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目目 錄錄一、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標準法)一、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標準法).4二、水泥安定性二、水泥安定性測測定定.5三、水泥抗折、抗壓強度測定三、水泥抗折、抗壓強度測定.5四、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四、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8五、水泥比表面積的測定五、水泥比表面積的測定.9六、砂顆粒級配測定六、砂顆粒級配測定.13七、砂含泥量測定七、砂含泥量測定.14八、砂含石率及含水率測定八、砂含石率及含水率測定.15九、砂松散堆積密度測定九、砂松散堆積密度測定.16十、砂云母含量測定十、砂云母含量測定.17十一、砂泥塊含量測定十一、砂泥塊含量測定.17十二、石子顆粒級配測定十二、石子顆粒級配測定
2、.18十三、石子針片狀顆粒含量測定十三、石子針片狀顆粒含量測定.19十四、十四、 石子壓碎指標測定石子壓碎指標測定.20十五、十五、 石子堆積密度測定石子堆積密度測定.21十六、十六、 石子含泥量測定石子含泥量測定.22十七、石子泥塊含量測定十七、石子泥塊含量測定.24十八、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測定十八、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測定.252十九、外加劑密度測定(精密密度計法)十九、外加劑密度測定(精密密度計法).26二十、外加劑二十、外加劑 ph 值測定值測定 .26二十一、外加劑含固量測定二十一、外加劑含固量測定.27二十二、外加劑細度測定二十二、外加劑細度測定.28二十三、粉煤灰需水量比測定二
3、十三、粉煤灰需水量比測定.28二十四、粉煤灰細度測定二十四、粉煤灰細度測定.29二十五、粉煤灰活性指數(shù)測定二十五、粉煤灰活性指數(shù)測定.30二十六、粉煤灰含水量測定二十六、粉煤灰含水量測定.31二十七、粉煤灰安定性測定二十七、粉煤灰安定性測定.31二十八、二十八、 礦粉流動度比測定礦粉流動度比測定.32二十九、二十九、 礦粉活性指數(shù)測定礦粉活性指數(shù)測定.33三十、礦粉細度測定三十、礦粉細度測定.34三十一、礦粉含水量測定三十一、礦粉含水量測定.35三十二、混凝土坍落度與坍落擴展度測定三十二、混凝土坍落度與坍落擴展度測定.35三十三、混凝土稠度測定三十三、混凝土稠度測定.36三十四、混凝土拌合物表
4、觀密度測定三十四、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測定.37三十五、混凝土凝結時間測定三十五、混凝土凝結時間測定.38三十六、混凝土壓力泌水率測定三十六、混凝土壓力泌水率測定.40三十七、混凝土含氣量測定三十七、混凝土含氣量測定.403三十八、混凝土抗壓強度測定三十八、混凝土抗壓強度測定.44三十九、混凝土抗?jié)B性能測定三十九、混凝土抗?jié)B性能測定.45四十、四十、 稠度試驗稠度試驗.46四十一、四十一、 凝結時間測定凝結時間測定.47四十二、四十二、 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49四十三、四十三、 保水性保水性.51四十四、四十四、 拉伸黏結強度拉伸黏結強度.534一、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
5、標準法)一、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標準法)1.試驗前必須做到1) 維卡儀的金屬棒能自由滑動。2) 調(diào)整至試桿接觸玻璃板時指針對準零點。3) 攪拌機運轉正常。2. 測定步驟1) 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攪制水泥凈漿。攪拌鍋和攪拌葉片先用濕布擦過,將拌和水倒入攪拌鍋內(nèi),然后在 5s10s 內(nèi)小心將稱好的 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濺出;拌和時,先將鍋放在攪拌機的鍋座上,升至攪拌位置,啟動攪拌機,低速攪拌 120s,停 15s,同時將葉片和鍋壁上的水泥漿刮入鍋中間,接著高速攪拌 120s 停機。2) 將拌制好的水泥凈漿裝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試模中,用小刀插搗,輕輕振動數(shù)次,刮去多余的凈漿;抹平后
6、迅速將試模和底板移到維卡儀上,并將其中心定在試桿下,降低試桿直至與水泥凈漿表面接觸。3) 擰緊螺絲 1s2s 后,突然放松,使試桿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凈漿中。4) 在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試桿 30s 時記錄試桿距底板之間的距離,升起試桿后,立即擦凈。5) 整個操作應在攪拌后 1.5min 內(nèi)完成。6) 以試桿沉入凈漿并距底板 6mm1mm 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5其拌和水量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p) ,按水泥質(zhì)量的百分比計。二、水泥安定性測定二、水泥安定性測定1. 將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取出一部分分成兩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預先準備好的玻璃板上,輕輕振動玻璃板并用濕布擦過的小刀由邊緣向中央抹
7、,做成直徑 70mm80mm、中心厚約 10mm、邊緣漸薄、表面光滑的試餅,接著將試餅放入濕氣養(yǎng)護箱內(nèi)養(yǎng)護 24h2h。2. 調(diào)整好沸煮箱內(nèi)的水位,使能保證在整個沸煮過程中都超過試件,不需中途添補試驗用水,同時又能保證在 30min5min 內(nèi)升至沸騰。3. 脫去玻璃板取下試餅,在試餅無缺陷的情況下將試餅放在沸煮箱水中的蓖板上,然后在 30min5min 內(nèi)加熱并恒沸 180min5min。4. 結果判別:煮沸結束后,立即放掉煮沸箱中的熱水,打開箱蓋,待箱體冷卻至室溫,取出試件進行判別。目測試餅未發(fā)現(xiàn)裂縫,用鋼直尺檢查也沒有彎曲(使鋼直尺和試餅底部緊靠,以兩者間不透光為不彎曲)的試餅為安定性合
8、格,反之為不合格。當兩個試餅判別結果有矛盾時,該水泥的安定性為不合格。三、水泥抗折、抗壓強度測定三、水泥抗折、抗壓強度測定1. 膠砂的制備:將水泥 4502g、標準砂 13505g、水 2251g 在攪拌機內(nèi)進行機械攪拌膠砂。先把水加入鍋里,再加入水泥,把鍋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開動機器,低速攪拌 30s6后,在第二個 30s 開始的同時均勻地將砂子加入。當各級砂是分裝時,從最粗粒級開始,依次將所需的每級砂量加完。把機器轉至高速再拌 30s。停拌 90s,在第 1 個 15s 內(nèi)用一膠皮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砂,刮入鍋中間。在高速下繼續(xù)攪拌 60s。2. 膠砂制備后立即進行成型
9、。將空試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實臺上,用一個適當?shù)纳鬃又苯訌臄嚢桢伬飳⒛z砂分二層裝入試模。裝第一層時,每個槽里約放 300g 膠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頂部沿每個模槽來回一次將料播平,接著振實 60 次。再裝入第二層膠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實60 次。移走模套,從振實臺上取下試模,用一金屬直尺以近似 90 的角度架在試模模頂?shù)囊欢?,然后沿試模長度方向以橫向鋸割動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動,一次將超過試模部分的膠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況下將試體表面抹平。在試模上做標記或加字條標明試件編號和試件相對于振實臺的位置。3. 在攪拌膠砂的同時將試模和下料漏斗卡緊在振動臺的中心。將攪拌好的全部膠砂均勻地
10、裝入下料漏斗中,開動振動臺,膠砂通過漏斗流入試模。振動 120s5s 停車。振動完畢,取下試模,用刮平尺刮平高出試模的膠砂并抹平。接著在試模上做標記或用字條表明試件編號。4. 試件的養(yǎng)護: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膠砂,將試模放入霧室或濕箱的水平架子上養(yǎng)護,濕空氣應能與試模各邊接觸。養(yǎng)護時不應將試7模放在其他試模上。直到規(guī)定的脫模時間時取出脫模,脫模前應對試體做好標記。然后將試體放在 201水中進行養(yǎng)護。水平放置時刮平面應朝上。試件放在不易腐爛的架子上,并彼此間保持一定間距,以讓水與試件六個面接觸。養(yǎng)護期間試件之間間隔或試體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 5mm。除 24h 齡期或延遲至 48h 脫模的試體外,
11、任何到齡期的試體應在試驗(破型)前 15min 從水中取出??ピ圀w表面沉淀物,并用濕布覆蓋至試驗為止。5. 抗折強度測定:將試體一個側面放在試驗機支撐圓柱上,試體長軸垂直于支撐圓柱,通過加荷圓柱以 50n/s10n/s 的速率均勻地將荷載垂直地加在棱柱體相對側面上,直至折斷??拐蹚姸劝聪率接嬎悖簉f = 1.5ftl/b3式中:ft折斷時施加于棱柱體中部的荷載;l支撐圓柱之間的距離;b棱柱體正方形截面的邊長6. 抗壓強度測定:以 2400n/s200n/s 的速率均勻加載在半截棱柱體的側面上,直至破壞。抗壓強度按下式計算:rc = fc/a式中:fc破壞時的最大荷載;a受壓部分面積。7. 試
12、驗結果確定:以一組三個棱柱體抗折強度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時,應剔除后再取平均8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果;以一組三個棱柱體上得到的六個抗壓強度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如六個測定值中有一個超出六個的平均值10%時,應剔除這個結果,而以剩下五個的平均數(shù)作為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如果五個測定值中再有超過它們平均數(shù)10%的,則此組結果作廢。四、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四、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1測定前的準備工作:調(diào)整凝結時間測定儀的試針接觸玻璃板時,指針對準零點。2試件的制備:以標準稠度用水量制成標準稠度凈漿一次裝滿試模,振動數(shù)次刮平,立即放入濕氣養(yǎng)護箱中。記錄水泥全部加入
13、水中的時間作為凝結時間的起始時間。3初凝時間的測定:試件在濕氣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加水后 30min 時進行第一次測定。測定時,從濕氣養(yǎng)護箱中取出試模放到試針下,降低試針與水泥凈漿表面的接觸。擰緊螺絲 1s2s 后,突然放松,試針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凈漿。觀察試針停止下沉或釋放試針 30s 時指針地讀數(shù)。當試針沉至距底板 4mm1mm 時,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tài);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狀態(tài)的時間為水泥的初凝時間,用“min”表示。4終凝時間的測定:為了準確觀察試針沉入的狀況,在終凝針上安裝了一個環(huán)行附件。在完成初凝時間測定后,立即將試件連同漿體以平移的方式從玻璃板取下,翻轉 180,直徑大端向上,小端向
14、下9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濕氣養(yǎng)護箱中繼續(xù)養(yǎng)護,臨近終凝時間時每隔 15min 測定一次,當試針沉入試體 0.5mm 時,既環(huán)形附件開始不能在試體上留下痕跡時,為水泥達到終凝狀態(tài),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終凝狀態(tài)的時間為水泥的終凝時間,用“min”表示。5測定時應注意,在最初測定的操作時應輕輕扶持金屬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試針撞彎,但結果以自有下落為準;在整個測試過程中試針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試模內(nèi)壁 10mm。臨近初凝時,每隔15min 測定一次,臨近終凝時每隔 15min 測定一次,到達初凝或終凝時應立即重復測一次,當兩次結論相同時才能定為到達初凝或終凝狀態(tài)。每次測定不能讓試針落入原針孔,每次測試
15、完必須將試針擦凈并將試模放回濕氣養(yǎng)護箱內(nèi),整個過程要防止試模受振。五、水泥比表面積的測定五、水泥比表面積的測定1. 漏氣檢查將透氣圓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緊,把它接到壓力機上用抽氣泵,壓力機一臂中抽出部分氣體,然后關閉閥門,壓力機中液面如有任何連續(xù)下降表示系統(tǒng)內(nèi)漏氣,需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2.試樣準備1).將 1105下烘干,冷卻到室溫的標準試樣,倒入 100ml 密封瓶內(nèi)用力搖動 2min,將結塊成團的試樣振碎,使試樣松散,靜置 2min后,打開瓶蓋,輕輕攪拌,使在松散過程中沉到表面的細粉分布到整個試樣中去。102).水泥試樣,應先通過 0.9mm 的方孔篩,再在 1105下烘干,冷卻至室溫。3)
16、.確定試用量,校正試驗用的標準試樣重量和測定水泥的重量,應達到制備試樣的試料層中空隙率為 0.5000.005 計算式為:w=pv(1-)式中:w需要的試用量(g) p試樣密度(g/cm3) v按測定的試料層體積(cm3) 試料層空隙率(注 1)注 1:空隙率使指試料層中孔的容積與試料層總的容積之比,一幫水泥采用 0.5000.005,如有粉料按上式算出的試樣量在圓筒的有效體積中容納不下,或經(jīng)搗實后,未能充滿圓筒的體積,則允許適當?shù)馗淖兛障堵省?.試料層的制備將穿孔板放入透氣圓筒的突緣上,帶記號的一面向下,用推桿把一片濾紙(注 2),邊緣壓緊,稱取確定好的水泥量,精確到 0.01g 倒入圓筒。
17、輕敲圓筒的邊,使水泥層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濾紙。用搗器均勻搗實試料直至搗器的支持環(huán)緊緊接觸圓筒頂邊。旋轉二周,慢慢取出搗器,制備試樣應將透氣圓筒插在筒座上進行操作。注 2:穿孔板上的濾紙,應與圓筒內(nèi)相同,邊緣光滑的圓片,每次測定需用新的濾紙片,采用中密(中速定量分析濾紙)。4透氣試驗111).把裝有試料層的透氣圓筒連接到壓力計上,不露氣(注 3)并不能再振動所制備的試料層。2).先關閉壓力計臂上之旋塞,開動抽氣泵(注 4),慢慢打開旋塞,平穩(wěn)地從 u 型管壓力計一臂中抽出空氣,直到液面升到最上面的一條刻線時關閉旋塞和氣泵,當壓力計的液體的凹月面達到第二條刻線時開始計時,當液體的凹月面達到第三條
18、刻線時停止記時,記錄液體通過第二,第三條刻線時的秒數(shù)并記下試驗時溫度()。注 3:為避免漏氣,可先在圓筒下錐面涂一薄層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壓力計頂端錐形磨口處,旋轉二周。注 4:抽氣泵負壓的大小可調(diào)整橡膠管上管夾的松緊程度,管夾平時應拆下放在附件盒內(nèi),全保護橡膠管。5計算1). 當被測物料的密度,試料層中空隙率與標準試樣相同,試驗時的溫度相差3時,可按下式計算:ssstts如試驗時溫度相差大于3時,則按下式計算:sssstntns式中:s被測試樣的比表面積(cm2/g) ss標準試樣的比表面積(cm2/g) t被測試樣試驗時,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s) ts標準試樣試驗時,壓力計中液面
19、降落測得的時間(s)12 n被測試樣,在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pas) ns標準試樣,在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pas)2).如被測試樣的試料層中空隙率與標準試樣試料層中空隙率不同,試驗時溫差3時,則采用下式計算:33(1)(1)ssssstts若二者試驗時溫差大于3時,則采用下式計算:3(1)(1)ssssstntsn式中:被測試樣試料層中的空隙率 s標準試樣試料層中的空隙率3). 如被測試樣的密度和空隙率與標準試樣不同,試驗時溫度3時,可采用下式計算:33(1)(1)sssssstptps若二者試驗時溫差大于3時,則采用下式計算:33(1)(1)ssssssstpntp ns式中:p被測試樣
20、的密度(g/cm3) ps標準試樣的密度(g/cm3)4).水泥比表面積應由二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確定。如二次試驗結果相差 2以上時,應重新試驗,計算應精確到 10cm2/g, 10cm2/g 以下的數(shù)值按四舍五入計。5).以 10cm2/g 為單位算得的比表面積值換算 m2/kg 為單位的比表面13積值,需乘以系數(shù) 0.10。六、砂顆粒級配測定六、砂顆粒級配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將試樣縮分至約 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室溫后,篩除大于 9.50mm 的顆粒(并算出其篩余百分率) ,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2. 稱取試樣 500g,精確到 1g。將試樣倒入按孔徑
21、大小從上到下組合的套篩(附篩底)上,然后進行篩分。3. 套篩置于搖篩機上,搖 10min;取下套篩,按篩孔大小順序再逐個用手篩,篩至每分鐘通過量小于試樣總量 0.1%為止。通過的試樣并入下一號篩中,并和下一號篩中的試樣一起過篩,這樣順序進行,直至各號篩全部篩完為止。4. 稱出各號篩的篩余量,精確至 1g。5. 計算分計篩余百分率:各號篩的篩余量與試樣總量之比,計算精確至 0.1%。6. 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該號篩的篩余百分率加上該號篩以上各篩余百分率之和,精確至 0.1%。篩分后,如每號篩的篩余量與篩底的篩余量之和同原試樣質(zhì)量之差超過 1%時,須重新試驗。7. 砂的細度模數(shù)按下式計算:mx=(
22、a2+ a3+ a4+a5 +a6)5 a1 /(100a1)式中: mx細度模數(shù)14a1、a2 、a3、a4、a5、a6 -分別為4.75mm、2.36mm、1.18mm、600m、300m、150m 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8. 累計篩余百分率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1%。細度模數(shù)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0.1;如兩次試驗結果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超過 0.20 時,須重新試驗。七、砂含泥量測定七、砂含泥量測定1. 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層鏟除,然后從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8 份,組成一組樣品。2. 將試樣縮分至約 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室
23、溫后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3. 稱取試樣 g0=500g,精確到 0.1g。將試樣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試樣面約 150mm,充分攪拌均勻后,浸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試樣,使塵屑、淤泥和粘土與砂粒分離,把渾水緩緩倒入 1.18mm 及 75m 的套篩上(1.18mm 篩放在 75m 篩上面) ,濾去小于 75m 的顆粒。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先用水潤濕,在整個過程中應小心防止砂粒流失。4.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內(nèi)的水目測清澈為止。5. 用水淋洗剩余在篩上的細粒,并將 75m 篩放在水中(使水面大約高出篩中砂粒的上表面)來回搖動,以充分洗掉小于 75m 的
24、顆15粒,然后將兩只篩的篩余顆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經(jīng)洗凈的試樣一并倒入搪瓷盤,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室溫后,稱出其質(zhì)量 g1,精確至 0.1g。6. 含泥量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0.1%:qa=(g0-g1)/ g0 100式中: qa-含泥量, %;g0試驗前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g1-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7. 含泥量取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八、砂含石率及含水率測定八、砂含石率及含水率測定1. 取樣取樣部位均勻分布于砂料堆上。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面鏟除,然后從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8 份(總重約 2000g) ,組成一組樣品。2. 將自然潮濕狀態(tài)下
25、的試樣稱重,精確至 0.1g。之后于烘箱中在1055下烘至恒重,再稱其質(zhì)量,精確至 0.1g。將烘干后的試樣再分別用9.50mm 及4.75mm 的方孔篩篩分。3. 砂實際含水率及含石率分別按下式計算,均精確至 0.1%。含水率:z=(g2-g1)/g1100%;16含石率:s=(a1+a2)/g1-(a1+a2) 100%式中: z -含水率,%; g2-烘干前的試樣質(zhì)量,g; g1-烘干后的試樣質(zhì)量,g; s -含石率,%; a1- 9.50mm 篩的篩余量,g;a2-4.75mm 篩的篩余量,g。注意:砂含石率必須是在試樣先烘干后再篩分測定。九、砂松散堆積密度測定九、砂松散堆積密度測定1
26、. 按規(guī)定取樣,用搪瓷盤裝取試樣約 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卻至室溫后,篩除大于 4.75mm 的顆粒,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2. 取試樣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將試樣從容量筒心上方 50mm 處徐徐倒入,讓試樣以自由落體落下,當容量筒上部試樣呈堆體,且容量筒四周溢滿時,既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線向兩邊刮平(試驗過程應防止觸動容量筒) ,稱出試樣和容量筒總質(zhì)量,精確至1g。3. 松散堆積密度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10kg/m3:1(g1g2)/v 式中:1松散堆積密度,kg/ m3; g1容量筒和試樣總質(zhì)量,g; 17 g2容量筒質(zhì)量,g; v容量筒的容積,l。4.
27、堆積密度取兩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10 kg/m3。5. 容量筒的校準方法:將溫度為(202)的飲用水裝滿容量筒,用一玻璃板沿筒口推移,使其緊貼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稱出其質(zhì)量,精確至 1 g。容量筒容積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1ml:v=g1g2式中:v容量筒的容積,ml;g1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的總質(zhì)量,g;g2容量筒和玻璃板質(zhì)量,g。十、砂云母含量測定十、砂云母含量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并將試樣縮分至約 15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卻至室溫后,篩除大于 4.75mm,及小于 300m的顆粒備用。2. 稱取試樣 15g,精確至 0.01g。將試樣倒入搪瓷盤中攤開
28、,在放大鏡下用鋼針挑出全部云母,稱出云母質(zhì)量,精確至 0.01g。3. 云母含量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0.1:qc(g2/g1)100 式中: qc云母含量,g1300m4.75mm 顆粒的質(zhì)量,g; g2云母質(zhì)量,g;184. 云母質(zhì)量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0.1。十一、砂泥塊含量測定十一、砂泥塊含量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并將試樣縮分至約 50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室溫后,篩除小于 1.18mm 的顆粒,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2. 稱取試樣 200g,精確至 0.1g。將試樣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試樣面約 150mm,充分攪拌均勻后
29、,浸泡 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塊,再把試樣放在 600m 篩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內(nèi)的水目測清澈為止。3. 保留下來的試樣小心地從篩中取出,裝入淺盤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室溫后,稱出其質(zhì)量,精確至0.1g。4. 泥塊含量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0.1:121100bggqg 式中:qb泥塊含量,; g1 1.18mm 篩篩余試樣的質(zhì)量,g; g2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5. 泥塊含量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0.1。19十二、石子顆粒級配測定十二、石子顆粒級配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并將試樣縮分至略大于表 4.5 規(guī)定的數(shù)量,烘干或風干后備用。表 4.5
30、 顆粒級配試驗所需試樣數(shù)量最大粒徑,mm9.516.019.026.531.537.5最少試樣質(zhì)量kg1.93.23.85.06.37.52. 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一份,精確到 1g。將試樣倒入按孔徑大小從上到下組合的套篩(附篩底)上,然后進行篩分。3. 將篩置于搖篩機上,搖 10min;取下套篩,按篩孔大小順序再逐個用手篩,篩至每分鐘通過量小于試樣總量 0.1%為止。通過的顆粒并入下一號篩中,并和下一號篩中的試樣一起過篩,這樣順序進行,直至各號篩全部篩完為止。4. 稱出各號篩的篩余量,精確至 1g。5. 計算分計篩余百分率:各號篩的篩余量與試樣總質(zhì)量之比,計算精確至 0.1%。6. 計算累計篩余百
31、分率:該號篩的篩余百分率加上該號篩以上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精確至 1%。篩分后,如每號篩的篩余量與篩底的篩余量之和同原試樣質(zhì)量之差超過 1%時,須重新試驗。7. 根據(jù)各號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按表 4.1 評定該試樣的顆粒級配。20十三、石子針片狀顆粒含量測定十三、石子針片狀顆粒含量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并將試樣縮分至略大于表 4.6 規(guī)定的數(shù)量,烘干或風干后備用。表 4.6 針片狀顆粒含量試驗所需試樣數(shù)量最大粒徑,mm9.516.019.026.531.537.5最少試樣質(zhì)量kg0.31.02.03.05.010.02. 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 g1,精確到 1g。然后按規(guī)定進行篩分。3. 按表 4
32、.7 規(guī)定的粒級用規(guī)準儀逐粒對試樣 g1進行檢驗。表 4.7 小于 37.5mm 顆粒針片狀顆粒含量試驗的粒級劃分相應的卡尺口設定寬度mm石子粒級4.759.509.5016.016.019.019.026.526.531.531.537.5片狀規(guī)準儀相對應孔寬2.85.17.09.111.613.8針狀規(guī)準儀相對應間距17.130.642.054.669.682.8凡顆粒長度大于針狀規(guī)準儀上相應間距者,為針狀顆粒;顆粒厚度小于片狀規(guī)準儀上相應孔寬者,為片狀顆粒。稱出其總質(zhì)量 g2,精確至 1g。4. 針片狀顆粒含量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1%:qc= g2/ g1100 (%)式中:qc針、片狀
33、顆粒含量,;g1試樣的質(zhì)量,g;g2試樣中所含針片狀顆粒的總質(zhì)量,g。21十四、十四、 石子壓碎指標測定石子壓碎指標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風干后篩除大于 19.0mm 及小于 9.50mm 的顆粒,并去除針片狀顆粒,分為大致相等的三份備用。2. 稱取試樣 3000g,精確至 1g。將試樣分兩層裝入圓模(置于底盤上)內(nèi),每裝完一層試樣后,在底盤下面墊放一直徑為 10mm 的圓鋼,將筒按住,左右交替顛擊地面各 25 次,兩層顛實后,平整模內(nèi)試樣表面,蓋上壓頭。3. 把裝有試樣的模子置于壓力機上,開動壓力試驗機,按 1kn/s 速度均勻加荷至 200kn 并穩(wěn)荷 5s,然后卸荷。取下加壓頭,倒出試樣
34、,用孔徑 2.36mm 的篩篩除被壓碎的細粒,稱出留在篩上的試樣質(zhì)量g2,精確至 1g。4. 指標值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0.1%:qe= (g1-g2)/ g1100式中:qe壓碎指標值,;g1試樣的質(zhì)量,g;g2壓碎試驗后篩余的試樣質(zhì)量,g。5. 壓碎指標值取三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1%。 十五、十五、 石子堆積密度測定石子堆積密度測定1. 松散堆積密度1) 取試樣一份,用小鏟將試樣從容量筒口中心上方 50mm 處徐徐倒入,讓22試樣以自由落體落下,當容量筒上部試樣呈堆體,且容量筒四周溢滿時,即停止加料。2) 除去凸出容量口表面的顆粒,并以合適的顆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
35、凹陷部分的體積大致相等(試驗過程應防止觸動容量筒) 。3) 稱出試樣和筒的總質(zhì)量 g1、容量筒的質(zhì)量 g2,精確至 10g。2. 緊密堆積密度1) 取試樣一份分為三次裝入容量筒。裝完第一層后,在筒底墊放一根直徑為 16mm 的圓鋼,將筒按住,左右交替顛擊地面各 25 次,再裝入第二層,第二層裝滿后用同樣方法顛實(但筒底所墊鋼筋底方向與第一層時的方向垂直),然后裝入第三層,如法顛實。2) 試樣裝填完畢,再加試樣直至超過筒口,用鋼尺沿筒口邊緣刮去高出的試樣,并用適合的顆粒填平凹處,使表面稍凸起部分與凹陷部分的體積大致相等。3) 稱出試樣和容量筒的總質(zhì)量 g1、容量筒的質(zhì)量 g2,精確至10g。3.
36、 堆積密度按下式計算:1 =(g1g2)/v式中:1松散堆積密度或緊密堆積密度,kg/m3;g1試樣和容量筒的總質(zhì)量,g;g2容量筒的質(zhì)量,g;v 容量筒的容積,l。234. 堆積密度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10kg/m3。十六、十六、 石子含泥量測定石子含泥量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并將試樣縮分至略大于表 4.9 規(guī)定的數(shù)量,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室溫后,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表 4.9 含泥量試驗所需試樣數(shù)量最大粒徑,mm9.516.019.026.531.537.5最少試樣質(zhì)量,kg2.02.06.06.010.010.02. 稱取按表 4.9 規(guī)定數(shù)
37、量的試樣一份,精確到 1g,將試樣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試樣上表面 150mm,充分攪拌均勻后,浸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試樣,使塵屑、淤泥和粘土與石子顆粒分離,把渾水緩緩倒入 1.18mm 及 75m 的套篩上,濾去小于75m 的顆粒。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先用水潤濕。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應小心防止大于 75m 顆粒流失。3.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內(nèi)的水目測清澈為止。4. 用水淋洗剩余在篩上的細粒,并將 75m 篩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篩中石子顆粒的上表面)來回搖動,以充分洗掉小于 75m 的顆粒,然后將兩只篩上篩余的顆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經(jīng)洗凈的試樣一并倒入搪瓷
38、盤中,置于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卻至24室溫后,稱出其質(zhì)量,精確至 1g。5. 含泥量按下式計算,精確至 0.1:qa = (g1-g2)/ g1100式中:qa 含泥量,;g1 試驗前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g2 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6. 含泥量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 0.1。十七、石子泥塊含量測定十七、石子泥塊含量測定1. 按規(guī)定取樣:在料堆上取樣時,取樣部位應分布均勻,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的表層鏟除,然后從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 15 份(在料堆的頂部、中部和底部均勻分布的 15 個不同部位取得)組成一組樣品。然后將試樣縮分至略大于 10kg,放在烘箱中于
39、(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卻至室溫后。篩除小于 4.75mm 的顆粒。分為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2. 稱取上面兩份試樣中的一份,精確到 1g。將試樣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試樣上表面。充分攪拌均勻后,浸泡 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塊,再把試樣放在 2.36mm 篩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內(nèi)的水目測清澈為止。3. 保留下來的試樣小心從篩中取出,裝入搪瓷盤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卻至室溫后,稱出其質(zhì)量,精確至1g。254. 稱取另一組試樣重復以上步驟。5. 泥塊含量按下式計算: qb(g1-g2)/g1100 qb- 泥塊含量,; g1 - 4.75mm 篩篩
40、余試樣的質(zhì)量,g; g2 - 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6. 泥塊含量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精確到 0.1。十八、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測定十八、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測定 1. 設備和材料水泥凈漿攪拌機、攪拌鍋、截錐形圓模(上口內(nèi)徑 36mm,下口內(nèi)徑 60mm,高 60mm) 、電子天平(稱量 500g,感量 0.1g) 、天平(稱量 1000g,感量 1g) 、玻璃板(4004005mm) 、鋼直尺(300mm) 、燒杯(100ml) 、量筒(200ml) 、塑料量杯、刮刀、比重計、計時器試驗水泥為本站常用的 12 種水泥,且為最近五天抽樣的水泥、或為主管技術站長指定的水泥。試驗礦渣為
41、最近五天抽樣的礦渣。進廠檢驗和前次留樣對比試驗必須使用同一批水泥和礦渣。試驗外加劑為進場待檢的每車外加劑 1 份;上次檢驗同種外加劑留樣 1 份。樣品數(shù)量均約 1kg。2. 將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用濕布將玻璃板、截錐形圓模、攪拌器及攪拌鍋均勻擦過,使其表面濕而不帶水滴。263. 將截錐形圓模放在玻璃板中央,并用濕布覆蓋待用。4. 使用天平稱取水泥 480g,使用天平稱取礦渣 120g,在小塑料桶內(nèi)充分混合均勻,使用電子天平和 100ml 小燒杯稱取外加劑,混合倒入攪拌鍋內(nèi)。5. 使用電子天平和 200ml 量筒稱取水,水=174外加劑中含水(g) ,同時計時,然后攪拌 4 分鐘。6. 將攪拌好
42、的凈漿迅速注入截錐形圓模內(nèi),用刮刀刮平,將截錐形圓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時計時,至 30 秒用直尺量取流淌水泥凈漿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的最大直徑,取平均值為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7. 已測定過流動度的凈漿應棄去,不再裝入攪拌鍋內(nèi)。水泥凈漿停放時,應用濕布覆蓋攪拌鍋。8. 剩留在攪拌鍋內(nèi)的水泥凈漿,至加水后 30 分鐘、60 分鐘,分別開啟攪拌機,攪拌 4 分鐘,按本規(guī)程方法分別測定相應時間的水泥凈漿流動度。9. 上次留樣外加劑對比適應性檢驗操作步驟同上。試驗與待檢外加劑檢驗同時進行。十九、外加劑密度測定(精密密度計法)十九、外加劑密度測定(精密密度計法)將已恒溫的外加劑倒入 500ml 玻璃量筒內(nèi),
43、以比重計插入溶液中測出該溶液的密度,精確讀出溶液凹液面于密度計相齊的刻度即為該溶液的密度。27二十、外加劑二十、外加劑 ph 值測定值測定1. 采用 phs-3c 數(shù)字式 ph 計測定。2. ph 值的測量:先將電極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再用測試溶液沖洗電極,然后再將電極浸入被測溶液中輕輕搖動試杯,使溶液均勻。待到酸度計的讀數(shù)穩(wěn)定min,記錄讀數(shù)。酸度計測出的結果即為溶液的 ph 值。二十一、外加劑含固量測定二十一、外加劑含固量測定1. 將潔凈帶蓋稱量瓶放入烘箱內(nèi),于 105110烘 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內(nèi),冷卻 30min 后稱量,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恒量,其質(zhì)量為 m0。2. 將被測試樣裝入
44、已經(jīng)恒量的稱量瓶內(nèi),蓋上蓋稱出試樣及稱量瓶的總質(zhì)量為 m1。 試樣稱量:固體產(chǎn)品 1.0000g2.0000g;液體產(chǎn)品3.0000g5.0000g。3. 將盛有試樣的稱量瓶放入烘箱內(nèi),開啟瓶蓋,升溫至100105(特殊品種除外)烘干,蓋上蓋置于干燥器內(nèi)冷卻 30min后稱量,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恒量,其質(zhì)量為 m2。4. 固體含量 x固按下式計算:2010100mmxmm固 式中: x固固體含量,28m0稱量瓶的質(zhì)量,g;m1稱量瓶加試樣的質(zhì)量,g;m2稱量瓶加烘干后試樣的質(zhì)量,g。5. 允許差 室內(nèi)允許差為 0.30; 室間允許差為 0.50。二十二、外加劑細度測定二十二、外加劑細度測定1.
45、外加劑試樣應充分拌勻并經(jīng) 100105(特殊品種除外)烘干,稱取烘干試樣 10g 倒入篩內(nèi),用人工篩樣,將近篩完時,必須一手執(zhí)篩往復搖動,一手拍打,搖動速度每分鐘約 120 次。其間,篩子應向一定方向旋轉數(shù)次,使試樣分散在篩布上,直至每分鐘通過質(zhì)量不超過 0.05g 時為止。稱量篩余物,稱準至 0.1g。2. 細度用篩余()表示按下式計算:10010m篩余m 式中:m1篩余物質(zhì)量,g; m0試樣質(zhì)量,g。3. 允許差室內(nèi)允許差為 0.40; 室間允許差為 0.60。29二十三、粉煤灰需水量比二十三、粉煤灰需水量比測定測定1. 膠砂配比按下表表 6.2膠砂種類水泥/g粉煤灰/g標準砂/g加水量/
46、ml對比膠砂250-750125試驗膠砂17575750按流動度達到 130mm-140mm調(diào)整2. 試驗膠砂攪拌按 gb/t17671 規(guī)定進行攪拌。3. 攪拌后的試驗膠砂按 gb/t2419 測定流動度,但流動度在130mm140mm 范圍內(nèi),記錄此時的加水量,但流動度小于130mm 或大于 140mm 時,重新調(diào)整加水量,直至流動度達到130mm140mm 為止。4. 結果計算x(l1/125)100式中:x-需水量比(),計算至 1%;l1-試驗膠砂流動度達到 130mm140mm 的加水量(ml);125-對比膠砂加水量(ml) 。二十四、粉煤灰細度測定二十四、粉煤灰細度測定1. 將
47、測試用的粉煤灰樣品置于溫度為 105110烘干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2. 稱取試樣 10g,準確至 0.01g,倒入 45um 方孔篩上,將篩子置于30篩座上,蓋上篩蓋。3. 接通電源,將定時開關固定在 3min,開始篩析。4. 開始工作后,觀察負壓表,使負壓穩(wěn)定在 4000pa6000pa。若負壓小于 4000pa,則應停機,清理收塵器中的積灰后再進行篩析。5. 在篩析過程中,可用輕質(zhì)木棒或橡膠棒輕輕敲打篩蓋,以防吸附。6. 3min 后篩析自動停止,停機后觀察篩余物,如出現(xiàn)顆粒成球,粘篩或有細顆粒沉積在篩框邊,用毛刷輕輕將顆粒刷開,將定時開關固定在手動位置,再篩析 1
48、min3min 直至篩分徹底為止。將篩網(wǎng)內(nèi)的篩余物收集并稱量,準確至 0.01g。7. 結果計算45um 的方孔篩篩余按下式計算:f=(g1/g2 )100式中:f-45um 方孔篩篩余,單位為(計算至 0.1);g1-篩余物的質(zhì)量,單位為 g;g2稱取物的質(zhì)量,單位為 g。 二十五、粉煤灰活性指數(shù)測定二十五、粉煤灰活性指數(shù)測定1.膠砂配比按下表表 6.3膠砂種類水泥/g粉煤灰/g標準砂/g加水量/ml對比膠砂450-135022531試驗膠砂31513513502252.將對比膠砂和試驗膠砂分別進行攪拌、試體成型和養(yǎng)護。3. 試體養(yǎng)護至 28 天,按 gb/t 17671 規(guī)定分別測定對比膠
49、砂和試驗膠砂的抗壓強度。4. 活性指數(shù)結果計算h28(r/r0)100式中:h28-活性指數(shù),單位為百分數(shù)(); r- 試驗膠砂 28d 抗壓強度,單位為 mpa; r0-對比膠砂 28d 抗壓強度,單位為 mpa; 計算至 1。二十六、粉煤灰含水量測定二十六、粉煤灰含水量測定1. 稱取粉煤灰試樣約 50g,精確至 0.01g,倒入蒸發(fā)皿中。2. 將烘箱溫度調(diào)整并控制在 105110。3. 將粉煤灰試樣放入烘箱內(nèi)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量,精確至 0.01g。4. 含水量按下式計算: w(w1-w0)/w1100式中: w-含水量() ; w1-烘干前試樣的質(zhì)量,g; w0-烘
50、干后試樣的質(zhì)量,g。 計算精確至 0.1。32二十七、粉煤灰安定性測定二十七、粉煤灰安定性測定1. 將制好的標準稠度凈漿(標準水泥樣品和被檢粉煤灰按 7:3 質(zhì)量比混合而成)取出一部分分成兩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預先準備好的玻璃板上,輕輕振動玻璃板并用濕布擦過的小刀由邊緣向中央抹,做成直徑 70mm80mm、中心厚約 10mm、邊緣漸薄、表面光滑的試餅,接著將試餅放入濕氣養(yǎng)護箱內(nèi)養(yǎng)護 24h2h。2. 調(diào)整好沸煮箱內(nèi)的水位,使能保證在整個沸煮過程中都超過試件,不需中途添補試驗用水,同時又能保證在 30min5min 內(nèi)升至沸騰。3. 脫去玻璃板取下試餅,在試餅無缺陷的情況下將試餅放在沸煮箱水中
51、的蓖板上,然后在 30min5min 內(nèi)加熱并恒沸 180min5min。4. 結果判別:煮沸結束后,立即放掉煮沸箱中的熱水,打開箱蓋,待箱體冷卻至室溫,取出試件進行判別。目測試餅未發(fā)現(xiàn)裂縫,用鋼直尺檢查也沒有彎曲(使鋼直尺和試餅底部緊靠,以兩者間不透光為不彎曲)的試餅為安定性合格,反之為不合格。當兩個試餅判別結果有矛盾時,該粉煤灰的安定性為不合格。二十八、二十八、 礦粉流動度比測定礦粉流動度比測定1. 測定試驗樣品的流動度 l。先用潮濕棉布擦拭跳桌臺面,試模內(nèi)壁、搗棒以及與膠砂接觸的用具,將試模放在跳桌臺面中央并用潮濕棉布覆蓋。332. 將拌制好的試驗樣品分兩層迅速裝入流動試模,第一層裝至截
52、錐圓模高度約三分之二處,用小刀在相互垂直兩個方向各劃 5 次,用搗棒由邊緣至中心均勻搗壓 15 次,隨后,裝第二層試驗樣品,裝至高出截錐圓模約 20mm,用小刀劃 10 次再用搗棒由邊緣至中心均勻搗壓 10 次。搗壓力量應恰好足以使膠砂充滿截錐圓模。搗壓深度,第一層搗至試驗樣品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層搗實不超過已搗實底層表面。裝試驗樣品和搗壓時,用手扶穩(wěn)試模,不要使其移動。搗壓完畢,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間向邊緣分兩次將高出截錐圓模的試驗樣品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試驗樣品。將截錐圓模垂直向上輕輕提起。立刻開動跳桌,約每秒種一次,在 301s 內(nèi)完成30 次跳動。跳動完畢,用卡尺測量試驗樣品底
53、面最大擴散直徑與其垂直的直徑,計算平均值,取整數(shù),用 mm 為單位表示。即為該水量的試驗樣品流動度 l。流動度試驗,從試驗樣品拌和開始到測量擴散直徑結束,應在 5min 內(nèi)完成。3. 對比樣品的流動度 l0,同上法測得。4. 流動度比按下式計算:f=l/l0100。二十九、二十九、 礦粉活性指數(shù)測定礦粉活性指數(shù)測定1.按規(guī)定拌制砂漿,砂漿配合比如下:表 7.2砂漿種類水泥,g礦渣粉,g中國 iso 標準砂,g水,ml34對比砂漿450/試驗砂漿2252251350225對比樣品:符合 gb 175 規(guī)定的 525 號硅酸鹽水泥,當有爭議時應用符合 gb 175 規(guī)定的 p型 525r 硅酸鹽水
54、泥進行。試驗樣品:由對比水泥和礦渣粉按質(zhì)量比 1:1 組成。對比砂漿配比為:水泥 450g、中國 iso 標準砂 1350g、水 225ml;試驗砂漿配比為:水泥 225g、礦渣 225g、中國 iso 標準砂 1350g、水 225ml。2. 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分別測定試驗樣品 7d、28d 抗壓強度r7、r28和對比樣品 7d 、28d 抗壓強度 r07、r028。3. 齡期的活性指數(shù)按下式計算:a7= r7 /r07100a28= r28 /r028100三十、礦粉細度測定三十、礦粉細度測定1. 將測試用的礦渣粉樣品置于溫度為 105110烘干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
55、2. 稱取試樣 10g,準確至 0.01g,倒入 45um 方孔篩上,將篩子置于篩座上,蓋上篩蓋。3. 接通電源,將定時開關固定在 3min,開始篩析。4. 開始工作后,觀察負壓表,使負壓穩(wěn)定在 4000pa6000pa。若負壓小于 4000pa,則應停機,清理收塵器中的積灰后再進行篩析。355. 在篩析過程中,可用輕質(zhì)木棒或橡膠棒輕輕敲打篩蓋,以防吸附。6. 3min 后篩析自動停止,停機后觀察篩余物,如出現(xiàn)顆粒成球,粘篩或有細顆粒沉積在篩框邊,用毛刷輕輕將顆粒刷開,將定時開關固定在手動位置,再篩析 1min3min 直至篩分徹底為止。將篩網(wǎng)內(nèi)的篩余物收集并稱量,準確至 0.01g。1. 結
56、果計算45um 的方孔篩篩余按下式計算:f=(g1/g2 )100式中:f-45um 方孔篩篩余,單位為(計算至 0.1) ;g1-篩余物的質(zhì)量,單位為 g;g2稱取物的質(zhì)量,單位為 g。三十一、礦粉含水量測定三十一、礦粉含水量測定1. 用 1/100 的天平準確稱取礦渣粉 50g,置于已知質(zhì)量的瓷坩堝中,放入 105110的恒溫控制的烘干箱中烘 2h,取出坩堝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2. 礦渣粉的含水量按下式計算,試驗結果計算至 0.1。x(gg1)/g100 式中:x b礦渣粉的含水量,g 烘干前試樣的質(zhì)量,g; g1 烘干后試樣的質(zhì)量,g。36三十二、混凝土坍落度與坍落擴展度三十二
57、、混凝土坍落度與坍落擴展度測定測定 1. 濕潤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剛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腳踩住二邊的腳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裝料時保持位置固定。2. 把按要求取得的砼試樣用小鏟分三層均勻地裝入筒內(nèi)。使搗實后每層高度為筒高的 1/3 左右。每層用搗棒插搗 25 次。插搗應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進行,各次插搗應在截面上均勻分布。插搗底層時,搗棒應貫穿整個深度。插搗第二層和頂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至下一層的表面。澆灌頂層時,砼應灌滿到高出坍落度筒口。插搗過程中如砼沉落到低于筒口,則應隨時添加。頂層插搗完后,刮去多余砼,并用抹刀抹平。3. 清除筒邊底板上的砼后垂直平穩(wěn)地提起提起坍落度筒。坍落
58、度筒的提離過程應在 510s 內(nèi)完成。從開始裝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個過程應不間斷進行,并在 150s 內(nèi)完成。4提起坍落度筒后, 測筒高與坍落后砼試體最高點之間的高度差,即為該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值。5. 當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大于 220mm 時,用鋼尺測量混凝土擴展后最終的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這兩個值之差小于 50mm 時,其算術平均值為坍落擴展度值;否則此次試驗無效。6.坍落度和擴展度值以毫米為單位,測量值修約到 5mm。37三十三、混凝土稠度三十三、混凝土稠度測定測定 1. 把維勃稠度儀放置在堅實水平的地面上,并用濕布把容器、坍落度、喂料斗內(nèi)壁及其他用具擦濕。 2. 將喂料斗提到坍落度筒上方扣
59、緊,校正容器位置,使其中心與喂料中心重合,然后擰緊固定螺絲。 3. 將取得的砼試樣用小鏟分三層經(jīng)喂料斗均勻地裝入筒內(nèi),方法同前。 4. 轉離喂料斗,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此時注意不使混凝土試體產(chǎn)生橫向的扭動。把透明圓盤轉到砼圓臺體頂面,放松測桿螺絲,降下圓盤,使其輕輕接觸到混凝土頂面。5.擰緊定位螺絲,并檢查測桿螺釘是否已經(jīng)完全放松。同時開啟振動臺和秒表,當振動到透明圓盤的底面被水泥漿布滿的瞬間停下秒表,并關閉振動臺,秒表的讀數(shù)即為該砼拌合物的維勃稠度值,精確到 1s。三十四、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三十四、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測定測定1. 用濕布將容重筒內(nèi)外擦干凈,稱出筒重 w1,精確至 50g。
60、2. 將砼裝入筒內(nèi),用振動臺或搗棒搗實(坍落度小于 70mm 的混凝土宜用振動臺,大于 70mm 的混凝土宜用搗棒搗實) 。采用搗棒搗實時,應根據(jù)容量筒的大小決定分層與插搗次數(shù):用 5l 容量筒時,混凝土拌合物應分兩層裝入,每層振搗次數(shù)應為 25 次:用大于 5l38的容量筒時,每層混凝土的高度不應大于 100mm,每層插搗次數(shù)應按每 10000mm2截面不小于 12 次計算。各次插搗應由邊緣向中心均勻地插搗,插搗底層時搗棒應貫穿整個深度,插搗第二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至下一層的表面;每一層搗完后用橡皮錘輕輕沿容器外壁敲打 510 次,進行振實,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搗孔消失并不見大氣泡為止。采用振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屬2024年商品銷售代表協(xié)議版
- 專業(yè)倉儲及配送服務:2024協(xié)議范本版A版
- 科技驅(qū)動:公司未來發(fā)展
- 2025年度彩鋼房拆除與綠色建筑認證服務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影視基地場地借用及拍攝制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科研實驗場地使用權出讓及研發(fā)支持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抽沙船租賃及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新型工業(yè)園區(qū)土地使用權交易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智能工廠設備租賃居間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長租公寓運營管理服務合同4篇
- 領導溝通的藝術
- 發(fā)生用藥錯誤應急預案
- 南潯至臨安公路(南潯至練市段)公路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綠色貸款培訓課件
- 大學生預征對象登記表(樣表)
- 主管部門審核意見三篇
- 初中數(shù)學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影響的研究
- 新課標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材解讀
- (人教版2019)數(shù)學必修第一冊 第三章 函數(shù)的概念與性質(zhì) 復習課件
- 重慶市銅梁區(qū)2024屆數(shù)學八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