銼,焙)半兩,甘草(炙,焙)半兩。32.3.功效:小兒熱疳。32.4.來源:玉訣引手集(見幼幼新書卷二十六)33.黃耆湯33.1.減:天門冬、半夏、知母、赤芍藥、紫菀、白茯苓、柴胡、秦艽、生干地黃、桔梗、鱉甲33.2.組成:黃耆1兩,人參2錢半,地骨皮5錢,桑白皮2錢,甘草2錢半。33.3.功效:小兒熱入經(jīng)為客熱,咳嗽喘逆,身熱,鼻干燥,呷呀有聲者。33.4.來源:潔古家珍44.地骨皮散44.1.減:天門冬

3、、半夏、知母、桑白皮、赤芍藥、紫菀、白茯苓、柴胡、秦艽、生干地黃、桔梗44.2.組成:地骨皮、黃耆、人參、鱉甲(酒浸,炙)、甘草各等分。44.3.功效:骨蒸44.4.來源:普濟方卷二三六引仁存方45.柴胡芍藥湯(雞峰卷五。)45.1.減:天門冬、知母、桑白皮、黃耆、紫菀、白茯苓、秦艽、生干地黃、地骨皮、桔梗、鱉甲45.2.組成:柴胡2兩,赤芍藥2分,人參2分,甘草2分,半夏6錢。45.3.功效:傷寒溫疫,身體壯熱,頭痛項強,腰背四肢煩疼,脅下牢滿,干嘔噦逆,不能飲食;及婦人經(jīng)水方來適斷,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譫言妄語。少陽寒熱腹痛。45.4.來源:雞峰卷五46.柴胡散(博濟卷二。)46.1.減:

4、天門冬、半夏、桑白皮、赤芍藥、黃耆、紫菀、白茯苓、生干地黃、地骨皮、人參、桔梗46.2.組成:柴胡(去蘆)2兩,鱉甲2兩(醋浸1宿,炙令黃),甘草1兩,知母1兩,秦艽1兩半。46.3.功效:榮衛(wèi)不順,體熱黃瘦,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飲食進退。虛勞羸瘦,盜開。56.4.來源:博濟卷二551. 原方1.1. 組成:天門冬(去心)30兩,半夏(湯洗7次,姜汁制)15兩,知母15兩,桑白皮(銼,炒)15兩,赤芍藥15兩,黃耆15兩,紫菀15兩,甘草(熞)15兩,白茯苓(去皮)20兩,柴胡(去苗)20兩,秦艽(去土)20兩,生干地黃20兩,地骨皮20兩,人參10兩,桔梗10兩,鱉甲(去裙,醋炙)1兩。1.

5、2. 功效: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干,頰赤心忪,日晚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渴,咳唾稠粘,時有膿血。1.3. 來源:局方卷五。2. 地骨皮散2.1. 減:天門冬、半夏、知母、桑白皮、赤芍藥、紫菀、秦艽、生干地黃、桔梗、鱉甲2.2. 組成:地骨皮(揀擇令凈,干,用粗葛皮包洗過后,干稱)1兩,黃耆(銼,焙)1兩,柴胡(去蘆頭,洗,銼,焙)1兩,人參(銼,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銼,焙)半兩,甘草(炙,焙)半兩。2.3. 功效:小兒熱疳。2.4. 來源:玉訣引手集(見幼幼新書卷二十六)3. 黃耆湯3.1. 減:天門冬、半夏、知母、赤芍藥、紫菀、白茯苓、柴胡、秦艽、生

6、干地黃、桔梗、鱉甲3.2. 組成:黃耆1兩,人參2錢半,地骨皮5錢,桑白皮2錢,甘草2錢半。3.3. 功效:小兒熱入經(jīng)為客熱,咳嗽喘逆,身熱,鼻干燥,呷呀有聲者。3.4. 來源:潔古家珍4. 地骨皮散4.1. 減:天門冬、半夏、知母、桑白皮、赤芍藥、紫菀、白茯苓、柴胡、秦艽、生干地黃、桔梗4.2. 組成:地骨皮、黃耆、人參、鱉甲(酒浸,炙)、甘草各等分。4.3. 功效:骨蒸4.4. 來源:普濟方卷二三六引仁存方5. 柴胡芍藥湯(雞峰卷五。)5.1. 減:天門冬、知母、桑白皮、黃耆、紫菀、白茯苓、秦艽、生干地黃、地骨皮、桔梗、鱉甲5.2. 組成:柴胡2兩,赤芍藥2分,人參2分,甘草2分,半夏6錢。5.3. 功效:傷寒溫疫,身體壯熱,頭痛項強,腰背四肢煩疼,脅下牢滿,干嘔噦逆,不能飲食;及婦人經(jīng)水方來適斷,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譫言妄語。少陽寒熱腹痛。5.4. 來源:雞峰卷五6. 柴胡散(博濟卷二。)6.1. 減:天門冬、半夏、桑白皮、赤芍藥、黃耆、紫菀、白茯苓、生干地黃、地骨皮、人參、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