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誰先迎來黎明》教案及說課稿_第1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誰先迎來黎明》教案及說課稿_第2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誰先迎來黎明》教案及說課稿_第3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誰先迎來黎明》教案及說課稿_第4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誰先迎來黎明》教案及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誰先迎來黎明教案及說課稿教學內容分析: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地球的運動”單元,編者意圖是要讓學生重演人類 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 模擬再現(xiàn)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 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 在這一過 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xù)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 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 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 力。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個較全面的挑戰(zhàn)。誰先迎來黎明是本單元的第4課,前面第3課,通過不斷搜集證據探究 出了地球在自轉,但地球到底是怎樣自轉的,它的自轉,又將給我們生

2、存的地球 帶來怎樣的影響,是本課接下來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也是本節(jié)課我們要 到達的目的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敢于猜想,勇于質疑,學會從生活常見現(xiàn)象中思考與推理。2、能從科學現(xiàn)象中分析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激發(fā)探究地球運動的興趣。過程與方法:1、通過相對運動推導地球自轉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與推理力。2 、在探究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先后與時間差問題時,培養(yǎng)學生模擬、分析、 想象、計算等科學技能。科學概念:1、通過了解相對運動現(xiàn)象,推導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2 、運用地球的自轉方向,分析世界上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的時間先后不一樣。3 、通過分析地球自轉現(xiàn)象,探究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先

3、后與時間差問題時, 學會正確認識與使用世界時區(qū)圖。教學重點:通過相對運動,判斷地球自轉方向。教學難點:通過分析地球自轉現(xiàn)象,探究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的時間差問題。教學準備:小組準備:地球儀一個。教師準備:地球儀一個、籃球一個、手電筒一只、課件。教學過程:課刖談話:同學們,喜歡旅游嗎?(生)我也喜歡,今年暑假,我就到韓國去旅游了一次,可遇到一件事,大家能幫我解釋下原因嗎?我們是從長沙直飛韓國濟州島,我們剛一下飛機,韓國導游接到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們把手表上的時間由當時 的下午6點多,調到下午5點多,都調到提早1小時,你能幫我解釋下這是怎么 回事嗎?(生)這說明了什么?(生)為什么會這樣?是不是這

4、樣?學完這節(jié)課 后,再請同學來告訴我,好嗎?一、引入:(2)1、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做的傅科擺,它向我們證明了地球在一一(生:自轉)。2、對于地球自轉,你還有什么想要研究的問題嗎?(生)3、大家說得真好,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就先 來研究一個基本的問題:既然地球在自轉,那地球自轉的方向是怎樣的?(板書: 地球自轉方向)(2)二、新授:(一)探究地球自轉方向(16)1、為了便于研究地球,(出示籃球)用這個來模擬地球,行嗎?(生)你覺得 地球自轉的方向可能會是怎樣的?(生)你能上來演示下嗎?(生)為了便于表 達,我們利用地球儀的方位設置來描述。地球儀的方

5、位設置是一一(生:上北下 南左西右東)(師板書)請你用方位詞科學的描述下你認為地球自轉的方向?(生)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生)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生)說說你的看法?(生) 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生)(5)科學要用事實說話。老師這有幾組生活中的實例:(1)、我們坐在向前行駛的車上,你看到路旁的樹、房子在怎樣?(生)(師 畫)是樹和房子真的在動嗎?(生:不是)那是因為什么(生:而是因為我們的車子在向前運動)。看上去在運動的物體其實并沒有動,而是我們坐的車子 在運動;并且看上去在運動的物體與實際運動的物體的運動方向正好 (生: 相反)。、假如我們坐在快速上升的觀光電梯上, 我們會看到電梯外的景物會

6、怎樣?(生: 在往下運動)、同學們坐過轉椅嗎?我們如果在坐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轉椅上時,你會看到周圍的景物會怎樣?(生)(師畫)3、同學們,科學需要聯(lián)想,如果我們把正在自轉的地球看作成一把大轉椅的話(畫地球),你有辦法判斷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嗎?請大家小組討論下。(6)5、誰來說說你們組的看法?(生: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看到的地球周圍星體的運 動方向來判斷我們地球自轉的方向) 你是怎么來判斷呢?(生:根據太陽的東升 西落)為什么可以這樣來判斷?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生)未來的科學家就是你!還有需要補充的嗎?(生:月球、星星也是東升西落)&剛才,同學們用推理的方法,從生活中的小現(xiàn)象推導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

7、自轉的方向是(生:自西向東)(板書)(5)(二)探究誰先迎來黎明(5)1、既然地球在自西向東日夜不停的自轉,那我國的北京與烏魯木齊,誰會先迎 來黎明呢?(出示課件:北京、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圖)(生:北京)為什么?(生) 老師這有些實驗器材(標有北京與烏魯木齊的籃球、手電筒),你能上來給大家模擬演示下嗎?手電筒用來做什么?(生:模擬太陽光)(5)(三)探究時差(16)通過剛才的模擬演示發(fā)現(xiàn),北京比烏魯木齊早迎來黎明,但到底早多長時間呢?(板書:?)能說說你的看法嗎?(生)你的根據是什么?(生)2 、科學講求實證,老師給你兩個提示(課件:1、地球自轉一周是24小時;2、地球自轉一周,相當于轉了 36

8、0度。從這兩個信息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 關聯(lián)之處嗎?這說明了什么?)小組討論下。說說你們組的看法?(生:相當于地球 1小時轉動15度;說明了地球每轉動15 度就用時一個小時;地球4分鐘轉動1度)(5)4、你進行了一個很棒的推理!是的,如果把地球轉動15度所經過的地區(qū)就劃為一個時區(qū)的話,地球可以劃分為多少個時區(qū)呢?(生:24個時區(qū))。真正的世界時區(qū)是不是分為24個時區(qū)?如果是,又是怎樣給這24個時區(qū)命名的呢?(出 示課件:)請1號同學拿出你桌內的地球儀,小組觀察地球儀上的時區(qū)劃分!5、 是劃分了 24個時區(qū)嗎?你怎么知道的?(生)是15度為一個時區(qū)嗎?你從 哪看出來的?(生)(鼓勵表揚學生)了

9、不起,你的設計和地理學家一樣!有同學 發(fā)現(xiàn)這24個時區(qū)是怎樣命名的嗎?(生)這其中有什么規(guī)律嗎?(生)誰 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與問題嗎?(生)同學們真是小小觀察家!地理學家正是這樣來設計和劃分時區(qū)的! (課件:世界 時區(qū)圖)這是一張把地球儀鋪開的世界時區(qū)圖,人們以經線為標準,每隔 15度 劃分為一個時區(qū),共分為24個時區(qū)。其中,把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 那跟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為東經,叫東時區(qū),分為東1- 東12區(qū);以0度經線為起點,向西180度為西經,叫西時區(qū),分為西1-西12 區(qū);0度經線所在的時區(qū)叫零時區(qū)或中時區(qū)。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所以越 是東邊的時區(qū),越先一一(

10、生:迎來黎明)同學們,相鄰的兩個時區(qū)相差多少時 間呢?比如:東1區(qū)和東2區(qū)?(生:1小時)跨4個時區(qū)呢?跨15個時區(qū)呢?(課件點擊一個講一個)(8)同學們,你現(xiàn)在知道北京比烏魯木齊早迎來黎明多少時間了嗎?(生:2小時)北京與巴黎呢?(生:8小時)北京與紐約呢?(生:13小時)同學們,我們會正確認識和使用世界時區(qū)圖了的話, 我們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和發(fā) 現(xiàn)那些秘密呢?(生)(3)三、總結:(1)1、同學們,今天,大家像科學家一樣,用觀察、分析、推理、模擬、計算等方法探究了地球自轉方向,知道了誰先迎來黎明,并且能根據世界時區(qū)圖,找出不 同地區(qū)的時差,了不起!2、同學們,老師在韓國遇到的提早1個小時的問

11、題,你能幫老師解釋出原因了 嗎?(生)3、課后,(出示籃球)我們能在這樣一個模擬地球的物體上,畫上我們自己的世界時區(qū)圖嗎?(生)如果可以的話,課后再延續(xù)我們的研究!(若有時間和學生討論下:你準備用什么來模擬地球,你準備怎么來畫?)課堂預設:若有時間:當北京是早上 8: 00時,巴黎是什么時候?(生:晚上12點),紐約是什么時候?(生:晚上 7: 00)學會了正確認識與使用世界時區(qū) 圖,我們還將發(fā)現(xiàn)許多秘密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同學們,下課!s(1)15板書設計:紐約?巴黎?烏魯木齊a早北京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4誰先迎來黎明在科學的肩膀上開始真正的探究-誰先迎來黎明說課親愛的老師們:上午

12、好!今天,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在座的各位科學精英與 同仁,交流我2013年5月23日在我雨花區(qū)科學名師工作室市級開放活動中所上 的一節(jié)課,開放那天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和另一個上課的老師都未來得及說課, 今天,正好有機會補上這一課!一、單元背景分析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地球的運動”單元,編者意圖是要讓學生重演人類 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 模擬再現(xiàn)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 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 在這一過 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xù)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 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 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

13、 力。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個較全面的挑戰(zhàn)。誰先迎來黎明是本單元的第4課,前面第3課,通過不斷搜集證據探究 出了地球在自轉,但地球到底是怎樣自轉的,它的自轉,又將給我們生存的地球 帶來怎樣的影響,是本課接下來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也是本節(jié)課我們要 到達的目的地。二、學生情況了解是誰要到達這一目的地呢?千萬別忘了我們本次旅行的主人一一學生,學生才是本次活動的主體。那么這個主人愿不愿意到這里去,運用你提供的器材有沒 有能力到達這里,是我們更要關注與思考的問題-四、五年級孩子的心理與學 情,通過電視或書籍,大多數學生都已經知道地球在自轉并且圍繞太陽公轉這一 科學事實,但如果讓學生說出自

14、轉或公轉的證據,那就太少了。但學生對地球與宇宙充滿好奇與吸引力, 有探究興趣與激情:既然地球在自 轉,我們?yōu)槭裁锤杏X不到;地球到底是怎樣自轉的;地球為什么會自轉;地球自轉方向不知該如何來表達等 學生的諸多認識, 和早期人類對地球及其運動的 認識十分相似。在起點與終點之間,應該搭起一座怎樣的橋梁,才能讓學生到達最初的終 點?有了起點、終點與路徑,我們還要深思:我為什么要組織與引領孩子們 開展這一次旅行,這次旅行能給孩子帶來些什么?自己的教學除了科學知 識,還能給學生留下些什么?課前思考越多,學生將受益越多,正是在這些思 考與摸索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確定的:三、本課目標解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5、1、培養(yǎng)學生敢于猜想,勇于質疑。2 、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證據,并進行合理的推理與探究。過程與方法:1 、通過生活中的相對運動推導地球自轉方向,用地球自轉方向驗證誰 先迎來黎明。2 、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探究地球自轉給我們帶來的時差??茖W概念:1 、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2 、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早西邊 晚。3 、不同地區(qū)所處的經度差決定了地區(qū)之間的時差。教學重點:通過生活中的相對運動推導地球自轉方向。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探究地球自轉給我們帶來的時差。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教案上的三維目標設計有什么不同?(互動:順序 的不同)為什么這個三維目標的順序我要調整

16、?為什么要這樣調整?這是我 本次說課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一個話題。不介意的話,我想先聽聽大家的想法 與看法?。ɑ樱┧摹⒔虒W設計特色:你回答得很好,非常睿智!是的,三維目標順序的小調整,滲透著新課 標理念的大轉變,是執(zhí)教者本堂課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我想,課堂 改革應該從教學目標開始!1、科學課上什么最重要:科學課上我們到底要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記得今年5月,我隨長沙市校本研訓示范校的骨干培訓班去上海學習培 訓時,華東師范大學鐘啟泉教授的一段話,讓我深受啟發(fā):他向我們傳遞了 國外先進國家科學老師頭腦意識中的科學三維目標,他們的科學三維目標的設定一定是這樣的:科學知識與概念的理解不是這節(jié)課最重要和唯

17、一的目標,但也決不是不要的目標,而是擺在教學目標中的最后一個級別;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孩子 學習的動機、態(tài)度、興趣,他的思考力、判斷力、表達力擺在首位,顯然這 是教者認為這是科學課中最重要的;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擺在第二個級 別,暗示這一過程與方法中學生的觀察技能、溝通技能、探究技能、實驗技 能的實踐與培養(yǎng)也猶為重要。而這三者間有什么關系呢?我想,這三維目標的關聯(lián)是科學知識與概念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一個載體,而決不是科學課的 唯一目標,在對科學知識與概念的探究理解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這才是 它的價值與地位。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亮出了我們小學科學教學不是在育 知識、育分,而

18、是要育人,是要真正培育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2、做真正的研究:想清楚了我們科學課要培養(yǎng)的目標,接下來的關鍵是怎么在自己的課堂中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與追求?這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二個話題,那就是我上 科學課堅持的一個原則:做真正的研究!組織和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做真 正的研究!怎么來做真正的研究,如果不介意的話,我也想先聽聽大家的想 法與看法?。ɑ樱﹦偛糯蠹艺f得很好,接下來我也談談我從常規(guī)科學教學中得出的幾點思 考,當然也是我本堂課誰先迎來黎明所追求的目標!(1)真正的研究,一定是學生占主體地位的課堂!什么是學生占主體地位的課堂?以前面的三維目標為例,如果以上確立的三維目標,90%是教師完成的,那恭喜你上

19、了一堂優(yōu)秀的滿堂灌;70%是老師完成的,那恭喜你上了一堂典型的傳授課;如果50%是你老師完成的,那教師你還搶占了學生地盤, 你和學生平分秋色,你侵占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那老師到底講多少合適呢, 老師參與得越少,而學生也能達到以上教學目標, 甚至有可能在你老師的預期目標中還有你許多意想不到的生成,那就是我們現(xiàn)在倡導的高效課堂的高效。且高效課堂為此還摸索出一條經驗:學生自己 能學會的,教師不講。運用到我們的科學課堂,我想是:學生自己能想的, 讓學生去想;學生自己能說的, 讓學生來說;學生自己能做的,讓學生去做。 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一定不能顛倒,老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地位,學生

20、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真正的研究,一定是有學生思維參與的課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參與的深度、廣度與創(chuàng)新度,決定著這堂課高效 的程度。其實,這一條與前一條,是彼此關聯(lián)起因果關系的。 在教學設計時, 學生自己能想的,設計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去想;學生自己能說的,創(chuàng)設提問讓學生 來說;學生自己能做的,創(chuàng)設實驗讓學生去做。給學生機會與平臺,給學生 時間與空間,學生就會給你驚喜!學生參與得越多,他將思考得越多,他的 課堂思維度將越高! 一堂好的科學課一定是一堂有學生思維高度參與的課 堂?。?)真正的研究,一定是有不斷生成的課堂!其實,這也是學生思維 高度參與、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的結果。五、授課效果一-怎樣

21、踐行課堂這一切,誰來做?說來容易,真正落實到每一個課堂難。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 是精心預設、互動生成的活動,老師的全盤駕馭、相機引導都是在考量老師 的“目標意識”:“要不要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什么要這個環(huán)節(jié)?”,“要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什么?”教學設計中不斷的追問,造就我們”刪繁就簡” 的思維方式,進而才能讓我們上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課堂。接下來具體說說我是怎樣把這些落實到自己的課堂的:(一)、承上啟下,引入新課-兩注重:注重單元探究的系統(tǒng)連貫性、 注重科學概念的深入挖掘性1、真正的探究是連貫的,為了注重單元探究的系統(tǒng)連貫性,我從復習開始 引入,用核心概念,承上啟下:1851年,法國物理學

22、家傅科做的這個碩大無比的 擺,在擺動過程中擺動平面沿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讓人們看到了地球的一一(生:自轉)。2、真正的探究是有基礎的,為了注重科學概念的深入挖掘性,我用概念延伸,巧設鋪墊:這個碩大無比的擺如果放在地球的兩極擺動, 傅科擺的擺動平面 24小時轉一圈,這說明了什么?(生: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二)、探究地球自轉方向一一兩途徑:從身邊的現(xiàn)象開始聯(lián)想推理、用身 邊器材開始模擬體驗1 、真正的探究始于想象與猜測,為了更多的引發(fā)學生參與與思考,我組織 與引導學生有根據的充分猜想與表達:為了便于研究,我們用這個(出示籃球) 模擬地球,行嗎?你覺得地球自轉的方向可能會是怎樣的?(生)

23、你能上來演示下嗎? “地球可能是自西向東自轉,地球也可能是自東向西自轉,地球也有可能 會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自轉,地球還可能會自北向西向南向東自轉” 你為什 么這樣認為?說說你的看法?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我把培養(yǎng)學生敢于猜想、勇于質疑的探究精神擺在首位,同時訓練學生用方位詞來描述物體的空間運動。2、真正的探究一定善于引導學生從事實出發(fā),尋找科學證據??茖W要用事 實說話。地球到底是怎樣自轉的呢?在一些暫時沒條件觀察到實物的情況下,我 們可以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從身邊的一些例子開始我們的思考與探 究。(1)、我們坐在向前行駛的車上,你看到路旁的樹、房子在怎樣?(放視頻)(2)、假如我們坐在

24、快速上升的觀光電梯上,我們會看到電梯外的景物會 怎樣?(放視頻)(3)、如果我們坐在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轉椅上,你會看到周圍的景物會怎樣?教師的角色僅僅是提供生活中這三組有代表性的生活實例,學生的角色是讓他們來進行盡情的回憶、分析與思考,并且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研討:根據以 上生活實例中的相對運動現(xiàn)象,請分析如果我們把正在自轉的地球看作成一把大 轉椅的話,你有辦法判斷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嗎?有的小組說,我們能根據看到地球周圍的星體太陽的東升西落來推導出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有的小組 說,不能判斷出地球自轉方向,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因為推理與空間想象 力的差異,有不同看法屬正常,說明孩子們開始了自己的

25、思考, 進入了研究的狀 態(tài)03、真正的探究一定是有科學的方法的,科學講求實證,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空 間想象能力與抽象事物的探究能力,我引導學生意識到課堂上無法用實物來研究 的物體可以模擬化,課堂上無法實際觀察到的空間現(xiàn)象要想辦法形象化,對有不同看法的結論組織與引導學生深入研究與實踐。我們就按剛才這個小組推導出的 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方向來全班模擬下, 如果你正坐在一個轉椅上,模擬正在自 西向東自轉的地球,周圍的同學模擬地球周圍的星體:太陽、月球、星星等,你 會看到些什么?請這個坐在轉椅上的同學帶上一個相機,模擬人類的眼睛,把你在自西向東自轉的地球上,看到的一切錄下來,看和我們現(xiàn)在在地球看到的地球 周

26、圍的星體的運動方向是否一樣。我們還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樣一個空間 方位來模擬。(放視頻)4 、真正的探究一定是吸引人全身心參與與激動人心的,投影儀上放出學生 拍攝的視頻,孩子們震驚了,在自西向東自轉的地球上,我們真的看到了自東向 西運動的太陽、月球、星星,這和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的是一樣的嗎?(生) 咦,這說明了什么?(生)其中運用的推理與反證法,激活探究點,讓學生思索 許多許多(三)、探究誰先迎來黎明一一模擬運用地球自轉方向1、真正的探究一定有種回歸,探究會來源生活又回歸生活,既然前面我們推導和模擬驗證了地球在自西向東日夜不停的自轉,那我國的北京與烏魯木齊, 誰會先迎來黎明呢?(出示課件:北京、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圖)(生:北京)為什么?(生)老師這有些實驗器材(標有北京與烏魯木齊的籃球、手電筒),你能上來給大家模擬演示下嗎?手電筒用來做什么?(生:模擬太陽光)北京比烏魯木齊先迎來黎明,迎刃而解了!2 、真正的探究是有解決不完的問題的,科學無止境,探究無盡頭,問題的 解決,自然引發(fā)學生產生新的問題:通過剛才的模擬演示我們發(fā)現(xiàn),北京比烏魯 木齊早迎來黎明,但到底早多長時間呢?(板書:?)能說說你的看法嗎?(生) 你的根據是什么?(生)(四)、探究地球自轉產生的時差一一兩計算1 、真正的探究一定是善于利用資源多學科整合來究其原理,北京比烏魯木 齊早迎來黎明,并且剛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