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HJT90 2004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guī)范1_第1頁
完整版HJT90 2004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guī)范1_第2頁
完整版HJT90 2004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guī)范1_第3頁
完整版HJT90 2004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guī)范1_第4頁
完整版HJT90 2004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guī)范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guī)范Norm on Acoustical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Barriers前言.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名詞術語.聲屏障的聲學設計.聲屏障聲學性能的測量方法1320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反射聲修正量 Lr的計算22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等效頻率fe的計算26附錄C(資料性附錄)參考文獻27.聲屏障工程的環(huán)保驗收、八 前言36 條“建設為了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經(jīng)過已有的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qū)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 輕軌道路,有可能 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應當設置聲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環(huán)境噪聲污染的措

2、 施”,制訂本規(guī)范。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聲屏障的聲學設計和聲學性能的測量方法。本規(guī)范的附錄A B是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C是資料性附錄。本規(guī)范由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科技標準司提出并歸口。本規(guī)范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福建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參加單位:青島海洋大學物理系、北京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上海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天津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 上海申華聲學裝備有限公司、 上海市環(huán)??萍?咨詢服務中心、宜興南方吸音器材廠、北京市政工程機械廠。本規(guī)范由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負責解釋。本規(guī)范 2004年 10月1日起實施。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11 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聲屏障的聲學設計和聲學

3、性能的測量方法。12 本規(guī)范主要適用于城市道路與軌道交通等工程,公路、鐵路等其他戶外場所的聲屏障也可參照本規(guī)范。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標準和規(guī)范中的條款通過在本規(guī)范中引用而構成本規(guī)范的條款,與本規(guī)范同效。GBJ005-96 公路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規(guī)范GBJ47-83 混響室法 - 吸聲系數(shù)的測量方法GBJ75-84 建筑隔聲測量規(guī)范GB3096-93 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標準GB3785-83 聲級計GB/T3947-1996聲學名詞術語GB/T14623-93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測量方法GB/T15173-94 聲校準器GB/ T17181-1999積分平均聲級計HJ/T2.4- 95環(huán)境影響評價

4、技術導則-聲環(huán)境當上述標準和規(guī)范被修訂時,應使用其最新版本。3名詞術語本規(guī)范采用下列名詞定義3. 1 聲壓級 (Lp) sound pressure level聲壓與基準聲壓之比的以10為底的對數(shù)乘以20,單位為分貝(dB):Lp = 201g(-)幾dB(1)式中:P- 聲壓,Pap0-基準聲壓,20卩Pa3. 2 A 計權聲壓級(LpA,LA)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A計權網(wǎng)絡測得的聲壓級。3. 3 等效連續(xù) A 計權聲壓級(LAeq,T , Leq) equivale nt A-weighted continuous sound pressure

5、 level在規(guī)定時間內,某一連續(xù)穩(wěn)態(tài)聲的 A 計權聲壓,具有與隨時間變化的噪 聲相同的均方A 計權聲壓,則這一連續(xù)穩(wěn)態(tài)聲的聲級就是此時變噪聲的等效 聲級,單位為分貝(dB)。等效聲級的公式是5沁鬻影dB式中:LAeq,T-等效聲級,dBT-指定的測量時間, p0-基準聲壓,20卩PapA(t)-噪聲瞬時A 計權聲壓,Pa當A 計權聲壓用A聲級LpA (dB)表示時,則此公式為3. 4 最大聲壓級(Lpmax)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在一定的測量時間內,用聲級計快檔(F)或慢檔(S)測量到的最大A計權聲級、 倍頻帶聲壓級或1/3倍頻帶聲壓級。3. 5 背景噪聲

6、 background noise當測量對象的聲信號不存在時,在參考點位置或受聲點位置測量的噪聲。本規(guī)范中所指的測量對象一般指采用聲屏障來控制的噪聲源。3. 6 聲屏障 noise barriers一種專門設計的立于噪聲源和受聲點之間的聲學障板,它通常是針對某一特 定聲源和特定保護位置(或區(qū)域)設計的。3. 7 聲屏障插入損失(IL) insertion loss of noise barriers在保持噪聲源、地形、地貌、地面和氣象條件不變情況下安裝聲屏障前后在某特定位置上的聲壓級之差。聲屏障的插入損失,要注明頻帶寬度、頻率計權和 時間計權特性。例如聲屏障的等效連續(xù) A計權插入損失表示為IL

7、 PAeq。3. 8 吸聲系數(shù)(a )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在給定的頻率和條件下,分界面(表面)或媒質吸收的聲功率,加上經(jīng)過界面(墻或間壁等)透射的聲功率所得的和數(shù),與入射聲功率之比。一般其測量條件和頻率應加說明。吸聲系數(shù)等于損耗系數(shù)與透射系數(shù)之和。3. 9 降噪系數(shù)(NRC)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在250、500、1000、2000Hz測得的吸聲系數(shù)的平均值,算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末位取0或5。NRC = (住 0 + 10dB,此時透射的聲能可以忽略不 計,即 Lt e 0。4. 1. 3反射當?shù)缆穬蓚染ㄓ新暺琳希衣暺琳?/p>

8、平行時,聲波將在聲屏障間多次反射,Lr表示。并越過聲屏障頂端繞射到受聲點,它將會降低聲屏障的插入損失(見圖1.C),由反射聲波引起的插入損失的降低量稱之為反射聲修正量,用符號為減小反射聲,一般在聲屏障靠道路一側附加吸聲結構。反射聲能的大小取 決于吸聲結構的吸聲系數(shù)a,它是頻率的函數(shù),為評價聲屏障吸聲結構的整體吸聲效果,通常采用降噪系數(shù)NRC4.2聲屏障插入損失計算4. 2. 1繞射聲衰減Ld的計算(5)4. 2. 1. 1點聲源當線聲源的長度遠遠小于聲源至受聲點的距離時 (聲源至受聲點的距離大于線聲源長度的3倍),可以看成點聲源,對一無限長聲屏障,點聲源的繞射聲衰減為:201gN 0N=0dB

9、.0K -0.2OdB.N W(X2N = 二(力 + 遲一rf)N-菲涅耳數(shù),入-聲波波長,md-聲源與受聲點間的直線距離,A-聲源至聲屏障頂端的距離,B-受聲點至聲屏障頂端的距離,若聲源與受聲點的連線和聲屏障法線之間有一角度P時,則菲涅耳數(shù)應為N( P )=Ncos B工程設計中, Ld可從圖2求得圖2聲屏障的繞射聲衰減曲線4. 2. 1. 2無限長線聲源,無限長聲屏障當聲源為一無限長不相干線聲源時,其繞射聲衰減為:lOlglOlsJ衍J(1 -廠)(1 r)4mr r? -牡1 + 02 111(/ + -1)式中:f-聲波頻率,HzS = A+B-d為聲程差,mc-聲速,m/s4. 2

10、. 1. 3無限長線聲源及有限長聲屏障 Ld仍由公式(6)計算。然后根據(jù)圖3進行修正。角P / 0。圖3(a)中虛線表示:無限長屏障聲衰減為呷13C修正后的 Ld取決于遮蔽8.5dB,若有限長聲屏障對應的遮蔽角百分率為92%則有限長聲屏障的聲衰減為 6.6dB。I仃隈K屏障斗anr A r=TI I I fISlOI 2WTlVVv-A1 _LV-! 1 rV 71、1、K:.y7654mift6070刖100遮蔽角門分率100%)a)烽正閣(b)遽蔽角圖3有限長度的聲屏障及線聲源的修正圖4. 2. 2透射聲修正量 Lt的計算透射聲修正量 Lt由下列公式計算:些= + io/g(icr占小 +

11、 loEM)4. 2. 3反射聲修正量 Lr的計算反射聲修正量取決于聲屏障、受聲點及聲源的高度,兩個平行聲屏障之間的 距離,受聲點至聲屏障及道路的距離以及靠道路內側聲屏障吸聲結構的降噪系數(shù)NRC具體步驟見規(guī)范性附錄A。4. 2. 4障礙物聲衰減的確定如果在聲屏障修建前,聲源和受聲點間存在其他屏障或障礙物,則可能產生 定的繞射聲衰減,由它們產生的聲衰減稱之為障礙物聲衰減,用符號LS表示。 LS 由 4.2.1 , 422 和 4.2.3 來確定。4. 2. 5地面吸收聲衰減的確定如果地面不是剛性的,則會對傳播過程中的聲波產生一定的吸收,從而會使 聲波產生一定的衰減。由地面吸收產生的聲衰減稱之為地

12、面吸收聲衰減,用符號 LG表示。受間點至等效行車線距離De /mlOdB,此時可忽略透射聲影響,即 Lt 0。一般TL取2030dB。4. 4. 5. 2若TL- Ldv lOdB,則可按照422節(jié)的公式 計算透射聲修正量 Lt 025201510川程差5/m1.53,00.30.60.0150.030.064. 4. 6. 3吸聲結構的降噪系數(shù)NRC應大于0.5 o圖5不相干線聲源A計權聲屏障繞射聲衰減4. 4.6道路聲屏障吸聲結構的設計4. 4.6. 1當雙側安裝聲屏障時,應在朝聲源一側安裝吸聲結構;當?shù)缆仿暺琳蟽H為一側安裝,則可以不考慮吸聲結構4. 4. 6. 2吸聲型聲屏障的反射聲修正

13、量 Lr值取決于平行聲屏障之間的距離、聲屏障的高度、受聲點距聲屏障的水平距離、聲屏障吸聲結構的降噪系數(shù)以及聲源與受聲點的高度。4. 4. 6. 4根據(jù)446.2所述的各參數(shù)的實際尺寸,按照規(guī)范性附錄A求得反射聲修正量 Lr。4.4.6. 5吸聲結構的吸聲性能不應受到戶外惡劣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4.4.7聲屏障形狀的選擇4.4.7. 1聲屏障的幾何形狀主要包括直立型、折板型、彎曲型、半封閉4. 4. 9聲屏障設計的調整或全圭寸閉型。4. 4. 7. 2聲屏障的選擇主要依據(jù)插入損失和現(xiàn)場的條件決定。對于非直立型聲屏障,其等效高度等于聲源至聲屏障頂端連線與直立部分延長線的交點的高度。如圖6所示。圖6聲屏

14、障等效高度示意圖4. 4. 8聲屏障插入損失的確定聲屏障的插入損失在計算了各項修正后,按公式 (9)計算得到。若設計得到的插入損失 IL 達不到降噪的設計目標值,則需要調整聲屏障的高度、長度或聲屏障與聲源或受聲點的距離,或者調整降噪系數(shù)NRC經(jīng)反復調整計算直至達到設計目標值。4 5 地形、地貌的影響地坡、山丘、堤岸等對聲傳播都有影響。可以借助它們起到聲屏障的作用。或者充分利用它們替代部分聲屏障, 以節(jié)省修建道路聲屏障的費用, 若聲屏障建 造在這些障礙物上,則聲屏障的高度需加上障礙物的高度。4 6 聲屏障設計的其它要求聲屏障設計在滿足聲學性能要求的同時,其結構力學性能、材料物理性能、 安全性能和

15、景觀效果,均應符合相應的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和要求。5 聲屏障聲學性能的測量5 1 測量的聲學量511 插入損失 (TL)聲屏障的降噪效果一般用 A 計權等效聲級或最大 A 聲級的插入損失來評價。如果要了解降噪的頻率特性,則應測量635,000Hz的1/3倍頻帶或804000Hz 倍頻帶的插入損失。512 降噪系數(shù) (NRC)聲屏障材料的吸聲性能采用2502000Hz倍頻帶吸聲系數(shù)來評價。上述頻率 范圍的平均吸聲系數(shù)即降噪系數(shù)可作為材料吸聲性能單一評價指標。5. 1. 3計權隔聲量(Rw)。聲屏障材料的隔聲性能采用1003150Hz的1/3倍頻帶傳聲損失來評價。單一評價數(shù)可以采用計權隔聲量Rw或

16、上述頻率范圍的平均傳聲損失 R。5 2 插入損失的測量521 測量方法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插入損失的測量方法。在選擇所采用的測 量方法時,應充分考慮測量的對象、聲屏障安裝前測量的可能性和聲源、地形、地貌、地表面、氣象條件等因素在兩次測量中的等效程度。5211 直接法直接測量聲屏障安裝前后在同一參考位置和受聲點位置的聲壓級的方法,稱 為直接法。 由于測量時安裝前后的參考位置和受聲點位置相同, 其地形地貌、 地 面條件一般等效性較好。5212 間接法分別測量聲屏障安裝前后,相同參考位置和受聲點位置的聲壓級。測量時,因聲屏障已安裝在現(xiàn)場, 也不可能移去, 聲屏障安裝前的測量可選擇與其相等效

17、 的場所進行,這種方法稱為間接法。選用間接法時,要保證兩個測點的等效性,包括聲源特性、地形、地貌、周 圍建筑物反射、地面和氣象條件等效。522 測量儀器5221 聲學測量儀器測量用聲級計應符合國家標準 GB3785規(guī)定的1型聲級計的要求。如果測量等效連續(xù)聲級,使用的積分聲級計應符合國家標準 GB/T17181規(guī)定的1型的要求。采用其它測量儀器時,其性能應滿足上述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聲級計應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定期進行性能檢驗。每次測量前后,應采用聲校準器進行校準。 應至少采用兩個測量系統(tǒng), 以保證對一組參考點和受聲點進行同 時測量。如果測量倍頻帶或 1/3 倍頻帶插入損失,其相應濾波器應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

18、定 的要求。測量時應使用風罩,風罩不應影響傳聲器的頻率響應。如果采用其它聲學測量系統(tǒng),其性能也應滿足上述標準。5222 氣象測量儀器測量風速和風向的儀器精度應在 10%以內。用于測量環(huán)境溫度的溫度計和溫度傳感器的精度應在C之內。測量濕度的儀器的精度應在 2%以內。注:氣象測量的位置應和受聲點同樣高度。523 測量的聲環(huán)境要求5231 地形、地貌和地面條件若采用間接法測量,當模擬測量的場所符合下列條件時,可以認為等效:(1)模擬測量場所和實際的聲屏障區(qū)域的地形地貌,障礙物和地面條件類 似。 受聲點一側后部30m以內的環(huán)境(包括大的反射物等)應該類似。注:為了保證地面條件的等效性,可以測量地面結構

19、的特性聲阻抗。如果不 能測量,至少要求地面材料 (土壤、水泥、瀝青、磚石等 ) 、處理狀況 (土壤松實 等)和土壤上的植被情況等一致,并應避免地面含水量有大的變化。對于直接法測量,上述條件在聲屏障安裝前后測量時也應保持一致。5232 氣象條件為了保證測量的重復性,對氣象條件,如風、溫度和空中云的分布應滿足下 列要求。(1) 風如果聲屏障安裝前后的測量中其風向保持不變,并且從聲源到受聲點的平均 風速矢量變化不超過 2m/s 時,可認為前后測量的風條件等效。測量時風速超過5m/s,測量無效。(2) 溫度聲屏障安裝前后兩次測量的平均溫度變化不應超過10 C。地面以上空間的溫度梯度對聲傳播有一定影響,

20、測量中應注意溫度梯度對聲傳播的影響。(3) 濕度空氣濕度主要影響高頻噪聲的傳播,因此聲屏障安裝前后的測量,其空氣濕 度應相近。(4) 其它氣象條件應避免在雨天和雪天進行測量。應避免在濕的路面情況下進行測量。5233 背景噪聲測量時,背景噪聲級應至少比測量值低lOdBo如果測量值和背景噪聲值相差39dB,貝冋以按表1所列數(shù)值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當差值小于 3dB,貝U不符 合測試條件,不能進行測量。表 1 背景噪聲修正值 dB去1背景噪山修iT値dB測崑值和背景囁川值之差修正慎3=34-5=269=15. 2. 4聲源5. 2. 4. 1聲源類型現(xiàn)場測量聲屏障的插入損失時,可以采用二種類型聲源:

21、自然聲源、可控制 的自然聲源。通常情況,前者聲源應是優(yōu)先考慮的試驗聲源。 在沒有自然聲源或 自然聲源的聲級不夠大時,也可考慮選擇可控制的自然聲源。5. 2. 4. 2自然聲源自然聲源是指道路上實際行駛的車輛。在測量過程中,應在參考點位置對聲源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以便對聲源不穩(wěn)定產 生的誤差進行修正。5. 2. 4. 3可控制的自然聲源可控制自然聲源是指特定選擇的試驗車輛組。如果聲屏障安裝前后,自然聲源特性產生變化(如車流量,車輛種類),則可 考慮采用可控制的自然聲源。如果車流量或者車輛種類比例變化都會引起聲源特 性明顯變化,采用可控制的自然聲源是必要的。5. 2. 5聲源的等效性為了準確地測量聲屏障

22、的插入損失,在測量期間應對聲源進行監(jiān)測,保證聲 源的等效性。5. 2. 5. 1聲源運行參數(shù)的監(jiān)測以道路車輛流作為聲源測量聲屏障的插入損失時,被監(jiān)測的運行參數(shù)應包 括:平均車速、車流量和各類型車輛的比例。5. 2. 5. 2參考位置的噪聲監(jiān)測參考位置對聲源的監(jiān)測目的是監(jiān)測聲屏障安裝前后的聲源等效性。參考點位置的選擇在原則上應保證聲屏障的存在不影響聲源在參考點位置 的聲壓級。當離聲屏障最近的車道中心線與聲屏障之間的距離D 15m時,參考點應位于聲屏障平面內上方1.5m處(圖7)。當距離D 15m)圖8參考點位置(DV 15m)(2) 受聲點位置受聲點位置為聲屏障設計保護的敏感點位置。(3) 測量

23、次數(shù)為保證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在受聲點和參考點應進行多次測量。在等效情況下,建議至少在各測點測量3次。(4) 測量采樣時間測量采樣時間決定于聲源的時間特性和聲源的聲級起伏變化(見表2)表2測量采樣時間聲源特性噪彈起伏范由.dB30穩(wěn)態(tài)噪聲2inin非穩(wěn)態(tài)蠅聲lOmin20inin30m in通常對于大流量的高速公路交通噪聲或無紅綠燈控制的城市快速道路交通噪聲起伏V lOdB,對于有紅綠燈控制的道路交通噪聲,起伏在1030dB,而城市軌道和鐵路噪聲,則在有車和無車通過時的起伏 30dR(1) 直接測量法526.2聲屏障插入損失的計算如果可以直接測量聲屏障安裝前后的 A聲級,則可根據(jù)下式計算出聲屏障

24、的 插入損失:(16)心-L 心)-C-LJ式中Lref.a-參考點處安裝聲屏障后的聲級,dBALref.b-參考點處安裝聲屏障前的聲壓級,dBALr.a-受聲點處安裝聲屏障后的聲壓級,dBA?Lr.b-受聲點處安裝聲屏障前的聲壓級,dBA間接測量法在很多情況下,聲屏障安裝前的 A聲級測量是不可能的,即不可能采用直接法測量聲屏障的插入損失。那就需要采用間接法進行測量,即找出一個和聲屏障安裝前狀況等效的其它場所模擬測量聲屏障安裝前的噪聲狀況。一般間接測量法 的精度要低于直接法的精度。間接測量法的受聲點和參考點的選擇以及計算方法與直接測量法相同。對模 擬測量聲屏障安裝前的噪聲的場所等效性及其相應測

25、量數(shù)據(jù)應仔細檢查核對。采用間接法測量的聲屏障插入損失與公式(16)相同:TL = (L心-諸丄)-(*上)(17)A聲級,dBAdBA式中:Lref.b-在等效場所參考點處測量的聲屏障安裝前的Lr.b-在等效場所受聲點處測量的聲屏障安裝前的A聲級,Lref.a-聲屏障安裝后參考點處的 A聲級,dBALr.a-聲屏障安裝后受聲點的 A聲級,dBA5.2.7 測量記錄5.2.7.1 測量方法類型(1) 直接測量法(2) 間接測量法5.2.7.2 測量儀器測量儀器及系統(tǒng)的說明,包括型號、精度和制造廠5.2.7.3 測量環(huán)境(1) 環(huán)境概圖及說明:包括聲源、聲屏障和受聲點周圍的地形地貌,地面條 件、建

26、筑物及其它反射物0(2) 道路概況:路寬、車道數(shù)、坡度、路面材料等。(3) 風向、風速、空氣溫度和濕度。5.2.7.4 聲源(1) 自然聲源:聲屏障安裝前后測量的聲源等效性說明,包括車流量、車輛 種類比例、車速等0(2) 可控制的自然聲源:聲源特性、控制因素及聲屏障安裝前后測量的聲源 等效性說明。NRC等05.2.7.5 測量的聲屏障示意圖和說明聲屏障的示意圖,外形尺寸、傳聲損失以及吸聲型屏障的降噪系數(shù)5.2.7.6 聲學測量數(shù)據(jù)受聲點和參考點的 A 計權最大聲級、等效聲級或 1/3 倍頻帶或倍頻帶聲壓級。5.2.8 測量報告試驗報告應包括如下內容(1) 測量單位的名稱、地點和測量時間(2)

27、測量人員的姓名(3) 聲屏障的A計權聲級插入損失和1/3倍頻帶或倍頻帶插入損失。(4) 第 5.2.4 條中所列相關內容5.3 聲屏障吸聲性能測量方法5.3.1 測量方法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聲屏障吸聲性能是指聲屏障朝向聲源側結構的吸聲性能。本規(guī) 范推薦 GBJ47-83 為聲屏障吸聲性能測量方法。聲屏障吸聲性能的測量方法應符合 GBJ47-83 中的有關規(guī)定。5.3.2 被測試件基本要求被測試件應是聲屏障主體結構的平面整體試件,總試件面積為1012m2邊 緣應采用密封, 并應緊密貼在室內界面上。 非平面聲屏障結構, 應加工成平面結 構按上述方法進行測量。5.3.3 測試結果聲屏障的吸聲性能以其朝向聲源

28、一側的平面吸聲結構的吸聲系數(shù)來表征。測 試頻率范圍:對于倍頻帶中心頻率為 2502000Hz對于1/3倍頻帶中心頻率為 2002500Hz5.3.4 測量報告測量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被測單位名稱2)測量日期3)混響室概況4)測量試件規(guī)格、面積以及在混響室中位置5)室溫和相對濕度6)吸聲系數(shù)圖表5.4 聲屏障的隔聲性能測量方法5.4.1 測量方法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聲屏障隔聲性能是指屏體結構的空氣聲傳聲損失。聲屏障隔聲性能測試方法,應符合 GBJ75-84 中的有關規(guī)定。5.4.2 被測試件的要求被測試件應為平面整體試件,試件面積 10m2左右,試件和測試洞口之間的 縫隙應密封,并應有足夠的隔聲效果。

29、5.4.3 測試結果聲屏障試件1003150Hz的1/3倍頻帶傳聲損失、作為單一隔聲性能評價 量的計權隔聲量或上述頻率范圍內的平均傳聲損失。5.4.4 測試報告測量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被測試件的結構、尺寸及生產單位2)試驗室概況和試件安裝狀況3)測量儀器和測量人員、測量時間4)以表格和曲線表示的傳聲損失頻率特性和計權隔聲量或平均傳聲損失。6 聲屏障工程的環(huán)保驗收6.1 聲屏障工程的環(huán)境保護驗收應按國家建設項目竣工環(huán)境保護驗收有關 規(guī)定和規(guī)范進行 .6.2 聲學性能聲屏障構件的聲學性能必須在制作完成后經(jīng)法定的測試單位隨機抽樣,根據(jù) 本規(guī)范 5.3 的方法進行檢驗并提供以下測試報告:(1) 隔

30、聲性能測試報告。(2) 吸聲性能測試報告 ( 適用于聲吸收型聲屏障 )。6.3 降噪效果根據(jù)合同要求驗收敏感點處聲屏障的插入損失 (降噪量 ) 。6.3.1 根據(jù)現(xiàn)場測量條件,按本規(guī)范 5.2 的要求,用直接法或間接法測量聲屏障建立前后受聲點和參考點的等效A聲級Leq或最大A聲級,并按公式(16)計算插入損失 TL。6.3.2 利用間接法測量聲屏障的插入損失時,一定要保證選取的無聲屏障的 等效受聲點與有聲屏障時的實際受聲點 (敏感點 ) 的等效性,否則會帶來較大誤一般無屏障的等效受聲點可選在同一條道路聲屏障的附近 , 從而保證車流條 件基本相同, 并應使用經(jīng)過統(tǒng)一校準的兩套測量系統(tǒng)同步測量。

31、若車流量狀態(tài)不 能保證相同,則可按照 5.2.5.2 在聲屏障的上方和等效受聲點的虛擬等效聲屏障 的上方設立對照的參考點進行同步測量 , 以便對等效受聲點的測量值進行修正。6.3.3 由于聲屏障建立前后敏感點 (受聲點 )處的背景噪聲會有變化,因此在 計算插入損失時,應根據(jù)表 1 進行背景噪聲的修正。6.3.4 根據(jù)合同中的降噪效果要求,也可在聲屏障建立前后直接測量敏感點處的噪聲值,扣除背景噪聲的影響,其差值即為聲屏障的降噪效果。6.4 提交文件6.4.1聲屏障設計文件及設計變更情況的文件;6.4.2聲屏障隔聲性能測試報告,吸聲型聲屏障還應提供吸聲性能測試報告;6.4.3聲屏障現(xiàn)場測量的環(huán)境條

32、件、氣象條件、車流條件以及測點位置圖。6.4.4降噪效果的測試報告;6.4.4竣工圖及其它文件。附錄 A規(guī)范性附錄 )反射聲修正量 DLr 的計算對于道路兩旁都有聲屏障的情況下,聲屏障的 Lr值取決于平行屏障之間的A.2。距離,屏障的高度,到受聲點的水平距離,聲源與受聲點的高度,以及屏障吸聲 結構的吸聲系數(shù)a,它可由圖 A.1求出。例示:1. 畫出一張包括道路、聲屏障、受聲點在內的橫截面圖如圖假設聲屏障高度H=5m兩屏障間距 W=35m受聲點R至近端屏障距離DB =34m 2.如圖A.2所示,將聲源S置于兩屏障間的中央,假設聲源離地面高2.4m。 從聲源通過離受聲點R近的屏障頂端畫一直線,與受

33、聲點R垂直線相交。確定交 點至道路地平面的距離 HN,HN =9m。3. 如圖A.2所示,從第一個地面虛源Si (相對于遠端屏障底端的對稱虛源)通過離受聲點遠的屏障頂端畫一直線, 與受聲點垂直線相交, 求出此交點至道路 平面的距離 HF, HF =35m。4. 確定受聲點所在的區(qū)域。若 HFkH,受聲點在區(qū)域I內;若 HVHFkHN則在區(qū)域n內;若HRHN受聲點則在區(qū)域m內。5. 用公式(13)或圖5確定近障板對2.4m高聲源提供的實際受聲點高度 HR和HR=0勺繞射聲衰減 Ld,在本例中,從圖5可得到,HR=0寸, Ld=12.5dBA,HR=1.5mWA Ld=11.5dBA6.聲屏障反射

34、聲修正量 Lr的確定。6.1根據(jù)DB和 W勺數(shù)值,從圖A.1右下角的DB線對應值,到W線的對應值,畫一直線,與引導線相交 (步驟 1)。6.2從 Ld線上找出HR=0時 Ld(12.5dBA)對應點,將此點與引導線上 6.1中確定的交點畫一直線與轉折線 A相交(步驟2)。6.3根據(jù)聲屏障的吸聲特性,求得噪聲降噪系數(shù)NRC此處設NRC=0.05步驟 3)。6.4從轉折線A上的交點作直線垂直于線 A,與對應的NRC線相交,然后從這個交點引直線垂直于轉折線B與線B相交(步驟4)。6.5如果受聲點位于區(qū)域I內,則按下列步驟進行;若受聲點位于區(qū)域n, 則跳到6.9。設HR=1.5m則受聲點在區(qū)域I內。6

35、.6在左邊網(wǎng)格圖上,從橫座標實際的 HR值(1.5m)做垂直線與對應的NRC(0.05)曲線相交(步驟5),然后從這個交點引直線垂直于轉折線C(步驟6)。6.7轉折線C上的交點與轉折線B上的交點連直線,與反射聲修正線 Lr相交(步驟7)。6.8讀 Lr交點的數(shù)值(4.5dBA),此值即為高度為HR(1.5m)的受聲點處聲屏 障的反射聲修正量。6.9當受聲點位于區(qū)域n內時(例如,HR=7.5m),在左邊網(wǎng)格圖上,請用屏障 高度H(5m)作為HR值(如圖A.1左邊網(wǎng)格圖上右邊的),從此值上引垂線與對 應的NRC線相交,然后從此交點畫直線垂直于轉折線 Co6.10連接線C和線B上的兩上交點,與 Lr

36、直線相交。6.11讀此交點的 Lr值(6.5dBA),即為聲屏障的反射聲修正量,這個屏障 反射聲修正量低于或者等于受聲點高度等于屏障高度H時的降噪量。6.12將HR(1.5m)時的繞射聲衰減 Ld(11.5dBA)減去反射聲修正量Lr(4.5dBA) ,則可得到聲屏障的實際噪聲降低,即 NR= Ld- Lr=7.0dBA。同樣,可得到HR=7.5n時(繞射聲衰減=7.0dBA),聲屏障的實際噪聲降低為NR=7.0-6.5=0.5dBA。6.13若在聲屏障面向道路一側加吸聲結構,則可大大減小反射聲修正量,在本例中,若 NRC=0.8 在 HR=1.5n時, Lr=0.5dBA,HR=7.5mBALr=1.0dBA。6.14當受聲點在區(qū)域m范圍內時(HNhq .- y ,| 二 44:-二tz:.T:*電suwTfepHaBnh*fe_-LIE-KEj2=0J*4*11HR-S-:fcwfiji5SJt5i?M5iip-丄 33 iKiJAWiBBSr VHB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