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摩擦 磨損 潤滑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1.gif)
![第4章摩擦 磨損 潤滑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2.gif)
![第4章摩擦 磨損 潤滑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3.gif)
![第4章摩擦 磨損 潤滑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4.gif)
![第4章摩擦 磨損 潤滑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6/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c801c8dd-7ff7-42a7-8745-8e32b70c80b2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摩 擦 1 磨 損 2 潤 滑 3 流體摩擦潤滑原理簡介 4 第4章 摩擦磨損潤滑 v一、摩擦的分類 動 摩 擦 1 按運動的狀態(tài)分: 滑動摩擦 滾動摩擦 2按運動的形式分: 干摩擦 邊界摩擦 流體摩擦 混合摩擦 3 滑動摩擦按潤滑狀態(tài)分: 液體動力潤滑 液體靜力潤滑 靜 摩 擦 零件的相對運動 是在相互摩擦下進(jìn)行的。 有益的摩擦:摩擦傳動、 摩擦制動和摩擦聯(lián)接等 摩擦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有 害的:造成能量損耗、效 率降低、溫度升高、表面 磨損 4.1 摩擦 v(1 1)干摩擦)干摩擦 摩擦面間不加任何潤滑劑的摩擦 特點:摩擦系數(shù)大,發(fā)熱多,磨損嚴(yán)重,零件壽命短等 4.1 摩擦 v(2)邊界摩擦
2、邊界膜 潤滑劑與金屬表面的吸附作用或化學(xué)反應(yīng)作用, 在摩擦表面上生成一層薄膜。 干摩擦邊界摩擦流體摩擦混合摩擦 塑性變形彈性變形 4.1 摩擦 v(3)流體摩擦 兩摩擦表面被一液體層(油膜)完全隔開, 表面微觀凸峰不直接接觸, 摩擦的性質(zhì)取決于液體黏性阻力, 由液體的壓力傳遞兩個表面間的相互作用力 干摩擦邊界摩擦流體摩擦混合摩擦 塑性變形彈性變形 4.1 摩擦 v(4)混合摩擦 摩擦表面間有潤滑油,但不能保證液體摩擦?xí)r, 有部分接觸是邊界摩擦,其余部分是液體摩擦 干摩擦邊界摩擦流體摩擦混合摩擦 塑性變形彈性變形 4.1 摩擦 v定義:由于摩擦的機械作用使接觸表面物質(zhì)逐漸 損耗的過程 4.2 摩
3、損 磨損過程 磨損曲線 磨損量 時間 磨合階段-包括摩擦表面輪廓峰的形 狀變化和表面材料被加工硬化兩個過 程。 穩(wěn)定磨損階段-零件在平穩(wěn)而緩慢的 速度下磨損。 劇烈磨損階段-在經(jīng)過穩(wěn)定磨損階段后,零件表面遭到破壞,運動副間隙增大 引起而外的動載荷和振動。零件即將進(jìn)入報廢階段。 設(shè)計機器時,要求縮短磨合期、延長穩(wěn)定期、推遲劇烈磨損 期的到來。 穩(wěn)定磨損階段 磨合階段 劇烈磨損階段 機器壽命 4.2 摩損 v粘著磨損 由于粘著作用,使摩擦表面的材料由一個表面轉(zhuǎn)移到另 一個表面所引起的磨損 載荷愈大、溫度愈高、材料愈軟,粘著現(xiàn)象也就愈嚴(yán)重。 輕微磨損 涂抹 劃傷 撕脫 咬死 磨損程度 膠合 潘存云教
4、授研制 4.2 摩損 v磨粒磨損 也簡稱磨損,外部進(jìn)入摩擦面間的游離硬顆粒(如空氣中 的塵土或磨損造成的金屬微粒)或硬的輪廓峰尖在軟材料 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溝紋時被移去的材料,一部分流動到溝 紋兩旁,一部分則形成一連串的碎片脫落下來成為新的游 離顆粒,這樣的微粒切削過程就叫磨粒磨損。 潘存云教授研制 4.2 摩損 v疲勞磨損 也稱點蝕,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體積在交變的摩擦力 作用下,反復(fù)變形所產(chǎn)生的材料疲勞所引起的機械磨損。 產(chǎn)生初始疲勞裂紋擴展 微粒脫落,形成點蝕坑。 點蝕過程 潘存云教授研制 4.2 摩損 v腐蝕磨損 當(dāng)摩擦表面材料在環(huán)境的化學(xué)或電化學(xué)作用下引起腐蝕, 在摩擦副相對運動時所產(chǎn)
5、生的磨損即為腐蝕磨損。 4.2 摩損 v減小磨損的主要方法 (1)潤滑是減小摩擦、減小磨損的最有效的方法; (2)合理選擇摩擦副材料; (3)進(jìn)行表面處理; (4)注意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條件等。 4.2 摩損 v定義:凡是能減小摩擦阻力,減小磨損的物質(zhì)都 可作為潤滑劑。 v作用:降低摩擦功耗、減少磨損、冷卻、吸振、 防銹等。 v分類: 石墨、二硫化鉬、聚四氟乙烯等。 動植物油、礦物油、水、液態(tài)金屬 俗稱黃油。由潤滑油+稠化劑混合而成。 1)液體潤滑劑: 2)潤滑脂: 3) 固體潤滑劑: 4)氣體潤滑劑:如空氣、氮氣、二氧化碳等。 4.3 潤滑劑 v一、潤滑油的主要性質(zhì) 1)粘度:選擇潤滑油的重要
6、指標(biāo),粘度值越高,油越 稠,內(nèi)摩擦力愈大,反之越稀 dy du h表征流體黏性的比例常數(shù),稱為流體的動力黏度 單位是:Ns/m2或 Pas v 動力粘度 , mm2/s 或 cm2/s r潤滑油的密度, kg/m3 * 運動粘度是劃分潤滑油牌號的主要依據(jù) 4.3 潤滑劑 粘度的影響因素粘度的影響因素 溫度:溫度:溫度升高粘度降低。溫度升高粘度降低。 粘溫特性曲線粘溫特性曲線 壓力:壓力:壓力增大,粘度增加壓力增大,粘度增加 100MPa時,影響嚴(yán)重時,影響嚴(yán)重 5MPa是,影響不明顯是,影響不明顯 v一、潤滑油的主要性質(zhì) 4.3 潤滑劑 4.3 潤滑劑 v一、潤滑油的主要性質(zhì) 2)油性:是潤滑
7、油吸附于摩擦表面形成邊界膜的能 力。油性越好,吸附能力就越強。 3)閃點:潤滑油標(biāo)準(zhǔn)一起內(nèi)加熱蒸發(fā)的油氣遇到火 焰發(fā)出閃光的最低溫度。是衡量潤滑油易燃性的尺度。 4)凝點: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潤滑油不能自由流動時所 達(dá)到的最高溫度。是衡量潤滑油在低溫下工作的一個 指標(biāo)。 v二、潤滑脂 4.3 潤滑劑 n潤滑脂是以潤滑油作為基礎(chǔ)油,再加入稠化劑制成的膏狀物質(zhì) 潤滑脂 類型: 鈣基潤滑脂 (耐熱能力差 5565) 鈉基潤滑脂 (抗水性能差 可達(dá)120) 鋰基潤滑脂 (良好的耐熱、抗水性能、機械安定性) 潤滑脂的主要 性能指標(biāo): 滴點:決定工作溫度。 錐入度:反映其稠度大小。 v三、添加劑 4.3 潤滑
8、劑 為了改善潤滑劑某些方面的性能,在潤滑劑中加入的化學(xué)合 成物,稱為添加劑。 添加劑的種類很多,例如:油性添加劑、極壓添加劑、降凝劑、 增粘劑等。 極壓添加劑可以在金屬表面上形成一層保護(hù)膜,以減輕磨損。 降凝添加劑可以降低油的凝點 。 v四、潤滑劑的選用原則 4.3 潤滑劑 (1)類型選擇: 一般情況下多選用潤滑油,橡膠、塑料制成的零件宜用 水潤滑。 潤滑脂常用于不宜用油潤滑或重載低速場合。 氣體潤滑劑多用于高速輕載場合。 固體潤滑劑一般用于不易使用潤滑油或潤滑脂的特殊條件下, 如高溫、高壓、極低溫、真空、強輻射,不允許污染及無法給 油燈場合,或作為潤滑油、潤滑脂的添加劑等。 v四、潤滑劑的選
9、用原則 4.3 潤滑劑 (2)工作條件 工作載荷大時,應(yīng)選用黏度大且油性和極壓性能好的潤滑油。 承受重載、間斷或沖擊載荷時要加入油性劑或極壓潤滑劑。 高速時以選用黏度小的潤滑油或錐入度大的潤滑脂。 低溫時選用黏度小、凝點低的潤滑油。高溫時選用黏度大、 閃點高及抗氧化性好的潤滑油。 低速時以選用黏度大的潤滑油或錐入度小的潤滑脂。 v四、潤滑劑的選用原則 4.3 潤滑劑 (3)結(jié)構(gòu)條件及工作特點 垂直潤滑面、開式齒輪、鏈條等應(yīng)采用高黏度或 潤滑脂或固體潤滑劑。 多塵、潮濕環(huán)境下,宜采用抗水的鈣基、鋰基或鈉 基潤滑脂。 在酸堿化學(xué)介質(zhì)環(huán)境及真空、輻射條件下宜采用 固體潤滑劑。 4.4 流體摩擦潤滑
10、v流體摩擦潤滑分類 液體摩擦潤滑 氣體摩擦潤滑 按照工作介質(zhì)分 流體動力潤滑 彈性流體動力潤滑 流體靜力潤滑 按照油膜形成原 理分: 4.4 流體摩擦潤滑 v流體摩擦潤滑分類 1)流體動力潤滑 靠兩摩擦表面的相對運動建立壓力油膜(稱為動壓油膜), 兩表面被壓力油膜完全分開,實現(xiàn)流體潤滑。 2)流體靜力潤滑 兩摩擦表面被外部供油裝備輸入的壓力油完全分開,強迫形 成壓力油膜,實現(xiàn)流體潤滑。 3)彈性流體動力潤滑: 是指理論上為點、線接觸的摩擦副,在考慮表面的彈性變形 等因素的基礎(chǔ)上建立的流體動力潤滑。 4)邊界潤滑和混合潤滑:即邊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4.4 流體摩擦潤滑 一、流體動力潤滑 流體動力
11、潤滑是指兩個作相對運動物體的摩擦表面,借助于相對速度而產(chǎn)生 的粘性流體膜將兩摩擦表面完全隔開,由流體膜產(chǎn)生的壓力來平衡外載荷。 形成動壓油膜的條件:形成動壓油膜的條件: 平行間隙不能平行間隙不能 形成動壓油膜形成動壓油膜。 形成動壓油膜的條件: O x y A B max p 油壓分布曲線油壓分布曲線 楔形間隙能夠形成動壓楔形間隙能夠形成動壓 油膜。油膜。 1)兩摩擦表面之間必須能形成收斂的楔形間隙;)兩摩擦表面之間必須能形成收斂的楔形間隙; 3)兩表面之間必須有一定的相對運動速度。)兩表面之間必須有一定的相對運動速度。 2)兩表面之間必須連續(xù)充滿具有一定粘度的液體)兩表面之間必須連續(xù)充滿具有一定粘度的液體; 4.4 流體摩擦潤滑原理簡介 3 0 6 h hh x p 4.4 流體摩擦潤滑 二、彈性流體潤滑 彈性流體動力潤滑理論是研究在點、線接觸條 件下,兩彈性物體間的流體動力潤滑膜的力學(xué)性質(zhì)。 這時的計算必須把在油膜壓力下,摩擦表面的變形 的彈性方程、表述潤滑劑粘度與壓力間關(guān)系的粘壓 方程與流體動力潤滑的主要方程結(jié)合起來,以求解 油膜壓力分布、潤滑膜厚度分布等問題。 彈性流體動力潤滑的特點: n潤滑油膜的壓力很高,達(dá)到1000MPa以上。 n油膜厚度很薄,達(dá)到m級。 n接觸區(qū)的彈性變形很大,與油膜厚度處于同一數(shù)量級。 n在接觸區(qū)內(n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珠海廣東珠海市斗門區(qū)人民法院特邀調(diào)解員招聘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自貢四川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招聘針灸推拿技師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紹興浙江紹興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下屬事業(yè)單位編外用工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秦皇島2025年河北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招聘人事代理人員2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財政局高層次人才引進(jìn)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頭束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前大燈下裝飾條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高頻臥式變壓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苯甲酸芐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脫氧制氮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寄宿制學(xué)校工作總結(jié)
- CJ╱T 340-2016 綠化種植土壤
- 2023年農(nóng)副食品加工項目招商引資方案
- 2024-2029年管道直飲水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民航客艙設(shè)備操作與管理》課件-項目二 客艙服務(wù)設(shè)備
- JT-T 1495-2024 公路水運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規(guī)程
- 綠色供應(yīng)鏈管理培訓(xùn)
- 針刺傷的預(yù)防和處理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五年級下(江蘇版)The Moon Cakes 課件
- 《歌劇魅影》音樂賞析
- 企業(yè)財務(wù)報告透明度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