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運銷公司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_第1頁
煤炭運銷公司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_第2頁
煤炭運銷公司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_第3頁
煤炭運銷公司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_第4頁
煤炭運銷公司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 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 編 寫 單 位: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項 目 負 責 人:曾玉林 編 寫 人: 單 位 負 責 人:李之利 總 工 程 師:冉茂云 提 交 時 間:二一四年十二月 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1 第一節(jié) 目的、任務及依據.1 第二節(jié)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2 第三節(jié) 煤礦生產建

2、設情況.5 第四節(jié) 相鄰礦井生產情況.8 第五節(jié) 以往地質工作及質量評述.9 第二章第二章 以往災害情況及其防治以往災害情況及其防治.11 第三章第三章 礦井地質礦井地質.13 第一節(jié) 區(qū)域地質.13 第二節(jié) 礦井地質.15 第三節(jié) 煤層.18 第四節(jié) 煤質.20 第四章第四章 礦井水文地質特征礦井水文地質特征.21 第一節(jié) 含水層及隔水層.21 第二節(jié) 礦井充水因素分析.23 第三節(jié) 礦井及周邊小窯采空區(qū)積水情況.23 第四節(jié)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26 第三節(jié) 礦井涌水量分析與評價.27 第五章第五章 其它開采地質條件其它開采地質條件.29 第一節(jié) 煤層頂底板特征.29 第二節(jié) 瓦斯情況.30

3、 第三節(jié) 地溫地壓.32 第四節(jié) 煤塵爆炸性.32 第五節(jié) 煤層自燃傾向性.33 第六章第六章 隱蔽致災因素普查隱蔽致災因素普查.35 第一節(jié) 采空區(qū)普查 .35 第二節(jié) 廢棄老窯(井筒)普查.36 第三節(jié) 封閉不良鉆孔普查.38 第四節(jié) 斷層、裂隙、褶皺及陷落柱普查.38 第五節(jié) 瓦斯富集帶普查.39 第六節(jié) 導水裂縫帶及地下含水體普查.45 第七節(jié) 井下火區(qū)普查.49 第八節(jié) 古河床沖刷帶、天窗等不良地質體普查.51 第九節(jié) 其它致災因素普查.51 第七章第七章 隱蔽致災地質因素防治方法與計劃隱蔽致災地質因素防治方法與計劃.55 第一節(jié) 瓦斯致災因素的防治措施.55 第二節(jié) 水害致災因素的

4、防治措施.62 第三節(jié) 火災防治措施 .74 第四節(jié) 有毒有害氣體的防治措施.79 第八章第八章 結論結論.86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86 第二節(jié) 存在問題及建議.87 附附 圖圖 目目 錄錄 順序號順序號圖號圖號圖圖 名名比例尺比例尺 11地形地質、水文地質及井上下對照圖1:5000 22地層綜合柱狀圖1:500 333#煤層采掘工程平面圖1:2000 443#煤層礦井充水性圖1:5000 553#煤層瓦斯地質圖1:5000 66隱蔽致災地質因素綜合成果圖1:5000 附附 表表 目目 錄錄 順序號順序號相相 關關 附附 表表 1井田內及周邊關閉廢棄小煤窯調查臺帳 2封孔不良鉆孔資料臺賬 3地

5、質構造臺賬 43 號煤層涌水量觀測臺賬 53 號煤層(井下實測)瓦斯含量測定資料統(tǒng)計表 6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統(tǒng)計表 7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鑒定表 8礦井瓦斯、二氧化碳測定報告(2014 年) 附附 件件 目目 錄錄 1、礦方承諾書、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采礦許可證復印件 2、勘查單位地質勘查資質證復印件、法人證書復印件、承諾書 3、晉城市煤炭煤層氣工業(yè)局晉市煤局辦字2014237 號 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目的、任務及依據目的、任務及依據 一、目的任務一、目的任務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國 辦發(fā)201399 號)文件、 煤礦地質工作規(guī)

6、定及晉城市煤炭煤層氣工業(yè)局 關于轉發(fā) 的通知 (晉市煤局辦字2014237 號)等相關文件要求,切實加強煤礦隱蔽災 害治理工作,防止和減少地質災害事故,確保煤礦職工生命安全。因此,山西 煤炭運銷集團晉城有限公司對所屬煤礦進行地質類型劃分報告及隱蔽致災因素 普查報告編制,委托山西省招標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11 月 12 日發(fā)出招標公告, 2014 年 12 月 3 日開標,共分四個標段,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最終中標標段,包括南河煤業(yè)、*、蓋州煤業(yè)、七一煤業(yè)、神農煤業(yè)、首 陽煤業(yè)六個礦井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農煤業(yè))屬 標段的礦井,四川省煤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

7、究院(以下簡稱我院) ,根據中標 通知書,我院開展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工作。 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務:根據煤礦地質工作規(guī)定 、 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 、 煤礦安全規(guī)程等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結合礦井地質及水文地質特征,對 采空區(qū)、老窯、封閉不良鉆孔、瓦斯、地下含水體及導水裂縫帶等隱蔽地質致 災因素進行普查,并開展隱蔽致災因素評價,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為煤 礦處理相關地質災害提供依據,指導礦井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預防煤礦事故。 二、編制依據二、編制依據 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國辦發(fā) 201399 號; 2、 煤礦地質工作規(guī)定 ,安監(jiān)總煤調201

8、3135 號; 3、晉城市煤炭煤層氣工業(yè)局晉市煤局辦字2014237 號 晉城市煤炭煤層 氣工業(yè)局轉發(fā)省廳關于轉發(fā)的通知的通知 ; 4、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 ,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令第 19 號; 5、 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 ,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令第 28 號; 6、 煤礦安全規(guī)程 (2011 版) ,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令第 37 號令; 7、 煤礦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huán)境地質勘查評價標準 ,(MT/T1091 2008); 8、 地質勘探安全規(guī)范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局 AQ2004-2005。 9、礦方提供的各類地質報告和資料。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一、位置一、位置 *有限

9、公司位于高平市西北 15km 處的野川鎮(zhèn)北溝、喬家溝、柳樹底一 帶,行政區(qū)劃隸屬高平市野川鎮(zhèn)管轄。地理坐標為東經 1124651112 5100,北緯 354951354824。 根據晉煤重組辦發(fā)200944 號文件和山西省國土資源廳 2012 年 6 月 12 日 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證號 C) ,批采煤層為 3-15 號,開采深度由 970m610m 標高。井田長約 6300m 寬約 2100m,范圍由下列 15 個拐點順次圈定(3 帶) (見表 1-1) ,面積為 10.5853km2。 表表1-11-1 井田邊界拐點坐標一覽表井田邊界拐點坐標一覽表 西安 80 坐標系(3 度帶) 點號

10、橫坐標縱坐標 1.03.45 2.18.85 3.93.78 4.66.55 5.93.06 6.76.27 7.47.16 8.02.41 9.51.48 10.47.86 11.59.59 12.35.65 13.86.28 14.44.46 15.86.54 二、交通二、交通 井田南距沁(水)輝(縣)二級公路 7km。距太(原)焦(作)鐵公路南陳鋪集 煤站 12km,楊(楊家莊)界(界牌嶺)的鄉(xiāng)級公路從礦區(qū)東側通過。以上公路干 線、煤站均有鄉(xiāng)鎮(zhèn)硬化三級公路與其連接,總之,交通較為方便(見交通位置 圖 1-1) 。 圖圖 1-1 *交通位置圖交通位置圖 三、自然地理三、自然地理 1、地形地

11、貌 礦區(qū)地處太行山山脈的西南側,沁水盆地的東翼。地形總體北高,南低, 最高點位于井田北部山包上,標高 1237m,最低點位于井田南部,標高 842m, 相對高差 395m,且伴有黃土沖溝的低山溝谷地貌。全井田地貌屬中低山區(qū)類型。 2、水系 本區(qū)屬黃河流域沁河水系丹河支流,井田屬野川河上游沖溝,野川河向東 南匯入許河,許河在河西鎮(zhèn)附近匯入丹河。井田內無河流等大的地表水體,溝 谷中平時干涸無水,雨季才有短暫流水或洪水排泄。但井田西南部邊界有一條 季節(jié)性河流從井田西部邊界流過。區(qū)西南部邊界外附近為杜寨水庫。 3、氣象 本區(qū)屬東亞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根據高平地區(qū)近 40 年氣象資料, 年均氣溫

12、10.2,一、二月份最低,極端最低氣溫-23.1(1972 年 1 月 02 日), 六、七月份最高,極端最高氣溫 38.5(1978 年 6 月 30 日)。年均降雨量 567.1mm,歷史最高年降雨量達 870.7mm(2003 年) ,最低僅 305.9mm(1997 年) ,雨季多集中在 7、8、9 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 70,無霜期在 191 天以上,年平均凍結天數 78.2 天,一般出現在 12 月份前后,最大凍土深度 54c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 64。春冬兩季多西北風,夏秋兩季多東南風和南風, 風力一般 34 級,最大達 6 級左右。最大風速一般為 7.5m/s。 4、地震

13、據歷史記載地震臺網監(jiān)測,上世紀 70 年代之前,晉城地區(qū)共發(fā)生過 5 級以 上地震 1 次,5 級以下有感地震 44 次,最大地震是 1303 年 9 月發(fā)生在高平的 5.5 級地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 GB183062001中國地震動峰加速度區(qū)劃 圖 ,本區(qū)屬高烈度區(qū),烈度在 VI 度,動峰值加速度為 0.05g。 5、經濟概況 井田內以農業(yè)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和谷子等。工業(yè)主要 有煤等采掘業(yè)。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煤礦生產建設情況煤礦生產建設情況 2009 年經山西省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以晉煤重組辦發(fā) 2009 44 號關于晉城市高平市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方案(部分)

14、的批復 ,山西 煤炭運銷集團作為主體對山西高平喬家溝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高平柳樹底煤業(yè) 有限公司、山西高平北楊煤業(yè)有限公司(已關閉) 、山西高平紅巖溝煤業(yè)有限公 司(已關閉) 、山西高平窯溝煤業(yè)有限公司(已關閉) 、山西高平杜寨煤礦(已 關閉)等六個煤礦及新增區(qū)進行了兼并重組整合,重組后更名為山西煤炭運銷 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國土資源廳 2009 年 12 月 2 日為山西煤炭運銷集團 *有限公司頒發(fā)的證號為 C 的采礦許可證,批準開采 315 號煤層,井田面 積 10.5853km2,生產規(guī)模為 90 萬 t/a?,F將其相關情況分別敘述如下: 一、以往生產建設概況一、以往生產建設概況 *井田

15、內存在原山西高平喬家溝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高平柳樹底煤業(yè)有 限公司、山西高平北楊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高平紅巖溝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高 平窯溝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高平杜寨煤礦(見圖 1-2),現將上述各礦開采情況分 別敘述如下: (1)原山西高平喬家溝煤業(yè)有限公司 該井田位于*有限公司井田中北部,屬村辦集體礦山企業(yè),始建于 1964 年 8 月,1965 年 10 月投產,根據 2009 年 6 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核發(fā)的采礦許 可證(證號 C) ,井田面積 1.7818km2,生產規(guī)模 15 萬 t/a,批采及開采 3 號煤 層,采用立井開拓,罐籠提升,壁式采煤,礦車運輸,并列抽出式通風,機械 排水,礦

16、井正常涌水量 10m3/h,最大涌水量 15m3/h,屬低瓦斯礦井。 (2)原山西高平柳樹底煤業(yè)有限公司 該井田位于高平市野川鎮(zhèn)柳樹底村村西,于 1991 年建井,1995 年投產, 根據 2006 年 10 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核發(fā)的采礦許可證(證號 70) ,井田面積 1.3420km2,生產規(guī)模 15 萬 t/a,批采及開采 3 號煤層,采用一對立井開拓,罐 籠提升,壁式采煤,礦車運輸,并列抽出式通風,機械排水,礦井正常涌水量 6m3/h,最大涌水量 12m3/h,屬高瓦斯礦井。 (3)原山西高平北楊煤業(yè)有限公司 該礦位于*有限公司井田中西部,屬村辦礦山企業(yè),始建于 1986 年 6 月,

17、 1998 年 11 月投產,根據 2006 年 10 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核發(fā)的采礦許可證 (證號 59) ,井田面積 0.4207km2,生產規(guī)模 15 萬 t/a,批采及開采 3 號煤層, 采用立井開拓,壁式采煤,礦車運輸,并列抽出式通風,機械排水,礦井正常 涌水量 7m3/h,最大涌水量 12m3/h,屬低瓦斯礦井。 (4)原山西高平紅巖溝煤業(yè)有限公司 該礦位于*有限公司井田中部,屬村辦礦山企業(yè),始建于 1985 年 10 月, 1988 年 5 月投產,根據 2006 年 10 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核發(fā)的采礦許可證(證 號 45) ,井田面積 0.5694km2,生產規(guī)模 9 萬 t/a

18、,批采及開采 3 號煤層,立井 開拓,壁式采煤,礦車運輸,并列抽出式通風,機械排水,礦井正常涌水量 6m3/h,最大涌水量 10m3/h,屬低瓦斯礦井。 (5)原山西高平窯溝煤業(yè)有限公司 該礦位于*有限公司井田東南部,屬村辦礦山企業(yè),始建于 1985 年 10 月,1989 年 5 月投產,根據 2006 年 10 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核發(fā)的采礦許可證 (證號 60) ,井田面積 0.6000km2,生產規(guī)模 15 萬 t/a,批采及開采 3 號煤層, 斜井開拓,壁式采煤,礦車運輸,并列抽出式通風,機械排水,礦井正常涌水 量 4m3/h,最大涌水量 8m3/h,屬低瓦斯礦井。 (6)原杜寨煤礦

19、該礦位于*有限公司井田西南部,依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為其辦法的采 礦許可證,該礦批采及開采 3 號煤層,斜井開拓,壁式采煤,礦車運輸,并列 抽出式通風,機械排水,礦井正常涌水量 6m3/h,最大涌水量 12m3/h,屬低瓦 斯礦井。由于礦井發(fā)生事故,1998 年前關閉。 (7)北城辦北溝煤礦 該煤礦為原集體煤礦,上世紀八十年代建井,原采礦證號為 67,生產規(guī)模 5 萬噸/年,礦區(qū)面積 0.6437km2,礦區(qū)由 4 個拐點坐標圈定: 1、X= Y= 2、X= Y= 3、X= Y= 4、X= Y= 該煤礦投入生產近 20 年,由于煤層淺以及古人開采,本礦區(qū)內共占用資源 儲量 119 萬噸,由于資源

20、枯竭, 2000 年予以關閉。 (8)喬家溝長松煤礦 該煤礦為原村辦煤礦,上世紀七十年代建井,原采礦證號為 39,生產規(guī)模 5 萬噸/年,礦區(qū)面積 0.3957km2,礦區(qū)由 4 個拐點坐標圈定: 1、X= Y= 2、X= Y= 3、X= Y= 4、X= Y= 該煤礦投入生產近 30 年,該煤礦區(qū)內共占用資源儲量 172 萬噸,由于資源 枯竭, 1997 年予以關閉。 (9)高平市北城辦南溝聯營煤礦 該煤礦為原為集體煤礦,上世紀五十年代建井,原采礦證號不詳,生產規(guī) 模 5 萬噸/年,礦區(qū)面積 0.5973km2,礦區(qū)由 6 個拐點坐標圈定: 1、X= Y= 2、X= Y= 3、X= Y= 4、

21、X= Y= 5、X= Y= 6、X= Y= 該煤礦投入生產近 30 年,該煤礦區(qū)內共占用資源儲量 172 萬噸,由于資源 枯竭, 1990 年予以關閉。 圖圖 1-2 *四鄰關系圖四鄰關系圖 二、整合后的相關情況二、整合后的相關情況 整合后的*設計生產能力為 90 萬 t/a,于 2010 年 9 月山西春成煤礦勘察 設計有限公司為其編制了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礦井兼并重組整合 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 ,設計采用斜、立井混合開拓方式,下步繼續(xù)開采 3 號煤 層,井田內主要開采煤層為 3、11、15 號煤層。全井田布置 3 個水平,3 號煤 層為一水平,標高 740m;11 號煤層為二水平,標高

22、 820m;15 號煤層三水平, 標高為690m,分 8 個采區(qū)開采。 該礦 2011 年 4 月取得開工報告,現已完成基建任務,進入了聯合試運轉, 正在進行礦井驗收工作,計劃于 2015 年 4 月轉入生產。今后 3 年主要采掘范圍 為一水平一采區(qū)(具體位置詳見附圖 1-3) 。 圖圖 1-3 采區(qū)位置圖采區(qū)位置圖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相鄰礦井生產情況相鄰礦井生產情況 *井田周邊分布煤礦有蘭花集團伯方煤礦、山西高平科興集團南陽煤業(yè) 有限公司。四鄰關系 見圖 1-2。 現將相鄰礦井介紹如下: 1、蘭花集團伯方煤礦 位于*西北側,屬晉城市蘭花科技創(chuàng)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1980 年, 1993 年投

23、產,井田面積 27.5092km2,現開采 3 號煤層,設計生產能力 180 萬 t/a,斜井立井開拓,采用長壁機采和長壁炮采開采方法,中央分列抽出式通 風系統(tǒng),電機車運輸,箕斗提升,并列式通風,機械排水。礦井正常涌水量 45 一采區(qū)北翼 一采區(qū)南翼 二采區(qū) m3/h,最大涌水量 60m3/h。在副斜井井底設有主、副水倉,其中主水倉容量 2000m3,副水倉容量 1000m3。屬低瓦斯礦井,安裝有瓦斯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該煤 層煤塵無爆炸性,自燃等級為級,屬不易自燃。無越層越界開采現象。 2、山西高平科興南陽煤業(yè)有限公司 位于*西南側,屬高平市科興集團。始建于1996年,2000年投產。井田 面積1

24、7.455km2,現開采3號煤層,3號煤儲量8250萬t,設計能力120萬t/a,一 對斜井開拓,采用長壁綜合機械化采煤,中央分裂抽出式通風,大巷、斜井皮帶 運輸。機械抽水,正常涌水量17m3/h,最大涌水量30m3/h。在副井底設有主副 水倉,主倉容積800m3,副倉容積600 m3。屬低瓦斯礦井,并安裝有瓦斯監(jiān)控系 統(tǒng)。煤層無爆炸性,不易自燃。無越層越界開采現象。 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以往地質工作及質量評述以往地質工作及質量評述 井田位于沁水煤田的東南部,高平礦區(qū)王報精查勘查區(qū)的南部,野川精查 勘查區(qū)的北部,本區(qū)地質調查工作較早,勘探工程控制程度較高,主要有以下 工作: 1、1958 年,華北煤

25、田地質勘探局 152 隊完成了沁水煤田高平礦區(qū)煤田普 查,編制有山西省沁水煤田高平普查區(qū)煤田開發(fā)總體設計地質報告 ,本區(qū)內 施工 3 個(28、29、30 號鉆孔,未評級) ,共完成工程量 645.79m;區(qū)外周邊施 工 5 個鉆孔,共完成工程量 1461.32m。 2、1964 年 11 月,山西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地質勘探局一一九隊提交了山 西省沁水煤田王報井田地質勘探最終報告(精查),山西省儲委會 1965 年 1 月 以第 111 號決議書批準。本區(qū)位于王報勘探區(qū)南部。區(qū)內施工有 601、634、636、637、640 號等共 14 個鉆孔,除 623 號孔為乙級外,其余均為 甲級,區(qū)外周

26、邊施工 11 個鉆孔,共完成工程量 4354.17m。 3、1996 年,山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二一二地質隊完成了高平幅 1/5 萬 區(qū)域調查報告。 上述工作在本區(qū)及周邊區(qū)域共施工鉆孔 33 個,其勘探資料較為可靠。 4、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 2010 年對該井田進行了補充勘探,該次工作共施 工鉆孔 15 個,均為煤炭地質孔,鉆探總進尺 3673.65m ,并于 2010 年 8 月編 制提交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地質報告 。該報告 經山西省煤炭工程項目咨詢評審中心組織專家評審,并最終通過。 該次工作是在對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全井田勘探的基礎上,通 過對以往地質勘探資

27、料和整合區(qū)內各礦礦井地質資料進行收集利用,對該區(qū)礦 井的實際生產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經綜合分析、研究后,詳細查明了井田內的 地質構造、煤層賦存、煤質特征、水文地質條件、其他開采技術條件等。同時 詳細調查了采(古)空區(qū)范圍及其積水、積氣、火區(qū)情況,并對其礦井涌水量 進行了預算。 總的來說,經過以往歷次勘探共在井田內及外圍附近施工鉆孔 48 個,鉆孔 布置較合理,詳細查明了井田內的主要構造,詳細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層的埋深 及起伏形態(tài);查明了井田內含煤地層的分布特征;查明了井田內各可采煤層層 位、層數、厚度、可采范圍、煤質及變化規(guī)律等。 5、山西地寶能源有限公司 2011 年對該礦井上下進行了實地調查,

28、在此基 礎上重新核實了采掘工程平面圖及積水情況,同時對以往資料進行了統(tǒng)計、歸 納整理與分析,編制了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 分報告 。 該次工作按照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中關于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七個劃分標 準的具體要求,對*水文地質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確定了該井田的水 文地質類型。 第二章第二章 以往災害情況及其防治以往災害情況及其防治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以往老窯災害情況以往老窯災害情況 據本次調查及收集的資料,*礦區(qū)內以往地質災害主要為地裂縫和地面 塌陷,未發(fā)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前人資料也沒有對以往災害事 故的記錄。 據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 2011 年對*環(huán)評調

29、查,礦區(qū)已發(fā)生地裂 縫 7 處(L1L7) 、地面塌陷 5 處(T1T5) ,特征如下: 1、地裂縫(7 處) L1地裂縫:分布于礦區(qū)西北部,形成于 2010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地裂 縫呈直線型,延伸方向 330,長 20m,寬 510cm,可見深度 0.51m,規(guī)模 為小型,裂縫地層時代為二疊系上石盒子組砂巖,主要造成林地破壞。 L2地裂縫:分布于礦區(qū)北部,形成于 2010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地裂縫 呈直線、折線型,延伸方向 30,長 100m,寬 1030cm,可見深度 0.52m, 規(guī)模為小型,裂縫地層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損壞房屋 16 間(照片 2- 1、2-2) 。

30、L3地裂縫:分布于礦區(qū)中部,形成于 2009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地裂縫 呈直線型,延伸方向 330,長 40m,寬 520cm,可見深度 1m,規(guī)模為小型, 裂縫地層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造成耕地破壞。 照片照片 2-12-1 房屋裂縫房屋裂縫 照片照片 2-22-2 房屋裂縫房屋裂縫 L4地裂縫:分布于礦區(qū)東北部,形成于 1995 年,由開采 3 號煤形成,地 裂縫呈直線、折線型,延伸方向 100,長 80m,寬 1030cm,可見深度 0.31m,規(guī)模為小型,裂縫地層時代為二疊系下石盒子組砂巖,主要造成林地 破壞(照片 2-3) 。 L5地裂縫:分布于礦區(qū)東北部,形成于 2006

31、年,由開采 3 號煤形成,地 裂縫呈直線型,延伸方向 350,長 150m,寬 2030cm,可見深度 0.31m, 規(guī)模為小型,裂縫地層時代為二疊系上石盒子組砂巖,主要造成林地破壞(照 片 2-4) 。 L7地裂縫:分布于礦區(qū)東北部,形成于 2008 年,由開采 3 號煤形成,地 裂縫呈直線型,延伸方向 10,長 50m,寬 530cm,可見深度 1m,規(guī)模為小 型,裂縫地層時代為二疊系下石盒子組砂巖,主要造成林地破壞。 照片照片 2-3 L4地裂縫地裂縫 照片照片 2-4 L5地裂縫地裂縫 2、地面塌陷(5 處) T1:分布于礦區(qū)中南部,形成于 2007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塌陷范圍平

32、面 近橢圓形,長軸長約 27m,短軸長約 4m,深 1.5m,面積約 108m2。規(guī)模為小 型,塌陷地層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造成耕地破壞。 T2:分布于礦區(qū)中南部,形成于 2006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塌陷坑平面近 長方形,長 35m,寬 20m,深 0.41.2m,面積約 700m2。規(guī)模為小型,塌陷地 層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造成耕地破壞。 T3:分布于礦區(qū)中部,形成于 2000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塌陷坑平面近長 方形,長 20m,寬 10m,深 0.31m,面積約 100m2。規(guī)模為小型,塌陷地層 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造成耕地破壞。 T4:分布于礦區(qū)中南部,形成于 2

33、005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塌陷坑平面近 長方形,長 30m,寬 20m,深 0.52m,面積約 600m2。規(guī)模為小型,塌陷地層 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造成耕地破壞。 T5:分布于礦區(qū)東南部,形成于 2009 年,開采 3 號煤形成,塌陷坑平面近 橢圓形,長 30m,寬 20m,深 0.21m,面積約 600m2。規(guī)模為小型,塌陷地層 時代為上更新統(tǒng)粉土,主要造成耕地破壞。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整合后礦井災害情況整合后礦井災害情況 整合后,礦井在試運轉期間主要開采一采區(qū)北翼 3#煤層,開采期間在一采 區(qū)北翼地表形成多處裂隙,塌陷裂隙主要分布在一采區(qū)北翼 3101 工作面的 、塊段地表農田及道

34、路附近。見照片 2-12-4。 照片照片 2-1 地表裂隙地表裂隙 照片照片 2-2 地表裂隙地表裂隙 照片照片 2-3 地表裂隙地表裂隙 照片照片 2-4 地表裂隙地表裂隙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礦井災害防治措施礦井災害防治措施 (一)針對礦山地質災害,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于 2011 年 9 年編制 了*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專門對地裂縫、地面塌 陷制定了防治工程及變形監(jiān)測措施,其內容如下: 1、 3 號煤層一、二、三采區(qū)時對工業(yè)廣場、村莊留設足夠的保安煤柱。 2、 對 3 號煤層一采區(qū)、二采區(qū)可能出現的地裂縫、地面塌陷進行回填治 理; 3、 對發(fā)現的地裂縫填埋治理,恢復土

35、地使用功能; 4、對工業(yè)廣場、村莊、供水井及 5 年內開采范圍布設監(jiān)測點,進行地表變 形監(jiān)測。 (二)根據這一措施,礦方制定了近期規(guī)劃: 1、對已有 T1T5地面塌陷和 L1L7地裂縫進行填埋,面積 0.034hm2。 2、對工業(yè)廣場西側挖方邊坡進行治理。 3、對 2010 年以前采空區(qū)進行治理,面積 234.8hm2,植樹、種草,恢復土 地及地形地貌景觀。 4、對原有廢棄井口、堆渣進行治理,清理及覆土,植樹、種草,面積 7.3hm2。 5、對破壞的土地資源、地形地貌景觀進行恢復,填埋、夯實、平整覆土, 面積 220hm2,植樹、種草,恢復土地及地形地貌景觀。 6、建立礦山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重

36、點對采煤沉陷可能引發(fā)的村莊地裂縫、 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含水層、地下水水位、水量等進行監(jiān)測。 (三)根據這一方案措施,首陽煤業(yè)專門成立了開采塌陷防治機構領導組, 制定了開采塌陷及裂縫治理的工作安排及措施,其制定措施如下: 1、地面塌陷裂及縫治理措施 受開采影響后對地表道路裂隙應進行充填,結合我礦的煤層開采情況和 地表裂隙的特征,將地表裂隙分類進行治理,地面裂隙 10cm 以下的,采用人 工治理或機械治理,山間道路用黃土進行封堵,覆蓋灰土填實,公路路面破壞 時,應先將裂縫封堵后,受破壞的路面重新鋪瀝青或水泥。 裂縫大于 10cm 的采用機械開槽,施工寬 0.5 米,深 1 米的溝槽,對裂縫利 用

37、煤矸石或黃土進行充填后,上部開槽區(qū)域用灰土進行充填,公路應重新對路 面進行修復。 塌陷沉降區(qū)域的路面應等開采沉降穩(wěn)定后,形成靜態(tài)盆地后進行修復治理, 具體應根據沉降特征和影響程度,現場調研后,確定治理方案。 2、土地塌陷后治理措施 受采礦影響,部分地段土地出現塌陷后,應采用復墾的方法,對農田進行 復耕和治理。 礦山治理情況見照片 2-52-8。 照片照片 2-52-5 裂縫夯填現場裂縫夯填現場 照片照片 2-62-6 水泥封填后的裂縫水泥封填后的裂縫 照片照片 2-72-7 編織袋夯填裂縫編織袋夯填裂縫 照片照片 2-82-8 粘土夯填裂縫粘土夯填裂縫 第三章第三章 礦井地質礦井地質 第一節(jié)第

38、一節(jié) 區(qū)域地質區(qū)域地質 一、區(qū)域地層一、區(qū)域地層 井田位于沁水塊坳東緣,沁水盆地東側,區(qū)域地層總體走向北北東,傾向 北西,出露二疊系上下石盒子組、山西組等地層,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廣泛覆蓋 于各時代地層之上,其地層主要特征見區(qū)域地層簡表 3-1。 二、區(qū)域構造二、區(qū)域構造 1、區(qū)域構造位置 根據山西省區(qū)域地質志按斷塊構造學說的劃分方案。山西省地處華北 古板塊內部,屬于典型的板內構造。本井田位于華北斷塊區(qū)呂梁太行斷塊沁 水塊坳東部次級構造單元沾尚武鄉(xiāng)陽城 NNE 向凹褶帶中段,晉獲斷裂帶東 側。 2、區(qū)域主要構造特征 沁水塊坳是山西省最大的四級構造單元,總體呈 NNE 向展布,其范圍與沁 水煤田范圍

39、相當。塊坳是一個被斷裂圍限的矩形斷塊。主體部分出露二疊系、 三疊系地層。相對于周緣構造單元而言,沁水塊坳較穩(wěn)定。 作為沁水塊坳與太行山塊隆分界的晉獲斷裂帶對區(qū)域構造格局的形成和發(fā) 展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晉獲斷裂帶是一條區(qū)域性的大斷裂。該帶北起河北省 獲鹿,向南經左權縣清城、桐峪鎮(zhèn),潞城市區(qū),長治市東側,高平市東,延伸 至晉城市以南。省內延展長度約 320km,總體走向 NNE。有資料表明,該斷裂 帶生成時間較早,中生代燕山運動中“死而復蘇”,表現為由西向東位移的逆沖 斷裂帶。由于變形強度差異,尤其是后期隆升剝蝕,晉獲斷裂帶表現為分段特 征。黎城以北,逆沖斷裂保存完好,黎城至莊頭斷層段,新生代發(fā)

40、生反向運動, 沿斷裂帶西側發(fā)育一組向西傾斜的正斷層,形成了長治斷陷盆地。 長治新裂陷(即長治斷陷盆地)疊加于中生代沾尚武鄉(xiāng)陽城凹褶帶之上, 是東深西淺的箕形盆地。北部以 NEE 向文王山地壘為界,南部被 NEE 向的莊 頭斷層所限,向西逐漸翹起。盆地內充填晚第三系上新統(tǒng)至第四系黃土層,最 大厚度近 300m。 沾尚武鄉(xiāng)陽城凹褶帶,展布在和順、左權、屯留、陽城一線以西,呈 NNESSW 方向斜貫沁水盆地,總體為一復式向斜。 表表 3-1 區(qū)域地層簡表區(qū)域地層簡表 界 系統(tǒng)組厚度巖性描述 第四 系 Q 0-78 粽紅、紫紅、黃綠色粘土、亞粘土、夾細 砂、粉砂、中粗砂和礫石層。 新 生 界 第三 系

41、 N 0-68 土黃、灰綠、棕紅色粘土及砂質粘土、底 部為細礫 上統(tǒng) T3 延長組 T3y30-138 淺肉紅、灰綠色中、細粒長石砂巖、粉砂 巖及泥巖夾淡水灰?guī)r 銅川組 T2t500 中上部:灰紫紅、灰綠色泥巖、砂質泥巖 夾肉紅色砂巖 下部:淺肉紅、灰黃色長石砂巖夾灰綠 色砂質泥巖中統(tǒng) T2 二馬營組 T2e 600 上部:灰黃、黃綠色長石砂巖、紫紅色泥 巖 中部:紫紅色砂質泥巖夾淺灰中粒砂巖 下部:灰綠色中細粒砂巖夾紫紅色、灰綠 色泥巖 和尚溝組 T1h 131-474灰紫色細粒長石砂巖夾紫紅色泥巖 中 生 界 三 迭 系 T 下統(tǒng) T1劉家溝組 T1l 145-568紫紅、淺紅色細粒砂巖、

42、粉砂巖、夾泥巖 石千峰組 P2sh 42-217黃綠色中、粗粒砂巖與紫紅泥巖互層 上統(tǒng) P2上石盒子組 P2s 223-653 上部:雜色砂巖、泥巖互層 中部:黃綠色、灰黃色砂巖夾、紫紅色泥 巖 下部:黃綠色砂質泥巖、紫紅色泥巖夾錳 鐵礦 下石盒子組 P1x 48-161 中上部:黃綠、杏黃色泥巖、粉砂巖及砂 巖,頂部鮞粒泥巖 下部:黃綠色砂巖、灰色泥巖夾薄煤層 二 迭 系 P 下統(tǒng) P1 山西組 P1S35-72 上部:黃綠色、灰色泥巖、砂巖 下部:深灰色、灰黑色砂巖、粉砂巖、泥 巖、煤層 上統(tǒng) C3 太原組 C3t63-142 灰白、淺灰、深灰砂巖、粉砂巖、泥巖、 石灰?guī)r及煤層 石 炭 系

43、 C 中統(tǒng) C2 本溪組 C2b0-35 灰黑、灰白泥巖、鐵鋁巖夾灰?guī)r、砂巖、 薄煤層 峰峰組 O2f0-176 泥灰?guī)r、角礫狀泥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下 部夾石膏 上馬家溝組 O2s 170-308 白云質灰?guī)r、豹皮狀灰?guī)r、泥灰?guī)r、角礫 狀泥灰?guī)r、上部夾石膏層 中統(tǒng) O2 下馬家溝組 O2x 37-213 石灰?guī)r及泥灰?guī)r、角礫狀泥灰?guī)r、鈣質泥 巖 奧 陶 系 O 下統(tǒng) O1 64-209白云巖、夾頁巖 古 生 界 寒武 系 377-570 礫巖、砂巖、灰?guī)r、泥灰?guī)r、竹葉狀灰?guī)r、 鮞狀灰?guī)r、白云巖 上 元 古 界 震旦 系 Z幾 km 數十 km 3、區(qū)域構造演化特征 區(qū)域構造格局經歷了太古代至早

44、元古代古陸殼板塊形成階段,晚元古代至 早二疊紀板塊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侏羅紀以來板內變形階段。 區(qū)域構造多形成于第三階段。侏羅紀以來,庫拉-太平洋板塊向東亞大陸俯 沖日益加強,由此產生 NW-SE 向擠壓應力,晉獲斷裂帶則是在此作用力下形 成。進入新生代以來,庫拉-太平洋板塊俯沖帶向東遷移,亞洲大陸東緣由安第 斯型大陸邊緣轉化為西太平洋溝弧盆大陸邊緣?;『蟮芈镔|活動激化,導致 地慢上拱,巖石圈側向伸展。至新生代中期,晉獲斷裂帶長治段出現垂直走向 的局部伸展開裂,形成小型斷陷盆地。 三、區(qū)域含煤特征三、區(qū)域含煤特征 本區(qū)屬于沁水煤田晉城礦區(qū),含煤地層為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P1s)和石炭 系上統(tǒng)太原組(

45、C3t) 。 山西組含煤三層,即 1、2、3 號煤層。其中 1 號、2 號煤層為不穩(wěn)定的不 可采煤層,一般為煤線或缺失。3 號煤層穩(wěn)定可采,煤層平均厚一般為 4.75m, 本組地層平均厚 48.60m,可采煤層含煤系數 9.77%。 太原組含煤 8 層,即 5、7、8、9、11、12、13 和 15 號煤層,其中 11 號煤 層厚度 02.24m,平均 0.72m,屬局部可采的不穩(wěn)定煤層。15 號煤為全井田穩(wěn) 定可采煤層。本組平均厚 92.73m,可采煤層平均總厚 3.84m,含煤系數 4.14%。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礦井地質礦井地質 一、地層一、地層 井田廣泛為大面積黃土覆蓋區(qū),中部出露二疊系下

46、統(tǒng)下石盒子組及上統(tǒng)上 石盒子組地層。根據鉆孔及區(qū)域資料,將該區(qū)地層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O2f) 為含煤地層之基底,埋藏于井田深部。巖性為深灰、青灰色厚層狀石灰?guī)r, 夾灰黃色、黑灰色泥灰?guī)r,含次生石膏及浸染狀黃鐵礦,下部裂隙巖溶發(fā)育, 并為方解石脈充填,局部為角礫狀石灰?guī)r,厚度一般不大于 100m。 2、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C2b) 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奧陶系石灰?guī)r凹凸不平之古侵蝕面上,巖性、巖相及厚 度變化較大,一般由灰色鮞狀鋁土巖、鋁質泥巖、灰黑色泥巖組成,偶有灰黑 色粉砂巖、夾菱鐵礦及硫鐵礦等組成。全組厚度 1.4913.11m,平均 6.10m。 3、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C

47、3t) 區(qū)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以 K1砂巖與下伏本溪組分界,并與之呈連續(xù)沉積, 巖性主要為深灰色泥巖、砂質泥巖、石灰?guī)r、細砂巖及煤層煤線組成。含穩(wěn)定 的石灰?guī)r 48 層,煤層 68 層,煤層多賦存于灰?guī)r底部。該組厚度 67.6792.29m,平均 87.55m。據巖性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分為三個巖性段: (1)一段(C3t1) (K1砂巖底K2灰?guī)r底) 巖性為黑色泥巖、粘土質泥巖、粉砂巖、砂巖及煤層組成。底部 K1 砂巖 不穩(wěn)定,局部缺失或可相變?yōu)榉凵皫r,頂部為全區(qū)穩(wěn)定可采的 15 號煤層。該段 厚度 12.86m。 (2)二段(C3t2) (K2灰?guī)r底K4灰?guī)r頂) 由三層穩(wěn)定的石灰?guī)r及砂巖、

48、泥巖、煤層、煤線組成,灰?guī)r中含燧石結核 和方解石細脈,動、植物化石豐富,石灰?guī)r之下多有煤層賦存,底部 K2石灰?guī)r 厚度大,層位穩(wěn)定,是良好的標志層。全段平均厚 27.51m。 (3)三段(C3t3) (K4灰?guī)r頂K7砂巖底) 巖性為深灰色泥巖、砂巖、粉砂巖、石灰?guī)r及煤層組成,位于該段下部的 9 號煤層零星可采。全段平均厚 47.18m。 4、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P1s) K7砂巖底K8砂巖底,為全區(qū)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巖性由深灰黑色泥 巖、砂質泥巖、砂巖及煤層組成。上部為灰色、灰黃色砂質泥巖及泥巖互層, 局部夾有二層不可采煤層;中部為黃灰色砂巖、砂質泥巖及 3 號可采煤層。下 部為灰色砂質泥巖、有

49、時相變?yōu)辄S灰色細砂巖,中夾黃鐵礦層及灰黑色泥巖。 3 號煤層位于該組中下部,全區(qū)穩(wěn)定可采,平均厚 5.36m,與下伏太原組整合接 觸。該組厚度 46.9459.47m,平均厚度 45.00m。 5、二疊系下統(tǒng)下石盒子組(P1x) 與下伏山西組為整合接觸。底部發(fā)育一層厚 0.5020.68m 的中粒巖屑石英 砂巖(K8) ,風化后成同心圓結構,與山西組分界。中下部巖性以灰綠色泥巖為 主,間夾砂巖;中上部以灰綠色、黃綠色砂巖為主,間夾砂質泥巖,頂部為灰 色、灰紫色及雜色鋁土質泥巖,具鮞狀結構,呈網格狀構造,其色鮮艷俗稱“桃 花泥巖”,有時相變?yōu)樯百|泥巖。本組厚度 50.0085.00m,平均厚度

50、60.59m。 6、二疊系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P2s) 主要巖性為杏黃色、黃綠色砂質泥巖及黃色泥巖互層,其中夾不穩(wěn)定的黃 綠色砂巖,底界以 K10砂巖與下伏下石盒子組呈整合接觸,井田內零星出露, 最大殘留厚度 130m。井田北部、西北部大面積出露。 7、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Q2+3) 中更新統(tǒng)(Q2)下部為淺紅色至暗紅色砂質粘土,含鐵錳質薄膜,半膠結 至不膠結,中部為灰黃色砂礫石,上部為淺紅色砂質粘土,含鈣質結核。上更 新統(tǒng)(Q3)為黃色亞粘土,夾鈣質結核,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孔隙度大,常形成陡 坎、陡壁。第四系在井田東南部大面積分布,一般厚 025m,平均 10m。 二、構造二、構造 該區(qū)地層總體為一

51、走向北東,傾向北西的單斜構造;沿傾向方向有幅度不 大的波狀起伏,中東部以一軸向北東的向斜構造為主,兩翼地層平緩基本對稱, 傾角約 38。 區(qū)內有兩個環(huán)形陷落柱,均在 3 號煤層,陷落直徑分別約 60m 和 170m。 區(qū)內共發(fā)現有 3 條斷層,分別為 F1、F2、F3。 F1位于原紅巖溝煤礦采空區(qū),為一逆斷層,走向 SE160,傾向 NE70, 傾角 45,斷距 10m 左右,井田內延伸 1500m 左右,兩邊尖滅。無巖漿侵入, 地層平緩。 F2斷層位于現運輸大巷 315m 處,為一逆斷層,走向 WS261,傾向 SE171,傾角 40,斷距約 2m,預計延伸超過 350m。 F3斷層位于現運

52、輸大巷 455m 處,為一逆斷層,走向 SE158,傾向 NE68,傾角 30,斷距約 1.2m,預計延伸超過 350m。 綜上所述,井田內總體構造屬簡單類型。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煤層煤層 一、含煤性一、含煤性 本區(qū)含煤地層為二疊系山西組和石炭系太原組。 山西組含煤三層,即 1 號、2 號、3 號煤層。其中 1 號、2 號煤層為不穩(wěn)定 的不可采煤層,一般為煤線或缺失。3 號煤層全井田穩(wěn)定可采,煤層平均厚 5.36m,本組地層平均厚 45.00m,可采煤層含煤系數 12.38%。 太原組含煤 8 層,即 5、7、8、9、11、12、13 和 15 號煤層,其中 15 號煤 為全井田穩(wěn)定可采煤層,11

53、 號煤為不穩(wěn)定的局部可采煤層,其余煤層零星可采 或不可采。本組平均厚 87.55m,可采煤層平均總厚 3.80m,含煤系數 4.34%。 二、可采煤層二、可采煤層 1、3 號煤層 位于山西組中下部,上距下石盒子組底砂巖(K8)約 33m 左右,下 距太原 組 K6灰?guī)r 618m,煤層厚度 2.726.30m,平均厚度 5.36m,含 01 層夾矸, 結構簡單。煤層頂板為中粒砂巖、粉砂巖;底板為泥巖或細砂巖。屬全區(qū)可采 的穩(wěn)定煤層。但目前區(qū)內中、東部地段 3 號煤層已大部分采空。 2、11 號煤層 位于太原組 K4灰?guī)r之下,上距 9 號煤層平均 10.54m,下距 15 號煤層平均 32.55m

54、,厚度 02.24m,平均 0.72m。含 01 層夾矸,結構簡單。其頂板為泥 巖,底板為泥巖或泥質灰?guī)r。屬局部可采的不穩(wěn)定煤層。 3、15 號煤層 位于太原組下部 K2灰?guī)r之下 0.050.50m,上距 11 號煤層平均 32.55m, 下距 K1砂巖平均 7.93m,煤層厚度 1.853.25m,平均 2.55m,煤層厚度變化大, 一般含夾矸 01 層,個別含 23 層,結構簡單。頂板多為 K2灰?guī)r,局部為黑 色泥巖;底板為泥巖或粉砂巖。屬全區(qū)可采的穩(wěn)定煤層。見可采煤層特征表 3- 2。 三、煤層對比三、煤層對比 井田內含煤地層沉積穩(wěn)定,巖性組合特征具有規(guī)律性,標志層及煤層特征 明顯,變化

55、規(guī)律清晰,為煤層對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表表 3-2 井田可采煤層特征表(單位:井田可采煤層特征表(單位:m) 煤層 號 煤層厚度 最小-最大 平均 (m) 層間距 (m) 煤層結構 (含夾矸數)可采性 穩(wěn)定 性 煤層頂底板巖 性 3 2.72-6.30 - 5.36 26.04- 64.67 - 4 41.43 簡單(0-1) 全區(qū)賦存、全區(qū)可采 穩(wěn)定 中粒砂巖、粉 砂巖 - 泥巖、細粒砂 巖 11 0 -2.24 - 0.72 簡單(0-1) 局部賦存、局部可采 不穩(wěn) 定 石灰?guī)r、泥巖 - 泥巖、泥質灰 巖 15 1.85-3.25 - 2.55 26.32- 42.79 - 32.55

56、簡單(0-3) 全區(qū)賦存、全部可采 穩(wěn)定 石灰?guī)r、泥巖 - 泥巖、粉砂巖 本區(qū)煤層對比的標志層主要有 K2、K3、K4、K5四層灰?guī)r及 K7、K8砂巖。 另外 3 號、15 號煤層本身的厚度及其組合關系也是重要的標志特征。 各標志層特征及其在對比中的意義簡述如下: K2灰?guī)r:位于太原組下部,為 15 號煤層的直接頂板,該巖層含燧石條帶, 富含蜒科化石,厚度大,層位穩(wěn)定,極易識別。K2灰?guī)r厚 8.3012.29m,平均 厚 10.60m。下部常夾薄層泥巖,本層是對比 15 號煤層的重要標志。 K3灰?guī)r:位于太原組中下部,為 13 號煤層的直接頂板,巖石堅硬致密, 含燧石團塊及蜒科化石,泥質含量少

57、,該巖層下距 K2灰?guī)r 6.73m 左右,K3灰 巖厚 1.723.81m,平均 3.13m,是對比 12 號號、13 號煤層的主要標志。 K4灰?guī)r:位于太原組中部,巖石致密堅硬,含泥質團塊及蜒科化石。下距 K3灰?guī)r 6.49m 左右,平均厚 0.56m,K4灰?guī)r與 K3灰?guī)r之間賦存 11 號、12 號煤 層。 K5灰?guī)r:位于太原組中上部,層位較穩(wěn)定,巖石堅硬,含蜒科化石及其它 動物化石,厚 1.684.71m,平均厚 2.62m,下距 K4灰?guī)r 32.47m,K5與 K4灰 巖間賦存 7 號、8 號、9 號煤層。 K7砂巖:位于山西組底部,為深灰色細粒砂巖,橫向上常相變?yōu)榉凵皫r或 砂質泥巖,

58、層厚 02.0m,平均厚 0.30m,層位較穩(wěn)定,是對比 3 號煤層的重要 標志。 K8砂巖:位于下石盒子組底部,為灰色中粒砂巖,厚度 0.5020.68m,平 均 5.55m。K7與 K8之間賦存 1 號、2 號、3 號煤層。 綜上所述,依據標志層、層間距、煤層結構和組合關系及旋回特征等方法, 可采煤層 3 號、15 號煤層對比可靠。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煤質煤質 1、煤層綜合煤質特征 (1)本區(qū) 3 號、11 號、15 號煤層浮煤揮發(fā)分小于 10%,屬特低揮發(fā)分煤。 (2)3 號、11 號、15 號煤層原煤灰分均值在 20%以下。 (3)3 號、11 號、15 號原煤硫分從上至下亦是逐漸增高。從

59、全區(qū)來看 3 號、15 號煤層的硫分含量平均在 3.0%以下。11 號煤層的硫分含量平均在 3.0% 以上。3 號煤層屬特低硫煤。11 號、15 號煤層屬中高硫高硫煤。11 號、15 號煤層以有機硫為主,次為硫化物硫,洗選后硫分含量降低幅度不大。 (4)3 號、11 號、15 號煤層煤灰成分以 SiO2+Al2O3為主, 11 號煤層平 均在 65%以上。3 號、15 號煤層平均在 70%以上。 (5)3 號煤層浮煤回收率為 35.94%-60.00%,平均為 51.66%,屬良等。 15 號煤層浮煤回收率為 45.76%-62.96%,平均57.22%,屬 良等。 2、煤的工業(yè)用途 3 號煤

60、層為特低灰高灰、特低硫、低熱值特高熱值、高軟化溫度灰無 煙煤。可作為良好的動力、民用用煤、合成氨用煤。3 號煤層經洗選后灰分降 至 8.06%9.43%,平均 8.70%,全硫含量平均 0.42%,可作為高爐噴吹用煤。 11 號煤層為低灰-中灰、中硫高硫、中等軟化溫度灰無煙煤。可作為民用 煤、動力用煤。 15 號煤層為低灰中灰、中高硫高硫、高軟化溫度灰無煙煤??勺鳛槊?用煤、動力用煤。 第四章第四章 礦井水文地質特征礦井水文地質特征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北部與蘭花集團伯方煤礦相鄰,東北部與 蘭花集團百盛煤業(yè)相鄰,南部和山西高平科興集團南陽煤業(yè)有限公司相接壤, 其井田北部、東部、南部均為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