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級在職研究生經管專業(yè)第一學期_第1頁
2008級在職研究生經管專業(yè)第一學期_第2頁
2008級在職研究生經管專業(yè)第一學期_第3頁
2008級在職研究生經管專業(yè)第一學期_第4頁
2008級在職研究生經管專業(yè)第一學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8級在職研究生經管專業(yè)第一學期資本論選讀思考題思 路提 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干部業(yè)余教育學院 2008年12月說 明 資本論選讀是經濟管理專業(yè)在職干部研究生班的必修課,因而需要重點學習,認真思考,切實理解和把握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經濟理論及其方法,以助于奠定深厚的理論功底。 為幫助學員理解資本論選讀課所涉及的思考題,把握其基本思路,特寫本“思路提示。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思路提示”是對“教學具體安排中所規(guī)定的思考題與作業(yè)題的提示,而且只是提供一個思路,并非唯一答案,希望學員在學習和研究這些問題時參考。學員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是言之有理,自圓其說,并符合馬克思原文之意就可以,不必用此“思路提示”

2、來限制學員的思路。 “思路提示”第一、二、三單元分別由楊珍、王軍、王廣信老師撰寫。學員同志們在使用中有何意見和建議,希望提出,以備修改。2008年12月第一單元導論和學習研究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專題資本論導論及商品理論一、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樣闡述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最終目的的? 1、“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边@句話對資本論的研究對象給予了極其嚴密的科學規(guī)定。資本論全書就是按照這個研究對象的規(guī)定進行研究的,是對這個研究對象的科學論證。 馬克思的這句話告訴我們,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生產關系與交換關系。對此,可

3、從以下方面理解。第一,資本論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產方式,而是其中一種特定的生產方式,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就從縱的方面確定了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這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 第二,資本論中所要研究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從它產生出來的(或者說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這又從橫的方面確定了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這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第三,資本論中所要研究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是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其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指生產資料和勞動者以資本和雇傭勞動的對立為特征相結合的生產方式,與此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就是建立在

4、資本和雇傭勞動的對立基礎上的直接生產過程中的人和人的社會關系與交換過程中的人和人的社會關系。 第四,研究對象的表述中沒有提出分配關系,是因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決于生產的結構,分配不過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實現(xiàn)。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換關系明確表述出來,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最發(fā)達的商品經濟,它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總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雖然研究對象的表述中沒有提到分配關系,但在資本論的實際內容中包含了對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資篇”分析了工人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資本積累”和“所謂原始積累”闡述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的分配;第三卷論述了剩余價值在各個剝削集團之間的分配。 同樣,

5、研究對象的表述雖然沒有提出消費關系,但資本論的實際研究中包含了對資本主義消費關系的分析。消費分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前者屬于直接生產過程,后者是社會總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而消費關系是屬于生產關系總和中的內容的。馬克思在闡述勞動力再生產理論、資本主義積累理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時,都分析了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個人消費。可見,作為資本論研究對象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也包括了資本主義的消費關系。只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狹義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起著決定作用,所以馬克思研究對象的表述,突出了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2、資本論的最終目的是“揭示現(xiàn)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F(xiàn)代社會的經濟

6、運動規(guī)律,體現(xiàn)在商品、貨幣、資本、市場等相互關系之中,表現(xiàn)在以下必然性上: 第一,投資必然作為資本來經營。因為投資額通過商品貨幣關系是為了在價值形式上增殖即獲得利潤,從而追求價值增殖或利潤的投資額就成為資本。 第二,資本的生產經營追求價值增殖即利潤必然展開競爭。資本的生產經營只有在競爭中占領市場,才有可能實現(xiàn)價值增殖或獲得利潤。 第三,資本競爭必然促進科學技術進步與應用。因為資本競爭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及人才的競爭,資本的生產經營只有力爭采用先進科學技術,才有可能在競爭中取勝。 第四,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應用必然促進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勢必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飛躍發(fā)展。第五,

7、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必然推動現(xiàn)代社會向更高的歷史階段過渡。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它推動著社會經濟制度的新舊交替。這在現(xiàn)代表現(xiàn)為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趨勢。資本論就是從這些必然性中展開論述的。二、怎樣理解資本論中“我的觀點是把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理解為一種自然史的過程”的含義及其實踐意義? 1、含義: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我的觀點是把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理解為一種自然史的過程”,含義在于:一是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即社會經濟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fā)展變化的;二是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過程”。由此,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

8、態(tài)或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不可能從來就有和永世長存。它是歷史的產物,它必然在歷史過程中消亡。這一觀點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而是客觀經濟關系的反映。在資本論中,從商品分析開始,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來龍去脈,步步深入地充分論證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發(fā)展和消亡,確實“是一種自然史的過程”。2、實踐意義 : 這一觀點指導我們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人類社會從原始開始,一直隨社會生產力發(fā)展而發(fā)展。從原始社會出發(fā),經歷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并出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正如封建社會必然被資本主義社會代替那樣,現(xiàn)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必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到

9、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仍然要繼續(xù)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上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要堅信無論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進程經歷何等曲折過程,都逆轉不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趨勢。三、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樣界定商品的? 商品是為交換而生產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馬克思、恩格斯從以下4個方面界定了商品的含義。 一個物品成為商品,既要有使用價值,又要作為勞動產品由勞動形成價值。 一個物,雖然是勞動的產品,也有使用價值,但只是為了滿足生產者自己的需要,則不是商品。 要成為商品,必須為交換而生產,通過交換,轉到把它當使用價值使用的人手中。 一個勞動產品,如果是廢品,沒有使用價值,其中包含

10、的勞動,不能形成價值。因為,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商品價值的物質前提。 總之,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構成商品。四、試述商品的二因素原理及其實踐意義 1、商品的二因素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使用價值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它直接由商品體自身顯示出來,反映各種商品的個性。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由交換價值來表現(xiàn)。價值反映各種商品的共性。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tǒng)一體,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表現(xiàn)為使用價值不符合社會需要或價值量超過社會承受能力的現(xiàn)

11、象,從而導致商品二因素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的實現(xiàn)。這個矛盾,只能通過商品交換過程來解決。因此,市場問題特別是銷售市場,是實現(xiàn)商品二因素和解決其矛盾的關鍵所在。 2、實踐意義: 第一,作為商品生產經營者,必須強化市場觀念,把開拓市場作為第一任務,必須把商品的二因素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上提高質量,力求花色品種齊全,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商品的價值上降低成本,做到價廉。從而使商品適銷對路。實現(xiàn)好的經濟效益。第二,運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評價企業(yè),總結商品生產經營的經驗教訓。一個企業(yè)經營管理好而盈利,或者經營管理不善而虧損,雖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必有一個原因,盈利企業(yè)在生產經營中都較好地處理了商

12、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內在矛盾,使經營的商品物美價廉;虧損企業(yè)則沒有按商品二因素的要求搞好生產管理,因而經營的商品,物不美價不廉。 五、勞動二重性原理及其實踐意義是什么?1、勞動二重性原理: 勞動二重性是生產商品的同一勞動過程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生產商品的勞動,一方面從其具體形式看,稱為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從其抽掉了具體形式看,稱為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特定種類的生產活動,是由特定的生產目的、操作方式、勞動對象和結果決定的,具體勞動生產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是撇開了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一般的人類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2、實踐意義: 從宏觀上看,由于具體勞

13、動回答的是什么勞動,怎樣勞動的問題,因而它表現(xiàn)出來的是社會分工的體系和社會的產業(yè)結構狀況;由于抽象勞動回答的是勞動多少,勞動時間多長的問題,因而它反映出來的是社會分工的勞動比例和社會勞動的總規(guī)模。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按勞動二重性的要求,在質上不斷擴大合理的社會分工,在量上保持產業(yè)部門之間的按比例關系。 從微觀上講,勞動二重性原理是企業(yè)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理論基礎。作為企業(yè),一方面要在具體勞動上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要在抽象勞動上縮短勞動時間,減少勞動耗費,從而提高商品的競爭力,占領市場,實現(xiàn)效益。 六、試述商品生產得以產生和存在的條件及其現(xiàn)實意義1、條件: 第一,社會分工。

14、“社會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有了社會分工,才有產品交換的需要。這是產生商品交換的生產力方面的原因。 第二,不同的所有者關系?!吧唐方粨Q是在共同體的盡頭,在它們與別的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的?!边@是指原始共同體之間和內部產生的商品交換的萌芽?!爸挥歇毩⒌幕ゲ灰蕾嚨乃饺藙趧拥漠a品,才作為商品互相對立?!敝干唐方粨Q萌芽出現(xiàn)以后幾千年都存在的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關系。 考慮到馬克思的這兩段話,不能得出私有制是商品生產產生的條件,而只能得出條件之一是不同的所有者關系(包括不同的私有者關系,也包括不同的公有者關系),這是產生商品交換的生產關系的條件。 正是由于社會分工的各方是不同的所有者,對各自

15、的產品具有不同的所有權,才決定產品交換必須按等價的原則進行,從而形成商品經濟關系。2、現(xiàn)實意義: 馬克思關于商品經濟產生根源的分析方法對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指導意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一部分是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者(多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商品關系,這類商品關系在馬克思的分析中得到了原則的說明。然而,難點在于如何認識全民所有制內部的商品關系。從實踐來看,這種商品關系存在的深層原因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相對不發(fā)達,勞動還具有特殊的謀生性質,人們付出勞動要計較得到相應的報酬,這一客觀的、特殊的性質,不僅表現(xiàn)在個人勞動上,還表現(xiàn)在全民所有制企業(yè)的聯(lián)合勞動上,這就必然要求實行按勞分配,要求全

16、民所有制企業(yè)之間堅持等價交換的原則。因此,結合我國的情況,商品關系產生的共同的原因是:社會分工和不同的利益主體關系。這樣,就可以更加完整地、深刻地認識包括公有制內部商品關系的一切商品關系,認識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必然性、全面性和長期性。研討題一、如何理解商品的含義及其實踐意義?1、含義: 根據(jù)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商品的界定,商品的含義可概括為兩個要點:商品是為交換而生產的勞動產品。商品是其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2、實踐意義: 第一,商品的含義表明,商品是為交換而生產經營,因此,在實踐中搞好商品的生產經營,要面向市場,著眼于交換。依據(jù)市場規(guī)定商品的產量和規(guī)格,依靠市場營銷商品。第二,商品的含義表明

17、,商品具有的使用價值和價值要通過交換而實現(xiàn),因此,在商品的生產管理實踐中,必須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上做到物美,在商品的價值上做到價廉。從而以物美價廉的商品打開銷路和占領市場。第三,商品的含義指明了推進商品化和提高商品率的途徑。商品是為交換而生產,商品生產以社會分工為前提。因此,只有發(fā)展社會分工,發(fā)揮分工優(yōu)勢,為交換而生產商品,才能推進商品化。在農村經濟中,為交換而生產商品的比重越大,商品率就越高。二、勞動二重性的基本原理及其實踐意義(同作業(yè)第5題)第二專題 貨幣理論與價值規(guī)律一、 解析“儲藏貨幣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沒有止境的”的含義,其實踐意義何在?1、含義: 儲藏貨幣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沒有止境的,是因

18、為貨幣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貨幣具有質的無限性。從貨幣的性質來說,它是一般等價物或商品價值的代表,可以購買任何商品,不受限制;另一方面貨幣具有量的有限性。即貨幣的數(shù)量少不能購買更多的東西。貨幣二重性的矛盾促使人們不斷地貯藏貨幣。2、實踐意義: 運用貨幣二重性矛盾的原理,深刻分析人們儲蓄存款的心理。貨幣二重性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貨幣量的有限性。人們的收入少,不能如愿地購買所需的東西,就不得不貯藏貨幣;或者預期收入達不到預期支出,也會迫使人們貯藏貨幣。因此,增加人們的收入,是緩和貨幣二重性矛盾的關鍵。二、試述貨幣流通規(guī)律及其實踐意義1.貨幣流通規(guī)律貨幣流通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不斷地離開起點,從一個商

19、品所有者手里轉到另一個商品所有者手里的運動。它是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貨幣的獨立運動形式。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關系,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即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貨幣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現(xiàn)形式。貨幣流通規(guī)律就是在一定期間內,流通領域所需要的貨幣量得以決定的規(guī)律。其公式是: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shù)(貨幣流通速度) 因此,金屬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流通規(guī)律,可以表述為:一方面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即商品的價格總額越大,需要的貨幣量就越多;反之,就少。另一方面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越少;反之,

20、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越多。 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紙幣的流通規(guī)律,以金屬貨幣的流通規(guī)律為基礎,只能從紙幣作為金的代表這種關系中產生。馬克思說:“這一規(guī)律簡單說來就是:紙幣的發(fā)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shù)量?!绷魍ㄖ械募垘帕?,必須和它所代表的流通中必要的金屬貨幣量相一致,才能具有金屬貨幣同等的購買力。如果紙幣發(fā)行量過多,超過了它所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那就必然使紙幣貶值,從而物價上漲,出現(xiàn)通貨膨脹。 實踐意義: 第一,指導我們研究國際貨幣流通的歷史進程和現(xiàn)狀??梢詮膬煞矫婵矗阂环矫?,國際貨幣流通形成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隨著世界市場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國際

21、經濟聯(lián)系不斷加強,各國貨幣之間的比價和兌換問題日益突出?,F(xiàn)在,在外匯行市上,即用一國的貨幣單位表示另一國貨幣單位的價格上,常常出現(xiàn)大幅度的波動。 另一方面,圍繞貿易戰(zhàn)進行貨幣戰(zhàn)。爭奪出口市場的貿易戰(zhàn),必然引起貨幣戰(zhàn)。貨幣戰(zhàn)的內容,常常集中在貨幣的升值或貶值上。在國際貨幣的流通中,一國貨幣的升值,雖然它的國際金融地位會增強,并有利于對外直接投資。但是,其出口的商品按外幣計算的價格要提高,從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能力。反之,一國的貨幣貶值,雖然它的國際金融地位削弱,不利于對外直接投資。但是,能夠降低以外幣計算的出口商品的價格,從而有利于推銷商品和發(fā)展出口業(yè)。所以,貿易戰(zhàn)和貨幣戰(zhàn)對一國的對外貿易和

22、貨幣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各國都從自身利益出發(fā),為貨幣的升值或貶值,不息地反復較量。 第二,運用貨幣流通規(guī)律分析本國宏觀經濟形勢,研究微觀經濟運行的市場條件。如果紙幣的發(fā)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從而引起貨幣貶值,就會形成通貨膨脹。這在市場上就會出現(xiàn)物價持續(xù)全面的上漲。如果流通中的貨幣太少不能滿足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就可能形成通貨緊縮。這在市場上就會出現(xiàn)物價持續(xù)全面下降。因此,流通中的貨幣量既不能超過其必要量,也不能少于其必要量。第三,運用貨幣流通規(guī)律分析研究貨幣流通的動態(tài)。貨幣通過其投放渠道和回籠渠道,調節(jié)貨幣流通量,以適應商品流通的要求。 貨幣投放渠道:一是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以及國家機

23、關、學校、團體等對職工支付的工資及其他勞務支出。二是商業(yè)部門收購農副產品的支出。三是收購手工業(yè)品、廢舊物品以及收兌金銀的支出。四是國家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各單位用于旅差費以及文具、紙張等行政管理費用的支出。五是國家用于農業(yè)的貸款和支援貧困落后地區(qū)的撥款。六是城鄉(xiāng)人民從銀行提取的儲蓄存款。 貨幣回籠渠道:一是“商品回籠”。通過商業(yè)部門出售商品而收回貨款。二是“財政回籠”。通過稅務部門向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居民征稅而收回稅款。三是“服務回籠”。通過交通、郵電、文化娛樂等服務事業(yè)收費而收回貨幣。四是“信用回籠”。居民的儲蓄、認購國庫券和農業(yè)貸款的收回等。三、怎樣自覺運用價值規(guī)律? l、自覺運用價值規(guī)

24、律的含義所謂自覺運用價值規(guī)律,就是一方面要理解價值規(guī)律的客觀性,確認其必然性,尊重其制約性。不能忽視和違背它。另一方面要認識和掌握價值規(guī)律,不盲目被動地受它支配,而要主動地按照價值規(guī)律的要求辦事,在價值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作用中,搞好生產經營,推動市場經濟發(fā)展。 2、自覺運用價值規(guī)律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防止唯意志論式的對待價值規(guī)律。好像價值規(guī)律可有可無,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待它。二是防止宿命論式的對待價值規(guī)律。似乎人們在價值規(guī)律面前無能為力,無所作為,從而否定科學的認識和預見,抹煞人的主觀能動性。3、要使價值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作用,需要有它發(fā)揮作用的一系列機制主要有社會效用機制、自主交易機制、平等競爭機制、市場供

25、求機制和貨幣流通機制。 第一,社會效用機制。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首先要求價值得以實現(xiàn)。而價值實現(xiàn)的前提條件是商品的使用價值符合社會需要。馬克思說:“商品在能夠作為價值實現(xiàn)以前,必須證明自己是使用價值,因為消耗在商品上的人類勞動,只有消耗在對別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數(shù)。但這一點“只有在商品交換中才能得到證明?!比绻唐返氖褂脙r值不為社會所需要,商品的價值就實現(xiàn)不了。 第二,自主交易機制。它要求商品所有者對自己的商品具有自由讓渡的意志和權利。馬克思說: “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場去,為了使這些物作為商品彼此發(fā)生關系,商品監(jiān)護人必須作為自己的意志體現(xiàn)在這些物中的人彼此發(fā)生關系”。這是一種“法權關系,是一種反映著

26、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如果商品生產者對自己的商品沒有自主權,就不可能堅持等價的商品交換。 第三,平等競爭機制。馬克思說:“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商品生產者“不承認任何別的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這說明,商品的價值量不是人為地計算出來的,而是通過平等競爭,通過價格的不斷波動客觀地確定的。也只有這樣確定價值量才能為具有各自利益的商品生產者認可和接受。沒有平等競爭的環(huán)境,商品的價值規(guī)律就不能正常地發(fā)揮作用。 第四,市場供求機制。馬克思說:“一般說來,一切商品的價值,只是由于不斷變動的市場價格趨于平衡才能實現(xiàn),而這種趨于平衡又是供給和需求不斷變動的結果”(

2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15頁)。供求既有數(shù)量的關系,也有結構的關系。在市場上,供求完全平衡是偶然的,不平衡是絕對的。供求變化與價格變化的相互作用,會不斷實現(xiàn)供求的相對平衡,使價格與價值趨向一致,從而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規(guī)律得以實現(xiàn)。 第五,貨幣流通機制。貨幣是商品流通的手段。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正常發(fā)揮,要求貨幣的發(fā)行符合貨幣流通規(guī)律。如果紙幣超量發(fā)行,就會發(fā)生通貨膨脹,就會在不同程度上改變價值總量在人們之間的正常分配關系,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的紊亂。4、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市場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起著基礎性作用這一調節(jié)的實質,就是價值規(guī)律的調節(jié)。在一個部門,價值規(guī)律通過社會價值與

28、個別價值的矛盾運動,促進企業(yè)之間的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使部門內部的生產要素向優(yōu)勢企業(yè)和優(yōu)勢產品傾斜,實現(xiàn)企業(yè)和產品結構的優(yōu)化。在部門之間,價值規(guī)律通過價格與價值的矛盾運動調節(jié)社會勞動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yè)部門結構的優(yōu)化。并且,在決定商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第二種含義(宏觀要求)的作用下,實現(xiàn)社會生產的按比例發(fā)展??梢?,離開了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就無所謂市場調節(jié)的基礎作用。 要有效地發(fā)揮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需要創(chuàng)造一系列社會條件。從我國目前看,首先是搞好企業(yè),使企業(yè)真正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這樣才能使企業(yè)關心市場的需要,對價格等市場信號做出靈敏的反映。其次是形成完

29、善的市場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這樣才能形成價值規(guī)律的公平競爭環(huán)境和社會保障條件。最后是健全和加強政府宏觀調控體系,這是克服價值規(guī)律自發(fā)作用的缺陷、自覺利用價值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的必要保證。研討題:一、貨幣理論有何實踐意義? 1、指導我們充分肯定貨幣的地位和作用貨幣的存在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貨幣是在商品價值形式的發(fā)展中產生的;貨幣是商品交換過程的必然產物。貨幣的地位在于它是不可逾越的。在商品生產條件下,貨幣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通過貨幣才能實現(xiàn)商品的交換、經濟往來的聯(lián)系和市場主體的物質利益;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生產的投入、交換的聯(lián)系、收入的分配、消費的實現(xiàn),都要通過貨幣。2、指導我們自覺地發(fā)

30、揮貨幣的職能,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行一要使貨幣行使價值尺度的職能,明碼標價,便于商品營銷;二要使貨幣行使流通手段的職能,推動商品流通;三要使貨幣行使貯藏手段的職能,促進個人或家庭儲蓄、企業(yè)積累、國家儲備;四要使貨幣行使支付手段的職能,促進信用制度發(fā)展;五要使貨幣行使世界貨幣的職能,促進國際經濟技術交換。3、指導我們更好地運用貨幣流通規(guī)律(見作業(yè)題第2題)。二、怎樣自覺運用價值規(guī)律?(見作業(yè)題第3題)第三專題 剩余價值生產與資本積累理論一、為什么說“資本的運動是沒有限度的?”l、資本的含義: 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對資本稱為價值是因為資本在投入生產經營時采取貨幣形式。貨幣是商品價值

31、的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一般財富,也被稱為價值。因此,以貨幣形式投入生產經營的資本,叫做“原預付價值”。在這里,“價值成了處于過程中的價值,成了處于過程中的貨幣,從而也就成了資本”。2、資本的運動是沒有限度的馬克思是在闡述商品流通和資本流通區(qū)別時說明這一問題的。在商品流通(w一gw)中,目的是取得使用價值,滿足一定的需要。因此,需要的滿足就是運動的結束。而資本流通(gwg)的起點和終點都是貨幣,都是交換價值,沒有過程以外的消費作為最終目的,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界限。而且,資本的運動,其目的就是為了增殖。價值增殖只有在不斷更新的運動中才有可能實現(xiàn)。所以,流通本身就是目的,資本的運動當然不會有止境了。 資本的

32、運動沒有限度表明,投資作為資本來經營,就要面向市場,掌握市場動態(tài),在商品貨幣關系中川流不息的運轉,實現(xiàn)增殖。 二、研究剩余價值的生產方法有何實踐意義?1、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就是把工作時間延長,使之超過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而獲取剩余價值的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盛行于資本主義不發(fā)達時期。在生產技術發(fā)展緩慢的情況下,資本家主要依靠延長工人勞動時間來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 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是在工人的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從而生產更多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以整個社會勞動

33、生產率的提高為條件。只有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降低工人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才能縮短必要勞動時間。 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通過各個部門的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而自發(fā)地實現(xiàn)。超額剩余價值來源于掌握先進技術的工人的勞動。這種熟練勞動比同種社會平均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要多。由于各個資本家競相追求超額剩余價值,普遍改進生產技術,促進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降低,勞動力價值也隨之降低,必要勞動時間就可相應縮短。 2、實踐意義: 第一,啟發(fā)我們認識剩余價值規(guī)律。投資作為資本來經營,必然追求增殖;資本增殖必然通過剩余價值的生產來實現(xiàn):剩余價值的生產,在生產技術比較落后的條件下

34、,必然采取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在生產技術進步從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條件下,必然采取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這一系列必然性,就是剩余價值規(guī)律。第二,啟發(fā)我們認識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實質就是資產階級為其階級利益追求剩余價值。這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產剩余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 第三,啟發(fā)我們認識剩余價值生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不論在任何社會制度下,只要投資作為資本來經營,那么資本的增殖就要通過剩余價值的生產來實現(xiàn)。這就是剩余價值生產的一般性。但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由于剩余價值的歸屬主體和最終用途不同,剩余價值的生產具有特殊性。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的

35、剩余價值,歸資產階級所有,其最終用途是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和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剩余價值是為了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和維護社會主義制度。 三、怎樣理解競爭和信用是資本“集中的兩個最強有力的杠桿”? l、基本概念: 資本積累、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是三個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資本積累是把剩余價值當作資本使用;資本積聚是資本積累加入原投資而增大資本總額,是資本積累的直接結果;資本集中是現(xiàn)有的分散的資本進行兼并與聯(lián)合,形成更大的資本量。2、競爭加速了資本集中的過程因為資本積累、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是互相促進的。一方面,資本積累和資本積聚的不斷增進,個別資本不斷擴大,而大資本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36、,可以擊敗中小資本,從而加快資本集中的過程。另一方面,資本集中必然加速資本積累。由于資本集中的加快,使集中起來的資本越多,就越有條件建立大企業(yè),而大企業(yè)能夠采取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 3、信用和銀行是加強資本集中、促進股份資本形成和股份公司成立的有力杠桿。起初,信用只是積累的助手,把分散的貨幣資金集中起來,交給單個的或聯(lián)合的資本家使用。后來它變成實現(xiàn)資本集中的龐大的社會機構。銀行一方面通過貸款支持大資本,吞并中小資本,另一方面又促使社會上分散的資本聯(lián)合起來,組成規(guī)模巨大的股份公司??梢?,競爭和信用是資本集中的兩個最強有力的杠桿。 四、怎樣理解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37、和“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l、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的含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和發(fā)展過程,就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這一矛盾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而日益加深,其發(fā)展的方向是:不適合生產社會化要求的資本主義私有制,被適合生產社會化要求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所代替,從而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2、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反映近代和現(xiàn)代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在剝奪小私有制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這種剝奪是歷史的一個進步,它把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把個體勞動變成社會化

38、的勞動,因而推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在近代,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表現(xiàn)為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必然性,由資本主義私有制,否定封建主義的個體勞動者私有制。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后,剝奪的過程并沒有結束,它是通過資本集中進行的。資本的積聚和集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它同時也使資本主義面臨矛盾: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日益社會化。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生產越來越專業(yè)化,各個生產部門、各個企業(yè)之間的經濟聯(lián)系日益緊密,形成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此基礎上,不僅形成了國內市場,而且形成了世界市場。這種日益發(fā)展的社會化大生產,從本質上必然要求社會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統(tǒng)一調節(jié)社會生產,共同享有勞動成果。另一方面,

39、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卻越來越集中到少數(shù)大資本家手中,以致形成對資本的壟斷;少數(shù)大資本家的財富因此而日益增大,勞動人民則日趨貧困。這種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與生產的社會化是不能相容的,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間的矛盾,成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一矛盾的發(fā)展決定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必然由社會主義公有制,否定資本主義私有制,在“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是現(xiàn)代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3、“重建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對未來社會所有制形式的構想這種個人所有制中的個人不是指孤立的、單個的自然人,而是指聯(lián)合起來的社會化的個人。按照馬克思的分析,私有制有兩種形式即以自己勞動為基

40、礎的小私有制和以剝削他人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私有制。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小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所取代是必然的,這是人類社會對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其實質是少數(shù)人剝奪多數(shù)人。而從資本主義私有制到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勞動者剝奪少數(shù)剝奪者的過程,這是對私有制的否定之否定。這種否定的目的,是要把私有制轉變?yōu)樾滦偷乃兄菩问?。因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到一定程度,就要求解決這個矛盾,要求由社會共同占有資本主義時代的發(fā)展成就,在此基礎上使勞動者與社會化的生產資料重新結合。但這時的勞動者已不再是過去那種分散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小私有者,而是已經成為聯(lián)合起來的社會勞動者。因此,“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實際上是指聯(lián)合起

41、來的社會勞動者與社會化的生產資料相結合,由聯(lián)合起來的社會勞動者占有社會化的生產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 4、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要經歷復雜曲折的歷史過程 第一,人類社會由低級階段向較高階段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不經歷復雜曲折的歷史過程是不會出現(xiàn)歷史趨勢的結局的。因為新舊社會制度的交替伴有新舊勢力的較量,所以新的社會制度要在全世界范圍內代替舊的社會制度,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才會實現(xiàn)。 第二,在現(xiàn)代,社會主義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代替資本主義制度也不會在短期內實現(xiàn)。一方面,資本主義制度進行調整改良,緩解社會矛盾,仍呈現(xiàn)出發(fā)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改革、自我發(fā)展需要一個歷史過程。因此,出現(xiàn)了

42、一球兩制,“資”與“社并存共處的格局。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在全世界范圍內代替資本主義制度。 第三,順應歷史潮流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在斗爭中誕生的。它能夠經受住歷史過程的考驗,也會在斗爭中鞏固和發(fā)展。當然,它也不排除工作失誤和走彎路,甚至在全世界范圍出現(xiàn)局部倒退。但是復雜曲折的歷史過程改變不了現(xiàn)代社會必然由社會主義在全世界范圍最終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研討題一、研究剩余價值的生產方法有何實踐意義?(見作業(yè)第2題) 二、怎樣理解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見作業(yè)第4題)第二單元 學習研究資本論第二卷第四專題 單個資本的運動過程一、資本循環(huán)正常進行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解析“連續(xù)性是資

43、本主義生產的特征”的含義。所謂資本的循環(huán),是指企業(yè)的投資,在生產經營中離開出發(fā)點,經歷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和銷售階段,又回到原來出發(fā)點的運動。1、資本循環(huán)正常進行必須具備的條件。馬克思說“產業(yè)資本的三種資本循環(huán)之所以能夠成為這種統(tǒng)一,只是由于資本的每個部分能夠依次經過相繼進行的各個循環(huán)階段,從一個階段轉入另一個階段,從一種職能形式轉到另一種職能形式,因而,只是由于產業(yè)資本作為這些部分的整體同時處在各個不同的階段和職能中。從而同時經過所有這三個循環(huán)?!边@表明,資本循環(huán)的實現(xiàn),必須具各兩方面的條件:第一,并存性。即企業(yè)投資同時并存于三種形式上。這種并存性 , 要求 一個企業(yè)的投資 , 必須按一定比例

44、分成三部分 , 分別在貨幣資本形式、生產 資本形式和商品資本形式上并存。從而購、產、銷都不停頓。購推動產 , 產推動銷 , 銷推動購 , 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相銜接 , 資本循環(huán)得以正常進行。第二 , 繼起性。即每種形式的資本都依次通過循環(huán)的三個階段。這種繼起性,要求貨幣資本形式通過購、產、銷實現(xiàn)循環(huán);生產資本形式通過產、銷、購實現(xiàn)循環(huán);商品資本形式通過銷、購、產實現(xiàn)循環(huán)。只有投資的任何一種形式,在循環(huán)的任何一個階段,都不停頓,才能保持資本循環(huán)正常進行。上述并存性和繼起性是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只有企業(yè)投資并存于三種形式上,具有并存性,才有每種形式的資本相繼循環(huán)而形成繼起性;反過來說,只有每種形

45、式上的資本相繼循環(huán)不停頓,才能保持三種形式上的資本并存??梢?資本的運動,是資本并存基礎上的運動;資本的并存,是資本運動中的并存。企業(yè)投資的循環(huán)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tǒng)一,是三個循環(huán)即貨幣資本循環(huán)、生產資本循環(huán)、商品資本循環(huán)的統(tǒng)一。2、連續(xù)性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征,這是由資本主義生產的技術基礎所決定的。從資本循環(huán)正常進行的條件可以看出, 購、產、銷的連續(xù)性是很突出的。資本主義生產作為商品生產,就要在購、產、銷的連續(xù)性中維持發(fā)展。特別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生產的技術基礎,更要求在購、產、銷的連續(xù)性中,實現(xiàn)各行業(yè)、各企業(yè)之間的聯(lián)系。事實上,任何一個現(xiàn)代化工廠都不可能今天購買原材料,明天進行生產,后

46、天出售商品,而是同時進行著購、 產、銷三種活動。就是說,產業(yè)資本作為整體,必須同時采取三種職能形式,同時處在循環(huán)的三個階段,從而同時進行著三種循環(huán)。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連續(xù)性。因此,“連續(xù)性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征,是由資本主義生產的技術基礎所決定的”。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怎樣劃分的?在生產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中,按照他們的價值轉移方式不同,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兩部分,這是生產資本的構成。1、固定資本。固定資本是指用于廠房、機器、設備、倉庫、運輸工具等勞動資料上的投資。它具有獨特的周轉方式,它的價值隨著實物損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的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經過若干年才能收回。馬克思指

47、出:“這個資本部分的流通是獨特的流通。首先,這個資本部分不是在它的使用形式上進行流通,進行流通的只是它的價值,并且這種流通是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進行的,和從它那里轉移到作為商品進行流通的產品中去的價值相一致。在執(zhí)行職能的全部時間內,它的價值總有一部分固定在它里面,和它幫助生產的商品相對立,保持著自己的獨立。由于這種特性,這部分不變資本取得了固定資本的形式?!瘪R克思的分析揭示了固定資本周轉的特點:一方面,固定資本的使用價值不參加流通,它從投入生產直到報廢為止,始終在生產過程中獨立存在和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固定資本的價值是隨著使用價值的損耗,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轉移到產品中去,與產品一道流通,直

48、到實物更新時,它的全部資本價值才完成一次周轉。資本價值的逐漸周轉,是判定固定資本的根本標志。不能以形式上是否活動作為固定資本的標志。有些固定資本如建筑物、管道等是不動的,而車輛、輪船等卻是活動的,由于它們作為資本,其價值是逐年周轉的,也是固定資本。2、流動資本。流動資本是指用于原料、輔助材料以及勞動力上的投資。其中的勞動對象,其價值隨著實物的一次被消費掉而一次全部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并隨著新產品的銷售而收回貨幣。至于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工資,由工人用于生活費用,而工人的勞動在新產品中凝結為價值,并隨著新產品的銷售而實現(xiàn)為貨幣??傊?,流動資本周轉的特點是:投入生產的使用價值一次全部消耗,價值全部一次

49、轉移到產品中去,隨產品流通完成周轉。馬克思指出:“生產資本的這兩個組成部分一一投在勞動力上的價值部分和投在非固定資本的生產資料上的價值部分一一由于它們在周轉上的這種共性,而作為流動資本與固定資本相對立。”不能將流動資本混同于流通資本。流通資本是在流通領域執(zhí)行買賣職能的資本,如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等。流通資本是與生產資本相對而言的資本形式。流動資本則是與固定資本相對而言的資本形式,它是生產資本的一部分。3、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劃分的依據(jù)。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劃分是以生產資本中不同部分的價值周轉及其相應的使用價值周轉不同為依據(jù)。不能把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劃分同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混同起來,后者是根

50、據(jù)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價值增殖中所起的作用來劃分的。兩種劃分的依據(jù)是根本不同的。根據(jù)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劃分的依據(jù),可以看出二者的區(qū)別:周轉方式不同。固定資本價值逐漸實現(xiàn)周轉,流動資本價值是一次全部實現(xiàn)周轉。周轉時間不同。固定資本多年周轉一次,而流動資本在固定資本周轉一次的時間內周轉多次。資本的回收不同。固定資本是一次預付,逐漸回收,全部資本回收時間較長。流動資本是不斷預付,不斷回收, 資本回收期短。實物更新不同。固定資本是一次購置,長期使用,壽命終結時才更新。流動資本則是不斷地進行實物更新。三、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資本周轉速度是指資本在一定時間內周轉快慢的程度。它可以用周轉時間和周

51、轉次數(shù)來表示。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既受生產過程因素的影響,又受流通過程因素的影響:1、在生產過程中,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生產資本的構成和生產時間的長短。生產資本的構成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根據(jù)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價值轉移方式的不同, 生產資本可以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在生產資本的構成中,固定資本周轉的慢,流動資本周轉的快。因此,企業(yè)投資周轉的快慢取決于二者的比例及其各自周轉的速度。一般地說,固定資本占的比例越大,資本周轉的速度就越慢;反之,流動資本占的比例越大,資本周轉的速度就越快。同時,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各自周轉速度的快慢,影響資本周轉速度。如果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各自周轉的速度都比較快,

52、那么,企業(yè)投資的周轉速度都比較快,反之則慢。生產時間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表現(xiàn)在生產時間的長短以及生產時間和勞動期間不一致的程度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生產時間是指資本處在生產領域的時間,它包括勞動時間,勞動過程的中斷時間,自然力獨立作用于勞動對象的時間和生產資料的儲備時間。其中最主要的是勞動期間。勞動期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投在勞動期間較短的輕工業(yè)中的資本,其周轉速度就快:投在勞動期間較長的重工業(yè)部門的資本,其周轉速度就慢。生產時間和勞動期間的不一致,對資本的周轉速度也有直接的影響。勞動期間始終是生產時間,但生產時間往往比勞動期間要長。勞動期間和生產時間的差距越小,資本周轉速度

53、就越快:相反,勞動期間和生產時間的差距越大,資本周轉速度就越慢??傊?生產時間的延長,就會減慢資本的周轉速度;生產時間的縮短,則會加快資本的周轉速度。因此,投資者總要力求采用新技術、提高勞動強度,盡量縮小生產時間和勞動期間的差距,縮短生產時間,加速資本的周轉。2、在流通過程中,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購買時間的長短,即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時間的長短;二是售賣時間的長短,即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時間的長短。就購買來說,購買生產資料的易難程度、 距離市場的近遠、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程度等,決定購買時間的短和長,從而影響資本周轉速度。就商品售賣來說,生產地點和銷售市場距離的遠近、交通運輸條

54、件的好壞、供銷合同所規(guī)定交貨期限的長短等,決定商品售賣時間的長短,從而影響資本周轉速度。可見,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流通時間越長,資本周轉速度就越慢;反之,資本周轉速度就越快。研討題:資本循環(huán)和周轉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1、企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過程表明,從事商品經營的企業(yè),必須面向市場、進入市場、開拓市場。因為企業(yè)資本循環(huán)過程的購、產、銷都離不開市場。我國國有企業(yè)要通過改革成為市場主體,從而在世市場競爭中求生求發(fā)展。2、企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導向表明,從事商品經營的企業(yè)必然受市場引導。我國國有企業(yè)作為市場主體,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產什么依據(jù)市場,推銷商品依據(jù)市場。 3、企業(yè)資本循環(huán)的條件表明,從事商品生產經營的

55、企業(yè),必然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相統(tǒng)一為經營條件。我國國有企業(yè),從投入到產出,都要考慮生產過程的條件和流通過程的條件。流通過程要保證購買到必要的生產要素,生產過程要保證生產出暢銷的商品。4、這一理論指導商品生產經營,在投資方面既要預測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風險性,又要分析回收和回報的條件。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短、市場與生產地點距離近、運輸方便等,都是加速資本周轉的條件。5、加速資本周轉能發(fā)揮資本潛能,實現(xiàn)內涵或外延的擴大再生產,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在一定的生產資本條件下,可以通過科學地確定折舊率,管好用好折舊基金,使固定資本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合理確定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加快流動資本的周轉,

56、提高預付資本周轉速度;通過改進技術、降低儲備,保證設備完好率,減少生產時間;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生產適銷對路產品,采用現(xiàn)代營銷方式,改善交通運輸、通訊設施等,可以縮短流通時間。6、在宏觀經濟安排中,要把投資年限長、資本回收慢與投資時限短,收回投資快的建設項目合理搭配,做到遠期和近期經濟發(fā)展兼顧,產業(yè)結構和產品結構合理,使國民經濟平穩(wěn)、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第五專題 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一、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社會總資本或稱社會資本是全社會經營資本的總和,其再生產是相互交錯的單個資本再生產的總和。馬克思指出:“每一單個資本只是社會總資本中一個獨立的,可以說富有個體生命的部分。社會資本的運動

57、,由社會資本的各個獨立部分的運動的總和,即各個單個資本的周轉的總和構成?!边@就是說,一方面,每一單個資本具有獨立的生命力,進行著各自的周轉:另一方面,各個單個資本的運動又互為條件,互相交錯,彼此提供產品,彼此作為市場,從而組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運動,即社會總資本的運動。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物質補償問題。社會總產品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所謂價值補償,是指總產品價值的各個組成部分如何通過流通而全部收回。所謂物質補償(實物補償):是指在生產社會總產品過程中消耗的各種物質資料(包括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都按質按量的重新買回來??疾靻蝹€資本的再生產,主要是分析價值補償,即通過資本預付,生產剩余價值,然后把資本和剩余價值在貨幣形態(tài)上收回來。至于資本家把商品賣給誰,滿足什么需要,又從哪里買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即物質補償問題,是不用深究的,只是作為個別資本再生產的外部條件予以假定就行了??疾焐鐣傎Y本的再生產,就不能只是這樣假定,而必須既分析價值補償。又分析物質補償。這是因為:首先,從生產消費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