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中教師如何做好“導游”_第1頁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做好“導游”_第2頁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做好“導游”_第3頁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做好“導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改中教師如何做好“導游” 摘要:從重視導言,重視點化舊知、廣征博引、角色反串、鄉(xiāng)土教學、情境假設、討論法及現(xiàn)代教學手段,重視復習三個方面,研究如何做好“導游”,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關鍵詞:課改;歷史;教學方法;導游 課堂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教師就是這場表演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好比是高素質的導游,領著游人去感悟無限的風光。作為“導游”的教師,應該是“藝術美”的化身,具有良好的教學技藝或教學技巧。教師要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以知激學,以情激學,寓樂于學。 一、重視導言 導言是一節(jié)課之始,是一節(jié)課的導語。教師開始講課就要巧妙地把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教

2、學參與性。如講到傳說與歷史事實的區(qū)別時,讓同學在課堂上表演“傳話”游戲。教師把事先寫好的一句話給第一排同學看,然后第一排同學把話傳給第二排同學,第二排傳到第三排,依次類推。最后一排同學說出他所聽到的話,看看二者之間的差異,從而讓學生體會傳說與歷史事實的差異。經過這場游戲,課堂的氣氛被調動起來,學生學習本課的情趣高漲。再如,講到焚書坑儒時,可以先出一個腦筋急轉彎題:為什么一般同學都很痛恨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呢?(因為他沒有把書全部燒毀,害得學生現(xiàn)在還要這么辛苦地在學校里讀書。)同學們議論紛紛,頓時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 二、重視點化舊知、廣征博引、角色反串、鄉(xiāng)土教學、情境假設、討論法及現(xiàn)代教學手段

3、講授新課時,教師要注重以下幾點。(1)善于點化“舊知”。要注重啟發(fā)學生對舊知進行演繹、歸納、分析,從而獲得新知。從學生成長的心理特征來看,只要他懂的東西,接觸過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就頗富吸引力,樂于參與。(2)廣征博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補充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歷史趣聞,如寓言故事、成語、諺語,促使學生通過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抽象出歷史結論。(3)角色反串。即在教師的精心設計與組織下,有意識地將師生位置交換。為了當好“老師”,學生都會認真地去“備課”。如講到都江堰時,采用這種角色反串法,把圖畫在黑板上,再讓學生上臺講解都江堰的建筑結構,分析建筑理由。通過這種角色反串法,提高學生教學參與意識,使

4、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4)鄉(xiāng)土教學。每個人對其生養(yǎng)他的故土,都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把發(fā)生在自己家鄉(xiāng)的事講給學生聽,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因為有些鄉(xiāng)土知識看得見、摸得著,具有形象、生動和直觀的特點。如講到絲綢之路時,就可以聯(lián)系到南安豐州的九日山曾一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5)讓學生的“手”動起來,制造教具。一般來說,中學教具不夠齊全,尤其圖畫一類。有些東西單靠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可以讓同學動手去做,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豐富直觀教學。如講到諸子百家時,先讓同學畫出他們的畫像,挑出其中較好的幾幅掛在黑板上,然后在圖像下面講解他們各自的事跡。再如講到絲綢之路時,可以

5、讓他們畫出它的示意圖,在最新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上尋找絲綢之路的途經路線,講出其途經地區(qū)的主要山脈、河流、沙漠和湖泊,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和土特產等。由此,可以體會先民的探險精神和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6)情境假設法。講到一些歷史結論時,可以假設假如你是某某,那么你會怎樣做。通過這一假設,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也可以用反設法,假如沒有什么,那么現(xiàn)在會變成什么樣。如講到造紙術的意義時,就假設如果沒有紙會怎樣,由此導入紙的意義。(7)借助現(xiàn)代技術手段。如講到兵馬俑時,可以播放有關這方面的視頻讓學生去欣賞。在觀賞中,親身感受其威武和壯觀的場面,從而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

6、8)討論法。對于一些沒有定論的東西,可以試著讓同學自己去討論。如評價秦始皇的功過問題,教師可不急于解答,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到圖書館、書店搜集有關的信息,或到網上查資料,再將學生研究的結果在班上交流,進行充分的討論。教師先不對任何一方的觀點予以評價,教師自己的觀點也僅供學生參考。在學生評論的基礎上,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得出合理的答案。 三、重視復習 在教學過程中,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也是很重要的。若只是單調地把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再簡單地復述一下,那么就會顯得干巴巴,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復習。(1)導游法。如復習河姆渡這節(jié)課時,可以把學生假設為導游:暑假到了,我要去旅游,你該怎樣給我做導游,介紹那里的風景名勝呢?(2)想象法。假如你是北京人,由于時空倒轉,來到我們這個世界,大家對你的到來非常驚奇,那么,你如何解開大家這個“迷惑”?同學們都爭著上臺表演,且表演得聲形并茂,非常形象生動。 四、結束語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導言,重視點化舊知、廣征博引、角色反串、鄉(xiāng)土教學、情境假設、討論法及現(xiàn)代教學手段,重視復習,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以知激學,以情激學,寓樂于學,充分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齊渝華,石薔.歷史教學課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