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輪蝸桿減速器虛擬設計_第1頁
蝸輪蝸桿減速器虛擬設計_第2頁
蝸輪蝸桿減速器虛擬設計_第3頁
蝸輪蝸桿減速器虛擬設計_第4頁
蝸輪蝸桿減速器虛擬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設綜合設計目 錄第一章 設計說明2第二章 peo/e三維建模62.1蝸桿建模 62.2蝸輪建模 92.3蝸輪軸建模 132.4軸承建模 132.5下箱體建模 142.6上箱體建模 17第三章 proe/e裝配18第四章adams分析224.1模型導入設置224.2adams分析前處理264.3仿真結果28第五章ansys分析 315.1 pro/e模型導入ansys進行有限元分析的過程 315.2 蝸桿靜力學分析315.3蝸輪軸靜力學分析33第一章 設計說明任務分配:組長:杜宇鵬proe建模負責人:王朝偉:渦輪蝸桿的建模 蝸輪軸的建模蘇雷:上下箱體與軸承的建模proe裝配負責人:白銀adam

2、s負責人:杜宇鵬ansys負責人:代思民數據說明:此設計涉及到渦輪蝸桿一級減速器的虛擬設計,要做虛擬設計,就要用到許多數據和參數,但是老師給的數據又非常不全,所以就不用老師給的數據了。還好在大三學機械設計這門課時,我所做的課設題目也是渦輪蝸桿一級減速器的設計,所以此設計用到的相關數據都是大三做設計時得到的數據。由于之前做的設計已經將計算部分算完了,此次設計的目的是三維建模、裝配、仿真。以下是此設計用到的相關數據:(1)其他尺寸:模數m=8,中心距a=225,蝸桿頭數z1=4。(2)蝸桿尺寸:軸向齒距pa1=25.133mm,直徑系數q=10.00;齒頂圓直徑da1=96mm;齒根圓直徑df1=

3、60mm,分度圓導程角=21.8 (右旋);軸向齒厚s2=12.566mm。圖1-1為蝸桿軸的其他尺寸。圖1-1(3)蝸輪尺寸:蝸輪齒數z2=47;變位系數x2=-0.375;蝸輪分度圓直徑d2=376mm,蝸輪齒頂圓直徑da2=386mm,蝸輪齒根直徑df2=356mm;蝸輪輪緣寬度b=72mm。(4)蝸輪軸尺寸:如圖1-2所示為蝸輪軸的尺寸。圖1-2(5)軸承的型號:7312c(6)箱體的部分尺寸:箱體的材料及制造方法:選用鑄鐵ht100砂型鑄造。鑄鐵箱體主要結構尺寸和關系如表1-1、表1-2所示。表1-1鑄鐵減速器箱體主要結構尺寸參數名 稱稱 號一級齒輪減速器計算結果箱座壁厚0.04a+

4、3mm8mm12箱蓋壁厚10.8511箱座凸緣厚度b1.518箱蓋凸緣厚度b11.5117箱座底凸緣厚度b22.530地腳螺釘直徑df0.036a+12mm22地腳螺釘數目nn =(l+b)/(200300)4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d10.75 df18箱座與箱蓋連接螺栓直徑d2(0.50.6) df14連接螺栓d2的間距l(xiāng)125200mm160軸承端螺釘直徑d3按選用的軸承端蓋選用或(0.40.5) df12窺視孔蓋螺釘直徑d4(0.30.4) df8定位銷直徑d(0.70.8) d212df、d1 、d2至外機壁距離c1見表230,24,20df 、d1 、d2至緣邊距離c2見表226,22,

5、18軸承旁凸臺半徑r1c226凸臺高度h根據低速軸承座外徑確定55箱機壁到軸承端面距離l1c1+ c2+(510)mm55箱座底部凸緣寬度l2+ c1+ c2+(510)mm77蝸輪齒頂圓與內箱壁距離11.215蝸輪端面與內箱壁的距離212蝸桿箱體軸承座孔的軸向長度lclc=(11.2)d,d為軸承孔120箱座肋厚mm0.8511箱蓋肋厚m1m10.8510軸承端蓋外徑d2軸承座孔直徑+(55.5) d3166軸承端蓋凸緣厚度e(11.2) d315軸承旁連接螺栓距離s盡量靠近,以md1和md3不發(fā)生干涉為準210表1-2 凸臺及凸緣的結構尺寸螺栓直徑m6m8m10m12m14m16m18m2

6、0m22c1min121416182022242630c2min101214161820222426沉頭座直徑152024283234384244第二章 peo/e三維建模個人認為在三維建模的時候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一個良好的習慣,這個好習慣會讓你在裝配或者文件導入adams中簡化操作,因為這里存在一個定位問題,比如裝配的時候如果裝配是用到基準面沒有或者位置不對的話,還要在建立,比較麻煩。習慣就是:盡可能將模型對稱處理,比如在草繪中圖形對稱于中心線,用拉伸命令拉伸時對稱拉伸等還有就是在裝配過程中遇到零件尺寸步合適在修改零件后,切記要保存,養(yǎng)成習慣。1、蝸桿建模蝸桿設計成品:如圖2-1圖2-1此設計

7、蝸桿為普通圓柱蝸桿阿基米德蝸桿,蝸桿參數在設計說明中已知,其主要設計思路如下: 利用螺旋掃描、陣列命令,創(chuàng)建蝸桿螺紋 利用旋轉命令,創(chuàng)建軸體。 利用倒角、圓角命令,創(chuàng)建倒角。 利用拉伸命令切除材料,創(chuàng)建鍵槽。具體步驟:第一步,選中旋轉掃描伸出項命令(如圖2-2)創(chuàng)建蝸桿軸螺紋。按命令要求,在草繪中建立一條掃描的軌跡,如圖2-3,接著草繪你要螺旋掃描的界面,如圖2-4,最后輸入螺距,圖2-5。圖2-2圖2-3圖2-4圖2-5第二步,因為設計的模數m=4,所以要繪制四條螺紋,用陣列命令陳列出四條螺紋線,如圖2-6圖2-6第三步,繪制軸上其他尺寸,利用旋轉命令一次完成尺寸繪制,草繪尺寸,如圖2-7圖

8、2-7第四步,繪制鍵槽的時候,用偏移平面做繪制面,草繪鍵槽如圖2-8,在用倒角命令創(chuàng)建兩邊的倒角。圖2-82、蝸輪建模建模思路:先建立漸開線曲線,再鏡像漸開線,接著創(chuàng)建蝸輪毛坯,利用最開始創(chuàng)建的兩條漸開線建立一個齒的形狀,再切除蝸輪毛坯材料創(chuàng)建一個齒,再陣列出所有齒,最后做蝸輪的結構設計。蝸桿設計成品:如圖2-9圖2-9第一步,鏡像漸開線:用曲線創(chuàng)建漸開線,漸開線方程:r=353.3/2theta=t*45x=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y=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z=0在漸開線所在平面上,草繪

9、齒根圓、基圓、分度圓、齒頂圓四個圓,接著用點命令建立漸開線與分度圓的交點(如圖2-10),隨后創(chuàng)建點所在平面,再以這個面為起始面創(chuàng)建鏡像面,最后用鏡像命令創(chuàng)建另一條漸開線(如圖2-11,紅線所示的為鏡像面)。圖2-10 圖2-11第二步,創(chuàng)建蝸輪毛坯:用旋轉命令完成,草繪平面如圖2-12圖2-12 圖2-13第三步,創(chuàng)建一個齒:利用旋轉命令,切除蝸輪毛坯上的材料,草繪截面如圖2-13。第四步,蝸輪結構設計:由于蝸輪齒頂圓直徑為392mm,所以采用腹板式的結構。用旋轉去除界面來命令完成,草繪界面如圖2-14、2-15。圖2-14圖2-153、蝸輪軸建模軸的建模不過多介紹,簡單的用旋轉拉伸命令即可

10、,設計成品如圖2-16。圖2-164、軸承建模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7312c。建模思路:先創(chuàng)建軸承內外圈,再創(chuàng)建中間的滾動體,陣列滾動體。第一步,創(chuàng)建軸承內外圈:用旋轉命令做,草繪截面如圖2-17圖2-17第二步,用旋轉命令創(chuàng)建滾動體,草繪如圖2-18,并陣列。圖2-185、下箱體建模此設計由于蝸桿轉速不太高,考慮潤滑是否方便,所以蝸桿下置。由說明已經給出部分尺寸,建模思路:先建中間箱體,再建下部箱座結構,接著創(chuàng)建軸承座,最后再創(chuàng)建肋板、倒角。倒圓等結構。設計成品:如圖2-19圖2-19第一步,根據蝸輪、蝸桿、軸承座的尺寸等,先建中間箱體,如圖2-20圖2-20第二步,創(chuàng)建箱座結構等局部結構,如

11、圖2-21圖2-21第三步,創(chuàng)建蝸桿軸承座等局部結構,如圖2-22圖2-23第四步,創(chuàng)建蝸輪軸承座等局部結構,如圖2-24圖2-24第五步,創(chuàng)建螺栓孔、倒角、倒圓等結構,如圖2-25圖2-256、上箱體建模上箱體的建模過程與下箱體類似,這里就不再敘述,設計成品:如圖2-26如圖2-26第三章 proe/e裝配裝配思路:在進行裝配的時候,注意幾個問題:1.一定要根據你裝配的三維圖形,適當把握其先后順序,正確的裝配順序會減少許多操作2.根據零件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連接方式。首先要知道用pro/e進行裝配時,裝配的第一個件通常是不動的。先將蝸輪與蝸輪軸裝配,然后再建立一個裝配,裝配順序是:下箱體蝸

12、桿軸承座處的軸承裝配蝸桿裝配蝸輪軸承座處的軸承裝配蝸輪組建的裝配上箱體裝配裝配成品:如圖3-1圖3-1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蝸輪與蝸輪軸的裝配:兩個件相互配合,應該固定在一起,先缺省放置蝸輪軸,然后再裝蝸輪,如圖3-2所示裝配。圖3-2第二步,再新建一個裝配圖,先缺省放置下箱體,再剛性裝配蝸桿軸承處的軸承,注意兩個軸承之間的距離,不好安裝配軸,可以將下箱體切除一塊。如圖3-3圖3-3第二步,因為蝸桿要做圓周轉動,所以用銷釘連接進行定義,其中裝動角度可以不設置,如圖3-4。圖3-4第三步,剛性裝配蝸輪軸承座處的軸承,接著另一端也是,因為蝸輪組件要做圓周轉動,所以用銷釘連接進行定義,其中裝動角度可

13、以不設置,如圖3-5。圖3-5第四步,最后剛性裝配上箱體,如圖3-6,至此裝配過程完成。圖3-6第四章 adams分析本文運用三維軟件pro/e建立了蝸桿傳動機構的實體簡化模型,運用a d a m s 仿真分析軟件對蝸桿傳動機構進行分析,通過輸入初始運動條件,計算機可自動進行分析 繪出蝸輪蝸桿的受力及轉速、電動機的驅動力矩。1、模型導入設置鑒于整體模型比較復雜 ,根據仿真的需要,將蝸桿減速器的上箱體、下箱體、軸承等固定構件簡化為大地模型,簡化后的蝸桿傳動模型只包括蝸桿、蝸輪。為了在 a d a m s 中建立蝸桿傳動剛體模型,本文采用模型 以 parasoli d 格式 導 出 ,導 入到 a

14、 d a m s 軟件中文中用的方法是將cad圖形保存為x-t、igs的格式來進行操作的。本文cad圖形導入是導入的裝配體。cad圖形導入adams之前要做以下設置:(1)設置單位:adams的單位“毫米千克秒”,proe默認單位“毫米牛頓秒”,導入之前應該將單位改過來。具體設置是在裝配圖(你要導入adams的那個圖)中的“編輯”“設置”中將單位改為“毫米千克秒”,再從菜單“應用程序”切換到“mechancia”,就會出現單位不統一的提示窗口,點轉換convert即可(如圖4-1)再次從菜單“應用程序”切換回到標準設計環(huán)境 。圖4-1(2)保存裝配體:在proe里將裝配體保存副本,另存為格式為

15、“x-t”。圖形保存的畫面是proe保存時的最后畫面,建議保存之前要調整好圖形的視角,自己認為合適即可。(3)導入adams中:在adams里把剛才保存的x_t文件import。文件類型file type:parasolid,注意保存的路徑file to read不能有中文名稱。模型名稱model name:右擊選modelcreate。如圖4-2如圖4-2但是圖形導入之后,蝸桿圖形失真,螺紋無法顯示。如圖4-3如圖4-3如圖4-4既然x-t格式導入蝸桿圖形失真,再使用igs格式導入adams中,我覺得導入的實際效果不是太好(igs格式導入如圖4-4)雖然圖形沒有失真,但是運行起來太慢,單單是

16、修改圖形外觀這一個步驟,就要運行很長很長時間,所以就自己掌握的現有知識來說,不建議使用igs格式。最后我決定簡化蝸桿中的螺紋特征。這雖然改變了其實際尺寸,但是不影響分析。將整理之后的裝配圖導入adams中如圖4-5。如圖4-5(4)修改構建質量:右鍵單擊構件,之后彈出如圖4-6所示菜單進行操作。將蝸桿材料類型設置為鐵,蝸輪設置為銅。如果導入的件多的話,建議這樣操作:左手ctrl+e (彈出editmodify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修改的構件,之后再修改材料的質量屬性,在define mass by 中選擇name and position 修改構建名字,關閉之后建議再單擊構件修改構建外觀顏

17、色。如圖4-6(5)修改構件外觀:右鍵單擊構件,之后彈出如圖4-7所示菜單進行操作。如圖4-72.adams分析前處理(1)設置工作環(huán)境 設置工作網格:修改大小size:x為 400mm y為500mm。設置單位:修改單位為mmks。設置重力:把方向設置為z軸負方向。(2).建立約束要在渦輪蝸桿之間建立齒輪福,已知要建立齒輪副需要兩個轉動副和一個marker。在建立約束之前用布爾操作和命令將蝸輪與蝸輪軸變成一個整體,之后再建立約束。先將蝸桿與地面之間建立旋轉副,再將蝸輪與蝸桿軸整體與地面建立旋轉副。接著建立齒輪連接的marker,坐標為(0.0, -8.0, 0.0)。齒輪福建立如圖4-8如圖

18、4-8齒輪副的建立還許設置marker的方向來確定蝸桿的導程角,螺紋導程角是21.8。按其旋轉方式,確定orientation為270,68.2,180。如圖4-9如圖4-9(3)添加力在蝸輪所在的轉動副上添加反向力矩,大小為653n。(4)添加驅動將電動機加在蝸桿所在的旋轉副上,蝸桿轉速n為=5820d*time(5)仿真設置時間5s,步長為2003.仿真結果仿真結束后進入postprocessor后處理模塊查看所需的結果曲線 。(1)蝸輪蝸桿軸轉速分析 ,如圖4-10。圖4-10(2)蝸桿軸受力分析,如圖4-11。圖4-11(3)蝸輪軸受力分析,如圖4-12.圖4-12(4)電動機驅動力矩

19、,如圖4-13.圖4-13結論:本節(jié)通過運用三維軟件pro/e建立了蝸桿傳動機構的實體簡化模型,在 a d a m s 仿真分析軟件中對蝸桿傳動機構進行分析,通過輸入主動件初始運動條件 ,計算機可自動進行分析,繪出蝸輪蝸桿轉速圖、蝸輪蝸桿受力圖、電動機驅動力矩圖。這就省略了理論分析方法一步步繁瑣的數學公式推導及求導過程,并且分析結果為可視化的圖表 ,直觀且清晰。通過將模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證明了這一計算方法的正確性與可行性。第五章 ansys分析1、pro/e模型導入ansys進行有限元分析的過程ansys在默認的情況下是不能將pro/e中的“.prt”文件直接進行轉換的,必須通過相應的配置設置來激活該數據連接接口使其正常工作。此設計是用ansys10.0與proe4.0接口做的。(1) 將pro/e模型復制到ansys的工作目錄中,啟動pr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