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A轉換原理PPT教學課件_第1頁
ADDA轉換原理PPT教學課件_第2頁
ADDA轉換原理PPT教學課件_第3頁
ADDA轉換原理PPT教學課件_第4頁
ADDA轉換原理PPT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1 概述從模擬信號到數(shù)字信號的轉換稱為模數(shù)轉換,簡稱A/D轉換。從數(shù)字信號到模擬信號的轉換稱為數(shù)模轉換,簡稱D/A轉換。分類:D/A轉換器的分類: 權電阻網絡型;倒梯電阻網絡型;權電流型;權電容型;開關樹型等等。 直接型間接型反饋比較型并聯(lián)比較型逐次漸進型計數(shù)型電壓時間型(VT變換型): 雙積分型電壓頻率型(VF變換型)A/D轉換器的分類主要指標:轉換精度;轉換速度第1頁/共33頁9.2.1 權電阻網絡D/A轉換器一、電路組成三部分:權電阻網絡、模擬開關(受代碼d3d0的控制,代碼為1時接VREF,為0時接地)、求和放大器第2頁/共33頁二、工作原理第3頁/共33頁即vO正比于DnVREF

2、可正可負優(yōu)缺點:電阻少,但差值大,不易集成。第4頁/共33頁9.2.2 倒T型電阻網絡D/A轉換器一、電路的組成電阻網絡、模擬開關、求和放大器A、基準電壓VREF。V接地, V為虛地,S3S0相當于接地,若數(shù)碼為1,接V-,數(shù)碼為0,接V 。第5頁/共33頁二、工作原理從每個端口向左看等效電阻均為R,I=VREF/R,每個支路電流依次為I/2, I/4, I/8, I/16。 對于n位D/A轉換器:VO與D成正比。第6頁/共33頁三、集成D/A轉換器CB7520 (AD7520)1、原理圖10位倒T電路,需外接運放,反饋電阻可用內部R,也可自接,VREF需穩(wěn)定,才能確保轉換精度。第7頁/共33

3、頁2、CB7520中的CMOS模擬開關電路采用15V電壓第8頁/共33頁9.2.7 D/A轉換器的轉換精度與轉換速度一、D/A轉換器的轉換精度用分辨率和轉換誤差來描述轉換精度1、分辨率用輸入二進制代碼的位數(shù)給出(理論精度)模擬電壓應能區(qū)分00.0011.11全部2n個不同狀態(tài)用最小電壓與最大輸出電壓之比表示,例如10位D/A轉換器001. 01023112110第9頁/共33頁2、轉換誤差(實際精度)轉換誤差:實際與理論值的最大偏差(例如:0001時的輸出電壓)是一個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轉換誤差的綜合指標。因素:VREF波動;運放的零漂; 模擬開關的導通內阻及壓降; 電阻阻值偏差;二極管特性不一致

4、第10頁/共33頁二、D/A轉換器的轉換速度用建立時間t set定量描述D/A轉換器的轉換速度t set :從輸入數(shù)字量發(fā)生突變開始,到輸出電壓進入與穩(wěn)態(tài)值相差 范圍以內的時間。一般定為:從全0變?yōu)槿?所需的時間。LSB21 不包含運放的單片集成DAC: t set 0.1m 包含運放的單片集成DAC: t set 0.15m外加運放的DAC的最大轉換時間:第11頁/共33頁9.3 A/D轉換器9.3.1 A/D轉換的基本原理模擬信號是連續(xù)的,數(shù)字信號是離散的,因此需要在一系列選定的瞬間對輸入的模擬信號取樣,然后保持、量化、編碼,再開始下一次取樣。一、取樣定理取樣信號vS,模擬信號vI ,必須

5、滿足fS2fi(max)fS 取樣頻率; fi (max)模擬信號的最高頻率分量的頻率用低通濾波器將vS還原為vI ,一般取fS35fi (max)保持電路第12頁/共33頁二、量化和編碼采樣電壓表示成最小單位的整數(shù)倍,叫量化。最小單位叫量化單位,用表示。數(shù)字信號最低有效位(LSB)的1所代表的數(shù)量大小為 。量化結果用二進制表示出來叫編碼。兩種量化方法只舍不入 有舍有入例如,01V模擬電壓轉換成三位二進制代碼。 圖(a)中: 1/8V 01/8V0 1/8V 2/8V 1 單向誤差為,最大誤差為1/8V。圖9.3.3 劃分量化電平的兩種方法(a)第13頁/共33頁例如,01V模擬電壓轉換成三位

6、二進制代碼。 圖(b)中: 2/15V 01/15V0 1/15V 3/15V 1 雙向誤差為,最大誤差為1/15V。圖9.3.3 劃分量化電平的兩種方法若vI在范圍內變化時,一般要求采用二進制補碼形式編碼,例如 1V,三位二進制補碼,如圖9.3.4。第14頁/共33頁9.3.2 取樣保持電路一、基本形式如圖9.3.5當vL1時,T通,vI向C充電,設RI=RF,則vO vC vI,當vL0時,T止,CH保持。缺點:速度低,為提高速度,可減小RI,則輸入阻抗降低,不可取。解決辦法見下頁。第15頁/共33頁二、實用電路(LF198)速度低的解決辦法:在電路的輸入端增加一級隔離放大器,如:LF19

7、8集成采樣保持。vL1,取樣; vL0,保持;D1、D2保護二極管,VOS輸出調零電壓第16頁/共33頁9.3.3 直接A/D轉換器一、并聯(lián)比較型三部分組成:電壓比較器、寄存器、代碼轉換電路2/15VREF比較結果:0000000,0000001,1111111共8種CP寄存。第17頁/共33頁寄存器輸出是一組7位的二值代碼,需轉換成3位二進制數(shù)。代碼轉換電路的邏輯函數(shù)式為:優(yōu)點:速度高(50nm)可省略采保電路缺點:比較器多(n位代碼需2n1個)第18頁/共33頁二、反饋比較型A/D轉換器1、計數(shù)型A/D轉換器轉換時間長: 當輸出為n位二進制數(shù)碼時,最長的轉換時間可達(2n1)TCP。第19

8、頁/共33頁2、逐次漸進型A/D轉換器原理:類似天平稱重原理從最高位置1,判斷保留或去除;次高位置1,判斷保留或去除;.最低位置1,判斷保留或去除;n位需(n2)個CP脈沖第20頁/共33頁工作原理例如:參考電壓VREF=5V, 模擬vI=3.2. 設初態(tài)QAQBQC=000, 環(huán)形計數(shù)器Q1Q510000,即Q11(1)CP1 到來SA=1, RA=0; SB=0, RB=1; SC=0, RC=1置成100 vO5212.5V vO vI vC =1且CP2 過后, Q1Q5 00100,即Q3 1(3)CP3 到來SA=0, RA=0; SB=0, RB=1; SC=1, RC=0QA保持,QB置0,QC置1置成 101 vO5(21+ 23)3.125V vO vI vC =0且CP3 過后, Q1Q5 00010,即Q4 1第22頁/共33頁(4)CP4 到來SA=0, RA=0;SB=0, RB=0; SC=0, RC=0QA、QB、QC均保持 101vC =0 且CP4 過后, Q1Q5 00001,三態(tài)輸出101(5)CP5 到來Q1Q5 10000,返回初態(tài)第23頁/共33頁9.3.4 間接A/D轉換器第一步:S1合到vI一側,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