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考文言文復習方略_第1頁
淺談高考文言文復習方略_第2頁
淺談高考文言文復習方略_第3頁
淺談高考文言文復習方略_第4頁
淺談高考文言文復習方略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高考文言文復習方略 無論是廣東卷,還是全國新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在高考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國新課標卷的文言文閱讀總計19分,占語文總成績的一成多。學生文言文閱讀的理解和解題水平直接影響其語文成績。所以,教師在實行復習備考時,要更加認真地探索和鉆研,把握高考文言文命題的方向,在文言文的復習注重以下幾點: 1、 注重積累文言常識,夯實基礎(一)掌握文言實詞 如果說文言文是一座高樓大廈,文言實詞就是建成這個座高樓大廈的一塊塊磚。只有準確理解文言實詞,才能夠準確的理解整篇文言文。只有理解了文意,才能更好的完成斷句、翻譯等題的解答。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大量的積累文言實詞是復習的一個重點。其

2、中考試大綱里所要求掌握的一百二十個常見的文言實詞又是重點中的重點。教師能夠指導學生按照以下幾個方面來分類積累。第一類為一詞多義詞。這些實詞絕大部分都有多種意義,如“兵”有“士兵”“兵器”等意思;“卒”有“最終”“士兵”“死亡”等意思。第二類古今異義詞。在文言文中,單音節(jié)詞占多數(shù)。所以,在文言文出現(xiàn)的看似現(xiàn)在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其實大都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如“妻子”在古代是“妻”和“子”兩個詞,分別指指妻子和兒女,現(xiàn)在指丈夫的配偶;“江河”在古代是指“長江”與“黃河”,現(xiàn)在泛指一切河流。另外,古今顏色詞的詞義也不盡相同。如“朝如青絲暮成雪”中的“青”今義是“黑色”;杜牧阿房宮賦中“綠云擾擾”中的“綠”指

3、“烏黑色”。諸如此類的古今異義詞還有很多。教師要引導學生按照古今異義詞的變化規(guī)律(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zhuǎn)移和感情色彩變化等)理解和積累。第三類為通假字。很多情況下,文言文中某個字按照字面意思解釋不通時,這個字往往是通假字。如“淇則有岸,隰則有泮”中“泮”通“畔”,意為“邊,岸”。第四類為詞類活用。詞類活用主要考查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各種活用情況。針對近幾年新課標卷命題的特點,要重點掌握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此外,還要熟悉一些官名、地名。除了掌握刺史、巡撫、太守這些常見的官名,還要掌握里正、里胥、光祿卿、祭酒和拾遺等比較少見的官名。古代地名主要掌握各朝代的都城及重要城市

4、的稱謂。如臨安、新野、汴京、咸陽、西涼和建業(yè)等。在文言文閱讀訓練時,要求學生把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常見文言實詞用紅筆圈出來,然后在旁邊注釋。忘記了的就即時查閱,在反復的強化記憶中,學生就牢固掌握了這些常見的文言實詞。(二)掌握文言虛詞 新課標卷沒有針對文言虛詞單獨設題,但是會在翻譯題里穿插考查。虛詞的考查主要涉及關(guān)聯(lián)詞、介詞、副詞。在高考復習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常見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對于中高層次的學生,教師要要求他們熟悉掌握并充分理解每個虛詞的每一種用法,能夠區(qū)分用法相近或容易混淆的虛詞。如“而”字作為虛詞能夠表示并列關(guān)系、遞進關(guān)系、承接關(guān)系、轉(zhuǎn)折關(guān)系、假設關(guān)系、修飾關(guān)系等。對于這些容易混淆

5、的用法,要懂得區(qū)分。有一些虛詞的用法是相通的,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給學生指出來。如“枕藉乎舟中”的“乎”字,其用法與“生于斯,長于斯”中的“于”字用法相同。對于中低層次的學生,教師不必詳細的講解每個虛詞的用法,因為他們很難高三這么短的時間里區(qū)分各種用法。教師只需要要求他們記住每個虛詞有哪些用法,具體如何翻譯即可。然后引導學生在翻譯中結(jié)合語境把相關(guān)的文言虛詞翻譯出來。(三)掌握文言句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也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如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等。近幾年新課標卷在文言文翻譯中均有文言句式的考查。如2014新課標2卷中翻譯的句子“淳安公主賜田三百

6、頃”為定語后置句;2015新課標1卷中翻譯的句子“金人雖不吾索”為賓語前置句。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講清這些句式的特點并結(jié)合具體的訓練使學生準確地把握。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才能掃除文言語法上的一些障礙。如果在實行這個專題的復習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較差,甚至連句子成分都不清楚的,教師就應該即時給學生學生補充相關(guān)知識,否則學生無法實行文言文句式的復習。 在翻譯題中,文言句式是一個得分點,學生在翻譯中要注重句式,翻譯倒裝句時要把語序調(diào)整為正常語序才能得分,翻譯判斷句時要加“是”字,翻譯被動句時要加“被”字。要做到這些,就必須熟練掌握文言句式。二、針對高考命題類型,掌握基本的答題技巧 從

7、高考命題看,文言文語段閱讀的題型比較固定。主要考查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1、實詞解釋。2、斷句。3、文意概括與分析。4、文言翻譯。2015年新增了“文學常識”這個考點。針對這些命題類型,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掌握如下答題技巧:(一)實詞理解類試題的答題技巧文言實詞常常有幾個不同的義項,但是在特定的語境中其意義卻是唯一的,所以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將給出的詞義代進原文,通就對,不通就錯。如:2013新課標1卷中“登景泰二年進士”中的“登”,選項解釋為“升職”,把這一義項代入句中,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從而做出判斷,這種方法是最簡單但準確率最高的一種方法。從沒有出現(xiàn)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如2013

8、新課標1卷中“勒石紀之而還”中“勒”解釋為“銘刻”是正確的。此外,我們還可以借助成語來幫我們推斷文言實詞的用法。因為成語是一種相沿慣用,形式簡潔,富有表現(xiàn)張力的約定俗成的短語,它保留了古漢語的語法特點,沿襲了古漢語的詞義。如2009年高考廣東卷“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中的“弛”與現(xiàn)代漢語“一張一弛”中的“弛”同義。做題時如果能聯(lián)想到“一張一弛”中的“弛”意為松弛,再把這個意思帶到原句,就可以發(fā)現(xiàn)題中的解釋是否正確。雖然實詞解釋題在2015年改為文學常識題了,但是2016年的高考復習備考中我們依然不能對這類題掉以輕心。 文學常識題作為實詞解釋題的一種變體,具體的復習方法就是大量分類識記,在此不贅

9、述。(二)斷句的答題技巧 新課標卷對斷句的考查是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即判斷哪一個選項的文言斷句劃分是正確的。文言斷句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 根據(jù)文意判斷。先通讀文段,了解文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什么意思,再根據(jù)意思斷句。如果文段的意思都懂了,肯定能比較準確的判斷斷句的劃分。但是對于中低層次的學生來說,弄懂文意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中高層次的學生用這種方法更加湊效。2、 根據(jù)虛詞判斷?!胺?、蓋、凡”等發(fā)語詞常常用在句首;“也、焉、哉”等語氣詞常常用在句尾;“以、于、為”等連詞常用在句中。根據(jù)這一特點,找出虛詞就有助于判斷斷句了。3、 根據(jù)句式判斷。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特別是固定句式可以

10、幫助斷句。如“孰與乎”“何為”“為所”“況乎”等固定句式。這些都是我們判斷斷句很好的“幫手”。4、 根據(jù)修辭判斷。利用排比、對偶、頂真、反復等修辭也可以判斷斷句。如:“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5、 根據(jù)詞性判斷。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名詞或者代詞一般也做句子的主語或者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詞,就可以確定斷句的位置。(三)文意概括與分析答這類題時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脈絡,一邊讀一邊和該題的備選項對照。在通讀全文的時候就應該在原文做好標注,即標出各個選項在原文哪個位置。新課標卷中這一題型的特點是:各個選項都是對傳主的

11、優(yōu)秀品質(zhì)進行概括,然后舉一個或兩個具體的例子來證明所概括的品質(zhì)。品質(zhì)的概括一般是不會錯誤的,錯誤點一般在所舉的例子中。錯誤項一般是把地點、人物、時間等調(diào)換。如2015新課標1卷第6題C選項“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子”有誤,原文是“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不是太子,選項把人物調(diào)換了,所以錯誤。所以復習時,引導學生緊緊抓住這一干擾點,把選項與原文進行細致的比照,很快就能得出答案。新課標卷中這一題的設題陷阱比廣東卷的要少。廣東卷里有張冠李戴、強加因果、絕對化、無中生有和詞語誤解等陷阱,而新課標卷基本集中在張冠李戴這一點設置。 值得指出的是,這類

12、題各個備選項所舉的例子總體上和原文的記敘的順序是一致的。告訴學生這一特點,閱讀是或許會幫助其提高答題速度。4、翻譯句子的答題技巧 翻譯文言文,應該堅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直譯就是要求譯文與原文保持對應關(guān)系,原文詞語要逐個準確落實,除非個別詞語沒有實在意義,不需要翻譯;要盡力還原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或者不好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guān)部分輔之以意譯。具體的做法是:熟讀全文,領會文意??圩∽衷~,進行翻譯。盡可能把單音節(jié)詞語變成雙音節(jié)詞語,人名、地名、官職名和表年號等名詞直接保留。如有省略,則補充詞語。引導學生抓住動詞和形容詞等關(guān)鍵詞翻譯。有的實詞詞意在文中根據(jù)自己對該詞所掌握的用法無法正確解釋,就應該考慮它的通假或活用情況。如2015新課標1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